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國際知識 > 美國提倡的基於什麼的國際關系

美國提倡的基於什麼的國際關系

發布時間:2023-08-19 05:39:36

❶ 為什麼美國提出「十四點原則」

你是指一戰時威爾遜的十四條原則?
一般認為,威爾遜主義就是威爾遜關於國際關系和對外政策的理念和信仰,嚴格講來,它不是一個邏輯嚴密的理論體系,而是一些願望、信念和標准,以及根據它們重建國際秩序的計劃,它具體體現在1918年1月8日威爾遜對國會發表的「十四點計劃」的演說,該計劃主要強調了下列目標:公開外交、公海航行自由、貿易自由、全面裁軍、公正處理殖民地爭議、民族自決、恢復比利時、撤出俄羅斯領土以及建立國際聯盟。此後,威爾遜又對「十四點計劃」進行了補充,提出了美國外交四項原則(美國無意攫取別國領土;美國外交主要手段是和平談判而不是武力征服;美國不承認任何通過暴力獲得政權的外國政府;美國在國際關系中將恪守信用,遵守道義)等,完善了他關於和平的最終設想。威爾遜主義顯然想用集體安全體系的「快刀」斬斷歐洲古老均勢體系這堆「亂麻」,他似乎要告訴歐洲人:「從今以後,國際秩序不應再建立在均勢的基礎之上,而應以民族自決為基礎;各國的安全不應依靠軍事同盟,而應以集體安全為保障;外交活動也不宜由專家秘密進行,而應『公開地達成公開的協議。』」

得出看法根據威爾遜主義對國際體系的設想可以得出以下看法:(1)他的人性觀是基於自由主義的人性善;(2)他承認民族國家在國際體系中的地位,並且認為和平只能建立在經過考驗的政治自由的基礎之上;(3)在國際層面上,他認為國際政治與國內政治一樣,可以用法律和制度來限制武力的使用;所有國家的政府都應將宣戰權交給多邊組織,武力的使用必須得到多邊的同意或授權;(4)威爾遜認為,類似「勿殺生」的倫理道德、自由民主的價值觀在國際政治中起著重要的作用,決策者應將人看作是目的而不是實現其他目標的手段。他主張從以人為本的角度突出外交政策中的道德律令。

奉行原則威爾遜主義的外交政策常常奉行下面這些原則:第一、作為國內治理形式,民主制度比君主制度和專制制度更好;在世界政治中,民主國家能夠成為美國更好的、更可靠的夥伴;第二、在國外支持民主不僅是美國的道義責任,而且也是一種實際需要;第三,防止戰爭。熱衷消除戰爭根源,支持和平運動、裁減軍備。

