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國際知識 > 蘇聯成立時國際上有多少黨員

蘇聯成立時國際上有多少黨員

發布時間:2023-02-14 21:52:28

A. 1988年蘇聯時期,加盟共和國俄境內俄羅斯共產黨組織有900萬黨員,1994年俄共僅有50萬黨員,怎麼相差這么大

在蘇聯的政治體制中,國家結構的聯邦制服從於共產黨的民主集中制,這是維系蘇聯得以穩固運行的根本。蘇聯共產黨規定,下級機關「絕對服從」上級機關的決議,黨員「絕對服從」上級機關的決議。於是黨的權力逐步向上一級機關集中,全黨的領導權最終集中在中央政治局和書記處。但是,戈爾巴喬夫後期,蘇共中央自願打破了黨內的高層權力結構,要求共產黨不再管理國家機關,中央政治局和書記處失去了管理黨和國家的權力。在蘇共中央喪失領導權後,加盟共和國有自由退出蘇聯的權利,卻不再有絕對服從蘇共中央的義務,這就註定了蘇聯解體這樣一個結局。
一、蘇聯共產黨高層權力結構的形成
1917年7月以前,俄國社會民主工黨(布)的權力機關比較簡單。按黨章規定,代表大會是最高機關。代表大會選舉(任命)中央委員會、中央機關報編輯部和黨的總委員會(存在於1905年以前)。中央委員會在兩次代表大會召開期間行使代表大會的權力,是事實上的黨的領導機關。黨的中央機關報編輯部具有「思想上領導黨」的職能,黨的總委員會有監察機關的職能。
1917年7月俄國社會民主工黨(布)召開第六次代表大會後,黨的高層權力結構逐步發生變化,書記處和政治局相繼出現。據載,中央書記處於1917年8月開始出現,它由斯維爾德洛夫、捷爾任斯基等5人負責,稱之為中央委員會的辦事機構。1917年10月,中央委員會開會討論起義問題,成立了由列寧、季諾維也夫、加米涅夫、托洛茨基、斯大林等7人組成的政治局。政治局成立後即擁有重大權力,書記處則仍是中央委員會的辦事機構。
從十月革命勝利後到列寧逝世前,黨的許多重大決策都由政治局做出,書記處經常任免黨和國家的重要幹部,政治局和書記處的權力大大增強。1919年12月,俄國共產黨(布)第八次代表大會第一次把政治局、組織局、書記處的名字寫進黨章,規定了各自的職能。當時,列寧擁有很高威望,又兼任政治局委員和政府首腦,在其領導下,中央委員會和政治局擁有領導全黨的實權,書記處的權力開始逐步擴大,但書記處和總書記仍然要接受政治局的領導。
直至斯大林逝世,蘇共基本上完整地延續了這種高層權力結構。在赫魯曉夫、勃列日涅夫、安德羅波夫、契爾年科相繼出任蘇共領導人期間,蘇共的高層權力結構也沒有太大變化,只是書記處的職權略有下降,政治局(主席團)的職權略有提升。這種局面一直保持到戈爾巴喬夫全面進行政治改革之前。
二、蘇聯共產黨高層權力結構的一般特徵
按蘇共黨章規定,代表大會是黨的最高機關,在兩次代表大會之間,中央委員會是黨的領導機關。在兩次中央全會召開期間,政治局是領導中央委員會工作的機關。書記處「領導日常工作,主要是檢查黨的決議的執行情況和選拔幹部」。因此,從理論上講,蘇共的高層權力結構應該是:代表大會掌握著黨的最高領導權,中央委員會接受代表大會的領導,政治局和書記處受中央委員會的領導。
在實踐中,蘇共的這些權力機關恰恰呈現出相反的領導次序。在蘇共歷史上,由於長期沒有召開代表大會,使得代表大會甚至無法從形式上領導全黨。後來,代表大會每隔4~5年召開一次,但代表大會的會期、議程、決議、中央委員人選等都由中央委員會確定,實際上是由政治局和書記處醞釀決定。因此,代表大會的召開,經常是例行公事地通過政治局和書記處的決定而已。由於中央委員會也不是常設機關,在中央全會閉會期間,黨的重大事務都由政治局處理。而且,政治局也不進行日常辦公,因此書記處就經常代行政治局的許多職權。在政治局和書記處之間,如果多數政治局委員否決書記處的決定,書記處只能服從政治局。所以,事實上,蘇共的實際領導權掌握在中央政治局和書記處手中。
蘇共的這種高層權力結構是由其組織原則——民主集中制決定的。在實踐中,民主集中制就是:黨的各級機關通過民主選舉產生,下級機關「絕對服從」上級機關的決議,黨員「絕對服從」上級機關的決議。這樣,蘇共黨內的權力就逐步向上一級機關集中。因此,在民主集中制的作用下,中央政治局和書記處擁有領導全黨的實際權力。斯大林曾明確說出這一事實。他說:「政治局是擁有全權的機關」,是「黨的最高機關」。
顯然,蘇共的權力結構是中央集權式的。不過,這也是一種管理黨的正常手段。這種體制能凝聚全黨力量,能高效地進行經濟建設動員和備戰動員。在落後國家追趕先進國家的征程上,建立有限的中央集權,確立規范的政治秩序,較之西方民主政治更有助於國家的發展。
三、固守蘇共高層權力結構是維系蘇聯穩固運行的根本
在實行一黨制的情況下,憲法規定共產黨是國家的「領導核心」,就是給予蘇共中央政治局和書記處領導全國的法定權力。國家的各級權力機關和行政機關,都必須接受相應的蘇共組織的領導,最終是接受蘇共中央政治局和書記處的領導。
