導航:首頁 > 國際知識 > 與國際接軌的原因是什麼

與國際接軌的原因是什麼

發布時間:2023-02-01 00:40:21

① 與國際接軌到底啥意思

應從思想上正確認識這兩部條例的出台,它對我們今後的行動起著約束作用。在中國直銷業立法的前期,媒體、直銷行業圈內人士都或多或少地接觸了大量的信息。應該說,《直銷管理條例》是中國直銷業最關鍵的條例之一。在這部條例的前期制定過程中,相當多的人還是抱著利多的心態。當條例最後成文時,一下又成了一種利空。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狀態?也是我要談到的話題。從利多突然間轉向利空,從根本上說,還是認識的角度問題。所以,面對這樣一個條例的出台,我們更多的應該從自身的角度來調整自己的心態。利空抱怨,利好樂觀這樣的兩極分化思想都不可取。無論是利多還是利空都是不平衡的心態。直銷行業人士一定要根據自身實際,從正面來冷靜看待,以便對今後的行動有更准確的定位。

□從經營者來說,任何經營活動都要思路放開、眼光放長,把握相關政策和趨勢。在利好的情況下,既要保持清醒,也不要太過於樂觀。在利空的情況下,不要輕易放棄,也不要過於悲觀,要兩者兼而有之。

□政策力圖一開始就把這種大利分擔,把風險分散,所以這是個特殊行業。

□由商務部來發放直銷經營許可證考慮的是什麼因素?第一是公共安全;第二是社會公共利益;第三才是直銷業的發展需要。

□《直銷管理條例》的施行有利多因素:第一,至少把直銷這種經營方式,提到一定的高度來關注。 第二,《直銷管理條例》從技術上界定了直銷的管理方式。

□要讓直銷業放開,一定要考慮如何發揮它的真正功能。

專家簡介:孫選中,中國政法大學商學院院長、教授,直銷立法過程中參加過諸多重要研討會的參與者。

■本報記者 王海坤

日前,在中國直銷業的一個權威論壇上,中國直銷立法過程中的重要參與者、中國政法大學商學院院長孫選中就最近直銷業的「兩個條例」做了細致的司法解讀,並針對條例中的重點和難點進行了分析。本報記者對談話錄音整理如下:

我想先聲明一點,我的發言僅代表個人觀點,既不代表官方也不代表中國政法大學。主要是從個人的角度,通過自己的觀察和理解,談自己的一些觀點。

首先,應從思想上正確認識這兩部條例的出台,它對我們今後的行動起著約束作用。在中國直銷業立法的前期,媒體、直銷行業圈內人士都或多或少地接觸了大量的信息。應該說,《直銷管理條例》是中國直銷業最關鍵的條例之一。在這部條例的前期制定過程中,相當多的人還是抱著利多的心態。當條例最後成文時,一下又成了一種利空。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狀態?也是我要談到的話題。從利多突然間轉向利空,從根本上說,還是認識的角度問題。所以,面對這樣一個條例的出台,我們更多的應該從自身的角度來調整自己的心態。利空抱怨,利好樂觀這樣的兩極分化思想都不可取。無論是利多還是利空都是不平衡的心態。直銷行業人士一定要根據自身實際,從正面來冷靜看待,以便對今後的行動有更准確的定位。

下面,我主要講六個問題:

把握國際、國內兩大背景

任何行為一定要在大背景下做選擇,一定要看清大勢、大背景。這樣可減少盲目和短視行為。從大的背景來看,中國《直銷管理條例》的頒布是符合世界大勢走向的。在當前,我們要看到有兩個符合,即符合世界的大背景和中國的大背景。

首先,從世界的大背景看,就是要從國際化、市場化、信息化的角度來看待此次中國《直銷管理條例》的出台。

從國際化的角度看,中國已經與世界接軌,特別是加入WTO後,可以說既無國內也無國外市場之分,我們的經營過程已經是一個典型的國際化競爭。目前,很多市場都已開放,包括流通領域,及直銷行業,已無內資外資之分。只要是放開的領域,中國人能做,外國人也能做。這就是說,我們任何的選擇和思考都必須放在國際化的大背景下。目前,包括我們使用的產品都不能單一的鑒定是哪個國家的,因為生產的流水線過程,從原料配置到製作工藝,已是國際化過程。

從市場化的角度看,市場化對中國人是一個新鮮的名詞,從1992年,中國正式確定要搞市場化,人們才開始逐漸熟悉這一名詞。但從整個中國的發展來看,中國的市場化還要有一個過程。在一定程度上,我們還帶有虛誇的成分。但是我們又已經和國際接軌了,而國際上的許多經營活動又都是按市場化來運作的。所以,從國際背景來看,市場化是必然。可以說,若不是搞市場化,若不是中國加入WTO,直銷行業的開放還不能這么快。所以,既然整個世界是個市場化的趨勢,我們的經濟體制也是走有社會主義特色的市場經濟,我們國家也理應與國際接軌走市場化的道路。

從信息化的角度看,所謂「信息化」就是藉助各種信息化手段。信息化快速發展,加快了國際化和市場化的進程。我們現在也看到,信息渠道越來越多。過去,市場相對封閉,信息存在一定程度的阻隔。而在信息暢通的背景下,大家會獲得相關的資源,市場信息化的過程為每一個人提供了很多機會,同時又降低了行為選擇的風險。

在國際化、市場化、信息化的大背景下,直銷是發達國家和地區很普遍、很流行、很受歡迎的一種營銷方式。簡單地說,它是一種與國際接軌的、流通領域的一種經營方式。所以,直銷和國際化也有內在的必然聯系。要想與國際接軌,營銷方式、流通方式就得與國際接軌。直銷在市場經營中確實是眾多經營方式不可比擬的。因為它是消費者和銷售者直接見面的一種營銷方式。我們說營銷方式里有幾種方式,但對影響消費者的營銷方式在社會學里叫直接群體。購買行為可能是由於廣告或別的渠道產生的,但營銷過程中,影響消費者最大的還是直接消費。從這點來說,直銷對購買和交易來說是種很有效的方式。所以從市場發展的角度來看,企業做直銷,消費者選擇直銷是一種必然。另外,從信息化的角度來看,人們現在選擇產品已經不是購買產品的本身,而是通過廣告等各種信息渠道來選擇產品,也就是說,他在購買過程中,花了一些錢來買這些信息。那麼,在市場交易中,誰能夠提供更多更直接的市場信息呢?理論上,直銷能提供全面、直接的信息。所以,從國際化、市場化、信息化的角度來說,直銷與整個社會的發展是吻合的。

