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美國最有影響力的報紙有哪些
美國最權威的報紙有:
1、華爾街日報(The Wall Street Journal)華爾街日報(The Wall Street Journal)創刊於1889年,以超過200萬份的發行量成為美國付費發行量最大的財經報紙。這份在美國紐約出版的報紙,著重在財經新聞的報道,其內容足以影響每日的國際經濟活動。《華爾街日報》的讀者主要為政治、經濟、教育和醫學界的人士,金融大亨和經營管理人員以及股票市場的投資者,其中包括20萬名的董事長、總經理。美國500家最大企業的經理人員絕大部分訂閱此報。
2、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 《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有時簡稱為「時報」(The Times)是一份在美國紐約出版的日報,在全世界發行,有相當高的影響力,美國高級報紙、嚴肅刊物的代表,長期以來擁有良好的公信力和權威性。由於風格古典嚴肅,它有時也被戲稱為「灰色女士」(The Gray Lady)。它最初的名字是《紐約每日時報》(The New-York Daily Times),創始人是亨利·賈維斯·雷蒙德和喬治·瓊斯。
3、洛杉磯時報(Los Angeles Times) 《洛杉磯時報》(Los Angeles Times)是美國西部最大的對開日報,其影響與地位僅次於《紐約時報》和《華盛頓郵報》,被稱為美國的第三大報。《洛杉磯時報》於1881年12月4日在洛杉磯創刊,屬「時報-鏡報公司」,財政上受控於美洲銀行財團,與摩根財團也有關系。該報平日出100多版,星期日常在200版以上,發行量經常保持在100至150萬份,成為美國僅有的幾家銷路在百萬份以上的大報之一,而其廣告登載量為全美報紙之冠。
4、華盛頓郵報(The Washington Post)《華盛頓郵報》(英語:The Washington Post)是美國華盛頓最大、最老的報紙。1970年代初通過揭露水門事件和迫使理查德·尼克松總統退職,《華盛頓郵報》獲得了國際威望。位於美國首都,尤其擅長於報道美國國內政治動態。2016年4月18日,《華盛頓郵報》團隊獲2016年普利策獎國內報道獎。2016年進入美國發行量前10名。美國當地時間2018年4月16日,榮獲2018年度普利策獎調查性報道獎。2018年12月,世界品牌實驗室發布《2018世界品牌500強》榜單,華盛頓郵報排名第490。紐約每日新聞報是美國最大的大眾化報紙,發行量居美國日報前列。它創辦於1919年,當年熱衷於黃色新聞,在20年代的美國颳起了一場"小報旋風"。1929年經濟危機以後遭到輿論抵制,這方面有所收斂,但仍然傾力於報道地方新聞、社會新聞和種種軟新聞。即使是重大國際新聞,也要從"人情味"上做文章。網站配合報刊,免費閱覽,還可以免費搜索1997年至今印刷報紙刊載的全部材料。
⑵ 國內外有那些好的經濟報紙期刊
一是美國的《華爾街日報》(Wall Street Journal),號稱是全球工商和財經新聞與信息的主要提供者。一般每周出版五天,每天的版面為對開50版左右,多時達54版,少時40多版。2000年的平均日發行量達178.9萬份1,是美國僅有的兩家全國性日報中近年來發行量最大的一家(另一家是《今日美國報》),也是全球最著名的經濟類報紙之一。 其發行量分別高於美國另兩家最有影響的日報——《紐約時報》(113.2萬份)2 、《華盛頓郵報》(81.2萬份)3 ——近一倍或兩倍多。《華爾街日報》(歐洲版)發行於歐洲大陸、英國、中東和北非。《亞洲華爾街日報》由衛星傳送到新加坡、日本、泰國、馬來西亞、菲律賓、韓國、印度尼西亞和台灣等國家或地區的印刷點出版發行。該報現有編輯、記者650人;國內有11個記者站,國外有36個記者站;在美國國內有17個印刷點,全球有14個印刷點。4
