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國際象棋的禮儀
禮儀這種東西,實在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一般來說國際象棋有以下幾個需要遵守的道德(注意是道德,靠自律,不強制)
行棋前握手錶示對對手的尊重
行棋中不作出影響對手思考的動作和聲音,比如做鬼臉,唱歌,哼哼等。(有人愛嘴裡碎碎念,這類事件很煩,通常裁判也只能提醒,不能判犯規)
行棋後不嘲笑對方的水平,盡量滿足對手簡單的拆棋要求。
認負時,關鍾握手
行棋中,不找別人或者軟體商量(這是犯規行為,可以舉報,但初級比賽很難查證)
其實你可以看到,職業比賽,很多人都是下了幾步以後,就開始去別的台觀看別人的行棋,這雖然不犯規,但也不太尊重對手。國際象棋並不是太貴族的運動,沒有那麼多禮儀的講究,只要你「正常」就行了。
⑵ 如何學習國際象棋
凱叔 零基礎學國際象棋 鏈接:
⑶ 國際象棋為什麼要記錄
記錄,是把你走的和對方走的都記錄下來,以後可以分析。但是,在比賽中,如果你大優或時間馬上要用完了,都可以不用記錄
⑷ 國際象棋怎麼下有哪些規則
棋盤和棋子
國際象棋和中國象棋一樣,也是由兩人對下的,各據一方,執棋搏殺,雙方的智慧通過在棋盤上依次移動棋子來體現。
國際象棋棋盤為正方形,由縱橫各9條直線組成64個深淺兩色的方格,交錯排列組成。下棋時必須把棋盤黑格的一角放在自己的左側。棋盤上由對局一方到另一方豎直的各行,稱為直線,從左到右用a、b、c、d、e、f、g、h等8個小寫拉丁字母表示,和直線垂直相交的各行,稱為橫線,從白方到黑方用1到8共8個阿拉伯數字表示,64個方格各用一個拉丁字母中的阿拉伯數字表示。棋盤上由同色的小方格斜角相連而成的長短不一的各行稱為斜線,用首尾兩個格子的坐標來表示。
依照「王」和「後」這兩子在棋盤上的原始位置,由a、b、c、d4條直線組成的地盤,叫「後翼」,由e、f、g、h4條直線組成的地盤叫「王翼」。其中,d、e兩條直線稱為「中路」,a、h兩條直線稱為「邊線」。由d4、d5、e4、e54格所組成的區域稱為「中心」,再加上鄰近的一圈格子。即c3、c4、c5、d5、d6、e6、f6、f5、f4、f3、e3、d3等12個格子,稱為「擴展的中心」。
國際象棋共有32個棋子,依顏色不同分為兩方:淺色的白棋和深色的黑棋。每方各擁有1王、1後、2車、2象、2馬、8兵共6兵種16個棋子。
國際象棋的棋子是擺放在棋盤內的方格內的,和中國象棋棋子擺在縱橫線交叉點上的位置放法不一樣,但每個子都有其原位置,其原始陣形(未行棋前陣形)按照坐標記錄法應記為:
白方:王e1、後d1、象c1和f1,馬b1和g1,車a1和h1,兵a2、b2、C2、d2、e2、f2、g2、h2。
黑方:王e8、後d8、象c8和f8,馬b8和g8,車a8和h8,兵a7、b7、C7、d7、e7、f7、g7、h7。
棋子有立體式和平面式兩種。立體棋子上面不寫字,呈立體形狀。平面棋子亦不寫字,用圖形代替,亦成扁平的圓片狀。所以,用兩副中國象棋合起來亦可以下國際象棋,只不過以將(帥)代替王,以士代替後,再去掉一些多餘的子即可。棋盤也可在中國象棋盤的基礎上稍作改動。
棋子的走法
下國際象棋時,雙方輪流走棋,把棋子由一個方格走到另一個方格算一著。由白方開始對局,白方走一著,黑方應以一著,稱一回合。
除「王車易位」外,一個棋從一格走到另一格,均為一著,如果走到的格子有對方棋子占據,就可以把對方棋子立即拿到棋盤外,這稱為「吃子」。
和中國象棋不同之處,各種棋子都可以在整個棋盤范圍之內行動,沒有任何限制。
各種棋子的走法和價值如下:
王:橫、直、斜都可以走,每次一格,除「王車易位」外,可以走到未被對方棋子的火力所控制的任何相鄰格子,它的性能不很強,但價值最高,是一局棋勝負的標志。
後:橫、直、斜都可以走,而且每著格數不限,綜合了車和象的性能,威力最大,價值也高,僅次於王,相當於兩個車或者三個馬(象)。
