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國際知識 > 國際上如何看待中國疫情

國際上如何看待中國疫情

發布時間:2022-01-14 07:18:31

① 為什麼中國和美國對待疫情的態度不同

1.我國是收到日本侵略最大的受害者.而美國只是在二戰期遭到珍珠港事件.日本人也沒到美國本土殺害過美國人的.2.我國和日本之間到現在還有領土糾紛,而美國和日本之間沒有這一方面的糾紛.3.美國為了自己的利益,為了保護自己在遠東地區的地位拉攏日本建立所謂的軍事同盟.4.還有一個值得提的是台灣問題,美國不希望台灣回到祖國的懷抱里.日本也不願意祖國同意,因為台灣被統一了那就日本在南邊遭到半圓型的包圍,很不舒服的.美國和日本有一致的利益關系.這方面他們當然穿一條褲.綜合上述,美國和中國侵華態度不同.
你好!美國怠慢疫情,使得國內死亡和確診人數超過墨西哥,遭到指責,美國政府也遭質疑.主要是他們不願大肆報道,以防在經濟危機下再引發什麼大亂子.僅代表個人觀點,不喜勿噴,謝謝.
美國是看到中國發展太快,為了在亞洲找到一個牽制中國的勢力,所以較為支持印度
美國人想要按照現在的習慣生活下去,就必須阻止中國崛起.美國以世界二十分之一的人口,消耗全世界四分之一的能源.如果將來的中國也達到這樣的水平,中國將會消耗掉全世界的能源.所以阻止中國崛起,才能保證美國安全的享用這些能源.
美帝國主義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的表現極不負責任!我們奉勸特離普、蓬佩奧、布朗巴克們停止借疫情操弄政治議題,停止誣蔑抹黑中國、破壞中美抗疫合作,而應該把心思用在應對美國疫情、救治美國患者上.中國人民經過艱苦努力,在抗疫斗爭中取得了積極成效,有力維護了全體中國人民的健康和生命安全,也為全球公共衛生安全作出重要貢獻.這得到全世界公認,但美國少數政客就是不願正視、也不敢正視這個事實!
1,美國人往往都側重於對自己的獨立意識,沒有統一的政治思想觀點.美國人從小就養成了良好的獨立意識.我們有馬、毛、鄧等政治理論. 2,中國傳統文化一直是秉
有以下幾個原因:1.國力不強,中國是發展中國家與美國等發達國家的綜合國力有很大的差距.2.歷史因素,由歷史遺留下的許多問題,如西藏問題等.3.局勢復雜,新中國在解放後,有強大的盟友,如前蘇聯等社會主義強國,而如今中國沒有盟友,局勢復雜,台W灣問題已經是根深蒂固了,南W海問題呢涉及多個周邊國家,釣Y台群島問題又涉及日本等等涉及中國國家主權復雜問題.如果不妥善處理,必定欠一發而動全身.最終受苦的還是老百姓.新中國經過了60個年頭的成長,經濟、軍事實力、國際地位明顯增強,當代領導人,不會不懂這些道理,如果真的打起仗來,我想,第三次世界大戰估計要暴發了. 4扮豬吃老虎聽過嗎
美國人對待時間很認真,哪怕只是娛樂聚會,說好的事情不會拖延,珍惜每一分鍾,重視實用主義,不會把時間浪費在說空話上,而且看未來比看過去更重,因為對於普通美國人來說,時間就是真的金錢,過去的榮耀就已經過去了,後來者超過前人是必須的.而中國人習慣了9點開會10點到,11點開始做報告.老百姓天天辛苦找飯吃,而很多政府部門卻閑的沒事干,空耗時間.而且很多中國人也喜歡回味過去的時間,但卻不願意准備未來.在美國七八十歲的老人也會積極參加社會活動,將自己精神飽滿的一面給大家看,因為他們覺得不應該浪費生命.而中國人活到這歲數,基本上就是子女的遺產爭奪戰時期.
中國的發展的速度和潛力,美國人看在眼裡,同時也記在心裡!中國的崛起無疑是對美國的一個巨大挑戰,美國為了其自身的利益不受到威脅和損害,自然會採取遏制和敵對的措施!
世界上的人和國家都是要有對手來競爭的,你看到的是美國在和中國做對,你沒看到中國也在和美國做對嗎?因為中國的崛起就意味著美國的衰退.中國過去落後,靠出口廉價人力和低價的紡織品來換取少量的外匯.而現在中國的輕重工業、軍事武器、航天科技、鐵路運輸、很多方面都邁入了世界的前列,因此美國的科技出口受到了很大的影響.你想美國能不和中國做對嗎?

