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關於商務談判的問題
在《國際商務談判》一書中學到的有相關的理論、實踐和應注意的重要問題,例如談判中的正確行為舉止、談判人員的要求、談判班子的組成、談判的准備階段、談判的磋商階段、談判的終局階段、談判的策略和技巧,為方便讀者查閱,更好地理解課文內容做了很好的鋪墊,另外,還讓我們還讓我們 在模擬商務談判環境中學習,以便學習者在提高書本知識的同時熟悉語言知識,快速了解商務談判的具體時間內容。讓我們不容忽視商務談判在商業活動中的重要性。
商務談判是當事人之間為實現一定的經濟目的,明確相互的權利義務關系而進行協商的行為。認真研究談判的特點和原則,是談判取得成功的保證。它是一項集政策性、技術性、藝術性於一體的社會經濟活動,它除了包含一系列經濟活動的特點以外,同樣具有一般談判的特徵。
什麼是談判?按照最一般的認識,談判是人們為了協調彼此之間的關系,滿足各自的需要,通過協商而爭取達到意見一致的行為和過程。
人類為什麼要談判呢?從本質上說,談判的直接原因是因為參與談判的各方有自己的需要,或者是自己所代表的某個組織有某種需要,而一方需要的滿足又可能無視他方的需要。
談判的種類很多,什麼是商務談判呢?商務談判剛是經濟談判的一種,是指不同利益群體之間,以經濟利益為目的,就雙方的商務往來關系而進行的談判。
在了解了商務談判的基礎概念後我們該明白商務談判的內容和必備的各個方面。
(一), 貿易談判實際上是一種對話,在這個對話中,雙方說明自己的情況,陳述自己的觀點,傾聽對方的提案、發盤、並作反提案,還盤、互相讓步,最後達成協議。掌握談判技巧,就能在對話中掌握主動,獲得滿意的結果。我們應掌握以下幾個重要的技巧:
1,多聽少說 ,
缺乏經驗的談判者的最大弱點是不能耐心地聽對方發言,他們認為自己的任務就是談自己的情況,說自己想說的話和反駁對方的反對意見
2,巧提問題,
談判的第二個重要技巧是巧提問題。通過提問我們不僅能獲得平時無法得到的信息,而且還能證實我們以往的判斷。出口商應用開放式的問題(即答復不是「是」或「不是」,需要特別解釋的問題)來了解進口商的需求
3,使用條件問句,
當雙方對對方有了初步的了解後,談判將進入發盤和還盤階段。在這個階段,我們要用更具試探性的條件問句進一步了解對方的具體情況,以修改我們的發盤。 4,避免跨國文化交流產生的歧義 ,
國際商務談判大多用英語進行,而談判雙方的母語往往又不都是英語,這就增加了交流的難度。在這種情況下,我們要盡量用簡單、清楚、明確的英語,不要用易引起誤會的多義詞、雙關語、俚語、成語。也不要用易引起對方反感的詞句。
5,做好談判前的准備
——要談的主要問題是什麼?
——有哪些敏感的問題不要去碰?
——應該先談什麼?
——我們了解對方哪些問題?
........................
總之,不少國際商務談判因缺乏談判技巧而失敗。進出口商通過培養傾聽和提問的能力,通過掌握上述的技巧,就可以在談判中掌握主動、獲得滿意的結果。
(二), 在准備洽談時,禮儀性准備的收效雖然一時難以預料,但是它絕對必不可少。與技術性准備相比,它是同等重要的,商務談判中作人的姿態`和豐富的知識面`是必備的條件,也是決定勝負的關鍵。
商務談判中,為談判交際目的服務的禮貌語言呈現出其在商務談判中獨有的特點和規律.布朗和列文森的禮貌理論為商務語言的禮貌研究提供了理論依據.根據商務語言內在的禮貌含義,談判語言區分為詞彙和句法兩個禮貌層級以及面子維護、關系建立、融洽氣氛、策略便通、利益維護等五種語用功能.
