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我國參加的國際鐵路運輸組織,有多少國家參加
國際鐵路運輸官方組織
截止2015年鐵組統計資料:鐵組成員共28個,其中25國鐵路參加了《國際貨協》。
鐵組成員國家鐵路:亞塞拜然、阿爾巴尼亞、阿富汗、白俄羅斯、保加利亞、匈牙利、越南、喬治亞、伊朗、哈薩克、中國、朝鮮、古巴、吉爾吉斯、拉脫維亞、立陶宛、摩爾多瓦、蒙古、波蘭、俄羅斯、羅馬尼亞、斯洛伐克、塔吉克、土庫曼、烏茲別克、烏克蘭、捷克、愛沙尼亞。其中部分國家鐵路由於地理原沒有參加《國際貨協》,有古巴和阿爾巴尼亞。
鐵組觀察員參加的國家鐵路和企業共7個;
德國鐵路股份公司(德鐵)、希臘鐵路(希鐵)、法國國有鐵路(法鐵)、芬蘭鐵路(芬鐵)、塞爾維亞鐵路國有企業(塞鐵)、吉肖富鐵路(匈牙利與奧地利合資的吉厄爾-肖普朗—埃賓富爾特鐵路股份公司)、俄羅斯聯邦客運股份公司(2013年4月加入)。
加入鐵組的企業共有41個:分別來自奧地利、德國、喬治亞、摩爾多瓦、波蘭、俄羅斯、羅馬尼亞、烏克蘭、哈薩克、匈牙利、愛沙尼亞、拉托維亞、亞美尼亞、斯洛伐克、法國、捷克、瑞士和韓國等國家的鐵路運輸企業。
② 國際鐵路聯盟的簡介
國際鐵路聯盟(英文全稱是International Union of Railways, UIC是法文全稱的縮寫)是 歐洲一些國家的鐵路機構以及其他洲的鐵路機構和有關組織參加的非政府性鐵路聯合組織,後來擴大了一些非歐洲國家的組織進來。簡稱鐵盟。其宗旨是推動國際鐵路運輸的發展,促進國際合作,改進鐵路技術裝備和運營方法,開展有關問題的科學研究,實現鐵路建築物、設備的技術標準的統一。
1950年UIC在荷蘭烏德勒支組建了國際鐵路聯盟試驗研究所(ORE),主要從事鐵路基礎研究,促進機車車輛與固定設備的性能改善與技術改造,推廣科研成果,承擔制定UIC規程的前期試驗及驗證工作。1991年起,ORE更名為歐洲鐵道研究所(英文全稱Eruopean Rail Research Institute, 簡稱ERRI)。
ERRI的工作成果有兩類:a、研究報告(RP);b、技術條件(DT)。這些報告中提出的特徵參數、計算方法、結構形式統一化、標准化建議及試驗數據等,都是為制定UIC規程提供技術依據,ERRI報告現有1000多篇。
注意:很長時期里大體上是歐洲(西歐主導的)非政府鐵路組織,後來擴大了歐洲之外的一些國家的鐵路組織進來,還是西歐主導。因此,其國際性有限,它不是聯合國下面的組織。但歐洲鐵路(或西歐鐵路)代表鐵路的先進發展,他們的標准在國際上有很大影響。
③ 國際鐵路聯運的介紹
國際鐵路聯運是使用一份統一的國際鐵路聯運票據,由跨國鐵路承運人辦理兩國或兩國以上鐵路的全程運輸,並承擔運輸責任的一種連貫運輸方式。
④ 截止到2020年國際鐵路貨物聯運協定國際貨協的成員國有25個
摘要 您好,鐵路合作組織的成員國有26個:亞塞拜然、阿爾巴尼亞、白俄羅斯、保加利亞、匈牙利、越南、喬治亞、哈薩克、中國、朝鮮、吉爾吉斯斯坦、拉脫維亞、立陶宛、摩爾多瓦、蒙古、波蘭、俄羅斯、羅馬尼亞、斯洛伐克、塔吉克、土庫曼、烏茲別克、烏克蘭、捷克、愛沙尼亞、伊朗等國。1953年7月中國加入《國際貨協》。
⑤ 國際鐵路貨物運送公約參加國家一共有幾個
「國際貨約」是1890年歐洲各國在瑞士首都伯爾尼舉行的各國鐵路代表會議上制定的,1938年修改時改稱《國際鐵路貨物運送公約》,又稱《伯爾尼貨運公約》,同年10月1日開始實行。在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曾經中斷,戰後又重新恢復,以後為適應國際形勢的不斷發展變化又屢經修改。參加國共有24個:德國、奧地利、比利時、丹麥、西班牙、芬蘭、法國、希臘、義大利、列支敦斯登、盧森堡、挪威、荷蘭、葡萄牙、英國、瑞典、瑞士、土耳其、前南斯拉夫、保加利亞、匈牙利、羅馬尼亞、波蘭、前捷克斯洛伐克。
⑥ 國際聯運的鐵路局有哪些
主要有京(擔當國際旅客聯運列車)。沈、哈、寧、昆、烏、呼(有口岸站)。全路貨運營業站均辦理國際貨物聯運業務。辦理國際旅客聯運業務的車站僅限國際客價公布范圍。
⑦ IATA, FIATA是什麼
ITAT和FIATA是國際貨運代理中很基本的一個英文名詞,一般每年的國際貨運代理師考試中都會用到這個名詞,我也是去年通過了考試。
