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華為暢享50處理器是什麼
華為孝豎暢享50的處理器是麒麟710A。
「麒麟710A」是由中芯國際完成晶元代工製造環節,採用14nm製程工藝,主頻2.0GHz的一款麒麟家族SoC晶元,屬於此前麒麟710的降頻版。「麒麟710A」代表著實現國產化零的突破,是中國半導體晶元技術的破冰之舉。
原本的麒麟710晶元,採用台積電12nm工藝,大核是2.2GHz的cortex-A73:而710A採用的是中芯國際14nm,大核心變為2.0GHz的A73。
華為暢享50介紹
華為暢享50是華為於2022年6月6日發布的手機產品。
華為暢享50採用了6.75英寸LCD水滴屏,機身長度168.3mm,寬度77.7mm,厚度8.98mm;重量約199克(含電池),檔源有冰晶藍,貝母白,幻夜黑三種顏色。
華為暢享50屏佔比達到了90.26%,支持十點超級觸控技術,前置8MP鏡頭,後置13MP+2MP雙攝,內置6000mAh電池,支持22.5W快充。這款機型還搭載了華為Histen 6.1和HUAWEI SuperSound音頻解決行慎態方案,能夠提供9.1聲道模擬環繞音效,外放最高86dB大音量。
『貳』 實地探訪華為「最強備胎」:火熱量產14nm,高端光刻機成轉正攔路虎
黃昏時,中芯國際頭頂一圈光暈,這似乎是個吉兆
30秒快讀
1、先進製程的造芯工藝卡著中國公司的脖子,中芯國際作為國內唯一能夠提供14納米製程的晶圓代工企業,成為「最強備胎」,目前華為已有產品晶元轉由中芯國際代工。
2、《IT時報》記者實地走訪上海中芯國際,14nm晶元火熱量產,7nm工藝研發多時,但礙於高端光刻機缺位,研發進展滯緩。但就像中芯國際頭頂的光暈,二期產線火熱建設,此次事件被認為是中芯國際「轉正」的最好時機。
1999年,農田遍布的張江迎來一批特殊的拜訪者,時任上海市長徐匡迪帶著一群人來到這里考察,其中就有後來被稱為「中國半導體教父」的張汝京。
盡管當時的張江阡陌縱橫,但在張汝京眼裡,這里是發展中國半導體事業的絕佳試驗場,「世界晶元製造業的下一個中心將在上海。」
2000年,張汝京作為創始人的中芯國際落地張江,隨後來自晶元行業的上下游企業集聚於此,包括晶元設計、光掩膜製造、封裝測試、設備供應、氣體供應等企業,中國的半導體產業真正在這片土地生根。
20年後,張江已成為中國的「矽谷」 ;20年後,造芯卻成為中國的心事,先進製程的製造工藝更成為遏制中國公司發展的卡脖子技術。
圖源/中芯國際官網
5月15日,美國商務部下屬負責出口管制的產業安全局(BIS)發布通知,稱在美國境外為華為生產晶元的企業,只要使用了美國半導體生產設備,就需要申請許可證。這意味著,華為很可能不能再通過台積電量產自家海思設計的高階晶元,而台積電是全球晶圓代工的頂尖企業,可以生產7nm(納米),甚至5nm的高端晶元。
危機之下,中芯國際作為國內唯一能夠提供14納米製程的晶圓代工企業,成為「最強備胎」,目前華為已有產品晶元轉由中芯國際代工。
近日,《IT時報》記者實地探訪上海中芯國際,發現中芯南方廠區在火熱量產14nm晶元的同時,也在抓緊建設二期產線;7nm工藝已研發多時,只是由於高端光刻機的缺位,研發進展不是很快。
01
「你看,這里一片火熱」
和20年前相比,張江的變化翻天覆地,已從一個鄉村小鎮進階為一座現代科學城:不僅交通發達,而且商業繁榮,充滿著生活氣息,這點與那些只有工廠、生活配套設施缺少的高新開發區很不一樣。
5月19日,《IT時報》記者來到中芯國際,它同華虹宏力、日月光等「鄰居」已和諧地融入到這座科學城中。目前,中芯國際已經開始量產14nm晶元,並拿到一筆來自華為海思14nm手機晶元的訂單。
