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國象棋和國際象棋區別在哪裡
中國象棋和國際象棋是兩種不同的棋,因為它們的規則就不一樣,雖然某些棋子的走法是相同的,但還要考慮到棋盤以及規則上的差別。
圍棋不是象棋類游戲,不是已將死對方為贏棋目的的,是一種獨立於象棋的棋。
世界上人氣最高的是國際象棋,因為中國象棋以及圍棋主要流行於亞洲地區。
一般來說,你要是懂規則就算是入門了,之後的繼續提高就要靠你自己了,一定要對下棋有一種持續的熱情以及一種適合自己的學棋方式,要下出自己的風格,這樣才會提高你的水平。
我建議依照自己的學習能力以及愛好程度來選擇,這樣比較有針對性,而不是為了學棋而學棋,這樣就沒意思了。
PS:還有一種棋叫日本將棋,你也可以去了解一下,看看是否有興趣,我主攻國際象棋和將棋,如果你對這兩種棋有興趣的話,歡迎隨時向我咨詢,祝你學棋愉快。
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到你^_^
2. 中國象棋和國際象棋有什麼不同
子力配置不同,走法不同,規則不同。
白方:從左到右依次為:車,馬,象,後,王,象,馬,車
黑方:從左到右依次為:車,馬,象,後,王,象,馬,車
然後每方一排兵.
注意!!!!雙方後和王都在對方對面而且白後在白格,黑後在黑格
1行棋規則:
王:橫、直、斜都可以走,但每著限走一步。
後:橫、直、斜都可以走,步數不受限制,但不能越子。它是國際象棋中威力最大的子。
車:橫、豎均可以走,不能斜走。一般情況下不能越子。
象:只能斜走。格數不限,不能越子。每方有兩象,一個占白格,一個占黑格。
馬:每步棋先橫走或直走一格,然後再斜走一格,可以越子,也沒有「中國象棋」中「蹩馬腿」的限制。
兵:只能向前直走,每著只能走一格。但走第一步時,可以最多直進兩格。兵的吃子方法與行棋方向不一樣,它是直進斜吃,即如果兵的斜進一格內有任何對方棋子,就可以吃掉它而占據該格。
2特殊走法:
除了上面所有棋子的一般著法外,國際象棋中存在下面三種特殊著法:
1)吃過路兵:如果對方的兵第一次行棋且直進兩格,剛好形成本方有兵與其橫向緊貼並列,則本方的兵可以立即斜進,把對方的兵吃掉。這個動作必須立刻進行,緩著後無效。
2)兵的升變:任何一個兵直進達到對方底線時,即可升變為除「王」和「兵」以外的任何一種棋子。
3)王車易位:每局棋中,雙方各有一次機會,讓王朝車的方向移動兩格,然後車越過王,放在與王緊鄰的一格上。王車易位根據左右分為「長易位」和「短易位」。在下面四種情況下,王車易位不允許:
王或車已經移動過;
王和車之間有其他棋子阻隔;
王正被對方「將軍」;
王經過或達到的位置受對方棋子的攻擊。
3勝、負、和:
國際象棋的對局目的是把對方的王將死。比賽規定:一方的王受到對方棋子攻擊時,成為王被照將,攻擊方稱為「將軍」,此時被攻擊方必須立即「應將」,如果無法避開將軍,王即被將死。除「將死」外,還有「超時判負」與「和局」。出現以下情況,算和局:
不知道你有沒有學過中國象棋,但我還是把他們的戰術比較的介紹給你
二中國象棋和國際象棋比較研究戰術
戰術就是兵法,適用於打仗的戰術同樣也適用於對弈,所以中國象棋和國際象棋的基本戰術大致是相同的。常用戰術有以下二十餘種:
(1) 兌子戰術:通過兌子,達到爭先、奪勢、得子等積極目的或簡化局勢、化解攻勢、謀求和棋等消極目的;
(2) 棄子戰術:通過棄子,達到爭先、奪勢、入局、作殺等目的;
(3) 先棄後取戰術:是兌子戰術的一種復雜形式,在棄子和得回子的過程中可以更有效地達到目的;
(4) 雙重打擊戰術:所謂打擊,就是將、要殺、捉、要抽吃等試圖取勝或試圖獲利的手段。雙重打擊的范圍很廣,包括捉雙、抽將等,是謀取子力優勢的最常用的手段;
