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適合比賽的民族舞有哪些
新疆舞或者孔雀舞。
② 民族舞包括哪些舞蹈
漢族(代表作:七盤舞,鐸舞)
藏族(代表作:氂牛舞),
傣族(分花傣和水傣),
孔雀舞(代表作:雀之靈).
雲南花燈,
苗族(代表作:蘆笙舞),
飛天,
回族(代表作:奔騰),
朝鮮族(代表作:農樂舞),
壯族(代表作:火貓舞),
彝族(代表作:阿細跳月)
鄂倫春族(代表作:黑熊搏鬥舞)
高山族(代表作:高山族舞)
佤族(代表作:木鼓舞)
侗族(代表作:踩堂)
保安族(代表作:扇子舞,斗來舞)
瑤族(代表作:度戒舞,夫妻跳盤王)
水族(代表作:跳神)
普米族(代表作:裹草簾子舞)
獨龍族(代表作:剽牛舞)
哈尼族(代表作:白鷳舞)
基諾族(代表作:大鼓舞)
這是我學民族舞時接觸到的,應該比較完整了,很多民族的舞蹈是從別的地方演變而來的,都差不多.我總結的這些是有代表性的,還有,我是一個字一個字打上來的,絕對沒有復制~~
希望對你有幫助!
1樓的,你說的那些是漢族的民間舞,不是民族舞.
③ 民族舞都有哪些
民間舞,是由勞動人民在長期歷史進程中集體創造,不斷積累、發展而形成的,並在廣大群眾中廣泛流傳的一種舞蹈形式。民間舞蹈和人民的生活有著最密切的聯系,它直接反映著勞 民族舞
動人民的生活和斗爭,表現著他們的思想感情、理想和願望。由於各民族、各地區人民的生活勞動方式、歷史文化心態、風俗習慣,以及自然環境的差異,因而形成了不同的民族風格和地區特色。 世界上各個國家、各個民族都有各自不同風格特色的民間舞蹈。在歐洲芭蕾舞劇中的民間舞蹈,一般稱作代表性舞蹈或性格舞蹈,它是經過舞蹈的專業加工,使其與芭蕾的風格相和諧、統一在一起。
編輯本段藝術特點
載歌載舞,自由活潑。中國民間舞蹈很主要的一個特點,就是舞蹈與歌唱的緊密結合。這種載歌載舞的形式,自由、生動、活潑,可以比純舞蹈易於表現更多的生活內容,而且通俗易懂,所以非常為我國廣大人民群眾所喜愛。 巧用道具,技藝結合。中國的很多民間舞蹈都巧妙地使用道具,如扇子、手帕、長綢、手鼓、單鼓、花棍、花燈、花傘等等,這就大大地加強了舞蹈的藝 民族舞
術表現能力,使得舞蹈動作更加豐富優美、絢麗多姿。 情節生動,形象鮮明。我國的民間舞蹈很著重於內容,大多都有一定的故事傳說為依據,因此,人物形象鮮明、人物性格突出。雖然有的舞蹈僅是表現某一種情緒,但它也多是作為一個完整的故事情節的片斷而出現的。如廣東的《英歌》是表現梁山泊英雄好漢攻打大名府的故事;福建的《大鼓涼傘》傳說是表現鄭成功抵禦外寇練兵的活動。 自娛娛人,意旨統一。中國很多民間舞蹈常常是自娛性和表演性的統一。有些舞蹈活動,對於舞者來說,他是自娛,同時也是為了表演給觀眾看,因此舞者很注意自己舞蹈技藝的提高,故而我國的民間舞蹈得到了較高程度的發展。 情之所至,即興發揮。中國各個地區的民間舞蹈在流傳中,雖然都有一定的格式和規范,但也都有即興發揮的傳統,特別是在一些民間舞蹈家的身上這一點尤為突出。在他們情感最激動的時刻,常常是能出現閃爍著獨特光彩的舞蹈的時候。
編輯本段民族舞的發展
50年代初,在政府的大力提倡和認真實施下,大規模地開展了「搶救遺產」的工作。體現在舞蹈領域,一方面是有效的考察、搜集、整理散見於民間的各民族舞蹈,通過加工——再創作,以其精華展現於舞台;另一方面則是對戲曲舞蹈的繼承、發展,使其脫胎為獨立的舞蹈藝術。 民族舞
