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國際知識 > 哪個階段實行哪種國際制度

哪個階段實行哪種國際制度

發布時間:2023-04-05 04:27:06

A. 國際金本位制度的實行歷史

在歷史上,自從英國於1816年率先實行金本位制以後,到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前,主要資本主義國家都實行了金本位制,而且是典型的金本位制——金幣本位制。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各國為了籌集龐大的軍費,紛紛發行不兌現的紙幣,禁止黃金自由輸出,金本位制隨之告終。
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後,在1924-1928年,資本主義世界曾出早圓搭現了一個相對穩定的時期,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的生產都先後恢復到大戰前的水平,並有所發展。各國企圖恢復金本位制。但是,由於金鑄幣流通的基礎已經遭到削弱,不可能恢復典型的金本位制。當時除美國以外,其他大多數國家只能實行沒有金幣流通的金本位制,這就是金塊本位制和金匯兌本位制。
金塊本位制和金匯兌本位制由於不具備金幣本位制的一系列特點,因此,也稱為不完全或殘缺不全的金本位制。該制度在1929-1933年的世界性經濟大危機的沖擊下,也逐漸被各國放陸拿棄,都紛紛實行了不兌現信用貨幣制度。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建立了以美元為中心的國際貨幣體系,這實際上是一種金匯兌本位制,美國國內不流通金幣,但允許其他國家政府以美元向其兌換黃金,美元是腔碰其他國家的主要儲備資產。但其後受美元危機的影響,該制度也逐漸開始動搖,至1971年8月美國政府停止美元兌換黃金,並先後兩次將美元貶值後,這個殘缺不全的金匯兌本位制也崩潰了。

B. 二戰後的國際制度是什麼

世界格局指的是一種相對穩定的國際關系結構。而一種世界格局的形成,是世界上各種力量經過不斷的消長變化和重新分化組合,從量變逐漸發展到質變,構成一種相對穩定的均勢。一種世界格局的解體,則是由於這種穩定的均勢被打破,再也無法保持下去了。
 
二戰後,西歐國家百廢待興。法西斯德國、日本成為戰敗國,法國和英國受到嚴重削弱,歐洲的政治中心地位基本喪失。美國經濟、軍事實力膨脹,成為資本主義世界的頭號強國。蘇聯的政治、軍事實力因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而逐漸增長,成為世界上唯一可以同美國相抗衡的國家。法西斯被消滅,美國和蘇聯兩國失去了合作的基礎。美蘇兩國在社會制度、意識形態、價值觀念等方面的差異和對立加劇。兩國由戰時同盟關系演變為對抗關系,隨著1949年「北約」組織和1955年「華約」組織的成立,兩極格局最終形成。雙方進行了長達三十年的爭霸斗爭。
 
80年代由於蘇聯長期推行高度集中的經濟政治體制存在著嚴重弊端,政策上的失誤積累了許多社會問題和民族問題。戈爾巴喬夫上台後推行背離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則和方向的政治體制改革。西方長期對蘇聯實行的「和平演變」戰略。蘇聯在長達69年中,未能推動現代化經濟建設的持續發展,導致國民經濟比例失調,從而在美蘇爭霸中處於劣勢,導致了兩極力量對比失調,曾經強大的蘇聯最終解體。蘇聯的解體,終於導致了世界兩極格局的崩潰。蘇聯的巨大變化,產生了極為廣泛和深遠的國際影響。國際力量對比嚴重失衡,國際關系根本改觀,世界多極化的趨勢加快。
 
當今世界的格局由兩極發展成「一超多強」,「一超」是美國,「多強」是指日本、歐盟、中國、俄羅斯等國家和國家聯盟。當今的世界格局可以類比成一個五角形,不過其中的一角要勝於其他角,因為美國無論從經濟和軍事力量來講都遠遠超過其他國家。美國從二戰後一直保持了資本主義強國的優勢,俄羅斯、日本、西歐、中國的力量均有不同的發展,在國際舞台上發揮了各自的作用。目前,美國仍將保持世界唯一超級大國的地位,「一超多強」的局面還將繼續下去。並且彼此相互競爭、相互制約,使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受到更多的約束和限制,有利於世界的安全、穩定和發展。
 
從長遠看,世界格局向多極化發展的趨勢是不可避免的。因為多極化的趨勢早在20世紀70年代已初見端倪。70年代,歐共體和日本經濟發展速度加快,在很多經濟領域趕上或超過美國,西歐、日本和美國競爭激烈,資本主義世界出現了美、日、西歐三足鼎立的局面;第三世界崛起並在國際事務中起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多極化的格局不但是一個多面體,更重要的是各極(或各個力量中心)之間的關系不再像「兩極」格局時期那樣以對抗為主,而是在新的國際大系統中,各極或各個力量中心為了它們的共同利益,在和平共處的前提下,以協調作為處理相互關系的行為准則。美蘇兩極格局下的國際體系的主要特徵是冷戰對峙,即高度軍事對抗籠罩下的消極和平和集團對立,中小國家基本上無發言權以及受到極大限制。在多元化的國際格局中,各種國際力量、不同社會制度的國家可以在各方面開展廣泛的交流、多方進行協調、多邊參與國際事務的管理、各國和各個集團間競爭共處。因此,國際體系由兩極化時期的相對封閉走向多極化時期的開放,有利於世界和平和發展,是歷史的進步。