(5) 閃擊戰術:這是閃開前子露出後子進行攻擊的戰術(在中國象棋中,馬腿、象眼上的閃子也稱閃擊),同時前子進行另一種形式的打擊,如選位做殺、抽子、攔截等,是最典型的雙重打擊戰術;
(6) 借力戰術:這種戰術主要運用在中國象棋中,依靠長程子力,用閃將的辦法調度子力,是一種特殊的閃擊;
(7) 頓挫戰術:也稱為「過門」,在著子次序上採用的強制性過渡著法(主要是捉、將、做殺等),以贏得重要步數;
(8) 騰挪戰術:當自己有某個棋子擋住其他棋子的進攻路線時,可以採用強制性手段把該子移開,不損失步數,是頓挫戰術的一種特殊運用;
(9) 開線戰術:這種戰術主要運用在國際象棋中,通過兌換兵實現開放線路,打開局面;
(10) 攔截戰術:在對方存在攻擊或潛在攻擊的情況下,用自己的棋子攔截對方的攻擊線路,如果與閃擊戰術配合使用,達到贏得重要步數的目的,則稱為暫時性攔截,如果參與攔截的棋子由其他棋子保護,形成有效屏障,則稱為永久性攔截;
(11) 封鎖和困子戰術:封鎖是指利用長程子力設置火力封鎖線,使對方子力無法從一個區域進入另一個區域,困子是指用多個子力形成包圍圈,把對方子力限制在很小的活動范圍內;
(12) 牽制戰術:用長程子力間接威脅王、後、車等重要棋子,使當中的棋子無法離開線路,失去活動自由;
(13) 迂迴戰術:子力調度時如果遇到對方的攔截或封鎖,可以考慮用「迂迴」的方法繞道而行,避開對方的封鎖線,這種戰術適用於中國象棋中馬和兵的進攻,以及國際象棋中王的助攻;
(14) 吸引和引離戰術:吸引是指把對方子力引入自己的包圍圈,對象通常是帥(將)或王,引離的對象是對方進攻或防守的關鍵棋子,通過調虎離山的辦法讓它脫離崗位,吸引和引離的目的不同,但強制性的手段是一樣的;
(15) 阻塞戰術:用強制手段讓對方子力調度到帥(將)或王周圍,阻擋帥(將)或王的道路,這種戰術通常是為實施悶殺而服務的;
(16) 搗毀戰術:用棄子等手段破壞帥(將)或王的防禦體系,攻擊對象通常是保護帥(將)的仕(士)相(象)或保護王的兵形,如果攻擊對象是肩負防守重任的攻擊性子力,那麼這種搗毀戰術也稱為消除防禦支柱戰術;
(17) 解將還將戰術:同時運用閃將和墊將的手段,在應將的同時給對方將軍,這種著法稱為解將還將,它可以化解對方的抽將、做殺等威脅;
(18) 謀和戰術:在局面劣勢的情況下謀求和局的戰術,通常依靠兌子來實現,國際象棋中謀和戰術還包括謀求長將或逼和,中國象棋中長降和長捉是禁止著法,但可以利用規則,製造規則允許的長要殺(亞洲規則允許)、長攔等不變作和的著法。
以上戰術盡管在中國象棋和國際象棋上都有運用,但是運用手段和側重點是不同的,下面就列表加以說明。
|戰術 |中國象棋 |國際象棋
|借力戰術|做殺、排局中常見 |運用不多
|開線戰術|運用不多 |打破局面的常用戰術
|迂迴戰術|主要是馬和兵的迂迴|主要是王的迂迴
|搗毀戰術|破壞仕(士)相(象) |破壞兵形
|謀和戰術|主要依靠兌子實現 |除兌子外,可謀求長將或逼和
3. 國際象棋和中國象棋有什麼區別
國際象棋與中國象棋的區別:
1、國際象棋的棋盤是由8*8個黑白相間的格組成的,象棋的棋盤是10*9個點構成的。
2、國際象棋的棋子包括1個王,1個後,2個車,2個馬(騎士),2個象(教士),以及8個兵,除了車以外,其它所有的棋子,包括名稱相同的,走法都不一樣或不完全一樣;象棋的棋子包括1個帥(或將),2個車,2個馬,2個炮,2個士,2個象,以及5個兵(卒)。
3、象棋有迫死,也叫等殺,就是不將軍而使對方無步可走或無論怎麼走都是送帥(將)吃時算贏;而國際象棋遇到這種情況算和,只有將軍將死或對方認輸才算贏。
4. 國際象棋和中國象棋哪個好
學國際象棋 懂國際語言
交國際朋友 做國際人才
曾有朋友問我:想讓孩子學一種棋類,到底選擇哪種好呢?