② 如何看待中國在疫情防控中所彰顯的大國擔當

這次疫情發生後,我們怎麼應對、應對效果如何,國際社會高度關注。中國人民在疫情防控中展現的中國力量、中國精神、中國效率,展現的負責任大國形象,得到了國際社會的高度贊譽。

黨為我們全面打贏疫情防控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努力實現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指明了正確方向,注入了強大力量。中國力量築起抗擊疫情最牢防線。

集中力量辦大事是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的重要體現。面對疫情全國上下團結一致,多個省市迅速啟動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在防疫應對上步調一致,織密織細疫情防控網。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全國19個省市對口支援武漢以外湖北各地市,為湖北撐起一片天。

鐵路、公路、郵政、電力、油氣、食品、金融等部門紛紛行動,上下協同,全力保障物資供應,切實做到了抗擊疫情,物資先行。廣大醫務工作者不畏艱險奮戰在「抗疫」一線,廣大黨員幹部主動擔當,積極投身防疫工作,全國人民團結一心,同舟共濟,共克時艱,凝聚起強合力,築起疫情防控的「銅牆鐵壁」。

中國精神凝聚抗擊疫情最強信心。「磨難壓不垮,奮起正當時」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見證了中國人民團結一致,眾志成城,堅不可摧的精神。從習近平總書記的親自指揮、親自部署,到國務院的高度重視。從兄弟省市的守望相助對口支援,到人民解放軍的聞令而動,勇挑重擔。

從醫務工作者冒著犧牲性命的危險與死神爭奪生命,到各級黨員幹部靠前指揮,排查消殺,築起一道道守衛生命、維護安全的堅實屏障。在這場戰爭中,每個人都是戰士,每一個集體都在用自己的方式為戰勝疫情做出努力和貢獻,14億中國人民團結奮進,風雨同舟「不獲全勝,決不收兵」這就是我們抗擊疫情的最強信心。

中國效率釋放抗擊疫情最快速度。「日夜奮戰,為了每一個生命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黨中央高度重視,迅速作出部署,全面加強對疫情防控的統一集中領導。

醫葯研發、醫療支援、醫院建設、運送物資等各條戰線立即發動起來,中國爭分奪秒的跟疫情賽跑、與病毒作戰,經過十餘天的突擊施工,火神山、雷神山兩座專門收治新冠肺炎患者的醫院相繼建成完工。

此後國家迅速出台多項措施,延長春節假期、推遲開學時間、關閉景區等等迅速減緩了病毒的擴散與蔓延。從應對疫情爆發到找到病毒,再到測定基因序列並分享給全世界,只用了短短的兩周時間,為全世界做出了榜樣。正如譚德賽所說「中國政府採取了非凡的措施來阻止病例輸出,為此中國值得我們感激和尊重」。

(2)國際上如何看待中國疫情擴展閱讀:

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中國從一開始就明確要求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明確要求擴大疫情防控國際合作,體現負責任大國擔當。在抗擊疫情的嚴峻斗爭中,中國始終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充分發揮制度優勢,舉全國之力抗擊疫情。

