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國際知識 > 國際手診怎麼看

國際手診怎麼看

發布時間:2022-05-14 10:51:57

A. 中醫的手診和面診是怎麼看的

下面說下手診,手診是指通過觀察掌紋、掌色、掌形的變化診斷疾病的一種方法。它和看手相有著本質的不同。中醫理論認為人體是一個有機的整體,局部與整體是辨證統一的。兩者緊密聯系,不可分割。所以當人體局部發生疾患時,往往在人體的其他位置有所反應。《黃帝內經·靈樞·本臟》記載:「有諸於內,必行於外」,「視其外應,以知其內臟,則知其病矣」。手診作為中醫望診的一個分支,古已有之。清代《小兒推拿廣義》中更是詳細記述了通過手掌診斷、治療疾病的方法。
下面說面診,面診簡單說就是透過面部反射區知道臟腑疾病與健康狀況的診法.主要是通過望診來觀察面部各部位的色澤變化,了解內在臟腑的生理、病理變化。面色是臟腑氣血的外觀,也是疾病變化的反映。正常人的面色微黃而帶紅潤,略有光澤,稱為「常色」。有病時,皮膚的光澤發生變化,稱為"病色"。如面色現隱黑的多為神色外現,隱黃的系脾色外露,色青主肝病,色白為肺虛,色赤為心火等。尤為可貴的是,通過分部位望診可進一步確定病位,如頤黑多為腎病,眥青為肝病,顴赤為心病,鼻黃為脾病,印堂發白為肺病。因此,色診在疾病定性、定位方面有很大意義。醫者可根據面診圖,再通過色澤變化來確定內臟

B. 中醫手診是怎麼看的

認識中醫手診
手診是什麼?是看手相嗎?看手真的能知道有什麼病嗎?隨著手診作為一種診斷方法越來越多地被應用,這些疑問也隨之擺到大家面前。 手診是指通過觀察掌紋、掌色、掌形的變化診斷疾病的一種方法。它和看手相有著本質的不同。中醫理論認為人體是一個有機的整體,局部與整體是辨證統一的。兩者緊密聯系,不可分割。所以當人體局部發生疾患時,往往在人體的其他位置有所反應。《清代《小兒推拿廣義》中更是詳細記述了通過手掌診斷、治療疾病的方法。
手診歷史
手診不僅僅在中國,在世界上也有悠久的歷史。古希臘哲學家亞里士多德曾著有《亞里士多德手相術》,該書對後世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上世紀70年代,美國學者的著作《皮膚紋理學與疾病》詳細記述了掌紋與疾病的關系。 從古至今,人們一直在探詢手與疾病的聯系,到底能從手上看出什麼病呢?據筆者觀察,大部分疾病在手上都有一定的表現。當人體患有或將患有某些疾病時,往往在病人手上的特定部位,出現不同特徵的紋路、色態。
手診診病
現簡介幾種常見病的掌紋掌色。 1.患有心臟病的人,很多人在大魚際處(大拇指下,肌肉隆起處)有一條或幾條很深的豎紋;若伴有心肌供血不足,則整個大魚際色態發青,甚則紫暗。 2.高血壓患者,中指近掌指節處易出現紅色暗斑,嚴重者會出現紅色串珠樣暗斑;血壓低的患者,中指近掌指節處易出現青色或白色暗斑。 3.長期睡眠差的人在掌根正中與腕橫紋交界處出現「」形紋。 4.消化功能偏弱的人在掌中易出現鏈狀紋「」,患有慢性胃炎(淺表型、萎縮型)的病人,常常在掌心正中(勞宮穴附近)有島狀紋「」。 5.若患有肺炎或肺結核的病人,在無名指或小指下(掌指關節處)經常出現「#」形紋,同時出現紅色斑點。 6.血糖偏高的患者經常出現大、小魚際通紅。 7.女性在經期前後,小魚際(小指下近掌根部)經常出現潮紅,經期結束後,紅色會隱退,若在非經期出現明顯色態改變,往往是內分泌紊亂的標志。 雖然大部分疾病在手上都有一定的表現,但也存在著個體差異。部分患者西醫檢查已有很明確的診斷,可是在手上的相關區域卻無任何體現。曾有一高血壓患者,血壓170/110mmHg,但他手部血壓區色態沒有任何改變。因此,應用手診最好與其他診斷方法結合起來,以提高診斷的准確性 加些自己的看法,和掌形有關的: 1.五指: 2.手掌: 3.指甲:

C. 怎麼學習國際手診

什麼叫國際手診?