C. 國際貿易政策的歷史演變

歷史上國際貿易政策的演變,大致可分為五個階段:
(一)15世紀至17世紀的重商主義政策階段
15世紀至17世紀的歐洲正處於資本原始積累時期,海外貿易的范圍空前擴大,西歐對亞洲、非洲、美洲的殖民掠奪,使大量金銀流入西歐,促進了商品貨幣經濟的蓬勃發展,社會財富的重心由封建地主所有制的土地轉向金銀貨幣。與此相適應,產生了重商主義的貿易政策
早期的重商主義被稱為重金主義,即絕對禁止貴金屬外流。為此,當時執行重商主義政策的國家禁止貨幣出口,由國家壟斷全部貨幣貿易,外國人來本國進行貿易時,必須將其銷售貨物所得的全部款項,用於購買本國貨物。晚期的重商主義也稱貿易差額論,認為:「一動不動地放在錢櫃里的資本是死的,而流通的資本卻會不斷增值」所以,對貨幣不應過分加以限制。於是管理金銀進出口的政策變為管制貨物的進出口,力圖通過獎出限入,保證貿易出超,達到金銀流入的目的。
重商主義思想的傳播使保護貿易政策在西歐得到普遍推行。對加速這一時期的資本原始積累,促進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建立起了重要作用。
(二)18世紀至19世紀貿易政策與保護貿易政策並存階段
貿易政策是指國家取消對進出口商品和服務的限制及障礙,取消對本國進出口衫高商品和服務、企業的各種優惠與特權,在國內外市場上進行竟爭。而保護貿易政策是指國家廣泛利用各種法規與措施,限制外國商品與服務的進口,鼓勵本國商品與服務的出口,以保護本國市場受外國商品與服務的競爭。
18世紀70年代在英國開始的產業革命使生產力迅速發展,資本主義生產方式開始建立,1820年英國工業生產在全球工業生產中所佔比例已達50%,因此,新興工業資產階級需要更廣闊的國際市場,以銷售其工業產品。而各國重商主義的保護貿易政策則阻礙了國際貿易的發展,妨礙了新興工業資產階級利益的實現,因此,工業資產階級強烈要求實行貿易政策。於是出現了以古典經濟學派亞當斯密和大衛李嘉圖為代表的貿易學說。
亞當斯密的「絕對利益說」奠定了貿易政策的前前理論基礎,它是以生產成本的絕對差別為依據的,主張從絕對利益出發。把國內分工擴大到國際分工,每個國家只發展那些具有絕對優勢條件的工業,並用這些優勢工業的產品與其他國家進行交換,而不必發展那些不具備優勢條件的工業。但這種理論在英國產業革命後,也不能適應英國工業資產階級要求最大限度地擴大國外市場的需要,因此,繼亞當斯密之後,大衛李嘉圖又提出了「比較利益說」。他認為:由於各個國家在生產商品上的優勢地位不同,不利程度也不同,因此,每個國家不一定要生產各種商品,而應集中力量生產那些有利程度較大或不利程度較小的商品,即「兩優取其重,兩劣取其輕」,然後通過對外貿易進行交換,這樣在資本和勞動力不能流動的情況下,生產總量將增加,這種交易對各方都有利。
在同一歷史時期,當產業革命在英、法等國深入發展時,歐洲其他國家和美洲的經濟並不發達,資本主義工業尚處於萌芽狀態的一些國家的工業資產階級則需求政府保護其幼稚工業,實行貿易保護,減少外國商品進口,以保護本國成長中的資本主義工業。於是形成了與貿易學說相對立的以漢密爾頓和李斯特為代表的保護貿易學說。
美國第一項財長漢密爾頓主張保護貿易的依據是:新的工業在早期的發展中效率不高,不能和經驗豐富的外國生產商進行競爭,而需要用關稅壁壘進行保護,知道效率提高到可以在免稅基礎上與外國同類商品進行競爭的水平。因此,當時的貿易理論不適用於美國,因為英美兩國經濟情況不同,不能在平等基礎上進行貿易,美國如實行貿易政策,將會嚴重損害其經濟。漢密爾頓的保護貿易主張對美國經濟發展以及美國的產業革命都起到了積極的作用,對美國以後的貿易政策也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德國歷史學派的代表李斯特認為,當一國工業尚無力和外國競爭的時候,如果實行貿易政策,則該國必然會因工業被擠跨而導致滅亡,一國應根據經濟發展的不同歷史階段確定自己的外貿政策,而不應固定不變。他認為,國家的富強不在於現有財富的多少,而在於將來能創造多少財富,而能創造財富的是生產力,生產力比財富本身更重要。
(三)一慧塌清戰至二戰期間的超保護貿易政策階段
19世紀末20世紀初,國際經濟制度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竟爭的資本主義完成了向壟斷資本主義的過渡,壟斷代替了競爭,到20世紀20年代初,隨著市場矛盾的尖銳化,壟斷資本主義不僅要求壟斷國內市場,也要求壟斷國外市場,因此,許多資本主義國家都積極干預對外貿易,不同程度地提高關稅、實行外匯限制、進口數量限制、鼓勵出口,即實行以保護壟斷資本利益為目的的外貿政策。
超保護貿易政策的基本特點:即保護本國幼稚工業,也保護國內高度發展的工業或夕陽工業。保護的目的不再是培養競爭的能力,而是鞏固和加強對國內外市場的壟斷,在壟斷國內市場的基礎上對國外市場進行進攻性擴張;保護的措施多樣化,既有關稅措施,也有名目繁多的非關稅措施。
(四)二戰後到20世紀80年代中期的貿易化與新貿易保護抬頭階段
二戰後,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在「貿易化」的口號下,加強相互市場的滲透。首先是美國為打入西歐和日本市場提出了「貿易化」,接著西歐各國隨著經濟的恢復和發展,也開始搞「貿易化」,資本主義國家之間普遍地降低關稅、減少進口數量限制、放鬆外匯管制。但進入20世紀70年代後,隨著經濟危機嚴重,市場問題日益尖銳,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的超保護貿易政策又重新抬頭。主要表現為:1對工業產品保護程度降低,但對農產品的保護程度提高;2非關稅壁壘在新增保護政策中占據主導地位;3國家壟斷資本主義在貿易保護政策和措施中的作用大大加強。
(五)20世紀80年代中期後至今的協調貿易政策階段
協調貿易政策是指國家對內制定一系列的貿易政策、法規,加強對外貿易有秩序、健康發展的管理;對外通過談判簽定雙邊、區域及多邊貿易條約或協定,協調與其他貿易夥伴在經濟貿易方面的權利與義務。
20世紀80年代前,美國曾長期主張無條件的貿易。然而當進口迅速增長,美國公司第一次在國內面臨激烈的外國競爭時,尤其是進入20實際80年代中後期,美國貿易地位迅速衰落,美國政府不得不重新審視其貿易政策和尋找新的理論依據。1980-1988間,美國佔世界進口份額從13%迅速增長到16%,而出口則在11%左右徘徊,結果導致美國經常項目從1980年的20億美元順差變為1988年的1200億美元逆差,同期,歐洲國家也發生了類似的現象。於是美國和歐洲市場的保護要求暴發,於是新的貿易理論——協調貿易理論應運而生。
協調貿易理論認為:政府國內尋求的是本國國民福利,而不是世界或外國消費者、生產者福利的最大化。政府的干預能幫助國內企業獲得可能會被外國企業搶占的利潤。如果政府政策有利於國內企業貸款以增加生產設施,外國企業的擴張就會受到阻礙,結果便是國內企業的利潤和市場份額增加。同時,由於政府幹預往往是基於對國內企業和政府的相對不公平競爭行為而實行的,因此這種干預也將迫使外國政府開放受保護的市場,進而實現貿易的目標。在這一理論的支持下,發達國家的外貿政策呈現了一些新的特點:
(1)保護措施是針對某些進口商實施的限制性措施,這些措施之間可以是互不關聯的,形式和內容也有不確定的特點,往往是一些臨時性的保護措施。而保護貿易措施本身已制度化即隨著政府管理貿易活動的加強而不斷充實和調整。並且這些措施彼此相互配合,具有綜合性、系列化優點,形成了一個比較完善的管理貿易體系。
(2)管理貿易的法律已由原來的單一的法律發展成為以對外貿易法規為中心,與其他方面的國內法規相配合的統一整體。管理外貿法律的整體化主要表現在涉及范圍廣並且有一定的彈性,如西方國家用法律條款規定處理不同國家、地區和多邊貿易關系的准則以及進出口貿易的管理和控制、外匯管理、對外經濟援助、技術轉讓等多項內容。
(3)經濟一體化的迅猛發展推動了經濟一體化組織內部貿易、投資的化。無論是歐洲的經濟一體化還是美洲的經濟一體化發展,都為協調貿易政策的實行提供了更為便利的條件。
(4)以世界貿易組織為核心的多邊貿易體製得到增強。貿易化和開放貿易體製成為全球貿易的主流,發達、發展中國家都在努力地實施世界貿易組織的各項協議、協定,並以這些協議、協定為核心、協調本國貿易政策,以便推動貿易與投資的化,促進全球貿易的發展。

D. 中國那幾年會計准則和國際趨同經歷了三個階段分別在

我國會計准則發展到今天,近二十年的國際趨同,大致經歷了三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為1993-2000年,為形式趨同階段。

第二個階段2001 年實施的《企業會計制度》參照國際會計准則有了新的調整,並進入了實際趨同的階段。

第三個階段我國正在進行的是第三個階段:等效性研究階段。即本國企業在境外上市,由於這些國家實行的也是國際財務報告准則。

故此境外上市的企業按照本國會計准則編制的財務報表不需要再調整,只對個別項目作出適當說明或者編制調節表即可,毋須進行全面轉換。

(4)哪個階段實行哪種國際制度擴展閱讀

會計准則國際趨同的意義

(1)提高企業吸引外資的能力。我國會計准則與國際會計准則趨同無疑會提高各國企業提供的財務報表的可比性,可以簡化企業全球化的財務信息,使各國會計信息使用者在可比較的基礎上順利的進行各項分析和比較,比如判斷投資是否可行蔽鉛、融資是否恰當、財務數據是否支持財務決策等。

這樣就會大大降低在國際資本市場上企業的籌資成本和決策成本,從而使投資決策更加合理和有效,在「走出去"的同時,會計准則國際趨同能夠使我們更好的「引進來」,伴隨著財務信息的可比性和有用性,我國進出口的貿易壁壘會有所降低,貿易成本也會有所下降,我國在吸引外資方面將更具有競爭力。

(2)推動企業技術創新和自主升級。我國會計准則和國際會計准則趨同的其中一項重要的改進便是無形資產的研發費用有條件資本化的概念。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企業對高新技術的歷禪開發熱情和投入,對企業的長期發展和獲得資金都有很大的幫助。

(3)有助於證券市場的良性發展。新會計准則的實施,有效降低了會計信息的編報成本,有助於企業籌資、融資、挖掘市場潛力等,也有助於海外企業宏爛好參與我國資本市場的建設和完善。

隨著我國會計准則與國際會計准則的實質性趨同,中國也進入了全球化市場,中國會計信息的可比性、可操作性、科學性、可理解性等方面的提高,給各國企業帶來了進入中國市場的信心。

