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浙江省嘉興市南湖區屬於什麼街道
浙江省嘉興市南湖區不屬於街道,是轄8個街道。
南湖區轄8個街道、5個鎮:新嘉街道、解放街道、建設街道、新興街道、南湖街道、東柵街道、城南街道、長水街道;七星鎮、大橋鎮、鳳橋鎮、余新鎮、新豐鎮。其中城南街道、長水街道由嘉興經濟技術開發區(嘉興國際商務區)代管。
(1)嘉興市國際商務區是哪個區擴展閱讀:
新嘉街道,隸屬於浙江省嘉興市南湖區,位於南湖區西北部東升路1405號,屬城鄉結合部,東至京杭運河,南至京杭古運河,西至竹橋港向北至陸家橋港,由陸家橋港往北橫穿新塍塘至二環北路的振興路口東側,北至二環北路與京杭古運河交叉口,轄區面積5.5平方公里。
東柵街道位於市區東郊,與南湖街道相連,北靠滬杭鐵路,南接余新鎮,東鄰大橋鎮、七星鎮,07省道、嘉余公路、中環南路以及嘉善塘、平湖塘穿境而過,水陸交通便捷,是南湖區行政中心所在地。 街道現轄12個村,5個社區。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南湖區
⑵ 南湖在哪個省
南湖位於浙江省嘉興市南湖區。
南湖,舊稱陸渭池,又稱馬場湖、滮湖,位於浙江省嘉興市南湖區,地處嘉興市城東南部,中心地理坐標:東經120°76′,北緯30°76′;景區佔地面積約5.86平方千米,核心區佔地面積2.76平方千米。
京杭大運河嘉興段主流經過北麗橋、城北橋至西麗橋分二水,一水向東入西南湖,一水向西仍為運河。秀水在繞城經過濠河,流入南湖。
(2)嘉興市國際商務區是哪個區擴展閱讀:
主要景點:
1、南湖紅船
南湖紅船位於南湖湖面,是一條單夾弄絲網船,長約16米,寬3米。內有前艙、中艙、房艙和後艙,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中艙舉行。
2、煙雨樓
煙雨樓位於南湖湖心島上,正樓,樓兩層,高約20米,建築面積640餘平方米。樓前檐懸董必武所書「煙雨樓」匾額。煙雨樓,因唐朝詩人杜牧「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台煙雨中」的詩意而得樓名。
始建於五代後晉年間(936-947年),明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嘉興知府趙瀛疏浚市河,所挖河泥填入湖中,遂成湖心小島。
3、南湖革命紀念館
南湖革命紀念館位於南湖南岸,總建築面積19633平方米,是原館舍面積的10倍,其中展廳面積7794平方米。新館由一主兩副三幢建築組成,平面呈「工」字造型。
建築四周有五十六根檐柱,形象烘托出「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工人階級先鋒隊,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同時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領導核心」的深刻寓意。
外牆採用大規格青面磚,使整座建築既體現了莊重大氣的風格,又展現了濃郁的江南文化元素。主體建築俯瞰呈鐮刀鐵錘黨徽形狀,總高為19米,兩層,頂部矗立高6米井字形外方內園的豐功牌坊,門媚鑲嵌鄧小平題寫「南湖革命紀念館」7個金色大字。
4、湖心島
湖心島位於南湖中心,全島面積17畝。明嘉靖二十七年(1548)嘉興知府趙瀛組織疏浚城河,將淤泥壘土成島,次年移建煙雨樓於島上。
清以後又相繼建建成清暉堂、孤雲簃、小蓬萊、來許亭、鑒亭、寶梅亭、東和西御碑亭、訪蹤亭等建築,形成了以煙雨樓為主體的古園林建築群,亭台樓閣、假山迴廊、古樹碑刻,錯落有致,是典型的江南園林。
5、攬秀園
攬秀園位於南湖西側,佔地11300餘平方米。攬秀園之名出於《浙江通志》:「秀水東會滬瀆,西控語溪,襟帶具區,獨攬其秀」之語,是南湖風景名勝區內的一處文物碑刻主題公園。
攬秀園以「文星橋」、「仿古街」為中心,分南、北兩園,北園西側以中軸線對稱,四進庭院式風格,東側為自由開放式園林布局。全園建有碑廊270米,鑲嵌歷代大小碑刻95塊。
⑶ 嘉興長新公寓屬於哪個街道
嘉興長新公寓是屬於嘉興市南湖區城南街道的;城南街道現由嘉興經濟技術開發區(嘉興國際商務區)代管。
⑷ 嘉興市塘匯街道
嘉興市秀洲區塘匯街道地處嘉興市區東北片,與嘉興經濟技術開發區、嘉興國際商務區實行「三塊牌子、一套班子」管理體制。