車:橫、直都可以走,每著格數不限,但是不能斜走。威力僅次於後而優於其他子,所以價值相當於一個半馬或一個半象。
象:斜走,格數不限。由於不能橫或直走,所以,黑格里的象永遠不能走到白格里。象的威力和價值與馬相當,有時略優於馬,次於後和車。
馬:先橫走或直走一格,然後再斜走一格,即走「日」字形。無「別」腿的限制,這一點和中國象棋中的「馬」不同。馬與象恰恰相反,黑格上的馬只能走到白格上去,白格上的馬也只能走到黑格上去。馬的威力價值相當於象。
兵:只能沿直線一格一格的前進,但在走步時,如前方無子擋,可隨意走一格或兩格,走了這第一步以後,就只能每著走一格了。兵是絕對不能橫走的,但吃子時只能斜著一格吃,不能直著吃前面的子。兵的前方如有子攔住,不僅不能吃,而且也不能走了。兵的吃子還有一項特殊規定:如果兵從原始位置一步走了兩格,而在同一橫引線上正好有對方的兵時,那麼,對方的兵也可以吃掉它,但不佔有它的格子,而是佔有它經過的格子。這種吃法叫「吃過路兵」。
吃過路兵必須在對方走過之後立即吃,隔了一步棋,就不能再吃了。一般說來,兵的威力、性能和價值是較小的,但升後就大不相同了。「升變」,就是當兵走到底線,對白方來說是第八橫線,對黑方來說是第一橫線時,可以升變為除王以外的任何棋子,而且規定不能不變,由下棋者宣布一下就可升變為其他子。如說「現在我的兵變成後(或是車、象、馬)了!」這句話馬上有效,一般都是升變為後,因為後的威力最大。但也可以根據棋勢需要變為其他棋子。升變後的子再不能還原,也不能再變為其他子。升變後的兵不用換子,因為一般此時已接近殘局,到勝負的尾聲,不會在棋盤上造成混淆而亂套。
在一局棋中,黑白雙方都各有一次權利,使自己沒有走動過的王和車同時起動,而只算為走了一著棋。這就叫「王車易位」。具體的走法是:王向參加易位的車的方向橫移兩格,然後車越過王放置的和王相鄰的橫格。
王車易位時:如果王和後翼的車易位,稱為「長距離易位」,簡稱「長易位」;如果王和王翼的車易位,稱為「短距離易位」,簡稱「短易位」。
在下列情況下,暫時不能易位:
王正被對方棋子叫吃;
王易位經過的格子正受時方攻擊;
易位後,王到過的格正受到對方棋子攻擊;
王和准備用來易位的車之間還有別的棋子。
走王車易位時,必須先走動王,如果棋手先碰了車,那麼他的王就不能夠再和這只車易位了,他只能走動這只車;如果在易位的同時碰了王和車,那麼他的王也不能再和這只車易位了,他必須為王選擇其他的定法,也可以向另一方易位;只有王在沒有合乎規則的著法的情況下,他才能選擇其他走法。
勝負的規則
用棋子攻擊到對方的王,即在下一步就要吃掉王時,稱「將軍」、「照將」、「打將」等。「將」有下面幾種:
閃將:一個棋子走開,讓另一個棋子將軍。
抽將:一方的棋子,在起到將軍不吃子的雙重作用時,稱「抽將」。
雙將:兩個棋子同時「將」著對方的王,叫「雙」將。
被將軍的一方必須採取措施保衛王,叫「應將」。如果一方被「將軍」而無法「應將」,就算被「將死」,棋就下輸了。
應將辦法有三種:
用己方的棋子,包括王,吃掉對方進行「將軍」的棋子。
把王走到不受對方棋子攻擊的格子,稱為「避將」。
走動己方除王外的任何棋子,到對方「將軍」的子和己方王之間,用以阻隔、遮攔,稱為「通將」或「墊將」。
如果對方實行「雙將」,那麼只能應以「避將」;如果對方用馬或兵「打將」,就不能「墊將」。
能將死對方王的一方為勝;令對方認輸的一方為勝;一方超過規定的走棋時限則另一方為勝。
⑸ 國際象棋的基本禮儀
國際象棋基礎-開局禮儀
1、尊重對手 對弈前,雙方棋手擺好棋具,握手或點頭致意,互道「請指教」。
2、認真仔細 專心下好每一步棋,這既是對對手的尊重,也是對自己的尊重。練習時不必太爭強好勝,互相鼓勵,共同進步。
國際象棋
3、維持安靜 靜下心來,思維才能快速周密。不得干擾對手思考,對手行棋速度較慢時不得催促,行棋時輕拿輕放,不可摔棋子,這是對棋的基本尊重,遇到有爭議的棋時應及時告知教練,不應與對手私下爭論,以免擾亂課堂紀律,影響周邊同學。
4、遵守規則 嚴格執行「摸子走子 落子無悔」等行棋規則,養成良好的對弈習慣。
