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國際收支彈性分析理論的評價
(1)貢獻
該理論的重要貢獻在於,它的分析糾正了貨幣貶值一定有改善貿易收支作用與效果的片面看法,而是正確的指出,只有在一定的出口供求彈性條件下,貶值才有改善貿易收支的作用與效果。
(2)局限性
第一,該理論把國際收支僅局限於貿易收支,未考慮到勞務進出口與國際間的資本移動。
第二,該理論以小於「充分就業」為條件,因而做出了供給具有完全的彈性的假定。不適用於經濟周期的復甦與高漲階段。
第三,它是局部均衡分析,只考慮匯率變動對進出口貿易的影響,忽略了其他重要的經濟變數對國際收支的影響以及其他一些相互關系。
第四,是一種靜態分析,忽視了匯率變動效應的「時滯」問題,匯率變動在貿易收支上的效應是呈「J形曲線」的。沒有看到貶值不是通過相對價格變動,而是通過貨幣供給和絕對價格水平的變動來改善貿易收支的。
第五,彈性系數在該理論中是一個最重要的參數,但如何確定,是一個極為復雜和困難的問題。
2. 1國際收支概念如何理解2國際收支分析如何理解
1.
國際收支分為狹義的國際收支和廣義的國際收支。
狹義的國際收支指一國在一定時期(常為1年)內對外收入和支出的總額。
廣義的國際收支不僅包括外匯收支,還包括一定時期的經濟交易。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對國際收支的定義為:國際收支是一種統計報表,系統的記載了在一定時期內經濟主體與世界其他地方的交易。大部分交易在居民與非居民之間進行。
(1)國際收支是一個流量概念。
(2)所反映的內容是經濟交易,包括:商品和勞務的買賣、物物交換、金融資產之間的交換、無償的單向商品和勞務的轉移、無償的單向金融資產的轉移。
(3)記載的經濟交易是居民與非居民之間發生的。
2.國際收支平衡表的分析(我理解的是這個)
1、國際收支分析方法與內容:
(1)分析國際收支平衡表上所記載的逐個項目和內容,尤其是經常項目和資本項目的內容。
(2)分析國際收支平衡表上各項目的差額及它們與總差額的關系
(3)從靜態到動態連續分析幾個時期的國際收支平衡表
(4)分析比較幾個不同國家的國際收支平衡表
2、意義:國際收支是經濟分析的主要工具,一國的國際收支記錄了他與世界各國的經濟金融往來的全部情況,反映了該國的對外經濟特點及變動對國際金融的影響。因此,認真全面的對國際收支平衡表進行分析,對了解國內外經濟狀況,制定相應的措施具有及其重要的意義。
3. 如何理解國際收支平衡國際收支均衡對一國的經濟意義是什麼
根據國際貿易理論,當一國貨幣升值時,該國出口商品或勞務的外幣價格隨之升高,進口商品或勞務的本幣價格相應降低,因而,該國出口量減少,進口量增加,國際收支出現逆差;反之,當一國貨幣貶值時,該國國際收支會出現順差。在浮動匯率制度下,國際收支能夠通過匯率變動自動調節,即當國際收支出現逆差時,對該國貨幣的需求小於供給,該國貨幣貶值,推動逆差減小;而當國際收支出現順差時,對該國貨幣的需求大於供給,該國貨幣升值,推動順差減小。因此,在直接標價法下,一國貨幣的匯率與該國凈出口呈反向變動的關系。而且如果匯率能夠真實地反映該國的貿易狀況,匯率的波動將有助於推動國際收支趨於平衡。 在過去的幾年中,我國最大的貿易夥伴分別是歐盟美國日本香港東盟韓國台灣俄羅斯等。由於長期與美元維持相對穩定的匯率,人民幣與其他國家貨幣的匯率決定趨於被動,即匯率不是中國與該國經濟關系的客觀反映,而只是美國與該國經濟關系的折射。在這種情況下,匯率波動可能使國際收支愈加偏離平衡。歷史上幾次大的金融危機的爆發,都與盯住美元後影響該國進出口,導致國際收支失衡有密切聯系。