經過兩個月的艱苦努力,中國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生產生活秩序加快恢復。中國防控疫情取得的顯著成效,為世界各國防控疫情爭取了寶貴時間,作出了重要貢獻,得到國際社會普遍贊揚。

③ 如何評價中國應對疫情

如何評價中國應對疫情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中國及時果斷採取行動、公開透明發布信息,國際社會有目共睹。連日來,國際媒體紛紛點贊中國抗擊疫情的努力與能力、信心與決心,積極評價中國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優勢、公開坦誠的責任擔當與群防群控的團結精神。

中國有能力應對疫情

疫情來勢洶洶,中國全力應對。不少國際媒體聚焦「中國力量」,點贊「中國速度」,積極評價嚴峻疫情形勢下中國制度發揮出的巨大效能。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會多次召開會議,分析當前新冠肺炎疫情形勢,研究加強疫情防控工作。新加坡《聯合早報》稱,這表明中國將疫情防控工作上升至國家最高層面,並做出制度性安排,體現中國領導層的高度重視。

「中國政府向全社會、全世界乃至整個科學界發出信號,中國有信心有能力及時採取應對措施控制疫情,而這種能力和速度在過去是難以想像的。」西班牙中國政策觀察網站刊文稱,中國政府已經緊緊抓住了控制這場危機的韁繩。雖然中國是發展中國家,但即便是西方世界也很難擁有這樣應對大規模危機的魄力和能力。美國《海軍時報》在一篇采訪美國病毒學家約翰·萊德尼基博士的文章中提到,萊德尼基認為中國擁有控制不同類型流感病毒暴發的經驗和有效應對疫情的資源,且此次應對疫情所採取的檢疫隔離措施力度空前。

關鍵時刻,更顯中國制度優勢。2月2日,武漢火神山醫院正式交付軍隊,從開工建設到交付使用僅用了10天時間;2月8日,武漢雷神山醫院交付使用……「德國之聲」網站報道,十多天前,火神山醫院所在位置還是一片空地,能在如此短的時間內調動這么多建築工人,並將所需建材運到武漢,展現了中國驚人的組織力。奧地利《標准報》刊登了題為《在中國,兩家醫院如何拔地而起》的報道,肯定中國政府的快速決策力與高效執行力。法國商業調頻電視台(BFMTV)則表示,火神山醫院的修建向世界展示出了中國應對這場公共衛生危機的能力。法國《歐洲時報》網站稱,中國大地建起座座防治醫院,「中國速度」再次刷新,火速建成背後積聚的是千千萬萬名一線勞動者的辛勤付出。

「中國制度在緊急形勢下效力巨大。它能夠採取強大的應對措施,而這只能在人力物力充足和功能完善的制度下實現。」在接受德國《世界報》網站采訪時,貝塔斯曼基金會中國和亞太地區高級專家伯恩哈德·巴爾奇這樣評價中國在疫情防控中發揮的制度優勢。

公開透明注入信心

國際媒體認為,中國在應對疫情中公開透明,第一時間將相關數據信息對外公布,充分彰顯了負責任大國的良好形象。

《印度時報》稱,面對疫情,中國政府嚴格要求相關部門不得隱瞞疫情相關情況,以公開透明的方式處理問題。據《俄羅斯報》網站報道,俄羅斯數字發展、通信和大眾傳媒部官員阿列科謝·沃林表示,莫斯科高度評價中國在發布新型冠狀病毒信息方面的及時性和透明度。「中國每天發布確診、疑似和死亡病例的統計數字,詳細介紹抗擊肺炎的措施。透明的信息足以讓人了解疫情的實際狀況。」沃林說。

中國政府採取積極有效、公開透明的應對措施,不僅維護了民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也為維護全球公共衛生安全做出了貢獻。多家外媒報道稱,中國在抗擊疫情中表現出的公開與坦誠為世界注入了信心。