關於商務談判我們還有許多需要了和學習,這不僅要求我們知道課本知識外,還應該多實踐和准確了解關於這方面的一切信息。
例如:投資者需要和他們所資助的風險企業家建立一種可依賴的持久的夥伴關系,這種商務關系就必需要談判來維持。投資者在這種關系中要獲得成功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 .清楚、直觀地表述思想`.利用數據說話`.保持現實的態度
好的談判者並不是一味固守立場,追求寸步不讓,而是要與對方充分交流,從雙方的最大利益出發,創造各種解決方案,用相對較小的讓步來換得最大的利益,而對方也是遵循相同的原則來取得交換條件。在滿足雙方最大利益的基礎上,如果還存在達成協議的障礙,那麼就不妨站在對方的立場上,替對方著想,幫助掃清達成協議的一切障礙。這樣,最終的協議是不難達成的。
2. 傾聽
一個談判高手通常提出很尖銳的問題,然後耐心的傾聽對方的意見。商務專家說,如果我們學會如何傾聽,很多沖突是很容易解決的。問題的關鍵是傾聽已經成為被遺忘的藝術,而很多商人都忙於確定別人是否聽見他們說的話,而不去傾聽別人對他們說的話。
3.充分的准備
要取得商業談判的成功,必須在事前盡可能多地搜集相關信息。例如,你的客戶的需要是什麼?他們有什麼選擇?事先做好功課是必不可少的。
4.高目標
有高目標的商人做得更出色。期望的越多,得到的越多。賣家的開價應該比他們期望得到的要高,買家則應該還一個比他們准備付的要低的價格。
5.耐心
管理專家認為,誰能靈活安排時間誰就有優勢。如果談判時對方趕時間,你的耐心能對他們造成巨大的影響。
6.滿意
如果在談判中對方感到很滿意,你已經成功了一半,滿意意味著對方的基本要求已經達到了。
7.讓對方先開口
找出談判方渴望達到的目的是否低的最好方法就是勸誘他們先開口。他們希望的可能比你想要給的要低,如果你先開口,有可能付出的比實際需要的要多。
8.第一次出價
不要接受第一次出價。如果你接受了,對方會想他們其實能再壓一下價,先還價再作決定。
9.讓步
在商業談判中,不要單方面讓步。如果你放棄了一些東西,必須相應地再從對方那裡得到一些東西。如果你不這樣做的話,對方會向你索要更多。
10.離開
如果一個交易不是按照你計劃中的方向進行,你該准備離開。永遠不要在沒有選擇餘地的情況下談判,因為如果在這種情況下談判,你就使自己處在下風。 商業管理專家一直強調,成功的商業交易主要依賴於談判的藝術,絕大多數成功商人都是談判高手,這使他們能輕而易舉的完成一筆交易。對於商務談判了解的越多,對這門特殊的藝術覺得更有趣,語言是人類的一大財富,我們都是這個財富的運用者,在現實生活中到處都需要語言,怎麼表達更清楚?怎麼表達能夠很恰如其分?怎麼表達能體現更深的含義?這都需要這門藝術的修飾。總之,商務談判會給我們以後的學習和生活帶來很大的「優惠」。
Ⅱ 國際商務談判用語用遵循哪些原則
合作原則 、平等互利原則 、依法辦事原則 、雙贏原則 、求同存異原則 、立場服務利益原則 、堅持使用客觀標准原則。
平等互利原則的基本含義是:在商務活動中,雙方的實力不分強弱,在相互關系中應處於平等的地位;在商品交換中,自願讓渡商品,等價交換;談判雙方應根據自己的世紀需要與交易成功的可能,有來有往,做到雙方互利。
平等互利原則作為我國對外經貿關系中的一項基本准則,必須貫徹於國際商務談判的各個方而。這也是談判合理的前題。
原則和策略相結合的原則:
談判過程是一個調整雙方利益,求得妥協的過程。由於談判雙方的立場不同,利益不同,引起沖突和斗爭在所難免,討價還價在談判過程中是很自然的,而且是大量存在的。但在國際商務談判中,我們既要堅持原則,又要留有餘地。
