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國際知識 > 如何應對復雜國際形勢

如何應對復雜國際形勢

發布時間:2022-02-22 00:19:51

❶ 面對當今復雜的國際形勢,你認為中國應該如何應對寫一篇小短文

一、當前國際形勢的主要特點與發展趨勢
1.後金融危機時期我國面臨的經濟競爭將日趨激烈
首先歐美聯合對人民幣匯率問題施壓,要求人民幣升值。其次是國內金融市場的穩定受到國際金融市場動盪的挑戰。第三是中國將面臨越來越嚴重的貿易保護主義。
2.我國的安全環境面臨挑戰
首先,表現在各國的軍費開支不斷增長上。其次,各大國特別是美國在加緊軍事戰略的調整和改革。中國的周邊環境帶來的安全隱患也不可小視。全球環境污染造成的氣候變暖問題、跨境犯罪問題、金融危機問題等等,都將影響我國的安全環境。
3.我國在多極化格局中的地位日益上升的同時也面臨著單極的壓力
從目前發展趨勢來看,美國越來越把中國當成主要競爭對手,在各個領域給中國施加越來越大的壓力。
4.我國面臨世界科技革命的競爭
二.當前國際形勢下我國的應對策略
1.趨利避害,妥善應對後金融危機時期國際經濟的挑戰
2.審時度勢,維護世界的和平、發展與合作
3.抓住機遇,積極促進多極化趨勢的發展
4.順應潮流,大力實施科技興國戰略

❷ 如何應對日趨復雜的國際經濟形勢

目前的國際形勢所表現出的危機是源於「美國所謂的次貸危機的蔓延」「越南金融和經濟危機」以及「國際原油漲價和糧食緊缺危機」。但是,真正對我國經濟起直接影響作用的還是高企的油價和美圓的不斷貶值。至於次貸危機和越南金融危機的影響在我國發生所產生的作用主要還是心理恐慌所至。
針對上述國際因素的影響,我國應該採取如下策略。
第一.拿出一定外匯額度積極參與國際原由期貨的買賣,尤其
加大現貨和近期合約買入籌碼,確保國內半年內原油儲備的增加,將貿易的順差降制至零狀態,即使原油價格出現回落,也不用擔心暫時出現的虧損,這樣可以起到穩定國內行業心態的作用,同時也是給西方國家增加資源成本的壓力,畢竟我們的外匯儲備遠遠大於其他國家。
第二.加大扶持國內企業非資源消耗類產品的出口力度,保障國內出口型企業的活躍度。給其他出口型企業有一定的時間實現向內需方向的轉軌。
第三.積極參與與國際原油出口國的對話,培養人民幣或歐元的國際支付環境,逐步削弱美圓對國際支付的影響。
第四.降低對國際奢侈品的進口,適當增加對高科技、環保類產品和技術的引進工作,對於發展中國家適當增加糧食類產品的進口,對於高能耗和污染類的汽車類產品進行限制。

❸ 統一戰線如何面對當今復雜的國際國內形勢

中國共產黨如何面對當今復雜的國際形勢

當今國際局勢正在發生深刻的變化,國際形勢中的不穩定、不確定因素明顯增加,世界還很不太平。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在國際政治、經濟和安全領域中依然存在,並有新的發展,嚴重損害了許多中小國家的主權獨立和發展利益,也給世界和平和國際安全造成威脅。與此同時,因種族、宗教、領土等問題引起的地區沖突此起彼伏,國際犯罪、環境惡化等跨國問題遠未解決,國際社會面臨的共同挑戰還很多。但從總體上看,國際形勢緩和的大趨勢沒有改變,多極化進程是不可阻擋的時代潮流。

經濟全球化給各國的發展帶來新的機遇,也帶來巨大風險。尤其是中國加入WTO以後,面臨著更多的挑戰和機遇。中國應該積極抓住機遇,積極參與,趨利避害,防範風險,勇敢地迎接挑戰。提高利用外資的質量和水平。大力發展科技,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堅持引進來與走出去相結合,提高開放性水平,進一步對外開放和參與經濟全球化,深化改革,解放生產力,增強競爭力。要發揮好對外開放在推動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重要作用,必須適應經濟全球化趨勢的新發展和我國改革發展的新形勢。

