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華為p40pro和蘋果12那個好
華為P40 Pro手機很不錯,參數如下:
1、屏幕:屏幕尺寸6.58英寸,屏幕色彩1670萬色,看電影更加舒暢。
2、相機:後置攝像頭5000萬像素超感知攝像頭(廣角, f/1.9光圈,OIS光學防抖) +4000萬像素電影攝像頭(超廣角,指手f/1.8光圈) +1200萬像素超感光長焦攝像頭(f/3.4 光圈,OIS光學防抖) +3D深感攝像頭,支持自動對焦。前置攝像頭3200萬像素(f/2.2光圈,自動對焦)+景深攝像頭,拍照更加細膩,更加清晰。
3、性能:採用EMUI 10.1(基於Android 10)系統,搭載HUAWEI Kirin 990 5G(麒麟990 5G),八核處理器 ,帶來高速、流暢的體驗。
4、電池:配備4200mAh(典型值)大容量電池,續航持久。
5、特色功能:隔空操控、AI信息保護、多屏協同檔扒、暢連通話、多彩滅屏顯示、深色模式、智慧分屏、人臉解鎖、 智慧剪輯、智能截屏、小藝智慧語音、智慧視覺、情景智能、華為分享,無線行逗昌投屏、支付保護中心、天際通、運動健康、 單手操作、皮套模式、 雜志鎖屏、玩機技巧、應用鎖、 應用分身、隱私空間、密碼保險箱, 三重備份與恢復(雲空間, 外部存儲, 華為手機助手)、手機克隆等。
可以登錄華為商城了解更多的手機參數,根據個人的喜好和需求選擇。
2. 天風國際有風險嗎
有洞弊。天風國際行政總裁鄒傳春顫賣發表主旨演講表示,天風國際有風險但是風險不大。天風國扒逗際證券有限公司,成立於2016年,位於香港特別行政區,是一家以從事無法歸類的組織機構為主的企業。
3. 天風國際證券和華盛證券哪個好
都好。天岩態風國際證券集團有限公司及其旗下子公司合稱為——「天風國際」。作為天風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天風證券」)國際化布局的重要支點,天風國際依託天風證券強大的資源支持,立足香港,放眼全球,旨在發展成為連接中外資本市場的橋梁,做新時代中國投資專家。華盛資本證券有限公司創建於2010年(中央編號:AUL711),持有香港證監會塵神授予的1、2、4、5[9]、9號牌照,嚴格遵循《證券及期貨條例》的要求,為用戶提供安全可靠的證券交易服務。華盛資本證券一直致力於科技與金融的結合,為用戶提供不斷進化派棗虧的港美股投資交易服務。
4. 郭明錤給出壞消息,華為無奈之舉,榮耀手機或將被賣掉
自從美國的禁令生效以後,包括台積電、三星電子、高通等都不能和華為合作,最關鍵的是麒麟晶元無法生產,雖然華為還有庫存晶元支撐,但這並不是長久之計,華為發展不樂觀,榮耀也會受到牽連,榮耀算是最成功的子品牌,定位在中低端市場,這次美國的禁令直接影響到榮耀的發展。天風國際郭明錤也給出了壞消息,並且表示華為或將出售榮猜豎耀手機業務,也就意味著榮耀會徹底和華為分開,成為一個全新的品牌,也不再受到美國禁令的影響,當然大家會質疑這一說法,但是根據分析的可能性很大。
首先是榮耀獨立以後,采購零部件不再受美國禁令影響,這也有助於榮耀手機業務的發展;其次,品牌的創立十分不容易,而且最大做強就更困難,保留榮耀這一品牌有利於中國電子業自主可控;榮耀獨立於華為,有更大的發展空間,有希望沖進高端市場。如果華為出售榮耀手機業務,榮耀未來成功因素關鍵在於高中端機型開發的能力,適當的營仿宴銷維持中國使用者對榮耀品牌認同,所以華為出售榮耀手機業務可能性很大。
榮耀獨立於華為之後,對小米OV有一定的影響,尤其是小米受到的負面影響最大,穗大大因為小米和榮耀兩者平均售價差不多,而且小米剛進入高端市場,所以榮耀獨立會再次對標小米,自然市場份額不會有太大的提升。另外OPPO和vivo的份額提升不明顯,會低於市場預期,按照目前的分析來看,出售榮耀手機業務,對於華為而言,絕對的是多贏的局面,保證了品牌價值以及發展價值。