凡涉及我國對外經貿活動的政策法令及國家或企業根本利益的原則問題,我們必須寸步不讓,據理力爭,但又要避免簡單粗暴,要以不卑不亢的態度,從實際出發,耐心反復說明守場.爭取對方接受。對某些非原則性問題,必要時則可以在不損害根本利益的前提下作出讓步。
Ⅲ 語言禮儀在商務談判中的運用
商務談判的語言技巧
成功的商務談判都是談判雙方出色運用語言藝術的結果
針對性強
在商務談判中,雙方各自的語言,都是表達自己的願望和要求的,因此談判語言的針對性要強,做到有的放矢。模糊,羅嗦的語言,會使對方疑惑、反感,降低己方威信,成為談判的障礙。
針對不同的商品,談判內容,談判場合,談判對手,要有針對性地使用語言,才能保證談判的成功。例如:對脾氣急躁,性格直爽的談判對手,運用簡短明快的語言可能受歡迎;對慢條斯理的對手,則採用春風化雨般的傾心長談可能效果更好。在談判中,要充分考慮談判對手的性格、情緒、習慣、文化以及需求狀況的差異,恰當地使用針對性的語言。
表達方式婉轉
談判中應當盡量使用委婉語言,這樣易於被對方接受。比如,在否決對方要求時,可以這樣說:「您說的有一定道理,但實際情況稍微有些出入」然後再不露痕跡地提出自己的觀點。這樣做既不會有損了對方的面子,又可以讓對方心平氣和地認真傾聽自己的意見。
其間,談判高手往往努力把自己的意見用委婉的方式偽裝成對方的見解,提高說服力。在自己的意見提出之前,先問對手如何解決問題。當對方提出以後,若和自己的意見一致,要讓對方相信這是他自己的觀點。在這種情況下,談判對手有被尊重的感覺,他就會認為反對這個方案就是反對他自己,因而容易達成一致,獲得談判成功。
靈活應變
談判形勢的變化是難以預料的,往往會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尷尬事情,要求談判者具有靈活的語言應變能力,與應急手段相聯系,巧妙地擺脫困境。當遇到對手逼你立即作出選擇時,你若是說:"讓我想一想","暫時很難決定"之類的語言,便會被對方認為缺乏主見,從而在心理上處於劣勢。此時你可以看看錶,然後有禮貌地告訴對方:"真對不起,9點鍾了,我得出去一下,與一個約定的朋友通電話,請稍等五分鍾。"於是,你便很得體地贏得了五分鍾的思考時間。
恰當地使用無聲語言
商務談判中,談判者通過姿勢、手勢、眼神、表情等非發音器官來表達的無聲語言,往往在談判過程中發揮重要的作用。在有些特殊環境里,有時需要沉默,恰到好處的沉默可以取得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
Ⅳ 商務談判大黑
一、什麼是商務談判?它有哪些特徵?
商務談判是買賣雙方為了促成交易而進行的活動,或是為了解決買賣雙方的爭端,並取得各自的經濟利益的一種方法和手段。
特徵:談判對象的廣泛性和不確定性、談判雙方的排斥性、談判的多變性和隨機性、談判的公平性和不平等性
二、商務談判的類型有哪些,內容是什麼?
類型:1、國內商務談判和國際商務談判。2商品貿易談判和非商品貿易談判。3一對一談判、小組談判和大型談判。4主座談判、客座談判和主客座輪流談判。5傳統談判和現代式談判6公開談判、半公開談判和秘密談判。7長桌談判和圓桌談判。8馬拉松式談判和閃電式談判
內容:1合同之外的談判(時間、地點、議程)2合同之內的談判(價格、交易條件、合同條款)3商品貿易談判的內容(商品品質、數量、包裝、運輸、保險、價格、支付方式、索賠、仲裁和不可抗力)4技術貿易談判的基本內容(技術貿易的種類、基本內容、經濟要求、轉讓期限、交換形式、計價和支付方式、責任和義務)5勞務合同談判(層次、數量、素質、職業工種、勞動報酬)
三、優秀的談判人員應具備什麼樣的素質?
知識素質、心理素質、儀態素質、談判技能素質、禮儀素質、精力充沛
四、怎樣進行談判人員的配備?