為了服從國內提高綜合國力的經濟發展戰略,在今後相當長的時期內,我們國際戰略的重點仍然是服務國內改革、發展和穩定的大局,在國際上廣交朋友,在不失原則的前提下盡量避免與他國的沖突。我們必須深刻認識和把握國際局勢的發展變化,高舉和平、發展、合作的旗幟,堅持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堅持走和平發展的道路,堅持從中國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各國人民的共同利益出發,伸張正義、主持公道,主動參與多邊外交活動,發展與世界各國的友好互利合作關系。

當今社會霸權主義仍是當今世界動盪不安的主要根源,他們仗著自己經濟實力和軍事實力的強大無端干涉別國內政,介入地區爭端挑起戰事,對世界和地區安全都帶來了不利影響。其根本原因還是經濟實力的差距。所以中國共產黨要多出台政策,來提高綜合國力,維護國家經濟安全。要繼續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加快現代化建設的步伐,迅速增加中國的經濟實力;要實現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即經濟與人口、環境、資源的協調發展,增強中國經濟發展的後勁。要繼續擴大對外開放,積極參與國際競爭。加強國防建設和軍隊建設,以及按照「一國兩制」方針保持香港和澳門的繁榮穩定、完成祖國統一大業。只有這樣,在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下中華民族才能實現偉大復興,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

❹ 作為一名入黨積極分子應如何應對復雜的國際形勢

在革命戰爭年代,廣大黨員經受住了生與死、血與火的考驗,他們的政治質量是合格的;在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廣大黨員時刻聽從黨召喚,貢獻了自己的青春甚至生命;在改革開放和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新時期,我們所面臨的復雜多變的國際國內形勢,決不是戰爭年代和改革開放前30 年所能比的,且大多數黨員經受住 了經濟利益、組織形式、生活方式和就業形式多檔化的考驗。但不可的是,有相當一些黨員包括一些領導幹部,卻在市場經濟大潮的沖擊 下打了敗仗。他們的政治質量不僅不合格,而且敗壞了黨風,損害了黨的形象。更為嚴重的是,這些黨員在政治上與黨離心離德,思想上放鬆對自己的要求,作風上意志衰退,被 群眾稱為「冒牌」黨員、「變質」分子。因此,衡量一個黨員合不合格,關鍵就是看其政治質量符合不符合標准,是否將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落實到行動上。

要具備清醒的質量意識,衡量自己合格不合格。我們黨目前有7400多萬黨員。世界上還沒有哪一個政黨能夠擁有如此眾多的黨員,但是黨隊伍的政治質量卻有待進一步提高。黨的力量並不在於黨員數量的多少,而在於黨員質量的高低。列寧曾經指出:「徒有其名的黨員,就是白給我們也不要。」他進一步提出:「世界上只有我們這樣的執政黨,即革命工人階級的黨,才不追求黨員數量,而注意提高黨員質量。」列寧在90年前的諄諄教導和遠見卓識,在今天仍然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

