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每年6月23日是國際什麼日
奧林匹克日由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於1948年設立,旨在紀念1894年6月23日在巴黎索邦誕生的現代奧林匹克運動會。
紀念日的宗旨是鼓勵世界上所有的人,不分性別、年齡或體育技能的高低,都能參與到體育活動中來。
1894年6月23日,國際奧委會 在巴黎正式成立,為了紀念這一具有歷史意義的一日,經過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的贊同,把這一日稱為「奧林匹克日」或運動日。
國際奧委會從1894年起將每年的6月23日定為國際奧林匹克日。當年6月23日舉行了首次奧林匹克日活動,參加的國家有葡萄牙、希臘、奧地利、加拿大、瑞士、英國、烏拉圭、委內瑞拉和比利時。
過去20年中,世界各地舉行的「奧林匹克日長跑」已成為國際奧林匹克日的重要活動。1987年首屆紀念日時僅有45個國家奧委會參與其中,當前參與這一活動的國家奧委會已接近200個,而且,許多非洲國家的奧委會也參與其中,這充分證明了此項活動的全球吸引力。
② 奧林匹克節有什麼由來
奧林匹克日的由來
1894年6月23日,國際奧委會在巴黎正式成立,為了紀念這一具有歷史意義的日子,國際奧委會於1948年起將每年的6月23日定為國際奧林匹克日。
1984年1月,在瑞士聖莫里茨舉行的國際奧委會第42次全會上,將每年6月23日定為「奧林匹克日」,並在當年6月23日舉行了首次活動。此後,每年6月17日至24日,各國奧委會都要組織群眾性長跑及其他群體活動。
6月23日是國際奧委會成立紀念日。為了紀念這一日子,宣傳奧林匹克理想,促進大眾體育的發展,擴大奧林匹克運動影響,國際奧委會特在每年的這一天舉行各種以群眾性體育活動為主的紀念活動。現在世界上參加此項活動的國家、地區已由首屆的9增至100多個,參加者十分踴躍,表達了人們對奧林匹克精神的崇尚。
③ 世界衛生日、世界環境日、國際禁毒日、國際和平日、世界消除貧困日和世界人口日,各自的紀念意義是什麼
1、世界衛生日:為紀念組織憲章通過日,1948年6月,在日內瓦舉行的聯合國第一屆世界衛生大會上正式成立世界衛生組織,並決定將每年的4月7日定為世界衛生日,倡議各國舉行各種紀念活動。
④ 什麼是奧林匹克日
英文名稱】:International Olympic Day
[編輯本段]【紀念日的來歷】
1894年6月23日,國際奧委會 在巴黎正式成立,為了紀念這一具有歷史意義的經過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的贊同,把這一日稱為「奧林匹克日」或運動日。國際奧委會從1948年起將每年的6月23日定為國際奧林匹克日。當年6月23日舉行了首次奧林匹克日活動,參加的國家有葡萄牙、希臘、奧地利、加拿大、瑞士、英國、烏拉圭、委內瑞拉和比利時。此後, 在每年的6月17日至24日之間, 各個國家或地區奧委會都要組織各種慶祝活動。現在世界上參加此項活動的國家、地區已由首屆的9個增至100多個,參加者十分踴躍,表達了人們對奧林匹克精神的崇尚! 經過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的贊同,把這一日稱為「奧林匹克日」或「運動日」。
現代奧林匹克運動會不分種族、膚色、宗教信仰、意識形態、語言文化,全世界人民相聚在五環旗下,以團結、和平與友誼為宗旨進行公平競技,具有國際性的特點。
[編輯本段]【奧林匹克精神】
《奧林匹克憲章》指出,奧林匹克精神(Olympic spirit)就是相互了解、友誼、團結和公平競爭的精神。奧林匹克精神對奧林匹克運動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導作用。
1.奧林匹克精神強調對文化差異的容忍和理解
奧林匹克運動是國際性的運動,它不可避免地面臨著世界上文化間的各種差異及由此引發的各種問題。來自各國的運動員、教練員、體育官員以及觀眾生有不同的膚色, 穿著不同的服裝,操著不同的語言,有著不同的生活方式,進行不同的宗教儀式,用不同的行為方式表達自己的喜怒哀樂。這些種族的和文化的差異,又常常由於各國間在政治體制、經濟制度和意識形態等方面的沖突而強化。從一定意義上講,四年一度的奧運會將世界上所有的體育文化集中在一個狹小的空間和時間范圍內,於是不同文化之間的差異尤為引人注目。差異就是矛盾,矛盾就可能引發沖突。
奧林匹克精神強調相互了解、友誼和團結,就是要形成一種精神氛圍。在這種氛圍中,人們可以擺脫各自文化帶來的偏見,在不同文化的展示中,看到的不是矛盾與沖突,而是人類社會百花齊放、千姿萬態的文化圖景,從而使文化差異成為促進人們互相交流的動因,而不是各自封閉的藩籬;使矛盾成為互相學習的動力,而不是互相輕視的誘因。也只有在這種氛圍中,人們才能打破各自狹窄的眼界, 以世界公民的博大胸懷,去認識和理解自己民族以外的事物,領悟到各個民族都有著神奇的想像力和巨大的創造力,學會尊敬其他民族, 以比較客觀和公正的態度去看待別人和自己 , 虛心地吸取其他文化的優秀成分, 不斷豐富自己,從而使奧林匹克運動所提倡的國際交流真正得以實現。