⑸ 嘉興市南湖區長水街道屬於哪裡
從大的方面講是屬於南湖區的,只不過南湖區下有幾個經濟園,又稱經濟開發區,國際商務區也是這樣。自嘉興南站建設並運行以來,余新鎮北側從嘉興市機動車考試中心那邊往北都稱為嘉興市經濟開發區國際商務區,總之還是隸屬南湖區范圍內的。
⑹ 嘉興市秀洲區江南摩爾東區國際商務港在哪裡
23路,9路都可以到那邊的
汽車西站打的過去也就7元左右
公交車上會報站的,
⑺ 嘉興的高鐵南站和國際商務區屬於嘉興哪個區
屬於浙江省嘉興市南湖區余新鎮。
余新鎮位於中國共產黨誕生地—嘉興市南湖之濱,滬杭高速公路、乍嘉蘇高速公路在此交匯,設有互通樞紐和出入口,距離上海、杭州、蘇州車程均在1小時左右,省級航道海鹽塘貫穿整個鎮區,水陸交通便捷,是上海經濟開發區輻射前沿地,
⑻ 浙江嘉興市南湖區有哪些鄉鎮
南湖區轄8個街道、5個鎮:新嘉街道、解放街道、建設街道、新興街道、南湖街道、東柵街道、城南街道、長水街道;七星鎮、大橋鎮、鳳橋鎮、余新鎮、新豐鎮。其中城南街道、長水街道由嘉興經濟技術開發區(嘉興國際商務區)代管。
2017年末,南湖區末戶籍人口50.88萬人,比上年增加1.10萬人,其中城鎮人口39.00萬人;人口出生率11.37‰;死亡率6.81‰,人口自然增長率4.56‰。根據5‰人口抽樣調查結果推算,年末常住人口65.37萬人,城鎮化率為87.7%。
(8)嘉興市國際商務區是哪個區擴展閱讀
南湖區歷史沿革
漢代,南湖形成。
三國時期,南湖稱陸渭池,;到唐代改名南湖;唐以後又有滮湖、鴛鴦湖、馬場湖和東南湖之稱。
後晉天福年間(936-945年),吳越國王錢鏐第四子廣陵王錢元鐐任中吳節度使時,在湖畔築賓舍。
北宋以後,湖畔陸續興建園林有:潘師旦園、高氏圃、南湖草堂、列岫亭、水心亭、樂郊亭、勺園、顏家園、瓣香閣、秋水閣等。
明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嘉興知府趙瀛疏浚市河,將挖出的河泥填入湖中,成一「厚五丈,廣二十丈」的小島,四面環水,俗稱湖心島。次年在島上建煙雨樓,形成景觀。
清朝順治七年(1650年),以吳偉業為首的江南士人在南湖舉行了十郡大社,湖上名人雲集,連舟百艘。乾隆皇帝六次下江南,多次登臨南湖煙雨樓,一再賦詩,並親畫煙雨樓圖。
民國元年(1912年)10月,孫中山曾來南湖游覽,並在湖中煙雨樓假山前與各界人士合影留念。
民國十年(1921年)8月初,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南湖的一艘遊船上閉幕,宣告中國共產黨成立。
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韓國獨立運動領導人金九避難嘉興,曾藏身於湖上遊船,井曾在南湖遊船上召開韓國臨時政府國務會議。
1959年10月1日,南湖革命紀念館成立,以湖中煙雨樓作為館址,按照當年中共「一大」代表乘坐的遊船樣式仿製的革命紀念船,陳列在煙雨樓下萬福橋旁。
1985年,鄧小平為南湖革命紀念館題寫館名。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南湖區
⑼ 嘉興市經濟開發區是指哪一片區域
嘉興經濟技術開發區位於嘉興市區,環老城區呈帶狀自東北至西南分布,距市中心3公里,規劃面積為70平方公里,是一個集現代製造業、商業居住和高等教育為一體的城市新區。
開發 區內現有工業企業1000多家,其中外商投資企業300多家,合同利用外資25億美元,實際利用外資超過10億美元,形成了以汽車零部件、精密機械、電子信息、食品加工和高檔紡織為主的產業特色。
嘉興經濟開發區位於滬杭和乍嘉蘇兩條高速公路的交會點,公路、鐵路、航空和航運均十分便利,既面向中國經濟最為發達的上海經濟圈和廣闊的內陸市場,同時又面向海外市場。
(9)嘉興市國際商務區是哪個區擴展閱讀:
嘉興經濟開發區現有工業企業1000多家,其中外商投資企業380多家,合同利用外資25億美元,實際利用外資超過11億美元,形成了以汽車零配件、精密機械、電子信息、食品加工和高檔紡織為主的產業特色。
2010年3月被國務院批准升級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2009年底已經吸引了30個國家和地區的450多家企業前來投資,累計總投資44.31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