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寶寶2歲了,早教啟蒙是每個媽媽都關心的,那怎樣為他
2歲寶寶的教育
親子游戲:
1、寶寶知道怎麼辦:
這個游戲讓寶寶學習解決問題,並且有利於他增加詞彙量,有利於他語言能力的發展。
2、高高矮矮真有趣:
這個游戲能讓寶寶的身體得到很好的伸屈。
兒歌推薦:
1、日常生活系列:《指甲刀》、《小小象》、《小弟弟》、《花手絹》、《紅蘋果》、《刷牙》、《蚯蚓》、《兩只小胖手》
2、想像力系列:《我請星星來洗臉》、《水裡的娃娃》、《新房子》、《外語角》、《螞蟻搬豆》、《蝸牛看花》
繪本推薦:
1、《古利和古拉》:
充滿了孩童的真趣,簡單的快樂中蘊涵著對生活的熱愛,是一代代讀者心中永恆的記憶與感動。
2、《你睡不著嗎》:
一本非常經典的睡前故事讀本,簡簡單單的生活片段中醞釀的是親子間的親密和關懷,非常適合幫助孩子建立安全感。
3、《小貓當當》:
不僅能大大鍛煉孩子的語言能力,還把一些簡單的道理恰當地融入故事當中,讓孩子在快樂閱讀中培養好素養!
爸爸學堂:
多與寶寶玩游戲培養感情。寶寶2歲以後,運動量大增,思維也越來越活躍,個性開始顯現了。這時和寶寶玩,爸爸有可能會覺得應付不過來,不僅需要更多的體力,也需要動更多的腦筋,變出更多的花樣,才能讓寶寶滿意。如果爸爸體力充沛,可以玩什麼?周末、節假日,在家好好睡過一覺,體力恢復了,精神頭也非常足,不妨和寶寶玩玩大運動量的游戲,讓身心都充分地發泄一下。
等寶寶再大一些三歲之後就可以培養他學習的興趣啦,我兒子也是這個時候開始認的字,一開始用了各種方法培養她的興趣,沒想到最有效的還是用Apipi,不要擔心手機對眼睛不好,裡面能設置學習時間,培養用眼習慣。你網路搜索【貓(什麼)學漢字,答案是小帥】、挺不錯的,我兒子用了1年多了,認字比其他小朋友多。他特別喜歡,還經常要給本寶媽講故事,暖心。
2. 1-3歲應該早教些什麼
早教是很多新手爸媽非常關注的問題。對早教中心不放心,自己教又不知道如何操作?
1歲幼兒早教方法
該階段的孩子,已經具備獨立行走的能力,也更加聰慧。此時為寶寶身體和心理高速發展的時期。但此階段寶寶尚不具備自我保護的能力,家長要注意關注其安全。
1.保護好奇心
這個年紀的孩子對世界很好奇,什麼都想探索想嘗試。家長要做的是保證他的安全,在可以保證安全的前提下,就不要限制他的言行,也不要抹煞他的好奇心。因為這樣的好奇心也是他認知世界的最大動力。建議保證孩子每天在室外至少鍛煉2小時。
2.加強語言交流
孩子的語言發育水準存在一定差異性。有的相對早慧,有的則遲緩一些。所以,家長要積極和孩子進行語言交流,通過描述和提問來刺激孩子的感官,促進他的語言能力。需要注意的是,和孩子說話不可以使用「童語」,而要用成人的語言方式和詞彙與他交談。
3.教授認知能力
此時的孩子求知慾望極強,接受能力也比較好,正是教他認知世界和社會的大好時機,這個時期家長對他教導會影響到他一輩子。此外,家長請放手讓他嘗試去做很多事情,只要不危險就不要制止他。
