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在固定匯率制度下國際收支自動調節機制是怎樣的
是以下情況:國際收支順差會導致匯率的升值,當國際收支順差特別大時,在固定匯率制下,國際收支順差對國內貨幣的影響僅由國際收支順差引起(當然,它還包括,盈餘被銀行放大,以產生更多的商品);浮動利率,導致國內貨幣貶值。如果是浮動匯率,則可以通過調整匯率來實現國內貨幣均衡;固定匯率制度下國際收支調整的方式和效果。固定匯率制又可分為國際金本位制和國際金本位制。
在國際金本位制度下,各國的國際收支是自發調整的。根據休謨的「價格現金流機制」,國際收支失衡會引起黃金的流動,而黃金的流動又會引起相應的價格水平的變化。
1. 因此,相應的商品產出和投入的增減會恢復國際收支平衡。然而,自發調節機制需要滿足一定的前提條件必須遵守國際金本位的貨幣紀律;自由貿易體系必須遵守,進出口商品的需求價格彈性必須滿足馬歇爾的要求 勒納條件。由於這些條件通常難以滿足,國際收支自發調整的效果並不十分理想。即使實現了外部平衡,通常也是以犧牲內部平衡為代價的。 在國際黃金匯兌本位條件下,當一個國家的國際收支不平衡時,可以採取以下幾種方法:外匯緩沖政策。
2. 各國都有一定數量的國際儲備作為外匯穩定基金,以應對國際收支暫時不平衡。在這種政策下,當國際收支出現不平衡時,央行在外匯市場上買賣外匯,以調整外匯供求,這樣,國際收支變化的影響將停止在外匯儲備階段,而不影響國內經濟和金融。但是,外匯緩沖政策的效果有限,不能用來解決持續的國際收支逆差。它無力應對大規模的資本逃避。 調整匯率。調整匯率作為平衡國際收支的一種方法,需要在出現赤字時貶值;有盈餘的,實行升值。一般來說,貶值可以改善國際收支,而升值則會惡化國際收支。
3. 通過匯率調整的國際收支是否能夠發揮作用,取決於具體情況。如果一個國家不滿足馬歇爾勒納條件,貶值將不會改善國際收支。即使滿足馬歇爾勒納條件,如果該國貨幣貶值引起其他國家的報復,採取更大幅度的貶值,該國貨幣的貶值也不會改善國際收支狀況。
Ⅱ 匯率變動會對國際收支產生什麼影響
1、匯率變化對外匯儲備的影響。
貨幣貶值對一國外匯儲備規模的影響;儲備貨幣的匯率變動會影響一國外匯儲備的實際價值。
2、匯率變動對一國國內就業、國民收入及資源配置的影響。
當一國本幣匯率下降,外匯匯率上升,有利於促進該國出口增加而抑制進口,這就使得其出口工業和進口替代工業得以大力發展,從而使整個國民經濟發展速度加快,國內就業機會因此增加,國民收入也隨之增加。
3、匯率變動對世界經濟的影響。小國的匯率變動只對其貿易夥伴國的經濟產生輕微的影響,發達國家的自由兌換貨幣匯率的變動對國際經濟則產生比較大的,甚至巨大的影響。
(2)匯率如何影響國際收支擴展閱讀:
種類
(1)按國際貨幣制度的演變劃分,有固定匯率和浮動匯率。
1、固定匯率。是指由政府制定和公布,並只能在一定幅度內波動的匯率。
2、浮動匯率。是指由市場供求關系決定的匯率。其漲落基本自由,一國貨幣市場原則上沒有維持匯率水平的義務,但必要時可進行干預。
Ⅲ 匯率變動對經濟的影響表現在哪方面
匯率變動產生的直接經濟影響體現在三個方面。
(1)匯率變動影響國際收支。
首先,匯率變動會直接影響經常項目收支。當本幣貶值以後,以外幣計價的本國出口商品與勞務的價格下降,而以本幣計價的本國進口商品與勞務的價格上漲,從而刺激出口,限制進口,增加經常項目收人,減少經常項目支出。反之,當本幣升值時,則影響正好相反,最終會減少經常項目收人,增加經常項目支出。
其次,匯率變動會直接影響資本與金融項目收支。如果本幣貶值,會加重償還外債的本幣負擔,減輕外國債務人償還本幣債務的負擔,從而減少借貸資本流人,增加借貸資本流出;會提高國外直接投資和證券投資的本幣利潤,降低外國在本國直接投資和證券投資的外國貨幣利潤,從而刺激直接投資和證券投資項下的資本流出,限制直接投資和證券投資項下的資本流人。反之,如果本幣升值,則其影響正好相反。
