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國際乒聯歷次規則修改
1、小球改大球開始實施時間:2000年10月1日規則修改內容:將原為39毫米大的乒乓球改成40毫米。新規帶來影響:球體變大後比過去軟,速度減慢,增強了比賽回合和觀賞性,有利於力量型選手。新規則實施後首個大賽冠軍:馬琳。2000年奧運會物盯後,在揚州舉行的男乒世界盃,首次採用大球,無緣奧運、在家苦練的馬琳獲得大球時代的首個冠軍。悉尼奧運會男單冠亞軍孔令輝和瓦爾德內爾小組賽雙雙折戟。2、21分改11分開始實施時間:2001年9月1日規則修改內容:由原來每局21分,縮減到每局11分。新規帶來影響:局分減少後,比賽時間縮短,有利轉播,比賽偶然性增加,有利於實力較弱的選手爆冷。新規則實施後首個大賽冠軍:張怡寧。2002年8月,第六屆女乒世界盃在新加坡舉行。在王楠缺席的情況下,已對新賽制適應一年的張怡寧在決賽戰勝隊友李楠衛冕世界盃冠軍。3、實施無遮擋發球開始實施時間:2002年9月1日規則修改內容:運動員在發球時,將不得用身體及手臂擋住出手瞬間的動作狀態。新規帶來影響:減少直接吃發球比率,增加比賽回合數,對發球和前三板較弱的選手有利。新規則實施後首個大賽冠軍:波爾。2002年10月,男乒世界盃在濟南舉行,波爾在決賽中戰勝孔令輝登頂。4、禁用有機膠水開始實施時間:2008年9月1日規則修改內容:全面禁止用含有機揮發物的溶劑膠水粘球拍,代之以無揮發物的水質膠水。新規帶來影響:禁膠有利於球員身體健康,但會減少球拍膠皮的彈力,使球速進一步減慢,使勝利天平繼續向力量更大選手傾斜。新規則實施後首個大賽冠軍:李曉霞。本屆世界盃,北京奧運會女單冠亞軍張怡寧、王楠雙雙缺席,另外兩名四強選手郭躍與李佳薇也表現不佳。而無緣奧運會、得到充分適應時間的李曉霞重復了馬琳2000年的故事,成為無機時代的第一個王者。 雙打改團體反海外兵團頒布禁膠令限參賽人數規則要點等等改革。在這就不一罍述了。現在附一份乒乓球規則發 球(1)發球開始時,球自然地置於不持拍手的手掌上,手掌張開,保持靜止。 (2)發球時,發球員須用手將球幾乎垂直地向上拋起,不得使球旋轉,並使球在離開不執拍手的手掌之後上升不少於16厘米,球下降到被擊出前不能碰到任何物體。(3)當球從拋起的最高點下降時,發球員方可擊球,使球首先觸及本方台區,然後越過或繞過球網裝置,再觸及接發球員的台區。雙打中,球應先後觸及發球員和接發球員的右半區。(4)從發球開始,到球被擊出,球要始終在檯面以上和發球員的端線以外,而且不能被發球員或其雙打同伴的身體或衣服的任何部分擋住。(5)在運動員發球時,球與球拍接觸的一瞬間,球與網柱連線所形成的虛擬三角形之內和一定高度的上方不能有任何遮擋物,並且其中一名裁判員要能看清運動辯州員的擊球點。擊 球對方發球或還擊後,本方運動員必須擊球,使球直接越過或繞過球網裝置,或觸及球網裝置後,再觸及對方台區。失 分(1)未能合法發球;(2)未能合法還擊;(3)擊球後,該球沒有觸及對方台區而越過對方端線;(4)阻擋;(5)連擊;(6)用不符合規則條款的拍面擊球;(7)運動員或運動員穿戴的任何物件使球台移動;(8)運動員或運動員穿戴的任何物件觸及球網裝置;(9)不執拍手觸及比賽檯面;(10)雙打運動員擊球次序錯誤;(11)執行輪換發球法時,發球一方被接發球一方或其雙打同伴,包括接發球一擊,完成了13次合法還擊。一局比賽在一局比賽中,先得11分的一方為勝方;10平後,先多得2分的一方為勝方。 1.1.5 一場比賽 單打的淘汰賽採用七局四勝制,團體賽中的一場單打或雙打採用五局三勝制。