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什麼是國際旅遊框架
隨著」一帶一路」作為國家戰略在各個行業的不斷推進,旅遊行業已成為互聯互通的先導行業。《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旅遊合作發展戰略規劃》正在不斷深化和完善之中,在這一戰略規劃當中,「一帶一路」將被建設成為合作共贏的新型國際旅遊合作示範帶。2013年,國家提出「一帶一路」戰略構想以來,中國高度重視與絲路沿線國家的旅遊合作。據了解,2014年中國與絲路沿線國家雙向旅遊交流已超過2500萬人次。根據正在制定的「一帶一路」旅遊合作發展戰略規劃,未來五年,中方將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輸送1.5億人次中國遊客,境外旅遊消費將超過2000億美元;將積極採取措施吸引8500萬人次沿線國家遊客來華,帶動旅遊消費1100億美元。
⑵ 國際定義上的旅遊是什麼意思
技術定義(Technical Definitjon):用它來為統計和立法提供旅遊信息。各種旅遊技術定義所提供的含義或限定在國內和國際范疇上都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後一種方法,即技術定義的採用有助於實現可比性國際旅遊數據收集工作的標准化。(1)1936年,第一次定義國際旅遊者 在兩次世界大戰的間歇期間,世界國際旅遊收入增長迅速,因此在統計上迫切需要有一個更准確的定義。1936年舉行的一個國際論壇,國家聯盟統計專家委員會首次提出,「外國旅遊者是指離開其慣常居住地到其他國家旅行至少24小時以上的人」。1945年,聯合國(取代了原來的國家聯盟)認可了這一定義,但是增加了「最長停留時間不超過6個月」的限定。(2)世界旅遊組織的定義 1963年,聯合國國際旅遊大會在羅馬召開。這次大會是當時的國際官方旅遊組織聯盟(英文名字的縮寫為IUOTO,即現在的世界旅遊組織,英文縮寫為WTO)發起的。 大會提出應採用「遊客」(Visitor)這個新詞彙。遊客是指離開其慣常居住地所在國到其他國家去,且主要目的不是在所訪問的國家內獲取收入的旅行者。遊客包括兩類不同的旅行者: ——旅遊者(Tourist):在所訪問的國家逗留時間超過24小時且以休閑、商務、家事、使命或會議為目的的臨時性遊客; ——短期旅遊者(Excursionists):在所訪問的目的地停留時間在24小時以內,且不過夜的臨時性遊客(包括遊船旅遊者)。 從1963年開始,絕大多數國家接受了這次聯合國大會所提出的遊客、旅遊者和短期旅遊者的定義以及以後所作的多次修改。 在1967年的日內瓦會議上,聯合國統計委員會提議,應該建立一個單獨的遊客類別。旅遊者至少要逗留24小時,然而,有些遊客外出遊覽但於當日返回了居住地,這些人被稱為「短期旅行者(Excursionists)」、這類遊客包括了不以就業為目的的一日游者、遊船乘客和過境遊客。
⑶ 國際組織對旅行的定義是什麼