(2)匯率變動影響外匯儲備。匯率變動對外匯儲備的影響,集中在對外匯儲備價值影響的評價上,需用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如果匯率變動發生在本幣與外幣之間,匯率變動不會影響通常以外幣計值的外匯儲備價值。只有當外匯儲備被國家以某種機制或形式結成本幣,用於國內時,如果本幣升值,則用外匯儲備結成本幣的金額會減少,折射出外匯儲備價值縮水。
如果匯率變動發生在不同儲備貨幣之間,例如美元與歐元之間,由於通常以美元計量外匯儲備價值,則在美元對歐元升值時,歐元外匯儲備的美元價值會縮水;反之,在美元對歐元貶值時,歐元外匯儲備的美元價值反而膨脹。
(3)匯率變動形成匯率風險。匯率變動形成匯率風險,是匯率變動微觀經濟影響的范疇。
Ⅳ 匯率的變化對於外貿的影響有哪些
匯率變動對一國進出口貿易有著直接的調節作用。在一定條件下,通過使本國貨幣對外貶值,即讓匯率下降,會起到促進出口、限制進口的作用;反之,本國貨幣對外升值,即匯率上升,則起到限制出口、增加進口的作用。
物價:從進口消費品和原材料來看,匯率的下降要引起進口商品在國內的價格上漲。至於它對物價總指數影響的程度則取決於進口商品和原材料在國民生產總值中所佔的比重。反之,其他條件不變,進口品的價格有可能降低,至於它對物價總指數影響的程度則取決於進口商品和原材料在國民生產總值中所佔的比重。
資本流動:短期資本流動常常受到匯率的較大影響。當存在本幣對外貶值的趨勢下,本國投資者和外國投資者就不願意持有以本幣計值的各種金融資產,並會將其轉兌成外匯,發生資本外流現象。同時,由於紛紛轉兌外匯,加劇外匯供不應求,會促使本幣匯率進一步下跌。反之,當存在本幣對外升值的趨勢下,本國投資者和外國投資者就力求持有的以本幣計值的各種金融資產,並引發資本內流。同時,由於外匯紛紛轉兌本幣,外匯供過於求,會促使本幣匯率進一步上升。
應答時間:2021-01-14,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平安銀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來看「平安銀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Ⅳ 一國國際收支出現順差,如何影響該國貨幣匯率
國際收支順差,說明該國出口或資本流入大於進口或資本輸出,說明國際市場對該國貨幣的需求量大於該國貨幣的供應量,引起該國貨幣幣值上升,即在直接標價法下的匯率下降。
補充:什麼是國際收支順差
國際收支順差或稱國際收支盈餘即是指某一國在國際收支上入大於出,而國際收支一般是用美元結算,這種結算是在銀行之間進行的,但是美元除在美國外其他國家不能直接流通,我國央行就將順差多出來的美元儲備起來,而發行3倍於儲備左右(我國就是這樣)的本國貨幣,以維持貨幣流通量的平衡。順差越多外匯儲備自然就會增長的越多。
Ⅵ 人民幣匯率變動對國際收支平衡的影響
根據國際貿易理論,當一國貨幣升值時,該國出口商品或勞務的外幣價格隨之升高,進口商品或勞務的本幣價格相應降低,因而,該國出口量減少,進口量增加,國際收支出現逆差;反之,當一國貨幣貶值時,該國國際收支會出現順差。在浮動匯率制度下,國際收支能夠通過匯率變動自動調節,即當國際收支出現逆差時,對該國貨幣的需求小於供給,該國貨幣貶值,推動逆差減小;而當國際收支出現順差時,對該國貨幣的需求大於供給,該國貨幣升值,推動順差減小。因此,在直接標價法下,一國貨幣的匯率與該國凈出口呈反向變動的關系。而且如果匯率能夠真實地反映該國的貿易狀況,匯率的波動將有助於推動國際收支趨於平衡。
在過去的幾年中,我國最大的貿易夥伴分別是歐盟、美國、日本、香港、東盟、韓國、台灣、俄羅斯等。由於長期與美元維持相對穩定的匯率,人民幣與其他國家貨幣的匯率決定趨於被動,即匯率不是中國與該國經濟關系的客觀反映,而只是美國與該國經濟關系的折射。在這種情況下,匯率波動可能使國際收支愈加偏離平衡。歷史上幾次大的金融危機的爆發,都與盯住美元後影響該國進出口,導致國際收支失衡有密切聯系。例如在東南亞金融危機爆發之前,日本經濟增長開始減慢,日元也大幅下跌,而面對美元對日元的相對升值,東南亞各國並沒有及時採取措施調整盯住匯率,因而東南亞各國貨幣也相對日元升值。由於這些國家與日本有著密切的貿易往來,本幣的被動升值對於本已因日本經濟增長速度減慢而降低的出口需求,猶如雪上加霜,加劇了東南亞國家的國際收支失衡。