在14nm產線上工作的周豪(化名)告訴記者:「最近加班比較多,已經向客戶供應了8萬多批貨了;產線上也在招人,比如普工、助理工程師。」由於晶圓廠自動化程度較高,周豪的工作簡單且枯燥,只要把晶圓放置到設備上,其他的事交給設備即可。作為普工,他的底薪為3300元,算上加班費,每個月能掙七八千元。58同城上,一條中芯國際招聘信息顯示普工月工資在5500~7500元。
相比產線上普工的工作,宋傑(化名)的工作顯得高級些。在實驗室工作的他,每天要做的是根據研發人員發來的Case做實驗。「14nm產線設在中芯南方,去年下半年建成,今年開始量產;7~8nm的研發,也已經開展很久了。」宋傑說。
據了解,中芯南方由中芯國際、國家「大基金」(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以及上海市「地方基金」(上海市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以合資的方式成立,為一座12英寸晶圓廠,能滿足14nm及以下先進技術節點的研發和量產計劃,14nm技術也可用於主流移動平台、 汽車 、物聯網及雲計算。
宋傑還表示,受限於設備,中芯國際7~8nm的研發進展不是很快,做出來的成品沒那麼快,也沒那麼好,「同樣一道工序,台積電只要一步就能完成,我們可能需要三四步」。高端光刻機的缺失,是其中最關鍵的問題,「除了光刻機,別的設備都能解決。」
早在3月,中芯國際對外公布已從荷蘭ASML公司購入了相關光刻機設備,但並非是最新的EUV極紫外光刻機。
5月15日,國家集成電路基金二期和上海集成電路基金二期將分別向中芯南方注資15億美元和7.5億美元(合計約合160億元人民幣)。
這個消息的釋放,把剛從疫情陰影里走出來的中芯南方設備供應商的熱情重新點燃。一位冷卻設備供應商很看好與中芯南方的合作,他們已和中芯南方簽約了幾千萬元的生意。
「你看,這么多的工人、這么多的設備,一片火熱!國家很重視晶元行業,中芯南方效益會越來越好!」他看著正在修建的中芯南方二期產線,語氣間流露出興奮之色。
據了解,在中芯國際上海廠區保留地塊上,中芯南方將建設兩條月產能均為3.5萬片晶元的集成電路生產線(即SN1和SN2),生產技術水平以12英寸14納米為主。記者從員工、駐廠設備商等多個信源獲悉,中芯南方已完成一期建設,目前正在建設二期。
在中芯國際官網上,記者注意到,從今年年初到現在,中芯國際釋放出的職位明顯多於去年同期,特別是5月以來,增加了對生產運營類和業務支持類兩種崗位的需求,大部分都接受應屆生,比如生產線主管、設備工程師、工藝工程師、良率提升工程師、倉庫管理員、助理工程師等。這或許是中芯南方14納米新廠生產火熱的一個注腳。
02
華為的「危」 中芯國際的「機」
去年5月,華為被美國商務部列入「實體清單」,谷歌、偉創力、YouTube等美國本土公司對華為按下了暫停鍵,為此,華為通過「自研+去美化」的方式,開啟多種自救模式。
經過一年時間的調整,華為在「自研+去美化」上步步為營:先是在谷歌服務停供前推出自研的操作系統鴻蒙,其後在5G基站上不再使用美國零部件,再在Mate30、P40等高端機型上降低美國零部件含量,P40系列更是首次搭載HMS以替代谷歌GMS。
相比之下,新一輪的限制將是華為真正的至暗時刻。
和晶元設計不同,晶元生產的高投入不可能完全被一家公司所覆蓋,就目前而言,大多數晶元製造商依賴於KLA、LAM和AMAT等美國企業生產的設備。
中芯國際3月披露的公告顯示,其采購了美國公司LAM和AMAT的設備,且采購金額較大。除了中芯國際,包括台積電在內的全球眾多晶圓代工廠都是這兩家廠商的客戶,他們在沉積、刻蝕、離子注入、CMP、勻膠顯影等領域技術領先,尤其先進製程設備,基本沒有廠商可以替代這兩家企業。
