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中國有兩個機場的城市有哪些
中國有兩個機場的城市有:上海、北京、南京、廣州、成都等。
1、上海
上海擁有上海虹橋國際機場和上海浦東國際機場兩座國際機場。上海浦東國際機場是中國(包括港、澳、台)三大國際機場之一,上海虹橋國際機場位於上海市西郊,距市中心僅13千米,多年來,虹橋機場一直是上海空港的代名詞。
2、北京
北京市境內共有兩座大型機場,分別為北京首都國際機場和北京大興國際機場。北京首都國際機場是全球規模最大的機場之一,是中國國際航空公司的主要運營中心,位於北京市順義區,距北京市中心20千米。北京大興國際機場位於北京市大興區和河北省廊坊市的交界處。
3、南京
南京是中國興辦民用航空最早的城市之一,南京祿口國際機場是江蘇省和南京市的門戶機場,是國家主要干線機場、一類航空口岸;南京馬鞍國際機場位於南京市六合區馬鞍街道,是軍民合用機場,建設初期為軍用,遠期將改為民用。
4、廣州
廣州擁有廣州白雲國際機場和穗港澳直升機機場兩座機場。廣州白雲國際機場始建於20世紀30年代,是中國三大國際航空樞紐機場。穗港澳直升機機場位於黃埔區東江大道廣州經濟技術開發區客運口岸。
5、成都
北京市境內共有兩座大型機場,分別是成都雙流國際機場和成都天府國際機場。成都雙流國際機場為民航西南管理局、西南空管局駐地。成都天府國際機場位於成都簡陽市,地處成都市東南方向,距離成都市中心天府廣場和成都雙流國際機場各約50公里。
❷ 中國有哪些城市有兩個機場
國內有兩座機場的城市,有北京,不過北京嚴格來說是三座機場了,然後就是廣州,上海,南京和成都了,不過東北的大連和山東青島馬上也要有兩座機場了
❸ 中國擁有兩個國際機場的城市有哪些
中國擁有兩個國際機場的城市有上海。
1、上海浦東國際機場
位於中國上海市浦東新區,距上海市中心約30公里,為4F級民用機場,是中國三大門戶復合樞紐之一、長三角地區國際航空貨運樞紐群成員、華東機場群成員、華東區域第一大樞紐機場、門戶機場。
上海浦東國際機場於1999年建成,1999年9月16日一期工程建成通航,2005年3月17日第二跑道正式啟用,2008年3月26日第二航站樓及第三跑道正式通航啟用,2015年3月28日第四跑道正式啟用。
上海浦東國際機場價值意義
上海航空樞紐建設是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上海服務「航空強國」國家戰略的重大舉措。既要堅持安全為先,按節點穩步推進浦東機場三期擴建工程建設,提升基礎設施保障能力,突破航空運輸發展瓶頸;
又要著眼長遠發展,加強系統戰略謀劃,加快建設世界級航空樞紐,為更好地服務長三角、服務全國發揮應有作用。
實現上海新一輪城市總體規劃願景目標,需要具有國際競爭力的航空樞紐作有力支撐,浦東機場三期擴建工程對提升浦東機場基礎設施保障能力,加快建設上海航空樞紐意義重大。
上海機場的目標是建成安全、舒適、便捷的交通樞紐,成為一個集購物中心、休閑中心、會議中心等功能於一體的現代化機場。
❹ 中國雙機場有幾個城市
中國三大具有雙機場的城市,有上海、北京、南京。這里機場是指民用,不含軍用和軍民合用的機場。
(1)上海有浦東國際機場和虹橋國際機場
上海浦東國際機場(Shanghai Pudong International Airport,IATA代碼:PVG,ICAO代碼:ZSPD),位於中國上海市浦東新區濱海地帶,面積為40平方公里,1999年建成,2008年北京奧運會前擴建工程投入使用。
浦東機場是上海兩大國際機場之一,距上海市中心約30公里,距虹橋機場約52公里,與北京首都國際機場、香港國際機場並稱中國三大國際機場。2014年旅客吞吐量5166.18萬人次。
上海虹橋國際機場位於上海市西郊,距市中心僅13千米,建築面積51萬平方米,建成於1907年。虹橋機場自1996年以來屢獲中國民航業組織的「旅客話民航」活動、旅客吞吐量800萬人次以上機場組第一名。
2014年11月30日上海虹橋國際機場開始啟動為時三年的T1航站樓改造工程,與現代化的T2航站樓相互輝映,更好地提升上海航空樞紐的硬體設施和服務品質。
綜上所述,上海是中國擁有兩個機場的城市。
(2)北京現有北京首都國際機場以及正在建設中的北京大興國際機場。
北京首都國際機場(ICAO:ZBAA;IATA:PEK),簡稱」首都機場「,位於中國北京市順義區,是中國最繁忙的國際空港。北京首都國際機場是中國的空中門戶和對外交流的重要窗口。
❺ 中國雙機場有幾個城市
截止於2021年3月,中國擁有雙民用機場的城市有北京、上海、成都。
一、北京首都國際機場
北京首都國際機場位於中國北京市東北郊,西南距北京市中心25千米,南距北京大興國際機場67千米,為4F級國際機場,是中國三大門戶復合樞紐之一、環渤海地區國際航空貨運樞紐群成員、世界超大型機場。
成都天府國際機場有2座航站樓,面積為71萬平方米;民航站坪設246個機位;跑道共3條,分別長4000米、3800米和3200米;可滿足年旅客吞吐量4000萬人次、貨郵吞吐量70萬噸、飛機起降量32萬架次的使用需求。