次序和方位(1)在獲得2分後,接發球方變為發球方,依此類推,直到該局比賽結束,或直至雙方比分為10平,或採用輪換發球法時,發球和接發球次序不變,但每人只輪發1分球。(2)在雙打中,每次換發球時,前面的接發球員應成為發球員,前面的發球員的同伴應成為接發球員。(3)在一局比賽中首先發球的一方,在該場比賽的下一局中應首先接發球,在雙打比賽的決勝局中,當一方先得5分後,接發球一方必須交換接發球次序。(4)一局中,在某一方位比賽的一方,在該場比賽的罩灶和下一局應換到另一方位。在決勝局中,一方先得5分時,雙方應交換方位。間 歇(1)在局與局之間,有不超過1分鍾的休息。(2)在一場比賽中,雙方各有一次不超過1分鍾的暫停。(3)每局比賽中,每得6分球後,或決勝局交換方位時,有短暫的時間擦汗。競賽方法已經舉辦過的5屆奧運會乒乓球比賽,競賽方法大同小異,但均不完全相同,主要是採用分組預選和單淘汰加附加賽或排名淘汰賽加附加賽的方式。第29屆奧運會乒乓球競賽方法是:團體賽——第一階段,將男女各16支隊伍分為4個小組進行單循環賽。第二階段,獲小組第一名的隊通過半決賽和決賽,產生團體賽的金牌和銀牌。獲小組第二名的隊只能爭奪銅牌。通過小組第二名之間的對抗,獲勝的兩個隊和半決賽失利的兩個隊進行銅牌的半決賽和決賽,產生團體賽的銅牌。團體賽的形式是:(1)五場三勝制。一、二、四、五場為單打,第三場為雙打。(2)一個隊由三名運動員組成,每名運動員出場2次。(3)比賽順序是: 主隊 客隊第一場 A —— X第二場 B —— Y第三場 C+A或B —— Z+X或Y第四場 A或B —— Z第五場 C —— X或Y(4)在打完前兩場比賽後再確定雙打運動員的出場名單。(5)A或B及X或Y如果參加了雙打比賽,就不能參加後面的單打比賽;不參加雙打比賽的運動員才可以參加後面的單打比賽。 單打比賽——採用與第28屆奧運會相同形式的排名淘汰賽加銅牌附加賽。如果團體賽的名額用不完再分配給單打,使男女單打人數超過64人,將增加一輪預選賽。(來源: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
『貳』 日本乒乓夢碎東京,30年來國際針對我國乒乓球都改了哪些規則
為了限制國乒這么多年來一家獨大,國際乒聯推行了許多的變革。讓其他協會的選手不時地減少與中國隊的差距,讓乒乓球這項運動從「一家玩」到「大家玩」,增加其欣賞性,讓其他協會也有爭金奪銀的時機。下面也就小編本人曉得的一些變革,來舉一些事例:
第三項變革,40+塑料球更突出速度和力氣,防衛型打法退出歷史舞台。
如今的40+塑料球是比之前的賽璐璐球更重、更大,這樣的球最大的變化就是旋轉削弱。為什麼之前38mm的小球,球員都是採取搓、劈長等手腕來過度,而不是像如今這樣在台內直接反手擰起來。就是由於原來的球旋轉太強了,靠伎倆的力氣是很難擰起來的。旋轉削弱之後,反而是速度、力氣成了主導要素,像丁寧、朱雨玲這種靠增加旋轉打對峙的,根本上就被伊藤暴拍到無還手之力。
40+塑料大球,也讓乒壇進入了女子如孫穎莎、王曼昱,男子如樊振東、梁靖昆這種「硬碰硬」暴力對轟的形式。40+球時期,像日本的伊藤、張本,包括台灣的林昀儒都是把近台的速度發揮到了極致,近台的快撕、彈擊等速度一板比一板快,爭取前三板搏殺掉你。而歐洲人奧恰洛夫、皮切福德、法爾克等則把力氣優勢發揮出來,中遠台多板對轟不遜色於小胖。這也是目前40+球開展出來的速度、力氣兩種打法的典型吧。
以上就是小編羅列的國乒聯賽近年來推行的一些技術、器材、賽制的變革,正是這些變革的推進讓國乒在整體上的優勢不是處於壟斷,而是馬龍所說的「略微」搶先了。大家覺得還有哪些變革?