客觀地講,棋類普遍具有益智功能,無所謂哪種好哪種壞。
有心理學家曾做過實驗,把(中國)象棋、圍棋、國際象棋提前在一間屋子裡擺好,並將三種棋置於同等位置,光線等條件也完全一樣,然後告訴孩子要開設棋課,每人需要選擇其中一種,結果56%的孩子選擇了國際象棋,30%的選擇中國象棋,選擇圍棋的比例僅為14%。
之所以出現這樣的結果,大多數人認為國際象棋立體棋子栩栩如生,具有良好的視覺效應,首先吸引了孩子們的眼球。
但下面的情況也是事實:
世界范圍內下圍棋的人數約有8千萬,主要集中在中、日、韓等幾個東亞國家,規則也不是很統一;下(中國)象棋的人群主要在中國,第二個國家就是越南,總人數約在1億2千萬左右;而世界上下國際象棋的人數保守統計也有8億6千多萬,世界國際象棋聯合會目前擁有189個會員國(或地區),遠遠超過圍棋和中國象棋的幾十個,無人否認國際象棋是世界第一大棋。
2017年8月在山東聊城舉行的全國國際象棋棋協大師賽參賽人數達到1573人!
出現這樣的情況,主要還是因為中西方文化的差異。拿中國象棋和國際象棋來講,中國象棋的老將不能出九宮格,而國際象棋的王卻可在整個棋盤行動;中國象棋的馬有蹩馬腿限制,而國際象棋的馬就可以越子。
中國象棋的兵卒沖到底線幾乎廢掉,而國際象棋的兵到達底線卻可以升變為最厲害的皇後。
國際象棋還是棋類中唯一有女性(皇後)的棋種,它體現了西方開放、包容的文化,而圍棋、中國象棋一定程度上體現的則是中國封建文化。
棋無好壞。自然決定讓孩子學棋,建議還是先了解一下,然後由孩子自己作出選擇,畢竟學棋的是孩子而不是我們家長。
學國際象棋 懂國際語言
交國際朋友 做國際人才
(國際特級大師、中國隊總教練、
中國棋院葉江川院長親筆為俱樂部題詞)
1.有效開發智力:國際象棋是世界第一智力運動,被世人譽為「啟智魔杖」,學下國象會使孩子更加聰明。
2.養成認真態度:避免孩子出現敷衍、馬虎、粗心大意的不良習慣。
3.培養靜心能力:通過弈棋讓孩子注意力高度集中,避免聽課、做作業時三心二意。
4.訓練邏輯思維:學會舉一反三地思考,能夠進行有效邏輯推理和准確判斷。
5.培養記憶能力:通過復盤、背記定式等記憶訓練後,可以顯著提高少兒記憶能力。
6.培養計算能力:通過學下國象進行趣味性計算訓練,能夠提高計算能力,使數學成績更加突出。
7.培養競爭意識:國際象棋的競技功能能夠潛移默化對孩子產生影響,使其提前、逐步適應社會競爭。
8.培養抗挫能力:通過學下國象,教育孩子正確面對失敗,增強承受挫折的能力。
9.培養平常心態:勝不驕傲,敗不氣餒,優勢不浮,劣勢不躁,真正做到寵辱不驚。
10.廣交天下朋友:互聯網時代,學下國象不僅可以認識中國孩子,而且可以與其它國家孩子下棋,結交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同時促進英語學習。
5. 國際象棋和中國象棋有何不同
1、首先是棋盤,中國象棋棋盤是由九道直線和十道橫線交叉組成。中間以「楚河漢界」相隔,淋漓地再現了當時兩軍對壘的場景;國際象棋的棋盤是由8*8個黑白相間的格組成。
有趣的是,如果把「楚河漢界」拿開,正好是一張8×8方格的棋盤,與國際象棋棋盤幾乎一樣。「9」是最大個數,在中國古代,象徵著多與廣的意思,「九州」泛指中國。「8」更有無限擴伸、四面八方的喻意。8和9在中西方都喻著無窮大的意思。古代戰爭的目的就是爭取更多的土地,為了佔領更多的地盤,所有充當戰場的棋盤都體現了古人的這種意識。
中西方對於戰場對峙的觀念不同。中國象棋的棋子占據在交叉點上,通過線(路)與對方交鋒;國際象棋則是面與面的對峙,一馬平川,連界河都不用。這體現了中國人的運籌帷幄和游刃有餘的作戰風格,以及西方古戰場上滿盤皆兵的作戰風格。中國象棋是紅先黑後,國際象棋是白先黑後。
