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為什麼把每年的6月1日定為國際兒童節
為什麼把每年的6月1日定為國際兒童節?
國際兒童節的前身
兒童是國家的未來的主人翁,因此,如何提供兒童一個良好的家庭、社會或是學習環境,乃是世界各國致力的目標。公元一九二五年八月,世界上五十四個不同國家的愛護兒童代表,聚集在瑞士日內瓦舉行「 兒童幸福國際大會」,通過「 日內瓦保障兒童宣言 」。宣言中,對於兒童精神上應有的享受、貧苦兒童的救濟、兒童危險工作的避免、兒童謀生機會的獲得,以及怎樣救養兒童等問題,均有熱烈呼應。
自此次大會後,一方面藉以鼓舞兒童,讓兒童感到幸福、快樂,另一方面為引起社會重視與愛護,各國政府都先後訂定「 兒童節」。
1950年3月30日 教育部規定6月1日為兒童節
1949年11月在莫斯科召開的國際民主婦女聯合會,為保障全世界兒童的生存權、保健權和受教育權;反對帝國主義戰爭販子對兒童的虐殺和毒害。理事會決定每年6月1日為國際兒童節。中國曾於1931年將兒童節定在每年4月4日。1949年12月23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規定「六一」國際兒童節為中國兒童的節日。1950年3月30日,教育部發出通告,規定6月1日為兒童節,廢除舊的「四四」兒童節。
國際兒童節亦稱「六一國際兒童節」、「兒童節」:國際民主婦女聯合會為保障全世界兒童生存、保健和受教育的權利,1949年11月在莫斯科舉行的會議上,決定以每年6月1日為國際兒童節。我國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於1949年12月規定6月1日為兒童節。
B. 國際兒童節的來源是什麼
1949年11月,國際民主婦女聯合會在莫斯科召開會議,為了保障全世界兒童權利,反對帝國主義戰爭販子虐殺和毒害兒童,決定每年的6月1日為國際兒童節。在這之前,世界各地有大量收養兒童的育嬰堂,當時,算是為兒童興辦的慈善機構。其實,這里是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美國等一些帝國主義國家的傳教士和人口販子以此為幌子,大肆殘殺兒童的地方。所以,為了真正保護兒童,才出現了國際兒童節。
我國的兒童節也定在6月1日,是中央人民政府國務院於1949年12月通過的決議。
C. 「六一」國際兒童節的來歷是什麼,有什麼紀念意義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幾乎每個節日來歷和命名都有一段精彩的歷史故事,比如說端午節,有人說是為了紀念伍子胥或者屈原而設立的,而清明節則是晉文公為了紀念介子推而設立的。和諸多節日一樣,在“六一”國際兒童節設立的背後也有著一個讓人很痛心的故事,那就是歷史上著名的“利迪策慘案”。
1949年10月1日,新中國成立以後,同年12月,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發出通令,廢除舊的兒童節(舊的兒童節是4月4日,起初是為了紀念抗日兒童團的建立),統一將6月1日作為兒童節,從此以後,我國的兒童節與國際兒童節變成了同一天。
D. 兒童節為什麼要叫國際兒童節
六一兒童節,也叫"六一國際兒童節",每年的6月1日舉行,是全世界少年兒童的節日。
在此以前,世界上的許多國家就有兒童節。1925年,國際兒童幸福促進會倡議建立兒童紀念日,英國、美國、日本等國積極響應,先後建立了自己國家的兒童節,英國規定每年的7月14日為兒童節,美國規定5月1日為兒童節。日本的兒童節很特殊,分男女兒童節,男兒童節5月5日、女兒童節3月3日。我國在1931年也曾經規定4月4日為中國兒童節。