思想來源威爾遜主義的主要思想來源有:(1)19世紀主導歐洲和美國的古典自由主義哲學。古典自由主義有重商主義的傾向,它認為資本主義國家有和平傾向,因為戰爭不利於資本主義商業發展。資本主義國家之間在避免戰爭爆發、維護世界和平方面具有共同的利益,因此利益的和諧性會引導大家尋
伍德羅·威爾遜求集體安全,「和平與正義、國際法律和國際組織,應當也可能是國際社會大家庭共同追求的一種目標和架構。」(2)美國的傳教士精神或稱之為「天定命運觀」。這種觀點認為,美國人是上帝的選民,註定負有拯救世界的責任,推而廣之即是向世界輸出美國的自由民主的價值觀。威爾遜認為美國在集體安全體系中肩負領導義務。他在1919年7月10對參議院的講話中說:「唯一的問題是我們是否能夠拒絕別人賦予我們的道德責任,我們是拒絕還是接受世界對我們的信心。」(3)美國意識形態中的「美國例外論」,美國人有一種與生俱來的優越感,認為美國是「山顛之城」、自由之鄉,是理想世界的縮影。在美國外交政策的傳統中,傑斐遜主義與威爾遜主義是一枚硬幣的兩面,兩者都源於「美國例外論」。如果說傑斐遜主義是「潔身自好」、確保美國不被「世界化」(即美國不被沾染上其他國家的壞毛病)的話,那麼威爾遜主義則是「己所欲,施予人」,目的是使世界「美國化」,讓整個世界都仿效美國模式、變得像美國一樣美好。(4)18世紀啟蒙哲學。啟蒙哲學認為,人類是平等的,在國際關系中,人道的目標本身就是國家利益的核心組成部分。
作用的效果按照米德(WaltRussellMead)的說法,20世紀前美國外交政策中的威爾遜主義成分(理想主義成分)早已存在,當然那時它還沒有被命名為威爾遜主義。美國時常顯示出「民族性格中的威爾遜主義傾向:堅持認為美國擁有改變世界其他地方行為的權力和職責,美國能夠而且應當既關注其他國家處理國際事務的方式,也關注它們的國內政策」,這主要體現在美國傳教士在世界上的活動中,但這些活動往往為外交史家所忽視。人們更多地關注於軍人(打仗)和商人(貿易)的活動。傳教士的活動屬於民間性質,雖然也得到官方的協助、支持和保護。而美國官方外交中正式支持世界上的民主並不很多(如支持法國大革命),主要是因為美國國力有限。1823年門羅主義問世後,美國自動將其在政治上的活動半徑劃定在西半球,威爾遜主義的效力和威力也僅限於此。威爾遜主義對外交政策也遠不如漢密爾頓的現實主義的影響大。但進入20世紀後,美國的經濟實力已上升為世界第一,美國又成功地介入了第一次世界大戰,討論戰後安排的凡爾賽會議為美國總統威爾遜向全世界宣告美國的理想主義提供了一個絕好的舞台。威爾遜主義的宣布是在合適的時間(勝利之後)、合適的地點(討論戰後安排的會議)、合適的人(幫助贏得勝利的總統)所說的合適的話語。此後,威爾遜主義逐漸成了理想主義的代名詞,它始終與美國的外交政策、國際政治的理論及實踐密切相聯。

簡化威爾遜主義的公式可以簡化為:(1)道德律令——道德應當是一切外交政策的出發點;(2)多邊律令——多邊主義應當是實現外交政策目標的基本手段;(3)民主律令——在美國領導下實現世界的民主是實現永久和平的前提條件;(4)民族自決律令:任何民族都有權決定自己的政府形式。

注意事項需要注意的是:應當將威爾遜主義與威爾遜的外交政策區別對待,前者是一種外交思想或理論,後者是威爾遜總統時期美國的外交政策。

❷ 評述西方國際關系理論的三大傳統

80年代末,奧努弗(Nicholas 011uf)把建構主義這一術語正式引人到國際關系學,並出版著作《我們造就的世界》.對國際政治學建構主義做出最大貢獻的是亞歷山大·溫特.溫特1987年在《國際組織》上發表了一篇以行動者和結構的關系為內容的文章《國際關系理論中的施動者——結構問題》,開始探討國際政治的社會因素.1992年,溫特發表了《無政府狀態是國家造就的:權力政治的社會建構》,立刻引起轟動,建構主義國際關系理論開始得到廣泛關注,因此可作為國際關系理論發展進入第四個階段的標志.溫特的這篇文章質疑的是現實主義和自由主義研究的起點問題——國際體系的無政府性.現實主義和自由主義都把國際體系的無政府性作為事實接受下來,以此為起點開始研究.但溫特指出,這種接受"無政府邏輯"的做法本身就值得質疑."無政府邏輯"並非只是現實主義和自由主義接受的那種霍布斯邏輯,而是包括洛克文化和康德文化在內的多種邏輯."無政府邏輯"也不是亘古不變的客觀存在,而是行為體在社會實踐中建構起來的社會事實,有別於自然科學中的自然事實.國家利益、權力政治這些現實主義的基本概念同樣也是社會實踐建構的產物.這些思想集中體現在溫特1999年出版的《國際政治的社會理論》這部著作與新現實主義大作《國際政治理論》形成鮮明對照,被認為是20世紀國際關系學最後一本最重要的著作。