《華爾街日報》於1889年7月8日下午創辦於紐約的金融街——華爾街,即牆街(Wall Street)。1882年,一位名叫查爾斯•道(Charles Dow)的經濟金融記者與同事愛德華•瓊斯(Edward Jones)合夥成立了道•瓊斯公司,收集並定期向股票經紀人發售有關工商行情的消息。由於生意興隆,他們又在道•瓊斯公司的基礎上於1889年創辦了《華爾街日報》。該報從創刊之日起,天天發布經濟信息和股票指數,百餘年來從未中斷。自此,以道•瓊斯命名的工業股票平均指數使兩人名聲大噪,而他們創辦的這份當初只售兩美分如今賣到一美元的報紙,也躋身於全球最有影響的報紙之列。據調查,該報讀者的平均收入為147,000美元,這近二百萬讀者代表著一支相當大的購買力,也代表這一股巨大的「政治勢力」。這一點也足以證明《華爾街日報》所具有的舉足輕重的作用。5
二是英國的《金融時報》(The Financial Times)。這是一份以淺桔紅色紙張精緻印刷的大報。該報的口號是「世界工商報紙」。它將自己定位為主要的國際工商英語報紙,目標是為讀者提供最佳的全球工商信息、分析和評論。該報現在每周出六天,每天出版對開40餘版,一般分為A、B兩大疊。A疊為國際、國內各方面的新聞與評論版組;B疊為「公司與市場」版組。周六齣版周末版。《金融時報》屬於英國皮爾遜傳播公司,於1888年2月13日在英國倫敦創刊發行,迄今已有113年的歷史。這份報紙在創辦初期只有四頁;早期讀者只是倫敦城裡的金融界人士。1893年該報首次以淺桔紅色紙印刷,並且一直延續至今。現在,這份報紙售價每份0.85英鎊。2000年該報日平均發行量48.5萬份,其中在北美的發行量為12.5萬份,盈利8100萬。6 該報的國際版每天在魯貝、法蘭克福、馬德里、斯德哥爾摩、香港、東京、紐約和洛杉磯等地與英國本地版同時開印。該報自稱在全球160個國家中的讀者為1300萬人。據1995年「歐洲工商閱讀調查」對歐洲行政主管閱讀習慣的抽樣調查表明,《金融時報》的受歡迎程度遠高於其他英語工商期刊。那些每年飛行6次以上的「空中飛客」閱讀《金融時報》的比率要遠遠高於其他國際出版物。
此外還有一家《日本經濟新聞》報(Nihon Keizai Shimbun),簡稱《日經》,是日本最有影響的全國性綜合經濟報紙。《日本經濟新聞》出版早刊、晚刊報紙。早刊平均每天二三十個版,晚刊平均十餘版。早刊售價110日元(0.84美元),晚刊售價50日元(0.38美元)。1999年該報早、晚刊日均發行量合計467.4萬份,在日本的日報中位列第四。7 其中百分之七八十發行到一般居民家庭,百分之二十幾發行到企業和機關團體。《日本經濟新聞》是日本共同通訊社的正式加盟會員。一般的國內外新聞由共同社提供。與此同時,《日本經濟新聞》也配備有國內外采訪通訊網,在國內設有通訊支社和通訊點;在國外設有支局,派駐國外記者。
該報1876年12月2日創刊於東京,其前身最早是《中外物價新報》。當時只是「三井物產株式會社」為提供商業行情而創辦的一份周刊小報;1885年7月改為日報,開始轉變為以經濟新聞為主的綜合性日報。1924年10月改為「套報」版制,開始出版早、晚刊報紙。戰後,1946年3月改名為《日本經濟新聞》。 該報在日本經濟界倍受重視,是各財團、企業和商業公司管理人員的必讀報紙,也是日本公司職員可以在上班時間內閱讀的惟一報紙。日本的小企業主也大都訂閱此報。
⑶ 環球時報和經濟學人區別
經濟學人是指從事經濟學研究與工作的人
包括經濟學家、經濟學者、經濟學研究者、經濟學工作者《經濟學人》是一份由倫敦經濟學人報紙有限公司出版的雜志,於1843年9月由詹姆士·威爾遜創辦.雜志的大多數文章寫得機智,幽默,有力度,嚴肅又不失詼諧,並且注重於如何在最小的篇幅內告訴讀者最多的信息.雜志主要關注政治和商業方面的新聞,但是每期也有一兩篇針對科技和藝術的報導,以及一些書評.雜志中所有文章都不署名,而且往往帶有鮮明的立場,但又處處用事實說話.主編們認為:寫出了什麼東西,比出自誰的手筆更重要.從2012年1月28日的那一期雜志開始《經濟學人》雜志開辟了中國專欄,為有關中國的文章提供更多的版面.