2歲幼兒早教方法
家長可以通過多種手段對這個年齡段的孩子進行早期教育,如電視節目、音樂、視頻等。家長也可以在互聯網上搜尋一些教育孩子的良好方法。這些方法都有助於培養孩子的語言能力,開拓他們的視野,促進他觀察與思考世界,從而有利於身心健康全面發展。
1.培養手指靈活性
家長帶著寶寶做手指操,讓每個手指都可以充分運動起來。還可以叫寶寶去撿拾一些細小的東西,也可以做一些需要手指精細運動的小游戲,如玩積木,這是最好的訓練手指靈敏度的方法。
2.訓練身體協調性
眼睛、雙手、雙腳、大腦等身體各個部位的協調一致。當孩子學會走路,培養他的雙腳和身體之間的協調就顯得十分重要了。具體的方法很多,比如扶孩子爬樓梯,帶孩子上野外遊玩等,都可以培養他身體與腿、腳的協調一致。還可以給孩子玩各式玩具,通過玩具來培養眼睛與手的配合性。
3.培養運動能力
此時孩子可以獨立進行游戲,還可以和同齡人完成一個游戲。在時間允許的條件下,父母多陪伴孩子一起進行游戲,帶著他做一些全身的運動,如球類等。既鍛煉出一付強健的體格,又能讓孩子變得更加敏捷和靈活。但是,這個年齡的孩子有比較嚴重的破壞慾望。被他們弄壞的玩具表面可能表面已經不再光滑,出現毛糙或尖角,很可能使孩子受傷。所以家長要時常檢查玩具是否安全。
4.玩沙子和膠泥以啟迪思維
大家兒時常有類似經歷。所以,當孩子去玩沙子或膠泥時也不要阻止他,相反,沙土含有的微量元素還有益於孩子的健康。父母可以教會他在沙土上作畫,或教他如何用沙土或膠泥去塑造一些可愛的卡通形象。提醒大家,當孩子玩耍時記得及時給他洗手。
5.塗鴉以培養想像力
家長只需要給孩子提供紙筆,其他的任由它去發揮,畫什麼,怎麼畫,都隨他去好了。此時的他,只需要家長的鼓勵與贊美,並不需要家長教他該如何做畫。即使他在地板或牆上塗鴉,也不要指責或辱罵,因為這是他盡情發揮想像力與創造力的表現。但是,有一點需要家長朋友們注意,那就是尖銳的筆尖可能對孩子造成傷害,所以平日需要把鋼筆、圓珠筆放在他夠不到的地方。
6.培養群體意識
群體意識乃是人之天性,合作也是人類社會的本能。父母要幫助孩子熟悉外部的世界,要鼓勵和培養孩子積極與同齡人相處,讓他懂的接納他人,學會和夥伴們共同完成游戲,融入這個大集體中。
7.發揮孩子的主觀能動性
這個年齡段的孩子,什麼事情都想著去嘗試。所以不要隨意阻止孩子,相反要給予積極的引導,使他的主觀能動性得到最大的發揮。
8.養成較好的生活習慣
家長和孩子一起進餐時,不要喂孩子食物,讓他自己吃。還要幫助他養成其他的良好習慣,如餐前便後洗手、按時作息等。要孩子學會自己穿脫衣服。如有可能,家長可以要求他自己洗漱。
3歲幼兒早教方法
早教方法主要依靠游戲、兒歌、書籍等來完成對孩子的教育。
1.游戲
(1)廣播電台
玩法:家庭成員均可扮演一部電台。由爸爸或媽媽撥打這部電台,一旦接通電話,電話將唱歌或播音。角色可混換進行。
益處:通過該游戲培養孩子語言表達能力和端莊大方的儀態。
(2)傳電報