國際航空運輸協會
國際航空運輸協會 (International Air Transport Association -- IATA) 是一個由世界各國航空公司所組成的大型國際組織,其前身是1919年在海牙成立並在二戰時解體的國際航空業務協會。1944年12月,出席芝加哥國際民航會議的一些政府代表和顧問以及空運企業的代表聚會,商定成立一個委員會為新的組織起草章程。1945年4月16日在哈瓦那會議上修改並通過了草案章程後,國際航空運輸協會成立。總部設在加拿大蒙特利爾,執行機構設在日內瓦。
協會的宗旨是「為了世界人民的利益,促進安全、正常和經濟的航空運輸,扶植航空交通,並研究與此有關的問題」;「對於直接或間接從事國際航空運輸工作的各空運企業提供合作的途徑」;「與國際民航組織及其他國際組織協力合作」。凡國際民航組織成員國的任何空運企業,經其政府許可都可成以為會員。從事國際飛行的空運企業為正式會員,只經營國內航班業務的為准會員。
截至2002年5月,國際航空運輸協會共有264會員:北美16個;北大西洋1個;歐洲100個;中東21個;非洲36個;亞洲49個;南美21個;太平洋6個;中美洲14個。年度大會是最高權力機構;執行委員會有27個執行委員,由年會選出的空運企業高級人員組成,任期三年,每年改選1/3,協會的年度主席是執委會的當然委員。常設委員會有運輸業務、技術、財務和法律委員會;秘書處是辦事機構。在新加坡、日內瓦、貝魯特、布宜諾斯艾利斯、華盛頓設地區運輸業務服務處;在曼谷、日內瓦、倫敦、內羅畢、里約熱內盧和達喀爾設地區技術辦事處;在日內瓦設清算所。協會的基本業務包括:國際航空運輸規則的統一,業務代理,空運企業間的財務結算,技術上合作,參與機場活動,協調國際航空客貨運價,航空法律工作,幫助發展中國家航空公司培訓高級和專門人員。出版物為《國際航空運輸協會評論》(季刊),英文版。
國際航空運輸協會的活動分為三個種:1、同業活動——代表會員進行會外活動,向具有權威的國際組織和國家當局申述意見,以維護會員的利益;2、協調活動——監督世界性的銷售代表系統,建立經營標准和程序,協調國際航空運價;3、行業服務活動——承辦出版物、財務金融、市場調研、會議、培訓等服務項目。通過上述活動,統一國際航空運輸的規則和承運條件,辦理業務代理及空運企業間的財務結算,協調運價和班期時刻,促進技術合作,參與機場活動,進行人員培訓等。
1993年8月,中國國際航空公司、中國東方航空公司和中國南方航空公司正式加入該組織。 1994年4月15日,該協會在北京設立了中國代理人事務辦事處。1995年7月21日,中國國際旅行社總社正式加入該組織,成為該協會在中國大陸的首家代理人會員。 1998年廈門航空公司,2000年海南航空公司,2001年山東航空公司,2002年深圳航空公司,2003年新疆航空公司,雲南航空公司,上海航空公司分別成為IATA的准會員。
國旅總社取得該組織指定代理人資格後,國旅便有權使用國際航協代理人的專用標志,可取得世界各大航空公司的代理權,使用國際航協的統一結算系統,機票也同世界通用的中性客票相同。1997年3月3日,中國西南航空公司正式成為國際航協的多邊聯運協議成員。多邊聯運協議(MITA)的主要職能是為成員航空公司進行旅客、行李、貨物的接收、中轉、更改航程及其他相關程序提供統一的標准,成員航空公司間可互相銷售而不必再簽雙邊聯運協議。這一協議使成員公司相互接受運輸憑證,使用標準的國際航空運輸協會客票和貨單,將世界各航空公司各自獨立的航線,結合成為有機的全球性航空運輸網路。全球共有300家航空公司加入該協議。中國西南航空公司是中國民航繼國航、東航、南航之後,第四家成為MITA成員的航空運輸企業
FIATA簡介
國際貨運代理協會聯合會(FIATA),成立於1926年5月31日奧地利的維也納,擁有97個國家級會員和2600多個個體會員,是全球運輸行業中最大的非政府和非盈利性國際組織,具有廣泛的國際影響,代表了世界上144個國家與地區的40,000多個貨運代理公司和800-1000多萬從業人員。