❺ 中國外交如何應對當前復雜多變的國際形勢

實力哦

❻ 中國如何應對當今復雜的國際環境和戰略格局

第一節 國際戰略環境概述 一、國際戰略環境 國際戰略環境是指世界各主要國家和政治集團一定時期內在戰略上相互聯系、相互作用、相互斗爭所形成的世界全局性的大環境。它包括國際戰略格局和國際戰略形勢兩個方面,國際戰略格局是國際戰略環境的框架結構;國際戰略形勢是國際戰略環境的動態表現。它從本質上反映了世界各主要國家的政治集團建立在一定軍事、經濟實力基礎上的政治關系的基本狀況和總體趨勢,其核心是世界范圍內的戰爭與和平問題。國際戰略環境是在一定的時代背景下形成的,時代的特徵對它的基本面貌有決定性的影響。此外,影響國際戰略環境的主要因素還有:國際間戰略利益的矛盾及其發展;政治、軍事、經濟力量在世界范圍內的分布與配置;主要國家之間的戰略關系及其斗爭、制約、合作的態勢;戰爭的進程和結局,以及戰爭威脅的性質和程度等。國際戰略環境是國家安全和發展的國際條件,對實現國家的戰略目標和戰略利益有重大的影響,並決定或制約著一個國家政治、軍事、經濟斗爭的對象和敵友關系以及採取的方針、政策和策略。任何一種戰略,都是依據一定的環境條件而提出來的,在實施過程中都要受到這種環境條件的制約,因此,對國際戰略環境的分析和判斷,是制定戰略決策和戰略實施過程中必須特別加以重視的一個至關緊要的問題。只有站在時代的高度,從各主要國家或政治集團的戰略利益關系入手,較系統地考察一個較長時期內國際戰略格局的狀況和國際戰略形勢的發展趨勢,綜合分析影響國家安全和發展的各種國際化條件,判明本國遭受威懾的可能方向、性質和程度,才能提出正確的戰略對策。總之,國際戰略環境,是一個時期內,世界各主要國家在矛盾斗爭或合作共處中的全局狀況和總體趨勢。它是國際政治、經濟、軍事形勢的綜合體現,關繫到國家的生存與發展,影響一個國家軍事斗爭的對象、任務和目標,因而是各個國家在國際環境中生存必須首先考察和關注的外部環境和條件。二、和平與發展的時代主題仍未改變 時代主題,是指人類社會某一發展階段中帶有全球性、戰略性和關乎全局的核心問題。它是某一時代基本特徵的集中反映,代表著這個時代的本質和發展趨勢,規定著該時代各國人民相應的主要任務。當今時代的主題是什麼?早在20世紀80年代,鄧小平就指出,現在世界上真正大的問題有兩個,一個是和平問題,一個是經濟問題或者說發展問題。和平問題就是反對霸權主義,維護世界和平,就是爭取維護世界整體的非戰爭狀態;發展問題主要是南北問題,即發展中國家的經濟發展問題,也是全人類的經濟發展問題,這是當今世界的核心問題。這就是說,當今時代的主題是和平與發展。20多年過去了,鄧小平這一論斷是否已經過時?應當說沒有。雖然冷戰結束已有20年,國際形勢發生了深刻而又巨大的變化,但和平與發展的時代主題並沒有發生根本性改變。其原因是:(一)在信息技術和知識經濟的推動下,經濟全球化已經成為當今世界最主要的發展趨勢之一,加深了各國之間的相互依存關系。特別是信息技術的應用和普及,不僅創造出了新的勞動工具,生產出了更多的產品,迫使人們到國外去尋找市場、尋求投資,而且為人類社會提供了更先進、快捷的交往工具,保證了國際間經常的相互聯系和交往,這種情況再加上發達國家對落後國家能源和資源的依賴以及落後國家對發達國家技術的依賴,這就使得當今世界各國相互依存度大大提高。這種情況客觀上不允許再恢復到與世界生產力發展水平不相適應的國家間敵對或大國對峙的國際關系格局,從而推動著和平與發展的潮流繼續前進。(二)冷戰後特別是近年來,盡管美國等西方國家在國際關系中推行霸權主義和使用武力的傾向在增長,但主要大國之間尚沒有形成敵對、對抗關系,特別是類似於前蘇聯及華約集團那樣的美國的全球戰略性對手還不可能出現。對中、俄等世界大國,美國的基本戰略仍將是主要通過接觸或「夥伴關系」,把俄、中納入美國、西方主導的國際體系,同時對中、俄實施長期戰略防範。美與歐洲大國之間盡管基本能夠維護其同盟關系,但在許多重大問題如北約與歐盟東擴、北約作用的發揮、部署彈道導彈防禦系統以及朝鮮問題、伊拉克問題、甚至反恐的問題上,有各種各樣的矛盾分歧,但「有斗有和、斗而不破」的模式仍將是今後相當長一個時期大國關系的基本模式和特徵。(三)發展經濟和科技仍是世界各國國家戰略的核心。美國和歐盟在經濟方面將展開更加激烈的競爭,日本在努力重新恢復其經濟發展勢頭,俄羅斯已確立了以發展經濟為中心的國家政策,中國將繼續保持高速增長。各國更加重視科技和國際市場的競爭。美國雖然已不滿足僅在經濟上與其他各大國展開競爭,企圖以發動對外戰爭刺激國內經濟增長,但由於其戰爭政策受到各國抵制,美國與世界大多數國家的矛盾都在發展,其靠戰爭刺激國內經濟復興的企圖不會實現。