從這個意義來看,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後,人民幣匯率更加靈活,應當顯示出其平衡國際收支的作用。在分別比較了我國與歐盟、美國、日本在2005年7月匯改的前六個月和後八個月的月貿易差額與月平均匯率後,發現中歐貿易差額在匯改後波動增大,而且多數月份表現為順差增加的同時人民幣幣值上升,貿易順差總體上大於匯改前;中日貿易與匯率的關系與中歐情況相似;只有中美貿易與匯率關系在匯改後出現了貿易順差伴隨人民幣持續升值。這樣一看,在匯率改革之後貿易差額加大了;而從兩者走勢來看,匯改後很多月份人民幣幣值在貿易盈餘增加或赤字減少的時候不升反降,似乎新機制下的匯率既沒有反映對外貿易的狀況,又沒有起到平衡國際收支的作用。但是,應該注意幾點,首先,影響國際貿易的因素有很多,不能簡單地因為貿易差額擴大而認為匯率機制失效,例如在中美貿易中,中國商品明顯的價格優勢和美國的國內政策使得匯率變動對於解決貿易不平衡問題難以發揮作用;其次,人民幣的持續升值確實客觀反映了中國經常賬戶順差的狀況;再次,人民幣對歐元與日元匯率未能很好的反映出中國與歐日兩地區的貿易狀況,是由於人民幣匯率受美元影響較大,可以推斷我國所參考的「一籃子貨幣」中美元或與美元有較高正相關關系的貨幣可能佔有較大比重。
Ⅶ 為什麼國際收支是影響匯率變動的直接因素
國際收支狀況。國際收支狀況是決定匯率趨勢的主導因素。國際收支是一國對外經濟活動中的各種收支的總和。一般情況下,國際收支逆差表明外匯供不應求。在浮動匯率制下,市場供求決定匯率的變動,因此國際收支逆差將引起本幣貶值,外幣升值,即外匯匯率上升。反之,國際收支順差則引起外匯匯率下降。要注意的是,一般情況下,國際收支變動決定匯率的中長期走勢。
Ⅷ 為什麼一國貨幣匯率下跌就業和國民收入就會增長
最簡單的就是,人民幣下跌,一美元可以兌換更多的人民幣了,一美元可以買更多國內的物品或服務了,世界人民會覺得中國的東西更加的便宜了,就可著勁地買,於是就是刺激了出口,同時,也就打擊了進口的企業,因為去國外買同樣的東西,要付出的人民幣更多了。
利息率上升導致人們更願意把錢存到銀行里,因為這樣可以得到較高的利息,對於某類消費群體來說,這比把錢拿出來買東西帶來的效益大得多。投資商們在此影響下也會把錢放在銀行里,這樣,社會經濟運行中的總投資減少,那麼總利潤隨之減少,國民總收入降低。
外匯儲備是一個國際收支的概念,所以談外匯儲備是怎麼積累起來的,我們應該看一下國際收支。匯率變動會對一國的外匯儲備產生影響,大量外匯儲備加大本幣升值的技術壓力,進而影響出口就業。
外匯儲備和外匯的關系是非常緊密的,外匯儲備的不斷增多,相當於本幣的購買力增強,導致本幣的需求量增加,根據需求和供給的關系,本幣將會有升值的趨勢;從貨幣政策方面來說,外匯儲備變多代表著本國央行購買了大量的國外資產,致使市場上流動性過剩,提高本幣的利率,從而使本幣在外匯市場走強。
匯率變動對國內經濟的影響:
1、對國內物價的影響:一國貨幣匯率下跌,一方面有利出口,從而使國內商品供應相對減少,貨幣供給增加,促進物價上漲,另一方面會使進口商品的本幣成本上升而帶動國內同類商品價格的上升。
2、對國民收入與就業的影響:一國貨幣匯率下跌,一方面有利出口,將會使閑置資源向出口商品生_部門轉移,並促使進口替代品生_部門的發展,這將使生_擴大,國民收入和就業增加,這一影響,以該國有閑置資源_前提,如一國貨幣匯率上升,就有減少生_、國民收入和就業的影響。
匯率變動對國際經濟的影響:
1、匯率不穩,加深西方國家爭奪銷售市場的斗爭,影響國際貿易的正常發展。某些發達國家匯率不穩,利用匯率下跌,擴大出口市場,引起其他國家採取報復性措施,或實行貨幣對外貶值,或採取保護性貿易打電話,從而產生貿易和貨幣戰,破壞了國際貿易的正常發展,對世界經濟的景氣產生不利影響。
2、匯率不穩,影響某些儲備貨幣的地位和作用,促進國際儲備貨幣多元化的形成。由於某些儲備貨幣國家的國際收支惡化,通貨不斷貶值,匯率不斷下跌,影響它的儲備貨幣地位和作用,如英磅,美元;而有些國家由於情況相反,其貨幣在國際結算領域中地位和作用日益加強,如日元和德國馬克;因而促進國際儲備貨幣多元貨幣的形成。