世紀證券一份研報顯示,在半導體設備與材料方面,關鍵技術被歐美日壟斷,LAM和AMAT這兩家美國公司暫停供貨影響顯著,其中AMAT的產品幾乎包括除光刻機之外的全部半導體前端設備。而荷蘭的ASML是高端光刻機的全球第一,國內企業與其研發投入與技術實力差距甚遠。
目前華為晶元製造主要依賴於台積電,美國限制升級,被解讀為有可能迫使台積電對華為斷供,導致華為無晶元可用。
盡管這種猜測還可能有多種變數,但華為已經啟動B計劃。
此前有媒體稱,華為從去年下半年開始向中芯國際派駐工程師,幫助中芯國際解決其晶元生產過程中的技術問題。近期,華為已將中芯國際14nm工藝代工的麒麟710A晶元應用在榮耀Play 4T手機上。
中芯國際則被認為迎來最好時機。160億元的大基金二期加碼主要面向中芯國際14 納米及以下先進製程研發和產能,目前14納米產能已達6000 片/月,目標產能為每月3.5 萬片。而中芯國際最新發布的2020 年一季報顯示,一季度營收9.05億美元,同比增長35.3%,環比增長7.8%。此外,中芯國際決定將2020 年資本開支從 32 億美元上調至 43 億美元,增加的資本開支主要用於對上海300mm晶圓廠以及成熟工藝生產線的投資。
03
「轉正」的期待
然而,無論對華為還是中芯國際而言,依然有跨不過去的門檻。
與台積電相比,中芯國際的工藝相對落後。現階段中芯國際的工藝還停留在14nm,這是台積電4年前的技術,而台積電7nm工藝已大范圍普及,幾乎是如今各品牌5G旗艦手機和主流晶元的標配。根據規劃,台積電今年開始量產5nm,2022年開始3nm的規模量產,甚至已規劃好2nm。
圖源/台積電官網
據了解,此次美國限制升級前,華為海思已加速將晶元產品轉至台積電的7nm和5nm,只將14nm產品分散到中芯國際投片。但如果120天之後,無法使用台積電的5nm工藝,華為的5G旗艦手機可能要面對工藝製程的競爭壓力。
最新消息是,5月21日,台積電拿下了蘋果5nm處理器的全部訂單,下半年蘋果的多款5G版iPhone處理器將採用5nm工藝,而華為此前發布的14nm製程的榮耀Play 4T手機只是千元出頭的中低端手機。
產能也有較大差距。中芯國際目前14nm月產能僅2000 ~3000片,預計到年底擴大到1.5萬片,但這無法滿足華為的胃口。台積電2019年財報顯示,華為為其一年貢獻了近350億新台幣的營收。
更何況,中芯國際下一代製程何時能投產,才是「最強備胎」能否轉正的關鍵。
今年2月舉行的2019年四季度財報會議上,中芯國際聯席CEO梁孟松首次公開了中芯國際N+1、N+2代FinFET工藝情況。相比於14nm,N+1工藝性能提升20%、功耗降低57%、邏輯面積縮小 63%、SoC面積縮小55%,這意味著除了性能,N+1其他指標均與7nm工藝相似,之後的N+2工藝性能和成本都更高一些。梁孟松表示,在當前的環境下,N+1、N+2代工藝都不會使用EUV工藝,等到設備就緒之後,N+2之後的工藝才會轉向EUV光刻工藝。事實上,台積電也是在第三代7nm工藝才開始引入EUV。
對此,電子創新網CEO張國斌表示:「製程越小,工藝越高級,IC里的線寬越小,就需要更高級的光刻機;盡管EUV技術對7nm製程不是必需的,但EUV技術的注入能提高良品率,效果好。」
2019財報會議上,中芯國際表示N+1工藝的研發進程穩定,已進入客戶導入及產品認證階段。之前該公司表示去年底試產了N+1工藝,今年底會有限量產N+1工藝。
14nm量產後,N+1、N+2研發項目更加值得期待。張國斌:「只要中芯國際的N+1、N+2工藝能做出產品來,就能代替台積電為海思代工7nm晶元。」
中芯國際真正的考驗將是7nm以下。