其次,來看看中國的背景。我們得站在客觀的立場,抱著平和的心態,冷靜判斷。中國的整個大背景是追求發展,把經濟建設作為中心任務,這是確定無疑的。但我們要注意,中國所制定的很多政策與方針都是必須與國家領導人的思路相吻合的,一定會建立在基本方針和我們選擇的模式這個基礎上。如果說中國的政策是「穩定發展,改革開放」這八個字。我們不能小看這一方針,它會影響到一系列的方針和政策。另外,對於中國選擇的經濟模式——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有中國特色這一點,是有市場彈性的,只要符合中國的就是可行的。時代已在改變,再用過去的價值觀來看待是不行的,所以企業家必須用企業文化來建設企業。因為在溫飽問題解決後,人們關注的不再是錢,員工關注的是開闊視野和人性關懷,要用感情和事業來留人。

從經營者來說,任何經營活動都要思路放開、眼光放長,把握相關政策和趨勢。在利好的情況下,既要保持清醒,也不要太過於樂觀。在利空的情況下,不要輕易放棄,也不要過於悲觀,要兩者兼而有之。

直銷業是個高利潤、高風險的行業

為什麼這個《條例》會引起這么多人關注?也引起這么大爭議?那是因為直銷這個行業的特殊性。從經營的角度來說,在直銷這個行業中,既有贏取更多利益的機會,也存在極大的風險。也就是說風險和利益是對稱的。你能獲取暴利你也會面臨極大的風險,而這種既有大利又有大風險的行業必將會引起人們關注。因為,既有大利也有大風險就說明這個行業存在著某種機會,只是這種風險和利益怎麼使它平衡。

對於直銷業,既有風險也有暴利,很多人躍躍欲試。但目前的情況還不能過於樂觀,因為在政策選擇和取向方面所採取的對策是要亞於利益機會的,是要分擔經營風險的。這可能和我們前幾年或前十幾年直銷發展的幾起幾落有一定的關系。有人會以為,直銷這種經營方式利益與風險在一定程度上是不對稱的。好像利益被部分人享有,而風險轉嫁給了大部分人。當然,這其中有很多方面的原因,其中,也包括管理、監管方面的原因。正因為有這個歷史過程,在做出選擇的時候應很慎重。實際上,對直銷熱衷的人都希望風險和利益是對稱的。有風險不怕,只要能有機會獲取利益就行。但現在就是在這個問題上,特別是直銷前十幾年的發展來看,利益和風險似乎是脫節的。所以,就使得新條例在怎麼控制暴利、如何分擔風險方面做出了新的討論和研究。事實上,當一個國家的市場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時都會出現這種特殊的既有大利又有大風險的領域和產業。而每當這種產業或領域出現的時候,都會引起人們的極大關注。中國已經經歷了很多次這樣的過程,比如證券、期貨、股票市場的出現。所以,這也是國家制定政策時所考慮的,政策力圖一開始就把這種大利分擔,把風險分散,所以這是個特殊行業。

中國放開直銷市場的基本思路

新出台的《直銷管理條例》就是在調節人們在社會中的一種關系。在直銷的關系調整中,大家要注意有四個因素:首先是用戶和企業,因為企業和用戶是通過市場直接產生了交易,並且選擇了直銷這種特殊的交易方式。但由於直銷這種經營方式在立法過程中要加入兩個協調因素,一個是市場機制,一個是政府監管。所以,在我看來,雖然直銷是用戶和企業之間的交易關系,但同時與市場機制、政府監管也有關系。那麼在這四個因素中如何確定、調整四者之間的關系就要採用市場規則來達成企業和用戶之間的交易關系。政府監管是要在一定程度上去影響、限制市場交易的不良行為。這有個前提,中國的經濟雖然選擇了市場化,但它有很多定語前綴,正是這些定語,你可以不把它當作重點,但在關鍵時候,這種定語就起作用了。所以,我們對直銷這個大風險、大利益的行業做選擇的時候,這些定語就起作用了。因此,完全用國際化的慣例來看直銷,大家就可以很清楚我們出台的條例是否符合國際化慣例。它是在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經濟背景下做的直銷,是有中國特色的直銷。因此,大家可以注意到,由商務部來發放直銷經營許可證考慮的是什麼因素?第一是公共安全;第二是社會公共利益;第三才是直銷業的發展需要。也就是說,在這個條例里,對直銷牌照的發放從政策傾向來看,把國家安全放在了首位,把社會公共利益放在第二位,把直銷業的發展需要放在了第三位。這樣一來,按我們的理解,這個直銷行業已經不成為直銷了。而按理說,對於經營方式,要考慮的應該是這種經營方式是否能產生效益,一種有效的經營方式能夠整合、最大限度地發揮社會資源的價值。既然選擇這種經營方式,就應該把這種經營方式的出發點放在第一位,應該讓市場機制進行資源配置。而目前的這個條例就做出了這個限定,把國家安全放在了首位,把社會公共利益放在第二位,然後才是直銷業的發展。因此,從這個層面來說,正是有些人把它看為利空的原因,所以有所偏差。所以,從大背景來說,我們要冷靜看待,這個立法的政策和思路。在這種背景下,我們要考慮兩點:一個是門檻高;另一個是開放有限。也就是說,這個市場必須是有限度、有節制地開發的,而且是以高門檻、高節制開發來進行注冊和選擇,從價值取向、政策取向來選擇。

從調節立法關系的角度看,出現這種條例。理論上,和國家的政策、當前的背景相吻合。但不能接受的是,它似乎和國際背景不同,與國際慣例出現了沖突。這也是中國在當前背景下做出的一種選擇,所以,可能就是這兩者出現了沖突。到底是用國際來評價,還是用中國特色的標准來評價?我個人認為,既不要盲目利多、也不要盲目利空。