各民族自然傳衍的舞蹈——尤其是技藝性較強的,在傳衍過程中其基本風格往往集中體現在一些有代表性的藝人身上,他(她)們大都是農民,堪稱民間舞蹈家,但長期以來地位低下,甚至過著忍飢挨餓、顛沛流離的生活。所以,「搶救遺產」也是對身懷高超技藝的民間藝人的拯救,他們自身和他們的藝術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尊重——破天荒地登入了大雅之堂。 這一工作,不是一時的權宜之計,而是長期實行的基本政策,也可說是「延安新秧歌運動」的延續和發展。新一代的舞人自覺沿著《講話》的指導思想,深入生活,向群眾學習,認真地對於那些,看似「粗糙」卻是「最生動」的民間舞蹈進行學習、搜集、整理,本著「去其糟粕」——剔除封建社會遺留下的不健康成份,「取其精華」——選取最具人民性的審美特質進行提煉、加工——再創造。 在建國後的十多年中,在毛澤東所提倡的「百花齊放」、「推陳出新」方針指引下,涌現出了一批具有濃郁的民族、地域特色,洋溢著時代氣息,反映了人民精神面貌的優秀舞蹈。它們不僅為廣大群眾喜聞樂見,而且在國際文化交流中,為世界舞壇所矚目。前面已經提及的如:戴愛蓮的《荷花舞》、《飛天》;賈作光的《鄂爾多斯舞》……等都是這一時期領時代風騷之佳作,象這樣的作品還有很多。如:《紅綢舞》(群舞)首演於1949年,編導:金明(1927——)等,編曲:程雲,首演者:長春文工團鄭建基、王亞彬、劉海茹。一隊男女青年,高舉著「火把」跳著歡快的秧歌, 民族舞
「火把」變成了紅色的長綢——如火龍飛舞,矯健的舞姿與變幻的「火龍」交相輝映,洋溢著青春活力。舞蹈以民間秧歌和傳統技藝——「百丈帆」為基礎,選取了「燃燒的火把」這一有意味的形式,宣洩著人民得解放的共同心聲。1950年該舞第一次進京演出,轟動首都。次年,入選參加第3屆「世青節」獲金質獎。半個世紀以來,演遍了中國大江南北和世界的五洲四海,人們不約而同地說它是:「中國之火的象徵」。 其它漢族舞蹈,如:《花鼓舞》、《豐收歌》等,都堪稱佳作。《花鼓舞》(群舞),首演於1956年,編導:張毅(1934——),作曲軼名;首演者:大連市歌舞團,張毅領銜。「花鼓」流傳於山東省,長年以來,它是貧苦農民流浪乞討的一種賣藝形式。鼓棒上系有半米多長的鼓穗,舞者以鼓棒與鼓穗的頂端交替擊鼓形成一種獨特的技藝。張毅賦予「花鼓舞」以樂觀向上的時代精神並將鼓穗加長突出其技藝性,在激昂、多變的節奏中,人體健美的律動與彩色鼓穗的豐富線條相交織,構成舞蹈的獨特魅力。該舞曾獲1957年「世青節」金質獎。 在這股強勁的時代潮流中,少數民族舞蹈之花奼紫千紅,遍地開放。《孔雀舞》(女子群舞)是金明的又一佳作,首演於1956年,作曲:羅忠熔,首演者:中央歌舞團資華筠、崔美善領銜。高高山崗上,一隻開屏的「孔雀」,抖動著美麗的翅膀沖下山來,一雙雙「翅膀」化作了「孔雀姑娘」,踏著象腳鼓與 鑼的敲擊聲,和著優美的旋律,簇擁著「鳥王」翩翩起舞——飲水、照影、沐浴、飛翔…… 孔雀是聚居在西南邊陲的傣族古代圖騰崇拜——宗教藝術的遺存,一直被視為吉祥、幸福的象徵。民間流傳的傳統「孔雀舞」只有男性表演,舞者身背象徵翅膀的沉重道具,限制了形體的自由與舒展。