『叄』 中國的兵乓球隊太強了,導致改了什麼規則
1998年至今,國際乒聯對於乒乓球的大小規則改動很多次,平均每兩年就有一項改革措施出台,力度之大,步伐之快,頻率之高,影響之大,為所有體育運動項肆薯目之罕見,似乎目的就是為了限制中國。
1、限制參賽人數
1999年,國際乒聯將世乒賽參賽人數上限減少為男單、女單、混雙7人(對),這樣中國人在這三個項目上就不可能包攬八強,男雙和女雙則為三對,這樣中國不可能包攬四強,降低了中國隊拿獎牌的可能。
2、兩次小球改大球並更改乒乓球材料
2000年,國際乒聯開始將38mm的小球改為40mm的大球,然後再次將乒乓球球體改為40+並更改了乒乓球的組成材料,為了就是這樣能使球速降低,限制中國隊的快攻打法。
3、改變發球規則,改為無遮擋發球
2001年,國際乒聯將5次發球規則修改為每兩球換發一次,限制中國隊多變的發球。同年,將發球改為無遮擋發球,限制中國前三板的威力。
4、改蔽槐變計分規則
2002年,國裂並者際乒聯將5局3勝制,每局21分的賽制,改為7局4勝制每局11分賽制,增大比賽的偶然性。
5、球拍和球網也不放過
2007年,國際乒聯要求乒乓球拍海綿體粘合膠水由有機改為無機,減少彈性,2018年後討論將球網加高,目的就是限制中國的快攻打法。
『肆』 近幾年乒乓球規則變化
國際乒乓球比賽規則的不斷變化,推動了乒乓球技術的變革和發展。
在2001年和2003年47屆團體,單項世乒賽上,國際乒聯對比賽規則做出了重大改革:比賽用球的直徑由38mm增加到40mm,每局分數由21分該為11分,以及無遮擋發球等,並決定此規則從2001年9月1日開始實施。
雖然規則的修改較為簡單,但對乒乓球運動的發展卻產生巨大的影響。
實踐證明,用40mm球比賽避免了擊球速度過快,旋轉過強,來往球少的間題,從而大大提高了乒乓球的觀賞價值;而11分賽制的改革使比賽雙方勝負的偶然性加大,打破了傳統的比賽格局。
雖然目前對11分制褒貶不一,但改革已成定局。
為了繼續保持我國在該運動項目的世界領先地位,我們必須與時俱進,對新規則,新賽制,新特點進行深人的研究,為此,我們走訪了資深乒乓球教練員和有關碰大絕專家,並對專業乒乓球運動員進行訪間,座談,同時通過查閱有關資料,以圖尋找並把握11分制和大球及無遮擋發球在技術,戰術,心理等方面的內在規律,客觀地提出相應的措施與對策,使我國的乒乓球運動盡快適應這一新的變化。
1、乒乓球新規則的演變過程
運動競賽規則的修改有兩個目的,一是為了改進和提高技術,二是可以打破平衡,從總體上促進該運動項目的發展。
歷史地回顧世乒賽走過的路不難發現這一規律。
第36, 37屆世乒賽,中國隊在兩屆的14項比賽中獲得13項冠軍;參加團體賽的18名運動員中,使用長膠,生膠和兩面不同性能球拍的運動員有6人。
歐洲運動員對中國和朝鮮等國運動員這種打法和球拍很不適應,提出了要求改變規則的呼聲。
因此,在第37屆世乒賽期間召開的第37屆國際乒聯大會上對1981-1983年國際乒聯手冊中的乒乓球規則進行了修改:球拍:從1984年1月起,不管球拍兩面的覆蓋物性能是否相同,球拍的兩面仿罩均必須是兩種明顯不同的顏色;發球:限制運動員背對手或使對手看不見其發球動作;在發球時不允許運動員跺腳。
並在第38屆國際乒聯大會上再次明確:球拍兩面不管是否覆蓋物,必須是一面紅色,一面是黑色。
第39屆代表大會對運動員發球進一步做了嚴格規定:球離手後向上垂直拋起的高低不能低於16cmo1998年5月國際乒聯在南非召開的理事會上,以19票對18票通過了限制使用長膠。
繼而,1998年8月中旬,中國乒協收到了國際乒聯發來的"球拍覆蓋物批准表",國際乒聯器材委員會在此表中對"長膠"下了正式定義:顆粒粒高與直徑之比大於0。
9。
顆粒粒高和直徑之比大於1。
