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中芯國際屬於什麼性質企業
中芯國際屬於上市企業。
中芯國際集成電路製造有限公司於2000年4月3日根據開曼群島法例注冊成立。2004年3月18日於香港聯合交易所主板上市。2020年7月16日在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鳴鑼上市。
獲得榮譽
2017年11月,獲得「2017年中國大陸創新企業百強榜單」榮譽。
2019年7月18日,中國電子信息百強企業名單發布,中芯國際位列第26位。
2020年1月3日,上榜2019年上市公司市值500強,排名第253。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中芯國際
② 中芯國際A股和港股中芯國際是一股對標一股嗎
是的。
中芯國際的A股和港股H股都是普通股,雖然價格不一樣,但是擁有的權利是一樣的。
5月24日,中國晶元製造企業中芯國際發公告稱,已於美國東部時間2019年5月24日通知紐約證券交易所,中芯國際將根據修訂後的1934年《美國證券交易法》,申請將公司的美國存托股(ADS)從紐約證券交易所自願退市,並注銷這些ADS和相關普通股的注冊。
(2)中芯國際多久上市開盤擴展閱讀:
中芯國際向全球客戶提供0.35微米到45/40納米晶元代工與技術服務。除了中芯國際高端的製造能力之外,我們為客戶提供全方位的晶圓代工解決方案,以一站式服務滿足客戶的不同需求:從光罩製造、IP研發及後段輔助設計服務到外包服務(包含凸塊服務、晶圓片探測,以及最終的封裝、終測等)。全面一體的晶圓代工解決方案務求能最有效縮短產品上市時間,同時最大降低成本。
③ 中芯國際是一家怎樣的公司,有何背景
中芯國際全稱為中芯國際集成電路製造有限公司,中芯國際及其控股子公司是世界領先的集成電路晶圓代工企業之一,也是中國內地技術最先進、配套設施最完善、規模最大、跨國晶圓的集成電路製造集團。公司於2020年七月16日在上交所科創板上市,總部位於上海,擁有全球化的製造和服務基地,同時中芯國際在美國、歐洲、日本和中國台灣設立了營銷辦事處,提供顧客服務,同時也在中國香港設立了辦事處。
④ 科創板從申購到上市需要多少時間
科創板股受理到上市一般需要大半年時間,甚至更長。
證監會表示,發行人申請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在科創板上市,交易所在收到申請後5個工作日內做出受理決定;另外,一旦交易所受理申請,需要將資料報送至證監會進行審核,證監會可要求交易所進一步問詢,問詢一般需要6個月,而問詢通過後做出最終是否同意注冊上市的結論需20個工作日,整個過程最理想也需要7個月。
另外,如果申請科創板上市被否,可以6個月後重新申請。科創板新股申購的准備
第一步,賬戶和資金准備。
《交易特別規定》明確規定了個人投資者的適當性條件,要求申請許可權滿足兩大條件。一是開通前20個交易日證券賬戶及資金賬戶內的資產日均不低於人民幣50萬元,二是參與證券交易24個月以上。其中,50萬元不包括該投資者通過融資融券融入的資金和證券。文件要求,首次委託買入科創板股票的客戶,必須以紙面或電子形式簽署科創板股票風險揭示書。
也就是說,要想參與創業板打新,首先要准備50萬資金開戶,這50萬資金不只是股票市值,資金賬戶內的資產應該現金都算,包括逆回購等。不過,融資融券賬戶的資產不應該算。我的理解,開通之前20個交易日平均有50萬,那麼,開通以後有沒有50萬就無所謂了。沒有50萬的朋友,可以自己研究下這個規定,總有辦法。另外,科創板需要開通,或者到櫃台或者在網上開通。
第二步,市值申購。
網上申購要求持有市值達到10000元以上,每5000元市值可申購一個申購單位,不足5000元的部分不計入申購額度。此外,每一個新股申購單位為500股,較現行的1000股規定有所下調,申購數量應當為500股或其整數倍。
也就是說,申購科創板股票之前,你賬戶內要有至少1萬的股票市值,etf和逆回購等都不算,只算股票市值。有人問,科創板設在上海,是不是只有滬市市值算,深圳股票不算?現在沒有明確規定。我的理解是,滬深市值應該會通用,如果只算上海市值,那對持有深圳市值的投資者不太公平,這樣也顯得科創板太小家子氣了。另外,中一簽改為了500股,這個與之前的創業板、中小板一樣。
第三步,市場化定價。
科創板沒有23倍發行市盈率的上限管制,新股發行的定價是不受約束的。這就要求投資者專業且有很強的風險承受能力,科創板里的打新和炒新都將會有高風險,不像主板、中小板、創業板的新股發行一樣,基本上都是零風險或者絕對的正收益,科創板將可能出現新股上市首日破發的情況。
第四步,網上申購比例。
網下初始發行比例將調高10%,並降低網下初始發行量向網上回撥的力度,回撥後網下發行比例將不少於60%,以強化網下機構投資者報價約束,引導各類投資者理性參與。同時,明確回撥後網下發行比例不超過80%,保障網上投資者的申購比例。
⑤ 中芯國際上市時間
7 月16日。