編創者突破傳統——嘗試以女性來展示孔雀的美麗,在服飾上也進行了革新——去掉沉重的道具,代之以墜滿孔雀羽毛的寬擺長裙……這個舞蹈於1956年首次在全國舞蹈會演中亮相,就以其新奇和優美,備受觀眾青睞,次年又在「世青節」獲金質獎。 在搜集、整理傳統民族舞的基礎上創作而成的舞台精品確實不少。政府為交流經驗、繁榮創作,定期舉辦文藝會演。飽經憂患的各族人民都以能在舞台上展演自己的舞蹈而自豪。 由於歷史原因,有些地區或民族,生活中自然傳衍的舞蹈瀕臨絕境。面對新的時代,他們也渴望以舞蹈來表達心聲,樹立自己民族的形象。他們甚至向專業舞人提出:「為我們設計一個舞蹈吧!」《快樂的羅嗦》、 《草笠舞》正是在這樣的「呼喚」聲中,應運而生。 上述的各民族舞蹈,代表著這一時期數量最大的「情緒舞」——短小 民族舞
精煉,無復雜情節,以比、興手法狀物抒情。無論是在傳統民間舞蹈基礎上加工、創作的,亦或是專業舞人精心設計的,都突出民族風格——力求體現不同民族的審美特質。 生活的豐富多彩,造就了舞蹈題材、體裁、風格、式樣的多樣化,這一時期,從生活中提煉舞蹈語匯——不強調特定風格,更直接地反映生活的作品也不少。如軍事題材的舞蹈作品中,雙人舞《艱苦歲月》,給人們留下格外深刻的印象。這個作品首演於1961年,編導:周醒(1934——1988)、彭爾立(1936——);作曲彥克、周方,首演者:廣州軍區戰士歌舞團,朱國琳、廖駿翔。編導者從同名雕塑中獲得了靈感,或者說,舞蹈是這座著名雕塑的「動態化」呈現:長征路上的老戰士與小戰士,面臨敵人的圍追堵截,在飢寒交迫中艱難跋涉。小戰士幾盡昏厥,老戰士吹起竹笛,激昂、優美的音樂喚起了戰士對未來的嚮往,他們相互鼓勵、相互攙扶著,向著既定的目標不屈不撓地前進。《艱苦歲月》以它獨特的創意,凝煉的結構,感人的細節,鮮明的舞蹈形象,呈現出戰斗中的浪漫情懷。它注重的不是解釋事件,而是表現人物感情的升華。 從戲曲中提煉語匯的古典舞——《春江花月夜》頗具代表性。 女子獨舞《春江花月夜》首演於1959年,編導:栗承廉(1932——1993);首演者:北京舞蹈學校,陳愛蓮。該舞採用了同名古曲為舞蹈音樂,藉助了唐代著名詩人張若虛的同名詩作:「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的意境,適當借鑒了戲曲舞蹈中的一些程式和優美身段,以婀娜柔美的舞姿,細膩含蓄的情韻,表現了月夜下的少女對幸福的憧憬。 以上列舉的都是50-60年代中期的代表性舞目,經受了長期的社會的選擇,得以流傳至今。這些作品的編導和領銜首演者,是新中國第一代舞人中的佼佼者,他(她)們接受嚴格的專業訓練的同時,特別注重向生活學習、向群眾學習,自覺地追求——藝術個性與民族氣派、時代精神的交融。 經過「文化大革命」(1966——1976)的10年浩劫,倍受摧殘的舞蹈藝術得到了復甦,在中國實行改革開放的進程中進入了新時期。在這歷史性的社會變革中,人們的思維方式、價值 民族舞
