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08奧運會主題曲和劉歡合唱的英國女歌手叫什麼
那個是來自英國的莎拉布萊曼,她的聲音真的很高,我都不知道她在唱什麼呢...-_-!!!
2. 奧運會開幕式上和劉歡一起唱歌的那個女的是誰還要她的所有資料!
莎拉·布萊曼(Sarah
Brightman,1960年8月14日-)是英國女高音和演員。她的嗓音嘹亮,被譽為天籟之聲,著名的曲目包括《告別的時刻》[2]
(Time
to
Say
Goodbye)、《The
Phantom
of
the
Opera》(這是《歌劇魅影》的主題曲,莎拉先後跟邁克爾·克勞福德和Steve
Harley合唱過不同版本)等。莎拉也演唱過許多原劇中應是男角唱的歌曲,包括歌劇《圖蘭朵》中的《今夜無人入睡》、音樂劇《歌劇魅影》的《The
Music
of
the
Night》等。
3. 奧運會上和劉歡一起唱歌的女的是誰啊
Sarah Brightman 莎拉·布萊曼 是繼世界三大男高音帕瓦羅蒂,卡雷拉斯和多明戈之後世界樂壇涌現出的另一個天後級人物。她與安德烈·波伽利被稱為是跨越古典與流行的標志性藝人。在世界歌壇風行古典流行跨界互相交融的今天,莎拉·布萊曼無疑站在了這個潮流的最前沿。她曾創造了單曲全球銷量超過1000萬張的驚人記錄,她因此在全世界擁有無數的聽眾和歌迷,她的歌迷不僅來自歌劇界,舞台劇和古典音樂界,更有大量歌迷是喜歡流行音樂的年輕人和發燒友。她和她的音樂在各大媒體的爆光度,播放率和點播率最高。
莎拉·布萊曼1960年出生於英國倫敦,三歲開始學習舞蹈,十三歲首度登上了倫敦琴卡迪利劇院《我與亞伯特》舞台劇的演出,隨後又加入了舞蹈團體:"潘神一族"和"丑聞",後來在新倫敦劇院參與《貓》劇的原創和演出。在嫁給當今最重要的,享有盛名的音樂劇作曲家安德魯·勞埃·韋伯後,她開始演唱古典音樂年很快暫露頭腳,她同歌王多明戈一同演唱韋伯的《安魂曲》,並因《歌劇魁影》一劇而成為耀眼的音樂劇明星。這次演出的EMI錄音讓她獲得了當年格萊美獎最佳新古典藝人獎的提名。 1986年,在"英國女王陛下劇院"的演出使得這部名劇傳遍了全世界,這次演出使得她獲得了當年英國戲劇論壇獎的提名,兩年後她將該劇帶到紐約的百老匯。 1990年她又參演加了勞埃·韋伯的新劇《愛的真相》的首演,擔任劇中女主角露絲·薇柏一角。這部劇目先後在倫敦和百老匯上演。 此外,她也曾在查爾斯史特落斯的兒童歌劇《夜鶯》,韋伯的《歌舞劇》及《旋轉木馬》中演唱過,另外她還發行過許多跨界音樂專輯如"逝去的歌"、"卸除防備"、"末期的歌",以及最近的《Time to Say Goodbye 告別的時刻》,這張成功的專輯在倫敦的艾比錄音室進行錄音。專輯中的兩首歌曲是她和近年來在歌劇界極受歡迎的青年男高音荷西·庫拉一同演唱的。而最令人心動的主打歌《Time to Say Goodbye 告別的時刻》則是和義大利天王級的男高音流行歌手安德烈·波伽利與她一起合唱的。關於這首《Time to Say Goodbye 告別的時刻》還有一個感人的傳奇故事:《Time to Say Goodbye 告別的時刻》這首曲子是德國拳王亨利·馬克斯為告別他傳奇的職業生涯而特別邀請他最鍾愛的女歌手莎拉演唱的。莎拉在接受了這個委託後,再由她挑選了這首義大利歌曲並指名與安德烈·波伽利合唱。然而在這場1996年11月舉行的拳賽中亨利意外失手,當他登場謝幕時,《Time to Say Goodbye 告別的時刻》那動人的旋律與之同時響起,莎拉傷感的歌聲令聞者莫不動容。於是,一個傳奇的告別時刻卻是另一個音樂的傳奇性的登場。《Time to Say Goodbye 告別的時刻》這首歌在歐美歌壇影響巨大,就連黛安娜香消玉隕,葬禮之前,BBC也是以這首歌作為對戴妃的最後告別。
