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60周年國慶閱兵簡介
2009年10月1日上午10:00國慶大閱兵數十個裝備方隊以磅礴的氣勢經過天安門,這是新中國成立六十年來,中國軍隊裝備數量最多、規模最大的一次全景展示。參閱部隊既有紅軍時期創建的老部隊,也有組建不久的新兵種;既有戰爭年代浴血奮戰的英雄團隊,也有站在軍事變革潮頭的典型部隊;既有參加過歷次國慶首都閱兵的老資格,也有在閱兵場上首次亮相的新面孔。受閱展示裝備都是從全軍各部隊精選的國產新型裝備,數量規模、質量水平和信息化程度都達到嶄新水平,有的已達到或超過世界先進水平。特別是這次閱兵裝備方隊中沒有一件是引進裝備,將展示中國軍隊武器裝備信息化建設的成果,展示中國武器裝備建設自主創新的能力。無論是陸、海、空、二炮、武警等軍種部隊,還是裝甲兵、空降兵、防空兵等兵種專業部隊,無論是坦克、火炮、導彈等戰斗裝備,還是雷達、通信、後勤等保障裝備,都將在這次閱兵中進行全景式展示,參閱要素更加齊全,裝備類型更加多樣,兵種專業更加全面,具有很強的聯合性,體現了我軍的戰鬥力。參閱部隊還凸顯出優良傳統多、歷史榮譽多、完成大項任務多的「三多」特點。胡錦濤主席檢閱
② 國際組織有哪些及英文縮寫
國際組織有:世界貿易組織(WTO)、聯合國(UN)、國際勞工組織(ILO)、亞太經濟合作組織(APEC)、世界衛生組織(WHO)等。
1、世界貿易組織(WTO)
世界貿易組織中文簡稱是世貿組織,1994年4月15日,在摩洛哥的馬拉喀什市舉行的關貿總協定烏拉圭回合部長會議決定成立更具全球性的世界貿易組織 ,以取代成立於1947年的關貿總協定。世界貿易組織是當代最重要的國際經濟組織之一,有「經濟聯合國」之稱。
③ 找一篇記汶川地震一周年的作文
讓愛不老——紀念汶川地震一周年
2008年5月12日
我們永遠記得這個日子
汶川大地震
房屋倒了
親人沒了
家園瞬間成了廢墟
到處是驚恐的呼喊:
爸爸媽媽——,孩子——
你們在哪裡呀?
一年過去了
疼痛不再是身體的傷
是心靈的傷
流淚不一定全是悲傷
也有感動
我們不哭
我們流過了太多的淚
我們經歷了天大的傷
我們不哭
我們的傷得到了最快最好的醫治
社會各方的關愛讓我們創造了許多奇跡
我們有了食物,棉被,新房……
我們不哭——,我們不哭——
你們的關懷點燃著我們的希望
你們的真情讓我們更加堅強
我們不會忘記
地震失去的親人
我們永遠記得
你們滔天的恩情
大災現大愛
想想那時
解放軍奮戰在生死營救第一線,
志願者從四面八方加入到救助行列
全國人民和華人華僑踴躍捐款
幹部學生挽起衣袖走上街頭排隊獻血
國際組織也積極提供財物援助
……
一方有難得到八方支援
所有的目光都聚焦在一個地方
所有的牽掛都心繫在一個地方
——汶川
中國加油!四川加油!汶川加油!