觀念、心理狀態、審美意識都發生著明顯的變化。反映在文藝思潮上,比較集中的體現於圍繞著對傳統文化、傳統觀念的反思,探討其在中國現代化進程中的價值評估。不同觀點在各個領域里的公開論爭,反映出文化人思想的空前活躍,體現了在鄧小平「實事求是、解放思想」的號召下,「百花齊放、百家爭鳴」方針的進一步弘揚。這種進步是深刻的、全面的,對新時期的舞蹈創作也產生了重要的作用與影響。 「文革」前的舞蹈,基本上已形成了相對穩定的總體模式——時代印跡。宥於當時的思想觀念,創作者似乎很怕自己的作品,距離生活原型或原生形態的民間舞蹈太「遠」,對題材、體裁的選擇以及舞蹈動作的加工,一般持慎重態度並偏於趨同性。因此在創造輝煌的同時也存在著某種雷同化、模式化的傾向。 文藝復甦後的廣大舞人,躍躍欲試,盡管在價值觀念,審美意識方面相互存在著各種差異,卻無例外地反映出強烈的創新意識——渴望對過去慣用的手法和固有模式——哪怕是「成功經驗」,予以突破。在回顧、反思中,經歷了困惑、探索甚至是孕育的陣痛後,先後涌現出一批新意盎然,令人矚目的作品。
編輯本段代表人物
成長於50年代的舞蹈編導,再創佳績,其中黃少淑(女,1938——)、房進激(1931——)伉儷合作的《小溪、江河、大海》,則更具突破性。這個女子群舞,首演於1986年,作曲:焦爽 ,首演者:中國人民解放軍藝術學院舞蹈系張曉慶、李茵茵等。一群著水色長裙,身披透明薄紗的少女,似滴滴晶瑩的「水珠」,以細碎、流暢的舞步逶迤連綿地運動著,舞姿幻化成江河泛起的波濤,細浪起伏不斷。少女揮舞著裙、紗,以大幅度的奔騰跳躍,形象地展現了奔流不息的浩盪江河滾滾向前……舞蹈營造出山澗小溪流聚成河,匯入大海的壯觀景象,揭示著人類亘古不變的規律。 像這樣體現出濃重的生命意識的舞蹈,新生代的編導也佳作迭出。如:《奔騰》(男子群舞),1986年首演,編導:馬躍(回族,1945——)作曲:季承、曉藕等,首演者:中央民族學院舞蹈系,姜鐵紅領銜。舞蹈以領舞、群舞的相互襯托,展現出一馬當先,萬馬奔騰的雄偉氣勢。其中,「人」的「信馬由韁」與「馬」的「奔騰飛馳」交相揮映,迸發出無限的生命活力……這個舞蹈是對蒙古族舞蹈創作的重要突破。它不滿足於一般意義的民族風格展現,而是通過體現蒙古民族須臾難離的馬的「靈魂」搏擊,揭示這個民族對生命的感悟。 《黃河大河唱》是偉大的愛國主義作曲家洗星海的不朽之作,這部作品和以它為基礎創作的的同名《黃河鋼琴協奏曲》,都被確認為「20世紀華人音樂經典」。舞蹈編導選用經典樂曲編舞,是極富挑戰性的新嘗試。蘇時進(19——)、尉遲建明(1935——)80年創作的男子群舞《黃河魂》(南京軍區政治部前線歌舞團首演)率先向此目標進擊,他們的成功實踐對於舞蹈創作題材、表現手法的開掘均具有開拓意義。 1990年首演的《黃土黃》(群舞)具有動人心魄的震撼力。編導:張繼綱(19——);作曲:汪鎮寧;首演者:北京舞蹈學院於曉雪領銜。一群赤身背鼓的漢子們和一群穿斜大襟布掛子、窄腳褲的婆姨們,使人想起祖祖輩輩守著這片黃土地上的父老鄉親——他們似乎剛剛從「土坷 民族舞
垃」中爬起來。但是當漢子與婆姨們輪番起舞,把身上背的鼓打得震天價響,跺腳、踹腿,幾乎把大地踏出了坑……你會感到他(她)們已經大踏步地跨進了現代社會。以「土」得不能再「土」的形態,十分「現代」地宣洩著自己蘊積已久的感情。對腳下這片黃土地的摯愛,對山外世界的嚮往,對未來的希冀……通過那無休無盡、反復敲擊的鼓聲一股腦地迸發出來。動作幅度、力度的超常化和同一動作的重復性,為既往的舞蹈所罕見,進入「痴狂」狀態的鼓手把大地震憾……。 上述幾部作品,雖然在風格上存在著明顯差異,但都選擇了氣勢恢宏的群舞來表現強烈的生命意識。這似乎是一種時代的呼喚,下面的兩個獨舞《雀之靈》、《殘春》也屬於同一題旨的闡發。 這一時期,對於中國古典舞的探索,也有了長足的發展。