《直銷管理條例》有利多因素

《直銷管理條例》的施行有沒有積極的作用?是否有利多的因素?我認為在這個《條例》里還是有利多因素的。第一,至少把直銷這種經營方式,提到一定的高度來關注。也就是說直銷業在中國未來發展道路上將成為一種重要的經營方式,而且已經引起了中國高層決策者的高度重視。同時,直銷是一種很有效的經營方式,已經引來各方人士出謀劃策,思索中國直銷業未來的發展。中國《直銷管理條例》實施表明,我們已經可以做直銷了。中國直銷市場的放開,也表明我們放開流通領域這一承諾。中國既然選擇加入WTO,那WTO對我國的改革有很多的沖擊和深化改革的要求,WTO對中國是有很多苛刻的條件的,中國既然敢選擇敢進入WTO就說明中國與國際接軌的決心還是很大的。因此,我們要逐步放開直銷業,使直銷成為一種在規范經營前提下的經營方式,這一點總比把直銷放在過去不規范,不是高素質的人所從事的行業情況要好。至少在這點上是一種積極的作用,也是一種利好。在我們決策者的意識中,已經認可了直銷這種營銷方式,這一點我認為是很大的利好,也就是說,我們可以直接和高層對話,有了對話的機會就有利於行業的發展。

第二,從我個人看來,《直銷管理條例》從技術上界定了直銷的管理方式。特別是直銷員的管理,確定了直銷員的退出機制,不以高額入門費和購買大額產品為門檻。巨額風險出現就意味著巨額的投入。所謂傳銷,許多人進去後就出不來,越走越出不來,他們就會到有關部門吵鬧,結果仍然吵不出什麼結果,所以最終選擇社會難以接受的方式。有了退出機制後,我們曾經看到的一幕幕不願出現的現象就會減少,引導中國的直銷業向更深層次發展。降低了直銷員的風險,就會降低社會風險。

目前,中國的直銷有的是非直銷、非經濟領域的。營銷的渠道有多種,直銷也有滲透性,它的經營方式是一對一滲入到每個用戶。直銷很大的特點就是它的互動性。中國真的要隨世界市場化的發展,除了考慮中國特色還要考慮與國際接軌。中國的直銷偏重的是直銷以外的參數,當然,考慮直銷以外的因素,也不是完全不可能的。什麼時候、什麼背景更多層面考慮直銷的背景因素。要讓直銷放開,一定要考慮如何發揮它的真正功能,這是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

政府監管和市場機制的平衡

政府監管和市場機制之間平台的確立是另一個值得探討和考慮的。既然中國選擇了市場化,那就是承認這種市場機制在我們的發展過程中有積極作用。在這個發展過程中,政府和市場怎麼互動,怎麼取得一種相對的平衡?如果政府的相對機制和管理過重,在一定程度上不利於市場的發展,所以,目前國家在整個改革過程中,在很多領域都來調整這種關系。在直銷的領域,也同樣存在這樣的誤解,怎麼加大直銷對整個市場運行和對它的一種執行。如果加大市場對它的影響和制約,就意味著是否選擇直銷是企業經營的一大戰略。如果做不好,自然被淘汰。但今天,這個問題確實難以達到理想的平衡。因為這方面的機制還沒建立起來。要使中國市場正常發展必須考慮這個問題,中國的經濟發展一切都涉及到市場的機制和監管的平衡。直銷應該交給市場來做,政府來監管。就目前的狀況來說,可能我們在直銷市場機制用的少,而更多的是來自於政府的控制。

還有一個問題,政府監控在特定的背景下可以有所加強,但是監管的能力問題是值得考慮的。怎麼去監管?哪些該管?哪些該強都是值得商榷的。

單層或多層報酬的確定

還有一個最敏感的問題是報酬的單層還是多層。《直銷管理條例》很明確規定就是單層,直銷員直接銷售,不允許出現所謂的下線。這種直接銷售一方面是便於監管,另一方面能控制力度。《直銷管理條例》減低發展下線和減少所謂的拉人頭等等大家不願意看到的現象。實際上,只要我們設立了退出機制,在一定程度上就可以緩解這種過去所不願看到的現象,緩解有些隱形的風險。所以,在直銷的過程中,要體現他的功能和滲透性。只要設立了退出機制,在一定程度上就緩解了他的風險,直銷的經營魅力和功能正在於滲透。但怎麼來降低直銷滲透的功能和風險?這也是令政府頭疼的問題。我個人認為,只要設立了退出機制,就有可能從某種程度上緩解它的風險。直銷經營的內容和功能也許正在進行著滲透,假設不讓它滲透就失去了它某方面的功能。這關鍵就是要直接減低它給社會帶來的不安定,給個人帶來的風險。要積極的想辦法,既要發揮直銷的真正功能,又要降低它的負面功能。僅靠取消和控制,在短期可能會出現因為強制性,沒有商量的餘地而暫時沒有安全隱患。但是從長遠看來,是不行的。直銷有這樣獨特的功效,我也相信直銷在發展過程中也會影響決策人的觀念,勢必會引起高層決策者在一定程度上對這個問題做出觀念的解釋。

另外,報酬問題與多層次相關的問題,也涉及直銷對直銷人是否有一個積極作用的問題,也是能否發揮直銷滲透市場功能的問題。這應在條例實施的具體過程中做出解釋。

總的來看,條例所透露的信息是設立較高的門檻:信譽門檻——5年經歷不能有違規行為;經濟門檻——也即資金門檻一億。在去年廈門會議時提出,企業要對自薦的行為勇於承擔責任,所以增加了一個信譽門檻。企業的信譽和品牌對是否選擇直銷要自行承擔責任,因為我相信一個企業要想做直銷是會珍惜它的信譽和品牌的。因為在銷售的過程中,銷售員和消費者之間是存在信息不對稱的情況的。信息不對稱,消費者、購物者往往就以品牌做保證。所以,好的直銷企業就會珍視他的信譽。從條例來看,高門檻對中國目前的發展到底是有利還是不利,一方面要經過一段時間的試運行,另外就是看能否培育這個市場。

另外,當前還是本著立法的基本出發點來考慮是有限制的直銷,這個限度就包括直銷許可證發放的限制;包括直銷的層次和有限度的控制;包括報酬撥付的控制。現在,我也知道,方方面面對這個直銷條例有很多的看法和建議,目前甚至有一個政府高端的討論。因為大家認為這個條例有待商榷的地方。所以,大家不能一下子認為它又轉為利空了,要注意,一個國家、一個決策者還是希望這個國家發展,希望這個國家富裕。但是由於它特定的背景,特定的歷史,他不得不考慮整個關系的平衡。從專家的角度來說,直銷的立法還是有商榷的餘地的。但是當上面還在商榷的時候,下面的人就使商榷的基礎沒有了,那就比較難了。所以,要抱著冷靜的心態看問題。一個有作為有經營智慧的經營者,就是在大家看不到機會的時候,他能發現機會;他能把大家認為最大風險的時候化險為夷。依我看,既然有這個大勢走向在這里,我們就應該能借勢,這正是對我們的挑戰。如果大家都認為是機會的時候反而就有問題了。我不希望中國的直銷在剛開始的時候就被決策層介入和關注,失去了商榷的機會。所以,做直銷的企業要從長計議,短期的困難會有,但從長遠的發展,機會會大於風險。短期而言,我相信通過大家共同來培育這個市場對大家都有好處。大家都願意在這樣一個有生命力的市場各得其所。政府也願意看到這樣的局面。所以,直銷對中國整個市場經濟的開放都是有作用的。而且直銷的整個立法還是會有一些過程。但我相信,既然直銷是一種有特殊經營功能的經營方式,從國家、從學者的角度來說都是十分歡迎的,因為他畢竟是在中國的一種新鮮的事物。畢竟中國還是有很多大智慧的人,我相信會想出很多的好方法。