自從1949年確立6月1日為國際兒童節以後,世界各國紛紛廢除原來的兒童節,而統一為"六一國際兒童節"。我國中央政府1949年12月宣布:以"六一國際兒童節"代替原來的"四四兒童節",並規定少年兒童放假一天或七天。
目前世界上許多國家都將6月1日定為兒童的節日,尤其是在社會主義國家。在歐美國家,兒童節的日期各不相同,而且往往很少舉行社會公眾性的慶祝活動。(見下文德國的進一步討論)往往有人誤解為只有社會主義國家才將6月1日定為兒童節,事實上,在近年,美國的一些組織也開始考慮將兒童節定在6月1日。
E. 世界兒童日和國際兒童節的區別是什麼
眾所周知,我們有一個節日是國際兒童節,大部分人都不了解世界兒童日。所以今天具體介紹一下這兩個節日。
總結一下這兩個節日的不同,這兩項節日是由不同的機構提出的。如上所述,6月1日國際兒童節和世界兒童日分別由國際民主婦女聯合會和教科文組織提出。雖然這兩個節日在時間、成立的原因和組織上有很多不同,但其目的是高度一致的,其目的都是促進兒童保護、兒童福利和兒童教育的發展。
F. 國際兒童節的來歷是計么
世界上的許多國家就有兒童節。1925年,在瑞士日內瓦召開的關於兒童福利的國際會議上,國際兒童幸福促進會倡議建立兒童紀念日,英國、美國、日本等國積極響應,先後建立了自己國家的兒童節,英國規定每年的7月14日為兒童節,美國規定5月1日為兒童節。日本的兒童節很特殊,分男女兒童節,男兒童節5月5日、女兒童節3月3日。我國在1931年也曾經規定4月4日為中國兒童節。
1949年國際民主婦女聯合會在莫斯科舉行會議,會中通過了保障全世界兒童權利,反對虐殺兒童和毒害兒童的決議,為紀念1942年6月被納粹德國屠殺的捷克利迪策村全體嬰兒,決定6月1日為國際兒童節。
國際兒童節的設立,和發生在二戰期間一次著名的屠殺有關。1942年6月,德國法西斯槍殺了捷克利迪策村16歲以上的男性公民140餘人和全部嬰兒,並把婦女和90名兒童押往集中營。村裡的房舍、建築物均被燒毀,好端端的一個村莊就這樣被德國法西斯給毀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世界各地經濟蕭條,成千上萬的工人失業,過著飢寒交迫的生活。兒童的處境更糟,有的得了傳染病,一批批地死去;有的則被迫當童工,受盡折磨,生活和生命得不到保障。為了悼念利迪策村和全世界所有在法西斯侵略戰爭中死難的兒童,1949年11月,國際民主婦女聯合會在莫斯科舉行理事會議。為了保障世界各國兒童的生存權、保健權和受教育權,為了改善兒童的生活,會議決定以利迪策村屠殺時的6月的第一天為國際兒童節。當時的很多國家表示贊同,特別是社會主義國家。
世界上許多國家都將6月1日定為兒童的節日,尤其是在社會主義國家。在歐美國家,兒童節的日期各不相同,而且往往很少舉行社會公眾性的慶祝活動。因此有人誤解為只有社會主義國家才將6月1日定為國際兒童節。
為了保障全世界兒童的權益,1949年11月,國際民主婦女聯合會在莫斯科召開執委會決定,將每年6月1日作為國際兒童節。新中國成立後,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於1949年12月23日規定,將中國的兒童節與國際兒童節統一起來。
望採納,謝謝
G. 國際兒童節是怎麼來的
國際兒童節的由來,1949年11月,國際民主婦女聯合會在莫斯科舉行理事會議時,與會者一致決定將每年的6月1日定為為國際兒童節,用以悼念利迪策村和全世界所有的在戰爭中死去的兒童,反對虐殺和毒害兒童,以及保障兒童權利。
H. 國際兒童節的來由
「六一」國際兒童節的由來
1925年8月,世界54個國家的代表,聚集在瑞士日內瓦舉行「兒童幸福國際大會」,發表了愛護兒童、保障兒童福利的宣言。國際兒童幸福促進會倡議建立兒童紀念日,英國、美國、日本等國積極響應,先後建立了自己國家的兒童節,英國規定每年的7月14日為兒童節,美國規定5月1日為兒童節。
