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在修水寧紅國際商貿城買房兩年多還給沒房產證怎麼回事
。
Ⅱ 修水寧紅休閑中心
修水特產寧紅茶地處贛西北邊陲的修水縣,舊屬「義寧州」治,所產寧州工夫紅茶,簡稱「寧紅茶」,它是我國工夫紅茶中的珍品之一。「寧紅茶」素以條索秀麗,金毫顯露,鋒苗挺拔,色澤紅艷,香味持久而聞名中外。據舊方誌及清代瑞延《純浦隨筆》等書記載,寧紅茶創始於清朝道光年間,至光緒年間曾一度被列為貢品茶。二十世紀初是寧紅茶盛產、銷售全盛時期,國內外茶商、專家譽其為「茶蓋中華,價甲天下」。當時還流傳著一句行業謠諺:「寧紅不到庄,茶葉不開箱。」修水縣作為「寧紅茶」出口生產基地,1958年生產的「寧紅茶」新品種,經中外專家鑒定,品質已達到國際高級茶標准。1980年獲江西省人民政府嘉獎令。1983年獲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經濟貿易部頒發的榮譽證書。1984年獲江西省優質產品獎,1985年獲國家農牧漁業部金杯獎和國家銀質獎。
Ⅲ 江西省九江市修水縣寧紅大市中心離修水的金三角有多遠
約2.5公里。
Ⅳ 寧紅工夫茶的歷史淵源
據史料記載,修水有千餘年的產茶歷史。後唐清泰二年(935),毛文錫所著《茶譜》載:洪城雙井白芽,製作極精。至兩宋,更蜚聲國內。北宋黃庶、黃庭堅父子將家鄉精製「雙井茶「推賞京師,贈京師名士蘇東坡等,一時名動京華。歐陽修《歸田錄》譽為「草茶第一」。南宋嘉泰四年(1204),隆興知府韓邈奏曰:「隆興府惟分寧產茶,他縣無茶」。當時年產茶二百餘萬斤,「雙井」、「黃龍」等茶皆稱絕品。
當代茶聖吳覺農先生說:「寧紅是歷史上最早支派,寧紅早於祁紅九十年先有寧紅,後有祁紅「。到十九世紀中葉,寧紅暢銷歐美,成為中國名茶。美國茶葉專家威廉.烏克斯在《茶葉全書》專著中評述:「寧紅外形美麗、緊結、色黑,水色紅艷引人,在拼和茶中極有價值「,稱贊「寧紅色、香、味俱屬上乘。」1904年寧紅生產朝廷貢品--太子茶。光緒年間漫江羅坤化的「厚生隆茶行」特製的太子茶,在漢口以每市斤2兩白銀的價格賣給俄國人。1914年寧紅極品白字型大小太子茶參加上海賽會,每磅售價48兩白銀,茶獲五國外商「茶蓋中華,價甲天下」的獎匾。清宣統二年,漫江郭敏生開設的義泰祥茶行特製的貢茶,和民國四年郭鳴岐在漫江特製的貢茗,先後在南洋勸業賽會上奪魁,榮獲最優超等文憑。
光緒十八年至二十年(1892-1894年),寧紅工夫茶在國際茶葉市場上步入鼎盛時期,每年輸出30萬箱(每箱25公斤)。光緒三十年,寧紅輸出達30萬擔。那時縣內茶莊、茶行多達百餘家,列茶業者甚多,較有名氣的有振植公司、吉昌行、大吉祥、怡和福、恆豐順、廣興隆、正大祥、恆春行、同天谷行等,全縣出口茶佔中國總數十分之一強。吳覺農先生在1985年講述,1934年他到英國倫敦考察,當時倫敦市場茶葉小包裝,外面寫的是寧州紅茶,但裡面裝的是中國祁門等地紅茶了。由此可見當時寧紅昌盛非凡。
十九世紀三十年代後,隨著印度、錫蘭(斯里蘭卡)、日本茶業的興起,加上帝國主義入侵,朝政腐敗,寧紅受到嚴重摧殘,外銷瀕臨絕境,修水年產寧紅工夫茶猛跌到7424擔。
解放後,寧紅工夫茶得以迅速發展。現面積達10萬余畝,一批批新的高額豐產茶園正在茁壯成長,茶葉初制廠遍布各鄉。寧紅最大的精製加工廠--寧紅集團公司(前身為1949年建立的修水茶廠),設備齊全,技術先進,已成為江西紅茶生產加工規模最大的專業廠。1958年銷往前蘇聯的超級紅茶,經中外專家鑒評達國家高級紅茶標准,榮獲中國茶葉進出口總公司專電祝賀。同年,高級寧紅工夫茶「山谷紅」送國務院,作為招待外賓的禮茶。次年送往廬山會議的超級寧紅工夫茶,獲中央領導好評。1985年生產的寧紅特級工夫茶寧紅金毫,是中國十大功夫茶中的珍品,該產品延用「太子茶」的原料,在傳統工藝基礎上加以現代科技的指導精心製成,條素緊結秀麗,金毫顯露,多鋒苗,色澤油潤,滋味鮮嫩濃郁,葉底紅嫩多芽,湯色紅艷,在1985年中國優質食品評比會上博得專家高度贊譽,榮獲國家銀質獎。1988年在中國首屆食品博覽會上評選為金獎。當代茶聖吳覺農先生揮毫題詞:「寧州紅茶、譽滿神州、努力革新、永葆千秋」、「寧紅祁紅並稱世紀之首」。
