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地暖管間距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地暖管間距的標準是什麼呢
國家標准地暖盤管間距最小100mm。但最大也不能超過300mm,間距太小,盤管困難造成施工不暢,間距太大,達不到散熱要求。
家用一般25cm間距,20cn也行。公共場所一般25-30cm間距。地暖管間距根據供暖條件和房間格局的不同,設計范圍在100MM-300M。一般管材間距在200MM左右。
標准應該是20---30;陽面25,陰面20,差不多。
地熱管間距一般情況下應在15—25CM之間,如果有兩面外牆的管道相應加密。管道距外牆敷設應在10CM左右。
而卧室客廳的在200mm。這是指一般的公寓和聯體別墅等,若獨棟別墅安裝地暖時地暖管的管間距一般要求全部都在150mm,因為獨棟別墅的不像公寓房那樣只有2.8m左右的層高,層高越高,管間距就要密一些;如果公寓房的有挑高達到5m以上,或是聯體別墅有錯層出來的挑高等,還是要把管間距的密度排在150mm最好。
B. 地暖鋪設間距國家標准
現如今,大家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很多人裝修的時候都會安裝地暖,這樣冬天的時候更加溫暖和舒適。地暖的管道鋪設需嚴格按照相關標准,不然會影響散熱效果。那麼地暖管鋪設間距標準是多少呢?地暖管過密會有哪些缺點呢?接下來,小編給大家介紹一下相關內容,一起來看看吧。
地暖管鋪設間距標準是多少
現在使用的地暖管道有兩類,一類管道直徑是十六,另一類的管道直徑是二十,它們的間距標准都不一樣。通常衛生間的鋪設間距是十厘米到十二厘米,卧室的是二十厘米到二十五厘米。此外,地暖盤管的間距跟房間的熱負荷、溫差、供回水、厚度等息息相關。
地暖管過密會有哪些缺點
1、增加投資
假如管道鋪得比較密集,那需要使用更多的管道,會增加成本。就算是商家主動增加密集度,不會影響業主的管道成本,也會影響以後的生活成本。因為管道密集的話需要使用的電能或者天然氣會增加。
2、影響壁掛爐的使用壽命
管道太長和密集的話會增加管線之間的阻力,容易導致壁掛爐的水泵一直負荷運行,時間長久了會影響設備的使用壽命。
3、增加死彎的風險,增加水阻,減小流量
縮小管道之間的間距會導致彎道變多,還會增加熱阻力,還會提高施工的難度,容易發生局部太熱或者循環不暢通的問題。此外,間距過小還會影響散熱效果,給以後的生活帶來一些不必要的麻煩。
C. 地暖鋪設的間距最好是多少
國家標准地暖管間距最小10cm,最大30cm,地暖管間距在15-30cm都屬於合理的。
常用的地暖管有兩種,一種是16的管徑,一種是20的管徑,這兩種的管間距是不同的,管間距在各方面工藝也大不相同,比如一般衛生間的管間距在10cm-12cm之間。而卧室客廳之類的在20cm-25cm之間。如果需要更熱一點,可根據實際情況加密。
地暖鋪設注意事項
做好室內做保溫處理,實際上不做保溫處理的室內和做了保溫處理的室內差距是非常大的,首先需要花費的燃氣費就不一樣,其次是室內的溫度也不一樣,做了保溫的牆面都要好很多。鋪設地暖需要鋪設保溫板的時候,保溫板的厚度在2厘米到3厘米之間,這個厚度不能太厚,也不能太薄,否則也會影響地暖的供暖效果。
鋪設地暖管道也是一項技術活,鋪設過程中管道的間距也要統一,否則後期就有可能造成室內冷熱不均勻,將嚴重影響室內的溫度感受。造成室內有的地方不暖和,而有的地方則過度熱。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地暖安裝、人民網-家庭供暖方式的分類?家庭供暖的注意事項?