⑷ 我國的主流財經媒體有哪幾家
1、環球財經網。專門負責財經生活頻道節目製作等相關事務,是國內一線的財經新聞及金融信息提供商,在國內各大城市擁有眾多記者編輯,深圳環球財經傳媒有限公司向世界各地的個人和組織提供財經新聞,商業和金融信息。深圳環球財經傳媒有限公司旗下電視欄目包括國內具有很高影響力的的一些品牌,如《中國股市》、《中國股市報道》、《經濟生活報道》和《資本密碼》等。
2、鳳凰財經。節目精選當天最矚目的時事議題,內容涵蓋財經以及不同界別的重要新聞,並廣邀各方專家、財經名人、網路紅人等進行連線點評,提供獨到精闢的見解。另外亦會就重要議題進行民調,向觀眾提供全方位的新聞視覺,率先把握時局帶來的機遇。
3、《財經界》雜志於1983年創刊,為大型財經月刊,研究范圍覆蓋40個產業,是國家信息中心主辦的國家級財經類期刊,屬於國家一級B類期刊。是國家經濟信息系統指定刊物,中央、國務院政策研究機構、國家發改委、國務院信息辦、全國計劃會議、各地方主管經濟計劃工作的領導特送刊物。
4、21世紀經濟報道。它以分析國際形勢、透視中國經濟、觀察行業動態、引導良性發展為目的,即時有效地反映世界經濟格局及變化,跟蹤報道中國企業界的動態與發展。
5、網易財經。包括全球財經資訊、股市熱點直播、獨家內參「易決策」、牛人在線直播等功能模塊。股民可在投資中更輕松的獲取財經資訊、選擇熱門牛股,此外還有牛人老師在線講解大盤,保持實時獲取重要資訊的同時也大大的降低投資風險。
(4)環球經濟報與國際之聲哪個厲害擴展閱讀:
當前形勢下主流媒體如何轉型發展:
1、依託政府支持,走穩融合發展之路。在此背景下,財經媒體在轉型過程中,立足自身造血功能,依託自身對經濟形勢、財政政策把握等方面的優勢,抓住國有企業深化改革等良好時機,尋求機制上的突破和資金上的扶持,是非常必要的途徑。在這一點上,南方財經全媒體集團是一個很好的範例。
2、發揮資源整合優勢,創新經營管理方式。媒體行業和互聯網科技公司、資本公司跨界合作,共同打造品牌化新型媒體平台已經成為發展潮流。作為社會公共關系中的媒介,媒體具有天然的資源整合的優勢。而對於擁有多渠道終端的融媒體來說,經營模式也更加多元。如今,傳統報刊已成功開發了IP領域、數字出版、在線教育、新媒體、游戲娛樂、影視文化、大數據等新業態,實現平台間的價值增值。
3、重視人才培養,構建多元人才隊伍。從財經類媒體融合發展的實際需求出發,培養具備專業財經知識、能夠深耕垂直領域和掌握新媒體技術及運營機制的人才。對於財經類媒體而言,傳統媒體在表達方式及傳播渠道上,應向新媒體轉型。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網易財經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環球財經網
⑸ 經濟類報紙
從本世紀初開始,一系列財經報紙紛紛閃亮登場,其中最為著名的數《中國經營報》、《21世紀經濟報道》、《經濟觀察報》,《第一財經日報》等。《21世紀經濟報道》的特點是新聞性;《經濟觀察報》的特點是深度報道,還有版式;《中國經營報》是實用性。《第一財經日報》整合了較好的資源,她作為日報在新聞性和信息量方面,對三家周報做出了挑戰姿態。
三年多以前,中國新聞研究中心發布的中國內地報刊雜志影響力公信力調查報告,在全國經濟類的報紙中:《21世紀經濟報道》為影響力最大,《經濟日報》為公信力最強,《經濟觀察報》為最具成長型的報紙。調查結果顯示,新興報紙表現出頑強的銳氣,其勢頭在短期內蓋過出版時間比較久的報紙。
受益於證券市場的興起,憑借證監會賦予的上市公司信息指定公布媒體的優勢,在眾多小股民的追捧下,以《上海證券報》、《中國證券報》和《證券時報》為主的證券類報紙成了財經報業中經營狀況良好的報紙。三大證券報的廣告行業來源十分集中,金融保險的廣告占總量的八成以上。
《中國經營報》起步較早,已經樹立起一定的品牌,在現有財經報紙中經營狀況不錯。其市場化操作經驗豐富,內容定位實用性強於他報,且為「多元化發展」——報紙、雜志、叢書、中國企業競爭力評價體系等都是贏利的,真可謂「四輪驅動」。背靠社科院工業經濟研究所的中國經營報社,能夠存活下來並且發展得較好,原因很多。用中國經營報社社長金碚博士的話來講,就是「體制、團隊、文化這3個因素是我們能夠發展的根本原因」。
我國台灣的《經濟日報》以社會視角看經濟和經濟視角看社會兩種方法做報道,結果一紙風行,竟然在台灣島內發行數十萬份,從而走上經濟類報紙大眾化的成功之路。
國際「三巨頭」