以上內容參考 網路—北京首都國際機場、北京大興國際機場、上海虹橋國際機場、上海浦東國際機場、成都雙流國際機場、成都天府國際機場
❻ 我國有雙機場的城市
北京,上海,成都,成都是剛剛開通天府機場,雙流機場。
❼ 全國有哪些地級市有兩個以上的民用機場
中國三大具有雙機場的城市,有上海、北京、南京。這里機場是指民用,不含軍用和軍民合用的機場。
(1)上海有浦東國際機場和虹橋國際機場
上海浦東國際機場(Shanghai Pudong International Airport,IATA代碼:PVG,ICAO代碼:ZSPD),位於中國上海市浦東新區濱海地帶,面積為40平方公里,1999年建成,2008年北京奧運會前擴建工程投入使用。
浦東機場是上海兩大國際機場之一,距上海市中心約30公里,距虹橋機場約52公里,與北京首都國際機場、香港國際機場並稱中國三大國際機場。2014年旅客吞吐量5166.18萬人次。
上海虹橋國際機場位於上海市西郊,距市中心僅13千米,建築面積51萬平方米,建成於1907年。虹橋機場自1996年以來屢獲中國民航業組織的「旅客話民航」活動、旅客吞吐量800萬人次以上機場組第一名。
2014年11月30日上海虹橋國際機場開始啟動為時三年的
❽ 中國有哪些城市擁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國際機場
目前只有上海,分別是浦東國際機場和虹橋國際機場。
浦東國際機場:上海浦東國際機場(Shanghai Pudong International Airport),1999年建成,2008年奧運會前擴建工程投入使用。位於中國上海市浦東新區濱海地帶,面積為40平方公里。
虹橋國際機場:上海虹橋國際機場始建於1907年,它的前身是建於1921年3月的民國虹橋機場,抗日戰爭時期被日本軍隊佔領。
解放後,重建虹橋機場,此後一直作為軍用機場,直到1963年,被國務院批准再次成為民用機場,並於1963年底進行了大規模的改建和擴建,該工程於1964年正式交付使用。
1984年3月,上海虹橋機場候機樓工程再度擴建,同年9月30日擴建工程完工。擴建後的候機樓,使用面積比過去擴大了一倍。1988年,上海民航進行重大體制改革,實行政企分開,機場和航空公司分營,上海虹橋機場從同年6月25日起成為獨立的經濟實體。1988年12月,上海虹橋機場候機樓第三次擴建,於1991年12月26日完工。
❾ 上海一共有幾個機場(包括小機場)
兩個機場。一個是虹橋機場。還有一個是浦東機場。
上海是中國大陸擁有兩個兩個民用國際機場的城市,除上海外還有成都(天府國際機場、雙流機場)、北京(首都機場、大興機場)等均為雙機場城市。
上海的兩個機場分別是浦東國際機場和虹橋國際機場,分別位於城市的東西兩側。為了適應「一市兩場」的上海空港運行新格局,1998年5月28日,經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准,組建了上海機場(集團)有限公司,統一經營管理上海浦東和虹橋兩大國際機場。
2018年10月,上海機場登上福布斯2018年全球最佳僱主榜單。公司經營范圍包括機場建設、施工、運營管理和與國內外航空運輸有關的地面服務,國內貿易(除專項規定),對國內外航空運輸業的投資及技術合作、咨詢服務,與機場建設相關的土地及房地產綜合開發利用,賓館,實業投資。
《上海航空樞紐戰略規劃》將上海機場定位於集本地運量集散樞紐功能、門戶樞紐功能,國內和國際中轉樞紐功能為一體的大型復合樞紐,在國家民航總局和上海市委市政府的統一領導下,我們正聯手有關部門和業務夥伴全面推進這一國家戰略的實施。
上海國際機場股份有限公司 (以下簡稱「該公司」)是經上海市人民政府以滬府[1997]28號文批准,由上海機場控股(集團)公司獨家發起,擬採用募集方式而設立的一家股份有限公司,集團公司經上海市人民政府以滬委發[1997]107號文批准。
於1997年6月9日成立,注冊資本金為人民幣46.9億元,主要從事於機場建設、施工、運營管理和與國內外航空運輸有關的地面服務和國內貿易。原上海虹橋國際機場為其全資子公司。
以上內容來源:網路-上海機場
❿ 中國名氣最大的兩座雙機場城市,其中一座是上海,另一座是哪
擁有兩座國際機場,似乎是大城市航空發展的趨勢和目標。而在中國,一個城市擁有兩個國際機場的地區還是挺多的,像是北京、上海、南京、成都、青島、大連。不過,最有名的兩個,除了一個是上海外,另一個肯定就是首都北京了。畢竟,這兩個城市,都是國內首屈一指的大城市,不管經濟實力還是客流量都允許它們建造更多的大型國際機場。
北京的另一個機場叫南苑機場,建於1910年,是一個軍民合用的機場,雖然它在面積跟吞吐量上不能媲美首都機場,但還是很好完成了分擔客流量的使命。不過現在已經停用。
值得一提的是,北京現在正在建設的大興機場,定位為大型國際航空樞紐、支撐雄安新區建設的交通樞紐,從一些新聞中看得出,這個機場將會以驚艷世界的面目出現。雖然還沒有完全投入使用,但相信很快就能帶動首都的交通起飛到一個更高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