中芯國際回 A 之路創下多項科創板記錄。從受理到過會,僅用時 19 天,堪稱 " 閃電過會 ",從提交上市申請到正式上市僅用 45 天;7 月 16 日,中芯國際上市首日,開盤價 95 元 / 股,較發行價上漲 245.96%,市值高達 6780 億元,這是 A 股近十年來最大規模的 IPO ;本次共募集資金總額最多達 532 億元,是妥妥的 " 募資王 "。
中芯國際是國內規模最大、技術最先進的晶元製造企業,是內地第一家提供 14 納米技術節點的晶圓代工廠。目前在全球范圍內,僅有 4 家晶圓代工企業有技術能力提供 14 納米技術節點。技術型 CEO 梁孟松帶領團隊僅用了 298 天就實現了 14 納米量產,這項技術突破改變了以往中芯國際與台積電之間差距不斷拉大的趨勢,並將差距縮小到了 2-3 代。
據悉,中芯國際目前有研發人員 2530 人,碩士及博士人員佔比為 20.52%。2019 年投入 研發費用為 47.44 億元,約為台積電 1/5;招股書顯示,2019 年中芯國際營收 31.16 美元, 約為台積電 1/10;凈利潤 2.35 億美元,約為台積電 1/50;毛利率為 20.83%,約為台積電 1/2。
中芯國際的 IPO《招股書》披露的數據顯示,該公司 2019 年研發人員的平均薪酬為 36.7 萬元。同年,中芯國際員工薪酬的中位數是 38.3 萬元。
⑥ 上市了!中芯國際,會不會成為下一個中國石油
第一,中芯國際的上市情況
中芯國際此次A股上市發行19.38億股,發行價為27.46元,實際募資532.3億元,發行市盈率為109.25倍。從發行情況來看,中芯國際估值是偏高的,在上市首日,中芯國際股價大漲201.97%,更是將市盈率估值提升到300倍以上。
在中芯國際A股上市之前,中芯國際的H股有過一波大漲。我在中芯國際A股正式上市交易後,其h股出現了大跌,跌幅達到25.23%。對比中芯國際的A股和H股可以發現h股的市盈率僅為95.48倍,A股出現明顯高估。
當年中國石油發行價為16.7元,當時A股上市也沒有漲跌幅限制,上市首日就大漲163.23%,漲至48.62元,估值水平也是非常高。
相同的是兩只股票上市的時候,市場都極為看好,當時中國石油是亞洲最賺錢的公司,而目前中芯國際是中國最大的半導體晶圓代工企業。
第二,兩者的行業和趨勢有區別
不過完全用中芯國際去對比中國石油本身也不客觀。中國石油屬於周期性行業,那宏觀經濟波動的影響很大,當時正好是中國宏觀經濟極為景氣的周期中,中國時候石油的利潤非常高,市場用當時的利潤去預期未來,但實際情況是之後石油需求下降,中國石油的業績沒有繼續保持增長,所以缺乏成長性支撐高估值。
現在中芯國際的情況是不一樣的,新國際處於半導體行業,這是科技產業從當前可以預見的,其實來看未來半導體行業的需求還是會持續增加的。中芯國際目前正在持續的投入研發,7納米14納米晶元的業績貢獻很小,實際當前的利潤並不是很好,如果未來高端晶元能夠實現產業化量產和商業應用的話,業績有明顯的成長空間。
中芯國際的未來主要取決於自身研發能力的提高,以及整個半導體產業的發展趨勢。
所以我認為不能簡單地去認為中芯國際會成為下一個中國石油,但目前中芯國際的股價確實是存在著明顯的高估,主要是市場情緒推動,很多股民認為中芯國際是未來科技的希望,所以完全忽視估值水平而去搶購股票導致。
⑦ 中芯國際以前在美股市值及股價漲跌如何
中芯國際之前在美股的表現並不好,以至於直接從美股退市。
中芯國際自從今年6月1日在A股科創板提交IPO申請後,僅僅用了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就拿到了批文,刷新了A股IPO的審核速度。到了7月5日,中芯國際直接宣布發行價為27.46元/股,從融資規模上來看,中芯國際已經是當之無愧的A股規模第一。中芯國際此次初始發行股票數量為16.86億股,時至今日,中芯國際已經飆升到了70元/股,其市值已經超過了6000億元的大關,堪稱是A股科創板的第一股。由此可見,中芯國際從美股退市,也是一個非常明智的選擇。
其二是因為中芯國際在中國地區的市場份額顯著提升。根據中芯國際的年報顯示,其在中國的銷售佔比擴張至百分十五十九,而在美國的銷售佔比卻進一步萎縮至百分之三十二。
也正因為上面的這些原因,中芯國際才會從美股退市。總而言之,中芯國際此前在美股的表現很不好。
⑧ 中芯國際最快上市時間
中信國際與7月17日正式在A股上市
⑨ 中芯國際解禁股什麼時後上市
上市日期 2022-07-18
序號
股東名稱
預計上市日
新增可上市股份
限售條件
1 中芯國際 2022-07-18 3371.24萬 海通創新證券投資有限公司、中國中金財富證券有限公司分別持有的33,712,400股股份限售24個月,其他戰略投資者所持股份限售12個月。
2 中芯國際 2022-07-18 3371.24萬 海通創新證券投資有限公司、中國中金財富證券有限公司分別持有的33,712,400股股份限售24個月,其他戰略投資者所持股份限售12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