玩法:成人將孩子講述一段較為簡短的內容,比如一個很短的故事。要孩子向第三個人復述,或片刻之後,再向成人復述。
益處:這是對孩子的記憶水平和語言能力的考驗與鍛煉。
2.兒歌
教育孩子加強自我保護意識的,如《小紅帽》、《小兔乖乖》等;培養合作意識的《三個和尚》;培養孩子熱愛祖國、家鄉意識的《我們的田野》等等。
3.書籍
如《薇薇的粉紅色》,告訴孩子們想要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需要堅持不懈的努力。再如《了不起的小紅鳥》,讓孩子明白不能放大別人的缺點,若是自己被輕視也不應該放棄。
這個階段教育的重點在於:
1.基本技能:教會他大約10個的英語單詞,簡單的唐詩,數幾十甚至100以內的數字等。
2.因材施教:這時期孩子已經有了的興趣愛好,性格差異也開始顯現出來。家長就需要因材施教,發揮出孩子自身的天賦和特長。
3.親子交流:家長和孩子說話,對他提出的問題作明確認真回復,不但可建立起與孩子的溝通交流,也鍛煉了孩子與他人交流的能力,有助於智力發育。
4.區域意識:告訴孩子我們在哪個國家和哪座城市等等,培養他的空間觀念和區域意識。
3. 櫻桃班、水果班、蘋果班…為什麼早教班有那麼多名稱「水果班」有什麼含義嗎
沒特別含義,只是從幼兒心理學的角度看,小孩記水果比較容易啊。圖案也好找,小孩也好記。
4. 早教不是早教班,對孩子來說最好的早教是什麼
對於每個媽媽來說,孩子的健康是首位的。可是隨著孩子漸漸長大,步入社會,媽媽們真的還把孩子的健康放在首位嗎?
孩子在出生前以至出生後的一段時間內,我們對孩子只有一個期待:健康。
慢慢地,當孩子逐漸成長,我們會不由自主地對孩子滋生出更多的期待,我們期待他們將來學業有成,期待他們未來可期,過上好日子,人生圓滿。
我們甚至會對孩子有一個規劃,"在他上幼兒園之前,我們要給他找一家最好的早教學校""等他要上小學的時候,我們要給他找最好的學校,而且他也需要學習一些特長""我看孩子喜歡畫畫,給他報個特長班,說不定以後可以成為一名設計師"。
采購需要金錢,而孩子對金錢沒有什麼概念,他們只知道有爸爸媽媽在,玩具就可以買到,他們不知道爸爸媽媽每天上班賺錢多麼辛苦,或許他們真的也沒必要知道,但作為父母我們還是應該適當地向孩子滲透一些金錢的觀念,讓他們可以理解爸爸媽媽的辛苦,讓他們明白:東西需要用錢去買。
當孩子知道錢可以換取一些東西的時候,我們不妨抓住機會告訴孩子一些道理:爸爸媽媽的錢是有限的,爸爸媽媽賺錢也很辛苦,家裡已經有的玩具我們可以不買,冰激凌和糖果我們也要少買,這樣不僅對你的健康有益處,也謝謝你對爸爸媽媽的體諒和理解。
5. 幾個月大的孩子,有必要去上早教班嗎
鏈接:https://pan..com/s/129qeRGaIzc3aCSoKwgyiPA
俗語說,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鏡子,要想教育出優秀的孩子,父母就必須先學習。這里有
0-36月寶寶的早教教案,希望對您有幫助.