根據談判對知識方面的要求,談判班子應該配備相應的人員:1、業務熟練的經濟人員。2、技術精湛的專業人員。3、精通經濟法的法律人員。4、熟悉業務的翻譯人員
從實際出發,還應配備一名有身份。有地位的負責人組織協調整個談判班子的工作,一般由單位副職領導兼任,稱首席代表,另外還應配備一名記錄人員
五、談判開局階段的基本任務和目標是什麼?
基本任務:談判通則的協商、營造適宜的談判氣氛、開場陳述
目標:主要是為進入實質性談判創造良好條件,在參談人員相互介紹和交流中,力爭營造有利的談判氣氛,盡量探測對方的基本態度,並對談判程序、共同遵守的原則等基本問題進行溝通並達成一致。
六、談判氣氛有幾種類型:1、洽談氣氛表現是冷淡、對立、緊張(談判雙方不融洽,對立
2、會談氣氛鬆鬆垮垮、慢慢騰騰、曠日持久(談判人員漫不經心,進展慢、效率低)
3、談判人員心情愉快、交談融洽;(會談有效率,有成果)
4、洽談氣氛平靜、嚴肅、謹慎、認真。(會談有秩序、有效率)
七、報價時要遵循什麼原則?
1、開盤價必須是最高價(賣方)2、開盤價必須合情合理3、報價應該果斷、明確、清楚4、不對報價做主動地解釋和說明
八、如何判定成交信號?1、從談判涉及的交易條件來判定2、從談判時間來判定3、從談判策略來判定
九、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及在商務談判中的應用。
他把人類的需要分為7個層次,認為人類動機的發展和需要的滿足有著密切的關系,需求的層次有高低的不同,並由低級向高級發展,低層次需求的滿足或基本滿足有助於高層次動機的出現。
7個層次分別是:生理需要、安全、愛與歸屬、獲得尊重、自我實現、求知與理解、美
在談判中,需要的心理主要表現在:1、權利需要2、交際需要、3、成就需要
總而言之,需要是談判的心理基礎。沒有需要,就沒有談判。通過談判,達到滿足需求的目的。
十、談判中需要的發現:1、適時提問2、恰當陳述3、悉心聆聽4、注意觀察
十一、什麼是談判中的心理挫折,及它對行為的影響?
心理挫折是人的內心活動,它是通過人的行為表現和擺脫挫折困擾的方式反映出來的。
心理挫折對行為的反應:攻擊、倒退、畏縮、固執
十二、商務談判的心理禁忌是什麼?1、信心不足2、熱情過度3、不知所措
十三、商務談判語言有哪些類別?
依據語言的表達方式不同,商務談判語言可以分為有聲語言和無聲語言,在商務談判中,各種語言都可以歸類為有聲語言和無聲語言
按語言表達特徵的不同,商務談判語言可分為專業語言。法律語言、外交語言、文學語言、軍事語言等
十四、商務談判中應答技巧和溝通技巧(聽)
商務談判中的回答有三種類型,即正面回答、迂迴回答和避而不答,這三種類型又演變成多種具體的回答方式:1、含糊式回答2、針對式回答3、局限式回答4、轉換式回答5、反問式回答6、拒絕式回答
回答技巧:1、回答問題之前,要給自己留有思考時間2、把握對方提問的目的和動機才能決定怎樣回答3、部分回答4、當沒弄清楚問題的准確含義時,不要隨便作答5「答非所問」6、拖延答復7、模糊答復8、反問9、沉默不答10、對於不知道的問題不要作答11、在答復時,若對方打岔,則讓他這樣做下去,不要干涉他,這會對你以後的答復提供有用的信息
聽的要訣和技巧:1避免開小差,專心致志,集中精力的聽2、通過記筆記來達到集中精力3、在專心傾聽的基礎上有鑒別地傾聽對方發言,去粗取精,去偽存真。抓住重點4、克服先入為主的傾聽做法5、創造良好的談判環境6、不要因輕視對方,搶話,急於反駁放棄聽8不可為了急於判斷問題而耽誤聽9、聽到自己難以應付的問題時,不要充耳不聞
十五:商務談判中對於不同地位時的響應策略(被動)
主動地位策略:前緊後松策略、不開先例策略、限定策略、欲擒故縱、先聲奪人、聲東擊西、出其不意、炒蛋策略
被動地位:「擋箭牌」策略、踢皮球策略、疲憊策略、吹毛求疵、以柔克剛、難得糊塗、多問多聽少說、以退為進
平等地位:迴避沖突策略、情感策略
十六、對付不同風格談判對手的策略
強硬型:以柔克剛策略、爭取承諾策略、更換方案、「黑臉白臉」
陰謀型:反車輪戰策略、對付抬價策略、假痴不癲策略
固執型:先例旁證策略、製造僵局、以守為攻
虛榮型:投其所好策略、顧全面子、強化制約
十七、處理僵局的方法?