摸子必動(Touch move):如果一方觸摸了自己的棋子,就必須要移動該棋子,若觸摸對方的棋子,就必須吃掉該棋子(除非不能吃掉)。如果釋放一個棋子,就完成移動,不能反悔。如果需要調好棋子的位置,要說「j'adoube」或「I adjust」等,向對方示意。
5、保持冷靜 一盤棋下完後不論輸贏都應保持君子風度,不能因為輸棋而生氣,甚至做出掀棋盤等過激行為,即使心中懊惱也應該禮貌地認輸,並向對手說:「謝謝」;贏棋者不可以顯示出驕傲的樣子,甚至說話譏諷對手,這樣容易引起摩擦,勝利者在下完棋後應禮貌地向對手說:「承讓」或「謝謝」,雙方共同整理好棋具。
對方思考時保持安靜:當輪到你時,你才可以提出調好棋子、提出和棋或聲稱和棋。
遵循禮儀,形成氛圍:互相切磋共同提高棋藝,團結友愛大家都是棋友。
⑹ 國際象棋的規則是什麼
1、布子規則
國際象棋由黑白兩種棋子組成。無論是白方視野還是黑方視野,棋盤的最右下角的一格一定要是白色,白後一定要放在白格上,黑後一定要放在黑格上。白王一定在e1格,黑王一定在e8格。
2、行棋規則
國際象棋是雙方對下的,一方用白棋,一方用黑棋。對局由執白者先行,每次走一步,雙方輪流行棋,直到對局結束。
(6)為什麼下完國際象棋要簽字擴展閱讀:
各種棋子的一般走法如下:
王(K):橫、直、斜都可以走,但每次限走一步,己方王都不能走進去。否則,算「送王」犯規,三次就要判負。
後(Q):橫、直、斜都可以走,步數不受限制,但不能越子。
馬(N):每步棋先橫走或直走一格,然後再往外斜走一格;或者先斜走一格,最後再往外橫走或豎走一格。可以越子,沒有中國象棋中的「蹩馬腿」限制。
兵(P):只能向前直走,每次只能走一格。但走第一步時,可以走一格或兩格。兵的吃子方法與行棋方向不一樣,是直走斜吃。
⑺ 國際象棋的規則是什麼
1 國際象棋棋盤
國際象棋對局由雙方在一塊稱為「棋盤」的正方形板上走動棋子來進行
1.1 棋盤由64個大小相同,深("黑格")淺("白格")相間的方格組成。
1.2 棋盤置於對局者之間,雙方的右下角須是白格。
1.3 8排垂直的格子稱為"直線"
1.4 8排水平的格子稱為"橫線"
1.5 同色格組成的角角相觸的各地稱為"斜線"。
2 國際象棋棋子
2.1 對局開始時,對局一方有16個淺色棋子("白棋"),另一方有16個深色棋子("黑棋")
2.2 這些棋子如下:
一個白王 一個白後 兩個白車 兩個白象 兩個白馬 八個白兵 一個黑王 一個黑後 兩個黑車 兩個黑象 兩個黑馬 八個黑兵
3 國際象棋規則 - 國際象棋行棋權
3.1 對局首先應由執白棋一方走出,雙方輪流走棋,每次各走一著,直至對局完成
3.2 一方著法完畢,稱這為另一方"行棋"
4 國際象棋規則 - 一著棋的基本定義
4.1 除易位[見第5.1條(2)]以外,棋手將一個棋子從一格移到另一格,無論該格是空格或被對方棋了占據,均為一著。
4.2 除參加易位的車[見第5.1條(2)],以及馬(見第5.5條)以外,任何棋子都不能越過被其他棋子占據的格子。
4.3 一個棋子走到被對方棋子占據的格子並吃掉那個棋子,仍算一著,吃子的一方必須立即把被吃掉的棋子從棋盤上拿走。[關於"吃過路兵"見第5.6條(3)]
5 國際象棋規則 - 國際象棋棋子的走法
5.1王
(1) 除易位時外,王可走到未被對方棋子攻擊的任何相鄰格子。
(2) 易位是由王已方任何一個車一起進行仍被視作王的一著的走法,其進行方式如下:王從原始位置向任何一圍的方向橫移兩格,然後那人橫越過王而置於王剛經過的格子。
(3) 如果一方先觸摸車一起然後再觸摸王,那麼他不能用那個車進行易位,這種情況須按第7.2和7.3條處理
(4) 如果一方在准備易位時觸摸了王,或者同時觸摸了王和車,然後發現易位不合規則,他可以選擇走王或者向另一翼易位,前提是向那一翼易位是合乎規則的,如果王沒有合乎規則的走法,該方有權造反走任何規則的著法。
(5) 不符合規則的易位:
(一) 王已經移動過,或者
(二) 用來易位的車已經移動過。
(6) 下列情況暫不能易位:
(一)王的原始格子或者將要越過的格子或者將要佔據的格子正受到對方棋子的攻擊,或者