如:《金山戰鼓》(女子3人舞),首演於1980年,編導龐志陽(1931——)、門文元(1934——)等,作曲:田德忠,首演者:沈陽軍區政治部前進歌舞團,王霞、柳倩、王燕。作品取材於距今900多年前中國南宋時期著名巾幗英雄——梁紅玉的事跡。在寡不敵眾的危機時刻,梁紅玉親自擂鼓助陣,中箭後,以大無畏的精神,忍痛帶傷,堅持戰斗至最後勝利。舞蹈以靈活、流暢的舞台調度,精湛、高超的技藝,簡煉、感人的情節,將梁紅玉帶領女兵,助陣作戰的情景生動的展現出來。它充分發揮了中國戲曲的虛擬性表現手法卻並不拘泥於戲曲的程式,舞台上雖只3人,卻好似千軍萬馬,身批鮮紅色長披風的梁紅玉,動如風、立如松的英豪之氣更給觀眾留下了深刻印象。 《新婚別》(雙人舞)首演於1984年,編導:陳澤美(194 ——)、丘友仁(194 ——);作曲:張曉峰、朱曉谷,首演者:北京舞蹈學院:沈培藝、李恆達。它取材於中國唐代著名詩人杜甫的同名詩作,表現的也是盡忠報國的主題,卻纏綿緋惻另有一番情調。紅燭高照的新房裡,新婚的妻子羞澀、焦急地等候丈夫的歸來,憧憬著婚後美好的生活。但是無情的現實卻是丈夫即將出征,真所謂「新婚即別何匆忙,為國捐軀斷衷腸……」。雞鳴、號角打斷了情意綿綿的雙人舞——生離死別時刻終於到來。最後妻子毅然將長刀遞給丈夫,慨然送其出征。舞蹈以中國古典舞特有的情韻——尤其是發揮了水袖的功力,以精煉的手法較好的刻劃了人物。 近期作品的精選,似乎更費斟酌,但我們有理由肯定新時期的舞蹈經歷了復甦後獲得了全面發展。不僅作品基數明顯上升,而且在題材、體裁、風格、樣式以及編舞技法……等方面更加豐富多樣。透過強勁的主體意識呈示,噴溢著開放時代的意緒和氣息。
④ 世界上有哪些民族舞蹈
世界各個民族、地區都有屬於自己的舞蹈,如歐洲的愛爾蘭踢踏舞、西班牙的踢踏舞,美洲的黑人踢踏舞,非洲的鼓舞,亞洲中國的藏族踢踏舞、印度的腳鈴舞等——不勝枚舉。
⑤ 國際標准舞有幾種以及評判標準是什麼
國際標准舞按舞蹈的風格和技術結構分:現代舞(摩登舞)和拉丁舞兩大類。 按競賽項目可分為三類:現代舞,拉丁舞和團體舞。 現代舞分:華爾茲、探戈、狐步、快步和維也納華爾茲。 拉丁舞分:桑巴、恰恰恰、倫巴、鬥牛、牛仔舞。 A現代舞 現代舞起源於歐洲,具有端莊、含蓄、穩重、典雅的風格和紳士風度。舞步流暢,輕柔灑脫,舞姿掩蓋,起伏有序,音樂節奏清晰,舞蹈富於技巧性,是老少皆宜的舞系。 (1)華爾茲 華爾茲舞亦稱賀舞,是現代舞中歷史最悠久,生命力最強的舞蹈形式。「華爾茲」一詞最初來自古德文Walzel,意思是「滾動」,「旋轉」或「滑動」。 華爾茲的風格特點是莊重典雅,華麗多彩。其動作流暢起伏婉轉多變;舞姿飄逸優美,文靜柔和。舞蹈時,男伴似王子氣宇軒昂,女伴似公主溫文稿爾雅,雍容大方。華爾茲音樂3/4節拍,節奏中等,每分鍾20~~30小節。 (2)探戈舞 探戈舞起源於非洲中西部的民間舞蹈探戈諾舞。 探戈舞是最早被英國皇家舞蹈舞蹈協會肯定,並加以規范的四個標准之一。它綜合了世界各種探戈舞的精華,以其剛勁挺拔,瀟灑豪放的風格和獨有的魅力征服了舞壇。探戈舞步獨樹一幟,斜行橫進,步步為營,俗稱「蟹行貓步」。探戈動作剛勁銳利,欲進又退,欲退還前,動靜快慢,錯落有致,沉穩中見奔放,閃爍中顯頓挫。探戈音樂速度中庸,氣氛肅穆,以切分為主,聽之鏗鏘有聲,振奮精神。 (3)狐步舞(Slow Foxtrot) 狐步舞起源於美國黑人舞蹈。