隨著經濟和科技的迅速發展,以飲茶為主的習慣,被紛至沓來的可口可樂、健力寶、礦泉水等保健飲料嚴重沖擊,老牌寧紅銷售急劇下降,八十年代末企業虧損達千萬元,千人的大企業寧紅集團面臨「山重水復疑無路」之境。但是寧紅人沒有退縮,而是奮力開拓。在上海中醫營養食療研究會等單位的專家教授幫助下,寧紅保健茶系列產品於九十年代第一個春天誕生了。如今,寧紅人以質量、信譽、效率取勝於國內外市場,年產量達7000餘噸,產值超億元,年利稅2500萬元,年出口換匯百萬美元,產品外銷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並先後榮獲「江西省首批名牌產品」、「中國食品行業名優產品」、「中國食品工業百強明星」等稱號,寧紅商標並經國家工商局批准注冊。在實現九五規劃的征途上,寧紅人將進一步解放思想,爭創名牌,再振寧紅雄風。
寧紅工夫茶的成品共分8個等級。特級寧紅緊細多毫,峰苗畢露,烏黑油潤,鮮嫩濃郁,鮮醇爽口,柔嫩多芽,湯色紅艷。
修水縣作為「寧紅工夫茶」出口生產基地,1958年生產的「寧紅工夫茶」新品種寧紅功夫茶,經中外專家鑒定,品質已達到國際高級茶標准。1980年獲江西省人民政府嘉獎令。1983年獲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經濟貿易部頒發的榮譽證書。1984年獲江西省優質產品獎,1985年獲國家農牧漁業部金杯獎和國家銀質獎。
寧紅工夫茶,是中國傳統制茶工藝的瑰寶,寧紅工夫茶藝,也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承。作為「寧紅」商標的唯一合法注冊方江西省寧紅責任有限公司,迫切希望現在的「寧紅」品牌的暢銷,能夠為百年寧紅帶來一絲新的契機。江西省寧紅有限責任公司開發的寧紅減肥茶是寧紅工夫茶的升華和發展,它利用寧紅工夫茶固有的降脂減肥功效,配以決明子,山楂等,使寧紅花的傳統文化融入到現代減肥保健中去,從而使寧紅產品再次走向國內外。
據調查,現在年輕人中,知道寧紅工夫茶的人越來越少,唯一可圈可點的是,目前,在國外仍有一大批熱愛中國寧紅工夫茶的忠實消費者。這些來自荷蘭、英國、法國、美國的人們先後跟寧紅方面負責人洽談,開出天價,希望能夠收購寧紅整個品牌,乃至寧紅工夫茶系列的所有產品的原料、配方和製作工藝,作為自己公司的品牌推向國際市場。江西省寧紅公司認為,一個在中國享譽幾百年的品牌,拿給外國人「改頭換面」,民族感情上實在過不去,不希望這數百年品牌毀在自己手裡,雖然,現在的力量並不是很大,但是,盡己之力,不留遺憾。經歷了多年的奮斗,寧紅方面也漸漸體會到,保護傳統文化遺產不能孤軍奮戰,為此,近階段,寧紅聯系了多家報社,希望能夠調動媒體的力量,讓全社會都來關注寧紅品牌的發展。
Ⅳ 江西修水縣的 風俗特產 什麼最有意義。
修水縣的 風俗特產 哨子最有意義哨子,已成為修水最富地方風味的上乘食品。何以稱之為"哨子"呢?說起它的來歷,修水群眾中還留傳著一段極為美好的佳話。相傳夏禹時代,修水地區山洪瀑發,農田、村莊被毀,作物顆粒無收,農民靠上山采野菜野果為生。後大禹來到修水,組織群眾治理好了水患。當地群眾十分感謝大禹治水的功績與恩德,可在那荒年災月里又拿不出好東西來供獻。大家想到治水期間,多少個日日夜夜,大禹和群眾一起辛勤治水,連餐飽飯都沒有吃過,很是過意不去。當時面對山高林密,有位老農提出,大家上山搞點野味來為大禹送行,略表心意。於是大家商量好後,就一邊派人上山挖野山芋,一邊派人打野獸。就這樣把挖來的野山芋煮熟做成皮子,把野獸肉切作餡子,包成一種食品,外形上尖下圓,取名為哨子,上奉大禹。大禹和大家吃後覺得味道很不錯,從此以後修水人會做也愛吃哨子,自古至今,代代相傳,而且越做越好吃,成為修水食品一絕。現在每當逢年過節,親朋往來,重大喜慶,修水人都作興哨子,以示慶賀和款待親朋。不過時至今日修水人吃的已不再是用野山芋和野獸肉做的哨子,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哨子的用料也越來越講究,在製作上也大大作了改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