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威海海水浴場5月3號是什麼時候退潮啊
威海海水浴場5月3號09:19和22:08潮位最低。
⑵ 威海漲潮退潮時間表
海水漲落潮規律是:
每天漲潮有兩次,相隔12小時。
高潮時間一般能維持一個多小時才開始退潮,最低潮時間在兩次高潮中間的時間。
漲潮時間每天不同,15天輪回一次,因此,下一天漲潮是頭天漲潮時間推遲0.8小時(48分鍾),可根據農歷日期計算每天漲潮的時間,計算公式如下:
農歷初一到十五的漲潮時間=日期*0.8;
農歷十六到三十的漲潮時間=(日期-15)*0.8。
潮汐現象可視為由許多不同周期的分潮疊加而成,故任意時刻的潮高可表示為平均海平面在潮高基準面上的高度,表示 分潮的圓頻率,為交點因子,d為格林威治開始時的天文相角,H和為分潮的調和常數──振幅和遲角。這樣,求出的該港的潮汐調和常數,就能算出該港的高潮和低潮的潮時和潮高以及每小時的潮高,作出逐日預報表。
在潮汐表中,通常附有便於計算的圖卡和表,應用於已知高潮和低潮的情況下,計算高潮和低潮之間任一時刻的潮高或出現任一潮高的時刻。此外,有的潮汐表還附有各港口主要分潮的調和常數,或概略介紹附近海區的潮流。
⑶ 海邊漲潮退潮時間是什麼
每月的初一至十五,用(陰歷日期-1)×0.8+5(點鍾);每月的十六至月底,用(陰歷日期-16)×0.8+5(點鍾)。這兩個公式可算出當天幾時幾分為最高潮,往後推6.2小時即為最低潮時間,而再隔6.2小時又是高潮時間了。
各地潮汐具體的漲落時間不同。主要取決於陰歷日期、當地潮汐類型和所在的經度。如果仔細觀察本地的潮汐規律,參照以上公式的擬定方法,就可以定出本地計算潮汐時間的公式了。
按正規的半日潮推算,每次潮汐活動的周期為12.4小時多一點,一天漲落兩次。也就是每天的漲落潮時間要比前一天推後約0.8小時。
退潮的利用:
對於自然海灘體系,存在一個共識,即落潮淺灘是泥沙輸運的必經之路,如果從這個路徑取沙,則需要取沙後的挖深區被泥沙填充才能使該路徑恢復泥沙輸運途徑功能。
當關注點在於部分落潮淺灘的取沙時,需要應用數值模擬來分析由此引起波浪變形和沿岸輸沙的效果。然而,落潮淺灘是一個具有復雜過程的區域,波浪變形和潮流和數模不可能反映所有的影響效果。
總之,利用落潮淺灘沙為航道維護或浚深而挖除沉積物。
⑷ 威海退潮時間表2022年8月
2022年8月威海退潮時間為:
初一、十六:滿潮:10、36、23、00。干潮:4、24、16、48。
初二、十七:滿潮:11、24、23、48。干潮:5、12、17、36。
初三、十八:滿潮;12、12、24、36。干潮:6、00、18、24。
初四、十九:滿潮:1、24、13、00。干潮:6、48、19、12。
初五、二十:滿潮:2、12、13、48。干潮:7、36、20.00。
⑸ 2022趕海潮汐時間表
退潮趕海時間表2022如下:
農歷初一到十五:漲潮時間=日期*0.8。
農歷十六到三十:漲潮時間=(日期-15)*0.8。
海水漲落潮規律是:每天漲潮有兩次,相隔12小時。高潮時間一般能維持一個多小時才開始退潮,最低潮時間在兩次高潮中間的時間。
計算原理:
假設:今天為農歷15,最高潮時間=15×0.8=12,即中午12點和午夜零點;最低潮時間為早上6點和晚上6點。近距離觀察的時間為早上的4點—8點以及下午4點到8點。
因此,下一天漲潮是頭天漲潮時間推遲0.8小時(48分鍾),可根據農歷日期計算每天漲潮的時間,具體測算方法是:按照農歷算,如天數少於15,則天數直接乘以0.8,得出的數字即是當天最高潮時間;如天數大於15。
⑹ 大海幾點退潮有什麼規律
凡是到過海邊的人們,都會看到海水有一種周期性的漲落現象:到了一定時間,海水推波逐瀾,迅猛上漲,達到高潮;過後一些時間,上漲的海水又自行退去,留下一片沙灘,出現低潮。如此循環重復,永不停息。海水的這種運動現象就是潮汐。「潮」指白天海水上漲,「汐」指晚上海水上漲,不過通常我們往往將潮和汐都叫做「潮」。
