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國際空間站是什麼樣子的
國際空間站採用桁架式結構,其結構之復雜和規模之大令人咋舌。它在長達108.5米的桁架上安裝有太陽能電池帆板和散熱器,其中心部分是居住艙、實驗艙,它們是由美國製造的。此外,還有俄羅斯製造的服務艙、研究艙和太陽能電池帆板,日本的實驗艙、歐空局的哥倫布軌道設施和加拿大的移動服務系統。空間站寬度達88.4米,幾乎有足球場那麼大,相比之下,與其對接的太空梭猶如一個足球。國際空間站重472噸,太陽能電池帆板面積為4000平方米,覆蓋的面積超過兩個足球場,當它劃過夜空時,將像鑽石般晶瑩剔透,可以用肉眼直接看到。
⑵ 樂高國際空間站有多少塊
樂高國際空間站價格:699元
樂高發布了官方的國際空間站套裝,其中包括一個軌道平台的比例模型、一個可停靠的小型太空梭、一個可部署的衛星和兩個宇航員的迷你人
偶。 整個套裝由864個部件組成,用來慶祝該科學站運行20多年。
國際空間站是NASA、俄羅斯聯邦航天局、歐洲航天局和加拿大CSA共同努力的成果,其於1998年首次發射升空,並持續運行了19年多一點。
⑶ 目前為止進入太空的空間站有哪些
一、禮炮系列空間站(Salyut)(蘇聯,1971年-1986年)
禮炮系列空間站由蘇聯建造,其中禮炮一號是人類的第一個空間站。這個系列的空間站在1971年到1985年間服役,期間一共發射了1至7號,分為民用的DOS(Durable Orbital Station)型和軍用的Almaz型。禮炮2號、3號和5號空間站便屬於軍事用途的Almaz型。
1、 禮炮一號(1971年,1名乘員,1次失敗對接)
2、 DOS-2(1972年,無人,發射失敗)
3、 禮炮二號/Almaz(1973年,無人,發射後不久失效)
4、 宇宙557號(1973年,無人,發射11天後再入大氣層)
5、 禮炮三號/Almaz(1974年,1名乘員,1次失敗對接)
6、 禮炮四號(1975年,2名乘員,1名預定乘員無法到達軌道)
7、 禮炮五號/Almaz(1976年-1977年,2名成員,1次失敗對接)
8、 禮炮六號(1977年-1981年,16名乘員,其中5位長期停留,11位短期停留,1次失敗對接)
9、 禮炮七號(1982年-1986年,10名乘員,其中6位長期停留,4位短期停留,1次失敗對接)
二、 天空實驗室空間站(Skylab)(美國,1973年-1974年,3名乘員)
天空實驗室是美國的空間站計劃,在1973年到1974年間一共進行了1至4號任務,除1號任務中發射的空間站核心部件外其餘皆為往返於空間站的航天器任務。
三、 和平號空間站(Mir)(前蘇聯/俄羅斯,1986年-2000年,28名乘員,全部長期停留)
和平號是前蘇聯設計建造的空間站,為上述禮炮計劃的後繼項目。它於1986年發射升空,並在接下來的十年間陸續追加了眾多功能模塊,一直被運用到2000年。蘇聯與美國在這里進行過宇航事業合作,許多不同國家的航天員也曾到訪和平號進行工作。
它被廢棄後於2001年受控再入大氣層燒毀。原本為其後繼項目和平號-2准備的星辰號服務艙隨後被合並至國際空間站的項目中。
四、 國際空間站(International Space Station, ISS)(美國/歐盟/日本/俄羅斯/加拿大,2000年-至今,2011年4月為止共有27名長期停留乘員)
國際空間站是由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俄羅斯聯邦航天局(RFSA)、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加拿大航天局(CSA)和歐洲空間局(ESA)共同建造的空間站項目。
它在1998年開始建造,各功能模塊在其後被陸續送入軌道裝配,目前它的建造還未完成。國際空間站是目前人類擁有過的規模最大的空間站。
五、天宮系列空間站
1、天宮一號(Tiangong 1)(中國,2011年-2017年)
天宮一號是中國建造並發射運用的小型試驗性空間站,它於2011年發射升空。天宮一號計劃將與隨後發射的神舟八號至十號飛船進行對接,成為中國第一個空間實驗室。神舟八號已於2011年11月1日發射,並在11月3日和15日兩次成功與天宮一號對接。
2012年6月18日中午,神舟九號攜三名航天員和天宮一號對接成功,航天員成功進入到天宮一號內部。2013年6月13日13時18分,神舟十號攜三名航天員再次和天空一號對接成功,航天員進入到天宮一號內部,將開展為期15天的在軌生活和科研活動。
2013年6月20日10時,中國女航天員王亞平在天宮一號上進行了一次50分鍾的太空授課。2016年3月21日,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宣告其完成任務。天宮一號已於2018年4月2日上午8時15分墜入大氣層銷毀。