建構主義對現實主義和自由主義形成了根本性挑戰,並逐步與後二者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最根本的一條是它與現實主義和自由主義存在不可通約的本體論觀點,認為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有相同之處,也有不同之處,認識論、本體論、方法論三個方面的機械一元主義是不能成立的.建構主義強調觀念、認同、文化的重要性,認為國際體系的物質性結構只有在觀念結構的框架中才能具有意義。考察兩個國家的關系,不要只看它們是否都有核武器或是否是鄰國,也要看它們到底是敵人還是朋友.溫特最常用的典型例子是,美國並不擔心英國的一百枚核彈頭,卻十分害怕朝鮮的一枚核彈頭.因為英美是朋友,而朝美是敵人。

現實主義仍在發展.當前具有代表性的現實主義理論是所謂的進攻性現實主義.它可被視為現實主義發展的第三個階段,也是後冷戰時期最典型的、最激進的現實主義,代表作是米爾斯海默的《大國政治的悲劇》.雖然這部著作的理論化程度不是很高,但現實主義意識卻超過了以往的現實主義.進攻性現實主義從兩個源泉獲得了靈感,一是摩根索的權力論,二是華爾茲的結構論。進攻性現實主義認為,國家的目的是保全自己的生存,因此權力是第一要素.但國際體系的元政府結構卻決定了國家永遠無法知道自己擁有多少權力才能實現這一目標,所以,國家必然追求無限大的權力,因而爭霸也就成為大國關系的必然態勢,爭霸的結果又取決於經濟和軍事實力.進攻性現實主義認為大國爭霸是國際關系的鐵律,人是沒有任何作用的,這是機械唯物主義的錯誤.正因為如此,進攻性現實主義才是極其悲觀的現實主義,悲觀程度超過了華爾茲的新現實主義,甚至在某些方面也超過了摩根索的傳統現實主義,摩根索至少還相信外交技巧在作用,而外交的藝術恰恰是人之所為。

自由主義的發展也仍在繼續.一是制度合作研究進一步深人,阿克塞爾羅德的復雜系統和合作進化理論可能是目前最尖端的合作研究,不僅研究國家在國際體系中通過復雜學習程序進行合作的問題,也研究其他行動者和生物體之間在復雜系統中的合作過程.還有學者將自由主義的幾個重要因素,比如相互依存、民主政體和國際制度結合起來研究戰爭與和平問題,提出了三角和平的理論.二是全球治理.在全球化發展迅速的階段,以元政府治理為基本內容的合作性治理得到了進一步的拓展,多邊主義與多邊國際組織再度成為自由主義研究的重點之一.與之相關的是軟權力的概念,因為在全球治理中,僅僅依靠硬權力是遠遠不夠的.三是國內政治與國際政治的結合.自由主義從第三階段起就開始注意國內國際政治的相關性.1988年普特曼提出了雙層博弈模式,強調了國內和國際兩個層面的關系.海倫·米爾納在1991年的一篇論文中就對以無政府性劃分國際國內政治的做法提出了質疑.到20世紀90年代中期,這一研究取向更加明顯地沿著國內國際政治的結合部位和相互影響方面發展。

五、國際關系理論發展走向

從國際關系理論的沿革歷程來看,國際關系理論發展可能會有以下幾個走向。

首先,從強調循環向強調進化發展.回顧社會科學(不僅僅是國際關系理論)的發展,大理論有兩種明顯的思維取向.一種是認為整個理論體系是循環的,人的社會運動也是循環的,湯因比的"文明循環論"和米爾斯海默的霸權輪回圃等都有著決定論的循環理論色彩.華爾茲的新現實主義也是如此,認為只要國際體系的無政府性質不變,國際體系中的行為體都會圍繞權力這一軸心運轉,這是不可更改的客觀規律.但理論發展到自由主。之後,很大一部分就不是這樣了.自由主義的制度觀是進化性理論,制度是人為的社會事實.基歐漢的新自由制度主義理論最簡單的表述是"制度選擇"——制度可以促成國家間的合作行為,若將人在建立制度方面的能動性考慮在內,就是人通過努力可以促成合作。如果這個命題確實反映了基歐漢的思想,那麼意味著國際關系的整體發展可以走出循環圃,不斷地向更趨合理的方向發展.建構主義則進步突破機械的歷史循環論,突出了人的觀念的力量,重視人的實踐活動的建構功能,強調了文化的作用.從循環理論走向進化理論的實質是關注人的能動性.如果說華爾茲的理論是人失能的世界,基歐漢的制度自由主義則是人有限能動的世界,而溫特的建構主義則是人積極能動的世界.人的能動是國際關系和歷史的推動力,人的復活也是國際關系的希望所在。