1914年夏,美國賞哈利.福克斯模仿馬在慢步行走時的動作,並設計了一種舞蹈形式,迅速在全美風行。人們因此稱狐步為福克斯。現在國際上跳的狐步舞是英國的約瑟芬.賓莉改編的。 狐步舞的風格特點除具有華爾茲的典雅大方、舒展流暢和輕盈飄逸之外,更具有狐步舞獨有的平穩大方,悠閑自在,從容恬適的韻味。狐步舞的舞步輕柔、圓滑、流暢,方位多變且不並步。在動作銜接中呈現出降中有升,升中有降的線行流動狀。狐步音樂4/4拍,速度中庸,節奏明快,情緒幽靜而文雅,基本節奏與探戈相反,是慢快快(sqq)。 (4)快步舞(Quick Step) 快步舞從美國民間舞(P、E、E、P、BODY)改編而成,早期快步舞吸收了快狐步動作,後又是引入芭蕾的小動作,使動作更顯輕快靈巧。現在大家跳的是英國式的快步舞。 快步舞的風格特點是輕快活潑,富於激情。舞步灑脫自由,飽含動力感和表現力。快步舞音樂4/4拍,每分鍾50小節,基本節奏是慢慢快快(SSQQ),慢快快慢(SQQS)。 (5)維也納華爾茲(Viennese Waltz) 維也納華爾茲起源於奧地利北部山區農民舞,是歷史最悠久的舞蹈。維也納華爾茲的風格特點是動作舒展大方,連綿起伏,節奏清晰,旋律活潑,動作優美,舞步輕快流暢,旋轉性強。維也納華爾茲的音樂是3/4拍,每分鍾60小節。在比賽中常放在第5個舞種進行,要求選手有充沛的體力才能從容地完成。 B 拉丁舞 拉丁美洲舞中,倫巴的歷史最悠久,舞型最成熟,原始的風味揉和時新的線條,透露戀愛的劇情,氣氛迷人,動容入情。而桑巴、恰恰恰和牛仔卻刻意突出身體的感受,以淋漓盡致的律動為能事,充分表達青春歡樂的氣息。至於鬥牛扣,則氣勢軒昂,炫耀誇張,戲劇化的效果最強。 (1) 倫巴(Rumba) 現代倫巴舞是由古巴舞蹈吸收16世紀非洲黑人舞蹈的西班牙(波萊羅)舞蹈逐漸完善。倫巴舞的音樂纏綿、浪漫,舞蹈風格柔媚、抒情,是表現愛情的舞蹈,與其他拉丁舞不是的特點是在舞步運行中,髖部富有魅力地扭擺,上身自由舒展,在抑揚的韻律節奏下,具有文靜、含蓄、柔巴的風格,更加展示了女性婀娜多姿的美態。倫巴舞因在拉丁舞中歷史悠久,舞型成熟和它那異國情調的獨特風格,被譽為(拉丁舞之魂)。倫巴舞音樂4/4拍。4拍走3步,每分鍾27小節。 (2) 恰恰恰(Cha-Cha-Cha) 恰恰恰舞由非洲傳入拉美後,在古巴獲得很大發展,它是模仿企鵝姿態創編的舞蹈。在動作編排上一反男子領舞的習慣,男婦動作不求統一整齊,且多半是男子隨後。恰恰舞的音樂曲調歡快有趣,4/4拍,每分鍾29-32上節。4拍跳5步SSQQS(234&1)。恰恰恰由於名稱動聽,節奏歡快易記,邦伐斯鼓和沙球的咚咚沙沙聲與動作想吻合,舞蹈又有詼諧、花俏的風格,所以倍受歡迎,是拉丁舞中最流行的舞蹈。它與倫巴舞一起被稱為是(娣妹舞)。 (3) 牛仔舞(Jive) 牛仔舞原是美國西部,本世紀20、30年代盛行的牛仔舞蹈,舞步帶有踢踏動作。節奏快速興奮,動作粗獷,帶有舉持舞伴和甩動的技巧,是表現牧人強健體魄和自由奔放情緒的舞蹈,具有獨特的魅力。牛仔舞音樂4/4拍,每分鍾44小節,舞曲歡快,有躍動感,舞步豐富多變,其強烈的扭擺和連續快速的旋轉,常使人眼花繚亂,亢奮熱烈。 (4) 桑巴(Samba) 桑巴舞是從巴西農村的搖擺桑巴舞傳入城市演變而來的,後在里約熱內盧狂歡節上公開表演後,以它微妙的節奏和強烈的感情傾倒了巴西人,逐步形成為巴西的民族舞,是巴西音樂的舞蹈的靈魂。