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國際象棋規則什麼棋子可以吃什麼棋子
第1條
棋盤
國際象棋對局由雙方在一塊稱為「棋盤」的正方形板上走動棋子來進行。
1.1
棋盤由64個大小相同,深("黑格")淺("白格")相間的方格組成.
1.2
棋盤置於對局者之間,雙方的右下角須是白格.
1.3
8排垂直的格子稱為"直線"
1.4
8排水平的格子稱為"橫線"
1.5
同色格組成的角角相觸的各地稱為"斜線".
第2條
棋子
2.1
對局開始時,對局一方有16個淺色棋子("白棋"),另一方有16個深色棋子("黑棋")
2.2這些棋子如下:
一個白王
一個白後
兩個白車
兩個白象
兩個白馬
八個白兵
一個黑王
一個黑後
兩個黑車
兩個黑象
兩個黑馬
八個黑兵
第3條
行棋權
3.1對局首先應由執白棋一方走出,雙方輪流走棋,每次各走一著,直至對局完成
3.2一方著法完畢,稱這為另一方"行棋"
第4條
一著棋的基本定義
4.1
除易位[見第5.1條(2)]以外,棋手將一個棋子從一格移到另一格,無論該格是空格或被對方棋了占據,均為一著.
4.2除參加易位的車[見第5.1條(2)],以及馬(見第5.5條)以外,任何棋子都不能越過被其他棋子占據的格子.
4.3一個棋子走到被對方棋子占據的格子並吃掉那個棋子,仍算一著,吃子的一方必須立即把被吃掉的棋子從棋盤上拿走.[關於"吃過路兵"見第5.6條(3)]
第5條
棋子的走法
5.1王
(1)除易位時外,王可走到未被對方棋子攻擊的任何相鄰格子.
(2)易位是由王已方任何一個車一起進行仍被視作王的一著的走法,其進行方式如下:王從原始位置向任何一圍的方向橫移兩格,然後那人橫越過王而置於王剛經過的格子.
(3)如果一方先觸摸車一起然後再觸摸王,那麼他不能用那個車進行易位,這種情況須按第7.2和7.3條處理
(4)如果一方在准備易位時觸摸了王,或者同時觸摸了王和車,然後發現易位不合規則,他可以選擇走王或者向另一翼易位,前提是向那一翼易位是合乎規則的,如果王沒有合乎規則的走法,該方有權造反走任何規則的著法.
(5)不符合規則的易位:
(一)王已經移動過,或者
(二)用來易位的車已經移動過.
(6)下列情況暫不能易位:
(一)王的原始格子或者將要越過的格子或者將要佔據的格子正受到對方棋子的攻擊,或者
(二)王和用來易位的車之間尚有別的棋子
5.2後
後可走到它所在的直線,橫線或斜線上的任何格子(除受第4.2條限制外).
5.3
車
車可走到它所在的直線和橫線上任何格子(除受第4.2條限制外)>
5.4
象
象可走到它所在斜線上的任何格子(除受第4.2限制外)
5.5
馬
馬的走法由兩個不同
步驟組成,先沿橫線或直線走一格,然後沿斜線離原格方向一格,在走第一格時即使該格已有棋子占據也仍可行走
5.6兵
(1)兵只能朝前走
(2)除吃子以外,兵可從原始位置起沿所在直線和向前走一格或兩格(所佔據格子必須是空格).以後每次只能沿直線向前走一格.吃子時,只能吃它斜前方一格的棋子.
(3)當兵處於攻擊對方兵從原始格子一次走兩格所經過的格子時,可以把後者走兩格當作走一格而吃掉它,這種吃法只能在對方以該方式走兵後立即進行,稱為"吃過路兵".
⑵ 國際象棋棋子之間的吃法
國際象棋不存在像軍棋那樣大吃小的關系,而是像中國象棋那樣,只要你可以走的路程上有對方的棋子你就可以吃掉。
因為不存在大吃小的關系,所以網上資料都是關於它的走法、布局等,而沒有吃法、大小關系。雖然國際象棋與中國象棋走法相似,但也存在有不一樣的地方,比如兵只能往兩邊吃等,需要大家好好學習。
(2)國際象棋什麼棋可以吃擴展閱讀:
國際象棋走棋規則
國際象棋是雙方對下的,一方用白棋,一方用黑棋。對局由執白者先行,每次走一步,雙方輪流行棋,直到對局結束。各種棋子的一般走法如下:
1、王(K):橫、直、斜都可以走,但每次限走一步。王是不可以送吃的,即任何被敵方控制的格子,己方王都不能走進去。否則,算「送王」犯規,三次就要判負。
除易位時外,王可走到不被對方棋子攻擊的任何相鄰格子,而且只能走一步(著)。
易位是由王和己方任何一個車一起進行的仍被視作王的一步(著)的走法。
2、後(Q):橫、直、斜都可以走,步數不受限制,但不能越子。
3、車(R):橫、豎均可以走,步數不受限制,不能斜走。除王車易位外不能越子。
4、象(B):只能斜走。格數不限,不能越子。開局時每方有兩象,一個占白格,一個占黑格。
5、馬(N):每步棋先橫走或直走一格,然後再往外斜走一格;或者先斜走一格,最後再往外橫走或豎走一格(即走「日」字)。可以越子,沒有中國象棋中的「蹩馬腿」限制。
6、兵(P):只能向前直走,每次只能走一格。但走第一步時,可以走一格或兩格。兵的吃子方法與行棋方向不一樣,它是直走斜吃,即如果兵的斜進一格內有對方棋子,就可以吃掉它而占據該格。