潛在:1、先肯定局部再全盤否定2、用對方的意見去說話對方3、反問勸導哈4、條件對等法5、舍棄枝節抓住重點
情緒化:轉移話題、投其所好改變氣氛、視而不見、幽默處理、場外溝通、以情動人
嚴重:離席策略、更換談判班子、休會改期再談、最後通牒、請第三方參與仲裁
十六、僵局類型1、狹義:初期僵局、中期僵局、後期僵局;2、廣義:協議期僵局、執行期僵局;3、談判內容:價格僵局。
十七、文化差異對國際商務談判的影響國際商務談判的差異表現在:1、權力距離(權力分配) 2、生活的數量與質量 3、個人主義與集體主義 4、不確定性規避(p265)
十八、商務談判中的人員風險
人員素質風險 :人員素質風險主要表現在(1)有些談判者在談判中的情緒不穩定(2)有些談判者自我表現欲過強,剛愎自用。(3)有些談判者不敢擔負責任(4)有些談判者缺乏必需的知識,缺乏充分的調查與研究,也不虛心的向專家請教。
技術型風險:(1)技術上過分奢求(2)合作夥伴選擇不當(3)強迫性要求造成的風險
十九、商務談判中的非人員風險
自然性風險2、政治性風險(總體政局風險、所有權|控制風險、經營風險、轉移風險)
市場風險:(匯率風險、利率風險、價格風險)
Ⅳ 如何在國際商務談判中解決語言障礙
國際商務談判是跨越國界的活動, 談判雙方就共同感興趣的商業問題進行磋商以達成共識。不同的文化背景造就了談判者迥異的交際方式、價值觀念和思維方式, 因此,在國際商務談判中了解熟悉雙方的文化差異,並接受談判方的文化對促進談判的成功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
一、文化差異專業英語
國際商務談判中文化差異主要表現在語言與非語言交際方式、價值觀、思維方式等方面。
1 . 語言與非語言交際方式的差異
人們的交流方式包括語言與非語言兩種形式。中西方的語言與非語言交際方式均有不同程度的差異。
一般西方的語言是低語境的,他們習慣用明確而具體的語言文字傳遞信息,談判者推崇以明確、坦率、直接的方式交流。而我國的語言文化則是屬於高語境文化, 在高語境文化中,人們善用間接、婉轉、迂迴的表達方式來傳遞和理解信息,尤其是在表達異議或拒絕時,礙於面子,往往不會直接說「不」,要理解話語的含意,需領會言外之意。
非語言表達方式也是談判中廣泛使用的交流手段,對商務談判有著重要的作用。非語言交際方式不像語言和文字那樣具有明確的符號和意義,對於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交流雙方,更容易產生誤解。例如,中國人說「對不起」時會微微一笑表示歉意,而西方人則可能誤認為笑意味著道歉沒有誠意。由此可見,對非語言表達方式的了解也是十分必要的,唯有如此,談判時才不會感到困惑,乃至產生誤解。
2. 價值觀差異
價值觀是決定人們所持看法和所採取行動的根本出發點, 決定著人們的信念和態度,影響著人們理解問題的方式。不同的文化背景中,價值觀亦會有很大的差異。例如:西方人崇尚個人主義,獨立、自由、平等、競爭的觀念非常濃厚,其價值觀的核心是通過自我奮斗達到自我價值實現。因此,在個人主義至高無上觀念的影響下,西方人在談判中,充滿自信,直陳見解和意見,突出個人的作用,強調個人能力。而中國由於長期受儒文化的影響,更強調人與人之間的和諧、互助、相互依賴,強調集體,忽視個體,個人只被看作是社會關系的一部分。在集體主義的影響下,中方談判時強調對集體的依賴和貢獻,不突出個人,不走極端,在團結、互助、協商的氛圍下完成談判任務。
3.思維方式差異