華為現在無法攻克技術難關,只能依靠其他辦法求生存,現在最重要的是不退出手機市場,出售榮耀手機業務,至少保證了華為繼續發展下去,但是這操作起來十分困難,而且榮耀獨立以後,同樣只能採用聯發科或者高通晶元,不排除美國再次干擾榮耀,所以出售榮耀手機業務的風險也很大。現在不確定華為是否出售榮耀手機業務,只能期待華為在技術上有突破,或者美國放棄對華為的制裁,總之華為的發展讓人堪憂。
5. 天風國際怎麼樣和天風證券是啥關系
天風國際是天風證券的子公司,主要拓展國際業務。他們上半年的債券承銷業務排名還挺靠前的,二十六名吧,在高收益中排第五,中資第二。挺優秀哈。
6. 華為mate50和蘋果14對比選哪個 優點更新內容功能黑科技分析
北京時間9月8日凌晨1點,蘋果2022春季新品發布會上,伴隨著庫克一聲熟悉的“Good Morning”,iPhone 14系列等一眾新品首發亮相。
而就在一天前,9月6日下午,華為終端BG CEO余承東登台,帶來了Mate系列十年裡程碑之作——新一代華為Mate50系列,與iPhone 14系列正面硬剛。
這恐怕是史上火葯味最濃、最好看的“科技春晚”了。
至此,華為Mate 50與iPhone 14系列正式形成高端旗艦雙雄爭霸之勢。之前大家喜聞樂道的華為蘋果你追我趕的日子又回來了。
事實上,早在發布會之前的爆料期,華為Mate 50系列與iPhone 14系列就已經“隔空對標”,從新機配色、到衛星通信,再到影像升級,每一次兩大旗艦的新爆料總能迅速登上微博熱搜,引發外界廣泛討論。
毫無疑問,華為Mate 50系列與iPhone 14系列備受關注的背後,其實是華為和蘋果創新實力和引領手機行業發展的能力比拼。
我們不禁要問,華為Mate 50和iPhone 14系列誰才是“黑科技”之王?
先拋開品牌情感因素,就以兩款手機帶來的產品和技術層面感知來看,雖然都是各自陣營的巔峰旗艦,但在創新驅動和產品策略上,卻有很大不同。
其中,華為Mate 50系列是華為Mate系列暌違大眾2年,帶來的“王炸”級產品,在十年裡程碑時刻再次迎來破曉,重登旗艦巔峰。憑借深入骨髓的創新DNA,Mate 50系列再一次聚集了華為的所有創新之力,帶來北斗衛星短報文消息、應急模余游判式、可變光圈、長焦微距、昆侖玻璃、存儲壓縮等全方位技術創新,是2022年的科技創新旗艦的集大成之作,堪稱“黑科技”之王。
它是業界首款支持北斗衛星消息的大眾 智能手機 ,讓沒信號也能發簡訊成為可能。首次搭載應急模式,讓手機在電量耗盡時還能繼續工作;首創昆侖玻璃,整機抗跌落能力提升至10倍,獲得業界首個瑞士SGS五星級耐摔抗跌權威認證。
在影像創新上,首次搭載超光變XMAGE影像系統,首發業界最大、十檔可調物理光圈,可隨心調節景深范圍和虛化程度,同時帶來大師夜景、專業人像的拍攝體驗,讓用戶隨時、隨地記錄和分享美好畫面。
在體驗創新上,首發HarmonyOS 3在便捷高效的體驗之外,引入隱私中心、安全中心、應用管控中心,構建起簡單、透明、無死角的隱私安全保障,讓隱私數據可視可控。超空間存儲壓縮技術的應用,讓手機最多節省20GB可用空間,而且常用常新。
iPhone 14系列同樣變化不小,對產品排布進行了策略性調整——取消mini版本,換成了一款更大屏幕的iPhone 14 Plus。
這一次蘋果很“聰明”,標准版iPhone 14更像是13系列的“換殼”產品,依然是6.1英寸劉海屏,A15晶元,也就是去年iPhone 13 Pro上的同款;相機還是1200萬像素雙攝,但擁有更大感光元件和像素尺寸,理論成像能力更強;還引入了全新的光像引擎技術,以及去年Pro系列的感測器位移防抖功能。完全新增的功能,只有衛星通信和車禍檢測功能。