多位采訪對象表示,7nm以下的製程少不了EUV技術,公開資料顯示,台積電和三星的5nm晶元均採用了EUV技術。對此,中芯國際還未公開過是否有替代技術方案。
編輯/挨踢妹
排版/馮誠傑
圖片/李玉洋 Pixabay 網路
來源/《IT時報》公眾號vittimes
『叄』 華為還有驍龍晶元嗎
第一,華為mate40系列搭載了華為自研的麒麟9000晶元,這款晶元是目前華為最強的晶元,意義深遠。
第二,華為mate40系列支持5G網路,採用了大量的華為5G技術。
第三,華為mate40系列也支持鴻蒙系統。
除此之外,華為mate40系列還搭載了萊卡影像系統,拍照體驗非常優沒辯豎秀。
反觀華為mate50系列採用的是高通晶元、4G網路,非萊卡影像系統,和華為mate40系列比起來,華為mate50系列幾乎沒有核心賣點。
看到這里,有人感嘆:哪怕華為mate50系列能搭載麒麟晶元,那麼它還是曾經的華為手機。很可惜,沒有麒麟晶元的華為mate50,如同失去靈魂的勇士,讓人感到惋惜。
那麼麒麟晶元還能再次出現,搭載在華為手機上嗎?今天我們就對這個問題進行一個分析。
1,華為mate50系列搭載了驍龍778、驍龍8+處理器,這是無奈之舉
華為mate50系列搭載了驍龍778G處理器和驍龍8+處理器。其中搭載驍龍778G的華為mate50e售價3999元起,搭載驍龍8+的華為mate50、華為mate50Pro售價4999元、6799元起。
看到這樣的價格,很多人都頗有意見,覺得華為把驍龍778G賣到3999元,這有些不厚道。哪怕華為mate50e搭載的是旗艦9000、麒麟990,估計很多人也能接受。奈何華為無麒麟晶元可用,只能從高通那裡購買晶元,且這種晶元還是4G閹割版本。
難道華為不知道用戶更認可麒麟晶元嗎?但華為要生存,因此它只能使用高通晶元。華為要發展,因此它需要把驍龍778G晶元賣到3999元。
說白了,華為mate50系列使用高通晶元,這是無奈之舉,哪怕承受罵名,華為也要這樣做。
2,華為還有麒麟晶元嗎?
這兩年,華為發布的手機皆採用高通、聯發科晶元,有人驚呼:華為已經沒有麒麟晶元可用,華為mate40系列把麒麟9000晶元都用完了。那麼真實的情況是這樣的嗎?
據悉,華為和中芯國際合作,中芯國際幫助華為代工生產麒麟710a處理器。雖然中芯國際還無法生產在12nm及12nm以下的晶元,但14nm工藝製程的麒麟710a晶元還是能夠生產的。只不過中芯國際的產能有限,還無法像台積電那樣大規模量產14nm晶元。
雖然麒麟710a晶元已經跟不上時代的步伐,但這款晶元用在低端機和汽車車機上還是游刃有餘的。
2020年階段,華為和比亞迪曾有過合作,比亞迪將在部分新能源車上搭載華為公司研發的麒麟710a處理器。
在2022年9月份,華為發布了一款名為華為Nova10z的手機,這款手機搭載的處理器就是麒麟710a處理器。
由此可見,華為手中還是有麒麟晶元的,只不過這款晶元性能落後,無法適應現在的手機主流配置,因此華為並沒枯大有手機上廣泛使用這款處理器。
3,華為高管表示:只要華為還能養得起,那麼華為一直會養著7000人的麒麟晶元研發團隊
2021年第一季度,華為海思的晶元出貨量相比去年下降88%,營收僅為3.85億美元。面對營收的腰斬,華為高管表示:海思是華為重要的晶元設計部門,只要華為還能養得起他們,那麼華為就一直養下去。
而華為海思的研發團隊人員高達7000人,按照華為平均百萬年薪計算,那麼這7000人一年的支出就是70億元。
70億元的年支出,這對於任何一家上市公司而言都是難以接受的。即使如此,華為還是保留了海思部門。用華為的經營理念來看待這個問題,那就是華為對海思沒有盈利要求,只要海思一直研發晶元就行了。一旦華為不受制裁了,那麼華為就可以第一時間拿出最新的晶元方案,生產最新的麒麟晶元。