1992年到1994年間,她則進一步在多部音樂劇擔任要角。幾乎美國、加拿大、歐洲和日本各地的重要歌劇院、音樂廳、劇場和露天劇場都有她演唱的足跡。當今世界許多重要的指揮家和樂團都和她合作過。 1992年她應邀與卡列拉斯一同在巴賽羅納奧運會上演唱主題曲, 1994年她曾與多明戈在日本一同舉行古典音樂演唱會。這幾次演出均獲得一片贊譽,也確定了她樂壇天後的地位。
獨一無二的美妙歌聲罕見地跨越流行、古典和舞台劇三大領域,絢麗多彩的美麗造型帶人們進入如痴如醉的夢幻世界,不論在音樂上還是在視覺藝術上,莎拉"布萊曼都達到了別人無法達到的極致……流行音樂、古典音樂和舞台劇原本是無法融合甚至對立的音樂空間,但是莎拉的歌聲卻極具創造性地將它們結合在了一起,她用極為難得的藝術手法將所演唱的音樂表現出來,而且仍能不損其原味。
作為一位歌唱家,少有人能像莎拉"布萊曼這樣,如此的才華橫溢,如此的風格惟一。那極具個人氣質的歌聲,虛幻、空靈、純凈,時而清新甜美、時而高亢震撼,營造出無邊無際的空間幻覺,令她直入雲霄的高音不僅不會刺耳,反而抹上一層天籟色彩,讓人充滿迷惑與想像,就像航行在海上孤寂的水手聽見美人魚的吟唱般,成為一種方向感的皈依,一種心靈折服的美聲女神。每當她的歌聲響起,在那些殘陽如血的黃昏,人們總是不可救葯地迷失在那柔情美聲里。就像是在逃離煩悶躁動的心路上,莎拉的歌聲是最好的御花園。
而更令人嘆為觀止的,是莎拉的歌聲能夠極具創造性地將流行音樂、舞台劇和古典音樂結合在一起,用一種極為難得的藝術手法將所演唱的音樂表現出來,且總能不損其原味。在本月底的北京演唱會上,盡管主題圍繞新唱片《一千零一夜》進行,但演唱的作品還是涵蓋了她多年的成名作,包括音樂劇《歌劇院幽靈》、《艾薇塔》唱段、歌劇《圖蘭朵》選段《今夜無人入睡》的女聲版以及流傳全世界的那首《告別的時刻》等,依舊涉及到流行、古典和搖滾三大音樂類型。
如果你看過1992年巴塞羅那奧運會MTV的話,相信你一定記得那位與卡雷拉斯對唱的女聲,她迷人的嗓音讓人過耳難忘,此人就是來自英國的女歌手——Sarah Brightman。莎拉在歐美已走紅多年,她主演的那些音樂劇,諸如《歌劇魅影》 、《貓》、《歌與舞》的主題曲和劇中的歌曲不脛而走,廣為傳唱,莎拉也被譽為「歌舞劇皇後」。但國內樂迷結識莎拉只是近一兩年的事,因為莎拉的唱片進入國內市場的極少, 目前能見到的有《Time to say goodbye》 、《Eden》 、《莎拉"布萊曼演唱的韋伯音樂劇金曲》 、《The trees they grow so high》。 一般來說歌星或歌唱家都能根據其發聲方法將其歸入相應的演唱類別 ,或美聲,或通俗。但莎拉"布萊曼是個例外,你很難將其歸入到某一種唱法之中,因為她既能唱美聲也能唱流行歌曲,而且這兩種唱法聽來都很有魅力,因此喜愛她的歌的各種各樣的人都有。可以說莎拉"布萊曼跨越了流行與古典為雅俗所共賞。