21世紀的世界格局仍取決於各國以經濟和科技實力為中心的綜合國力較量。(四)南北矛盾更加突出,核心仍然是經濟發展問題。一次大戰後,帝國主義宗主國與殖民地半殖民地的矛盾,隨著二戰後五、六十年代民族解放運動的興起和大批民族國家的誕生,已在政治斗爭的層面上得到了總體解決,由此演變而來的南北矛盾,主要是集中在經濟發展問題上,尤其是發展中國家的經濟發展問題,根本任務是擺脫貧困,摘掉落後的帽子。幾十年過去了,發展中國家經過艱苦的努力已經取得了輝煌的成就,但在整個世界經濟中,大多數發展中國家仍很貧窮,發展問題刻不容緩地提到發展中國家的優先日程上來。人心思變,人心思發展,已成為發展中國家的主流。以上這些都說明,在當今時代條件下,國際形勢盡管有風浪、有起伏,但和平與發展的時代主題沒有改變,總體和平、局部戰爭,總體緩和、局部緊張,總體穩定、局部動盪,是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國際形勢發展的基本態勢。中國面臨的國際環境依然是機遇大於挑戰。 第二節 國際戰略格局 一、國際戰略格局概述 國際戰略格局是指世界各主要國家或地區在一定時期內相互關系的基本結構。它是國際戰略環境的總體框架,表現了世界力量的分布、組合和對比。在國際戰略格局中,擁有強大軍事實力和政治影響力的國家和地區,在世界事務中扮演著主要角色、起著主導作用,通常被稱為極或力量中心。國際戰略格局的樣式是由「力量對比關系」所決定的,由於各個歷史時期,新生力量的形成與變化,使起主導作用的力量中心也隨之變化,從而形成單極格局、兩極格局以及多極格局。國際戰略格局同經常變動的國際戰略形勢有所不同,它在一個相應的歷史時期內具有相對的穩定性。新舊戰略格局的交替轉換,通常發生在涉及世界主要國家的劇烈的社會大動盪之後,其根本原因在於世界基本矛盾的不斷發展變化。真正具有世界意義的國際戰略格局是在近代資本主義發展的基礎上形成和發展起來的。19世紀以後,歐洲列強統治和影響著世界上的廣大地區,從而形成了以歐洲為中心的國際戰略格局。這一格局的特點是幾個大國都想爭奪歐洲和世界霸權,列強內部爭奪劇烈發展,導致了20世紀上半葉發生了兩次世界大戰。二戰以後建立的雅爾塔體制,改變了以歐洲為中心的舊的世界格局,建立了以美蘇兩極為主導地位的國際戰略格局。20世紀80年代末,蘇聯解體,以美蘇兩極為主導的「雅爾塔體制徹底崩潰。由於日本、德國、西歐在經濟上的迅速崛起,海灣戰爭以後,美國的單極世界格局計劃破產。隨著世界形勢的大動盪、大分化、大改組,國際戰略格局開始出現向多極化方向發展。可以相信,一個新的以多個力量中心為基本結構的多極化國際戰略格局正在形成。二、當今世界格局的基本特徵 (一)由少數西方發達國家組成的既得利益集團,憑借其強大的綜合實力,主導並利用現行各種國際規則,保護和擴大其既得利益。冷戰結束的客觀後果是,世界有史以來第一次出現了如此廣闊的相對統一市場,出現了全球主要力量擁有如此廣泛而堅實的共同既得利益之狀態,出現了除非其內部發生分裂否則在一二十年內不會遇到挑戰者的局面,以致有人聲稱自由民主和市場經濟已經成為惟一可行的選擇,歷史開始了以西方價值觀和制度的勝利作為終結的進程。(二)美國是這個既得利益國家集團中影響力最大、也是最咄咄逼人的力量,同時,歐洲作為一個整體的實力也在急劇提升。對美國霸權的理解必須要以發達國家作為一個利益集團為背景。換言之,美國只是整個西方世界的一個組成部分,其影響力的源泉也在於此。正是在這個意義上,歐洲的選擇才特別值得關注。(三)在確立和實施國際規則的方式上,明顯帶有地域性和多樣性的特點,並開始呈現出北美、歐洲並立和亞洲加速組合之勢。地區一體化無論就深度和廣度而言都在加劇的背後,隱藏著各主要力量力求鞏固和擴大勢力范圍,將於己有利的規則灌注其中以抵禦區外競爭的動機。最後,盡管廣大發展中國家擁有建立更合理的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的強烈願望,並且在個別領域佔有優勢地位,比如俄羅斯的軍事力量,中東國家的石油資源,中國的人口規模,但總體來看,它們大都是現行不公平國際規則和由發達國家設定的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接受者,而且它們之間受益或受損情況又有很大的差別,因而在形成集體行動以謀求共同利益方面,還存在重重障礙,尚需要下大力氣加深合作。 由發達國家主導的經濟全球化催生了世界范圍內新的國際分工格局。經濟全球化主要體現為國際貿易、直接投資和技術擴散在深度、廣度和數量上的變化。發展中國家得益於發達國家的技術擴散和市場開放,而新技術的應用和擴散也總是伴隨著大規模的貿易和投資的增長。