在法律上,蘇聯憲法賦予共產黨領導全國的權力。蘇聯憲法規定:「第六條 蘇聯共產黨是蘇聯社會的領導力量,是蘇聯政治制度以及國家和社會組織的核心……」認可蘇共具有高於國家最高權力機關——最高蘇維埃的地位和權力,這就是通常所說的黨「管理國家」、「通過蘇維埃而管理國家」。雖然最高蘇維埃是蘇聯最高國家權力機關,但它也必須接受蘇共中央的領導。
在實踐中,蘇共中央政治局和書記處不但能夠領導全黨,而且能夠通過各級蘇維埃和政府領導全聯盟。最高蘇維埃名義上擁有立法權、監督權和幹部任免權,但蘇維埃在履行這些職權時必須接受蘇共中央政治局和書記處的領導。最高蘇維埃審議的法律、法規,一般都是黨內已經討論成熟的決定。最高蘇維埃審議法案的行為,其實是將黨的決定轉化為國家的法律法規。正如斯大林所說,共產黨的口號「具有法律效力,應當立即予以執行」,黨「並不是直接實現這種專政,而是藉助於工會,通過蘇維埃及其支脈來實現這個專政」。至於最高蘇維埃任免政府領導及公職人員的行為,實際上也是執行黨的決定,因為幹部人選一般都是由共產黨中央醞釀產生的。中央政府是最高蘇維埃政府的一部分,當然也要接受蘇共中央的領導。蘇共中央可以通過撤換政府幹部、確認或否決政府機關的決定,高效地實現對中央政府的政治領導。
在客觀效果上,蘇共中央政治局和書記處掌握著全黨、全國的領導權,恰好是維持蘇聯穩固的關鍵。由於蘇聯憲法賦予各加盟共和國「自由退出聯盟的權利」,故從理論上講蘇聯本身是非常鬆散的聯盟。而且,由於加盟共和國之間既有根深蒂固的民族矛盾,又有激烈的地區沖突,使聯盟存在著可能解體的危機。而蘇聯共產黨民主集中制的存在,恰好能夠化解這種危機。在共產黨的領導下,各加盟共和國的蘇維埃和政府都必須服從加盟共和國黨中央,加盟共和國黨中央則又必須「絕對服從」蘇共中央。於是,加盟共和國雖然有「自由退出」聯盟的權利,同時又必須履行「絕對服從」蘇共中央的義務。在蘇共中央的集中領導下,加盟共和國不能隨意行使其退出蘇聯的權利,使鬆散的聯盟得以成為穩固的國家。
四、全面變革蘇共高層權力結構的後果是蘇聯解體
戈爾巴喬夫上台後,開始推行民主化和公開性,用人道主義替代科學社會主義,要求變革「30~40年代形成的延續至今的斯大林體制」,鋒芒直指蘇共的高層權力結構。
1988年6月,蘇共召開第19次代表會議,戈爾巴喬夫在開幕式上嚴厲批判了蘇聯政治體制的弊端。1990年2月,蘇聯開始全面拿蘇共高層權力結構開刀。在蘇共中央二月全會上,戈爾巴喬夫公開要求「重新認識民主集中制」,蘇聯由此開始革除共產黨「舊有的靈魂——黨的壟斷權力,而實際上是少數政治局委員們的權力」。戈爾巴喬夫倡導:黨的革新要求進行包羅萬象的民主化;允許黨員成立不受黨委領導的俱樂部;認為下級黨組織的決議只要「不超出黨綱和黨章的范圍」,上級黨組織無權改變。
1990年3月,蘇聯第三次非常人民代表大會決定實行總統制,取消共產黨法定的領導權。大會通過的《關於設立蘇聯總統職位和蘇聯憲法(根本法)修改補充法》規定:「蘇聯公民有權結成政黨」,一切政黨「應在憲法和蘇聯法律的范圍內進行活動」。這次大會對憲法作了修改。憲法序文刪除了「共產黨——全體人民的先鋒隊的領導作用增強了」一句。第6條改為:「蘇聯共產黨、其他政黨以及工會、共青團、其他社會團體和群眾運動,通過自己被選入人民代表、蘇維埃的代表並且以其他形式參加制定蘇維埃國家的政策,管理國家和社會事務。」這等於廢除了共產黨的法定領導權,蘇共將與其他政治團體在同等條件下行事。在這次大會上,戈爾巴喬夫當選為蘇聯總統,蘇聯改行總統制。蘇聯的權力核心從蘇共中央政治局、書記處轉移到總統委員會。
1990年7月,蘇共第二十八次代表大會發布的《綱領性聲明》,不再提黨是「領導力量」和「核心」,放棄了蘇共的政治和意識形態壟斷地位。該聲明規定:「國家權力機關和管理機關有權做出幹部任免決定,黨內的幹部任免權由上級機關下放給黨組織和全體黨員」。蘇共第二十八大通過的黨章,不再要求下級機關「絕對服從」上級機關決議,反而規定:「各加盟共和國共產黨是獨立的」,如果不同意蘇共中央政治局做出的決議,「加盟共和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有權不執行這一決議」。至此,蘇共的高層權力結構發生了深刻變革,中央政治局和書記處的權力消失殆盡。
在蘇共高層權力結構被打破後,維系蘇聯穩定存在的命脈被剪斷。過去,加盟共和國雖然也有自由退出聯盟的權利,卻受「絕對服從」蘇共中央的義務的限制。而在蘇共中央失去領導權後,加盟共和國依然有退出聯盟的權利,卻不再有服從中央的義務了。既然沒有了約束,各加盟共和國退出聯盟就成為必然,這也註定了蘇聯解體的命運。在「8·19」事件中,幾位「老近衛軍式」的人物發起了拯救黨和國家的「宮廷政變」,但他們孤立無助。失去中央領導權的蘇共中央無力號召黨員和群眾,孱弱的反抗加速了黨和國家的死亡。