專輯的同名曲《TIME TO SAY GOODBYE》是由莎拉和盲人男歌手 ANDREA BOCELLI合唱的,整首歌曲旋律優美,演繹經典,男女聲的配合渾然一體,令人神魂顛倒;《Only an ocean away》是其中最出挑的作品,全曲以交響樂開頭突然轉變為極具未來曲風的電子樂,曲中 Sarah分別運用了美聲和流行唱法進行不同的演繹,聽起來就像美聲歌唱家和通俗歌手的聯合演唱,這可真稱得上她Brightman的絕技!Sarah以勤奮、聰慧和天賦讓世界為之傾倒,她不愧為「音樂劇皇後」。作為韋伯的第二個妻子,莎拉"布萊曼演唱的"安魂曲"中的流行單曲,進入英國前10名排行榜。2001英國高收入婦女中莎拉布萊曼名列第十。
月光女神美輪美奐
過腰的蛇發、臨水的美人魚,披掛一身月光般瑩亮的水晶……那些不食人間煙火的造型好像總是最適合她,輕靈蠱惑的衣飾,時而幽婉、時而柔媚,永遠不會讓人厭倦,永遠讓人遠離俗念地走至陶醉……莎拉是遊走在流行與古典邊緣的月光女神,是伊甸園里的仙女,天籟的歌喉與美艷的外表竟然同時眷顧了她。大多數人會認為,唱古典音樂的人,無論男女,大多是大腹便便的。但是光彩照人的莎拉,告訴我們上帝有時是多麼的不公平!他在給予某些人無與倫比的天賦的同時,也給予她無與倫比的美貌。
攝人心魄的嗓音、美麗冷艷的外表,再加上輕靈蠱惑的衣飾,時而幽婉、時而柔媚、時而俏皮、時而高雅,將無數人痴痴然帶入沉醉的夢幻世界……為了打造莎拉的新形象,她的世界巡演經紀公司為她在世界的85場巡演製作了兩套相同的豪華舞台。這些舞台設備將用兩架波音777貨機空運到中國,在即將演出的城市搭建一個半月形的豪華舞台,舞台正中向場地延伸的「天橋」連接一個巨大星狀舞台,屆時莎拉將在這「星月之間」亮出清澈的歌喉,而她美妙的歌聲將同星月一起閃爍輝煌。莎拉說,關於表演時的自我形象,她是堅持一切從音樂出發———通常是根據音樂的感覺來決定具體的細節,包括形象的處理、聲音的控制和情緒的表達。那些有著奪目光彩的美麗造型,並非是很刻意地去打造什麼,而是一種自然的流露。
選中月光女神內因
在眾多女歌手中,英國的月光女神脫穎而出,主要還是北京奧運會開幕式主辦開放奧運會理念的產物,選中英國的世界級歌手演唱最有分量的主題歌可以擴大奧運會的影響力。
奧運會主題歌是推廣一屆奧運會的形象名片,是最能產生流行性的一個環節,奧運主題歌一定是唱給全世界聽的,詞曲演唱都要考慮世界不同文化觀眾接受的特點。音樂是世界通用的文化符號,人類交流的共同語言,奧運主題歌旋律一定要時尚流行,具有普及性的特點。
採取中外歌手聯袂演唱的方式詩歌很好創意設計,既兼顧了本國文化的特點,也照顧了世界觀眾的心理,邀請國際天候巨星唱奧運歌本身就是一個非常大的看點。除了實力派席琳迪翁之外,選中莎拉"布萊曼也在情理之中。從唱法搭配看劉歡和莎拉"布萊曼都是融合流行音樂、古典音樂和舞台劇三大領域的實力派巨星,體現了難度、技巧也考慮了歌曲的普及和流行。
4. 劉歡和孫楠是什麼時候演唱國際歌的
中國之星孫楠在年度總決賽(第十二場,2月6日晚播出) 演唱的歌曲: 劉歡戰隊演唱《國際歌》 與許志安PK時演唱《原諒》 與譚維維PK時演唱《拯救》。
5. 奧運會劉歡和誰演唱的歌
莎拉·布萊曼,英國女歌手,因音樂風格橫跨古典和流行而成為「新世界音樂」的標桿人物,莎拉•布萊曼最為知名的作品則是與盲人男歌手波切利合作的《Time
To
Say
Goodbye》。
莎拉·布萊曼將與中國著名歌手劉歡共同演唱北京08年奧運會會歌.