1,如不做改進,只能使用到1999年的7月1日;物理指標在允許誤差范圍內,如不做改進只能使用到200〕年10月1日。
近年來國際乒聯對乒乓球規則又進行三大改革:比賽用球的直徑從原來的38mm改為40mm;每屆比賽的分數從21分改為11分,每輪次只能發球2次;發球時禁止用身體遮擋,造成對手看不見球。
2、規則改革對世界乒壇格局產生的影響
根據國際乒聯每年公布的最新世界排名,可以清楚地看出從1981年一2003年來規則的改革對中國運笑姿動員在世界排名上產生的影響,見下表和圖示的比例分配。
1981年——2003年世界排序前10名的男運動員分布情況
年份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00 01 02 03
中國6 6 6 5 6 6 6 5 4 3 2 1 2 2 4 5 4 3 4 5 5 5 4
歐洲3 3 3 4 3 3 4 5 5 6 6 6 7 6 5 4 5 6 5 4 3 4 4
其他1 1 1 1 1 1 1 1 2 3 1 2 1 1 1 1 1 1 1 2 1
在1981年——1989年的9年中,世界排名前10名選手中,中國選手有50人次,占總人數的55%,並且排名都靠前。
例如在1982——1986年公布的排名中,前3名男選手都是中國運動員,說明這是中國選手成績最好,打法最多,陣容最整齊的時期。
1990年——1994年是中國男隊的低谷期,5年中排名前10名選手只有10人,占總人數的20%。
其主要原因是:一批優秀選手如郭躍華,蔡振華,江嘉良等退役,使中國男隊整隊實力受到影響;中國隊的直拍快攻打法沒有創新,技術落後,且青少年後備力量中沒有比較優秀的選手頂上來;新規則實施後,中國隊的總體實力受到影響,與其它國家實力相對拉近了。
如使用"倒拍"的中國著名選手蔡振華1981年排名世界第7名,1982年——1983年排名世界第2名,1984年升到世界排名第1名;而從1985年新規則實施後,我國選手的排名有所下降,而歐洲選手因使用普通膠皮卻沒有受到影響,成績反而上升了。
如瓦爾德內爾在1986年排名世界第10名,從1987年——1998年的12年中,先後5次排名世界第1名,4次世界排名第2名,3次世界排名前5名。
從1995年開始,中國男隊的成績開始逐步提高。
這期間主要是中國乒協的領導加強了對乒乓球訓練的管理,狠抓了基本功,注重了對乒乓球技,戰術打法的繼承和創新,並大量培養和使用青年選手,所以在較短的時間里取得了較好的成績,並涌現出一批優秀青年選手,如:孔令輝,劉國梁,王勵勤,馬琳等。
但形勢也不容樂觀,看近年來男子前10名的所屬,世界男子格局依然是歐足繼續對峙,歐洲男子實力依然雄厚,不容忽視,特別是球變大,1l分制的偶然性及發球的限制等,使我們的國手們應盡快適應新的規則。
3、規則改革對乒乓球技術產生的影響
為了抑制中國人在乒乓球項目上的絕對優勢,國際乒聯在歐洲人的倡導下實行了新規則。
在47屆世乒賽單項比賽中,以瑞典名將瓦爾德內爾為代表的上個世紀的"遺老"們早早被淘汰出局;由波爾,薩姆索諾夫,庄智淵駕駛的"三駕馬車"被掀翻在八強之外;而近乎"失傳"的削球技術重新充當了"殺手"身份;旨在抑制中國人的新規則卻使歐洲人頻頻翻船……。
在本屆世乒賽上,比歐洲人更快適應新規則的中國隊,仍然是實施新規則後第一次世界大賽的絕對贏家。
西方人希望以新規則的緊箍咒束縛住中國人,中國隊卻以東方人的智慧一一找到了化解之法。
由此我們應辯證地認識規則的修改,其影響也是正負兩方面的。
(1)比賽改用大球使比賽更具有對抗性
比賽用球的直徑由原來的38mm增加到40mm。
由於比賽用球增加了2mm,球的旋轉速度明顯下降,這對我國選手尤為不利,特別在發球上。
發球的旋轉變化莫測歷來是中國選手的優勢,是制勝的重要法寶之一。