1967年,聯合國統計委員會專家小組採納了1963年羅馬會議對遊客下的定義。1968年,該委員會與國際官方旅遊組織聯盟(世界旅遊組織前身)都通過了這個定義。1970年,歐洲經濟與發展組織旅遊委員會也採納了這個定義。1976年,聯合國統計委員會第19次會議又通過了關於國際旅遊者暫時性准則方案,對國際旅遊者作了更為明確的規定,認為國際旅遊者可分為:一是從外國到某特定國訪問的人(來自外國旅遊者);二是從某特定國去國外訪問的人(出國旅遊者)。1981年,世界旅遊組織(wto)將該定義納入當年出版的《國際和國內旅遊信息收集和反映技術手冊》中,向世界各國推廣。1991年,世界旅遊組織在加拿大舉行的「國際旅遊統計大會」 上,對國際遊客、國際旅遊者的基本概念進行了再次修訂,並以《國際旅遊統計大會建議書》向聯合國推薦,經聯合國統計委員會1995年通過後在全球推廣使用。
⑷ 國際旅遊的概念與類型是什麼
國表旅遊一般都是年輕人先了,出去旅遊的,有錢的出去旅遊。有一般農村人沒錢都拽在家裡,不捨得花錢出去旅遊的。
⑸ 旅遊的定義是什麼
關於旅遊的定義有很多種,這里分別介紹如下:
(1)概念定義。旨在提供一個理論框架,用以確定旅遊的基本特點以及將它與其他類似的、有時是相關的,但是又不相同的活動區別開來。國際上普遍接受的艾斯特定義,1942年,瑞士學者漢沃克爾和克拉普夫指出:「旅遊是非定居者的旅行和暫時居留而引起的一種現象及關系的總和。這些人不會因而永久居留,並且主要不從事賺錢的活動。」
(2)技術定義。用它來為統計和立法提供旅遊信息。各種旅遊技術定義所提供的含義或限定在國內和國際范疇上都得到了廣泛的應用。技術定義的採用有助於實現可比性國際旅遊數據收集工作的標准化。世界旅遊組織和聯合國統計委員會推薦的技術性的統計定義:旅遊指為了休閑、商務或其他目的離開他(她)們慣常環境,到某些地方並停留在那裡,但連續不超過一年的活動。旅遊目的包括六大類:休閑、娛樂、度假;探親訪友;商務、專業訪問;健康醫療;宗教/朝拜;其他。
(3)交往定義。1927年,德國的蒙根?羅德對旅遊的定義,旅遊從狹義的理解是那些暫時離開自己的住地,為了滿足生活和文化的需要,或各種各樣的願望,而作為經濟和文化商品的消費者逗留在異地的人的交往。注意:這個定義強調的是:旅遊是一種社會交往活動。
(4)目的定義。20世紀50年代,奧地利維也納經濟大學旅遊研究所對旅遊的定義,旅遊可以理解為是暫時在異地的人的空餘時間的活動,主要是出於修養;其次是出於受教育、擴大知識和交際的原因的旅行;再是參加這樣或那樣的組織活動,以及改變有關的關系和作用。
(5)時間定義。1979年,美國通用大西洋有限公司的馬丁?普雷博士在中國講學時,對旅遊的定義為,旅遊是為了消遣而進行旅行,在某一個國家逗留的時間至少超過24小時。注意:這個定義強調的是,各個國家在進行國際旅遊者統計時的統計標准之一:逗留的時間。
(6)相互關系定義。1980年,美國密執安大學的伯特?麥金托什和夏西肯特?格波特對旅遊的定義,旅遊可以定義為在吸引和接待旅遊及其訪問者的過程中,由於遊客、旅遊企業、東道政府及東道地區的居民的相互作用而產生的一切現象和關系的總和。注意:這個定義強調的是:旅遊引發的各種現象和關系,即旅遊的綜合性。
(7)生活方式定義。我國經濟學家於光遠1985年對旅遊的定義為,旅遊是現代社會中居民的一種短期性的特殊生活方式,這種生活方式的特點是:異地性、業余性和享受性。
(8)「遊憩中國網」定義。旅遊的內涵——旅遊是人們在非定居的城市、鄉村、景區和度假區圍繞生態、文化、康體、游樂等功能進行的遊憩活動。旅遊的外延——旅遊應包括:旅遊目的地、旅遊產業、旅遊項目、旅遊產品等由大到小的一系列范疇。
⑹ 什麼是入境旅遊、出境旅遊、國際旅遊
入境旅遊,是指外國遊客、港澳特別行政區同胞來內地、台灣同胞來大陸旅遊。
出境旅遊是國內遊客到國外、港澳特別行政區、台灣地區旅遊。
國內旅遊就是在中國大陸內的旅遊活動。
採納吧!