6. 和劉歡合唱奧運主題曲的那個外國女歌手有詳細的資料嗎
莎拉·布萊曼生平簡介
莎拉·布萊曼
英文姓名: Sarah Brightman
出生年月: 1960/08/14
國籍: 英國
不知道多少人是因為聽了「歌劇魅影」唱片中,克莉絲汀銀鈴般的嗓音,才想到要倫敦親眼欣賞該劇的現場演出。雖然,近年來莎拉布萊曼(Sarah Brightman)已經不再演唱這個腳色,但是當年這個為她量身訂做,而且全球轟動的角色,似乎已經灌注了莎拉布萊曼的精神,別人無法取代。 莎拉布萊曼的歌聲充滿了個人特質,讓人充滿迷惑與想像,就像航行在海的水手聽見蘿蕾萊的吟唱般,成為一種方向感的依歸,一種心靈折服的美聲女神。她的音質純凈、通透,演唱起不食人間煙火的角色時格外惹人憐惜,讓我們不禁好奇她的出身以及音樂成長背景。
生於1960年8月14日英國朴茲茅斯的莎拉布萊曼,父親是土地仲介商、母親是蘇活區的舞蹈女郎,而莎拉布萊曼的母親從小就忘女成鳳,帶著她四處學習芭蕾、歌唱、表演,以及各種比賽,她也因此認識了眾多古典作曲家的芭蕾音樂,而父母親則喜歡聽六十年代的重搖滾音樂。因此在兩種音樂文化的沖擊、交融下,奠下莎拉日後發展跨界音樂的基礎。 從小就到處比賽的莎拉,十三歲首度以音樂劇「我與亞伯特」登上舞台,之後她又進入正統的表演藝術學校就讀,例如英國艾蒙豪斯芭蕾學校、倫敦藝術教育學校、皇家音樂院等等。而她就讀皇家音樂院時,更加入大型流行舞團開始在舞台上嶄露頭角。二十歲的莎拉參加韋伯音樂劇「貓」的甄選,獲得Jamima一角的演出,因此贏得韋伯高度的欣賞,兩人更進一步在1984年韋伯生日時正式結婚。不過在這次婚姻之前,她在1978-1983曾與樂團經理史都華(Andrew Graham-Stewart)有過一段五年的婚姻。與韋伯結婚後,在老公強力的音樂支持下,莎拉的演唱事業平步青雲,1986年雖然以「歌劇魅影」攀上高峰,但是之後的「愛的觀點」卻票房不佳,不久後的1990年兩人就宣告離婚。盡管如此,到目前為止莎拉布萊曼還是韋伯心目中的第一女伶,更是樂迷心目中韋伯音樂劇「永遠的第一女主角」。離開韋伯之後,莎拉雖然更為自由但是卻頓失強大的表演發展相關資源,她嘗試與音樂劇相關的舞台劇、電影演出,但是效果都不好,最後終於才確定發展「歌手」路線。而此時她的男友,也就是「謎」(Enigma)合唱團的創始團員法蘭克彼得森(Frank Peterson),開始擔任她的唱片製作人,為她製作了「Dive」、「Fly」、「Time to Say Goodbye」、「Eden」等專輯,其中兼具古典與流行唱法的「Time to Say Goodbye」,更是為她找到了事業第二春,在1997年全球狂賣兩百五十萬張,在台銷售也超過二十五萬張。而「月光女神」、「精選韋伯音樂劇」在台銷售量也都超過十萬張以上。莎拉布萊曼除了擁有精采歌藝之外,其實她也是一位唱片收藏家,CD收藏多達八千多張,因此透多眾多不同類型的音樂欣賞,讓她能夠悠遊地遊走音樂劇、古典、跨界之間,她演出且錄過的音樂劇包括「貓」、「歌劇魅影」之外,還有「夜鶯」、「愛的觀點」、「Granpa」、韋伯「安魂曲」等,而演出過的輕歌劇包括雷哈爾「風流寡婦」、蘇利文「賓札斯海盜」。興趣是看電影的莎拉布萊曼,未來的計劃除了唱歌之外,還有創作音樂以及寫小說。 在眾多美聲演唱家中,莎拉布萊漫無非是最得天獨厚的一位,除了具備天生的純凈無瑕音質外,還具備融合各領域音樂的視野,同時她在1996年正式學習正統的聲樂訓練,在她狂賣的專輯「Time to Say Goodbye」展現令人難忘的效果。 對於喜歡音樂劇的朋友來說,莎拉是永遠完美的克莉絲汀;對於喜歡跨界音樂的朋友來說,莎拉則是允文允武的古典流行通吃美女;對於喜歡漂亮嗓音的朋友來說,莎拉更是樂壇稀有、歷久彌新的美聲天後。音樂圈要是少了她發聲,就像森林裡少掉了最會唱歌的那隻黃鶯,將是樂迷最大的遺憾。