我國兒童節,早期為每年的4月4日,是1931年根據中華慈幼協會的建議設立的。新中國成立後,勞動人民成為國家的主人,廣大少年兒童也成了國家的小主人,為了培養廣大兒童的國際主義思想。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1942年6月,德國法西斯槍殺了捷克利迪策村16歲以上的男性公民140餘人和全部嬰兒,並把婦女和90名兒童押往集中營。村裡的房舍、建築物均被燒毀,好端端的一個村莊就這樣被德國法西斯給毀了。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世界各地經濟蕭條,成千上萬的工人失業,過著飢寒交迫的生活。兒童的處境更糟,有的得了傳染病,一批批地死去;有的則被迫當童工,受盡折磨,生活和生命得不到保障。
為了悼念利迪策村和全世界所有在戰爭中死難的兒童,反對虐殺和毒害兒童,以及保障兒童權利,1949年11月,國際民主婦女聯合會在莫斯科舉行理事會議,中國和各國代表憤怒地揭露了帝國主義分子和各國反動派殘殺、毒害兒童的罪行。為了保障世界各國兒童的生存權、保健權和受教育權,為了改善兒童的生活,會議決定以每年的6月1日為國際兒童節。
1949年12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發出通令,廢除舊的「4·4」兒童節,將6月1日作為我國的兒童節。與「六一」國際兒童節統一起來。從此,每年的這一天,全國少年兒童都要舉行各種活動,歡慶自己的節日。許多公共娛樂場所特地為孩子們免費開放,各機關、團體、企業在這天還向本單位職工的子女和幼兒園的小朋友饋贈禮物,這是孩子們最愉快的一天。
世界各國的兒童節
日本:一年三次兒童節
日本是世界上慶祝兒童節次數最多的國家,他們一年要慶祝三次兒童節,而且慶祝方式十分有意思,充滿了濃濃的日本風情。
·3月3日女孩節
這個節日是專門為日本的小女孩設立的,每到這一天,家中有女兒的父母會在家裡設置一個陳列台,台上放上穿著日本和服的漂亮女娃娃玩偶,作為給自己女兒的節日禮物。
·5月5日男孩節
為了祝福家中的男孩健康、快樂,這一天日本家家戶戶都會用紙或布做成色彩鮮艷、形狀像鯉魚的綵帶,然後把這些綵帶串在竹竿上,並和金色的風車綁在一起,掛在屋頂上。之所以這樣做,是因為日本人相信鯉魚最有精神和活力,希望家中的男孩都像鯉魚那樣,因此這一天又稱為「鯉魚日」。
同時,日本的父母這一天也會在家裡放置玩偶,但卻都是武士裝扮,樣子很可怕。
·11月15日「七五三」兒童節
在日本習俗里,三歲、五歲和七歲是小朋友特別幸運的三個年紀,所以每年的這一天,會專門為這三個年紀的孩子熱鬧地慶祝一番。
這一天,小朋友會穿上最好的傳統和服,還會背上一個畫了松樹、烏龜或鶴等圖案的小紙袋,紙袋裡裝滿了父母買的糖果和玩具。穿戴整齊後,父母會帶小朋友上日本神社,祈求並感謝神明給小朋友帶來健康和快樂。
哥倫比亞:兒童節戴面具、扮小丑
中美洲國家哥倫比亞將每年的7月4日定為兒童節。在這個節日里,全國的學校都要舉行各種生動活潑的慶祝活動,兒童們還常常戴上各式各樣的假面具,扮成小丑的樣子在街頭玩耍,十分開心。
巴西:看病打針,健康第一
巴西的兒童節在8月15日,這一天正好也是巴西的「全國防疫日」。所以,每到這個日子,各地的醫生們都要為孩子們看病,還要給5歲以下的兒童注射預防小兒麻痹症的疫苗,表明政府十分關心兒童的健康。另外,巴西的「聖母顯靈日」10月12日也往往作兒童節,全國會有一些慶祝活動。
韓國:繽紛禮物手機受寵
韓國的兒童節是5月5日,每年節日來臨之前,韓國的父母們都要給自己的孩子准備他們最希望擁有的禮物,各大百貨商場也紛紛進行各種促銷活動。