E. 國際貨幣制度經歷了哪五個階段

國際貨幣制度經歷了從國際金本位制到布雷頓森林體系再到牙買加體系的演變過程。

迄今為止,國際貨幣制度經歷了從國際金本位制到布雷頓森林體系再到牙買加體系的演變過程。 世界上首次出現的國際貨幣制度是國際金本位制,1880-1914年的35年間是國際金本位制的黃金時代。在這種制度下,黃金充當國際貨幣,各國貨幣之間的匯率由它們各自的含金量比例決定,黃金可以在各國間自由輸出輸入,在「黃金輸送點」的作用核改局下,匯率相對平穩,國際收支具有自動調節的機制。由於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各參戰國紛紛禁止黃金輸出和紙幣停止兌換黃金,國際金本位制受到嚴重削弱,之後雖改行金塊本位制或金匯兌本位制,但因其自身的不穩定性都未能持久。在1929-1933年的經濟大危機沖擊下國際金本位制終於瓦解,隨後,國際貨幣制度一片混亂,直至1944年重建新的國際貨幣制度——布雷頓森林體系。
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資本主義世界各國都出現了劇烈的通貨膨脹。戰後,歐洲各國經濟實力大大削弱,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大國,黃金儲備迅速增長,約占當時資本主義各國黃金儲備的3/4。西歐各國為彌補巨額貿易逆差需要大量美元,出現了「美元荒」。國際收支大量逆差和黃金外匯儲備不足,導致多數國家加強了外匯管制,對美國的對外擴張形成嚴重障礙,美國力圖使西歐各國貨幣恢復自由兌換,並為此尋求有效措施。
1944年7月在美國新罕布希爾州的布雷頓森林召開由44國參加的「聯合國聯改讓盟國家國際貨幣金融會議」,通過了以「懷特計劃」為基礎的《國殲州際貨幣基金協定》和《國際復興開發銀行協定》,總稱《布雷頓森林協定》。這個協定建立了以美元為中心的資本主義貨幣體系。布雷頓森林體系的主要內容是: (1) 以黃金作為基礎,以美元作為最主要的國際儲備貨幣,實行「雙掛鉤」的國際貨幣體系,即美元與黃金直接掛鉤,其他國家的貨幣與美元掛鉤。 (2) 實行固定匯率制。 (3)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通過預先安排的資金融通措施,保證向會員國提供輔助性儲備供應。 (4) 會員國不得限制經常性項目的支付,不得採取歧視性的貨幣措施。這個貨幣體系實際上是美元——黃金本位制,也是一個變相的國際金匯兌本位制。
以美元為中心的布雷頓森林體系,對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資本主義經濟發展起過積極作用。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布雷頓森林體系的種種缺陷也漸漸地暴露出來。20世紀60年代以後,美國外匯收支逆差大量出現,黃金儲備大量外流,導致美元危機不斷發生。1971年8月15日美國公開放棄金本位,同年12月美國又宣布美元對黃金貶值,1972年6月到1973年初,美元又爆發兩次危機,同年3月12日美國政府再次將美元貶值。1974年4月1日起,國際協定上正式排除貨幣與黃金的固定關系,以美元為中心的布雷頓森林體系徹底瓦解。
布雷頓森林體系崩潰後,國際貨幣制度又一次陷於混亂,導致國際金融形勢動盪不安。1976年1月,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國際貨幣制度臨時委員會」在牙買加舉行會議,達成了著名的「牙買加協定」。同年4月,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理事會通過《國際貨幣基金協定第二次修正案》,並於1978年4月1日正式生效,從而形成了新的國際貨幣制度牙買加體系。
牙買加體系的實行,對於維持國際經濟運轉和推動世界經濟發展發揮了積極的作用。但是牙買加體系並非是理想的國際貨幣制度,它目前仍存在著一些缺陷,國際貨幣制度仍有待於進一步改革和完善。
國際貨幣制度一般包括三個方面的內容:①國際儲備資產的確定;②匯率制度的安排;③國際收支的調節方式。迄今為止,國際貨幣制度經歷了從國際金本位制到布雷頓森林體系再到牙買加體系的演變過程。

F. 國際戰略環境的歷史演變經歷了哪幾個階段

國際戰略環境的歷史演變經歷了以下幾個方面:
一,以歐洲為中心的國際戰略格局。
1、威斯特伐利亞體系:多極均勢格局(1648-1815)。
近代國際關系格局的第一次演變發生在17 世紀初期,其標志是該時期席捲歐洲的30年戰爭。1648年威斯特伐利亞和約的簽訂,成為現代國際關系史的開端。和約確立的國家無論大小、無論是戰勝國還是戰敗國,均能以主權國家身份參與國際協議的原則,作為國際關系發展的重要里程碑而載入史冊。如果用國際關系學「多層分析」方法去總結這段歷史,則可見此時期發生了多層變化:(1)從國際層面上看,神聖羅馬帝國控制歐洲局面已經走向衰落;(2)從國家層面上看,民族國家(nation state)成為國際舞台的主要角色;
(3)從決策者個人層面看,王權逐步代替了神權,各國君主的國家「主權」意識增強, 國際關系中的紛爭更多地體現了決策者捍衛國家和民族利益的主觀意願。總之,此階段是建立在主權國家基礎上的國際政治格局的形成階段。
2、維也納體系:多極均勢格局(1815-1871 年)。
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發展和生產技術的更新, 增強了主權國家的綜合國力。威斯特伐利亞和會以後, 國際關系中的重要特點就是西歐向世界各地的擴張。西班牙、荷蘭、英國、法國、葡萄牙等國均以各種形式在世界各地建立殖民地和進行宗教文化滲透。歐洲擴張的結果之一是導致了以歐洲為中心的國際「秩序」;結果之二是導致了歐洲強國因殖民地等問題而進行的無休止的激烈較量。經過一段時間的競爭, 國際關系中形成了以法國、英國、奧地利、俄國和普魯士等佔主導地位的多極格局。18世紀末,法國大革命的勝利沖擊了歐洲封建主義制度,對英國霸權地位形成嚴重挑戰。然而,拿破崙1805年稱帝後,法蘭西帝國的擴張導致了歐洲反法聯盟的建立。英普聯盟和西班牙、兩個西西里王國和奧地利兩個反法集團, 經過一系列生死較量後, 迫使拿破崙帝國的解體。戰後於1814 年10 月至1815 年6 月召開的維也納會議, 確立了列強並立的「維也納」體系。由於奧地利總理梅特涅在建立這一體系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主謀作用,因此人們又稱這一體系為「梅特涅體系」。英國、法國、俄國、普魯士和奧地利相互制約與平衡, 形成多極均勢國際體系中的主宰。這一格局大體維持了40-50年的時間。
3、法蘭克福格局:兩大軍事集團對峙的兩極格局(1971-1918)。
在維也納格局的發展過程中,歐洲工業的進步促使各國資本主義反對封建制度及其殘余的革命斗爭迅猛發展。1830年,法國爆飢滾發了「七月革命」,推翻了波旁王朝。以1848年1月西西里起義為開端,革命運動席捲歐洲大陸,法國、奧地利、德國、義大利等同先後爆發了起義。1848年3月維也納起義後,梅特涅被解職並流放英國,「梅特涅體系」宣告解體。1862年,俾斯麥出任普魯士王國首相兼外交大臣之後,先後發動了對丹麥、奧地利的戰爭。1867年,以普魯士為首的萊茵河以北22個德意志國家和3個自由市組成了北德意志聯邦,並成為法國在歐洲的勁敵。拿破崙三世力圖通過戰爭阻止德國的統一,俾斯麥亦決心通過戰爭的方式實現德國統一。
1870年7月,拿破崙三世對普宣戰。戰爭開始後,法國接連失利,在9月1日的「色當會戰」中慘敗,拿破崙三世率l0萬軍隊投降。11月,南德意志聯邦與普魯士簽訂聯合條約,條約規定法國割讓阿爾薩斯和洛林給德國,賠款50億法郎,三年付清後德國佔領軍開始撤退。5月,兩國正式簽署《法蘭克福和約》、確立上述內容。為確保對法勝利成果,戰後,俾斯麥組織了新的反法聯盟,並於1873年建立了德奧俄「三皇同盟」,共同遏製法國。於是在歐洲大陸形成了新的
以《法蘭克福和約》和「三皇同盟」為基礎的新的戰略格局,史稱「法蘭克福格局」。出於俾斯麥在其中起著主謀作用,亦稱「俾斯麥體系」。
在普法戰爭中,德意志實現了統一,在歐洲中心,一個強大而富有侵略性的德意志帝國出現在開始衰落的俄國、法國和奧地利的身邊,使得歐洲的均勢開始動搖。但英、法、德、奧、俄仍是左右歐洲乃至世者陸界形勢的主要強國,當時的世界格局仍是一種群雄角逐的多極狀態。因此,「法蘭克福格局」也稱「法蘭克福多極格局」。這一格局大致維持了40年左右。
二,全球戰略格局的形成爛嫌余。
1、凡爾賽——華盛頓體系:多極格局(1918-1945)。
1914午6月至1918年11月歷時4年多的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同盟國(義大利後來轉向協約國)失敗而告終,從而使維持了40年的「俾斯麥體系」宣告結束。隨著對戰敗國的處理,一個新的戰略格局便開始形成。
1919年的巴黎和會於6月28日簽署了《凡爾賽和約》,以重新確定德國邊界、限制德國軍備、瓜分德國殖民地和從德國榨取巨額賠款為基礎,在歐洲形成了新的均勢,確立了一戰後歐洲國際關系的新秩序,即「凡爾賽體系」。另一方面,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歐洲列強筋疲力盡的同時,在戰爭期間才加入協約國的美國和日本則在戰爭中發了橫財,美國的海軍力量迅速發展起來,動搖了英國的海上霸主地位。為了確立美國在遠東和太平洋地區的支配地位。1921年底,在美國操縱下召開了華盛頓會議,先後炮製了《四國條約》、《五國海軍條約》和關於中國問題的《九國公約》。通過這次會議,美國不僅拆散了英日同盟,挫敗了日本獨霸中國的野心,而且使英國接受了美國與其在海上平起平坐的地位,這樣便在承認美國實力優勢的基礎上,劃分了一戰後帝國主義在遠東和太平洋地區的勢力范圍。「凡爾賽體系」與華盛頓會議確定的「華盛頓體系」合稱為「凡爾賽——華盛頓體系」。
這一格局的形成,突破了以歐洲為中心的多極格局局面,顯示出北美和亞太地區在國際戰略格局中地位的上升。十月革命的成功打破了帝國主義的一統天下,開始改變幾個歐洲列強左右世界形勢的局面。在這種形勢下,帝國主義國家為維持和保護其瓜分世界的現狀,採用暫時擱置它們之間的矛盾的戰略,以便共同對付十月革命後出現的革命浪潮,國際戰略格局便逐步由協約國和同盟國兩大集團的抗爭,轉向社會主義陣營和資本主義陣營之間的抗爭。
2、雅爾塔體系:兩極格局(1945-1991)。
第二次世界大戰使國際政治經濟力量對比發生了深刻變化。從國際層次上看, 歐洲中心地位不復存在。從國家層面上看, 歐洲主要大國綜合國力受到極大削弱, 以致喪失了昔日主宰國際事務的能力和地位:曾經囂張一時,橫行歐洲的德國和義大利徹底失敗,在戰後相當長時期的國際事務中被排除出去;法國在戰爭中損失慘重,元氣大傷,國際地位急劇下降;稱雄世界百年的大英帝國江河日下,被戰爭搞得疲憊不堪,淪為二等強國。而美國卻在戰爭中得到巨大的發展, 成了資本主義世界的政治、軍事和經濟超級強國。蘇聯雖在戰爭中損失巨大, 但是經受住了考驗, 成為歐亞大陸強國。在大戰末期, 國際政治舞台上美蘇兩大國已經成為兩支主要力量。舊的傳統上以歐洲為中心的國際政治格局宣告終結,以美、蘇兩大強國為首的兩極格局即雅爾塔體系開始形成。雅爾塔體系的形成以二戰末期的一系列美、英、蘇三國首腦舉行的德黑蘭會議、雅爾塔會議和波茨坦會議為標志,其中尤以雅爾塔會議最為重要。
這些會議達成的協議和諒解,除協調了同盟國對德、日法西斯的作戰計劃和行動,加速了反法西斯世界大戰的結束外,更主要的是確定了美、蘇兩國的勢力范圍,標志著兩極格局初步形成。此後,美蘇「冷戰」加速了兩極格局的形成。1949年,美國拉攏加拿大等國成立了針對蘇聯的北大西洋公約組織。蘇聯與其針鋒相對,於1955年和東歐七國成立華沙條約組織。北約組織和華約組織的成立標志美蘇兩極格局的最終形成。經過60 年代世界力量大動盪、大分化、大改組的急劇變動之後,社會主義陣營和資本主義陣營都分崩離析。社會主義陣營解體的主要原因是蘇聯和蘇共的大國主義、大黨主義行徑。中蘇關系的破裂,並發展為敵對關系是社會主義陣營解體的重要表現。資本主義陣營的解體主要是由於資本主義經濟發展的不平衡導致它們之間經濟實力對比發生重大變化。兩大陣營解體後,美蘇兩個超級大國以全球爭霸取代了兩個陣營的對立,以美國為首的北約和以蘇聯為首的華約成了兩個超級大國謀求世界霸權的戰爭工具。戰後開始的東西方冷戰逐漸演變成以美蘇爭霸為主要特徵的兩極格局。
雅爾塔體系下的兩極格局持續了40多年,隨著東歐劇變,兩個德國實現統—,華約解散和蘇聯解體而宣告終結。在此期間的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國際關系中出現了多極化傾向,主要表現在:美蘇爭霸, 力量互相削弱;西歐成為與美國抗衡的力量;日本成為經濟大國,開始謀求政治大國的地位;中國國際地位的不斷提高和第三世界的崛起,有力地沖擊了兩極格局。但上述挑戰遠未構成對兩極體制的挑戰。主要因為:這種傾向是在兩極體制下發生的,受到了兩極體制的嚴密控制;在當時,也還沒有別的國家或集團向美蘇的領導地位提出挑戰,形成一極。
3、冷戰後「多極化」國際格局的形成與發展(1991-)。
80 年代末、90 年代初, 世界發生了對人類歷史發展具有深遠影響的巨大變化, 隨著東歐劇變和蘇聯的解體,國際關系格局進入了一個轉型期。兩極世界劍拔弩張的對峙狀況的結束, 給國際關系帶來不可估量的影響。世界各種力量經過發展和重新組合後, 新的「多極化」世界格局已經初見端倪。由於視角的不同,學術界對新格局的看法不盡相同。然而, 盡管國際格局的發展仍有若干變數, 但用「一超多強」來形容目前世界格局, 是相對全面的一種概括方法。

