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世界計量日:標準的1米原來是這么計算的!
今天是世界計量日,大家都知道這一天是怎麼來的嗎?這要從「1米」的定義說起……「1米」原來有多長呢?
1790年,法國科學界精確地測量了地球的子午線,並規定將通過巴黎的地球子午線的四千萬分之一作為長度標准,定義為「1米」。「米」的英文為meter,這個名稱源於希臘字「metron」,意為測量。1799年,法國科學院按照這個標准,用純白金做成橫截面為4mm×25.3mm矩形的1米長的量塊,存放在巴黎國家檔案館內。
1875年5月20日,法、德、美、俄等17個國家的代表在巴黎簽署了「米制公約」(Treaty of the Meter),公認米制為國際通用的計量制度,並成立國際計量局。1999年第21屆國際計量大會將每年5月20日確定為世界計量日,就是據此而來。
1889年,第一屆國際計量會議正式作出決定,按照第一根標准米尺的長度,用鉑銥合金做成了一把截面為X形的米尺,把它作為國際標准米尺。新的國際標准米尺是採用90%的白金,10%銥做成的,它的強度高,對溫度和化學的穩定性均比較好,保證了較高的精確度。為了避免磕碰損傷,將它的橫截面做成「X」形。考慮到熱脹冷縮的因素,規定必須以溫度為0℃時的測量為准。當時國際計量大會給「米」的定義是:「0℃時,巴黎國際計量局的截面為X形的鉑銥合金尺兩端刻線記號間的距離」。
隨著激光技術和同位素光譜光源技術的發展,人們找到了以光波波長作為長度單位的自然標准。1960年第11屆國際計量大會對米的定義更改為:不存在引起波長改變的干擾因素(如多普勒效應、壓力效應、斯塔克效應等)時,米的長度等於氪86原子在真空中波長的1650763.73倍。
米的定義更改後,這根著名的白金標准米尺仍按原規定的條件保存在法國巴黎,靜靜地躺在塞納河畔的塞夫爾國際計量局內。
(本文出自《知識就是力量》雜志《標準的1米有多長》一文,作者:楊黎煒,原創作品,轉載請註明出自知識就是力量微信公眾號)
轉載請註明出自知識就是力量微信公眾號「知識就是力量」(ID:knowledge-pow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