(二)王和用來易位的車之間尚有別的棋子
5.2 後
後可走到它所在的直線,橫線或斜線上的任何格子(除受第4.2條限制外)。
5.3 車
車可走到它所在的直線和橫線上任何格子(除受第4.2條限制外)。
5.4 象
象可走到它所在斜線上的任何格子(除受第4.2限制外)
5.5 馬
馬的走法由兩個不同 步驟組成,先沿橫線或直線走一格,然後沿斜線離原格方向一格,在走第一格時即使該格已有棋子占據也仍可行走
5.6 兵
(1)兵只能朝前走
(2)除吃子以外,兵可從原始位置起沿所在直線和向前走一格或兩格(所佔據格子必須是空格)。以後每次只能沿直線向前走一格。吃子時,只能吃它斜前方一格的棋子。
(3)當兵處於攻擊對方兵從原始格子一次走兩格所經過的格子時,可以把後者走兩格當作走一格而吃掉它,這種吃法只能在對方以該方式走兵後立即進行,稱為"吃過路兵"。
(4)兵一旦到達底線,必須立即變換為與它相同顏色的後、車、馬、或象,這種變換仍被視作同一著,變換何種棋子由棋手選擇,不必考慮棋盤上是否還有同類的其他棋子,這種由兵變換為別的棋子的走法稱為"升變",升變的棋子立即生效。
(5)在比賽中,因升變所需補充的新棋子如不能立即獲得,棋手可按停棋向裁判求助,該棋手務必嚴格按照5.6條(4)規定的方式完成該著
6 國際象棋規則 - 一著棋的完成
6.1 一個棋子被移到一個空格,行棋方的手已離開該棋子。
6.2 吃子時,被吃的棋子已從棋盤上拿走,行棋方已將自己的棋子放以新的格子,並且已經離手。
6.3 易位時,地棋方已把車放在王經過的格子上,並且已經離手,王離手時盡管這著棋尚未完成,但該方除在那一翼易位以外已無權中走它著,如果此易位是合乎規則的。
6.4 兵升變時,後蓁肋上拿走,新棋子已放到升變格並且已經離手。如果到達升變格的兵已經離手,盡管這著棋尚未完成,但該方已無權把該兵走到其它格子。
6.5 在確定
否走滿規定時限內的規定著數時,棋手是後棋必須在他按了鍾後才能社作完成。除第10.1、10.2、10.3、10.4和10.6條款規定的情形外,本款適用於其他所有情況。
⑻ 國際象棋規則是什麼
國際象棋規則
本規則不可能就對局過程中所有可能出現的情況以及所有涉及比賽管理的問題都作出具體規定,如所遇情形在現行規則中無明確條文可循,則參照規則中所提到的類似情況完全可以引申出正確的處理決定,本規則要求裁判員必須具有勝任工作的能力、良好的判斷力並且執法客觀公正,制定規則不宜過細,否則可能侵奪裁判的裁決主動權,妨礙他以公正,合理和具有針對性的方式去解決問題。
國際棋聯要求每一位棋手和所有棋協均能接受上述觀點,如有任何棋協已經或希望採用內容更為細致的規則,則悉聽尊便,但以不違背以下原則為前提。
(1)這些規則不能與國際棋聯正式規則有任何抵觸。
(2)它們只限於在該棋協所轄地區運用
(3)這些規則不能用於國際棋聯組織的任何對抗賽、冠軍賽、資格賽、稱號賽及等級分賽。
本規則條文中所出現的"他"為無性別用語,男女棋手均適用。
本規則的精神和國際棋聯最新規則完全一致。
本規則解釋權屬國家體委。
第1條 棋盤
國際象棋對局由雙方在一塊稱為「棋盤」的正方形板上走動棋子來進行。
1.1 棋盤由64個大小相同,深("黑格")淺("白格")相間的方格組成.
1.2 棋盤置於對局者之間,雙方的右下角須是白格.
1.3 8排垂直的格子稱為"直線"
1.4 8排水平的格子稱為"橫線"
1.5 同色格組成的角角相觸的各地稱為"斜線".
第2條 棋子
2.1 對局開始時,對局一方有16個淺色棋子("白棋"),另一方有16個深色棋子("黑棋")
2.2這些棋子如下:
一個白王 一個白後 兩個白車 兩個白象 兩個白馬 八個白兵 一個黑王 一個黑後 兩個黑車 兩個黑象 兩個黑馬
八個黑兵
第3條 行棋權
3.1對局首先應由執白棋一方走出,雙方輪流走棋,每次各走一著,直至對局完成
3.2一方著法完畢,稱這為另一方"行棋"
第4條 一著棋的基本定義
4.1 除易位[見第5.1條(2)]以外,棋手將一個棋子從一格移到另一格,無論該格是空格或被對方棋了占據,均為一著.