G. 歐洲早期國際關系經歷那幾個階段

所謂國際關系格局,實際上就是在一定時期內,在一流強國力量對比的基礎上,形成的國際秩序和利益分配體系。隨著一流強國力量對比發生變化以及它們之間的矛盾、利害關系的變化,國際關系格局必然隨之調整乃至完全打破舊的格局。所以說,國際關系格局演變的根本原因是實力對比的變化,它包括經濟、軍事實力和政治影響力等,是一個綜合性的概念。一流強國,在上述三個方面

可能兼而有之,也有的在其中某一方面比較突出。

一、近現代國際關系格局的演變及特點

從19世紀初至當代,國際關系格局先後經歷了四個局面,即維也納體系、凡爾賽-華盛頓體系、雅爾塔體系和世界格局多極化。

1814~1815年間,戰勝拿破崙帝國的歐洲各國,召開了維也納會議。這次會議由俄、普、奧、英四國操縱,會議通過了恢復封建秩序、限製法國再起、分割法屬殖民地、重劃歐洲版圖、維護德意分裂等決議。從而形成了維也納體系。為鞏固該體系,又先後成立了神聖同盟和四國同盟,旨在鎮壓歐洲和一切革命運動。維也納體系體現了歐洲專制君主以高壓手段,維護封建統治秩序。它反對社會進步,任意踐踏弱小民族利益。但用召開會議的辦法解決國際爭端,在客觀上使近代國際關系進入一個新的階段。維也納體系內部矛盾重重,大國之間為了各自利益互相勾結又互相爭奪,瓦解是必然的。19世紀20、30年代歐洲的革命運動動搖了維也納體系,並使之走向瓦解。希臘獨立首先打破了維也納體系所規定的歐洲版圖,歐洲封建統治秩序不斷遭到沖擊,嚴重動搖。法國七月革命後,維也納體系名存實亡。1848年歐洲革命徹底瓦解了維也納體系。

一戰結束後,戰勝國分別召開了巴黎和會和華盛頓會議,通過了一系列決議,形成了凡爾賽-華盛頓體系。"凡爾賽-華盛頓體系"的內容包括三個方面:(1)巴黎和會及其協約國及參戰各國與戰敗國簽訂的一系列條約(包括對德的凡爾賽和約,對匈牙利的特里亞農條約,對奧地利的聖日爾曼條約,對保加利亞的納伊條約,對土耳其的色佛爾條約和洛桑條約)。(2)國際聯盟的建立。(3)華盛頓會議上簽訂的一系列條約(四國條約、五國海軍條約、解決山東問題懸案條約及附約、九國公約)。在凡爾賽體系中戰勝國的要求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滿足。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凡爾賽條約第231條規定德國和其盟國應當承擔戰爭責任,這實際上就使戰勝國對戰敗國索取賠款合法化,於是條約規定德國和其他戰敗國要向戰勝國賠款。(2)對德國領土的安排和軍事力量的嚴格限制,以及對德國殖民地的瓜分,對德國在中國山東的利權全部移交日本等,滿足了法、英、日的一些要求。(3)對波蘭的復國,對捷克斯洛伐克國家和南斯拉夫國家獨立的承認,部分尊重了民族自決權。但凡爾賽-華盛頓體系是戰勝國列強在共同宰割戰敗國,瓜分殖民地和反對各國人民革命中所達成的暫時妥協。這個體系是不牢固的,因為它不但沒有消除戰勝國之間的矛盾,而且加劇了戰敗國和戰勝國之間的矛盾,以及殖民地半殖民地和帝國主義宗主國之間的矛盾。這些矛盾的發展導致凡爾賽-華盛頓體系的崩潰。具體說來:①凡爾賽體系是建立在對戰敗國的掠奪基礎上的,這就必然導致戰敗國和戰勝國矛盾的加劇,擁有極大經濟潛力的德國決不會忍受凡爾賽和約的壓制,隨著經濟力量的恢復和增長,必然會拒絕履行直至撕毀和約。②戰勝國之間矛盾重重,也是削弱凡爾賽體系的一個重要因素。凡爾賽體系是戰勝國列強妥協分贓的產物,它沒有也不可能消除帝國主義爭奪世界霸權的矛盾。法國對巴黎和會沒有完全實現其肢解德國、奴役德國的計劃不滿,為了鞏固它在歐洲大陸的霸權,繼續採取削弱德國的政策。英國則在歐洲大陸上繼續推行抑法扶德的均衡策略,在經濟上、政治上支持德國,指望以此來削弱法國的陣地。美國不甘心在巴黎和會上的失敗,它留在凡爾賽體系之外,在歐洲扶植德國,在遠東太平洋地區同日本、英國展開了新的爭奪。③由於凡爾賽體系的帝國主義性質,它遭到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反對。中國爆發了"五四運動",北洋軍閥政府的代表沒有在和約上簽字。土耳其人民通過民族解放戰爭,埋葬了色佛爾條約,打開了凡爾賽和約的缺口。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民族解放斗爭以及戰敗國人民的革命斗爭有力地沖擊著凡爾賽體系的基礎。正如巴黎和會沒有消除帝國主義的矛盾一樣,華盛頓會議也未能解決帝國主義列強在遠東、太平洋地區的矛盾。日本不滿意華盛頓會議的結果,這就預示著日美矛盾的必然激化和英日分歧的擴大。中國民族解放運動的發展,也決定了華盛頓體系的脆弱性。隨著各國實力對比的變化,戰勝國之間因分贓不均所帶來的矛盾,以及戰敗國與戰勝國之間的矛盾日趨尖銳。這些矛盾的發展必將導致凡爾賽-華盛頓體系的崩潰,導致帝國主義爭奪霸權的新戰爭。