D. 如何從手掌看健康

手診,聽起來很玄,看個手掌就能知道健康狀況?據統計,觀手知病符合率高達80%! 男看左手 女看右手 誠實的手掌讓你早日發現疾病 感冒發燒的小病人會有感覺,但重大疾病卻往往是悄悄來臨,等你有明顯不適的感覺時已經太晚了。一般人在身體無任何症狀時不會去做檢查,手掌的變化是客觀的,手診給予的是健康提示,許多病人早期未出現症狀時,手上可有表現,可早發現、早診斷、早預防、早治療。 提前告之:手診手療非萬能 手診手療主要用於常見病、多發病的診斷,目前對於胰腺、血液病、甲狀腺疾病尚沒發現規律。而且手診手療和西醫、中醫各有長短,無法互相取代,結合使用效果最好。 [推薦方法]可先通過手診法觀察手掌的位和相,來發現身體疾病,接著通過西醫對症狀、體征、輔助檢查等方法確診病情,再通過中醫、西醫和手療的治療方法結合治療疾病。 通過觀察手掌的氣、色、形態來判斷身體的健康情況 ●氣色形態手診的判斷標准: 1.紅潤光澤———正常,身體機能良好 2.暗而枯槁———無氣,機體免疫力差 3.過分紅潤光澤———血脂、血糖、血黏度偏高。 ●「位」上的色的代表病症: 1.白色———代表炎症 2.紅色———代表重的炎症或出血點 3.青色———表示循環不良 4.棕色———表示陳舊性或慢性疾病 5.黑色———代表危重症 位——對應各個臟器 實踐中發現,雖然作為普通人無法看到自己或別人的內臟,但其在手上的反應區是有共同的規律性的,人體各臟器在手上是有反應區的(參看配圖),這就是「氣色形態手診手療法」中所說的「位」的概念,和我們生活中的足診足療有點相似。 這個「位」講求精準,是以中指為坐標區分的,如鼻的手診部位在中指與手掌交界中點的略下方。初學者可以以中指為起點,從上往下記,沿著中指向下逐個部位記憶,其規律與人體真實的解剖位置相似。 什麼是手療 手療就是通過對特定部位進行物理刺激,部位上會出現不同的氣、色、形態變化,隨著氣、色、形態變化和進一步的刺激,身體狀況會逐步改善。 健體——每日拍掌一刻鍾 【方法】牙簽、筆頭等作為刺激物,或左右手交互刺激;全掌刺激則以雙掌用力拍打、拍紅。 【部位選擇】一般單種疾病或疼痛性疾病,可選擇刺激手掌上與之對應的部位,多種疾病則整掌刺激。 【時間】每次15-30分鍾 【原理】通過對手上特定位置一定的刺激,會出現不同的氣色形態的變化,身體狀況也會逐步改善,身體得到良性調整。 【適合】所有位置上內臟及器官的慢性疾病、急性疾病,均可以手治作為輔助治療方式,將有助於康復,尤其對疼痛性疾病的緩解作用明顯。 【提示】健康處紅色會半小時內消退,有病處會出現青紫、裂口、冒油、出白粉等情況。 【禁忌】手部有外傷、皮膚病、各種嚴重出血的病人、冠心病、心衰,及婦女妊娠、月經期不宜。 【注意】1.持之以恆,日久效果會明顯。 2.只作為輔助治療,須根據需要與其它醫學方法並用。 觀手看病的時候需要注意的事情: 注意一:自然光線下 物理學里光決定色,氣色形態手診手療以察色為主要內容,因此對光線要求很高,提倡「自然側光」,黃燈、日光燈都不適合。自然是指被診者的手在診察時不要被外界影響,不要手握東西、洗手、過大溫差等。 注意二:男左女右,手要自然放鬆 男看左手、女看右手,他們手掌的「位」與臟器對應中的區別在男性前列腺的位置對應在女性右手為子宮。診察時還不用過分緊張用力,大致與胸平,隨意放置在光線佳的地方。 [小編推薦]無論人體哪個部位的青筋異常暴鼓,都是人體病態的反應。大家可以互相參照,提早發現疾病,早日就醫!