⑺ 國際旅遊的特點是什麼
國際旅遊的特點
1.國際性。旅遊是一種范圍很廣的活動,不但區界和國界不能限制,恰恰要突破這種界限。旅遊在國內,境內均可進行,但旅遊者的願望正是要領略異國異地的風土人情、湖光山色。世界著名的七大奇景,分別處在七個不同的國家和地區.外國旅遊者要到這些地方,必須穿越國境,無形中參加了國際活動。
2.綜合性。國際旅遊是——種綜合性的事業,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活動內容的綜合性,有經濟活動、文化活動和社會活動。(2)涉及的行業的綜合性,包括吃、住、{亍,游、購等,起碼要有旅館、餐館和車輛,以及各種服務行業。(3)構成旅遊活動要素的綜合性,起碼要有三大要素:旅遊者。旅遊資源和旅遊行業。
3.重復性。旅遊既然成為一種生活必需,那就具有重復性。或者是舊地重遊,或者是逐一觀光,幾乎沒有止境,因此人們總是重復地支付旅遊費用
⑻ 名詞解釋 國際旅遊
國際旅遊是指跨越國界的旅遊活動。包括入境旅遊和處境旅遊。前者指外國居民到本國的旅遊活動,後者指本國居民到他國的旅遊活動。
=====
1937年由國際聯盟(League of Nations)統計委員會提出的定義為:離開自己的居住國家到另一個國家訪問超過24小時以上的人。並且界定以下幾種人為旅遊者:(1)為娛樂、家庭和健康原因而旅行的人。(2)為參加國際會議而旅行的人。(3)為商業原因而旅行的人。(4)在海上巡遊途中停靠某地,即使逗留時間不超過24小時的人。界定以下幾種人不屬於旅遊者:(1)不論是否簽了合同而到另一個國家從事某一職業的人。(2)到國外居住的人。(3)寄宿在學校的學生。(4)居住在邊境地區而跨越邊界到鄰國工作的人。(5)途經一個國家但不停留的旅行者,包括那些旅行時間超過24小時的人。1963年在羅馬舉行的聯合國旅行和旅遊會議上提出的遊客的定義為「除為獲得一個有報酬的職業以外,基於任何原因到一個不是常住國家去訪問的人」。1991年,世界旅遊組織在加拿大召開的旅遊統計國際大會上,對國際旅遊者的定義作了重新修整:「遊客」指一個人到他通常居住的國家以外的另一個國家旅行,時間不超過一年,主要目的不是為了從訪問國獲得經濟利益;「旅遊者」指一個遊客至少一夜,最多不超過一年,主要目的不是為了從訪問國獲得經濟效益;「當日遊客」指一個遊客在訪問國停留不超過24小時並不過夜,主要目的不是為了從訪問國獲得經濟利益。1979年,我國國家統計局對國際旅遊者作了如下規定:凡是來我國參觀、旅行、探親、訪友、休養、考察或從事貿易、業務、體育、宗教活動、參加會議等的外國人、外籍華裔、華僑和港澳同胞,均屬我國的國際旅遊者。規定來華旅遊入境人數不包括下列人員:應邀來華訪問的政府部長以上官員,外國駐華使領館官員、外交人員以及隨行的家庭服務人員和受贍養者,常住我國一年以上的外國專家、留學生、記者、商務機構人員等,乘坐國際航班過境不需要通過護照檢查進入我國口岸的中轉旅客,邊境地區往來的邊民,回大陸定居的華僑、港澳台同胞,已在我國定居的外國人和原已出境又返回在我國定居的外國僑民,已歸國的我國出國人員。
⑼ 國內旅遊是國際旅遊在什麼國際旅遊是國內旅遊發展的什麼
國內旅遊就是在國內旅遊,國際旅遊就是在國外以及中國港澳游。
⑽ 什麼是國際旅遊組織
世界旅遊組織的英文全稱是World Tourism Organization,簡稱WTO。由於世界貿易組織(Word Trade Organization)的英文簡稱同樣也是「WTO」,所以,為了避免理解上的混淆,人們開始將「UNWTO"用作世界旅遊組織的英文簡稱,意指作為聯合國特別代理機構的世界貿易組織。
世界旅遊組織是世界上唯一全面涉及國際間旅遊事務的全球性政府間機構,同時也是當今旅遊領域中最具知名度並且最具影響力的國際性組織。主要負責收集和分析旅遊數據,定期向成員國提供統計資料、研究報告,制定國際性旅遊公約、宣言、規則、範本,研究全球旅遊政策。它的前身是國際官方旅遊聯盟,1975年改為現名,總部設在西班牙首都馬德里[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