如今隨著球的變大,旋轉力的下降,加上無遮擋發球規定,發球制人的時代一去不復返。
大球的使用對我國的選手影響很大。
當然,比賽用球的改變使比賽更具有對抗性,同時也提高了競賽的觀賞性。
使用大球,使運動員擊球的速度相對減慢,使比賽的來回球增多,一般情況下,難以一拍置對方於死地,比賽更加激烈,精彩,以前那種幾板攻球打死對手的局面明顯減少了,這無疑提高了比賽的觀賞性。
比賽的對抗性增強,隊員要練就扎實的基本功,靈活多變的打法,靈敏反應及快速的腳步移動和持續搏殺的能力,才能掌握比賽的主動權。
(2)比賽實施11分制使比賽結果的偶然性增大
現今的乒乓球比賽給人的突出感覺是比賽冷門不斷,比賽勝負難以預測,許多比賽的結果具有較大的偶然性。
這既反映了各國球員水平不斷提高,相互實力更加接近,也體現了新規則所產生的影響。
本屆比賽最大的特點是:11分制使以往21分制那種鮮明的局面劃分和戰術組合不再明顯,勝負結局往往在瞬間發生轉變。
強弱之間差距不再明顯,決戰時刻屢屢出現,許多名將紛紛被這種迅速逆轉的局面拉下馬,而更多的新人則藉助新規則一戰成名。
盡管11分制相比21分制不能充分體現乒乓球的技戰術內涵,但縮小選手之間的差距,使比賽更具懸念,更加精彩,卻在另一方面增強了比賽的魅力,賦予了乒乓球運動新的機遇。
21分制的比賽中,由於比分相對較多,一局換發球有5次發球的機會,在比賽中一般是前10分運動員之間往往會處於適應,摸底的過程;11分制則由於比賽減少了10分,相互之間已沒有更多的機會相互摸底,這要求運動員要盡快進人比賽狀態,控制對方,打好開局。
而且兩球一轉換的發球規則,大大削弱了以發球強攻型選手的發球威力和搶攻得分能力。
我國運動員在發球強攻戰術上創造了多種技術,在世界大賽中屢見成效。
21分制時期,前2個發球是摸清對手底細的試探性發球,後3個發球則使用絕招。
而11分制只有2球的機會,這無疑打破了隊員固有的發球強攻模式,削弱了發球的攻擊力和破壞力。
這對我國以強攻型選手和發球搶攻能力較強的運動員是一個制約。
11分制的實施對比賽的技術風格產生了影響,容易使運動員產生求穩的思想,盡盆減少自己的失誤,但這種打法進攻力差,得分機會也很少。
希臘的格林卡,這位老將是11分制的受益者,改11分制後,他這種打法兇狠,特長明顯的運動員一下就佔了上風。
由於大球的使用,那些攻球力大,沖擊猛的選手佔了較大的優勢;而發球規則的修改又使那些以發球搶攻技術型的運動員威力大大減低。
相對而言,穩扎穩打,各種技術全面的運動員優勢更加明顯。
針對11分制,無論那一類型運動員,都有必要重新整合自身的優勢,力求比賽穩中凶,凶中有穩,敢打敢拼,要求原來"技術型"和"實力型"打法的技術風格必須有機的結合。
11分制的比賽平均局點相對更多,同時,也使勝負的偶然性增大。
局點的增加,使比賽更加激烈,更具觀賞性;局點的增加,使運動員在比賽中如何處理關鍵球的次數也相應增加,這無疑對運動員的技,戰術及心理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對勝負的偶然性增大,中國隊的教練余承剛就這問題歸結為兩個原因:一是從21分到11分足足減少了10分,比分的減少,這必然影響到結果;二是發球由連續5個發球該為2個發球,高手落後時緩沖的餘地小了。
過去在關健時刻輪到自己發球時,高水平選手可以把5個發球加以戰術組合,通過變化多端的發球變換戰術,擴大優勢或者追上對方。
現在兩個發球幾乎就沒法組合。
(3)新發球規則產生新變革
所謂新發球規則,也就是當球與球拍接觸時,發球員或他的雙打同伴身體的任何部位和衣服,都不能在球網以及兩側網柱頂端與球進行連線所形成的虛擬三角形之內或上方,一"上方"的高度,以不會擋住接發球員的線為限。
新發球規則的實施,使得乒乓球技戰術發生了大變革開有針對性的策略。