從我個人而言,關鍵還是在於大家以什麼樣的心態、什麼樣的觀點來看問題。這是我們所要探討的。

② 為什麼中國工資和物價布格國際接軌呢

因為由於我國目前有輕微的通貨膨脹,所以物價比以前有了上漲,但不能說是和國際接軌,因為發達國家的物價還要高,當然他們的工資也比我們高,我們的工資之所以上漲的慢,主要原因在於我們國家的勞動力比較充沛,勞動成本比較低,所以工資的漲幅慢於物價的上漲。

③ 在世界經濟的大潮中看與國際慣例接軌

首先你要必須了解世界經濟的趨勢和特點:
1.經濟全球化在曲折中發展
2. 人口、糧食、能源、水資源、生態環境等一些全球性經濟問題仍然十分突出
3.新科技革命的影響加深,經濟信息化加速發展
4.各國經濟朝著市場化的方向發展
5.世界經濟發展的不平衡
了解了這些特點和現狀後中國必須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與國際接軌:
1、首先是經濟上 我們的市場進一步開放 增加與外國跨國企業的合作,一是增加了我們的外資引進。二是積累了外國的先進技術三是增加了就業。
2、在經濟的發展上增加對信息產業與新能源產業的投資和支持,培養信息產業的人才,跟緊國際信息產業的潮流。大力發展新能源產業,這樣有力的避免了我國對石油天然氣的依賴,增強了自主獨立性,有利於與國家的可持續發展。
3、在政治經濟方面 面對現在世界發展的不平衡性,支持並且發展非洲以及世界的貧困地區,增加對這些地區的投資,這樣我們國家的一部分勞動力可以輸出到國外,而且增加與貧困發展中國家的合作是可持續發展的一個重要方面.

④ 何為與世界接軌。

世界接軌就是與世界同步化,真正意義上的「與國際接軌」必須能夠增加公眾福利,盡管這不是「與國際接軌」的全部內容,但卻是「與國際接軌」的最重要的標准。如此看來,除了因加入WTO,中國原來不符合WTO規則要求的法律制度需要進行修改或補充,從而與WTO規則接軌,很多所謂的「與國際接軌」極少是真正意義上的「與國際接軌」,在冠冕堂皇的「與國際接軌」的背後,實際上是維護或者試圖增加某個或某些集團的利益。換言之,這是利益使然,而非「與國際接軌」。

⑤ 什麼叫中國國情什麼叫與國際接軌

大概「與國際接軌」和「中國國情」這是近三十年來中國特有的兩個出現在媒體上最頻繁的詞彙也是官方最常用和最愛用的詞彙,而老百姓聽到它們時候確實膽戰心驚了,因為知道要他們有接什麼「鬼」,面臨什麼「情」了。伴隨改革特別是「入世」談判出現的所謂「國際接軌」,其實就是做事情合乎規則,合乎世界的規則。這是我們要融入世界民族之林的一種處世的態度,這是無可厚非的,也是表明我們放棄曾經想要推廣到世界上的那套行不通的為人處世的准則,而接受至少我們對的普世准則的中那些還那些對我們有益的部分。而所謂「中國國情」說穿了就是我們要認識自己優劣勢。

現在的問題是這里的國際是哪個國際?不言而喻是西方主導下的世界規則,而不是什麼其它國家主導下的,這是不爭的事實。如果不承認這個前提,去空談與國際接軌要麼無知要麼是愚民。接下來的就是准備接什麼軌?西方主導下的世界有很多規則,就其對本國而言經濟上有貿易公平原則,有反對壟斷的法規,有自由進入的無審批的規定等;在勞資關繫上有集體工資制度和行業工資體系;在公共管理上公權的邊界被嚴格限定,這是一種「風可進,雨可進,國王不能進」的敬畏的態度;在公共事務中人人有參與的量化的平等的權力,那怕是最弱的聲音也不能被淹沒至少有那億萬分之一推動他認為的真理的天平向他這邊傾斜的力量。這是所謂的國際規則的精髓。除此之外都是國際規則的糟粕,是西方規則中對外不公平的體現如美國的貿易博爾頓法等。我們現在與國際接軌的都是如何讓人們接受規則履行義務,將國際社會中的經濟方面的價格形成的市場機制引進來了,美曰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但與此對應的反對壟斷反對市場進入審批和反對歧視的法律並沒有建立,所以那些貌似市場經濟的產物如中石油中石化高速公路的經營就是價格的制定者,消費者的錢袋子只能是他們的囊中之物——隨他們任意取之。一定的經濟要與之相適應的上層建築,市場經濟就是法制經濟,經過這么多年,中國還沒有頒布反壟斷法。面對這種經濟環境今年的經濟形勢嫣然不困難?這些都是沒有看到或者看到了也是抱著僥幸以為自己的選擇性的接軌國人不曉的心態下,向國人看灌輸所謂競爭的自由是國際潮流,殊不知這種潮流的基礎是上層建築的接軌——人們接受規則中在履行義務時候應該得到的權力。否則人們就用腳投票。這是我們當下有權力的尋求權力尋租和沒有權力的尋求權力租賃的公權力和私利益雙方買賣市場經久不衰的根本原因,這是我們面臨的這種官不正,民不義和法不正的說「中不是中」,和說「洋不是洋」的上下一片茫然的處境的原因。