雅爾塔體系指1943年底到1946年初二戰後期到戰後初期雅爾塔會議前後,以美蘇為主的大國間所達成的一系列戰後國際政治秩序的協議。它包括:德黑蘭、雅爾塔、波茨坦三次三大國首腦會晤等國際會議的協議,戰後初期東歐地區版圖的變化,德國的分治,聯合國初期的活動以及大國有關的遠東地區勢力范圍的安排等。該體系的特點是:以美蘇兩個超級大國為中心的兩極結構,取代了傳統的以歐洲為中心的多極結構。雙方的沖突不僅是國家利益和戰略目標的沖突,而且是意識形態和社會制度的根本對立。斗爭的主要方式是冷戰,在亞、非、拉等地區,則有各自支持的國家間的局部戰爭。美蘇冷戰對立的標志是:政治上:杜魯門主義的形成,歐洲共產黨中央情報局的建立與1950年中蘇友好互助同盟條約的簽訂;經濟上:馬歇爾計劃的提出,經互會的成立;軍事上:北約和華約的建立。雅爾塔體系從20世紀4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初期,經歷了冷戰、冷戰與緩和的交錯,美攻蘇守、美蘇對峙、美蘇互有攻守的演變過程。雅爾塔體系的演變有其自身的特點:它始終以美蘇關系為主線,以美蘇兩個超級大國爭奪和協調為中心,冷戰共處貫串始終,但戰略態勢互有變化;美蘇在多處熱點上出現全面對抗,但從未爆發面對面的熱戰。雅爾塔體系的建立是以戰後初期國際力量對比為基礎的,由於各國政治、經濟發展的不平衡和民族解放運動的高漲,使各國在國際上的對比力量發生變化,使雅爾塔體系受到沖擊,兩個超級大國對各自盟國的控制力也不斷減弱。首先亞、非、拉民族解放運動蓬勃興起,一大批殖民地半殖民地國家獨立,成為獨立的政治力量登上歷史舞台,極大地改變了世界政治格局,給美蘇兩極格局以有力沖擊。如在聯合國中,改變了超級大國操縱國際事務的局面。其次,日本、西歐重新崛起,使美國獨霸資本主義世界的局面,逐漸轉變為美、日、西歐三個經濟中心。東歐國家獨立自主的傾向不斷增長,兩極格局的基礎終於動搖了,世界多極化趨勢迅速發展。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東歐劇變,德國重新統一,華沙條約組織解體,尤其是1991年蘇聯解體,東西方冷戰結束,它標志著以兩大政治軍事集團對峙為主要特徵的國際格局發生了根本變化,雅爾塔體系最終瓦解,世界政治又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

當前世界格局的特點是,舊的世界格局已經終結,新的世界格局尚未形成,多極化趨勢進一步加強,世界正處於新舊格局交替的過渡時期。格局轉換時期的特點為:(1)這次格局轉換是在和平條件下發生的。過去的世界格局都是通過戰爭來進行的。一戰打破了同盟國和協約國的格局,在戰勝國的安排下形成凡爾賽體系。二戰打破了法西斯集團和反法西斯集團的格局,在戰勝國特別是美、蘇的安排下形成了雅爾塔體系。(2)從兩極格局向多極格局轉換是一個漸進的演變過程,將有一個比較長的過渡時期。(3)在這次新舊格局轉換過程中,斗爭的焦點是以經濟和科技為核心的綜合國力的競爭。為什麼說新的世界格局尚未形成?因為:(1)兩極格局終結,美國雖然成了世界上惟一的超級大國,但美國想一家獨霸世界已經力不從心。(2)當前世界上,歐盟、日本、中國、俄羅斯這四種力量,無論哪一種都不可能做為獨立的一極來與美國抗衡。因此說新的世界格局尚未形成。

二、近代現代國際關系的基本線索與階段特徵

世界近代現代的國際關系,若依據國際關系中主要矛盾以及國際政治格局的發展變化來劃分,大致可以分為三個時期進行分析。

1.從17世紀下半期至一戰為第一時期。此時歐洲資本主義經濟最發達,國際關系的中心舞台在歐洲。在這一時期,歐洲列強之間為爭奪歐洲霸權和世界殖民霸權展開激烈的角逐和斗爭,最終導致了一戰的爆發。

早期殖民擴張時期的國際關系:時間為17和18世紀,其中法國、西班牙、荷蘭和英國四大商業強國的沖突,構成了這一時期國際關系的中心內容之一。在這場斗爭中,先是英國打敗西班牙,17世紀下半期,英荷之間又發生了三次戰爭,結果荷蘭的殖民優勢被摧毀;在北美,英國奪取了荷屬阿姆斯特丹(改名紐約)。17世紀晚期到18世紀,英國又同法國多次發生戰爭,奪取了法屬加拿大和密西西比河以東的廣大地區,並奪取了法國在印度的大部分地盤。在長期殖民戰爭中,英國掌握了海上霸權,搶佔了廣大殖民地,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帝國。這一時期,新崛起的俄羅斯帝國與瑞典的北方戰爭、普魯士和奧地利的擴張,構成了國際關系的第二個內容。俄國彼得一世、普魯士腓特烈二世的擴張表現在領土的侵佔,這與英、法等國殖民地擴張有所不同。同時,此種擴張更多地帶有封建色彩,而英法的擴張,則是早期資產階級原始積累的性質。在這一時期,強國之間的關系隨著各自利益的需要而變化,如普奧,既有戰,又有結伙瓜分波蘭的舉動。

資產階級革命時代和資本主義世界體系形成和發展時期的國際關系:時間從18世紀法國大革命開始到19世紀六七十年代止。18世紀以前,封建君主專制國家對國際事務擁有重大影響。法國大革命沉重打擊了歐洲的封建體系。歐洲各國封建勢力內外勾結,組成反資產階級革命同盟。因此這一時期的國際關系首先表現為法國與歐洲列強的關系。在法國大革命中,先是普奧組成干涉軍,失敗後,英國為同法國爭奪中東的利益和進行海上爭霸,組織了第一次反法同盟,干涉法國革命。法蘭西第一帝國建立後,法國與第二次反法同盟之間的關系,是新生的資產階級政權與傳統的封建勢力之間關系的繼續,並使新生政權得到鞏固和發展;法國與後來反法同盟之間的關系,帶有明顯的爭霸特點;而對西班牙和俄國的進攻,則是侵略行徑。1815年,拿破崙戰爭失敗後,戰勝國召開了維也納會議,建立了具有一定現代意義上的第一個國際政治體系--維也納體系。當時的歐洲列強俄、英、普、奧經過激烈的討價還價,在歐洲劃分了勢力范圍,奠定了以歐洲為中心的國際政治格局。這個體系最大的特點是:封建專制國家在其中占據支配地位,組成了多極均勢結構,以恢復、鞏固歐洲封建秩序,消滅各國革命為目的。19世紀中期,為了爭奪海外殖民地和歐洲霸權,資本主義列強之間展開了激烈的角逐,導致了一些局部性的國際戰爭,其中最有影響的是為爭奪土耳其,英、法、俄之間爆發的克里米亞戰爭。在德意統一過程中,也滲透著復雜的國際關系,德意志統一進程包含有普奧與丹麥的關系、普奧之間的關系和普法之間的關系。義大利統一主要體現了奧意的關系、意法的關系、法奧的關系等。