2、天宮二號(Tiangong 2)(中國,2016年9月15日-2019年7月19日)
天宮二號是中國設計建造並發射運用的正式的中型空間站,它於2016年9月15日晚間發射升空。天宮二號與隨後發射的神舟十一號飛船進行對接,成為中國第一個正式的中型空間站。神舟十一號於2016年10月中下旬發射,並與天宮二號對接。
2018年9月15日完成在軌兩年的任務目標,2019年7月19日21時06分,受控離軌再入大氣層銷毀,少量殘骸落入南太平洋。
(3)國際空間站模型有哪些擴展閱讀:
空間站可分為以下幾代:
1、 第一代空間站:特點:單模塊,一個對介面(禮炮1號、禮炮2號、禮炮3號、禮炮4號、禮炮5號)
2、 第二代空間站:特點:單模塊,兩個對介面(禮炮6號、禮炮7號)
3、 第三代空間站:特點:多模塊,積木式結構(和平號空間站)
4、 第四代空間站:特點:多模塊,桁架結構和積木式的混合結構(國際空間站)型號
居住性
目前已有的空間站內部狹窄的密閉空間、高輻射和失重等問題讓它們在可居住性上受到很大限制。在其中生活的航天員面臨著身體不適、心理障礙和長期健康問題的挑戰。
拿輻射舉例:地球的生物在范艾倫帶以下生息,受到地球磁場的保護免受太陽風的傷害,但空間站的乘員則得不到地球磁場的庇護。而長期在失重環境下生活會讓航天員面臨肌肉流失和骨鈣質流失的問題。
⑷ 現在外太空有幾個空間站,是屬於哪國的
截至2021年6月,外太空有2個空間站,分別是國際空間站(主要由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俄羅斯聯邦航天局、歐洲航天局、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加拿大空間局共同運營)和中國空間站。
1、國際空間站
國際空間站是由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俄羅斯聯邦航天局(RFSA)、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加拿大太空局(CSA)和歐洲空間局(ESA)等共同建造的空間站項目。它在1998年開始建造,各功能模塊在其後被陸續送入軌道裝配,2011年2月國際空間站組裝工作全部結束。國際空間站是人類擁有過的規模最大的空間站。
2、中國空間站
中國空間站(天宮空間站)一般指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計劃中的一個空間站系統。預計在2022年前後建成。2021年6月17日,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發射成功,航天員聶海勝、劉伯明、湯洪波先後進入天和核心艙,標志著中國人首次進入自己的空間站。
空間站歷史:
1、禮炮號系列空間站
禮炮系列空間站由前蘇聯建造,其中禮炮1號是人類的第一個空間站。這個系列的空間站在1971年到1985年間服役。
2、天空實驗室號空間站
天空實驗室號是美國的空間站,1973年由兩級的土星5號運載火箭發射入軌。降落時間為1979年7月11日。
3、和平號空間站
和平號是前蘇聯設計建造的空間站,為上述禮炮計劃的後繼項目。它於1986年發射升空,並在接下來的十年間陸續對接了5個模塊,一直被運用到2000年,之後於2001年入大氣層中燒毀。
4、國際空間站
國際空間站(International Space Station),是目前在軌運行最大的空間平台,是一個擁有現代化科研設備、可開展大規模、多學科基礎和應用科學研究的空間實驗室,預計退役時間2024年。
5、天宮1號目標飛行器
天宮1號是中國獨立設計建造並發射運用的目標飛行器,它於2011年發射升空,之後於2018年4月2日08時15分返回。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空間站、網路-中國空間站
⑸ 各個國家現實中的空間站都是什麼樣子的
俄羅斯的禮炮號空間站採用了艙段式結構有幾個不同形狀和尺寸的艙段組成,而和平號空間站採用了組合式積木結構。美國曾經有天空實驗室號空間站,但現在已經退役。中國的空間站還未完全建成,預計在2024年建成,成為全世界唯一在軌運行的空間站。
建造這樣巨大的空間站所要耗費的人力物力都是極大的,就算科技已經達到了這種水平,但是在人類探索外太空的過程中,拿出大量資金去建一個暫時很難體現出巨大作用的空間站是得不償失的。但是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成本的逐漸降低,我們相信在科幻電影中的空間站一定會在現實中成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