再則糾結的是什麼是中國國情?我們有上下五千年,是停留在堯、舜、禹的時期,還是贏政時期,還是晚晴年間,這些中哪段是我們現在要的國情?我們有縱橫萬里的疆土,它們中有精耕細作的江南水鄉,也有廣袤的戈壁荒原,這些中哪塊是我們要考慮的國情?我們有超世界一流的國家歌劇院,但還有帶著椅子上義務教育的校舍,這些中哪個是中國可以看到的國情?我們有手握無限權力的公職人員,也有為捍衛自己的房屋不被強拆的無任何權力包括這種那怕是他想對他的這種權力僅僅行駛表達的權力的弱勢群體,這兩類人中哪些是中國真實的國情?我們有大量沒有享受到任何實質意義的醫療保險的人員,但同時又建了極昂貴公費醫療保障體系,處於前者的是一旦得病的時候則是生不如死,而享受後者的即使七老八十的時候得了不治之症也可以是夜夜笙歌,這些中哪些是中國要繼續的國情?我們的基尼系數即使城鄉分開算也在0.73以上,這些中那些是中國可以為繼的國情?我們一邊是具有八千萬之眾號稱是沒有自己的私利的要建立人類終極的大同社會的具有崇高情操的一群精英,同時我們還還遲遲不能看到他們建立收入與財產申報等制度這種透明的公務員法,這些中哪些是中國真實的國情?我看就是神仙也答不出究竟什麼是中國的國情!硬要牽強附會地說這是中國國情,那是中國國情,這是典型的唯心觀,是實用主義的庸俗的表現,這導致了社會沒有共同的語言溝通他們的想法乃至思想,這是我們沒有的共同的價值觀的即普世的價值觀的形成的根源。

因為社會百態,人心叵測和世事難料,如果每個人對每個階段每個所處都因人因事解釋國際規則和中國國情,那有什麼理由讓人們相信你的解釋是權威的。所以最好的方式就是建立我們自己的價值觀並讓這種價值觀融入世界浩浩盪盪的潮流中去。這就是不言而喻的經得起時間推移和地域差異為世界和國人接受價值觀,這才是真正的與國際接軌和中國國情。舍此都是見利忘義的接軌和要回到辛亥年前的國情。

⑥ 與國際接軌

應從思想上正確認識這兩部條例的出台,它對我們今後的行動起著約束作用。在中國直銷業立法的前期,媒體、直銷行業圈內人士都或多或少地接觸了大量的信息。應該說,《直銷管理條例》是中國直銷業最關鍵的條例之一。在這部條例的前期制定過程中,相當多的人還是抱著利多的心態。當條例最後成文時,一下又成了一種利空。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狀態?也是我要談到的話題。從利多突然間轉向利空,從根本上說,還是認識的角度問題。所以,面對這樣一個條例的出台,我們更多的應該從自身的角度來調整自己的心態。利空抱怨,利好樂觀這樣的兩極分化思想都不可取。無論是利多還是利空都是不平衡的心態。直銷行業人士一定要根據自身實際,從正面來冷靜看待,以便對今後的行動有更准確的定位。

□從經營者來說,任何經營活動都要思路放開、眼光放長,把握相關政策和趨勢。在利好的情況下,既要保持清醒,也不要太過於樂觀。在利空的情況下,不要輕易放棄,也不要過於悲觀,要兩者兼而有之。

□政策力圖一開始就把這種大利分擔,把風險分散,所以這是個特殊行業。

□由商務部來發放直銷經營許可證考慮的是什麼因素?第一是公共安全;第二是社會公共利益;第三才是直銷業的發展需要。

□《直銷管理條例》的施行有利多因素:第一,至少把直銷這種經營方式,提到一定的高度來關注。 第二,《直銷管理條例》從技術上界定了直銷的管理方式。

□要讓直銷業放開,一定要考慮如何發揮它的真正功能。

專家簡介:孫選中,中國政法大學商學院院長、教授,直銷立法過程中參加過諸多重要研討會的參與者。

■本報記者 王海坤

日前,在中國直銷業的一個權威論壇上,中國直銷立法過程中的重要參與者、中國政法大學商學院院長孫選中就最近直銷業的「兩個條例」做了細致的司法解讀,並針對條例中的重點和難點進行了分析。本報記者對談話錄音整理如下:

我想先聲明一點,我的發言僅代表個人觀點,既不代表官方也不代表中國政法大學。主要是從個人的角度,通過自己的觀察和理解,談自己的一些觀點。

首先,應從思想上正確認識這兩部條例的出台,它對我們今後的行動起著約束作用。在中國直銷業立法的前期,媒體、直銷行業圈內人士都或多或少地接觸了大量的信息。應該說,《直銷管理條例》是中國直銷業最關鍵的條例之一。在這部條例的前期制定過程中,相當多的人還是抱著利多的心態。當條例最後成文時,一下又成了一種利空。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狀態?也是我要談到的話題。從利多突然間轉向利空,從根本上說,還是認識的角度問題。所以,面對這樣一個條例的出台,我們更多的應該從自身的角度來調整自己的心態。利空抱怨,利好樂觀這樣的兩極分化思想都不可取。無論是利多還是利空都是不平衡的心態。直銷行業人士一定要根據自身實際,從正面來冷靜看待,以便對今後的行動有更准確的定位。

下面,我主要講六個問題:

把握國際、國內兩大背景

任何行為一定要在大背景下做選擇,一定要看清大勢、大背景。這樣可減少盲目和短視行為。從大的背景來看,中國《直銷管理條例》的頒布是符合世界大勢走向的。在當前,我們要看到有兩個符合,即符合世界的大背景和中國的大背景。

首先,從世界的大背景看,就是要從國際化、市場化、信息化的角度來看待此次中國《直銷管理條例》的出台。

從國際化的角度看,中國已經與世界接軌,特別是加入WTO後,可以說既無國內也無國外市場之分,我們的經營過程已經是一個典型的國際化競爭。目前,很多市場都已開放,包括流通領域,及直銷行業,已無內資外資之分。只要是放開的領域,中國人能做,外國人也能做。這就是說,我們任何的選擇和思考都必須放在國際化的大背景下。目前,包括我們使用的產品都不能單一的鑒定是哪個國家的,因為生產的流水線過程,從原料配置到製作工藝,已是國際化過程。

從市場化的角度看,市場化對中國人是一個新鮮的名詞,從1992年,中國正式確定要搞市場化,人們才開始逐漸熟悉這一名詞。但從整個中國的發展來看,中國的市場化還要有一個過程。在一定程度上,我們還帶有虛誇的成分。但是我們又已經和國際接軌了,而國際上的許多經營活動又都是按市場化來運作的。所以,從國際背景來看,市場化是必然。可以說,若不是搞市場化,若不是中國加入WTO,直銷行業的開放還不能這么快。所以,既然整個世界是個市場化的趨勢,我們的經濟體制也是走有社會主義特色的市場經濟,我們國家也理應與國際接軌走市場化的道路。