2.奧林匹克精神強調競技運動的公平與公正
奧林匹克運動以競技運動為其主要活動內容,競技運動最本質的特徵就是比賽與對抗。在直接而劇烈的身體對抗和比賽中, 運動員的身體、心理和道德得到良好的鍛煉與培養,觀眾也得到感官上的娛樂享受和潛移默化的教育。但是,競技體育的教育功能和文化娛樂功能的基本前提是公平競爭。只有在公平競爭的基礎上競爭才有意義, 各國運動員才能保持和加強團結、友誼的關系,奧林匹克運動才能實現它的神聖目標。正如已故美國著名黑人田徑運動員傑西·歐文斯所說:「在體育運動中,人們學到的不僅僅是比賽,還有尊重他人、生活倫理、如何度過自己的一生以及如何對待自己的同類。」
⑤ 國際奧林匹克日是什麼
6月23日
國際奧林匹克日
開放分類: 奧林匹克、體育、國際、紀念日、國際奧委會
【英文名稱】:International Olympic Day
【紀念日的來歷】:
1894年6月23日,國際奧委會 在巴黎正式成立,為了紀念這一具有歷史意義的經過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的贊同,把這一日稱為「奧林匹克日」或運動日。日子,國際奧委會於1948年起將每年的6月23日定為國際奧林匹克日。當年6月23日舉行了首次奧林匹克日活動,參加的國家有葡萄牙、希臘、奧地利、加拿大、瑞士、英國、烏拉圭、委內瑞拉和比利時。此後, 在每年的6月17日至24日之間, 各個國家或地區奧委會都要組織各種慶祝活動。現在世界上參加此項活動的國家、地區已由首屆的9個增至100多個,參加者十分踴躍,表達了人們對奧林匹克精神的崇尚! 經過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的贊同,把這一日稱為「奧林匹克日」或「運動日」。
現代奧林匹克運動會不分種族、膚色、宗教信仰、意識形態、語言文化,全世界人民相聚在五環旗下,以團結、和平與友誼為宗旨進行公平競技,具有國際性的特點
⑥ 你知道奧林匹克日嗎
國際奧林匹克日 【英文名稱】: International Olympic Day [編輯本段]【紀念日的來歷】 1894年6月23日,國際奧委會 在巴黎正式成立,為了紀念這一具有歷史意義的經過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的贊同,把這一日稱為「奧林匹克日」或運動日。國際奧委會從1948年起將每年的 6月23日 定為國際奧林匹克日。當年6月23日舉行了首次奧林匹克日活動,參加的國家有葡萄牙、希臘、奧地利、加拿大、瑞士、英國、烏拉圭、委內瑞拉和比利時。此後, 在每年的6月17日至24日之間, 各個國家或地區奧委會都要組織各種慶祝活動。現在世界上參加此項活動的國家、地區已由首屆的9個增至100多個,參加者十分踴躍,表達了人們對奧林匹克精神的崇尚! 經過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的贊同,把這一日稱為「奧林匹克日」或「運動日」。
⑦ 奧林匹克日是哪一天
國際奧委會從1894年起將每年的6月23日定為國際奧林匹克日。
1894年6月23日,國際奧委會在巴黎正式成立,為了紀念這一具有歷史意義的一日,經過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的贊同,把這一日稱為「奧林匹克日」。
奧林匹克日的宗旨是鼓勵世界上所有的人,不分性別、種族、語言文化、年齡或體育技能的高低,全世界人民相聚在五環旗下,以團結、和平與友誼為宗旨進行公平競技,具有國際性的特點。
(7)國際奧林匹克日的意義是什麼擴展閱讀:
奧林匹克精神
為奧林匹克運動的實質內容,《奧林匹克憲章》指出,奧林匹克精神乃相互了解、友誼、團結和公平競爭的精神。通常包括參與原則、競爭原則、公正原則、友誼原則和奮斗原則。
奧林匹克精神為一種「更快、更強、更高」的自我挑戰精神,同時它也是公平、公正、平等、自由的體育競技精神。奧林匹克包含的這種自我挑戰精神和公平競爭精神構成了當代人類自我完善和社會交往的基石。
⑧ 在一年的365天中,有什麼具有特殊含義的日子
一、春節
春節,即農歷新年,是一年之歲首,亦為傳統意義上的「年節」。俗稱新春、新歲、新年、新禧、年禧、大年等,口頭上又稱度歲、慶歲、過年、過大年。春節歷史悠久,由上古時代歲首祈年祭祀演變而來。
節日意義:傳承與弘揚傳統文化。
二、除夕
除夕,為歲末的最後一天夜晚。歲末的最後一天稱為「歲除」,意為舊歲至此而除,另換新歲。除,即去除之意;夕,指夜晚。「除夕」是歲除之夜的意思,又稱大年夜、除夕夜、除夜等,時值年尾的最後一個晚上。
節日意義:除舊布新,迎祖宗回家過年。
三、清明