6. 在五線城市,孩子有沒有必要上早教
其實我個人認為上早教完全取決於孩子以後生活的環境。如果日後孩子身邊的朋友都沒有上早教的話,那孩子也是沒有必要的,因為即使他上了早教也會和身邊的孩子一樣,所以想所以上不上沒有多大的區別。但是如果身邊的孩子以後都上早教的話,我還是建議五六線城市的孩子也上一些早教,這樣的話,有利於他更快的融入孩子,這群團伙當中。
所以對於你的問題我個人認為五六線城市的孩子上不上早教班完全取決於日後的學習環境。以及他所接觸的人。建議您可以往這方面觀察一下,再做決定。
7. 兒童早教歌曲100首是什麼
1、知識類兒歌:《丑小鴨》、《春天在哪裡》、《兩只老虎》、《魯冰花》、《數鴨子》、《哆來咪發梭拉西》、《祝你生日快樂》、《小小羊兒要回家》、《小蝌蚪》、《小青蛙》、《小鴨子》、《小螃蟹》、《蝴蝶》。
2、生活類兒歌:《吹起小喇叭》、《大海啊故鄉》、《歌聲與微笑》、《生日快樂》、《失手絹》、《賣報歌》、《種太陽》、《新年好》、《春天來了》、《小雨點》。
3、人物類兒歌:《聰明的一休》、《阿童木之歌》、《女兒阿詩瑪》、《丹尼男孩》、《路燈下的小女孩》、《小小姑娘》、《花仙子》、《黑貓警長》、《小兔子乖乖》、《小二郎》、《小龍人》。
4、教育類兒歌:《愛跳舞的小朋友》、《大家來做廣播操》、《鈴兒叮當響》、《少年少年祖國的春天》、《我愛北京天安門》、《英文字母歌》、《找朋友》、《小小少年》、《講衛生》、《對數兒歌》、《小鳥學我做操》、《別說我小》、《數蛤蟆》、《拍手歌》、《數數歌》。
(7)嘉興紅蘋果國際早教多少錢擴展閱讀
挑選嬰兒歌曲注意事項
1、節奏慢一些。最初為嬰兒選聽的音樂,以中等或稍慢的速度為宜,樂曲內部情緒變化起伏不要太大。
2、曲子要短一些。一次連續給孩子聽音樂的時間,一般不超過15分鍾為宜,休息幾分鍾再聽。
3、音量弱一些。播放的音量要適中或稍弱。長時間聽較強的音量,嬰兒容易聽覺疲勞,甚至損傷聽覺能力,千萬不可大意。
4、多反復。在一二個月內,反復聽二三首曲子,使孩子有個識記過程,以便加深印象。
8. 幼兒早教有什麼方法
步驟/方法 0~6個月 建立安全與依戀 家長在撫養這個月齡階段的寶寶時,首先要滿足其生理需要,這是最急促的任務,與此同時也要關注寶寶的心理、智力發展。 面對新生兒,家長們首先要為寶寶創造安全穩定的撫養環境,提供較好的撫養條件。其次要與寶寶建立起安全與依戀的關系,這也是這個月齡階段的寶寶最需要的。家長要多觀察寶寶,從寶寶的各類反應中尋找規律,學會從寶寶的哭鬧、翻轉等各類反應中讀懂寶寶的需要;其次要幫助寶寶形成穩定的生活規律,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另外,家長如果需要暫時離開寶寶,一定要給予寶寶語言或表情提示,給予安撫,不要以為寶寶年紀小就忽略掉這一點。 長期以來,孩子的教育一直是以母親為主體而父親經常是缺失的,因此需要提醒家長,在與寶寶建立起安全與依戀關系的過程中,父親也要發揮起應有的作用,這樣寶寶長大以後會更勇敢。 7~9個月 好奇心的初步萌發 這個月齡階段的寶寶開始對外部事物表現出好奇,他們要開始學習爬行了。從這個月齡起,家長可以開始對寶寶進行「認知、語言、運動、交往、藝術」這五項能力的培養。 首先,學習爬行是這個階段的重要工作。它能促進寶寶大動作的發展,為學習站立和行走打基礎,也能滿足寶寶探索外部事物的好奇心。