D. 地暖國家標准1平米用多少管子,管和管標准距離是多少。
地暖通用管的型號最常用的有兩種S4DN20*2.0與S5DN20*2.3,兩種管子的外徑都是20mm,內經分別是2.0和2.3mm。壁厚越厚,承壓能力越強。
地暖的鋪設間距一般為20厘米,所以,理論值是1平米內有5根管子就夠了,也就是有5米。
但是在地暖設計及施工的時候,管子有90°彎曲的地方以及離牆面20厘米的距離,還有部分面積鋪設間距會變小(15厘米,10厘米),所以要計算損耗的話,一平米的面積內,設計和實際鋪設的管材大約有4.5米。
(4)國際地暖管道間距是多少cm擴展閱讀:
安裝調試:
1,低溫熱水地面輻射供暖系統未經調試,嚴禁運行使用。
2,低溫熱水地面輻射供暖系統的調試運行,應在具備正常供熱和供電的條件下進行。
3, 初次供暖(運行調試)必須在混凝土填充層的養護周期結束,填充層完全自然乾燥後進行。
4,低溫熱水地面輻射供暖系統的調試工作應由施工單位在建設單位配合下進行。
5,初次供暖時,熱水升溫應平緩,供水溫度應控制在比當時環境溫度高10℃左右,且不應高於32℃。在這個水溫下,應連續運行48h;以後每隔24h水溫升高 3℃,直至達到設計供水溫度。在此溫度下應對每組分、集水器連接的加熱管逐路進行調節,直至運行正常。
6,低溫熱水地面輻射供暖系統的供暖效果,應以房間中央離地1.5m處黑球溫度計指示的溫度,作為評價和考核的依據。
E. 地暖管間隔是多少
加熱供冷管距離外牆內表面不得小於100mm,與內牆距離宜為200mm ~ 300mm,其次加熱電纜熱線間距不宜小於100mm,加熱電纜熱線與外牆內表面距離不得小於100mm ,與內牆表面距離宜為200mm~300mm。總之地暖是為了人的舒適,而地暖管的間距也是以此為衡量度的。
如果家裡決定裝地暖,就要求地板裝飾材料的熱阻小、吸水率低且膨脹變形小,最好的是瓷磚和大理石材料。
地暖使用注意事項
地暖供水系統有很嚴格的限制,一般要求水溫不超過60℃,工作壓力不超過0.8Mpa,否則供暖管道很容易因水溫高、壓力大而出現爆裂危險,縮短地暖的使用年限。
地暖初次使用時,使用集中供暖熱源的用戶在試水期間應盡量關閉主閥門,以免供熱企業沖刷管道的雜質異物流入自家地暖系統,後期需慢慢調節進入系統的水流量,盡量緩慢提升溫度,以保護供暖系統和地板。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地暖管、人民網-家庭供暖方式的分類?家庭供暖的注意事項?
F. 地暖管盤管標准間距是多少
150-300mm左右。
地暖管的鋪設間距,行業規范並沒有固定死。在地暖行業規程中,並沒有對地暖管的間距有固定的數字約定,只是說在150-300mm都可以。因此對於大多數地暖安裝項目來說,只要在這個大范圍之內,都是符合行業規程要求的。
實際上地暖管間距設計需要根據地面裝飾材料的導熱系數、地暖的供回水溫度、地暖管材的材質及管徑、房間所需熱負荷等等相關數據經過縝密細致的研究和計算設計出來的,每路地暖盤管的間距都有其相應的依據及道理,盤管間距過密的話不僅不會讓採暖更舒適,還會造成很多負面作用。
地暖盤管鋪設技巧
1、半徑不得小於外徑的6倍;填充層內無接頭。
2、寬度不小於10mm的伸縮縫。
3、直管段不大於700 mm,彎曲管段不大於300mm。
4、水壓試驗0.8Mpa,5分鍾不超過0.02 Mpa。
5、管段設置在套管內。不超出抽影面。專用卡套式連接件。
6、順水流方向安裝。總出水管間設置旁通管,後設置球閥。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地暖、網路-盤管
G. 地暖管安裝間距怎麼計算
《JGJ 142-2012 輻射供暖供冷技術規程》中並沒有明確的提出地暖管間距應該是多少。因為每棟建築、每個房間的熱負荷都不同,需要根據實際情況計算供熱功率和管間距。
《JGJ 142-2012 輻射供暖供冷技術規程》國標中關於管間距的條目:3. 1. 12 採用加熱電纜地面輻射供暖時,應符合下列規定:
1、當敷設間距等於50mm ,且加熱電纜連續供暖時,加電纜的線功率不宜大於17W/m; 當敷設間距大於50mm 時,加熱電纜線功率不宜大於20W/m 。
3.5.8 加熱供冷管距離外牆內表面不得小於100mm,與內牆距離宜為200mm ~ 300mm。距衛生間牆體內表面宜為100mm~150mm 。
3.7.1 加熱電纜熱線間距不宜小於100mm。加熱電纜熱線與外牆內表面距離不得小於100mm ,與內牆表面距離宜為200mm~300mm。
5.4.1 加熱供冷管應按設計圖紙標定的管間距和走向敷設,加熱供冷管應保持平直,管間距的安裝誤差不應大於10mm。