本世紀20~30年代桑巴舞傳達室入歐美。桑巴舞的風格特點是動作粗獷,起伏強烈,舞步奔放、敏捷,富有強烈的感染力。由於它在移動是時沿舞程繞場行進,因此它是拉丁舞中行進性的舞蹈。桑巴舞音樂2/4拍,每分鍾48-56小節。 (5) 帕索多布累(Paso Doble)(鬥牛舞) 帕索多布累起源於西班牙,是模仿西班牙鬥牛士動作,有西班牙風格的進行曲伴奏的一種拉丁舞。在舞蹈中,男士象徵鬥牛士,女士兵象徵鬥牛士兵的斗蓬,因此舞蹈應表現出男子強壯英武和豪邁昂揚的氣概。鬥牛舞音樂2/4拍,每分鍾60小節,一拍跳一步。
⑥ 舞蹈詳細種類列表
請輸入你◎JAZZ爵士舞(爵士舞可細分為下列幾類)
New Jazz........流行爵士舞像小甜甜布蘭妮或珍娜傑克森MV里的舞蹈就是屬於NEW JAZZ 。
Latin Jazz........拉丁爵士,融合爵士及拉丁舞蹈的元素,配合熱情的南美洲音樂,舞出激情奔放的舞步。
Hip-Hop Jazz........結合了街舞及爵士舞兩種舞風。
Theatre Jazz ........紐約百老匯音樂劇式的舞蹈,強而有力且豐富的肢體動作。
African Jazz........結合非洲部落狂放的能量與爵士舞的俐落,可以盡情揮灑活力。
Lyrical Jazz........配合抒情歌曲,以優雅柔美的肢體動作表達情感。
◎Hip-Hop嘻哈
當今時下年輕人最愛的街舞。其他還有Breaking(霹靂舞)、Popping(機械舞)、House(浩室)也都在街舞的范圍內。
◎TAP踢踏舞
穿上特製附有鐵片的鞋子,利用鐵片敲擊木板地面的聲音做出各種節奏及動作。目前在台灣有越來越多喜愛踢踏舞的朋友加入學習踢踏舞的行列羅!
◎BALLROOM國際標准舞
國際標准舞分為摩登舞與拉丁舞兩種,共有十科。
拉丁舞分為五項舞科恰恰恰、倫巴、森巴、捷舞、鬥牛舞。除了鬥牛舞源自於歐洲的西班牙、捷舞源自美國外,其他三種皆源自於拉丁美洲,但是此五種舞科皆充滿拉丁民族的熱情與活力,因此就統稱拉丁舞。拉丁舞充滿活力洋溢與熱情奔放。
摩登舞又可以稱之為標准舞,分為五種舞科 華爾滋、探戈、維也納華爾滋、狐步、快步。摩登舞為閉式舞姿,兩個人的肢體接觸非常的靠近,雙手不會分開。舞蹈方面則由男生領導的方面居多。
的答案...
⑦ 第三屆CCTV電視舞蹈大賽獲獎名單
群舞表演一等獎:《軍中蛟龍 》9mN中國舞蹈資源網
群舞表演一等獎:《畢業歌》9mN中國舞蹈資源網
群舞表演一等獎:《突擊 突擊》9mN中國舞蹈資源網
民間舞表演一等獎:《可愛的一朵玫瑰花》表演者:玉米提9mN中國舞蹈資源網
古典舞表演一等獎:《書韻》表演者:王磊 9mN中國舞蹈資源網
當代舞表演一等獎:《秋天的記憶》表演者:張蘇 9mN中國舞蹈資源網
國際標准舞表演一等獎:《別》表演者:成兵、瞿臘佳 9mN中國舞蹈資源網
芭蕾舞表演一等獎:《愛神》(男變奏)、《唐·吉訶德》(男變奏)表演者:焦洋
表演二等獎
古典舞
《水中月》;《竹夢》
芭蕾舞9mN中國舞蹈資源網
《海盜雙人舞》;《唐·吉訶德》
民族民間舞9mN中國舞蹈資源網
《螞拐》 《邵多麗》
當代舞
《傳說》 ;《唉,無奈》
國際標准舞
《愛與恨》;《深情一刻》
群舞
《那一片蘆盪》;《飛快的舞步》;《剪紙姑娘》;《酥油飄香》;《陽光下的我們》;《壯族大歌》