從信息化的角度看,所謂「信息化」就是藉助各種信息化手段。信息化快速發展,加快了國際化和市場化的進程。我們現在也看到,信息渠道越來越多。過去,市場相對封閉,信息存在一定程度的阻隔。而在信息暢通的背景下,大家會獲得相關的資源,市場信息化的過程為每一個人提供了很多機會,同時又降低了行為選擇的風險。

在國際化、市場化、信息化的大背景下,直銷是發達國家和地區很普遍、很流行、很受歡迎的一種營銷方式。簡單地說,它是一種與國際接軌的、流通領域的一種經營方式。所以,直銷和國際化也有內在的必然聯系。要想與國際接軌,營銷方式、流通方式就得與國際接軌。直銷在市場經營中確實是眾多經營方式不可比擬的。因為它是消費者和銷售者直接見面的一種營銷方式。我們說營銷方式里有幾種方式,但對影響消費者的營銷方式在社會學里叫直接群體。購買行為可能是由於廣告或別的渠道產生的,但營銷過程中,影響消費者最大的還是直接消費。從這點來說,直銷對購買和交易來說是種很有效的方式。所以從市場發展的角度來看,企業做直銷,消費者選擇直銷是一種必然。另外,從信息化的角度來看,人們現在選擇產品已經不是購買產品的本身,而是通過廣告等各種信息渠道來選擇產品,也就是說,他在購買過程中,花了一些錢來買這些信息。那麼,在市場交易中,誰能夠提供更多更直接的市場信息呢?理論上,直銷能提供全面、直接的信息。所以,從國際化、市場化、信息化的角度來說,直銷與整個社會的發展是吻合的。

其次,來看看中國的背景。我們得站在客觀的立場,抱著平和的心態,冷靜判斷。中國的整個大背景是追求發展,把經濟建設作為中心任務,這是確定無疑的。但我們要注意,中國所制定的很多政策與方針都是必須與國家領導人的思路相吻合的,一定會建立在基本方針和我們選擇的模式這個基礎上。如果說中國的政策是「穩定發展,改革開放」這八個字。我們不能小看這一方針,它會影響到一系列的方針和政策。另外,對於中國選擇的經濟模式——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有中國特色這一點,是有市場彈性的,只要符合中國的就是可行的。時代已在改變,再用過去的價值觀來看待是不行的,所以企業家必須用企業文化來建設企業。因為在溫飽問題解決後,人們關注的不再是錢,員工關注的是開闊視野和人性關懷,要用感情和事業來留人。

從經營者來說,任何經營活動都要思路放開、眼光放長,把握相關政策和趨勢。在利好的情況下,既要保持清醒,也不要太過於樂觀。在利空的情況下,不要輕易放棄,也不要過於悲觀,要兩者兼而有之。

直銷業是個高利潤、高風險的行業

為什麼這個《條例》會引起這么多人關注?也引起這么大爭議?那是因為直銷這個行業的特殊性。從經營的角度來說,在直銷這個行業中,既有贏取更多利益的機會,也存在極大的風險。也就是說風險和利益是對稱的。你能獲取暴利你也會面臨極大的風險,而這種既有大利又有大風險的行業必將會引起人們關注。因為,既有大利也有大風險就說明這個行業存在著某種機會,只是這種風險和利益怎麼使它平衡。

對於直銷業,既有風險也有暴利,很多人躍躍欲試。但目前的情況還不能過於樂觀,因為在政策選擇和取向方面所採取的對策是要亞於利益機會的,是要分擔經營風險的。這可能和我們前幾年或前十幾年直銷發展的幾起幾落有一定的關系。有人會以為,直銷這種經營方式利益與風險在一定程度上是不對稱的。好像利益被部分人享有,而風險轉嫁給了大部分人。當然,這其中有很多方面的原因,其中,也包括管理、監管方面的原因。正因為有這個歷史過程,在做出選擇的時候應很慎重。實際上,對直銷熱衷的人都希望風險和利益是對稱的。有風險不怕,只要能有機會獲取利益就行。但現在就是在這個問題上,特別是直銷前十幾年的發展來看,利益和風險似乎是脫節的。所以,就使得新條例在怎麼控制暴利、如何分擔風險方面做出了新的討論和研究。事實上,當一個國家的市場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時都會出現這種特殊的既有大利又有大風險的領域和產業。而每當這種產業或領域出現的時候,都會引起人們的極大關注。中國已經經歷了很多次這樣的過程,比如證券、期貨、股票市場的出現。所以,這也是國家制定政策時所考慮的,政策力圖一開始就把這種大利分擔,把風險分散,所以這是個特殊行業。

中國放開直銷市場的基本思路

新出台的《直銷管理條例》就是在調節人們在社會中的一種關系。在直銷的關系調整中,大家要注意有四個因素:首先是用戶和企業,因為企業和用戶是通過市場直接產生了交易,並且選擇了直銷這種特殊的交易方式。但由於直銷這種經營方式在立法過程中要加入兩個協調因素,一個是市場機制,一個是政府監管。所以,在我看來,雖然直銷是用戶和企業之間的交易關系,但同時與市場機制、政府監管也有關系。那麼在這四個因素中如何確定、調整四者之間的關系就要採用市場規則來達成企業和用戶之間的交易關系。政府監管是要在一定程度上去影響、限制市場交易的不良行為。這有個前提,中國的經濟雖然選擇了市場化,但它有很多定語前綴,正是這些定語,你可以不把它當作重點,但在關鍵時候,這種定語就起作用了。所以,我們對直銷這個大風險、大利益的行業做選擇的時候,這些定語就起作用了。因此,完全用國際化的慣例來看直銷,大家就可以很清楚我們出台的條例是否符合國際化慣例。它是在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經濟背景下做的直銷,是有中國特色的直銷。因此,大家可以注意到,由商務部來發放直銷經營許可證考慮的是什麼因素?第一是公共安全;第二是社會公共利益;第三才是直銷業的發展需要。也就是說,在這個條例里,對直銷牌照的發放從政策傾向來看,把國家安全放在了首位,把社會公共利益放在第二位,把直銷業的發展需要放在了第三位。這樣一來,按我們的理解,這個直銷行業已經不成為直銷了。而按理說,對於經營方式,要考慮的應該是這種經營方式是否能產生效益,一種有效的經營方式能夠整合、最大限度地發揮社會資源的價值。既然選擇這種經營方式,就應該把這種經營方式的出發點放在第一位,應該讓市場機制進行資源配置。而目前的這個條例就做出了這個限定,把國家安全放在了首位,把社會公共利益放在第二位,然後才是直銷業的發展。因此,從這個層面來說,正是有些人把它看為利空的原因,所以有所偏差。所以,從大背景來說,我們要冷靜看待,這個立法的政策和思路。在這種背景下,我們要考慮兩點:一個是門檻高;另一個是開放有限。也就是說,這個市場必須是有限度、有節制地開發的,而且是以高門檻、高節制開發來進行注冊和選擇,從價值取向、政策取向來選擇。