盡管父母心目中的最佳禮物一般都是比較實用的東西,如書籍、服裝、玩具等,但隨著社會的進步、發展,一些相關調查發現,越來越多的韓國兒童最渴望的兒童節禮物是手機,其次才是游戲機、玩具、寵物、電腦和書籍等。
瑞典:「男孩節」VS「女孩節」
歐洲國家瑞典也把兒童節分得比較細,每年的8月7日是「男孩節」,又稱為「龍蝦節」,意思是鼓勵全國的小男孩學習龍蝦的勇敢精神。這一天,孩子們要打扮成龍蝦的樣子,表演一些非常活潑可愛的節目。
12月13日則是瑞典的「女孩節」,又叫「露西婭女神節」。露西婭是瑞典傳說中專門保護女孩的女神,每到這個節日,女孩子都要打扮成女神的模樣,為其他孩子做好事。
俄羅斯:國際兒童節在這里誕生
俄羅斯的兒童節和國際完全「合拍」,就在6月1日。每當兒童節來臨的時候,俄羅斯各地的孩子們都會興高采烈地歡度自己的節日,還會表演一些民族歌舞,學校里則舉行慶祝活動。
其實說起兒童節的來歷,與俄羅斯有重要關聯。1949年11月,國際民主婦女聯合會在莫斯科舉行理事會議,各國代表憤怒地揭露了帝國主義分子和各國反動派殘殺、毒害兒童的罪行。為了保障世界各國兒童的生存權、保健權和受教育權,改善兒童的生活,會議決定以每年的6月1日為國際兒童節。
印度:特別紀念日作兒童節
印度將獨立後的第一任政府總理庄亞魯的誕辰紀念日11月14日作為兒童節,在這個特別的日子裡,印度的兒童會有各種民族氣息濃郁的舞蹈、音樂表演,政府也會出面組織一些慶祝活動。
伊斯蘭國家:快樂的「糖果節」
大多數伊斯蘭國家都將齋月後第14天定為「糖果節」,對孩子們來說,這也是最快樂的兒童節。「糖果節」一般為期三天,小朋友們三五成群,到附近的各家各戶索要糖果。按照當地民俗,大人們不能拒絕兒童的要求,所以孩子們這一天總是能滿載而歸,歡天喜地。
非洲國家:持續一月的兒童狂歡節
非洲西部的國家大都有專門的「兒童狂歡節」,而且往往持續一個月。非洲人歷來能歌善舞,在「兒童狂歡節」里,盡管人們的生活條件各不相同,但所有孩子都會盡情歡樂,熱鬧非凡。
伊拉克:不知道還有兒童節
不過,比起上述國家的兒童,伊拉克的孩子們就可憐多了,當許多國家的小朋友在歡慶兒童節的時候,伊拉克兒童大多根本不知道世界上還有一個屬於他們自己的節日。他們仍一如既往,或在學校上課,或在作坊打工,或沿街乞討。
一些伊拉克人透露,在薩達姆執政的20多年裡,6月1日被定為伊拉克的石油國有化日。每到這一天,伊拉克全國要舉辦各種慶祝活動,但與兒童無關,所以孩子們就沒有過過兒童節。
在被忽略的兒童節里,伊拉克幼兒園、小學里沒有任何節日氣氛,自然也不會有慶祝活動。
其他國家的兒童節
新加坡兒童節:10月1日
英國兒童節:7月14日
印尼兒童節:7月23日
古巴兒童節:7月6日
土耳其兒童節:4月23日
泰國兒童節:每年1月的第二個星期六
我國是將14歲以下的孩子定義為兒童的
I. 國際兒童節的來歷,1,讀了短文,你的感想是什麼
1、來歷
為了悼念1942年6月10日的利迪策慘案和全世界所有在戰爭中死難的兒童,反對虐殺和毒害兒童,以及保障兒童權利,1949年11月,國際民主婦女聯合會在莫斯科舉行理事會議,中國和其他國家的代表憤怒地揭露了帝國主義分子和各國反動派殘殺、毒害兒童的罪行。會議決定以每年的6月1日為國際兒童節。
2、首次提出
1925年8月在瑞士日內瓦召開的關於兒童福利的國際會議上,首次提出了「國際兒童節」的概念。
本次大會有54個國家的愛護兒童代表,聚集在瑞士日內瓦舉行「兒童幸福國際大會」,通過《日內瓦保障兒童宣言》。宣言中,對於兒童精神上應有的享受、貧苦兒童的救濟、兒童危險工作的避免、兒童謀生機會的獲得,以及怎樣救養兒童等問題,均有熱烈討論。
自此次大會後,一方面藉以鼓舞兒童,讓兒童感到幸福、快樂,另一方面也為引起社會重視與愛護,各國政府都先後規定「兒童節」。
J. 為什麼國際兒童節