同時寶寶的食指也開始分化了,家長可以對其進行精細的手部動作訓練。 其次,這個月齡段的寶寶自我意識開始初步覺醒,家長可以教寶寶勇敢地在別的小朋友面前介紹、表達自己,從而讓寶寶認識自我,學會與人交往。 良好的親子閱讀習慣,也需要在這個階段建立起來。家長可選擇一些以圖畫為主、色彩鮮亮、頁數不超過20頁、紙質較硬不容易被寶寶撕破的讀物,將寶寶同向抱在懷中,把書擺在離寶寶視線15厘米左右的位置,用輕柔的語氣為寶寶講述書中的故事。雖然這個階段的寶寶還沒有理解能力,但他可以感受到愉悅的氛圍,也能潛移默化地促進寶寶語言能力的發展。 10~12個月 探索精神進一步激發 這個月齡段的寶寶已經學會爬行,並開始學習站立和行走。逐步解放雙手後,他們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進一步被激發。 寶寶的認知能力在這個階段有了進一步提高。家長可以藉助一些漂亮的玩具,教寶寶理解大小、里外、因果等邏輯概念。 寶寶的語言天賦也即將覺醒。7至9個月期間還只會說單音節,這個階段的寶寶開始朝著雙音節發起進攻了。一歲以後寶寶就將進入語言能力的爆發期,在這個階段家長應多多跟寶寶進行交流,為其語言的發展打好基礎。 在交往能力上,寶寶也開始有了進一步加強,家長可以教其學習握手、再見等基本的社交禮儀。 大運動能力要求1歲1個月的孩子能獨走 A. 腳尖走。在獨走的基礎上,學習墊腳尖走,進一步練習平衡能力。由媽媽或爸爸做示範,開始後面有人保護,慢慢脫離保護,讓寶寶自己腳尖走。 B. 摘蘋果。此游戲也是練平衡的。媽媽先用紅筆製作幾個大蘋果,剪好。用幾根曲別針把蘋果別在一根長線上,大人控制長線的高度。高度以孩子伸手、墊腳尖能夠到蘋果並摘下為宜。開始時,如果孩子夠不到,或根本不願墊腳,你不要著急讓她夠,可先降低一點高度或用手往下壓壓蘋果,讓孩子一下就摘下,有成功的樂趣。這樣孩子沒有挫折感,然後她更投入的摘,再慢慢提高高度,讓她墊腳自己夠。開始墊腳的時候可以先稍稍扶她一下,讓她有安全感。等到她比較自如地摘蘋果,就給她一個小筐子,讓他每摘一個就蹲下放筐子里。墊腳、蹲下,如此就能練腿部力量。隨著孩子長大,這個游戲可以變更無數的內容。比如,蘋果和梨兩種,讓他摘下後分類;或者紅綠兩種蘋果,認顏色;或者各種圖形,認圖形。總之,隨媽媽智慧而定,其實是對媽媽的考試題。這個游戲的注意事項是開始要保護好,避免重心不穩摔跤,因為孩子是第一次抬頭抬臂墊腳夠物,容易摔一個大狠跤,會對她的心理產生不良影響。最好在塑料地板上,因為過多的保護同樣不好。 C. 采蘑菇。還是媽媽做各色蘑菇若干,給她小籃子,讓她一蹲一站的撿。蘑菇用彩色紙剪出來就行了,如果做的精心,再在蘑菇上畫些圈,或剪小圓點沾上。同樣可以學習分類,色彩等。 D. 扔球。手過頭扔球。過頭投球最好跟爸爸玩,增強父子關系。也可以畫一個大灰狼,貼在牆上,一個小兔子(毛茸的那種就行),放在旁邊,說,大灰狼要吃小兔子,寶寶快幫助小兔子打大灰狼呀,寶寶准猛打。打了大灰狼,讓小兔子熱烈擁抱寶寶的,謝謝寶寶培養寶寶樂於助人的愛心。 精細動作能力 A. 撕紙。 在這個階段仍然必要。可以買一些皺褶紙,各種顏色的,撕成碎條後讓媽媽把她們粘起來.媽媽掛在脖子上,說謝謝寶寶給媽媽做這么漂亮的項鏈! B. 撿豆豆。黃豆一把放在桌上,讓寶寶放在小瓶子里。這個節目要看好,因為她可能放嘴裡。這個游戲同樣可用於分類。比如黃豆和綠豆混在一起。 C. 幸運小星星。