其次,從權力政治向校利政治發展.在現實主義頂峰時期,權力變成了一切國際關系活動的核心.二戰後,摩根索建立現實主義理論大廈時,權力就開始走向神話.如果以權力為政治活動目的的情況持續下去,人類是永遠沒有希望的.當然,在當今國際關系中,權力仍十分重要,沒人會否認這一點.但是,也可以看到一種越來越清晰的理念軌跡,它在更多地向權利的方向發展.後現代國際關系理論、女權國際關系理論,以及很大一部分建構主義理論都表現出這種跡象.即使把國家作為主要的國際政治行為體,作為國際社會的成員,國家之間爭斗的原因很可能是權利沒有得到承認而不是生存受到威脅.對等關系是要承認擁有平等的權利.即使對方再弱小,如果不承認對方的權利,就會形成不解之結。民族之間、個人之間又何嘗不是如此.權力和權利是政治學中永恆的概念,核心問題是誰是目的,誰是手段.如果人類社會要不斷走向進步,就不應該忽視權利,並將權利視為目的,將權力視為手段.如果說現實主義是權力政治理論,自由主義和建構主義則更加重視極利政治的歷史性和現實性意義。

第三,從話語霸權向多元理論和方法論發展。如果說第一階段是理想主義的天地,第二階段是現實主義和科學方法論主導,第三階段已經明顯表現出多元態勢,無論是理論還是方法論都是如此.無論哪個學者都很難說自己的理論就是惟一正確的國際關系理論,自己的研究方法是國際關系研究的惟一方法.國際關系理論的現實是多種理論並存,多種方法並存,而且同-個研究中有並用多種方法的現象,即所謂的後實證主義的狀態.除三大主流理論之外,還有深入發展中的批判理論、規范理論、女性理論、後現代理論。除了實證主義方法論之外,還有解釋學方法論、解構方法論等等.這樣的狀態應該是正常狀態,因為多理論、多方法論的競爭狀態,才應該是"學問"的真實狀態。

國際關系學是和現實結合很緊密的學科.從理論與現實的關系看,國際關系理論,除了威懾理論等非常具體的理論外,宏理論一般對國際關系實踐沒有立竿見影的效果,卻有潛移默化的功力.從理論自身建設來看,它要解決的是最根本的問題,比如,我們是誰?世界是什麼?國際關系是什麼?理論本身的意義在於積累思想、傳播學術,實現知識的生產和再生產.國際關系理論經過近百年的積淀和沿革,深化了人們對這個世界的認識,為社會科學的發展做出了自己的貢獻,這是國際關系理論自身的學理旨趣。理論的根本功能是使人們對世界和人類的根本問題有更深刻的認識,從而能夠使人類向更美好的未來發展.說到底,國際關系的根基是人與人的關系,國際關系學的終極關懷也應當是人。

❸ 國際關系理論有哪些主要學派各學派的核心觀點是什麼

1、國際關系理論主要有三大流派:

(1)、現實主義學派的國際安全觀。

(2)、理想主義和新自由制度主義的國際安全觀。

(3)、建構主義的安全觀。

2、三大學派的核心觀點:

(1)、現實主義學派的國際安全觀

基於對國際安全問題的高度重視,現實主義對於國際政治的本質以及戰爭與和平問題進行了長久而深入的思考。

在現實主義學派看來,國際安全在本質上是稀缺的,國際安全問題只可以緩解,卻不能最終得到解決,而獲得安全的最重要手段就是擁有強大的權力。

因此國與國之間的關系就是圍繞權力斗爭的關系。

無政府狀態成為認識國際政治的基本起點,安全困境則是每一個國家必須面對的現實。

現實主義學派主要有以漢斯摩根索為代表的古典現實主義、以肯尼思沃爾茲和羅伯特吉爾平為代表的新現實主義和以約翰米爾斯海默為代表的進攻性現實主義。

漢斯摩根索一生經歷過兩次世界大戰,戰爭的慘痛經歷使他一直堅持人性本惡的觀點。他認為存在於人自身罪惡的本性不可能根本改變,因此也不可能建立一個安全的國際社會。

而在這樣的環境中,人們經常會感到岌岌可危,為了能夠安全,人們必須自保,要自保就必須獲得權力。而國家權力就是這種個人權力的延伸和擴大。

在他看來,權力,主要是軍事權力,是國家行為的目標。在國際社會里,國家對外行為的動因就是出於對權力的追逐。

而不斷追逐權力的結果,則使國與國之間的交往過程中產生相互懷疑和不信任,導致「安全困境」和「零和博弈」,其邏輯結果是國際沖突。

因而獲得國家安全的最重要手段就是擁有強大的軍事權力。

肯尼思沃爾茲強調世界處於無政府狀態,在無政府條件下國家的第一考慮就是生存。

他認為在這樣的體系中,國家的目的不是獲得和維持權力,而是力圖確保生存,兩極均勢有利於降低戰爭危險。

新現實主義的另一代表人物羅伯特吉爾平認為,除了國際政治方面的因素,也應該考慮到國際經濟方面的因素,尤其在全球化浪潮中,國際經濟方面的因素越來越佔主導地位。

在國際安全方面,他強調只有提升包括國家經濟實力在內的整體實力才能更好的獲得安全。

進攻性現實主義的代表人物約翰米爾斯海默強調權力是大國政治的根本,大國為追逐權力而互相競爭,國際體系的無政府特徵和權力分配不公導致國際沖突,只有獲得權力最大化才能盡可能地確保自身安全。

他還提出了5個基本假設:

1、國際體系是無政府體系。

2、大國擁有相互傷害和相互摧毀的軍事權力。

3、國家永遠無法確認它國的意圖。

4、生存是第一目標。

5、國家是理性行為體。

可見,進攻性現實主義是將現實主義的基本命題發揮到極至,國際安全極為稀缺,國際沖突不可避免,只有掌握最大化的權力才能保障自身的安全。

現實主義學派關於國際安全的邏輯是「安全困境」。

在無政府狀態中,國家間具有高度猜疑性,使它們對對方行為總往最壞的方面估計。

國際安全是稀缺的,為了獲得安全,一國增加軍備,必然會使另一國感到威脅,從而引起另一國增加更多、更強大的軍備,最終使軍備競賽無法避免。

(2)理想主義和新自由制度主義的國際安全觀

「強者能其所事,弱者受其所難」仍然是國家在安全問題上的切實感受。

自助、結盟、集體安全等成為國家維護自身安全的可求途徑。理想主義學派認為:除了戰爭,國家還可以通過和平手段來實現自身的安全。

以一戰為界點,國際關系的理想主義傳統開始轉向現在的新自由制度主義。

與現實主義相比,理想主義和新自由制度主義更加註重集體安全和相互依賴。

理想主義學派代表人物美國總統伍德羅威爾遜認為建立國際組織、健全國際法和國際公約可以確保和平和安全。

在國際安全問題上,該學派提出三個重要理論假設:

1、人的本性是善良的,戰爭之所以爆發是因為發動戰爭的有利可圖,使一些人的良知誤入歧途。

一旦喚醒良知,消除誤解,世界即被拯救。

2、主權國家的根本利益是和諧的,國際安全是充裕的。

結束秘密外交,建立國際組織(國聯)來解決各類分歧的矛盾。

3、國家主權不是無限的,必須以國家集體安全體系來保障國際安全。

20世紀70年代,國際關系出現大分化,大組合,一度有美國國力衰落之說。

對此,以羅伯特基歐漢和約瑟夫奈為代表的新自由制度主義流派開始對現實主義發起了強有力的挑戰。

新自由制度主義認為,沖突雖然是國際社會無政府性的產物,但國際沖突是可以抑制的,武力並非有效的政策工具。

國際社會成員可以通過建立國際組織、制定國際制度等,實現國際合作。

物質性權力在維護世界穩定中並不能起到絕對的作用,必須加上制度等非物質性因素。

制度對於國際安全的意義在於:

1、在無政府狀態下,國際社會成員之間具有高度的不信任感,

而通過建立國際制度、成立國際組織可以增進成員之間的了解,促進成員之間的溝通和合作。從而降低這種無政府狀態下的不信任感。

2、在一個相互依賴的國際社會里,戰爭的成本越來越高,國際行為體之間建立的國際制度的規約作用,可以降低爆發戰爭的機率,加強國家間的合作。

總之,基於互惠基礎上運作的國際制度,至少是維持和平的重要力量。

集體安全體系是理想主義和新自由制度主義一直倡導的。

所謂「集體安全」是指「所有國家和地區以法律約束和條約承諾,向無論何時何地發生的侵略行為做出制止和反擊的行為。

」國聯與聯合國都是實施國際集體安全的實例。通過集體安全體系可以緩解「國際安全困境」,它將防止任何一個國家的任務和責任轉嫁到每一個國家的頭上。

但在集體安全實踐中也常會出現這樣的問題:集體安全無力對大國實行有效的制裁措施,也無法對付有盟國或大國支持的國家,面對侵略國家和侵略行為,成員國就是否干預或怎樣干預難以達成一致的意見等。

(3)建構主義的安全觀

新自由制度主義學派對國際制度的強調已經突破了物質權力這一現實主義的硬核,將制度、規范這些屬於社會范疇的非物質性內容帶入了國際關系體系的研究中,並使其成為最主要的研究變數。

那麼,建構主義學派則是把非物質性因素在國際關系中的作用提升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

亞歷山大溫特1992年的論文《無政府狀態是國家造就的:權力政治的社會建構》被學術界公認為是社會建構主義國際關系理論的宣言。

建構主義對於國際安全問題給出了不同的解讀:國際合作是完全可能的,國際合作是通過國際政治文化推動的,而國際政治文化又是由國家之間的互動建構的。

無政府性不是國際關系的第一推動,因為無政府性本身也是國際社會成員在其相互的實踐活動中建構起來的。

無政府性本身具有多種內涵:既可以是敵對沖突的霍布斯文化狀態,也可以是競爭共存的洛克文化狀態,還可以是友好合作的康德文化狀態。

這根本取決於國際社會成員如何去建構、互動它們之間的關系。

主體間的實踐活動建構了國際政治文化、觀念,文化又決定了國際社會行為體的身份和行為。

以和平和友誼為特徵的康德文化將從根本上消除國際沖突並締造國際和平。國際社會發展的趨勢是向康德模式邁進。

建構主義還認為,「安全困境」是主體間相互建構的產物,因此也可以被解構。而解構「安全困境」就是靠建構國際「安全共同體」。

這種「安全共同體」是建立在「一國為大家,大家為一國」的國際政治文化基礎上的。

通過建構國際「安全共同體」,一國安全為另一國的不安全的惡性循環就此打破,國家安全的相對性轉變為絕對性。

你之安全即是我之安全,與「你之安全即為我之威脅」的「安全困境」形成了鮮明對比。

國家安全不再是競爭性的,而是合作性的。

通過國際「安全共同體」可以有效的解決國際沖突實現國際和諧。

(3)美國提倡的基於什麼的國際關系擴展閱讀:

當代西方國際關系理論各學派的代表人物及著作:

新現實主義:沃爾茲,《國際政治理論》。

新自由主義:基歐漢,約瑟夫奈,《權力與相互依賴》,《霸權之後》。


建構主義:溫特,《國際政治的社會理論》。

參考資料

網路-現實主義學派


網路-國際關系理論

閱讀全文

與美國提倡的基於什麼的國際關系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49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23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906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47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374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58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391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52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17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19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41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48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49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62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192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63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185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014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46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