億萬人喊出的聲音猶在耳邊
一年過去了
那時說過的話我們還要再說
別怕
家園毀了我們幫你們建
親人走了我們以後都是你的親人
再大的災我們一起扛
以後我們就是你的依靠
別怕
你身後是強大的祖國
你身後有十三億兄弟姐妹
大災帶來了大難
但你們卻不曾低頭
感謝你們——汶川的親人們
是你們用失去親人和家園的代價
讓我們拋棄了自私
讓我們炎黃子孫更加團結
讓全世界看到了英雄的祖國
英雄的國家
孕育著英雄的人民
捨身救學生的教師
用自己軀體保護孩子的父母
為丈夫抵擋倒塌房梁的妻子
用雙手和雙肩頂起重壓保護著嬰兒的年輕媽媽
失去雙親和孩子後仍堅強戰斗的女警察
左手骨折忍著劇痛為戰士敬軍禮的小女孩
剛從廢墟救援出來跪在地上哭求讓我再救一個的戰士
……
每一次災難
總留下許多感動
解放軍、醫生護士、公安幹警……
哪裡有需要那裡就有他們的身影
哪裡有危險他們總是沖在最前面
他們不是不想休息
他們不是不珍惜自己生命
但他們更信守自己神聖的職責
譚千秋、連蓉、荊利傑、袁文婷、陳大桂、王剛、蔣敏……
還有太多英雄的名字
也有許多我們不知道名字的英雄
讓我們記住這些犧牲或活著的英雄
也記住那些犧牲或活著的無名英雄
任何災害
在十三億中國人面前
在偉大的祖國面前
都將被化解
5?12
這個特別的日子
讓我們點燃燭光
和默默的靜立
為地震中逝去的親人和英雄們祈禱
希望他們在天的另一邊好好安息
也為在地震中倖存的人祝福
願他們走出悲傷幸福快樂的生活
也讓我們一起牽手
把愛傳遞讓愛不老
④ 2016年全球共識年區域中心已確定為區域或大洲的行動中心是哪些
在2016年,IYGU項目將協調約50個「區域行動中心」。區域行動中心網路正在建立,北京、墨西哥城、科因布拉、奈梅亨、漢密爾頓、巴馬科和基加利等城市已確定為區域或大洲的行動中心,東京、華盛頓、聖保羅、突尼西亞市、莫斯科、羅馬正在籌劃建立區域行動中心。IYGU的總秘書處位於德國耶拿,它負責協調上述區域行動中心。
國際科學理事會(ICSU)、國際社會科學理事會(ISSC)和國際哲學與人文科學理事會聯合發布的「全球共識年」,簡稱IYGU。目的是面對日益劇烈的全球變化人口資源環境問題的挑戰形成國際社會和全民的廣泛共識,通過制定應對全球挑戰問題的策略,加強國際合作,共同推動全球可持續性研究與發展。
(4)iygu包括哪些國際組織擴展閱讀
搭構建全球思維與地方行動之橋梁: 日常生活影響全球氣候變化;日常決策依賴生活方式;全球的視角有助於減少地區沖突風險。我們的世界經歷著社會、文化和經濟的變革及氣候變化。人類行為是產生這種全球挑戰的關鍵。人類可以採取有效措施。全球共識旨在縮短知識與行動的距離,也可為提高全球可持續性的決策提供依據。
2016「全球共識年」中國在行動啟動儀式暨《酒泉低碳發展模式》研討會在北京舉行。來自科技部、國家發改委、環境保護部、酒泉市人民政府、中國地理學會以及相關企業界的領導、專家、學者等100多人參加本次活動。會議由中國地理學會與酒泉市人民政府聯合主辦。
2016年是國際科學理事會(ICSU)、國際社會科學理事會(ISSC)和國際哲學與人文科學理事會(CIPSH)於2015年在南非德班共同宣布的「全球共識年」,其目的是形成國際社會和全民的廣泛共識,通過制定應對全球挑戰問題的策略,加強國際合作,共同推動全球可持續性研究與發展。
⑤ 2015年什麼世界組織在南非德班宣布全球共識年
2016年是國際科學理事會(ICSU)、國際社會科學理事會(ISSC)和國際哲學與人文科學理事會(CIPSH)於2015年在南非德班共同宣布的「全球共識年」(International Year of Global Understanding,簡稱IYGU),其目的是面對日益劇烈的全球變化,面對人類社會可持續發展過程中出現的人口、資源、環境問題的挑戰,形成國際社會和全民的廣泛共識,通過制定應對全球挑戰問題的策略,加強國際合作,共同推動全球可持續性研究與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