為適應這一情況我們應從兩方面:一是重建發球搶攻體系。
建立新的發球套路應盡量不破壞原有的發球體系。
以馬林為例,由於新發球規則的限制,馬林的低拋轉不轉發球就不能發了,只能改用高拋發球,以高拋轉不轉發球為主,由於發球質量下降,馬林的發球搶攻就要以搶拉上旋球為主,搶沖底線長球和半出檯球為輔。
二是培養快速,兇狠主動接發球的意識。
由於發球質量下降,接發球減少了擺短的使用,而是利用速度將對手逼向中台,從而自己能在中近台形成主動發力相持局面,其中庄志淵正手暴挑,吳尚垠的反手快撕,波爾上手一板高吊的質量和相持中節奏,路線的控制尤為突出。
相反,我國運動員在主動接發球意識上不夠兇狠,果斷,第一板上手不願發力,總想穩幾板,後面再打實力球。
結果一招先失,全盤被動,從而導致兵敗釜山。
所以無遮擋發球規則採用,使乒乓球的接發球戰術發生了一定的變化,進而影響原有打法,也讓乒乓球越來越吸引大家目光。
4、新規則對科學安排比賽和訓練所產生的影響
80年代以來的幾次規則變化對世界和中國乒壇的技術發展已經產生重大的影響,而國際乒聯在近期徹底對竟賽規則進行改革後,中國乒乓球隊為適應新規則,在賽前做了大量的細致工作。
據中國乒羽中心副主任兼總教練蔡振華表示,重新針對新規則進行針對性訓練的是可以取得好成績的。
主要從以下幾方面人手:
自身規律的改變。
從理論上講,國際乒聯從80年代開始對規則進行修改以來,中國隊面對困難都能迎刃而解,並在大賽中取得好成績。
而在本屆世界乒賽所採取的無遮擋發球和11分制及其他方面的改變後,實際上意味著自身規律的改變,我們只有圍繞著新規則尋找新規律,對我國優秀運動員就必須重新設計戰略戰術。
總的來說,從7001年9月1日開始中國隊就一直在嘗試用新的訓練方法去適應新的規則。
訓練內容的改變。
原來的訓練體系和現在的規則存在一定的沖突,也就是說訓練的無效勞動更多,而實際效果減少,因此,我們進行了訓練內容和訓練手段的一些新的嘗試和改革。
例如在訓練時間上有兩個區別,一是每個訓練內容計劃的時間由原來的15m1n改成了5m1n或7m1n;也是因為無遮擋發球,原來是5個發球一個輪次,現在兩個發球一個輪次,原來5個發球可以組成多種戰術的套路,現在要形成更多的套路,而且發球和接發球從主動到被動的轉換頻率也高,所以計劃要進行調整,這是訓練內容的改變。
符合科學性更具實效性的體能強化訓練。
11分制和無遮擋發球要求運動員精力的投人,即每一板球質量的要求更高,除了旋轉,擊球,力量和弧線這四大要素以外其他方面必須要到位,包括落點和命中率等等,這就要求運動員的精力要特別集中,對運動員的消耗就要大一些。
因此我國選手在訓練節奏和體能訓練上進行了較大的調整。
先是把以往的一天兩練改為一天三練,盡管訓練時間並沒有延長,但訓練的強度卻大大的增強,確保了運動量,而整個訓練的改變也是根據"從難,從嚴,從實戰出發",體現了訓練與實戰相結合的原則。
5、結論與建議
針對新規則,我們應繼續秉持以往的方針積極應對,加強思想認識,認真剖析現行規則的特點,掌握其內在規律,根據不同運動員的具體情況,採取有效的手段和措施,盡快適應新的變化,變不利為有利,變被動為主動,保持我國世界乒壇的優勢地位。
為此,應從基本技術,心理訓練,觀念認識以下幾方面人手。
(1)苦練基本攻,繼續發揚我國運動員"快,准,狠,變,轉,'的技術風格。
苦練絕活,技術上力求做到人無我有,人有我精。
繼續發揮發球的優勢,苦練旋,轉,巧的基本攻。
運動員在平時訓練中要在旋,轉,巧的基礎上,強化穩定性和成功率,力求最大限度地減少自身失誤。
大球的使用,擊球速度減慢,相持球相對增加,這就要求運動員要加強相持能力訓練,並進一步得到提高,在比賽中具備充足的後勁,主動上手敢打敢拼,做到心不虛,手不軟。
(2)加強比賽的心理訓練,適應新規則轉化快,節奏快的要求。