在這一過程中,許多發展中國家的人力資本也得以積累。經驗顯示,一國經濟開放度的提高和其人均國民收入增長之間存在正相關關系。應當承認,發達國家和部分發展中國家的經歷支持了「共贏」的觀點。然而,全球化在為世界提供「共贏」機遇的同時,也使發展中國家面臨掉入「國際分工陷阱」的挑戰。在整個國際分工鏈條中,發達國家憑借其資本、科技、人才、營銷和消費方式上的優勢或先機,占據了高附加值、高技術含量的產品和服務市場,而大多數發展中國家則處於國際分工鏈條的末端,成為全球市場上為勞動密集型、低附加值、低技術含量產品與服務的提供者。伴隨著信息和通訊技術迅猛進步,不同國家或經濟體之間,在獲得接入信息和通訊技術的機會與利用網際網路進行各種業務活動方面,出現了明顯的「數字鴻溝」。換言之,全球化收益的絕大部分由發達國家獲得,發展中國家只能夠獲得其中的一小部分。而且就是這一小部分收益,發展中國家之間還展開了激烈的爭奪。它們競相開出各種優惠條件,如稅收優惠,允諾最大限度地開放國內市場,承諾遵守發達國家制定的嚴厲的經濟規則,甚至做出政治上的讓步。 廣大發展中國家已經開始為維護自身利益而團結起來,但要真正合成一股力量還需要跨越許多障礙。一般而言,發展中國家之間擁有共同利益,後者為其通過合作來保障自身利益創造了條件。可是我們還要看到,共同利益只是合作的必要條件而非充分條件。考慮到發展中國家數量過多,考慮到各國因發展水平和自然環境各異其利益也有所不同,同時考慮到採取集體行動的成本收益分擔和享用常常不對等,再加上發達國家的分化政策,為數眾多的發展中國家組成一個既得利益集團或形成一股國際力量的難度巨大,因而它們在制訂國際規則的談判過程中經常處於劣勢。總之,發展中國家的成功合作往往具有局部性和暫時性。它們聯合起來並且真正成為世界格局中的一種不可忽視的力量,條件尚不成熟。 發達國家既得利益集團內部「兩極」格局初露端倪和世界多極化趨勢明顯。從某種意義上講,美國和歐洲的分歧是深刻的和難以彌合的。它們在構建未來世界秩序的路線和理念上存在差別,並在貨幣領域內競爭激烈。但關鍵在於,美國推進全球化的方式不啻是對歐洲的生產方式、生活模式和價值觀的顛覆。歐洲是在對自身進行改革,但這並不意味著完全認同美國。應該看到,美國和歐盟的綜合實力差距擴大的趨勢已經停止。相對美國而言,歐洲具有更強的獨立性。歐洲需要美國幫助和支持的程度要遠遠低於美國對歐洲的需要,至少歐洲已不再需要美國這個保護傘來滿足其防務需要。在人口、產出、貿易、製造業等方面,一言以蔽之,在市場規模方面,歐盟已經超過美國。在曾經是比較薄弱的領域,即世界貨幣和金融市場方面,隨著歐元和統一中央銀行體系的創立,歐洲與美國在配置和享用全球金融資源能力上的差距也在大大縮小。歐元區和歐盟運作與擴大的方式,以及它們對待和處理國際爭端的總體態度與手法(盡管歐洲內部各國之間有所差異),為其「軟力量」的積累貢獻甚大,彰顯了美國奉行的單邊主義不合時宜或「失道寡助」。甚至僅從歐美之間的合作與競爭上看,一個多極化的世界事實上已經在出現。以長遠眼光看,未來最有可能和歐美平起平坐的一極就是亞洲,其中處於關鍵位置的是中日韓三國。 全球問題與全球治理問題空前嚴峻和緊迫,需要而且必須通過盡可能多的國家間的協調與合作方能解決。 全球問題主要是指那些涉及整個人類福利的長期和普遍問題,大致可概括為以下六大類:1.貿易與投資規則的確立與執行;2.全球金融體系穩定;3.以恐怖主義、腐敗、洗錢和非法移民等方式表現的跨國犯罪;4.人類健康,其中特別涉及到艾滋病等傳染病的防治和對轉基因有機體的管理;5.環境與資源,包括氣候、污染、生物多樣性和熱帶雨林保護等;6.安全,包括防止地區沖突、多邊「維和」,以及對核武器和生化武器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控制。這里特別值得提及的是影響全球格局的兩個長期因素:全球治理和與此有關的移民政策以及人口問題。需要各國共同為全球公共產品的提供做出貢獻。但找到有效的途徑實現這個目標卻困難重重。當今的超強國家美國在享有霸主收益的同時,沒有能夠盡到公正地和充足地提供全球公共產品的義務,幾乎所有的全球治理機構又都面臨著合法性不足、透明度不夠、責任心不強的困擾。今天,資本、技術及管理知識等生產要素都可以跨國界自由流動,但勞動力的自由流動例外。許多狂熱的自由市場原則的信奉者,也都迴避了允許勞動力在這個星球上自由流動的主張。勞動力自由流動受阻,在更深的層次上暗示了經濟全球化的限度。與此同時,歐洲和日本等發達國家開始步入老齡化社會,大量吸收移民已成為這些國家面臨的非常現實的問題。大量移民進入發達國家後帶來的社會、政治和經濟影響,勢必會波及這些國家的對外政策乃至世界格局。