表演三等獎
古典舞
《良家婦女》9mN中國舞蹈資源網
芭蕾舞9mN中國舞蹈資源網
古典雙人舞;吉賽爾婚禮雙人舞9mN中國舞蹈資源網
民族民間舞9mN中國舞蹈資源網
《扇骨》9mN中國舞蹈資源網
當代舞9mN中國舞蹈資源網
《阮玲玉》;《漠海孤雁》;《蝴蝶》9mN中國舞蹈資源網
國際標准舞9mN中國舞蹈資源網
《那一端》9mN中國舞蹈資源網
群舞9mN中國舞蹈資源網
《遠古燈舞》;《圈舞》;《黑裙子 白裙子》;《掀起你的蓋頭來》;《游戲》;《美麗大腳》;《新「阿里郎」頌歌》;《踩雲彩》;《水鄉》9mN中國舞蹈資源網
優秀作品獎9mN中國舞蹈資源網
《無名花》9mN中國舞蹈資源網
《掀起你的蓋頭來》9mN中國舞蹈資源網
《唉,無奈》9mN中國舞蹈資源網
《扇骨》9mN中國舞蹈資源網
《軍中蛟龍》9mN中國舞蹈資源網
《剪紙姑娘》9mN中國舞蹈資源網
《那一片蘆盪》9mN中國舞蹈資源網
《壯族大歌》9mN中國舞蹈資源網
《美麗大腳》9mN中國舞蹈資源網
《圈舞》
⑧ 有什麼大型一點的舞蹈比賽
1桃李杯:
桃李杯屬於國家級的舞蹈比賽,是偏學院派的青少年舞蹈賽事,85年由北京舞蹈學院舉辦的第一屆,歷來都是三年一屆,今年本來也是桃李年,原定是今年7月末8月初那時候比賽,但因為某些不可抗的因素停賽了,推遲到了16年,據悉以後可能會四年一屆這樣。
參賽舞蹈類型大多為古典、民族民間、芭蕾、現當代。分少年組和青年組。以李禕然為代表的十桃少年組和以華宵一為代表的青年組演員已經成了眾多舞蹈少女們追捧的對象。
2荷花獎:
荷花獎是中國舞蹈家協會創辦的比賽,獎項的含金量很高。原則上是兩年一屆,今年是第十屆,八月份舉辦的就是荷花獎民族民間舞的賽事評選。
參賽舞蹈類型飄忽不定:好幾屆都是單一的民族民間舞,古典舞曾停賽八年,偶爾會有芭蕾舞、當代舞。
3CCTV 電視舞蹈大賽:
中央電視台舉辦,兩年一屆,13年舉辦的第七屆,今年按照慣例應該是有比賽的,一般都在cctv3播出,一般都在10月份這段時間播出。
參賽舞蹈類型:古典、芭蕾、民族民間、當代、國標標准舞。
4全國舞蹈比賽:
兩年一屆,13年舉辦的第十屆,今年按照慣例是有比賽的,但獎項評選是分獨舞,雙人舞,三人舞,群舞這樣,沒有具體的舞蹈類型。
楊麗萍的雀之靈就是第二屆全舞賽的表演第一名。
5荷花獎校園舞蹈大賽:
全名應該是叫中國舞蹈「荷花獎」校園舞蹈大賽,分為普通院校組和藝術院校組,兩年一屆,14年舉辦的第九屆。
⑨ 民族舞蹈有哪些是簡單點的啊
簡單的有很多。例如:《搖頭舞》,《跳腳舞》,《環舞》,《洗衣歌》。這些舞蹈動作都比較少,而且動作不難做,多跳幾次就能記住基本的動作了。民族舞也叫民間舞,泛指產生並流傳於民間、受民俗文化制約、即興表演但風格相對穩定、以自娛為主要功能的舞蹈形式。中國民間舞是中國舞的一個分支,有效的考察、搜集、整理散見於民間的各民族舞蹈,通過加工——再創作。
民族舞:
民族舞蹈是一種起源於人民生活中的肢體動作語言,以日常活動抽象化為表現形式。亦可稱為土風舞、民俗舞蹈或國際民俗舞蹈。不同於著重表演的芭蕾舞或是制式化的運動舞蹈,土風舞源自於各國不同環境、生活及風俗,與各國的特色音樂服裝也有相互的搭配,表現形式十分豐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