新增的iPhone 14 Plus和iPhone 14的硬體配置幾乎完全相同,就只有尺寸更大,搭載了6.7英寸劉海屏,同樣沒有高刷。
iPhone 14 Pro升級了的6.1英寸挖孔屏,支持ProMotion動態高刷,最低支持1Hz。升級A16晶元,相機終於充萬年不變的1200萬像素主攝升級為4800萬像素。iPhone 14 Pro Max依然是6.7英寸的挖孔屏,除了尺寸和電池容量之外,其他方面完全與iPhone 14 Pro一致。最大的看點來自於“靈動島”,蘋果在挖孔豎改周圍做了一套交互,顯示重要的提醒、磨帆通知和活動等。
新增的衛星緊急模式,可實現在無地面網路下發簡訊並共享位置,但服務免費用2年(後續預計要收費),而且區域僅限美國加拿大,國內用戶享受不到。
至於一直被吐槽充電速度依然沒變,沿用至今的超瓷晶玻璃面板,與十倍耐摔的華為昆侖玻璃的工藝難度可見一斑。而被國產旗艦領先多年AOD息屏顯示終於成功搭載,電池容量進一步加大,但iPhone 14Pro Max 240克的重量再次將近半斤機。
雖然iPhone 14系列發布前頻登熱搜,關注度拉滿,並打出“超前瞻”的口號,但客觀來看,iPhone 14、14 Plus只是蘋果換殼“清庫存”的產品,而iPhone 14、14 Pro Max除了A16晶元上有優勢外,其它只能說是例行更新或者軟體層面的微創新,對用戶體驗有實際幫助的重大的“黑科技”乏力,實在難言太多驚喜。
在過去兩年時間里,一個很明顯的現象是,華為因為制裁被迫“讓出”的高端市場份額,對於其它國產品牌來說本來是大好機會,但無奈沒有廠商有能力“接盤”,反倒被蘋果再次收割。在華為離開“舞台”中央的兩年裡,國產手機品牌紛紛陷入創新困境。截至目前,還未有哪個手機品牌展現出像華為Mate50系列一樣的創新實力。
雖然蘋果創新上“擠牙膏”微創新型循環,但缺乏競爭對手,利用價位下探的手段,獲得更大的市場蛋糕。
如今,華為Mate 50系列強勢回歸,勢必會對iPhone 14系列造成不小的沖擊,在整體設計,到質感、手感、拍照體驗、系統端的體驗,還有一系列創新“黑科技”都帶來了巨大革新和變化,技術體驗上也更了解用戶需求,同樣的價格,華為更具誠意。
這些新突破也讓華為Mate50系列的熱度史無前例,在發布會當天單單官網就已經超過了245萬的預約量。在預售開啟之後數百萬人參與搶購,全系機型幾乎“秒沒”,連線下體驗店也都排起了長隊,讓人不免回想起兩年前搭載麒麟9000的Mate 40發布盛況。
正如余承東在發布會上所說:“能超越Mate的,只有Mate”。此前,天風國際分析師郭明錤曾表示,如果華為Mate50市場反應好,將鼓舞國內高端手機市場,降低消費電子市場下行周期的影響。
所以,這場巔峰之戰中,破曉而出的華為Mate50系列有望坐穩年度黑科技旗艦王者。而其更大的意義在於,憑借創新不止、科技自立的精神,通過一系列首創黑科技對高端旗艦市場技術創新乏力帶來的沖擊和技術牽引,為國產高端旗艦提振了士氣,進一步指明了未來的技術演進方向。它的到來將再次激活手機行業的創新動力源,扛起中國手機創新發展的大旗。
7. 用天風國際買美股靠譜嗎
靠譜。
天風國際是天風證券的子公司,主攔賣要拓展國際業務,平台買美股靠譜。
天風國際作為簡空逗天風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天風證券國際化布局的重要支點,天風國際依託天風證券強大的資源支持,立足虧判香港。
8. 同花順天風國際證券靠譜嗎
天風證券是靠譜的,是正規山橋的遲擾券商。天風證券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2000年03月29日,注冊地位於湖碼唯旦北省武漢市東湖新技術開發區關東園路2...