不同的經濟、政治、文化,導致不同的思考問題的方式,即思維方式。中國的傳統哲學,注重天人合一,對事物個體不過多分析,因此,中國人養成了綜合型思維方式,即習慣從總體上觀察事物的特徵,強調事物的普遍聯系,從全局觀點進行研究。而受西方哲學的影響,西方人更注重分析型思維方式。分析型思維是指在思想上將一個完整的對象分解成各個組成部分,或者將他們的各種屬性、方面、聯系等區別開來。這種科學的分類和研究,有利於對事物的本質進行深入透徹的研究。受不同思維方式的影響,中西方的談判方式存在著很大的差異,只有具備了敏感的跨文化差異意識,才能做到知己知彼,取得談判的勝利。
二、相應的對策
減少或消除國際商務談判中的文化差異,可以採取以下幾種策略和方法。
1 . 培養文化差異敏感性,樹立跨文化意識在國際商務談判中,應該培養文化差異的敏感性,建立和加強跨文化意識,樹立全球文化觀,擯棄文化本位論。正確認識不同文化背景的談判者在需求、動機、信念以及談判風格和決策上的不同,了解並熟悉對方文化,靈活多變,使自己的談判風格和策略適應不同的文化。
2 . 尊重和寬容不同文化,謹守中立
國際商務談判中,談判雙方的文化有很大的差異有時甚至會截然相反,一些在一方看來合情合理決不可更改的原則和禮俗在另一方看來可能是不可思議的,因此,切不可片面理解在自己國家裡得到認可的東西在其他國家也同樣行之有效。同時,要學會尊重並接受異國文化,不妄加評論和指責,同樣也不要隨意讓對方評判自己的文化習俗以及價值觀,要謹守中立,以免引發尖銳矛盾,導致談判失敗。
3 . 提高外語運用能力,克服語言溝通障礙國際商務談判中,障礙是不可避免的,關鍵是當障礙出現時,要及時地克服溝通障礙,減少不必要的誤解,以確保談判順利進行。這就要求談判人員對談判方的語言熟練掌握且靈活運用,克服不同的文化背景對語意理解的障礙,提高語言運用能力,力爭用准確而得體的語言表達己方的意願,以免在談判雙方之間設置不必要的溝通障礙。
綜上所述,中西文化在交際方式、價值觀念、思維方式等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差異,為了消除這些差異對國際商務談判的負面影響,談判者應該採取相應的對策,如樹立跨文化的意識,培養全球的文化觀,尊重和寬容不同的文化,同時加強外語語用能力等,以促使談判的順利進行,為企業和國家的經濟發展服務。
Ⅵ 國際商務談判的語言運用影響因素有哪些
隨著外資企業的不斷增多,越來越多的中國人開始在外企里工作。雖然工作性質,工作場地有所不同,但是他們都會遇到同樣的問題,就是如何從事涉外的經濟貿易活動,如何在外商經營的企業里佔有一席之地。語言差異無疑是這些人所遇到的最大的障礙,在我們熟知的生活英語、的學術英語之外,商務英語是現代外資企業中最重要的交流工具。於是很多人都很想參加商務英語培訓班,為的就是在無阻礙的情況下開展工作,以求得更好的發展。 很多人都認為商務英語是進入外資企業工作的一塊敲門磚,所以商務英語培訓班多數是針對想去外企工作或者已經在外企工作的人來開設的。一些學員談道,他們希望得到多方面的關於商務英語的培訓,比如:有關日常會議、的專業培訓、的談判技巧、的交流方式等。隨著商業文化不斷的發展,商務英語也應該跟上時代變化的潮流。在一些有關合同談判、的各種例會時使用的專業術語,是學員們真正想學到的。如同莎士比亞時代的英語同現代英語的差別,商務英語的發展也要同商業的發展同步進行。 商務英語班一般分為長期班和短期班,在原有的英語基礎上學員們會接受到商務英語詞彙、的短語以及有關的商業行為的培訓。根據選擇的機構不同,在西方心理、的西方管理思想這些方面的培訓上涉及的程度也有所不同。