3、匯率不穩,加劇投機和國際金融市場的動盪,同時又促進國際金融業務不斷創新。由於匯率不穩,促進外匯投機的發展,造成國際金融市場的動盪與混亂。如1993年夏,歐洲匯率機危機就是由於外匯投機造成的。與時同時,匯率不穩與動盪不定,加劇了國際貿易與金融的匯率風險,又進一步促進期權、貨幣互換和歐洲債票等業務的出現,使國際金融業務形式與市場機制不斷地創新。
Ⅸ 匯率與國際收支之間的相互關系是怎樣的
匯率上升,則本幣升值,相對國外商品,本國商品變得昂貴,國外商品則相對便宜,此時利於進口而不利於出口,即會出現進口大於出口,國際貿易逆差;匯率下降,本幣貶值,國內商品相對便宜,利於出口,出口大於進口,國際貿易順差。國際貿易收支是國際收支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匯率的變化反向作用於國際收支。
Ⅹ 匯率波動對國際收支不平衡產生什麼影響
匯率變動會對國際收支產生的影響:
(1)匯率變動對貿易收支的影響
一國貨幣匯率變動,會使該國進出口商品價格相應漲落,抑制或刺激國內外居民對進出口商品的需求,從而影響進出口規模和貿易收支。例如,一國貨幣對外貶值(即匯率下浮),則以本幣所表示的外幣價格高漲,出口收匯兌成本幣後的數額較前增加。出口商為擴大銷售,增加出口,可採取降低出口商品的外幣售價的辦法,而獲得的本幣數額不會比降價前減少。與此同時,一國貨幣貶值,以本幣所表示的進口商品的價格上漲,從而抑制本國居民對進口商品的需求。在進出口需求彈性滿足馬歇爾--勒納條件(註:一國的進口產品、出口產品的需求以及供給彈性對一國貿易條件的影響)情況下,出口的擴大、進口的減少,有利於貨幣貶值國家改善貿易收支。反之,一國貨幣對外升值(即匯率上浮)其結果則與上述情況相反。
(2)匯率變動對非貿易收支的影響
①匯率變動對無形貿易收支的影響。一國貨幣貶值(匯率下浮),則外國貨幣兌換本國貨幣的數量增加,本國商品和勞務等費用與外國商品和勞務相比便宜,本幣的購買力相對降低,而外幣購買力相對提高,外國商品和勞務價格相對昂貴。這有利於改善旅遊業與其他勞務狀況。至於一國貨幣升值,其作用則與此相反。當然,匯率變動的這一作用,須以貨幣貶值國家國內物價不變或上漲相對緩慢為前提。
②匯率變動對單方面轉移收支的影響。當一國貨幣貶值,如國內價格不變或上漲相對緩慢,一般對該國的單方面轉移收支會發生不利影響。以僑匯為例:僑匯大多是贍家匯款,貨幣貶值後,旅居國外僑民只需匯回國內少於貶值前的外幣,就可以維持國內親屬的生活費用需要,從而減少該國僑匯收入。一國貨幣如果對外升值,則其結果相反。
(3)匯率變動對資本流動的影響
資本從一國流向國外,主要是追求利潤和避免損失,因而匯率變動會影響資本流動。當一國貨幣貶值而未貶值到位時,國內資本的持有者和外國投資者為避免貨幣進一步貶值而蒙受損失,會將資本調離該國,進行資本逃避。若該國貨幣貶值,並已貶值到位,在具備投資環境的條件下,投資者不再擔心貶值受損,外逃的資本就會抽回國內。當然,貨幣貶值過頭,當投資者預期匯率將會反彈,就會將資本輸入該國,以牟取匯率將來升值帶來的好處。關於貨幣升值對於資本流動的影響,一般則相反。需要說明,匯率變動對資本流動的上述影響,是以通貨膨脹、利率等因素不變或相對緩慢變動為前提的。
(4)匯率變動對外匯儲備的影響
儲備資產是國際收支平衡表的項目之一,匯率變動直接影響一國儲備資產項目中的外匯儲備,主要表現在: ①本國貨幣匯率變動通過資本流動和進出口貿易額的增減,直接影響本國外匯儲備的增加或減少。
一般講,一國貨幣匯率穩定,有利於該國引進外資,從而會增加該國的外匯儲備;反之,則會引起資本外流,而會減少該國的外匯儲備。由於一國匯率變動,使其出口額大於進口額時,則其外匯收入增加,儲備狀況也改善;反之,儲備狀況則惡化。
②儲備貨幣貶值,使持有儲備貨幣國家的外匯儲備的實際價值遭受損失。而儲備貨幣國家則因儲備貨幣貶值而減少了債務負擔,又可從中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