清明節,又稱踏青節、行清節、三月節、祭祖節等,節期在仲春與暮春之交。清明節源自上古時代的祖先信仰與春祭禮俗,兼具自然與人文兩大內涵,既是自然節氣點,也是傳統節日。清明節是傳統的重大春祭節日,掃墓祭祀、緬懷祖先,是中華民族自古以來的優良傳統,不僅有利於弘揚孝道親情、喚醒家族共同記憶,還可促進家族成員乃至民族的凝聚力和認同感。
節日意義:禮敬祖先,親近自然。
四、端午
端午節(農歷五月初五),又稱端陽節、龍節、重午節、龍舟節、正陽節、浴蘭節、天中節等等,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端午節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時代龍圖騰祭祀演變而來。
節日意義:傳承與弘揚非物質文化。
五、重陽節
重陽節是指每年的農歷九月初九日,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古時民間在重陽節有登高祈福、秋遊賞菊、佩插茱萸、拜神祭祖及飲宴求壽等習俗。傳承至今,又添加了敬老等內涵,於重陽之日享宴高會,感恩敬老。登高賞秋與感恩敬老是當今重陽節日活動的兩大重要主題。
節日意義:敬老感恩、飲宴祈壽、登高健身。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春節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除夕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清明節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端午節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重陽節
⑨ 國際奧林匹克日是怎麼由來的
國際奧林匹克日(International Olympic Day)
1894年6月23日,國際奧委會 在巴黎正式成立,為了紀念這一具有歷史意義的日子,國際奧委會於1948年起將每年的6月23日定為國際奧林匹克日。當年6月23日舉行了首次奧林匹克日活動,參加的國家有葡萄牙、希臘、奧地利、加拿大、瑞士、英國、烏拉圭、委內瑞拉和比利時。此後, 在每年的6月17日至24日之間, 各個國家或地區奧委會都要組織各種慶祝活動。
現代奧林匹克運動會不分種族、膚色、宗教信仰、意識形態、語言文化,全世界人民相聚在五環旗下,以團結、和平與友誼為宗旨進行公平競技,具有國際性的特點。
1894年6月23日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在巴黎成立。為了紀念這個近代奧林匹克的發祥之日,各國均以每年6月23日為中心,舉辦各種競技活動。經過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的贊同,把這一日稱為「奧林匹克日」或運動日。
2007年6月23日國際奧林匹克日,2008年奧運會平民奧運火炬手公開選拔。
⑩ 什麼是奧林匹克文化
奧林匹克文化是「公平競爭、互相理解、友誼團結」。
奧林匹克涉及從物質文明到精神文明、從個體到社會、從具體到抽象的各個方面,充分體現了奧林匹克運動豐富的文化內涵。
奧林匹克運動有助於社會價值觀念的提升,有利於平等觀念的建立,有益於市場道德觀念的建設,有益於和諧社會的構建。
奧林匹克文化已經成為當今世界體育文化發展的主流文化,成為各民族展示自身文化以及政治、經濟、科技等多視角的立體視窗。
奧林匹克運動已成為當今世界一種獨特的文化現象,其社會活動形態作用於社會的不僅僅是體育力量,它對人們的行為趨向、道德升華、心理感受、價值觀念、文明導向等許多方面有著巨大的感染力和影響力。
(10)國際奧林匹克日的意義是什麼擴展閱讀:
奧林匹克文化鮮明的象徵性。顧拜旦說:「奧林匹克運動是一個偉大的象徵。」在奧林匹克運動中有一系列獨特而鮮明的象徵性標志,如奧林匹克標志、奧林匹克格言、奧林匹克聖火、奧運會吉祥物、奧運會會徽等。
奧運會標志中,藍、黃、黑、綠、紅互相套接的五環成為世界和平、民族團結的象徵。奧林匹克格言「更快、更高、更強」既是指在競技場上不斷地戰勝自己,挑戰新的極限,同時也鼓勵人們在生活的各個方面不斷地超越自我,永遠保持蓬勃朝氣。
奧林匹克文化濃郁的藝術性。奧林匹克運動會是人體展示的最高形式,運動員精湛的技術、拼搏進取的精神最大限度地挖掘自身的潛力,向自身體能生命的極限挑戰,創造一種在努力中求得快樂、幸福、身心愉悅的形象。
這些形象達到極高的審美意境,洋溢著濃郁的藝術氣息。奧林匹克運動意在創造和展示一個美的世界,不僅展示世界第一流人體形態的美、力的美、韻律的美、運動的美等,而且也集中了其他多種文化藝術形式的美。
參考資料來源:中國共產黨新聞網——奧林匹克文化的內涵與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