國際兒童節(又稱兒童節,International Children's Day),它是保障世界各國兒童的生存權、保健權和受教育權,為了改善兒童的生活,為了反對虐殺兒童和毒害兒童的節日。
世界上許多國家都將6月1日定為兒童的節日,尤其是在社會主義國家。在歐美國家,兒童節的日期各不相同,而且往往很少舉行社會公眾性的慶祝活動。因此往往有人誤解為只有社會主義國家才將6月1日定為兒童節。事實上,近年來,美國的一些組織也開始考慮將兒童節定在6月1日。
6月1日 中國的兒童節與國際兒童節的統一
6月1日是國際兒童節。為了保障全世界兒童的權益,1949年11月,國際民主婦女聯合會在莫斯科召開執委會決定,將每年6月1日作為國際兒童節。新中國成立後,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於1949年12月23日規定,將中國的兒童節與國際兒童節統一起來。
1955年6月1日至10日,經國務院批准,由中國優秀科學家組成的中國科學院四個學部成立大會在北京舉行。當時分為物理學數學化學部、生物學地學部、技術科學部和哲學社會科學部4個學部,現分為數學物理學部、化學部、生物學部、地學部、技術科學部5個學部。中國科學院學部是國家在科學技術方面的最高咨詢機構,由院士組成。
1957年6月1日,中央氣象局(現中國氣象局)開始每日公布各地天氣預報。
1981年6月1日,新中國第一張全國性英文報紙《中國日報》在北京正式創刊。
1985年6月1日,中國人民爭取和平與裁軍協會在北京成立,首任會長周培源。
1988年6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正式施行。
1988年6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村民委員會組織法》正式施行。
1991年6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正式施行。
1995年6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母嬰保健法》正式施行。
2004年6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投資基金法》正式施行。
2004年6月1日,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傾銷條例》正式施行。
2004年6月1日,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反補貼條例》正式施行。
2004年6月1日,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障措施條例》正式施行。
2004年6月1日,中國的《汽車產業發展政策》開始實施。此政策對已經實行了十多年的進口汽車保稅政策進行了重大調整,規定從2005年起,所有進口口岸保稅區不得存放以進入國內市場為目的的汽車。
2004年6月1日,我國著名豫劇表演藝術大師常香玉因病醫治無效去世,享年81歲。
2007年6月1日,中國與哥斯大黎加共和國建交。哥斯大黎加位於中美洲南部,首都聖何塞。
兒童權利保護
各國政府普遍關注兒童的未來,保護兒童的權益。聯合國1990年通過的《兒童權利公約》,我國是參與制定國和簽約國之一。在批准《兒童權利公約》的同一年,我國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這對維護少年兒童的權益起到了積極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