據悉,華為已經研發3nm工藝的晶元,進展較為順灶扒利。只要制裁松開,那麼全新的麒麟9000系列晶元就可以生產出來。
4,寫在最後
麒麟晶元的出現讓國產晶元走出國門,讓國產晶元可以和高通、蘋果這樣的國際企業同台競爭,這在我國的科技史上是很少見的事。華為已經在布局晶元製造了不過這是尖端技術,短期內是無法解決的,明年可能會量產28nm的晶元,使用驍龍晶元是不得已而為之,而且受制於高通,僅能使用4g的功能。驍龍旗艦晶元性能比麒麟好一點。
『肆』 華為曝光兩款新晶元:麒麟830+麒麟720
華為又要有兩款新晶元上線了,採用的14nm工藝,球球華為別再做低端坑用戶了好不好,下面就一起來了解一下麒麟830+麒麟720到底什麼情況。
經歷了2021年的寒冬之後,華為表示在新的一年裡,不僅僅要活著,而且要更體面地活著!如何才能活得更體面一些,我想華為的一篇海報向芯而行,很好地詮釋了華為在2022年的發展目標。華為現在面臨的困境就是無芯可散鄭用,那麼想要更體面地活著,最好的方法就是解決晶元供應問題。
不過對於如何解決晶元供應問題,華為並沒有進行詳細的解緩雹釋,這就引起了很多人的猜想。其中數碼達人Teme(特米)對華為晶元的一則爆料信息,得到了很多人的關注,認為這可能是最貼近真相的爆料。從Teme(特米)公布的信息上看,華為在2022年,可能會推出基於14nm技術的麒麟830和麒麟720晶元。
『伍』 中芯國際給哪些公司代工
中芯國際代工的公司有華為,大尺前唐,小米,紫光,聯發科及威盛等。
中芯國際集成電路製造升汪有限公司(「中芯國際」),是世界領先的集成電路晶元代工企業之一,吵困仔也是中國內地規模最大、技術最先進的集成電路晶元製造企業。該公司主要業務是根據客戶本身或第三者的集成電路設計為客戶製造集成電路晶元。
『陸』 華為暢享50pro晶元是哪裡來的
這世清碧些晶元應是華為之前的庫存,是麒麟710a,正攜為中芯國際為華為代工使的14納米工藝。希望對題主的問搜舉題有所幫助
『柒』 美國斷供光刻機,中芯國際還能給華為代工晶元嗎
能代工,可以代工28納米16納米14納米和14納米疊加技術的晶元。年底7納米可量產
『捌』 華為暢享50參數配置處理器
華為暢享50搭載的寬鏈cpu為麒麟710H,CPU項目代碼是HI6260GFCV131H。
麒麟710A是由中芯國際蔽巧差完成晶元代工製造環節,採用14nm製程工藝。主頻2.0GHz的一款麒麟家族SoC晶元,屬於此前麒麟710的降頻版。麒麟710A代表著實現國產化零的突破,是中國半導體晶元技術的破冰之舉。
麒麟710A採用了台積電12nm製程,CPU為4x2.2GHzCortex-A73+4x1.7GHzCortex-A53的八核心架構設計。GPU採用的是Mali-G51999MHz四核心架構,其綜合能力與前代麒麟659提升近70%。
華為暢享50簡評
華為暢享50在充電安全與壽命保障方面,通過整合式13層充電保護系統提高充電安全性。針對手機鋰電池重量輕、體積小、能量密度高的特性,華為暢享50通過降低電池通路等效阻抗和熱耗等方式。打破充電局限,實現更大功率的充放電。同時通過電化學體系升級,以此來改善電池循環壽命。
華為暢享50有AI雙攝後置影像系統,搭配前置美膚鏡頭。1300萬像素高清主攝,擁有f/1.8大光圈。帶來充足進光量,提升暗光環境下照片的清晰度和細節。200萬像素景深攝像頭,新一代虛化演算法加持,使主體成像立體分明宏皮。
華為暢享50內置視頻增強功能,進一步提升視頻觀感。游戲模式下,華為暢享50內置的十點超級觸控技術,可比較快速響應用戶操作。針對夜間瀏覽、長時間閱讀等使用場景,華為暢享50加入了智能調光、夜光屏、電子書模式等功能,降低用戶的用眼負擔。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華為暢享50