資本主義進入帝國主義階段和一戰時期的國際關系:19世紀末,隨著資本主義向帝國主義過渡,資本主義政治經濟發展的不平衡性加劇,力量對比發生變化。英國的工業生產由70年代的世界第一位降至第三位;法國由第二位降至第四位;美國由世界第四位躍居第一位;德國超過英法,躍居歐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這種新的力量對比與當時勢力范圍的劃分、殖民地的佔領不相稱,世界領土又已經被瓜分完畢,於是新老帝國主義之間重新瓜分世界的矛盾和斗爭變得空前尖銳。由於後起的帝國主義國家德國的領土野心和殖民擴張對老牌頭號殖民帝國英國的威脅最大,英德之間的矛盾成了當時帝國主義之間的主要矛盾。19世紀末20世紀初,形成了以德國為首的德奧意三國同盟和以英國為首的英法俄三國協約兩大軍事侵略集團,雙方瘋狂擴軍備戰,終於在1914年爆發了一戰。一戰是一場帝國主義掠奪戰爭,對交戰雙方來說都是非正義的。雙方在西線、東線、南線以及亞洲部分地區進行了交戰。1918年德國戰敗投降,大戰以同盟國的失敗而告終。

2.從一戰後至二戰期間為第二時期。此時,美國經濟實力大大增強,與之相反,歐洲主要國家卻因戰爭而遭到不同程度的削弱。同時,十月革命的勝利和蘇聯的誕生,從根本上動搖了舊的國際秩序,在這一歷史變化的影響下,國際關系的中心開始從歐洲向它的兩側轉移。這一時期的國際關系呈現出更為復雜的局面。

一戰後帝國主義國家繼續進行爭奪世界霸權的斗爭,但是由於戰後帝國主義國家之間力量對比的變化,爭霸的對手由兩大軍事集團變為戰勝的協約五強--英、法、美、意、日,戰敗的同盟國暫時失去爭霸的資格。同時,美日的崛起沖擊了以歐洲為中心的傳統國際格局。在全球范圍內,英美之間的爭奪成為主要矛盾;在歐洲,法國同英美相互對立;在遠東,日、美、英三國斗爭中,日、美之間的爭奪尤為劇烈。爭霸的方式從戰場移到和會的談判桌上。先後召開了巴黎和會。在會上,英法美三國都想按自己的意圖處置戰敗國,安排戰後世界。因而矛盾重重。在殖民地和國聯問題上,美國企圖依靠其強大的經濟金融實力,操縱國聯,控制英法,充當盟主,領導巴黎和會,進行殖民地分割,以實現自己稱霸世界的野心,但遇到軍事實力更為強大的英法等國的強烈反對。美國充當世界霸主的計劃落空,加上國內黨派斗爭,美國沒有參加國聯,國聯被英法所操縱。在處置德國疆界和賠款問題上,英美則聯合反對法國,相互之間展開了爭奪歐洲霸權的斗爭,經過激烈爭吵,簽訂了對德和約和對其他戰敗國的和約,在爭霸的中心地帶歐洲和西亞、非洲重新瓜分了勢力范圍,暫時調整了列強在西方的關系。為了解決在遠東太平洋地區的列強爭霸矛盾,戰勝國又召開了華盛頓會議。這次會議在承認美國優勢的基礎上,就拆散英日同盟、限制海軍軍備和瓜分中國等問題達成了協議。華盛頓會議是巴黎和會的繼續,確立了戰後帝國主義在遠東和太平洋地區的新秩序,從而完成了戰後帝國主義重新瓜分世界的所謂"凡爾賽-華盛頓體系"。

帝國主義與蘇俄之間的關系也是構成戰後國際關系的一個重要方面。帝國主義國家對蘇俄進行了經濟封鎖和長達三年的武裝干涉,但最終以失敗告終。兩種社會制度由軍事沖突轉到和平共處局面。

20年代,英法美圍繞德國賠款問題的斗爭,已不單單是賠款本身,而是上升為帝國主義爭奪歐洲霸權的復雜問題。爭奪的結果,英美乘法國佔領魯爾的失敗,把賠款問題的主動權抓到自己手中。道威斯計劃的通過和實施,說明法國謀取歐洲霸權的努力失敗,英美特別是美國取得在賠款問題上的控制地位,增強了它對歐洲事務的影響力,這是繼華盛頓會議之後,帝國主義之間關系的又一次調整。這次調整發生了有利於美英而不利於法國的變化。1925年簽訂的洛迦諾公約是道威斯計劃在政治上的繼續。它雖然在總體上沒有打破凡爾賽體系,但進一步削弱了法國,抬高了德國,導致了歐洲大國之間相對地位的微妙變化。法國對德國違反"和約"的行為已不能實行單獨制裁,法國的東歐同盟體系遭到削弱,本身的邊境安全置於英美兩國的空頭保證之下。法國在歐洲的領導權被嚴重削弱。德國恢復了國際關系中的大國地位,加入了國聯,並任常任理事國。英國取得了平衡歐洲力量的有利地位,成了法德之間沖突的仲裁者和法國的保證人。

30年代,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的實力對比發生新的變化,1929年德國工業生產再次超過英法;1933年希特勒上台,在德國建立了法西斯專政,重新加入了帝國主義爭霸的行列,要求重新瓜分世界。帝國主義列強重新組合。德意日法西斯結成了侵略集團,撕毀了"和約",沖破了"凡爾賽-華盛頓體系",擴軍備戰,發動對外侵略。英法美面對法西斯的步步緊逼,為了維護自己的既得利益,推行退讓妥協的綏靖政策。它們對法西斯國家的侵略擴張不加干涉,聽任日本擴大侵華戰爭,縱容德意侵佔弱小國家,甚至同法西斯國家一起演出了"慕尼黑"丑劇。法西斯國家的侵略擴張和西方國家的綏靖政策交相助長,使國際局勢越來越滑向全面爆發世界大戰的邊緣。

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根源同第一次世界大戰一樣,仍然是帝國主義制度及其爭奪世界霸權的侵略擴張在整個戰爭中起了決定的作用,英美也捲入反法西斯戰爭,不同社會制度的國家結成了反法西斯國際統一戰線,這就使二戰演變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大戰初期,德國憑借著優勢兵力,橫掃大半個歐洲。法國敗降,義大利參戰。德國突襲蘇聯,日本發動太平洋戰爭,法西斯國家勢力一時達到頂峰。1942年中期到1943年初,以斯大林格勒戰役、中途島海戰、北非阿拉曼戰役等三大戰役為轉折點,法西斯國家從戰略進攻轉入戰略防禦。1943年9月義大利投降,法西斯集團開始瓦解。1945年5月德國投降,二戰結束。大戰中,蘇美英等不同社會制度的國家結成了世界反法西斯聯盟,盟國之間在政治上互相協商,軍事上互相配合,物質上互相支援,對加速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起了重要作用。當然,由於聯盟的參加國具有不同的社會制度和意識形態,在反法西斯的共同目標之外還追求不同的利益,因而聯盟內部也存在著矛盾和沖突,大戰中期主要圍繞著開辟歐洲第二戰場,大戰後期集中表現在戰後世界的安排問題上。然而,打敗法西斯畢竟是共同的主要目標,因此協調戰略,互相支援的聯合趨勢始終佔主導地位。從聯盟建立到大戰結束,國際反法西斯聯盟並未破裂。最後反法西斯聯盟國家終於在1945年相繼打敗德日,取得了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

3.二戰後至今為第三個時期。這一時期,國際關系的格局經歷了由兩極對峙到多極化的演變趨勢。

從1945年到50年代末,是以美國為首的帝國主義陣營與以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陣營的形成、對峙與抗爭時期。二戰後期隨著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戰時同盟的政治基礎動搖,美蘇兩個大國之間全球戰略的分歧逐漸擴大,戰時同盟發生分裂。美國憑借它在戰時膨脹起來的經濟軍事實力,成為資本主義世界的霸主,把戰前對抗的兩大帝國主義集團糾集在一起,組成了帝國主義陣營。蘇聯同新生的歐亞人民民主國家一起組成了社會主義陣營。美國要稱霸全世界,遇到了蘇聯這個最大的障礙。美蘇由聯盟轉為敵對。世界主要矛盾由二戰中的法西斯國家同反法西斯聯盟的生死較量變為兩大陣營的全球對抗。歐洲是美國對外擴張的全球戰略的重點,蘇聯是主要對手,"冷戰"是美國採取的主要方式和政策。1946年丘吉爾在美國發表"鐵幕"演說,進行"冷戰"宣傳。1947年美國拋出稱霸世界的全球戰略方針--杜魯門主義,公開打出反蘇反共的旗幟,"冷戰"全面展開。接著美國又實施了控制西歐、遏制蘇聯的馬歇爾計劃,1949年建立了以美國為盟主的西方防禦體系"北約"組織。針鋒相對,蘇聯和東歐社會主義國家於1955年建立了"華約"組織。在歐洲形成了兩大對立的軍事集團。