很多人之所以選擇商務英語班的學習形式,最大的原因是,在上課的過程中大家可以交流學習和工作經驗,學校客觀上給學員門營造了一種語言環境和文化氛圍。有一些培訓班也會找某些商業上的選題讓學員們進行對話、的討論,進行情景模擬。 據了解,現階段的商務英語班開設的數量多數大於學習商務英語的人,也就是說在商務英語的市場上,出現了供大於求的局面。主要原因在於,有很多學習過商務英語的人並不十分滿意培訓班裡所教的東西。他們說,一些培訓班過於重視書本知識,盡管是外教授課,但他們對商業運作過程並不了解,一些教師缺乏商業活動的經驗。所以,學員們希望商務英語的培訓機構里多一些商業經驗豐富的教師。另外,在一些沒有經過商務英語班培訓仍拿到了BEC證書的人中,除了一部分認為現在的商務英語課程開設不合理外,絕大多數人的顧慮主要體現在商務英語的培訓費用上。 北京貝立茲語言培訓有限公司的汪亞君認為,在學習商務英語之前,首先應該明確要學什麼?她覺得商務英語的主要內容就是教企業員工以實用為主的溝通能力。而學習效果的好壞在於師資和課程的設置,商務英語是需要在企業中實用的,那麼這些企業特別是目前進入國內的國際企業,都有自己的企業文化和理念。因此,這種特殊的背景就成為學員在選擇商務英語學習時應該考慮的問題。而來自國外的培訓機構對企業的商務背景理解深入一些,能得到國際企業的認可。 北京普利金培訓發展有限公司的盧愛說,從國外進入中國的培訓機構在對商務英語的培訓理解上是不同的,除去背景的差異外,她認為商務英語的學習者范圍應該是廣泛的,其中包括有在外資企業工作的員工、的要出國深造的人以及對商務英語學習有要求的大學生,它提高的不僅只是說話和語言的芰Χ�巧�詈蛻�嫻哪芰ΑI濤裼⒂鋃勻魏穩死此刀際怯兄匾�庖宓模��際竊詮丶�牡胤狡鷸匾�饔玫摹傲倜乓喚擰薄? 商務英語是中國職員在外商開辦的企業里工作時使用的最為基本的,也是最為重要的工具。商務英語的特點主要在%
Ⅶ 國際商務談判策略的強硬策略名詞解釋
摘要 您好親親,沒有找到強硬策略,您看看下面能不能幫助到您
Ⅷ 影響國際商務談判的環境因素有哪些
影響國際商務談判的主要環境因素,即客觀因素及其應對措施 國家對企業的管理體現在對企業經營領域的限定、對企業生產規模的限定、對企業社會責任的限定、對企業成立、破 產的規定 經濟的運行機制——計劃OR市場 市場機體內諸因素相互聯系、相互制約。
一文化的重要性
(1)文化會讓人找到歸屬感。中國有五十六個民族,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獨特的民族文化傳統,不同的地域也有不同的地域差異。當我們背井離鄉的時候,我們會特別想念家鄉的食物,所以有了一種東西叫做特產,我們還會希望聽到家鄉話,所以有了一種語言叫做方言。
(2)文化會約束人的行為。費孝通在《鄉土中國》中說鄉土社會是一個「無法」的社會,但是「無法」並不影響社會的秩序,因為鄉土社會是「禮治」的社會。禮是什麼呢?禮是社會公認的行為規范,而維持這種規范的是文化傳統。
二交流的技巧
(1)每個人的內心都有自己渴望的「評價」,希望別人能了解,並給予贊美。身為領導者,應適時地給予鼓勵慰勉,褒揚下屬的某些能力,引導他們順水行舟,更加賣力地工作。巧妙地使對方的「不」變成「是」。
(2)俗話說,設身處地,將心比心,人同此心,心同此理。許多說服工作遇到困難,並不是我們沒把道理講清楚,而是由於勸說者與被勸說者固執地據守本位,不替對方著想。如果換個位置,被勸說者也許就不會「拒絕」勸說者,勸說和溝通就會容易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