9. 華為:坐擁5000家門店,沒有理由不賣車
華為要開始賣車了。
4月20日,華為常務董事、消費者業務CEO余承東出現在華為位於上海南京路的全球旗艦店,他激動地宣布了華為的賣車計劃:賽力斯SF5成為華為智選的首款 汽車 產品。該車型高性能四驅版售價24.68萬元,兩驅版售價21.68萬元,5月份交車。
4月21日起,這款車在賽力斯體驗中心、賽力斯官方APP、華為體驗店、華為商城同步開啟預訂。消費者可以在全國的華為旗艦店進行品鑒體驗。
手握智能駕駛、智能座艙等硬核技術,一門心思幫助車企「造好車」之外,華為將業務范疇延伸至「賣車」環節。看上去,華為似乎一直在努力拚湊造車的「周邊」。當小米、蘋果等同行接連下場造車,華為究竟在等待一個怎樣的時機?
在今年的華為全球分析師大會上,華為輪值董事長徐直軍坦言今年的目標依然是「活下去」。在宣布賣車消息時,余承東也毫不諱言, 稱華為賣車的初衷就是為了緩解手機業務受挫導致利潤下滑帶來的影響。
由於美國方面的制裁,2020年華為手機業務受到重大打擊,據IDC數據顯示,2020年華為絕灶手機全球出貨量為1.89億台,同比下跌21.5%。
受此影響,2020年,華為消費者業務收入4829億元,同比微增3.3%。而2019年,華為消費者業務收入曾同比大增34%。
更糟糕的是,美國的禁令依然沒有解除。2020年8月,美國商務部稱,針對152家與華為關聯的公司,世界上任何公司未經許可都不得向其出售用美國軟體或設備製造的晶元。
余承東認為,唯一能彌補智能手機銷量缺失的就是智能電動車,「盡管智能電動車的銷量和手機不在一個量級,但是其單價價值更高」。
有分析人士向未來 汽車 日報(ID:auto-time)表示, 華為賣車也是為了保住自己的銷售渠道網路。 此前,天風國際分析師郭明錤表示,在美國禁令的打擊下,華為的手機業務最好情境為華為市佔份額降低,最壞情境為華為退出手機市場。也就是說,如果晶元問題得不到解決,華為的手機業務或許將無貨可賣。
「但渠道價值需要被保留,因此將 汽車 作為華為智選的一個新品類,也是為了讓渠道存活下來。」上述人士分析稱。
而銷售網路也正是華為賣車的最大優勢。
據特斯拉官方微博稱,到2020年底,其在中國大陸開設體驗店和服務中心的數量約180家。蔚來在財報電話會表示,蔚來 汽車 現有23個蔚來中心和203個蔚來空間。即便是傳統車企如BBA,在中國開設的4S店數量也均為600家左右。
相比之下, 華為的門店數量「與寶馬、賓士、特斯拉等 汽車 品牌完全不在一個量級」。 余承東表示,華為目前在全球有12家旗艦店,另外有5家在建。同時, 華為在中國擁有超過5000家高端體驗店,覆蓋了中國每一個城市,並有超過6萬家零售與服務網點。
「在銷售渠道布局(賣車業務)之後,華為能夠直接接觸到 汽車 消費者,進而了解用戶,把握他們的喜好,為打造軟體、硬體,甚至未來可能啟動的造車項目積累數據和經驗。」 汽車 行業分析師陳信鴻說道。
早在華為官宣賣車之前,就有消息透露,稱華為正在啟動對線下渠道的改造升級,為引入新能源 汽車 銷售做准備,搭載華為HI智能 汽車 解決方案的阿爾法S有望率先入駐。不過,當華為真的開啟賣車業務,第一款車卻是寂寂無名的賽力斯SF5。
放著定位更高端的極狐阿爾法S不賣,而選擇一款較為「邊緣化」的車型,究稿吵竟是為什麼?