莎拉·布萊曼(Sarah Brightman) 一定是沐受天地諸神的祝福而在幽藍的海面上降生的精靈,萬能的上帝竟把任何一個女人夢寐以求的女神般的美貌和奇才般的天賦兼集一身,在銀色的月光下,白衣勝雪、長發如絲,夜風中她天籟般的吟唱如水般晶瑩剔透,夜的幽靈因之而駐足聆聽,天上的星群因之而暗淡--月光女神,一個皎潔的名字。 她註定要被命運垂青,用天國般的聲音引領每一雙迷惘的耳朵渡過月光清澈的湖濱走入彼岸。 1988年首次在百老匯的舞台演出《歌劇魅影》,奠定了其世界級著名音樂家的地位。 1993年第一張獨唱專輯"Dive"(潛入水中)製作發行。 1996年第二張獨唱專輯"Fly"(飛翔)製作發行。 1997年第三張獨唱專輯"Timeless"(永恆)製作發行,獲得了來自古典樂與流行樂兩界內的廣泛贊譽。 1998年第四張獨唱專輯「Eden」製作發行。得到了世界上最苛刻的音樂評論家的認可,這張專輯也再一次獲得世界范圍內的好評如潮和獲獎無數。 2000年第五張獨唱專輯LA LULA(月光女神)全球發行。堪稱莎拉-布萊曼的巔峰之作。諸多改編名家的作品(如貝多芬,保羅·西蒙,「灰色的陰影」,「月亮河」等),讓人沉醉於那逝去的年代裡永不逝去的聲音。對人文的訴求和表達,均印記著月光女神最純粹的聖潔光輝。 古典並流行著,月光女神成功穿越了時代。如果非要評二十一世紀伊始至今最非凡的音樂專輯,《月光女神》必將榜上有名。夠了,再說下去的話,文字將使之蒙上流俗,現在唯一能做的事情,唯有聆賞了。
今年44歲的莎拉·布萊曼出生於英國朴茨茅斯。她的母親在莎拉·布萊曼很小時候就望女成鳳,帶著女兒四處學習芭蕾、歌唱、表演,並參加各種比賽。這使得莎拉·布萊曼認識了許多古典音樂,而她父母親喜歡聽的六十年代重搖滾音樂,也對她產生著巨大的影響。兩種音樂文化的沖擊、交融,由此奠定了她日後發展跨界音樂的基礎,更使她除了具備天生純凈的音質外,還具備了融合多母音樂的視野。
Classic 2001金選
Dive 潛入水中
Eden 伊甸園
Fly
Harem 一千零一夜
La Luna 月光女神 MP3
La Luna 月光女神 APE
the very best of 1990-2000
Time to say goodbye 永相隨
7. 2008年奧運會開幕式跟劉歡合唱的是誰
莎拉·布萊曼(Sarah Brightman),1960年8月14日出生於英國朴茨茅斯,古典跨界音樂(Claasical crossover)女高音歌手。
2008年於北京奧運會開幕式與劉歡演唱《我和你》,成為首位二度演唱奧運會主題曲的歌手。
8. 中國著名歌手劉歡和英國著名歌手莎拉·布萊曼唱的歌是什麼名字
2008北京奧運會主題曲
歌名:我和你
中文作詞:陳其鋼
作曲:陳其鋼
英文詞譯配:陳其鋼&馬文&常石磊
演唱:劉歡&莎拉·布萊曼
LRC製作:秦磚漢瓦(2008.08.08)
我和你
心連心
同住地球村
為夢想
千里行
相會在北京
來吧
朋友
伸出你的手
我和你
心連心
永遠一家人
You
and
me
From
one
world
We
are
family
Travel
dream
A
thousand
miles
Meting
in
Beijing
Come
together
Put
you
hand
in
mine
You
and
me
From
one
world
We
are
family
●●●
來吧
朋友
伸出你的手
You
and
me
From
one
world
We
are
family
9. 2008奧運會主題曲的名字和劉歡一起唱奧運主題曲的外國女歌手叫什麼
視頻地址:http://www.e-dragon.com.cn/html/other/2008-08-09/2008080901471795M.shtml
大家可以對著聽
演唱:劉歡(中國) 莎拉-布萊曼(英國)
歌詞:
我和你 心連心 同住地球村
為夢想 千里行 相會在北京
來吧 朋友 伸出你的手
我和你 心連心 永遠一家人
You and me From on world
We are family
Travel dream
A thousand miles
Meeting in Beijing
Come together
Put your hand in mine
You and me From one world
We are fami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