E. 手診如何看

手診簡單地說,就是通過看手的表象而發現身體某些疾病。具體包括觀察掌紋、掌色、掌形一系列的變化。特別注意的是,可不要跟妄談命運的看手相混為一談。人體的器官是一個系統性的整體,器官有了異常變化,會發信號到皮膚表層,在手掌上會有所反映的。

首先可以觀察顏色,比如手掌面出現咖啡色,大多肝脾功能比較差,女性伴有月經不調或其他炎症;若出現紫紅色,則有患高血壓或心腦血管疾病的風險,而且拇指如過於堅硬,彎曲困難,同樣有高血壓和中風風險。還有些高血壓患者,中指近掌指節處易出現紅色暗斑,嚴重者會出現紅色暗斑;血壓低則表現為中指近掌指節處易出現青色或白色暗斑。

若手背部有凸起、曲張、扭曲的青筋,大多伴有腰酸背痛,甚至出現肌肉緊張。如果手背面上出現褐色的斑塊,則很可能膽囊方面已經出現了問題;如果一個人的生命線靠掌心處均有眾多胚芽紋,則需要加強飲食調理,提高機體免疫力。一般患有心臟疾病的人,很多人在大拇指後肌肉隆起的地方,有一條或幾條很深的豎紋;若伴有心肌供血不足,則整個大魚際顏色發青。血糖偏高的人表現為大魚際、小魚際通紅。

當然,手診只是比較直觀和簡單的診斷,雖說有一定的合理性和實用性,但手診結果的描述缺乏系統、全面的分析,後期需要經過醫院專業的診斷才能確定身體的疾病。

附作者信息:娟子工作室

F. 手診看哪個手

手診不分哪只手,具體根據醫生的習慣而定。

手診是一門歷史悠久的診斷學科。在東西方醫學中都可以找到研究痕跡和成果,手診在當代已經成為專門的學科,廣泛應用於生活。

手診的概念就是指通過人體手的紋路形態、變化、規律等方式,對人體器官的演變作出推理的一種防治輔助手段。

(6)國際手診怎麼看擴展閱讀

手診的起源可以追溯到3000多年前的遠古時代,人們通過長期觀察手上的紋路,發現了疾病與紋路的規律性變化。幾千年來,中華民族在同疾病作斗爭的過程中,經過歷代醫學家的不斷實踐、充實和發展,積累了豐富的診斷疾病經驗。手紋診病也是其中一分支。

唐朝王超的《水鏡圖訣》記載有根據觀察幼兒食指內側表淺靜脈的色澤與形態變化推斷病情。到了明代,小兒食指指紋診法漸被醫家提出並廣泛應用。清代的一些醫學家積極探索研究望診、手診,去偽存真,先後編著了《清太醫手診譜》、《行色外診筒摩》、《四診訣微》、《望診遵經》等。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手診