美國《華盛頓郵報》刊文提到,中國在短時間內公布了新型冠狀病毒的全基因組序列。此後,科學家們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開始實驗,共享數據並加速進行病毒相關研究。英國《金融時報》網站同樣指出,得益於中國政府及時發布了新型冠狀病毒的詳細信息,世界各地的學者和制葯公司能夠研究其基因組序列,開展疫苗研製工作。

在美國全國廣播公司的報道中,美國公共衛生問題學者、病原體專家席拉·瑪戴德在接受采訪時說:「中國做得很好。」「目前大多數病例發生在中國,他們正在採取一系列公共衛生措施。」「我們相信,這次疫情終將得到控制。」

中國積極應對疫情同樣提振世界經濟信心。據美國財經網站CNBC報道,中國採取嚴格的疫情防控措施並成立中央應對疫情工作領導小組。報道援引觀點稱,在此次應對疫情危機過程中,中國及時主動公開信息,有利於提振投資者信心。路透社報道稱,隨著多地新增的新冠肺炎病例數下降,股市微幅上漲,一定程度上緩解了投資者對疫情可能造成的全球經濟影響的擔憂。

萬眾一心共克時艱

成千上萬的醫務工作者日夜奮戰,工地建設者不舍晝夜,醫療用品生產廠家緊急復工……14億中國人民聯防聯控、各盡其力,國際媒體同樣給予了積極評價。

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報道稱,中國為抗擊疫情展開了一場全面戰役,醫生們夜以繼日地救治病人,軍人馳援武漢抗擊疫情。日本《朝日新聞》稱,不只是一線人員與政府工作人員,中國各地民眾也全力投入疫情防控,通過捐款捐物等方式向疫情防控提供大規模援助。

加拿大《國家郵報》把目光投向了「快遞小哥」,通過春節期間留在北京送快遞的郭先生的故事,指出面對疫情,中國的快遞員迎難而上,保障城市供應。羅馬尼亞《自由報》刊登報道《疫情期間,一名羅馬尼亞人在中國的親身經歷》稱,為防控疫情,中國人放棄曾經走親訪友、外出旅遊等慣例,宅在家中自我隔離、積極面對,不悲觀也不恐慌。

為減少外出、降低交叉感染的可能性,居家辦公、線上教學成為主流選擇。新加坡《聯合早報》網站刊登題為《我宅家,我驕傲,我為祖國省口罩!》的報道,記錄了中國民眾以居家隔離的方式為抗擊疫情做貢獻。日本《富士產經商報》報道,在這一特殊時期,也檢驗在家上班能否行之有效,摸索通過互聯網辦公的方法。

④ 怎樣從國際理解的角度看待中國和西方在新冠疫情

從國際理解的角度來看,中國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不放棄任何人。所有人,我們是免費治療的。

⑤ 請你聯系實際談談疫情下如何清醒認識中國國際地位的新變化

1、生產製造業,雖然到目前為止,我們中國各行各業還在復甦中,但是相信用不了多久,中國將會迎來更多的海外訂單,這場疫情,讓很多的國家的人民,更加充分的了解我們中國,相信我們中國的產品。

Made in China 再也不是價格低廉的兒童小產品和生活附屬品。我們國家的醫療制葯將會被更多的國家人民所認可。

2、醫療設備,我們看到了中國的支援隊,在支援很多國家的時候,帶去我們自己的全新醫療設備和融入了每一個設備里的全新技術,這些設備也讓國外的疫情感染者看到了更多的新生希望,也讓他們這個國家進一步了解我們中國的科技進步,並且認可我們中國的醫療設備生產製造水平。

3、中國的凝聚力,我想國外的居民,不管是通過什麼渠道的報道,都看到了,中國為了這次抗擊疫情付出了多大的努力,全中國的人民在幾天的時間內實現了,人人參與,人人抗擊。