● 美《華爾街日報》系全球財經新聞媒體的領袖級傳媒,目前發行量185萬份,居全美第二位。二戰後形成的風格:寬紙型,少圖片,至今基本未變。讀者大多為中產階級以上人士,報紙的核心內容是金融、經濟和企業,有93.1萬網路讀者願意支付每年79至99美元的費用瀏覽其電子版。
● 英《金融時報》喊出了「誠實、准確、獨立」的價值口號,主要報道商業和財經新聞。其發行量的70%在英國以外,本土只有13萬份,是一張典型的國際化大報。報紙採用粉紅色印刷。
● 日《日本經濟新聞》發行量達300萬份之巨,屬「本土化的國際財經大報」。其財經新聞以快速、可靠、准確著稱,常現獨家新聞,頗具影響力。報社在國內擁有56個支社,國外有36個支社,共有3700多名員工。
附:1、中國經營報》出版日期: 每周一
2、2003年1月1日起,《21世紀經濟報道》由每周一期改為每周兩期,逢周一、周四齣版。這是中國報業理想之想上的一小步,卻是21世紀報業探索之路上的一大步
3、經濟觀察報出版日期: 一周五報 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
4、第一財經日報衛星傳版印刷,全國發行。
內統一刊號:CN31—0024
全國郵發代號:3-21
太多了,建議自己去網站查詢,比較詳細。
⑹ 國家級媒體單位有哪些具體一點的。詳細點的。好分送上。
國家級媒體:就是由政府直接管轄,直接服務於國際及政府的官方媒體。我們常說的國家級媒體與中央媒體一般是重合的。可以認為,國家級別媒體就是中央媒體。
常見的中央新聞媒體有:人民網、新華網、光明網、中國經濟網、中國日報網、央視網、中國青年網、中國新聞網、央廣網、國際在線、中工網、環球網、今日頭條等。
⑺ 學國際經濟與貿易看什麼新聞比較好
經濟,政治,軍事新聞。關注股市,期貨市場動向,關注國際政治發展及軍事動態。
推薦電視頻道:鳳凰衛視咨詢台,CCTV-1,CCTV2,CCTV4,CCTV7.我就經常看。
推薦網站:www.huanqiu.com環球網,http://cn.reuters.com/路透中文網,
www.sian.com新浪網。
推薦報紙雜志:《看世界》、《環球》、《參考消息》
謝謝。
⑻ 中國最權威的財經報紙和時政報紙
概括有3類。
國際國內時政經濟類報紙:人民日報 、南方周末、參考消息、中華工商時報、等報紙;
國際國內經濟財經類報紙:中國證券報、環球時報、中國經營報、21世紀經濟報道、第一財經日報、經濟學消息報、經濟觀察報、世界經濟導報等報紙;
地方時政報紙類:揚子晚報 、南方都市報、羊城晚報、楚天都市報、新民晚報、北京晚報、大河報、南方日報、齊魯晚報 、錢江晚報、現代快報、燕趙都市報、北京青年報、新快報、華商報、每日新報、經濟日報等。
⑼ 什麼樣的軟體看新聞最好
現在手機看新聞的軟體有很多,那麼其中哪一款新聞軟體在使用體驗上是最好呢,想必是很多喜歡看新聞資訊的朋友都很關心的,下面我就給大家詳細的介紹下時下最主流的幾款新聞軟體,讓你可以在這些門戶新聞軟體的對比中找到最適合你的那一款。
手機看新聞哪個軟體好對比分析
1、網易新聞
網易新聞算一個特點明確的門戶,新聞是比較正常的碎片化堆砌,有時候又覺得它是一個標題黨標題黨,當然也會有那麼一群人是沖著網易評論去得。就像評論部分用他們自己員工的話說網易評論有三大特點:huang、地域、還有帶路黨。那麼在新聞內容上呢?網易號稱是有態度的新聞門戶。各個版塊相對比較平均,沒有特別凸出的。不過他們的原創內容很牛X,特色比如:網易輕松一刻、每日之聲、網易輕松一刻語音版、易網路,有一些欄目做的還是非常不錯的。
2、新浪新聞
新浪算一個老牌的互聯網門戶,不過自從他們有了微博後,這個門戶方面發展的不是很快,不過依靠自己的底蘊還有sina微博的幫忙,也還不錯。新浪新聞的優勢地帶是在體育版塊,這個不得不說,就拿小編自己來說都很喜歡看新浪新聞上的英超、NBA資訊,相信喜歡體育的用戶都會有同感。還有一個優勢要提的就是新浪博客,博客新浪的用戶非常多,這也就意味著內容也很豐富。
7、ZAKER
也有點新聞聚合的味道,但是又和其他新聞軟體不同,就使用體驗上來看,排版是所有新聞APP 中最好的,內置字體,支持各種欄目訂閱,官方號稱雜志類體驗,實在不錯,不像今日頭條那樣直接把新聞鏈接簡單抓取過來,ZAKER 重新排版以後體驗一級棒。
以上就是我對目前時下比較熱門的一些手機新聞軟體對比分析了,每個新聞軟體都有自己的優點與不足之處,具體怎麼選還是有您根據你實際的用戶體驗才能決定,怎麼說呢,一句話概括那就是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