2.中國象棋的棋子包括1個帥(或將),2個車,2個馬,2個炮,2個士,2個象,以及5個兵(卒);國際象棋的棋子包括1個王,1個後,2個車,2個馬(騎士),2個象(教士),以及8個兵。總體棋子數量一樣,中國象棋無後,國際象棋無炮。
3.國際象棋的王不僅可以像中國象棋的王一樣沿直線走,還可以斜著走,並且可以走任何地;中國象棋里的將只能在九宮里走,而且不能斜著走。
國際象棋里的後威力最大,可以上下左右斜著走,步數不限;而中國象棋里威力最大就是車,但也只能夠上下左右走,唯步數不限,只要在棋盤內且沒有其他棋子攔路。
國際象棋里的馬不蹩腳,而中國象棋里有『蹩馬腳』這個限制。
國際象棋里象可以斜著走,步數不限,可以在棋盤任何地方走;中國象棋里的象只能斜著走兩步,走「田字」還不能過河,且如果它走的"田"字中央有一個棋子,就不能走,俗稱"塞象眼"。
國際象棋里的兵必須正著走斜著吃子,到達對方底線後可以升變(升變可以兌換成任何一種兵種,但不能夠兌換成王,或者不變,一般上都換成後較多)中國象棋里的兵正著走正著吃子,過河以後可以橫著走,相當於「小車」。
中國象棋裡面有炮,必須隔著一個子吃掉另外一個子,國際象棋里沒有。
另外國際象棋里還有王車易位、吃過路兵等特殊走法。
4.中國象棋有迫死,也叫等殺,就是不將軍而使對方無步可走或無論怎麼走都是送帥(將)吃時算贏;而國際象棋遇到這種情況算和,只有把將軍將死或對方認輸才算贏
6. 中國象棋與國際象棋有哪些異同點
車馬放的位置和走法是完全一模一樣的。半相似的是象。不過國際象棋的象走斜線。中國象棋象怎麼走我不說了。省略。
全有兵。並且 全在主力棋子的前面。不同的是中國象棋的兵,黑棋叫座。國際象棋沒這個差別。國際象棋的兵和中國象棋的走法完全不同。直進斜吃一格。
國際象棋多了後。它是車和象的加強版。可當車用,也可當象用。就這么簡單。王全有。不過國際象棋的王全樣。中國象棋則分為帥和將,以此區分 。
國際象棋的王可以滿盤遊走。殘局的時候相當有戰鬥力。相當 於一個車。這點完全跟中國象棋不同。並且王可以見面。中間至少相隔一格。國際象棋對王是個很重要的戰術 。
國際象棋的棋盤密集狹窄。開局階段就投入戰斗。很容易丟子。因為有斜線的緣故。
7. 中國象棋和國際象棋有什麼區別
區別:
1、棋盤不同
中國象棋的棋盤是10*9個點構成的,國際象棋的棋盤是由8*8個黑白相間的格組成的。
2、傳承精神不同
中國象棋的藝術和棋理折射著以儒家思想為正統的東方民族文化精神,國際象棋的內蘊則體現著宗教籠罩下的西方民族文化精神。
3、棋子不同
中國象棋的棋子包括1個帥(或將)、2個車、2個馬、2個炮、2個士、2個象、以及5個兵(卒),國際象棋的棋子包括1個王、1個後、2個車、2個馬(騎士)、2個象(教士)、以及8個兵。
(7)國際象棋和中國象棋有什麼區別擴展閱讀:
中國象棋主要流行於華人及漢字文化圈的國家,象棋是中國正式開展的78個體育運動項目之一。是首屆世界智力運動會的正式比賽項目之一。2008年6月7日,象棋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國際象棋棋盤為正方形,由64個黑白(深色與淺色)相間的格子組成;棋子分黑白(深色與淺色)兩方共32枚,每方各16枚。雖然漢語稱之為西洋棋或國際象棋,但是實際上它起源於亞洲,後由阿拉伯人傳入歐洲,成為國際通行棋種,也是一項智力競技運動,曾一度被列為奧林匹克運動會正式比賽項目。
8. 中國象棋跟國際象棋有什麼區別
區別如下:
1、首先是棋盤,中國象棋棋盤是由九道直線和十道橫線交叉組成。中間以「楚河漢界」相隔,淋漓地再現了當時兩軍對壘的場景;國際象棋的棋盤是由8*8個黑白相間的格組成。
(8)國際象棋和中國象棋有什麼區別擴展閱讀