『玖』 華為手機以後都是用聯發科處理器嘛
很高興可以回答這個問題,接下來我簡單分享下自己的理解和想法,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自從2019年,美國把華為加入所謂的「實體清單」,嚴禁任何美國企業或機構,和華為發生的商業交易;2020年,這一制裁力度繼續加大,導致晶元代工商台積電無法再給華為提供麒麟晶元的加工。面對這么的困境,華為一方面選擇在緩沖期向台積電繼續追加晶元訂單,另一方面也在尋找自己晶元的替代品,這個時候聯發神凱科進入了華為的視野。
聯發科在5G時代迎來了大爆發,在2019年底,接連發布了天璣800和天璣1000兩個系列的移動晶元,其中天璣1000獲得了多個世界第一,包括全球最快的5G單晶元、全球第一支持5G雙載波聚合、全球第一支持5G雙卡雙待、全球首個集成Wi-Fi 6 的5G SoC、全球第一旗艦級4大核A77 CPU等等。
美國對華為的制裁,聯發科的崛起,把兩個原本關聯性不強的兩家企業緊密的連接在了一起。近期華為已經開始大規模采購聯發科的晶元,以確保今年下半年和明年的手機可以正常發布。
華為手機以後都是用聯發科處理器么?個人覺得這肯定不是絕對的,主要受到以下三點因素的影響
雖然聯發科的天璣系列晶元對外宣傳表示有很好的表現,部分手機廠商的使用情況也還不錯,但是聯發科的天璣系列晶元的綜合表現到底是否能夠滿足華為的要求,這還是個未知,還需要時間的檢驗。畢竟華為的手機出貨量已經位列世界第一,對於晶元有著更高的要求也很正常,這也是對用戶負責的表現。此外聯發科的出貨量也是一大考驗。
隨著中美協商的不斷深入,後面在達成部分協議的情況下,美國是有可能降低對華為的制裁力度的,如果是這樣,華為就可以重新把自己晶元的代工生產交給台積電來做了,晶元問題自然就解決了。
自家晶元的代工生產,華為一直沒有放棄。華為在采購聯發科晶元的同時,也在尋找台積電的替代企業。目前國內具有這個實力的也就只有中芯國際了,但是中芯國際也只能部分替代,就是中芯國際可以幫助華為代工生產14nm製程工藝的晶元,更低納米級別的代工由於局限於自身技術和光刻機的原因是無法代工的。如果中芯國際能夠克服技術和光刻機的限制實現製程工藝的進步,那華為就多了一個選擇。
首先要說明,如果美國禁令不僅僅是禁止其他公司給華為代工晶元,同時只要是使用了美國25%以上 科技 的產品,都不允許提供給華為!如果有公司有或瞎冊含有美國技術和軟體的產品要提供給華為,那麼得申請許可證,獲得美國政府的同意,才能和華為做生意。
所以從某個角度來看,如果美國公司不允許,目前沒有任何晶元可以提供給華為,華為自己研發的晶元也沒有晶元廠可以代工。
現在華為大量采購聯發科的晶元,事實上是規避美國衫宏禁令的一個方案。因為麒麟晶元在美國禁令不鬆口的情況下,是基本沒辦法找到代工廠製造了,包括台灣台積電、韓國三星以及中國的中芯國際,實際上都不可能避開美國的軟體和技術,所以他們沒法給華為代工。目前麒麟晶元是用一顆少一顆,短時間內我們看不到美國放開禁令的可能,所以華為肯定就無法在現階段大量使用自己的麒麟晶元做手機了。
事實上,包括聯發科的第三方晶元,大多數都還是使用了美國的技術,如果真卡的緊,華為甚至連第三方晶元采購的可能都沒有。但是美國對於華為的態度,是遏制華為在 科技 上的發展,如果華為連采購第三方晶元的可能都沒有的話,這不僅會讓華為難過,同時也不符合美國的利益。畢竟華為擁有全球第二中國第一的手機市場份額,同時還是全球最大的5G設備商之一,對於大量美國廠商而言,失去了華為這么大個客戶,對於自己也是損失。特別在華為很難徹底死亡,美國的禁令如果不放鬆的話,很可能會將華為推向台灣日韓以及歐洲的晶元廠商,而使得美國廠商失去擴大市場的機會!