4.2除參加易位的車[見第5.1條(2)],以及馬(見第5.5條)以外,任何棋子都不能越過被其他棋子占據的格子.
4.3一個棋子走到被對方棋子占據的格子並吃掉那個棋子,仍算一著,吃子的一方必須立即把被吃掉的棋子從棋盤上拿走.[關於"吃過路兵"見第5.6條(3)]
第5條 棋子的走法
5.1王
(1)除易位時外,王可走到未被對方棋子攻擊的任何相鄰格子.
(2)易位是由王已方任何一個車一起進行仍被視作王的一著的走法,其進行方式如下:王從原始位置向任何一圍的方向橫移兩格,然後那人橫越過王而置於王剛經過的格子.
(3)如果一方先觸摸車一起然後再觸摸王,那麼他不能用那個車進行易位,這種情況須按第7.2和7.3條處理
(4)如果一方在准備易位時觸摸了王,或者同時觸摸了王和車,然後發現易位不合規則,他可以選擇走王或者向另一翼易位,前提是向那一翼易位是合乎規則的,如果王沒有合乎規則的走法,該方有權造反走任何規則的著法.
(5)不符合規則的易位:
(一)王已經移動過,或者
(二)用來易位的車已經移動過.
(6)下列情況暫不能易位:
(一)王的原始格子或者將要越過的格子或者將要佔據的格子正受到對方棋子的攻擊,或者
(二)王和用來易位的車之間尚有別的棋子
5.2後
後可走到它所在的直線,橫線或斜線上的任何格子(除受第4.2條限制外).
5.3 車
車可走到它所在的直線和橫線上任何格子(除受第4.2條限制外)>
5.4 象
象可走到它所在斜線上的任何格子(除受第4.2限制外)
5.5 馬
馬的走法由兩個不同 步驟組成,先沿橫線或直線走一格,然後沿斜線離原格方向一格,在走第一格時即使該格已有棋子占據也仍可行走
5.6兵
(1)兵只能朝前走
(2)除吃子以外,兵可從原始位置起沿所在直線和向前走一格或兩格(所佔據格子必須是空格).以後每次只能沿直線向前走一格.吃子時,只能吃它斜前方一格的棋子.
(3)當兵處於攻擊對方兵從原始格子一次走兩格所經過的格子時,可以把後者走兩格當作走一格而吃掉它,這種吃法只能在對方以該方式走兵後立即進行,稱為"吃過路兵".
(4)兵一旦到達底線,必須立即變換為與它相同顏色的後、車、馬、或象,這種變換仍被視作同一著,變換何種棋子由棋手選擇,不必考慮棋盤上是否還有同類的其他棋子,這種由兵變換為別的棋子的走法稱為"升變",升變的棋子立即生效.
(5)在比賽中,因升變所需補充的新棋子如不能立即獲得,棋手可按停棋向裁判求助,該棋手務必嚴格按照5.6條(4)規定的方式完成該著.,
第6條 一著棋的完成
一著棋的完成系旨.
6.1 一個棋子被移到一個空格,行棋方的手已離開該棋子.
6.2 吃子時,被吃的棋子已從棋盤上拿走,行棋方已將自己的棋子放以新的格子,並且已經離手.
6,3易位時,地棋方已把車放在王經過的格子上,並且已經離手,王離手時盡管這著棋尚未完成,但該方除在那一翼易位以外已無權中走它著,如果此易位是合乎規則的.
6.4兵升變時,後蓁肋上拿走,新棋子已放到升變格並且已經離手.如果到達升變格的兵已經離手,盡管這著棋尚未完成,但該方已無權把該兵走到其它格子.
6.,5在確定 否走滿規定時限內的規定著數時,棋手是後棋必須在他按了鍾後才能社作完成.除第10.1、10.2、10.3、10.4和10.6條款規定的情形外,本款適用於其他所有情況.
第7條摸子
7.1 行棋方如果預先說明自己的意圖(例如,聲稱"我擺正棋子"),則可以在棋子所在格子擺正一個或者更多的棋子
7.2除上述上,如果行棋方有意識地觸摸了"
(1)同一方的一個或更多的棋子,他瞳動或吃掉所觸措的第一個可以走動或可以被吃的棋子;或者;
(20一個已方的棋子和 個對方的棋子,他用前者吃掉後者;如果這種吃法不合規則,如果無法確定先觸摸哪一個棋子,則以已方棋子作為已被觸摸的棋子.
7.3如果所觸摸的已主棋子均沒有合乎規則的著法(或者對所觸摸的對方棋子均沒有合乎規則的吃法),行棋方有權走任何合乎規則的著法.
7.4如果一方想提出對方違反了第7.2條,他必須在自己觸措棋子之前提出.