更是在最短的時間內,對擁有1100萬人口的城市實現了有效的快速隔離工作。這也完全體現了中國政府的號召力,與每一個中華兒女的凝聚力,我相信在這一點上,沒有哪一個國家能有中國做到好

4、中國經濟,據相關報道,中國受到新型疫情影響,我們國家的經濟損失,在第一季度有可能達到9%,但具體的損失還有有待查明。疫情雖然讓我們中國的經濟暫時受到了沖擊,但是長遠看待我們的國家,這是決定是正確的,也是最有效的。

因為我們用最快速的方法有效地控制住了新型病毒的大規模的交叉感染,這也讓我們國家的經濟復甦來得更加提前。

5、雖然這場疫情讓我們國家主動放棄了很多的海外訂單,但是我們也發現,很多海外的企業對我們中國產品與材料的依賴。

我們不僅沒有失去訂單,疫情後中國還會得到更多國家的認可,中國的國際地位也會上升更高的台階,相信我們中國不僅在疫情期間還是疫情過後,都將會在國際中扮演更加重要的國際地位。

⑥ 面對世界范圍內疫情加劇,中國應如何看待,如何應對

第一,加快電子、汽車等外向型產業恢復生產的力度。更重要的是,探索在「抗疫」過程中確保物流、人流等不中斷、促進外向型企業的持續生產,是下一步我們面臨的緊迫課題。有必要通過進一步加強區域經濟合作,比如中日韓自貿區協議、RCEP甚至積極加入CPTPP等,以中國巨大的市場潛力與加工製造能力,確保中國在區域產業鏈中的地位。

第二,大力扶持、挽救對穩定就業具有重要作用的中小民營企業,努力做到防疫與生產兩不誤。在人類共同的災害面前,世界各國應在發揮自身制度優勢的過程中相互借鑒經驗,中國應充分體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給受到疫病影響嚴重的群體、小微企業等精準發放財政「補貼」,等等。

第三,拉動消費應成為今後中國經濟政策的重中之重。投資的重心也不再是經濟增速,而是促進消費,我同意劉世錦的一個提法,「新基建」的核心應該是超大城市群的建設,這里不僅僅涉及到交通、通訊等基礎設施的建設,更有包括農民工安置、戶口等所有相關制度的調整、改革,也就說,通過城市化進程的加快擴張內需的過程。

第四,通過與世界各國增進合作尤其是疫情通報、信息交流與全球公共衛生體制的強化等合作,繼續降低「貿易戰」程度,更重要的是要開展全球宏觀經濟協調,盡力降低疫情對各國與世界經濟的危害。大疫之下的全球經濟協調的必要性與重要性已遠遠超出相互間的分歧,全球主要國家必須通力合作,共度難關。

第五,絕對不做任何可能「對沖」美國貨幣政策或其他宏觀經濟政策的事情。按照如今美國在世界經濟中的地位、作用與影響,美國的「救市」行動在很大程度上是對世界經濟的挽救,對包括中國在內的世界各國的經濟穩定是有利的。現在,某些學者提出要主動拋售美國國債打擊美國,這不僅有違常識,更是反全球化的。中國持有的美國國債不過1萬億美元左右,大約佔美國國債的7%左右,對已經做出超級QE的FRB而言這點國債不過是小case,如此作為打擊的恐怕不是美國,而是自己同美國經濟的全面脫鉤。要知道,FRB實行負利率的可能性很低,在其他主要國家均已實行負利率的條件下,要確保各類資金迴流至國債市場與股市,維護「美元體系」是重中之重,因而FEB通過購買商業票據、購買股票(如ETF)等方式繼續進行「放水」的可能性較大,這是維護美元信用與迴流的核心所在。近來,美國有些個別人和一些媒體鼓噪讓中國對新冠疫情暴發和流行承擔責任,進而用中國持有的美國國債予以彌補的提法,值得警惕。但我認為,這些事情鼓噪一下可以,但美國政府實施的可能性幾乎沒有,除非兩國進入戰爭狀態。因為一旦如此,二百多年來美國政府累積起來的信譽將毀於一旦,那將是「美元體系」崩潰的開啟,無論如何是美國承受不起的。我預計,大疫之後面對全球貨幣體系的混亂,區域化貨幣金融合作將重新開啟動。這對中國是個重大機遇,因而加強與日本、韓國等東亞國家的合作非常重要。