從調節立法關系的角度看,出現這種條例。理論上,和國家的政策、當前的背景相吻合。但不能接受的是,它似乎和國際背景不同,與國際慣例出現了沖突。這也是中國在當前背景下做出的一種選擇,所以,可能就是這兩者出現了沖突。到底是用國際來評價,還是用中國特色的標准來評價?我個人認為,既不要盲目利多、也不要盲目利空。

《直銷管理條例》有利多因素

《直銷管理條例》的施行有沒有積極的作用?是否有利多的因素?我認為在這個《條例》里還是有利多因素的。第一,至少把直銷這種經營方式,提到一定的高度來關注。也就是說直銷業在中國未來發展道路上將成為一種重要的經營方式,而且已經引起了中國高層決策者的高度重視。同時,直銷是一種很有效的經營方式,已經引來各方人士出謀劃策,思索中國直銷業未來的發展。中國《直銷管理條例》實施表明,我們已經可以做直銷了。中國直銷市場的放開,也表明我們放開流通領域這一承諾。中國既然選擇加入WTO,那WTO對我國的改革有很多的沖擊和深化改革的要求,WTO對中國是有很多苛刻的條件的,中國既然敢選擇敢進入WTO就說明中國與國際接軌的決心還是很大的。因此,我們要逐步放開直銷業,使直銷成為一種在規范經營前提下的經營方式,這一點總比把直銷放在過去不規范,不是高素質的人所從事的行業情況要好。至少在這點上是一種積極的作用,也是一種利好。在我們決策者的意識中,已經認可了直銷這種營銷方式,這一點我認為是很大的利好,也就是說,我們可以直接和高層對話,有了對話的機會就有利於行業的發展。

第二,從我個人看來,《直銷管理條例》從技術上界定了直銷的管理方式。特別是直銷員的管理,確定了直銷員的退出機制,不以高額入門費和購買大額產品為門檻。巨額風險出現就意味著巨額的投入。所謂傳銷,許多人進去後就出不來,越走越出不來,他們就會到有關部門吵鬧,結果仍然吵不出什麼結果,所以最終選擇社會難以接受的方式。有了退出機制後,我們曾經看到的一幕幕不願出現的現象就會減少,引導中國的直銷業向更深層次發展。降低了直銷員的風險,就會降低社會風險。

目前,中國的直銷有的是非直銷、非經濟領域的。營銷的渠道有多種,直銷也有滲透性,它的經營方式是一對一滲入到每個用戶。直銷很大的特點就是它的互動性。中國真的要隨世界市場化的發展,除了考慮中國特色還要考慮與國際接軌。中國的直銷偏重的是直銷以外的參數,當然,考慮直銷以外的因素,也不是完全不可能的。什麼時候、什麼背景更多層面考慮直銷的背景因素。要讓直銷放開,一定要考慮如何發揮它的真正功能,這是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

政府監管和市場機制的平衡

政府監管和市場機制之間平台的確立是另一個值得探討和考慮的。既然中國選擇了市場化,那就是承認這種市場機制在我們的發展過程中有積極作用。在這個發展過程中,政府和市場怎麼互動,怎麼取得一種相對的平衡?如果政府的相對機制和管理過重,在一定程度上不利於市場的發展,所以,目前國家在整個改革過程中,在很多領域都來調整這種關系。在直銷的領域,也同樣存在這樣的誤解,怎麼加大直銷對整個市場運行和對它的一種執行。如果加大市場對它的影響和制約,就意味著是否選擇直銷是企業經營的一大戰略。如果做不好,自然被淘汰。但今天,這個問題確實難以達到理想的平衡。因為這方面的機制還沒建立起來。要使中國市場正常發展必須考慮這個問題,中國的經濟發展一切都涉及到市場的機制和監管的平衡。直銷應該交給市場來做,政府來監管。就目前的狀況來說,可能我們在直銷市場機制用的少,而更多的是來自於政府的控制。

還有一個問題,政府監控在特定的背景下可以有所加強,但是監管的能力問題是值得考慮的。怎麼去監管?哪些該管?哪些該強都是值得商榷的。

單層或多層報酬的確定

還有一個最敏感的問題是報酬的單層還是多層。《直銷管理條例》很明確規定就是單層,直銷員直接銷售,不允許出現所謂的下線。這種直接銷售一方面是便於監管,另一方面能控制力度。《直銷管理條例》減低發展下線和減少所謂的拉人頭等等大家不願意看到的現象。實際上,只要我們設立了退出機制,在一定程度上就可以緩解這種過去所不願看到的現象,緩解有些隱形的風險。所以,在直銷的過程中,要體現他的功能和滲透性。只要設立了退出機制,在一定程度上就緩解了他的風險,直銷的經營魅力和功能正在於滲透。但怎麼來降低直銷滲透的功能和風險?這也是令政府頭疼的問題。我個人認為,只要設立了退出機制,就有可能從某種程度上緩解它的風險。直銷經營的內容和功能也許正在進行著滲透,假設不讓它滲透就失去了它某方面的功能。這關鍵就是要直接減低它給社會帶來的不安定,給個人帶來的風險。要積極的想辦法,既要發揮直銷的真正功能,又要降低它的負面功能。僅靠取消和控制,在短期可能會出現因為強制性,沒有商量的餘地而暫時沒有安全隱患。但是從長遠看來,是不行的。直銷有這樣獨特的功效,我也相信直銷在發展過程中也會影響決策人的觀念,勢必會引起高層決策者在一定程度上對這個問題做出觀念的解釋。