G. 如何學習看手診

如何學習看手診,我認為包括兩個方面,(一)選對手診法(二)怎樣看手診
(一)選對手診法。
對學習手診的建議 手診已變成廣義詞了原來是氣色形態類的叫手診,而在手診貼吧里已是望手診病方法的泛指了。學手診首先要選對哪一種手診,手診種類有三類一類是氣色形態類,第二類是掌紋診病法,第三類是生物全息穴按壓法類包括第二掌骨側按壓法及我國傳統切脈診法,這三類手診法,我建議你學氣色形態類手診法,最近北京電視台綜合頻道播放了劉劍鋒的氣色形態手診,氣色形態類手診優點很多,主要是在手上能真正看到反應人體臟腑器官生理病理的真實情況,目前有張延生的《氣色形態手診》和天津出版的《形色手診》另一本是劉劍鋒《氣色形態手診法自修教程》現在不外賣現作為內部教材,劉劍鋒的氣色形態手診法已被國家中醫葯管理局批准臨床應用技術,也就是認同氣色形態類的手診在臨床上應用了,在網上看到有賣《氣色形態手診法自修教程》的,如買不到就看《氣色形態手診》一書,此書在編排上不是按系統寫的,把定位和診法分開講,看時不方便。《形色手診》系統不全。還有「高氏全息手診法」—高峻馥研究,該手診法系統全、定位合理、有兩個特點「人有我有,人無我有」,「人分不清,我分得清」,而且同名不同位,同病不同識,目前沒有出書。第二類是掌紋診病法,掌紋診病法的缺點也是最大問題就是不能定性,具有不確定性,掌紋診病法的書籍有王晨霞的《現代掌紋診病圖譜》和王大有的《掌紋診病實用圖譜》另有趙明理、周鑫的掌紋診病法書,他們的書都大同小異。可以看看了解掌紋是怎麼診病的。兩種手診法可以比較。我建議你先上網看一個手診視頻是氣色形態類的 網址:www.bjgxgc.cn 點擊首圖講壇按日期搜索2010年9月3日手診與治未病——高峻馥。現在在15頁,可作為手診入門磚。至於學習哪種手診法可根據你個人自己喜好和職業需要來選擇。
(二)怎樣看手診
一、學會手診要實踐,通過實踐可驗證你所學的手診靠不靠譜,准不準,要熟練掌握方法就是要反復地學習和實踐,實踐之後要總結,再學習,之後再實踐,這樣才能提高診斷水平。
二、業余手診愛好者要學習中西醫理論知識尤其人體解剖學,很重要。要懂得人體臟腑器官的構造、功能和所在位置。
三、初學手診者實踐方法是先找熟人中已知所患的疾病,等有一定印象後,再去找不知患有什麼病人手診。診病可按一個系統或一個病症去實踐,如消化系統胃病先熟悉胃病的診法胃病的各種反應,看胃炎記住胃的部位,淺表性胃炎是什麼顏色,萎縮性胃炎是什麼顏色,再找有胃炎的人看。
四、手診時要謙虛,自報是初學者,以求得配合,既便有誤也會得到諒解。要謹慎想好了再說,不要不懂裝懂,亂說一通,心裡沒底拿不準就乾脆不說,回去看教材或資料總結一下。
五、手診時要在自然光線下進行,在室內手診,由於燈光影響會產生誤診,在實在推脫不行時可看幾個很明顯的。
全息手診法高峻馥

H. 如何看手診。。

你提的不明確,是你想讓會手診的人通過手給你看健康情況。如是這個意思,你可去「網路貼吧手診吧」,你自己或請人給手拍照片,按網路貼吧手診吧【網上手診求診者須知】置頂2要求拍攝手照片,貼到手診吧,那裡有熱心手診老師,會幫助提出健康提示。

I. 怎麼看手診判斷身體健康 肩周炎篇

人體是一個有機的整體,手掌的紋路、顏色、肌肉彈性等等,暗含了人體「健康密碼」。「手診」是通過對手的觀察,判斷身體疾病,了解健康狀況。手診包括手感的對比,如手感涼的人,主脾腎陽虛,容易怕冷;手感熱,主心腎陰虛,容易煩躁、上火、失眠、多夢、緊張。手感濕,主心脾兩虛。

J. 如何看手診

病情分析:
糖尿病治療必須以飲食控制,運動治療為前提.糖尿病人應避免進食糖及含糖食物,減少進食高脂肪及高膽固醇食物,適量進食高纖維及澱粉質食物,進食要少食多餐.運動的選擇應當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應盡可能做全身運動,包括散步和慢跑等.在此基礎上應用適當的胰島素增敏劑類葯物或是其他降糖葯,
指導意見:
才能達到長期有效地控制血糖的目的.但是口服葯物不行還是要適當使用胰島素啊.多吃苦瓜有好的輔助降血糖作用

閱讀全文

與國際手診怎麼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76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50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934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72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412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88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420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80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43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47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70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71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83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92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225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87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211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041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70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