第六,堅決落實去年7月中央政府進一步擴大金融業開放的方針,通過金融業的進一步開放吸納新的全球化力量,同時加快經濟體制改革步伐。因為金融業的開放與發展與製造業有一個重大區別,即它對制度環境的依賴更高,對產權保護、國家治理能力、治理體系與水平的高低有著更為嚴格的要求,所以金融業進一步開放不僅僅是吸引外資、拉住外資的問題,對中國今後的現代化發展同樣有利。實際上,無論是金融開放還是產業鏈重構,都需要中國在制度現代化方面做出更加倍的努力,這是今後中國的道路選擇與迄今為止的改革開放進程較大的不同之處。

最後,歸納起來講,全球化不是簡單地逆轉了,而是分裂了,即世界上兩個主要大國之間關於什麼是全球化的共識破裂了。這種分裂剛剛開始,疫情將發揮怎樣的影響?我們期望它會發揮彌補作用。但遺憾的是,按照迄今為止的情況來看,疫情將在很大程度上加劇這一進程。拋開對手的錯誤或攻擊不說,現在中國恰恰需要理性、冷靜思考的是,努力彌合這種分裂對我們有利,還是擴大這種分裂、往業已擴大的傷口上撒鹽有利?相信大多數人都會認為,我們已經不能再用四十多年前期望「敵人一天天爛下去」或「不是東風壓倒西風,就是西風壓倒東風」那種心態去認識這個世界、處理同這個世界主要國家的關系。

⑦ 怎樣從國際角度上看待中國和西方在新冠疫情之以上的不同觀點

當然,這桶估計從國際角度上看待中國獲悉紅心掛戰績戰的不同點就直呃,各個國家的紅薯,習慣的星辰和地獄的嗯。地獄的嗯,從嘴的伺候情況而定。

⑧ 如何評價中國在疫情中的表現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斗爭中,我們敢於斗爭,堅持人民至上,科學防控,加強國際合作,展現的中國精神成為眾志成城、共克時艱的力量之本、信心之源,凝聚起抗擊疫情的強大精神力量。

湖北和武漢作為這次疫情防控斗爭的重中之重,實行內防擴散、外防輸出的防控策略。北京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事關重大,堅決抓好外防輸入、內防擴散兩大環節,全面遏制疫情傳播。隨著境外輸入風險顯著增大,強調把重點放在外防輸入、內防反彈上來,保持我國疫情防控持續向好態勢。

黨中央在加強疫情防控的前提下,採取差異化策略,加快建立同疫情防控相適應的經濟社會運行秩序,及時推出一系列統籌推進疫情防控與春耕備耕、復工復產、脫貧攻堅等「組合拳」,積極有序推進企事業單位復工復產,努力把疫情造成的損失降到最低限度。



(8)國際上如何看待中國疫情擴展閱讀

在疫情防控斗爭中,從分享防疫信息和經驗到開展葯物疫苗研發國際合作,從為其他國家提供醫療物資援助到派出醫療專家組分赴有關國家幫助抗疫,從支持國際組織發揮應有作用到提出打造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中國始終秉持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高度重視疫情防控國際合作,努力凝聚起戰勝疫情的強大合力。

同舟共濟、守望相助,不畏艱險、頑強拼搏,疫情防控展現的中國精神還有很多。中國人民在長期奮斗中培育、繼承、發展起來的中國精神,使我們面對任何艱難險阻都敢於斗爭、敢於勝利。我們要繼續大力弘揚偉大的中國精神,打贏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向著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奮斗目標勇毅前行。