要對關鍵場次和局點球進行嚴格的,有針對性的訓練,使運動員習慣於緊張而激烈的比賽;平時訓練要勤於製造干擾氣氛,增加運動員的心理壓力,提高運動員的心理承受能力,以適應快速緊張的比賽節奏。
針對11分制在技戰術上的特點,心理訓練比21分制時代更為重要,培養運動員良好的心理素質,是科學訓練中的重要的組成部分,心理訓練是一種輔助手段,運動員賽場上的鎮定與自信,主要來自對於自己高技術水平的信心。
所以心理訓練的作用在於使運動員敢於拼搏,去爭取好成績。
(3)轉變觀念,更新方法,適應乒乓球新規則。
規則的改變將引導世界乒乓球運動向新的方向發展,教練員應研究新形勢帶來的新變化和新要求,轉變觀念,更新方法,只有主動順應世界乒乓球運動發展潮流,才能使我國乒乓球運動在新的世紀繼續保持世界領先地位。
『伍』 國乒隊到底有多恐怖,為遏制國乒都修改過哪些規則
中國乒乓球一畝卜直都處在絕對的霸主地位,國際乒聯為了國乒的「蓬勃發展」可謂煞費苦心,為限制中國而改變乒乓球規則。
1982年國際乒聯為了限制蔡振華的轉球拍將乒乓球拍兩面的顏色分別改為一紅一黑;
1999年國際乒聯為防止中國隊包攬全部獎牌,將參賽人數減少到男女雙各三隊;
2000年為了剋制中國隊的快攻打法,國際乒聯將38mm的小球改為40mm的大球,減少中國隊發球的旋轉;
2001年為了限制中國隊變化多端的發球改為每兩球換發一次且無遮擋發球;
2002年國際乒聯將五局三勝制,每局21分的賽制,改為7局4勝制每局11分賽制;
2009年為了防止中國在奧運會上包攬單打項目全部獎牌,將奧運會單打名額縮減為兩人。
受疫情影響,東京奧運會乒乓球再次修改規則,比賽禁止手觸球台或吹球,否則就會得到黃牌警告。縮小比賽場地限制中遠台選手的發揮,制約混雙許昕劉詩雯。
中國乒協主席劉國梁:這次奧運會備戰是極其艱難的。備戰時只能想運耐困盡辦法磨煉旁念球員抗壓、抗干擾能力。
可是不管國際乒聯怎麼改,國乒總能迎難而上迅速適應並取得碾壓性優勢。歸根結底是國乒實力太強,只要規定用球拍,冠軍就是我們的!
『陸』 歷史上各屆奧運會對中國的強勢項目都做過哪些規則限制
由於中國在乒乓球,射擊、舉重、跳水,體操、羽毛球等多個項目中有絕中的優勢,所以各界奧運會為了限制中國隊在比賽中獲得獎牌的數理,可以說是處心積慮,煞費苦心。最常用的gm更改規則,比如乒兩種方式就是更改比賽規則,讓中國運動員的優勢不能很多的發揮。第二種就更厲害了,直接在規則上取消比賽項目,連爭搶獎牌的機會都不給我們。
當然一個國家的體育水平不能用取得多少金牌來衡量。但是體育是最應當提倡的就是公平,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多數限制中國強勢項目的奧運規定不能不叫我們浮想聯翩。但是沒關系,"長路漫漫兮修運,我們將上下而求索"。
『柒』 乒乓球規則改革的歷程
2021年日本東京奧運會即將在7月23日告殲開幕,東京奧運會開賽在即,現在全球新冠疫情蔓延,這註定是一屆史無前例的奧運盛會。為了確保運動員可以在安全的環境下比賽,日本政府、國際奧委會和東京奧組委更是多管齊下,嚴防各環節出現漏洞。中國乒乓球協會主席劉國梁在接受采訪時表示,這一次備戰東京奧運,中國乒乓球隊經歷了很多的困難,比如受疫情影響,乒乓球比賽不允許球員用手或者毛巾接觸球台,不允許運動員吹球。對於不少運動員而言,擦球台和吹球都已經是下意識的習慣,此番調整想要適應存在難度。在奧運模擬賽時馬龍就因吹球連續吃兩張黃牌,希望國乒運動員早日適應,獲得好成績。其實 乒乓球規則一直在修改,運動員始終都在適應新的規則。
乒乓球一直是我國競技 體育 中的優勢項目,進入21世紀以來,國際乒聯對乒乓球項目進行了改革,包括器材、技術、賽制等方面,在提升乒乓球運動的競技性和觀賞性的同時,擴大乒乓球在世界范圍內的關注度。但不可否認國際乒聯同樣藉助改革措施來壓制中國隊在乒壇的壟斷地位,以求平衡各國實力,避免出現由於不平衡造成的乒乓球運動發展危機。