作為國際貨運代理行業的代言人,FIATA長期以來一直被聯合國經社理事會(ECOSOC)、聯合國貿發會(UNCTAD)和聯合國貿易法律委員會(UNCITRAL)等國際組織當作運輸咨詢顧問。同時,長期以來,FIATA一直被許多政府間和非政府間的國際組織視作貨運代理行業的代言人,如國際商會(ICC)、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國際鐵路運輸聯盟(UIC)、國際公路運輸聯盟(IRU)、國際海關組織(WCO)、世界貿易組織(WTO)等等。
FIATA的宗旨
1.團結全球貨運代理行業;
2.以顧問或專家的身份出席與運輸有關的國際會議或參加相關團體組織,代表、促進和保護貨運代理行業利益;
3.通過發布信息和出版物的方式宣傳貨運代理服務,讓世界更廣泛地了解貨運代理行業;
4.通過促進和統一國際貨運代理標准交易條件,改進和提高服務質量;
5.幫助貨運代理進行職業培訓、處理責任保險問題、推進電子商務包括電子數據交換等廣泛應用。
FIATA組織機構
FIATA通常每年九月在全球不同的城市組辦一次世界性的代表大會,也稱年會;每年三月在瑞士總部舉辦工作會議。
FIATA下設三個研究機構,即空運、海關事務和多式聯運研究機構。
FIATA還設有五個顧問團,即危險品運輸、信息技術、法律公共關系和職業培訓。
FIATA 還會根據需要增設臨時的工作組。
FIATA 設有四個地區委員會,非洲和中東、美洲、亞太以及歐洲委員會
多年來,FIATA 在統一運輸單證、制定貨運代理示範法方面取得了世人矚目的成就,特別是FIATA多式聯運提單在全球60多個國家貨運代理業務中使用,其背面條款得到了國際商會和國際銀行界的廣泛認可。
中國國際貨運代理協會2001年3月正式成為FIATA的國家級協會會員。會長羅開富現任FIATA擴大主席團的副主席。
FIATA貨運代理資格證書
FIATA貨運代理資格證書,是一項重要的貨運代理行業統一的資格培訓和考試項目,於1995年向全球貨運代理人推出。目的是為了整體提高從業人員的水平,同時也為了統一並規范全球貨運代理資格證書的培訓和考試,是目前世界上貨代從業人員含金量最高的證書。許多國家的政府主管或其代理機構,在審批或年審國內貨運代理公司時,都把「FIATA貨運代理資格證書」的持有者人數作為一項硬性指標。
中國國際貨運代理協會(CIFA)在開展國內培訓方面取得了重大進展。經過申辦,2004年9月,FIATA總部正式授權CIFA為中國唯一有資質從事「FIATA貨運代理資格證書」培訓和考試的組織。2005年1月31日,中國國際貨運代理協會和對外經濟貿易大學簽署了合作協議,決定在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成立「FIATA貨運代理資格證書中國考試中心」,並授權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作為該證書在北京地區的培訓點。根據CIFA的培訓計劃並經FIATA總部認定,中國國際貨運代理協會將在北京、上海、大連、青島、廈門及廣州先行開展FIATA貨運代理證書的培訓及考試工作。
⑧ 我國參加的國際鐵路運輸組織,有多少國家參加
國際鐵路聯盟 --International Union of Rail ways,有200多個成員,活躍成員國80多個,多為歐洲、亞洲、澳洲、非洲等鐵路發達國家。
鐵盟 UIC成立於1922年12月1日,盟址設在巴黎。成立時有27個國家的 46個鐵路機構參加。中國鐵路於1979年6月在鐵盟內恢復活動。比如集裝箱上面,IC33是中國注冊的標志。只要有UIC的標志,就能暢通於所有的鐵路聯盟國家。
⑨ 什麼是國際鐵路貨運聯運,簡答
國際鐵路貨物聯運指使用一份統一的國際聯運單據,由鐵路部門負責經過兩國或者兩國以上鐵路的全程運送,並且由一國鐵路當局向另一國移交貨物時,不需發貨人和收貨人參加。國際鐵路貨物聯運通常是基於《國際鐵路貨物運送公約》或《國際鐵路貨物聯運協定》進行的。我國對朝鮮、俄羅斯的大部分進出口貨物都是採用國際鐵路聯運的方式運送的。國際鐵路貨物聯運的單據主要是鐵路運單正本和副本。
在國際鐵路貨物聯運方式下,發送國鐵路的運送費用,按發送國鐵路的國內運價計算;到達國鐵路的運送費用,按到達國鐵路的國內運價計算;過境國鐵路的運送費用,按國際鐵路聯運協定統一過境運價規程(統一貨價)的規定計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