❼ 中國作為一個發展中大國,面對錯綜復雜的國際形勢,應採取怎樣的應對措施

沉著應對,該狠的時候就一定要狠,絕不手軟!只有這樣人家才會怕你,才能真正感受到中國力量!才能避免別人的挑逗和不必要的麻煩!

❽ 中國應該如何應對當今復雜多變的國際形式

首先, 中國作為一個多名族的泱泱大國,有著五千年的悠久歷史,它所賦予給中國的是多樣性的文化,我們生活在其中,感受到的是:豐富 而不是:單調 正如我們中國面對復雜多變的國際形勢一樣, 當今的國際形勢,存在著方方面面的問題,諸如:南海問題、朝韓······那麼多的問題是不是與我們中九無關緊要了呢?答案是:NO 不是說每一件事我們都要管 而是在所發生的事當中,總結出某些自身所存在的問題,然後加以改之,以適應國際形勢,但並非說只是一味地去適應,同時也要做好帶頭作用, 求同存異嘛! 自己做好某件事時,也呼籲國際方面採納自己的意見或建議。 鄙人之鄙見,望對您有用!

❾ 中國應該如何應對當前錯綜復雜的國際形勢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05-25

閱讀全文

與如何應對復雜國際形勢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29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01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890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23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349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39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365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20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194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01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15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26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30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40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168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40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165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988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27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