例如在東南亞金融危機爆發之前,日本經濟增長開始減慢,日元也大幅下跌,而面對美元對日元的相對升值,東南亞各國並沒有及時採取措施調整盯住匯率,因而東南亞各國貨幣也相對日元升值。由於這些國家與日本有著密切的貿易往來,本幣的被動升值對於本已因日本經濟增長速度減慢而降低的出口需求,猶如雪上加霜,加劇了東南亞國家的國際收支失衡。 從這個意義來看,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後,人民幣匯率更加靈活,應當顯示出其平衡國際收支的作用。在分別比較了我國與歐盟美國日本在2005年7月匯改的前六個月和後八個月的月貿易差額與月平均匯率後,發現中歐貿易差額在匯改後波動增大,而且多數月份表現為順差增加的同時人民幣幣值上升,貿易順差總體上大於匯改前;中日貿易與匯率的關系與中歐情況相似;只有中美貿易與匯率關系在匯改後出現了貿易順差伴隨人民幣持續升值。這樣一看,在匯率改革之後貿易差額加大了;而從兩者走勢來看,匯改後很多月份人民幣幣值在貿易盈餘增加或赤字減少的時候不升反降,似乎新機制下的匯率既沒有反映對外貿易的狀況,又沒有起到平衡國際收支的作用。但是,應該注意幾點,首先,影響國際貿易的因素有很多,不能簡單地因為貿易差額擴大而認為匯率機制失效,例如在中美貿易中,中國商品明顯的價格優勢和美國的國內政策使得匯率變動對於解決貿易不平衡問題難以發揮作用;其次,人民幣的持續升值確實客觀反映了中國經常賬戶順差的狀況;再次,人民幣對歐元與日元匯率未能很好的反映出中國與歐日兩地區的貿易狀況,是由於人民幣匯率受美元影響較大,可以推斷我國所參考的「一籃子貨幣」中美元或與美元有較高正相關關系的貨幣可能佔有較大比重。
4. 如何評價國際收支不平衡的自動調節機制
產生國際收支失衡的主要原因 (一)結構性失衡 因為一國國內生產結構及相應要素配置未能及時調整或更新換代,導致不能適應國際市場的變化,引起本國國際收支不平衡。 (二)周期性失衡 跟經濟周期有關,一種因經濟發展的變化而使一國的總需求、進出口貿易和收入受到影響而引發的國際收支失衡情況。 (三)收入性失衡 一國國民收入發生變化而引起的國際收支不平衡。一定時期一國國民收入多,意味著進口消費或其他方面的國際支付會增加,國際收支可能會出現逆差。 (四)貨幣性失衡 因一國幣值發生變動而引發的國際收支不平衡。當一國物價普遍上升或通脹嚴重時,產品出口成本提高,產品的國際競爭力下降,在其他條件不變、變的情況下,出口減少,與此同時,進口成本降低,進口增加,國際收支發生逆差。反之,就會出現順差。 (五)政策性失衡 一國推出重要的經濟政策或實施重大改革而引發的國際收支不平衡。 (六)貿易競爭性失衡 由於一國商品缺乏國際競爭力所引起的失衡 (七)過度債務性失衡 一些發展中國家在發展民族經濟的過程中,違背了量力而行的原則,借入大量外債,超過了自身的承受能力,同時一些發達國家實施高利率政策和保護主義措施,結果使發展中國家貿易條件進一步惡化,國際收支逆差不段擴大
國際收支失衡的調節主要有兩種方式:一是自動調節,二是人為調節。 (一)自動調節 指國際收支在失衡後一定時期內可自動恢復均衡
1.金本位制度下的自動調節機制
其基本思想是:各國只要遵循游戲規則,一國國際收支失衡,可以通過黃金的自由輸出入和物價的漲跌而自動取得平衡。 所謂游戲規則: (一)規定貨幣含金量並以鑄幣平價決定匯率; (二)黃金在國際間自由流動; (三)各國不採取任何抵消黃金流出入對本國貨幣供應量影響的貨幣政策 (四)自由商品市場,不以任何政策加以干預,物價上個具有完全彈性,各國之間處於完全競爭、充分就業狀態。 2.紙幣流通制度下的自動調節機制 (1)固定匯率下的自動調節機制 (2)浮動匯率下的自動調節機制 (二)人為調節