第8條 不合規則的局面
8.1如果在對局過程中發現有不合規則的著法,應將局面恢復到該著法未走出之前的形勢.然後,倘若不能按此要求恢復原來局面,則對局應作廢重下.
本款適用於對局的任何階段,也適用於待裁決的對局.
8.2 如果在對局過程中,一個或者更多的棋子因偶然因素被移動過,而且重新放置時沒有擺對,應將書面恢復到事故發生前的形勢,然後繼續對局,倘若不能按此要求恢復原來局面,對局應作廢重下.
8.3如果一主在行棋的過程中,無意碰倒了一個或者更多的棋子,他和自己的賽時將局面復原.
8.4如果在封棋開始後,發現局面擺得不對,必須重新擺成封棋時的局面再繼續對局
8.5如果在對局過程中發現棋子的原始位置擺錯了,對局應作廢重下.
8.6對局開始後發現雙方棋子的顛倒,如果此時賽時已過第一時限所規定 的四化之至局應繼續進行,倘若未逾四分之一,在不對比賽時間表構成嚴重干擾的前提下,裁判員可以重新安排棋子顏色正確的對局.
8.7 在對局過程中如果發現棋盤的放置有違第1.2條規定,應將弈成的局面移到正確放置有違第1.2條規定,應將弈成的局面移到正確放置的棋盤上再繼續對局,
第9要 將軍
9.1當王所佔的格子受到對方一人或兩個棋子的攻擊時,王就被照將,攻擊王的棋子被稱作對王"將軍".行棋方的著法不能使已方的王處於任何對方棋子攻擊的格子.
9,2 被將軍的一方,必須立即走一著棋應將,如果無法應將,王即被稱為'將死"
9.3 將軍不必聲明
第10條 對局結束
10.1 將死對方王的一方為勝方.至此,對局即告結束.
10.2 一方認輸,對方即為勝方,對此,對局結束,
10.3行棋方的王雖未受到將軍,但卻無有任何合乎規則的著法,對局結果作和,處於這種情況的該方被稱為"無子可勸".至此,對局即告結束.
10,4 下殘局形勢之一,對局結果作和.
(1)單王對單王
(2)單王對王單象或王單馬
(3)王單象對王單象,且雙方的象是同以格象
10.5 只剩單王的一方不能作勝方.如果剩單王一方的對方超時,或封棋著法不合規則,則以 應判作和棋.
10.6雙方一致同意和棋,對局結果作和,至此,對局即告結束,
10.7一方可根據第10.6和的規定提議和棋,但這只能在他剛走出一著棋時提,只有在和棋建議提出後,該方才能按動對方的鍾,對方對此建議 可以接受,也可以口頭或完成一棋的形式表示拒絕,在對方按受或拒絕和棋建議之前,一方所提出的這個建議始終有效.
10.8 一方在對方棋鍾走動正在思考著法時提出和棋,對方可以接受提和也可以拒絕,對以這種方式提和的棋手,裁判可以給予處罰
10.9一方在已方棋鍾走動時或在已方封棋完畢後提和,對方在未看見提和著法前,可以暫不作同決定,
10.10 如果相同局面第3次重復,行棋方棋手一旦提出,對局結果作和,這可以有以下兩種情況:
(1)相同局面即將第3次出現,行棋方先在記錄紙上寫下著法,然後向裁判聲明他准備走出該著法;或者
(2)相同局面剛於第3次出現,每次都輪到同一方行棋.
相同局面是指同種同色的棋子都占據同樣的格子,而且所且棋子可能的著法(包括易位或吃過路兵的權利)都相同的局面.
10.11如果一方沒有援引第10.10條所述理由之一提出和棋要求,就走了一著棋 ,他便失去了提和的權利;但是,如果輪到該方行棋時相同局面再次出現,他就又擁 有了提和權利.
10.12行棋方提出和棋要求並證實至少在最近連續50回合中,雙方沒有吃過任何一子,也沒有走動任何一兵,對局結果作和.
對於某些局面,回合數可以增加到50以上,但對所增加的回合數和有關局面,組織者必須在賽前明確宣布.
10.13如果一方根據第10.10或第10.12條款提出和棋,裁判必須首先關閉雙方賽鍾,然後對提和要求是還合乎規定進行審驗.若此時裁判不在現場,提和方可以將雙方賽鍾按停,待裁判裁決.
(1)經審驗,提和理由成立,對局判和.
(2)經審驗,提和理由不成立,裁判應在提和方已用賽時上加上5分鍾.如果這樣做意味提和方已超過時限,判提和方負.若情形並非如此,對局應繼續進行.而根據第10.10條聲明自己的著法的提和方必須在棋盤上走該著棋.
(3)一方根據上述有關條款,一旦提出和要求,不允許撤回.