H. 國際匯率制度演變有哪幾個階段

在國際金融史上一共出現了三種匯率制度:即金本位體系下的固定匯率制、布雷頓森林體系下的固定匯率行橘制和浮動匯率制。
1、金本位體系下的固定匯率制。1880-1914年的35年間,主要西方國家通行金本位制,即各國在流通中使用具有一定成色和 重量的金幣作為貨幣,金幣可以自由鑄造、自由兌換及自由輸出入。只要兩國貨幣的含金量 不變,兩國貨幣的匯率就保持穩定。19世紀下半期至1914年的國際金本位制下的匯率制度和 1944~1973年布雷頓森林體系下的匯率制度,都屬於固定匯率制度,但前者通過市場自發調 節來保持匯率相對穩定,而後者則通過貨幣當局的干預來促成匯率趨於穩定。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前的35年間,美國、英國、法國、德國等國家的匯率從未發生過升貶值波動。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各國停止黃金輸出入,金本位體系即告解體。第一次世界大戰到第二次世界大戰之間,各國貨幣基本上沒有遵守一個普遍的匯率規則,處於混亂的各行其是的狀態。金本位體系的35年是自由資本主義繁榮昌盛的「黃金時代」。
2、布雷頓森林體系下的固定匯率制。布雷頓森林體系下的固定匯率制也可以說是以美元為中心的固定匯率制。1944年7月,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即將勝利的前夕,二戰中的45個同盟國在美國新罕布希爾州(New Hampshire)的布雷頓森林(Bretton Woods)村召開了「聯合和聯盟國家國際貨幣金融會議」,通過了以美國財長助理懷特提出的懷特計劃為基礎的《國際貨幣基金協定》和《國際復興開發銀行協定》,總稱布雷頓森林協定,從此開始了布雷頓森林體系。布雷頓森林體系下的匯率制度,概括起來就是美元與黃金掛鉤,其它貨幣與美元掛鉤的「雙掛鉤」制度。 這就意味著其他國家貨幣都釘住美元,美元成了各國貨幣圍繞的中心。1971年8月15日,美國總統尼克松宣布美元貶值和美元停兌黃金,布雷頓森林體系開始崩潰,盡管1971年12月十國集團達成了《史密森協議》,宣布美元貶值,由1盎司黃金等於35美元調整到38美元,匯兌平價的幅度由1%擴大到2.5%,但到1973年2月,美元第二次貶值,歐洲國家及其他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紛紛退出固定匯率制,固定匯率制徹底瓦解。
3、浮動匯率制度。一般講,全球金融體系自1973年3月以後,以美元為中心的固定匯率制度就不復存在,而被浮動匯率制度所代替。 實行浮動匯率制度的國家大都是世界主要工業國,如、美國、英國、德國、日本等,其他大多數國家和地區仍然實行釘住的匯率制度,其貨幣大都釘住美元、日元、法國法郎等。
由於新的匯率協議使各國在匯率制度的選擇上具有很強的自由度,所以現在各國實行的匯率制度多種多樣,有單獨浮動、釘住浮動、彈性浮動、聯合浮動等。
(1).單獨浮動(Single Float)。指一國貨幣不與其它任何貨幣固定匯率,其匯率根據市場外匯供求關系來決定,目前,包括美國、英國、德國、法國、日本等在內的三十多個國家實行單獨浮動。
(2).釘住浮動(Pegged Float)。指一國貨幣與另一種貨幣保持固定匯率,隨後者的浮動而浮動。一般地,通貨不穩定的國家可以通過釘住一種穩定的貨幣來約束本國的通貨膨脹,提高貨幣信譽。當然,採用釘住浮動方式,也會使本國的經濟發展受制於被釘住國的經濟狀況,從而蒙受損失。目前全世界約有一百多多個國家或地區採用釘住浮動方。
(3).彈性浮動(Elastic Float)。指一國根據自身發展需要,對釘住匯率在一定彈性范圍內可自由浮動,或按一整套經濟指標對匯率進行調整,從而避免釘住浮動匯率的缺陷,獲得外匯管理、貨幣政策方面更多的自主權。目前,巴西、智利、阿根廷、阿富汗、巴林孫慧等十幾個國家採用彈性浮動方式。
(4).聯合浮動(Joint Float)。指國家集團對成員國內部貨幣實行固定匯率,對集團外貨幣則實行聯合的浮動匯率。歐盟(歐共體)11國1979年成立了歐洲貨幣體系,設立了歐洲貨幣單位(ECU),各國貨幣與之掛鉤建立匯兌平價,並構成平價網,各國貨幣的波動必須保持在規定的幅則帶答度之內,一旦超過匯率波動預警線,有關各國要共同干預外匯市場。1991年歐盟簽定了《馬斯赫特里特條約》,制定了歐洲貨幣一體化的進程表,1999年1月1日,歐元正式啟動,歐洲貨幣一體化得以實現,歐盟這樣的區域性的貨幣集團已經出現。 綜上可見19世紀是英鎊的世紀。而第一次世界大戰摧毀了以英鎊為核心的國際金本位制,美元成為了國際強勢貨在全球經濟一體化進程中,過去美元在國際金融的一統天下,正在向多極化發展,國際貨幣體系將向各國匯率自由浮動、國際儲備多元化、金融自由化、國際化的趨勢發展 幣。第二次世界大戰徹底改變了世界政治經濟格局,美國倚仗強大的實力與遭到戰爭重創的英國展開爭奪世界貨幣霸權的斗爭,最終於1944年達成了「布雷頓森林」協定,確立了以美元為核心的國際貨幣體系。到20世紀末,美元在國際外匯儲備中的比重仍占據著2/3的份量,20世紀是美元的世紀.進入21世紀,歐元橫空出世,打破了美元獨霸天下的局面,經過短短10年的發展,歐元大大擠壓了美元的國際空間。

I. 我國對外開放國策的實施經歷了哪幾個階段 標志是什麼

我國對外開放國策的實施經歷了哪幾個階段 標志是什麼

我國的對外開放大體上經歷了以下三個發展階段.
第一階段:1978年至1991年以沿海區域開放為重點的探索開放階段.
第二階段:1992年—2000年對外開放加速向縱深推進和全方位區域開放格局基本形成階段.
第三階段:對外開放步入歷史新悶掘階段(2001年至今).
2001年12月,中國加入WTO,標志著中國的對外開放進入了新的階段~

我國對外開放政策的實施經歷了哪幾個階段,標志是什麼

改革開放三十年以來,我國經濟發展大致上經歷了兩個階段,實行了兩種不同的戰略:一個是充分利用國內資源而爭奪和佔領國際市場的階段;一個是整合國際資源而開發國內市場的橋或階段。

我國對外開放政策的實施經歷了哪幾個階段?