自2000年以來,國際乒聯一直致力於修改器材 和規則來促進乒乓球運動的發展,其主要以削弱我 國乒乓球實力、平衡各國水平為思路,先後推出小球改大球、無遮擋發球、無機膠水、11分制等措施。
一、器材改革
20年來,乒乓球在器材方面主要涉及小球換大球、禁用賽璐珞材質的乒乓球、禁用有機膠水等方面的改革。2000年10月,國際乒聯宣布將直徑38mm的小球改為40mm的大球,球重由2.5g增加到2.7g,以降低球速和球的旋轉,以期在比賽襪銷沖時能夠產生更多回合,增加比賽的觀賞性。2006年,國際乒聯宣布全面禁止有機膠水,在不萊梅世乒賽期間宣布2008年9月1日起,全面禁止使用含揮發性有機粘合劑。因有機膠水含有有毒的化學物質,在揮發過程中對運動員身體 健康 產生影響,因此改用無毒無害的水溶性膠水。同時,無機膠水相較於有機膠水粘度較弱斗鄭,與海綿發生化學反應膨脹後會增大彈性。2011年5月,由於賽璐珞材質的高熱易燃的特性,為避免其安全隱患,國際乒聯在倫敦奧運會後決議全面禁用賽璐珞乒乓球,同時宣布於2014年7月起啟用新塑料球。新塑料球除材質上與賽璐珞不同外,球體直徑也將繼續增加,乒乓球直徑不能小於40mm,即新塑料球的直徑在40.0mm~40.6mm。也正是由於對器材的改革,促進了項目發展,保護了運動員身體 健康 ,從而增加了比賽觀賞性,順應了乒乓球運動的發展趨勢。
二、技術改革
國際乒聯在2001年4月通過了無遮擋發球提案,宣布於2002年9月1日起開始實施,此改革很大程度降低了發球技術的威脅程度,對運動員的訓練和比賽產生了較大的影響。無遮擋發球是指運動員在發球時,以球拍為頂點,以球台兩側網柱形成的三角區域無遮擋物的發球方式。與隱蔽式發球不同的是,運動員在發球時不能用身體部位或衣物對球進行遮擋,阻礙對方球員視線。在隔網對抗性項目中,發球技術優秀的運動員可以憑藉此技術在比賽中輕松制敵,從而取得比賽的勝利。無遮擋發球規則的推出很大程度降低了接發球的難度,能夠看清對方發球時的技術動作,以此判斷球的方向和旋轉,更有效地應對來球,避免因發球技術差距較大而過早結束比賽的情況。
三、賽制改革
2001年大阪世錦賽期間通過了11分制提案,即從2001年9月起,乒乓球比賽執行11分制,每輪次2個發球。從之前沿用已久的21分制降為11分制,每輪5個發球降為2個發球,這勢必會對乒乓球未來的發展造成巨大影響。在次年2月,國際乒聯對奧運會乒乓球參賽項目進行調整,從2008年北京奧運會開始,由之前的男子單打、女子單打、男子雙打、女子雙打改為男子單打、男子團體、女子單打、女子團體四個小項目,即雙打比賽並入團體比賽的第三場。在2003年,對奧運會抽簽制度進行改革,從2004年雅典奧運會開始,同一國家的雙打選手必須分在相同半區。2008年2月,國際乒聯通過了限制海外兵團議案,即從當年9月1日起,21歲以上更改國籍的運動員,不能參加世界盃和世錦賽,18~21周歲的運動員參加世界盃和世錦賽需在相關協會注冊滿5年,15~18歲運動員需注冊滿3年。已經代表其他國家參賽的運動員不受此限制。國際乒聯在2010年提出,自2012年倫敦奧運會起,每個國家報名參加單打比賽名額從3人降至2人。2017年提出增設混雙比賽,從2021年東京奧運會開始實施。同年9月,國際乒聯對世界排名計算規則採用新的規則,即2018年1月1日起,採用賽事級別和比賽名次作為積分計算依據,這代表新的積分方式廢除了之前以比賽最終結果(獲勝得分、失力扣分)為計算依據,鼓勵運動員多參加賽事提高世界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