其實,華為和賽力斯的合作在2019年就已經開啟,二者的合作涉及了華為的DriveONE三合一電驅系統、HUAWEI HiCAR、HUAWEI Sound等技術。今年3月9日,華為終端有限公司又與賽力斯品牌的母公司重慶小康股份簽訂了並敬扮合作備忘錄,雙方就新能源 汽車 領域的合作進行了探討。
在余承東看來,賽力斯和華為和合作是「製造業和軟硬體電子化的互補產物」。在與賽力斯的合作中,華為的角色不僅是渠道商,同時也參與了 汽車 的設計與質量把控。
在官宣賣車現場,余承東充滿激情地介紹了賽力斯SF5的參數。賽力斯SF5是一款增程式混合動力車型。該車型在電動機驅動的基礎上搭載了一個1.5T四缸發動機作為增程器,在純電模式下,可實現續航180公里(NEDC工況),最長可實現超過1000公里續航。
余承東稱,盡管電動車的續航里程一提再提,但對於消費者來說,充電焦慮依然存在。因此,在他看來,採用增程技術的 汽車 能解決以上痛點,是行業的最優解。
另外, 銷售渠道的利益權衡也是一重考量。 據某外資車企供應鏈員工高然向未來 汽車 日報介紹, 利用合作夥伴的銷售渠道,對於主機廠來說不利於品牌擴張,原有經銷商的利益也會受到損失。
因此,盡管華為和北汽合作打造的極狐阿爾法S聲量不小,華為前期也為其做足了宣傳和預熱,華為一位員工向未來 汽車 日報表示,目前極狐阿爾法S用的還是北汽的銷售渠道,「未來會不會變不好說」。
但是,對於賽力斯這樣較為邊緣的品牌來說,提振銷量是首要任務。據乘聯會發布的2020年12月銷量數據顯示,賽力斯SF5銷量僅為62輛。「如果銷量過低,那車企也許會優先考慮擴展新的銷售渠道。」高然說。
(應受訪者要求,文中部分人物為化名)
作者丨丁唯一
編輯丨李歡歡
10. 華為董事長正式發聲,美國想後悔也來不及了,華為將退出手機市場嗎
曾經一份從天風國際傳出來的分析報告引起了整個手機行業的熱議,這份分析報告指出,從目前華為手機零部件斷供的情況來看,其最終結局往好方向的發展就是其所擁有的手機市場份額會降低,而最壞的結果就是華為將退出手機市場。雖然人們對於自己都是趨利避害的,但對於別人卻特別熱衷於看消兆脊好戲。
作為華為18萬員工中的一員,卻能親眼見到並聽到自家董事長來為其加油打氣,並給足他們底牌和信心,可想而知,即使海思現在還面臨著種種艱難,但也依舊會像郭平說的那樣:再多給點時間,困難就能被克服。
原本美國制裁的本意可能是想通過晶元斷供這個切入口徹底讓華為屈服,可從華為最近的動作再加上郭平這些發言來看,華為依舊還是那個寧死不屈的華為,它們的屢番制裁不僅沒能讓華為服軟,還徹底讓華為的名氣響遍全國,但現在美國想後悔也來不及了。
開弓就沒有回頭箭,自從台積電、美光、谷歌等等國際科技巨頭紛紛宣布對華為斷供開始,華為已經將眼光放在了國內半導體公司的,先是成立哈勃投資斥資近兩億元投資國內半導體企業,然後還准備跟國內相關企業合作,建設一條完全沒有美國技術的45nm晶元生產線。
不可否認的是,美國的制裁對華為影響很大,但華為的動作也無異於向世界表明:沒有美國公司,華為也一樣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