棋牌是棋類和牌類娛樂項目的總稱,包括中國象棋、圍棋、國際象棋、蒙古象棋、五子棋、跳棋、國際跳棋(已列入首屆世界智力運動會項目)、軍棋、橋牌、撲克、麻將等等諸多傳統或新興娛樂項目。
參考資料國際象棋_網路、中國象棋_網路
9. 中國象棋和國際象棋有什麼關系
中國象棋和世界象棋表面上看起來大同小異,除了在規則、走法上有一些差別,另外中國象棋多了炮和士,國際象棋多了後,實際上兩者蘊含的文化差異卻非常大。首先從棋盤上來看,中國象棋中間以楚河漢界」相隔,比較生動地表現了古時兩軍對壘的場景。另外,中國象棋的棋子都擺在交叉點上,通過線與對方交鋒;國際象棋則沒有界河分隔,棋子都擺在格子里,棋盤的差異體現了中國人運籌帷幄以及西方古戰場上滿盤皆兵的作戰風格。
炮
國際象棋和中國象棋最大的差別就是炮:
追求大一統的中國古代社會,城市是政治中心,城市管理鄉村,城市的規模較大,城市失守,意味著統治權的喪失,擁有城市就擁有了一切,城市的職能決定了攻佔城市的重要性,所以中國象棋里有炮,這是攻堅的需要,但在西方封建社會里諸侯的基地不過是城堡,迴旋的餘地小,野戰決定命運,戰爭的成敗更主要取決於各級將士的素質和表現,戰爭更體現人的因素,所以國際象棋沒有炮。
後
在國際象棋中,後的作用舉足輕重,中世紀的歐洲,王室之間的聯姻是常態,諸侯之間通過聯姻結成聯盟,王後是力量結合的紐帶,國際象棋中王後威力巨大與此有關。婦女是各級騎士崇拜的偶像,王也不過是大騎士。王後力量超群,是決定勝利的關鍵。當然後的威力強大,也是西方女權的見證。但在中國古代,婦女地位低下,皇後也不過是皇帝的附屬品,在中國象棋都看不到後的影子。
兵
在國際象棋和中國象棋中,兵的規則都是只能沖鋒不能後退,在最前方保家衛國。但是不同的是中國象棋中的兵無論如何沖鋒陷陣也都還是兵,拱到底線就沒什麼用了,這一點也說明中國封建社會等級森嚴,老百姓永遠是老百姓,老百姓不在乎政權的興亡,明哲保身比什麼都重要,當順民是首選,因此奮斗沒有價值也就失去了動力。而國際象棋中的兵被稱作是靈魂棋子,一旦攻到底線可以升變為王以外的任何子力,不想當將軍的兵不是好兵」,這體現了西方論功行賞的公平性,只要付出就會有回報。尊重個性的民族和開放性的棋義大概也是國際象棋在國際上成為主流棋種原因吧。
王
王是勝負的標志,中國象棋中的將、帥」龜縮在九宮之中,他是國家的象徵,是被軟禁起來的傀儡」,一旦遭到攻擊,必須士相守衛才能逃過一劫,但在國際象棋中,王沒有皇宮,他的助攻作用非常明顯,到了殘局必須御駕親征」的,國際特級大師古菲爾德曾經說過在開局階段,王是一個嬰兒;在中局階段,王是一個小孩;在殘局階段,王則是一個成年人。」充分說明了國際象棋里王的作戰價值,尤其在殘局中可以隨意行走的特點就凸顯出來。還有國際象棋中的王車易位」一方面是幫助王逃離險境,另一方面也更大方便出動了車。
10. 中國象棋和國際象棋,他們是什麼關系為什麼那麼相似
這個是沒有本質的關系的。是各國文化的產物。過去的皇宮就和象棋中的9宮類似。皇上是不能隨意出宮的。所以象棋的將帥是不能出9宮的。而士象不離將帥旁也就是以前所謂的侍衛或著什麼帶刀侍衛的。車是以前戰鬥力最強的工具。在象棋中也得到了完全的體現。小兵只能前進不能後退在中國的文化教育中就能說明。因為火葯是中共現發明出來的。所以最先被加入象棋中的。
至於國際象棋,如果你會玩的話你就能很好的理解他們的關系。皇上是志剛無上的。他們可以在世界任何地方隨意走動。當然他們的攻擊力量也相當厲害。皇後是第二戰鬥力。在中國女人是不會進入政治以及軍權的。(個別除外)。而卒子在他們的世界中為什麼沖到對方的最底線,為什麼會變成除皇上和皇後的任何一個棋子。這個我也不是很明白。我的理解就是這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