對黃豆不放心的媽媽可讓寶寶撕各色皺紋紙,揉成小球,裝進透明小瓶子,送給爸爸、外婆等心愛的人,這是寶寶送給她們的幸運小星星。 D. 塑料地板。選擇有小塊的塑料地板,讓寶寶用小手摳出來,再拼回。但媽媽要看好,否則可能進肚肚。 E. 亂塗亂畫。選擇無毒蠟筆。訓練寶寶不用筆戳點,而是畫出道道。提醒媽媽不要選擇寫字板,因為作品不能保留。 認知能力 A. 拼圖。現在有一種帶棒的拼圖,來給孩子練;配合以塑料地板拼圖,有家長陪著玩,他能拿出,但放不進去。要媽媽幫忙,她會在旁學習。用帶棒的拼圖的理由是。她現在能自己完成的只有帶棒的。為讓她有獨立完成某種工作的成就感,需要這種帶棒的拼圖。 B. 搭積木。現階段的小朋友應該可以把一塊積木搭在另一塊上。如果她搭上還要,就再給她一塊,看她能搭幾塊?積木的選擇是有很大的講究的。一是積塑不能代替木製積木,拼插和堆砌是完全不同的兩種技能;二是木塊不易過大,有的媽媽一下子買最大最全的,覺得一次性投入劃算,可是,孩子的手小,拿著費力,可能從此不喜歡玩積木啦;況且,越小的積木越難搭,不信媽媽自己試試,小積木搭8塊和大積木搭10塊哪個容易些?第三是買積木一定要注意安全。無毛刺、油漆要無毒,積木要平,否則孩子一搭就塌,還會愛搭嗎? C. 認顏色。1歲的孩子可以開始認顏色,但是一定要慎重,最初的概念錯誤會非常難糾正。方法是:一次一個顏色,特別是紅、黃不能同時認,因為音太近似,會造成混淆。可先選擇一個固定物,比如一塊紅積木,告訴她是紅色。然後帶著這塊積木,到處去比較,紅色的東西。比如紅色的氣球,紅色的花,等。有時,紅色之間會有不同,但不要現在就講給她,因為她還分辨不出。除非她問你,這說明她的觀察力大有長進。認顏色可結合塗畫進行,比如,媽媽給寶寶畫朵紅花。認顏色對孩子比較難,因為沒有可參照的東西。有的孩子認紅色用了小1年。關鍵是媽媽千萬不能著急,不能說孩子笨。 D. 學習形狀。 市面上賣的填形狀的玩具,可以用於認形狀。但因為這種玩具中的形狀實際是立體物體,因此也應該用紙板做教具。在彩色硬紙板上剪除圓、正方、長方、三角等各種形狀,讓寶寶把它們一一回填,同時念叨它們的形狀,寶寶在回填中懂得各種形狀的不同。為進一步認形狀、抽象思維做准備。 語言能力 關鍵是家長多多跟寶寶說話,同時輔以兒歌、故事、VCD、背唐詩、學歌曲等。 A. 兒歌我建議用三字兒歌,因為它的節奏感是最強的,又簡短,孩子容易學。 B. 故事書推薦嬰兒世界和嬰兒畫報,字體、圖片的大小和顏色,以及留白非常適合嬰兒(顏色太花和圖畫太滿對嬰兒的閱讀是一種不良刺激);
9. 要不要給孩子上早教
個人覺得孩子需要接受早教的知識,沒必要一定要送到早教機構去。
我們在孩子在入園之前家長可以嘗試進行一些早教小知識的引導,讓孩子知道一天在幼兒園都要干哪些事情,可以從以下的幾個方面進行:
3、學會交朋友。
跟家裡的每一個人建立良好的直接溝通關系;經常和外邊別的小朋友一起玩,家長給孩子做好榜樣,主動和小朋友的家長打招呼交談,孩子也會學得更主動熱情。
父母在家中有意識的去給孩子做早教方面的引導是非常好的一個做法,每個家庭的孩子各不相同,做智慧父母陪伴孩子健康快樂的成長。
如想學習更多育兒知識,請關注「米媽談育兒」,我是魏華,也是米媽,是兒童學習力專家,實戰派親子教育專家,暢銷書《不急不吼,輕松養出好孩子》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