⑨ 外國人如何看待中國抗疫

法國國際廣播電台的報道表示,在與新冠疫情的斗爭中,中國政府毫不鬆懈。每當出現新增確診病例,衛生部門都會迅速進行大規模檢測。法廣駐京記者拉加德在報道中說,青島市採取了嚴格措施,公交車、餐館和購物中心都要求人們佩戴口罩,公共衛生二維碼隨處可見。報道援引一位青島市民的話表示:「目前一切正常,人們隨時關注手機應用程序警報的更新。將有數百萬人進行新冠測試,這能使人感到放心,因為這些措施是即刻有效的。 」

英國廣播公司在報道中提到,武漢曾於今年5月在10天內對全市1100萬人進行了全員核酸檢測。一旦出現新的確診感染病例就迅速展開大規模檢測,已經成為中國防控疫情的有效手段。報道指出,中國已經在很大程度上控制住了疫情,這與世界上其他國家和地區形成了強烈反差。在包括美國和歐盟在內的全球很多地方,新冠肺炎確診病例數仍在繼續飆升,當地政府不得不採取新的隔離措施。

英國天空電視台在報道中注意到一些細節:青島市將僅用3天時間完成對5個行政區的檢測,5天內實現全市人員檢測完畢。為確保按時完成任務,上千名醫護人員堅守在遍布全市的100多個檢測點,從早上5時30分到子夜23時30分實施不間斷檢測。報道指出,此前在北京和烏魯木齊的實踐表明,這種只爭朝夕的大規模快速檢測,對於阻止疫情擴散至關重要。

德國《日報》評論認為,自今年3月底以來,通過迅速隔離感染者和密切接觸者,並進行大規模核酸檢測,中國已經能夠在新發疫情初始階段完全控制住所有本地感染群體,從而避免影響本國其他地區。

比利時最大的荷蘭語媒體《最新消息報》10月12日在其網站首屏顯要位置重點報道了此次青島疫情。該報駐華記者莉恩·維爾韋克在視頻連線中表示:「在歐洲人看來,在僅有12個新增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的情況下就對900多萬人進行檢測,可能有點不可思議。但這已成為中國的常規做法,目的就是從源頭下手,盡力將疫情控制在最小范圍內,阻止其對14億中國人造成威脅。」談及中國與西方在抗疫中的差異,維爾韋克指出:「最大的不同在於,中國的干預非常迅速有力。只要發現一個確診病例,中國政府、衛生部門和普通民眾就會立即行動,他們不會等到每天新增感染200或300例之後再出手。」維爾韋克是今年初前往武漢采訪過疫情的少數西方記者之一,此後一直跟蹤報道中國抗疫行動。她深有感觸地說:「目前絕大多數中國人的工作生活已經基本恢復正常,他們對西方的抗疫斗爭充滿同情和支持,只是無法理解歐洲和美國為什麼不採取更果斷嚴厲的干預措施,以至於讓疫情蔓延到如此地步。就連我自己每天都想問同樣的問題。」

⑩ 此次疫情過後中國在國際上的地位是否會有「飛躍式」上升

我認為這次疫情過後,中國在國際上的地位會有飛躍式地上升,因為在這次疫情當中,中國憑借自己的優勢把風險降低到最低,完全保護了人民和國家安全,相對比國外而言,中國國內的環境要好很多,這主要得益於中國的幾大優勢。

總結:全球在經過這一次疫情之後,中國的國際地位將迎來飛躍式發展。因為中國能夠快速從應對危機當中恢復過來,並且恢復生產成為全球經濟的新引擎,而且還能給其他國家帶來安全和援助,所以中國的國際地位肯定會有很大上升。

閱讀全文

與國際上如何看待中國疫情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52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25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910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51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379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62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396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56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19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24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43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50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54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67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197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66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190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017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49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