5.4.9 在分水器、集水器附近以及其他局部加熱供冷管排列比較密集的部位,當管間距小於100mm 時,加熱供冷管外部應設置柔性套管。附錄:
(7)國際地暖管道間距是多少cm擴展閱讀:
地暖管間距標准分析
地暖管的鋪設間距主要與供水溫度、房間的熱負荷及房間的有效散熱面積有關。地暖管的供水溫度一般不高於55℃,當供水溫度一定時,主要取決於房間的熱負荷。熱負荷主要由房子結構的熱工特性、房間朝向和房間所處樓層的位置等因素決定。
如牆壁的厚度、是否設有保溫層,房間是否端頭和頂層,窗戶是單層窗或是雙層窗、房間朝北或是朝南等。房間暖盤管的間距越小室內單位面積散熱量越大,反之亦如此,通常業內人士所謂的偷工減料便是從地暖盤管入手,間距越大越節省材料,可能採暖時達不到所需要求。
管間距盤小了,造成單位面積過熱,冬季採暖需要開窗通風,造成能源浪費。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所謂地暖管間距並不是全程一個間距,每個房間的使用功能不一樣間距也不一樣,衛生間、卧室、廚房,三者間熱負荷需求是不一樣的,所以地暖管間距也不一樣,在進行地暖設計時要充分考慮人體冬季採暖需求,以及房間使用功能,效驗精準的熱負荷,將地暖打造最優化舒適節能系統。
《地暖規程》中已經明確說明「地暖管的間距在15-30cm都屬於合理的」具體該做到多少間距,是要依據環境負荷,同時要參考業主要求以及設備的工況來決定。
在地暖鋪設中一直有三分材料,七分安裝的說法。所以,專家建議 地暖盤管時務必依照正規的設計以及房間的朝向、建築物保溫效果、室內所需溫度等熱負荷計算效驗地暖管間距,才幹確保冬季採暖的舒適度。
H. 地暖間距一般都是多大
地暖間距需要參考具體使用的管道大小以及空間情況進行判斷。一般來說,地暖盤管的間距是100~250mm不等。一般來說,北方建築大都是做好保溫層的,建築保溫效果較好,而已大都是集中供暖,每平方的熱能在60~80瓦,他們地暖盤管的間距一般都在200~250。而南方的建築保溫都沒做(只有少數做了外牆保溫),而且又都是單戶採暖,那麼每平方米需要的熱能一般都在120瓦(根據各地的設計院的標准來定),地暖盤管的間距就在100~150mm。
本條內容來源於:建築工業出版社《家庭裝修大全》
I. 地暖管道敷設間距密度要求是多少地暖要求水溫是多少
地暖管的間距在375px到625px之間,管道距離外牆的鋪設應該在250px左右。地暖水溫最高不能高於60度。
地暖盤管的彎曲半徑不得小於6倍的管外徑,且填充層內管道不得有接頭。砼填充層與內、外牆、柱交接處應留寬度不小於10mm的不間斷的伸縮縫。當長度超過6m時,均按不大於6m間距設置伸縮縫,寬度不小於8mm,用高發泡聚乙烯泡沫塑料填充。管道穿越伸縮縫時應設長度不小於200mm的柔性套管。
(9)國際地暖管道間距是多少cm擴展閱讀:
地暖使用注意事項:
1、室內的各個功能區,宜採取分環路(迴路)進行管線敷設,分支迴路不宜超過8支。
2、地暖連接在同一分集水器上的同一管徑的各環路,其加熱管的長度應接近,並不超過120米為宜。
3、加熱管的布置宜採用回折型(旋轉型)或平行型(直列型)。
4、加熱管敷設應保持合理的間距。
5、地面的固定設備及衛生潔具下不宜敷設加熱管。
6、加熱管內水的流速不宜小於0.25m/s。
7、每個環路加熱管的進、出水口,應分別與分水器、集水器相連接。
J. 地暖管間距國家標准 你的地暖管間距鋪對了嗎
地暖管間距國家標准為:地暖盤管間距標準是最小100毫米間距,最大不能超過300毫米間距,如果地暖管間距太小,盤管比較困難,而且容易造成堵塞,間距太大則室內溫度達不到取暖要求。
一般家用地暖的間距是20到25厘米,公共場所地暖管間距在25-30厘米,向陽的一面25厘米間距,背陰的一面20厘米間距,房間的地暖管間距是20厘米,衛生間的間距是15厘米,地下室或者儲藏室間距要大些,大概在30厘米間距。
地暖管間距因為供暖條件和房間的格局不同,所設置的地暖管間距也不同,但總體間距的范圍在10厘米-30厘米。如果地暖管間距太小,則鋪滿一個房間所需要的地暖管長度就會增加,這樣就增加了地暖的成本費用,同時後期的費電量也會增多。
(10)國際地暖管道間距是多少cm擴展閱讀:
地暖管間距的介紹如下:
地暖管間距小自然增加了地暖管的長度,同時增加了地暖管的阻力,要使地暖管正常的運行,壁掛爐的循環水泵肯定需要加大壓力,這樣就會使壁掛爐一直處於滿負荷或者超負荷的狀態,長時間這樣會影響壁掛爐的使用時間。
管間距過小肯定會造成地暖管迴路增加,這樣地暖管彎曲的部分就會增加,造成地暖管的阻力變大,會增加地暖的工作壓力,同時曲折的部位太多經常會導致水循環不流暢,出現局部地區熱局部地區冷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