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老外結婚收不收份子錢
英國人結婚以送禮物為主,禮物貴重程度由關系親疏決定,但關系非常要好的朋友也可能會直接送禮金。此外,英國人參加婚禮最大的花費並不是份子錢,而是自己的服裝費用。英國的女人們都會為參加婚禮專門購買新衣服,在每次參加婚禮440英鎊的花費中,給新婚夫婦的禮金平均只有100英鎊多一點,剩下的都被用於打扮自己了。
美國人祝賀新婚的隨份子方式主要是給新人買東西。親朋好友會收到一份長長的購物單,叫做新娘登記單。美國結婚費用傳統上由女方承擔。新娘登記單上分門別類詳細列出所需的物品,大體為:裝飾品;玻璃器皿;炊具;寢具;餐具;浴室用品等。準新郎「無債一身輕」。親友們可以根據購物單上的內容,自行「認購」,作為結婚禮物奉上。新娘登記單的客觀社會效益是,倡導了「禮輕情意重」的良好風氣。登記單上的物品不貴,每件幾塊美元、幾十塊美元,絕不會影響送禮親友的日常開銷,也斷了某些人的斂財之路。
在日本,朋友關系關系一般的,隨份子的數額多為3000到5000日元,摺合人民幣兩三百塊錢;關系比較好的大約給1萬日元,家裡的長輩給得多一些,為3萬到5萬日元,或者稍微多一些。日本人均月薪摺合人民幣約為2到3萬元,所以親友喜事「隨份子」一般不會對他們的生活造成負擔。「日本人送禮物只為表達心意,不是錢越多就表示關系好,價格越高只能證明長輩或領導級別很高,出於對晚輩或下屬的照顧,他必須比別人出的多。」
在韓國,春季和秋季是婚喪嫁娶「隨份子」的旺季。韓國人「隨份子」的數目也有不成文的慣例。例如,普通的關系給5萬韓元,摺合人民幣300元左右;關系好的給10萬韓元。最初,韓國人送禮金是為了祝賀或分擔悲哀,並且為辦大事而支出太大的主人公分擔一點經濟負擔,但近年來,份子錢也逐漸成為韓國人的經濟負擔。
嚴謹務實的德國人則願意直接將禮金折成實物。新人會在婚禮前數月找一家自己喜歡的百貨商場挑選結婚所需用品,然後擬好清單,註明價格發給親友,便其贈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