10.14在規定時間內沒有完成規定著數的一方判負.但如果雙方只剩下單王,對局結果作和(見第6.5條和第10.5條)
10.15對局開始或封局續賽開始後,棋手遲到賽桌1小時以上者判負.遲到時間從比賽續賽開始起算,但是,在封局續賽中,如果封棋方遲到,在出現下列情況之一時,則裁判判法不同:
(1)封棋著法已把對方王將死,應判缺席封局方勝.
(2)封棋著法使對方無子可動或因此導致出現第10.4條所列出的局面之一,對局結果判和.
(3)出席方超過時限,按第10.14條規定判該棋手負.
10.16封局續賽開始時,如封棋方的封著出現下列情況之一,則判封棋方負:
(1)模稜兩可的著法:
(2)實際意義不能成立的虛假之著:
(3)不合規則的著法.
10.17在對局中拒絕遵守本規則的一方判負.如果對局雙方均拒絕遵守本規則或者雙方均遲到棋盤旁達1小時以上則對局雙方均判負.
第11條 對局記錄
11.1在對局進行過程中,雙方都要用代數制記錄法在規定的比賽記錄紙上逐著記錄(包括已方與對方著法),字跡應盡可能清晰可辨.至於棋手走出著法後記錄還是記錄後走出著法,由棋手自行決定.
11.2如果一方的棋鍾所剩時間離時限已不足5分鍾可不必要求他履行11.1條規定.但一俟枯鍾上特別的超時標志表明是時限已以,他必須立即在記錄紙上補全漏記的著法.
11.3 如果雙方均不能履行記錄,裁判或代理裁判必須盡可能一場並作好有關記錄,在這種情況下,除非一方小旗落下,裁判不必干預,在此之前,裁不得以任何方式向棋手指出已經走了多少著.
11.4 如果第11.2條並不適用 ,而一方拒絕按照第11.1條的規定作對局記錄,裁判應援用第10.17條.
11.5如果一方同意按照裁判要求補全記錄,但又提出必須參看對方記錄,否則無法補全已方記錄,他必須向裁判員提出借用對方記錄要求,如果能在時限以前不影響對方比賽且補全記錄,裁判應予考慮,裁判一旦作了借用記錄決定,對方不得拒絕,因為比賽記錄屬比賽組織者所有,而重現對局所需時間將作為補全記錄者的用是地,在其它任何情況下,記錄只能在時限過後補全.
11.6如果在時限之後,只 有一方必須補全記錄,則須在走下一步棋之前補全,而此時若輪到對方行棋時,補記錄者仍應開動已 的棋鍾.
11.7如果在時限之後,雙方都需要補全記錄,這時雙方的棋鍾都應該停住,直一兩份記錄補全為止,如果必須借用裁判記錄或在裁判員監督下藉助於棋盤,裁判員應預先記下實際的對局局面.
11.8 如果在運用和11.6條時,裁判員發現僅藉助記錄紙不能使對局重現,他應該援用11.7條.
11.9 如果不可能履行第11.7條的規定來補全記錄,對局應該繼續,在這種情況下,應把對局的下一著作為下時限的第一著.
第12條 棋鍾
12.1 每方都必須在規定的時限內走滿一定的著數,對此應在比賽前明確規定,一方在一個時限內所節省的時間應與一下一時限所分配的時間相加,允許他累積使用.
12.2 每方棋鍾配置小旗一面,用於監督是否超時,小旗降落可由裁判目察確認,如果由於小旗裝置發生邦聯雖尚未降落,但一旦裁判確定分針末端已超過小旗末端即為超過,當裁判不在場時,一方依據上述規定提出小旗降落便可請裁判確認.
12.3規定的比賽時間一到,應開動白方旗鍾在對局過程中,每方在走棋以後應按停已方棋鍾,開動對方棋鍾
12.4在棋鍾沒有發生明顯邦聯的情況下,走時的每一個時分標志都被社作準確無誤的,如果一方想提出棋鍾出現故障,他必須在發現問題時就提出,不能在時限已到小旗降落後提出,有明顯邦聯的棋鍾應該更換;至於對局中斷時雙方已用時間就盡可能在新鍾上校出,裁判應充分發揮他的判斷力以確定新鍾上應標明 的時分,如果裁判決定在一方或雙方時鍾上已用時間,除了第10,13條所規定的以外,在任何民政部下,不得加時事使一方所留時間,
(1),離時限不足5分鍾,或者
(2)按離時限所剩時間計算,每著棋不足1分鍾
12.5如果出現某種需要裁判進行干預的原因 對局不得不中斷,裁判應按停雙方棋鍾,但如果當時裁判不在場,提出要求的一玟可按停雙方棋鍾待裁判處理.