潮汐的時間,在理論上應該與月球的上中天或下中天的時刻相符合,但實際上常常推遲。發生高潮和月球上中天相差的時間叫高潮間隙。但各地的高潮間隙又大不相同。如:威海是10時50分,煙台是10時25分,龍口是10時20分,足見地理位置的不同,而導致高潮間隙的差目。高潮時和低潮時的大概計演算法:高潮時=(日差)0�8×(陰歷日子)7-16(上半月-下半月-1,16)+高潮間隙,低潮時=高潮時-6時12分,如計算威海陰歷初五的潮時如下:高潮時=0.8)×(5-1)+10:50′=3:12′+10:50′=14:02′(即為第二個高潮)14:02′-12:24′=1:38′(即為第一個高潮)低潮時=14:02′-6:12′=7:50′(即為第一個低潮)以上這樣的演算法固然)准確,但很繁瑣,很難開口就說出來,我們經過多年的海上實踐,驗證,摸索出一種很有規律的簡易計演算法。其方法是陰歷日子(上半月-3,下半月-18)x0.8,即為當日的高潮潮時。如計算威海陰歷初五的潮時如下:高潮時=(5-3)×0.8=1:36′(即第一個高潮)。低潮時=1:36′+6:12′=7:48′(則則第一個低潮)。如計算威海陰歷量五的潮時:高潮時=(25-18)×0.8=5:36′(則是第一個高潮)。低潮時=5:36′+6:12′=11:48′(則是第一個低潮)潮流也叫潮汐流,這是水位升降起伏的潮信現象,是由於海水受到引潮力的作用發生了水平流動後所導致的結果。因此潮流和潮汐一樣具有周期性的變化規律,但海水流動受到地形條件的影響,故常呈現兩種狀態,一種是往復性,一種是回轉性。這里就不說回轉流的成因,只介紹一下近海的往復流。往復流(即東流和西流—就是漲潮流和落潮流,它是在兩個相反方向上作周期性變化的潮流叫往復流。經多年實踐證明,山東半島沿海它的變化大約在起流之前兩個鍾頭左右是平流(無流),一般是在高潮前約兩個鍾頭西流起,即漲潮流,高潮時流速最大,高潮後約兩個鍾頭西流完,低潮前約兩個鍾頭東流起,即落潮流,低潮時流速最大,低潮後約兩個鍾頭東流完。從流完到流起,這其中大約有兩個鍾頭的平流(無流)即轉流時間。
人們通過長期的實踐、觀察,發現海水有規律的漲落,而漲落的時間和高度又有著周期性的變化,由此人們把這種海水漲落的現象叫潮汐。而隨著海水的漲落、水位的升降,出現了海水的水平流動,這種海水流動的現象叫潮流。海水有周期性漲落規律,如在每日里出現兩次大潮和兩次小潮。通過長期實踐、觀察、發現每日的高潮大多出現在月亮的上、下中天(即過當地子午線時1前後。低潮時間則在月出月落前後,並且每日的高(低)潮時間逐日後程約48分鍾,即每天晚48分鍾(0.8小時)。每月的兩次大潮是農歷初一、十五附近幾天,兩次小潮是在農歷的初七、八和甘二、廿三附近幾天。人們還發現,潮汐現象同月亮、太陽、地球的相對運動有密切的關系。地球在一定軌道上繞太陽運轉,月亮又在一定軌道上繞地球運轉,它們之間有一定的吸引力和離心力,這種力就是產生潮汐現象的基本因素。但實際潮汐漲落的主要成因卻是月球對地球(表層)的吸引力,其次是太陽對地球的吸引力,太陽的乍用較小,約為月球的2/5,因月球離地球較近,故此月球的乍用較大。
據科學推測是:月球繞地球轉,每一個月(29.5天多一點)轉一圈,當月、日、地三者成一直線時,潮漲落的最大,這時是新月和望月(初一、十五)的時候,當日、月、地三者成直角三角形時潮漲落的最小,這是月上弦(初七、八)和下弦(廿二、廿三)的時候。但在實際上形成大潮和小潮的時間,並不正好是上述時間,因為地球形狀很復雜,所以各地發生最大潮和最小潮的時間要比理論上拖後幾天。如:山東半島沿海每月的初三和十八潮的漲落最大,而初十和廿五前後潮的漲落又最小。由於地球本身的自轉,使地球上某點與月球的相對位置隨時發生變化,這種變化每天(太陽約24時48分)為一周期。每24時48分,發生兩次高潮和兩次低潮。由高潮到低潮約經過6時12分,由第一個高潮到第二個高潮約經過12時24分。
⑺ 今日威海幾點鍾漲潮與退潮
每個農歷月的初一、十五的早上六點和下午18:00潮位漲到最高, 中午12:00和凌晨0:00降到最低。然後每天漲潮落潮時間往後 拖延48分鍾 海水漲落潮規律是: 每天漲潮有兩次,相隔12小時。高潮時間一般能維持一個多小時才開始退潮,最低潮時間在兩次高潮中漲潮時間每天不同,15天輪回一次,因此,下一天漲潮是頭天漲潮時間推遲0.8小時(48分鍾),可根據落潮時間的1小時候後去是最合適,能看到灘塗一點一點從海水中露出。大潮日期:農歷的十八和農歷的初三 農歷初一到十五:漲潮時間=日期*0.8 農歷十六到三十:漲潮時間=(日期-15)*0.8
掌握了規律,記住計算公式應該不是難事,下面就拿幾個實際的例子來說明一下此公式: 1)2000/12/31:農歷日期是初六,因此漲潮時間是6*0.8=4.8,也就是說漲潮時間是早上和晚上4點48分2)2001/10/28:農歷日期是十二,因此漲潮時間是12*0.8=9.6,也就是說漲潮時間是早上和晚上9點363) 2002/01/01:農歷是十八,漲潮時間是(18-15)*0.8=2.4,也就是說漲潮時間是早上和下午2點24分4) 2014/07/17:農歷是廿一,漲潮時間是(21-15)*0.8=4.8,也就是說漲潮時間是早上和下午4點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