編輯本段審批程序
在紙幣流通制度下,國際收支自動調節機制因為要受到許多因素的影響和制約,其正常運作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其效應往往難以正常體現,盡管人為的調節也具有一定的負作用,但各國都在不同程度上予以運用。 1.支出變更政策:指通過改變社會總需求或經濟中支出的總水平,進而改變對外國商品、勞務和金融資產的需求,以此來調節國際收支失衡的一種政策。它主要包括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 2.匯率政策:指一個國家通過調整匯率改變外匯的供求關系,由此影響進出口商品的價格和資本流出入的實際收益,進而達到調節國際收支失衡的一種政策。 國際收支失衡
匯率政策的運用受到一些條件的約束,比如:進出口商品供給和需求的彈性。 3.資金融通政策:指一國通過動用官方儲備和使用國際信貸便利而調節國際收支失衡的一種政策。主要用於解決臨時性的國際收支失衡。 4.直接管制政策:指一國對國際經濟交易直接採用嚴格的行政管制,主要包括外匯管制和貿易管制。 直接管制的弊端:阻礙了市場機制,容易受到國際社會的指責,是暫時的政策管制,使庇護者有依賴性,會阻擾將來政策的改變。 5.國際經濟金融合作政策 總之,調節國際收支失衡的政策是多樣化的,每一種政策都有其各自的特色與調節功效,一國可根據具體情況予以取捨。取捨的基本原則是: 第一,應根據國際收支失衡的具體原因選擇調節政策; 第二,應多通過政策搭配方式來調節國際收支; 第三,選擇調節國籍收支失衡的政策,應盡量不與國內經濟發生沖突或盡量減少來自他國的壓力,以免影響國際間正常的經濟關系。
5. 如何看待目前中國的國際收支狀況
你這個問題太寬泛了,總體來說一下吧
我國國際收支現狀概括來說就是雙順差,也就是經常賬戶和資本賬戶同時出現巨額順差
這個狀況有好的一面,就是對外凈出口的大幅增加拉動了我國經濟增長,同時大量國外直接投資也為我國經濟發展提更了必要的資金和技術。同時促進了我國外匯儲備積累,增強了我國應對國際沖擊的能力,
但是這種狀況也有巨大的弊端,
一,他導致了我國與外國貿易摩擦不斷,惡化了經濟發展外部條件,並有可能成為全球經濟失衡的埋單者,
二,積累了巨額外匯儲備導致央行被動的投放貨幣,導致我國流動性泛濫,同時中國外匯管理當局的外匯存量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巨額經常賬戶順差實際代表實際資源的讓渡,其中表現出粗放的貿易增長模式和體制機構問題更令人擔憂,
四,出口導向型發展策略導致我國對外依存度過高,本國經濟易受他國影響。
6. 如何看待我國國際收支狀況如何看待人民幣自由兌換問題如何看待我國企業跨國經營問題如何看待
摘要 (一)人民幣資本管制現狀
7. 一國國際收支出現順差,如何影響該國貨幣匯率
國際收支順差,說明該國出口或資本流入大於進口或資本輸出,說明國際市場對該國貨幣的需求量大於該國貨幣的供應量,引起該國貨幣幣值上升,即在直接標價法下的匯率下降。
補充:什麼是國際收支順差
國際收支順差或稱國際收支盈餘即是指某一國在國際收支上入大於出,而國際收支一般是用美元結算,這種結算是在銀行之間進行的,但是美元除在美國外其他國家不能直接流通,我國央行就將順差多出來的美元儲備起來,而發行3倍於儲備左右(我國就是這樣)的本國貨幣,以維持貨幣流通量的平衡。順差越多外匯儲備自然就會增長的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