12.6在第8.1條和第8.2條的民政部下,如果不能確定出現不合規則情況時雙方的用時,應根據發現這一地棋鍾上的雙方用時和所弈著數以及了現不合規則局面時的著數比便雙 時進行重新分配
在運用本條款時,應注意給一方所留時間不得離時限不足5分鍾或者離時限每著棋不足1分鍾, 否則不能動用該條款,
12.7認輸或者同意和棋以後,即便發現對方小旗已經降落,認輸或同意和棋仍然有效.
12.8如果雙方小旗同時降落,而裁判不能斷定何方的小旗先落下,則對局應該繼續,在這種情況下,如果雙方不能出示超過時的有關著法記錄,對局的下一著應作為下一時限的第一著.
12.9對以下情況裁判不得提醒棋手
(1)對方已經行棋
(2)行棋後忘記按停棋鍾
(3)目前已經行棋數著,等等
第13條 封棋
13.1(1)如果比賽規定結束時間 已到而對局沒有結束,行枯方必須把他的著法清楚明了地記在他的記錄紙上,將雙方記錄紙裝入信封並封口後方能按停已方棋鍾,只要行棋方沒有按停棋鍾他仍有權改變封棋著法,如果在裁判宣布封棋扣,行棋方氫這著棋在棋盤上直了出來,那麼,他必須把同樣著法記在記錄紙上.
(2)行棋方在比賽規定結束時間未到提前封棋,應把離地間所剩的所有時間全都加在人的棋鍾所用時間上.
13.2在封棋的信封上應註明
(1)雙方姓名
(2)封棋時的局面
(3)每方所用的時間
(4)封棋方姓名
(5)封棋時的著數
13.3裁判必須妥善保管好封棋信封並查驗信封上所註明的各個項目是否正確無誤.
第14條 封棋的續賽
14.1續賽時,應該在棋盤上擺出封棋時的局面,同時應按封棋時的每方的用時把枯鍾拔好.
14.2封棋信封必須在非封棋方在場時才能打開,當封棋著法在枯盤上擺出來以後,才能開動非封棋方的棋鍾
(1)如果雙方同意封棋作和並向裁判報告了他們的決定後,封棋信封打開根據第10.16條,封棋著法不能成立,此時認輸仍然有效.
14.3如果非封棋方未到,他的鍾應該開動,但封枯信封卻必須等到他到達時才能打開.
14.4如果封棋方未到,非封棋方不必在棋盤上走出應著,他有權把應著記錄紙上,把記錄紙封入信封,停止自己的鍾並開動對方的鍾,封棋信封應妥善保管好封棋信直至封棋方到達時打開.
14.5如果根據第13條規定所記錄好的封棋信封遺失,那未
(1)對局應以封棋時的局面開始續賽,棋鍾應撥到封棋時所記錄的時間.
(2)如果不能重新擺成封棋時的局面,對局當作廢重下,
(3)如果封棋時的用時不能重新確定,如何處理由裁判決定,封棋方則在棋盤上走出封著.
14.6續賽時,如果任何一方棋鍾所示用時有誤差,只要一方棋手在走出第一著棋以前提出,棋鍾誤差應予糾正,否則即便出現棋鍾誤差也無糾正,對局應繼續進行,但如果裁判認為將由此引起非常嚴重的後果,可予以糾正.
14.7封棋續賽的時間由顯示開始與境的牆上標准鍾控制, 結束的時間要預先宣布.
第15條 棋手守則
15.1禁例
(1)對局時棋手不得藉助於任何手寫,印刷或用其他方式記錄的材料,不得在另一個棋盤上分析枯局,是求助於第三者的意見或建議.
(2)比賽期間,除了記錄實際著法和棋鍾的時間以外,不得做筆記以幫助記憶.
(3)在對局和續賽期間,不允許在比賽室內,對棋局進行分析.
(4)禁止以任何方式干擾對方或分散對方注意力,包括不顧對方拒絕一味提出和棋建議.
15.2對違反規則第15.2對違反規則第15.1條規定的棋手可以予以處人判負.
第16條 裁判
裁判受命管理比賽,他的職責是:
16.1保證規則得到嚴格遵守,
16.2監督比賽的進程;確定棋手在規定時限人是否超時;安排封棋續賽次序;保證第13條關於封棋的規定得到遵守;保證信封上所記載的內容准確無誤;保基信封直到續賽時為止等.
16.4為比賽能正常進行恪盡已職,確保賽場自始至終維持良好的比賽環境,使參賽者不受對方干擾或被觀眾干擾.
16.5對棋手的各種或違反規則的行為給予處分.它們分別是警告,增加違規者比賽用時或其對手未用時間 通讀 判負.
第17條成績計算
對於勝局,勝者得1分,負者得0分,對於和棋,雙方各得1/2分.
參考資料:http://www.foyin.com/bbs/Archive_view.asp?boardID=11&ID=9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