所以正常來看,在未來禁令不會放鬆華為的晶元代工業務,但是對華為采購第三方晶元廠商的政策肯定會鬆口。台積電和高通都已經向美國政府提出意見書,希望能獲得和華為商務上的許可證,台積電的許可證多半是下不來,但是高通的許可證問題則不大。這樣華為一方面無法通過晶元代工業務發展自己的 科技 之路,另一方面,卻可以使用高通的晶元來打造自己的手機,這是符合美國以及美國廠商的利益的!
所以未來,除了看到華為手機使用聯發科晶元的同時,我們大幾率能看到華為使用高通驍龍以及三星獵戶座晶元來製造手機。至於麒麟晶元,在麒麟1000系列之後,我們在短時間內應該看不到這個晶元了!
華為手機全都是聯發科處理器你這說的也太假啦,至少目前來講華為手機用聯發科處理器的只有幾款中低端手機用的聯發科。
絕對大多數的華為手機還是麒麟晶元的,像華為的P系列mate系列,榮耀30系列等等都是採用的自家的麒麟芯。
要是沒有美國在一邊攪和,或許永遠不會出現搭載聯發科處理器的華為手機,就目前來講中高端Soc晶元麒麟是不輸於聯發科的,也就是美國的出口管制導致華為自家的麒麟芯沒那麼多的備貨,所以如果晶元生產這一關鍵環節沒有搞定,或許下去一年兩年那的時候華為手機能不能繼續搭載自己的麒麟芯還真的不好說。
歸咎到底還是光刻機領域我們國家落後太多,就目前來說上海微電子生產的最高工藝的晶元也就才90nm,而作為行業領頭羊的荷蘭ASML現在已經量產5nm光刻機了,並且3nm也在路上了,這個差距可真的不是三年兩年就能彌補的。
真的再過去十年八年我國的 科技 創新能力能夠突破國外封鎖,真正的站在世界 科技 前沿!
華為手機以後都是用聯發科處理器了么?
麒麟手機處理器如果漂亮國制裁嚴格的話,麒麟手機處理器大概率是沒地方生產了。但我個人覺得麒麟不會消失,最起碼還能設計,下半年的mate40應該還能用上新一代麒麟處理器,p50什麼情況就不好預計了。
麒麟肯定會受很大影響,但肯定不會消失。
聯發科處理器其實也yes聯發科最近幾款手機處理器也還不錯,天璣1000,天璣820等,在形勢不明朗的情況下,多一個選擇其實也還ok了。
這個問題首先要從美國把華為列入實體名單說起,高 科技 含量的組件,美國基本上掌控了全球的命脈,在美國政府的影響下,華為無法同美國的高 科技 企業合作,這完全是一種兩敗俱傷的做法,目前華為已退無可退,所以華為只能選擇美國以外的供應商,短期內肯定會對華為的影響巨大。
在這種大背景的影響下,華為增加了同聯發科的合作,其實兩家企業以前也一直在合作,華為低端機上一直在使用聯發科晶元,據相關信息,目前華為自研麒麟晶元的佔比約80%,聯發科的晶元使用率佔比約20%,後面聯發科晶元的佔比應該會進一步升高。
目前可能最令華為擔憂的是高端機晶元的問題,前面大家可能也看到相關報道,華為緊急向台積電增加訂單,儲備高端晶元,如果美國的禁令事件無法得到緩解,據推測今年第四季度,華為的旗艦手機產能將會受到極大降低,甚至會衍生出更嚴重的後果。當然我們相信會有很好的解決方案出來,也相信國家層面會有相應的對策,我們拭目以待吧。
這個得看什麼價位,一般還是不會選擇用聯發科處理器!華為有自己的麒麟處理器,自己研發,稍遜色驍龍處理器,但是也很強!