B. 蘇聯共產黨人數

2,000萬蘇共黨員蘇共擁有20萬黨員時奪取了政權。

C. 1991年蘇聯解體的時候擁有多少黨員

近2000萬黨員。

蘇聯共產黨在擁有35萬多名黨員的時候,取得了十月社會主義革命的勝利並執掌了全國政權;在擁有554萬多名黨員的時候,領導人民打敗了不可一世的德國法西斯,為結束第二次世界大戰立下了不朽功勛;而在擁有近2000萬名黨員的時候,卻喪失了執政地位,亡黨亡國。

(3)蘇聯成立時國際上有多少黨員擴展閱讀:

蘇聯解體的原因:

1991年,人類歷史上發生了這樣一件震驚世界的重大事件:蘇聯,這個有著2240多萬平方公里的橫跨歐亞兩洲龐大疆域的大國、強國,在沒有外敵入侵和特大自然變故的情況下,頃刻之間解體覆亡。

震驚之餘,世界各國及政黨、相關國際組織、各類學術團體乃至不少個體,都在紛紛思考蘇聯解體這一前所未見的巨大謎團,力圖借鑒這份不可多得的歷史遺產。

一定要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抓住決定事物性質的矛盾的主要方面。蘇共垮台、蘇聯解體有多種原因,但歸納起來,主要有三類:一是外因,即以美國為首的西方世界的「和平演變」和對其軍事威脅與爭霸。二是社會主義在實踐中出現的失誤和弊端。三是自赫魯曉夫始對馬克思主義和人民群眾的脫離、背離乃至戈爾巴喬夫的最終背叛。

閱讀全文

與蘇聯成立時國際上有多少黨員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33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10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894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34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358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48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375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34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04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05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26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34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37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51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177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48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171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997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33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