中國經濟體制改革始於1978年,至今已走過28年光輝歷程。28年的改革大致經歷了四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改革啟動和區域性試驗階段(1978年到1984年)。以1978年12月 *** 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為標志,拉開了中國改革的序幕。農村經濟體制改革率先展開,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統分結合的雙層經營體製取代「三級所有、隊為基礎」的人民公社制度,開始在全國農村普遍實行。這一改革極大地調動了億萬農民的積極性,有力地促進了農業和農村經濟的發展。
與此同時,其他方面改革的試驗也開始起步。開展了擴大企業自主權試點,推行兩步「利改稅」,逐步推進「劃分收支、分級包干」的財政體制改革,廢除了農副產品的統購統銷制度,不斷減少的集體經濟和幾乎絕跡的個體經濟逐步恢復和發展,興辦了深圳、珠海、汕頭、廈門四個經濟特區。
第二個階段:改革全面探索階段(1984年到1992年)。這一階段的改革重點從農村轉向城市。1984年10月, *** 十二屆三中全會通過的《關於經濟體制改革的決定》,確定社會主義經濟是「公有制基礎上的有計劃的商品經濟」,提出改革的目標是建立具有中國特色的、充滿生機和活力的社會主義經濟體制。1987年10月, *** 「十三大」進一步提出「社會主義有計劃商品經濟的體制,應該是計劃和市場內在統一的體制」,「新的經濟執行機制,總體上來說是國家調節市場,市場引導企業」的機制。從理論上確認了市場機製作用的中樞地位,為進一步深化改革指明了方向,奠定了理論基礎。
改革實踐以搞活國有企業為中心環節全面展開。著眼於探索建立自主經營、自負盈虧、富有活力和效率的企業體制,實行承包制、租賃制等措施,進一步擴大企業自主權。積極進行以廠長負責制、工效掛鉤、勞動合同制為內容的企業領導、分配、用工等管理制度的改革,增強企業的內在活力。
圍繞搞活企業,加快建立以統一開放、運轉有序的競爭性市場體制和以經濟手段調節為主的巨集觀間接管理體制為目的的相關改革。採取「調、放、管」相結合的方針,理順比價關系,改革商品和服務價格形成機制;改革商業經營管理體制,發展非國營流通企業;大幅度縮小指令性計劃,改革銀行組織體制,實行各種形式的財政包干制,變單一稅制為復合稅制;對部分城市實行計劃單列,減少管理層次,擴大地方自主權。與經濟體制改革相適應,政治、科技、教育、文化等領域的改革也開始啟動。
對外開放也邁出了重要步伐。開放了沿海14個港口城市,在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閩東南地區、環渤海地區開辟經濟開放區,批准海南建省並成為經濟特區,在利用國外資金、技術、管理經驗來發展中國經濟方面進行了有益嘗試。
第三個階段:初步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階段(1992年到2000年)。以 *** 「十四大」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改革目標為標志,中國經濟體制改革進入以制度創新為主要內容的新階段。 *** 十四屆三中全會通過的《關於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指出「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就是要使市場在國家巨集觀調控下對資源配置起基礎性作用」,並提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基本框架。1997年 *** 「十五大」確立了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實現了思想理論上的一系列新突破,螞消核推動以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為目標的改革進一步向縱深發展。
這一階段的改革仍然以國有企業為中心環節,制度創新的力度顯著加大。按照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方向,中央和地方選擇若干有代表性的國有企業進行了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試點,一批國有大中型企業被改造成國有獨資公司、有限責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許多全國性的行業總公司被改組為控股公司,發展了一批以資本為紐帶跨地區、跨行業的大型企業集團;眾多的小型國有企業,通過改組、聯合、兼並、租賃、承包經營和股份合作制、出售等形式進行了改革。積極推進鼓勵兼並、規范破產、下崗分流、減員增效和再就業工作,推動企業優勝劣汰的競爭機制的形成。從戰略上調整國有經濟的布局,使國有資本逐漸集中到關系國民經濟命脈的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適應國有企業改制和國有經濟布局和結構調整的需要,多種形式的國有資產監督管理體制探索在一些地方積極展開,取得良好效果。
其他方面的改革繼續向前推進。財政、稅收、金融、外匯、計劃和投融資體制改革進一步深化。確立了以分稅制為核心的新的財政體制框架,建立了以增值稅為主體的流轉稅體系;強化了中央銀行對貨幣供應的調控能力和金融監管方面的職能,開始分離政策性金融與商業性金融;建立了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單一的、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實現了人民幣在經常專案下可兌換;國家計劃管理從總體上的指令性計劃向總體上的指導性計劃轉變;推行專案法人制、資本金制度和招投標制度,加強投資風險約束。市場流通領域的改革向縱深發展。商品市場進一步發展,要素市場逐步形成;取消了生產資料價格雙軌制,進一步放開了競爭性商品和服務的價格;在健全市場規則、整頓市場秩序方面取得了新的進展。社會保障制度改革邁出了重要步伐。在試點的基礎上,逐步建立起社會統籌和個人賬戶相結合的養老、醫療保險制度。適應深化企業改革的需要,建立了失業保險、社會救濟制度及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所有制結構調整力度逐步加大。公有制經濟的實現形式日趨多樣化,國有控股的經濟不斷擴大,非公有制經濟的發展勢頭更加強勁。科技、教育、衛生體制改革取得重要進展。按照「穩住一頭,放開一片」的方向,推進科技體制改革;以調整學校布局結構,改革高校招生和分配製度為重點,加快教育體制改革步伐;實行醫療機構分級分類管理制度,擴大衛生機構的經營管理自主權。與此同時,農村經濟、對外貿易、城市住房等方面的改革,也取得了新的進展。經過全國人民共同努力,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初步確立。
第四個階段: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階段(2000年至現在)。在已有成就的基礎上,2002年召開的 *** 「十六大」提出,本世紀頭二十年改革的主要任務是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即在2020年建成完善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和更具活力、更加開放的經濟體系。 *** 十六屆三中全會通過的《關於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對建成完善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進行了全面的部署。 *** 中央提出樹立科學發展觀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大戰略思想,為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提供了理論指導。按照統籌城鄉發展、統籌區域發展、統籌經濟社會發展、統籌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統籌國內發展和對外開放的要求,積極推進各個領域的改革。
這一階段把行政管理體制改革放到了突出的位置,按照建立行為規范、運轉協調、公正透明、廉潔高效的行政管理體制的目標著力推進改革。 *** 職能轉變取得重要進展, *** 的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能進一步加強; *** 機構改革繼續推進,國務院新設立和組建了一批經濟調節和監管機構,提升了一些監管部門的行政級別,完善了國有資產等部門的管理體制;圍繞完善省以下行政管理體制,地方 *** 加大了縣鄉機構改革以及擴大縣(市)管理許可權的力度;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步伐加快,國務院部門分三批取消和調整了近1800項審批專案;全面推行依法行政,頒布實施了《行政許可法》和《公務員法》等行政管理法律法規。
與此同時,農村改革繼續向縱深推進。農村基本經濟制度進一步鞏固,農村稅費改革試點全面展開,全國徹底取消實行了長達2600年的農業稅;糧食流通體制改革進一步深化,市場化的棉花流通體制基本確立。國有企業改革取得新進展。國有資本進一步向關系國家安全和國民經濟命脈的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集中,國有經濟的控制力和競爭力進一步增強;國有大型企業股份制改革力度加大,完善法人治理結構工作取得進展,選人用人機制改革邁出重要步伐,國有控股上市公司股權分置改革穩步推進;電信、鐵路、民航、菸草、電力等壟斷行業改革邁出新步伐;國家設立了專門的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機構,加強了對國有企業特別是大型、特大型國有企業的資產運營狀況的監督。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體制環境進一步改善。放寬了非公有制經濟的市場准入,允許非公有資本進入法律法規未禁入的行業和領域;清理和修訂限制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法規、規章和政策性規定,加強了對私有產權的依法保護,為非公有制經濟發展提供製度保障。財稅、金融、投資體制改革不斷深化。公共財政體制不斷健全,增值稅轉型試點和出口退稅機制改革穩步推進;金融體制改革力度加大,國有商業銀行股份制改革加快推進;匯率形成機制改革邁出重大步伐; *** 投資的范圍進一步縮小,企業投資自主權逐步擴大,投資審批制度不斷規范。市場體系建設步伐進一步加快。商品市場的種類和數量逐年增加,土地、勞動力、技術、產權、資本等要素市場進一步發展,水、電、石油和天然氣等重要資源價格的市場化步伐加快。社會保障體系不斷完善。社會保障覆蓋面不斷擴大,城鎮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基本確立,基本醫療保險制度改革全面推進,失業保險制度建設明顯加快。科教文衛體制改革穩步開展。中央和地方所屬1200多家科研院所分兩批轉制;積極推進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改革,鼓勵和支援發展民辦教育;加大公益性文化事業單位內部機制改革力度,積極開展經營性文化事業單位轉企改制;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改革試點穩步推進。

計劃生育政策的實施經歷了哪幾個階段

我國計劃生育的實施,大致經歷了三個階段:
一是嚴格控制人口增長階段;二是穩定低生育水平階段;三是穩定低生育水平,統籌解決人口問題,促進人的全面發展階段。
希望我的回答能對你有所幫助。

我國的對外開放,經歷了哪幾個步驟?

經濟特區--沿海開放城市--沿海經濟開放區--內地
要經歷點,線,面的發展過程!首先在經濟基礎比較好的地方建立經濟特區,然後再建立沿海開放城市群,接著往內陸地區發展!前兩個階段發展的比較好,接下來就是第三個階段了!引進來最重要的就是引進國外現在的科技成果和先進的管理經驗!走出去就是要積極促進出口!保持進出口的總體平衡!

我國對外開放進入一個新階段的標志是什麼?

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標志著我國對外開放進入一個新階段。
利:
①它有利於中國參與國際經濟合作和國際分工,促進經濟發展;
②有利於擴大出口和利用外資,並在平等條件下參與國際競爭;
③有利於促進技術進步、產業升級和經濟結構調整,進一步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④有利於改革開放、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⑤有利於促進世界經濟的增長;
⑥也有利於直接參與21世紀國際貿易規則的決策過程,擺脫別人制定規則而中國被動接受的不利狀況,從而維護合法權益。
弊:
加入世貿組織對我國的弱勢產業也是一個嚴峻的挑戰。如果不加快改革的步伐,這些產業將面臨被淘汰的危險。隨著市場的進一步擴大,關稅的大幅度減讓,外國產品、服務和投資有可能更多地進入中國市場,國內一些產品、企業和產業免不了面臨更加激烈的競爭。

加入WTO

中國石化推行對外開放,經歷了哪幾個步驟?

親,中國石化推行對外開放,經歷了幾個重要步驟。第一,是對外開放的認識,從公司成立開始,就把對外開放和合作共贏列為創業理念,確信開放是企業的振興之道,認識到中國石油天然氣資源和技術、資金、人才短缺,只有到國際上去找出路,才能抓到機遇,拓展發展空間。第二,從零起步,從小開始,能放下身段,不惜做小買賣。中國石化召開的第一次外貿會議,盡管制訂的全部貿易總額不過1億美元,但依然動員全公司力量認認真真去做,扎扎實實地做,做出人才,做出信譽,做出經驗。第三,發揮自身優勢,大力推行上中下游一體化合作,以市場、勞務換取資源開發,向上游延伸,不斷增加石油天然氣勘探開發的正能量。第四,因勢利導,適時提高開放層次。集中優質資產成立股份公司,在紐約、倫敦和香港上市,與著名跨國石油公司簽訂戰略合作協議等,加快「走出去」步伐,擴大國際化經營內涵。

閱讀全文

與哪個階段實行哪種國際制度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56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32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915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56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388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67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400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62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24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28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49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54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63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72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203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72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195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021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53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