也不全部是用聯發科的處理器,但是在晶元使用的佔比上華為有可能會增加聯發科晶元的使用比例。由於美國對華為晶元的制裁導致華為的晶元會受到沖擊,這個時候華為肯定會採取一定的措施去應對這個問題,增加使用聯發科晶元就是華為的應對措施之一,可以分散一定的風險。
華為手機以後是不是都會用聯發科的處理器呢?這個是不一定的,畢竟華為自己也一直在研發自己的處理器,加上美國的這種封鎖會不會長久持續下去也是不一定的,畢竟這樣的制裁對於華為和美國的晶元廠商都是一種利益上的損害,長期以來損害的是雙方的利益。
1、國產光刻機技術突破
光刻機是集成了多個全球一線企業的頂尖專家智慧的結晶,目前只有ASML能夠生產最新進的光刻機,
國內想要突破不是那麼一兩年可以做到的,最有可能的是5年以後,10年以後,但到那時更新進的製程又出來了,所以國內企業要想追趕起碼要10年起步,只要突破光刻機技術,那麼華為目前的困境就迎刃而解。
個人看法:華為下半年的高端機所用的5nm晶元,聽說在美國制裁之前就已經加大了訂單,當然也有報道稱,訂單被取消,產線分給了A14和驍龍875。就這兩個消息來說,未來幾年華為低、中、高端機用的都是聯發科的晶元,總之再不濟也不會用高通的,如果麒麟晶元生產不了,那麼米、ov現在的處境也挺尷尬的,用著高通的晶元,來和華為競爭。
當然現在美國的情況有點糟糕,疫情是全球最嚴重的,出現什麼變數也是有可能的。
還是要看情況而定,現在華為也是迫於無奈,才選擇了聯發科。高通是騎虎難下,本來想打壓華為,結果華為選擇了聯發科也沒選擇高通。論實力的話,高通肯定比聯發科強。華為自己的麒麟系列,現在還不能支撐起華為。如果以後局勢緩解,華為估計還是會用一部分高通的處理器,畢竟要打入國際市場,這點還是必不可少。另一方面,也會抓緊時間自研,防止無芯可用的局面再次發生!
華為海思的業務是晶元設計,沒有晶元製造的能力,給華為製造晶元的主要是台積電。就像是蓋一棟樓,華為是設計師,負責畫圖紙,而台積電是工人,負責蓋房子。
現在手機晶元最先進的製程是5nm(越小越先進),台積電代工,由於美國的制裁,台積電很有可能無法再為華為代工。而國內的代工廠,目前最先進的是中芯國際的14nm(可以滿足現在的低端晶元),中間差了三代。雖然之前追加了訂單,但庫存很可能撐不到明年。而中芯國際短期內也無法解決更好的製程。所以必須再找其他的晶元廠商解決晶元問題。
高端晶元還有蘋果,三星,高通,聯發科。蘋果的晶元不外賣,高通是美國公司,三星的晶元不多,而且也要用在自己的旗艦機上,如果供貨給華為可能會對自己造成打擊。所以現在來看聯發科是最優的選擇。
至於麒麟晶元會不會消失。有可能,中芯國際今年給華為代工了一款低端晶元麒麟710A(14nm製程,榮耀play4T用的就是這款晶元)。如果台積電無法代工,那麼麒麟在低端市場還可以繼續存活。不過中芯國際也用到了美國技術,被要求斷供的可能性還是挺大的。
『拾』 2022華為晶元誰代工
華為沒有自己畝穗的半導體生產線,只負責海思麒麟處理器的研發設計,之前是找的台積仿芹電代工,目前沒有代工的,所以麒麟晶元暫時用不上了,現在都是買的驍備耐畢龍晶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