另外,報酬問題與多層次相關的問題,也涉及直銷對直銷人是否有一個積極作用的問題,也是能否發揮直銷滲透市場功能的問題。這應在條例實施的具體過程中做出解釋。

總的來看,條例所透露的信息是設立較高的門檻:信譽門檻——5年經歷不能有違規行為;經濟門檻——也即資金門檻一億。在去年廈門會議時提出,企業要對自薦的行為勇於承擔責任,所以增加了一個信譽門檻。企業的信譽和品牌對是否選擇直銷要自行承擔責任,因為我相信一個企業要想做直銷是會珍惜它的信譽和品牌的。因為在銷售的過程中,銷售員和消費者之間是存在信息不對稱的情況的。信息不對稱,消費者、購物者往往就以品牌做保證。所以,好的直銷企業就會珍視他的信譽。從條例來看,高門檻對中國目前的發展到底是有利還是不利,一方面要經過一段時間的試運行,另外就是看能否培育這個市場。

另外,當前還是本著立法的基本出發點來考慮是有限制的直銷,這個限度就包括直銷許可證發放的限制;包括直銷的層次和有限度的控制;包括報酬撥付的控制。現在,我也知道,方方面面對這個直銷條例有很多的看法和建議,目前甚至有一個政府高端的討論。因為大家認為這個條例有待商榷的地方。所以,大家不能一下子認為它又轉為利空了,要注意,一個國家、一個決策者還是希望這個國家發展,希望這個國家富裕。但是由於它特定的背景,特定的歷史,他不得不考慮整個關系的平衡。從專家的角度來說,直銷的立法還是有商榷的餘地的。但是當上面還在商榷的時候,下面的人就使商榷的基礎沒有了,那就比較難了。所以,要抱著冷靜的心態看問題。一個有作為有經營智慧的經營者,就是在大家看不到機會的時候,他能發現機會;他能把大家認為最大風險的時候化險為夷。依我看,既然有這個大勢走向在這里,我們就應該能借勢,這正是對我們的挑戰。如果大家都認為是機會的時候反而就有問題了。我不希望中國的直銷在剛開始的時候就被決策層介入和關注,失去了商榷的機會。所以,做直銷的企業要從長計議,短期的困難會有,但從長遠的發展,機會會大於風險。短期而言,我相信通過大家共同來培育這個市場對大家都有好處。大家都願意在這樣一個有生命力的市場各得其所。政府也願意看到這樣的局面。所以,直銷對中國整個市場經濟的開放都是有作用的。而且直銷的整個立法還是會有一些過程。但我相信,既然直銷是一種有特殊經營功能的經營方式,從國家、從學者的角度來說都是十分歡迎的,因為他畢竟是在中國的一種新鮮的事物。畢竟中國還是有很多大智慧的人,我相信會想出很多的好方法。

從我個人而言,關鍵還是在於大家以什麼樣的心態、什麼樣的觀點來看問題。這是我們所要探討的。

⑦ 與國際慣例接軌之目的

我國的固體礦產資源儲量分類標准與國際慣例接軌的實質,是與市場經濟體制國家的分類標準的銜接問題。因此,與國際慣例接軌的目標設置便成為接軌成敗之關鍵。

與國際慣例接軌之目的是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服務,為對外開放與交流服務。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核心是:國家宏觀調控下的市場對資源配置起基礎作用。礦產資源儲量分類標准與國際慣例接軌,是為礦產品生產企業在國內外資本市場籌集和融通資金服務,為礦業權的市場交易服務,即為市場配置資源服務。同時,我國的資源儲量分類,也必須能夠為國家宏觀調控服務。在比照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分類模式的過程中出現錯誤的情況下,又提出「淡化」地質勘查階段錯誤的分類設計,一方面造成我國的礦產資源儲量分類的混亂,同時又使國家失去了對礦產資源進行宏觀管理、調控的信息源。

經濟全球化是世界經濟發展客觀趨勢,對外開放是我國的基本國策,礦產資源儲量分類標准與國際慣例接軌,可以促進世界各國礦產資源信息的交流,進而實現讓世界了解中國,引進先進技術和資本,同時達到讓中國走向世界之目標。即為礦產資源勘查和開發的「引進來」和「走出去」服務。

⑧ 東北地區用乙醇汽油,為什麼還要和國際油價接軌呢

前幾年去河南的時候,加的就是乙醇汽油,剛開始在普通公路上開沒什麼感覺,但是上高速後就不行了。加速到100公里每小時,在網上踩油門,車輛的加速就很慢了,即使我猛踩油門,加速還是慢,以前我的車加速到120還是很輕松的。後來問了一下,才知道是因為乙醇汽油導致的,後來回到了陝西,重新加上了普通汽油,動力又回來了。

乙醇汽油是一種由燃料乙醇和普通汽油按一定比例混配形成的替代能源。按照國家標准,乙醇汽油是用90%的普通汽油與10%的燃料乙醇調和而成。在汽油中加入適量乙醇作為 汽車 燃料,可節省石油資源,減少 汽車 尾氣對空氣的污染,還可促進農業的生產。

乙醇汽油主要的缺點,是使用者感覺它比普通汽油動力下降,大約是汽油熱值的60-70%。所以會導致油耗增加,天熱時還易於熄火。另外由於乙醇汽油一旦遇水就會分層,無法採用成本很低的管道輸送,乙醇汽油儲運周期只有4-5天,這會影響使用乙醇汽油的方便性。

使用乙醇汽油的試驗車進氣閥上的堆積量要比使用93#車用無鉛汽油的車平均高出33%。這是由於燃料乙醇的不穩定性造成發動機燃油進氣系統上堆積物增加,使噴油嘴霧化不好、引起乙醇汽油燃燒效率下降,耗油量增加。

油價和國際接軌了可以全國一盤棋,便於結算。

當然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國際油價高漲的時候,我們可以迅速反應漲價,但是當國際原油大幅下跌的時候,我們還可以甚至低價天花板,可以加一些稅進去,畢竟低油價是損害企業利益的,對 社會 也是有百害而無一利的。

如果說個稅起征點不降低是為了培養公民納稅意識,乙醇汽油和國際接軌是為了培養大家的環保意識,盡量少用油不用油。

坑人唄

接軌,你在開玩笑嗎,國際油價漲不漲跟國內有嘛關系嗎?

過期糧食太多,沒地方消化,只能摻到油里去了,然後水變成油再高價賣給老百姓

有一次從大連去北京往返,出發加滿,沿途控制加油,進京基本見底,回城高清汽油加滿,同樣一箱油繼承相差一百多公里!多餘的話不想說了!

坑人又坑車!還坑路,冬天路上都是冰!

有油桶啊

誰用油誰付款,沒毛病

這時候專家不說話了

閱讀全文

與與國際接軌的原因是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33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10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894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34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358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48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375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34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04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05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26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34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37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51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177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48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171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997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33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