⑶ 國際象棋的棋子都是誰吃誰
除了王不可以吃王,其它的任何一種類型的棋子都可以互吃,例如:後可以吃後也可以吃車、馬、象和兵,其它棋子以此類推都是同樣的道理。如果有棋子對另一方的王進行了「將軍」而對方有沒辦法「應將」的話,就是「將死」。
國際象棋規則規定:將死一方王的一方獲勝。
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到你^_^
⑷ 國際象棋能吃王嗎
國際象棋除了王不能吃王,其他的棋子都是可以互吃的,但是下棋的過程中不能送王,王被將死之後就輸了,所以在下棋的過程中不能給對方送王,否則就是違例。
象棋中的王是可以橫、直、斜走的,但是每次走的數量限制為一步,還有就是王和車在特殊情況下是可以互換位置的,但是是在王和車都沒走過的前提下,互換的時候行棋途中或起點和目的地王不會受到對方棋子的攻擊。
國際象棋的吃子和中國象棋的規則相似,行棋能走到的地方,就可以將對方的棋子吃掉。
國際象棋中的車是橫、豎都可以走的,步數是不受限制的,但是不能斜方向走,除了王車易位外還不能越子。
象在走的時候只能斜走,不能越子行棋,開局的時候各有兩個象,一個占白格,一個占黑格。
馬在走的時候是先橫走或直走一格,然後再往外斜走一格,還可以先斜走一格再往外橫走或豎走一格,馬是可以越子行走的。
⑸ 國際象棋中吃子的規則是怎樣的
行棋規則:
王(K):橫、直、斜都可以走,但每次限走一步。王是不可以送吃的,即任何被敵方控制的格子,己方王都不能走進去。否則,算「送王」犯規,三次就要判負。
(1)除易位時外,王可走到不被對方棋子攻擊的任何相鄰格子,而且只能走一步(著)。
(2)易位是由王和己方任何一個車一起進行的仍被視作王的一步(著)的走法。
後(Q):橫、直、斜都可以走,步數不受限制,但不能越子。
車(R):橫、豎均可以走,步數不受限制,不能斜走。除王車易位外不能越子。
象(B):只能斜走。格數不限,不能越子。開局時每方有兩象,一個占白格,一個占黑格。
馬(N):每步棋先橫走或直走一格,然後再往外斜走一格;或者先斜走一格,最後再往外橫走或豎走一格(即走「日」字)。可以越子,沒有中國象棋中的「蹩馬腿」限制。
兵(P):只能向前直走,每次只能走一格。但走第一步時,可以走一格或兩格。兵的吃子方法與行棋方向不一樣,它是直走斜吃,即如果兵的斜進一格內有對方棋子,就可以吃掉它而占據該格。
特殊著法
除了棋子的一般著法外,國際象棋中存在下面三種特殊著法:
吃過路兵:如果對方的兵第一次行棋且直進兩格,剛好形成本方有兵與其橫向緊貼並列,則本方的兵可以立即斜進,把對方的兵吃掉,並視為一步棋。這個動作必須立刻進行,緩著後無效。記錄時記為 「en passant」 或 「en pt」, 法語中表示 「路過」。
兵升變:本方任何一個兵直進達到對方底線時,即可升變為除「王」和「兵」以外的任何一種棋子,可升變為「後」、「車」、「馬」、「象」,不能不變。這被視為一步棋。升變後按新棋子的規則走棋。
王車易位:每局棋中,雙方各有一次機會,讓王朝車的方向移動兩格,然後車越過王,放在與王緊鄰的一格上,作為王執行的一步棋。王車易位根據左右分為"長易位"(後翼易位,記譜記為0-0-0)和"短易位"(王翼易位,記譜記為0-0)。王車易位是國際象棋中較為重要的一種戰略,它涉及王、車兩種棋子,是關鍵時刻扭轉局勢或解殺還殺的手段。
(5)國際象棋什麼棋可以吃擴展閱讀:
比賽規則:
1、白先黑後
比賽時,規定白棋先走,黑棋後走,雙方輪流走棋,一次走一步棋。國際象棋屬於零和游戲,零和游戲又被稱為游戲理論或零和博弈,源於博弈論(game theory)。是指一項游戲中,游戲者有輸有贏,一方所贏正是另一方所輸,而游戲的總成績永遠為零。
2、摸子走子(摸子動子)
在對局中,行棋方用手觸摸了自己方面的某個棋子,就必須走動它。只有當所觸摸的棋子根本無法走動時,才可以另走別的棋子。如果用手觸摸了對方的棋子,就必須吃掉它。只有當自己任何一個棋子都無法吃它時,才允許走別的著法。如果預先說明自己的意圖,則可以在棋子所在格子擺正一個或者更多的棋子。
3、落子無悔
一著棋走了之後,手已離開棋子,就不能再改走它著。如果這時行棋方的手還沒離開這個棋子,還可另改其他格位,但必須按「摸子走子」原則走動這個棋子。
⑹ 國際象棋的任何子都可以吃王嗎
可以,任何棋子都可以吃王。
但對於王來說,規則比較特殊一點,即王不能拿去送吃,即不能把王移動到對方棋子可以吃的位置。所以就有了逼和的概念,即一方其他的棋子走不出合乎規則的走法,而王能走到的地方都被對方棋子所控制,此時為和棋,與中國象棋是不一樣的。
行棋規則
國際象棋是雙方對下的,一方用白棋,一方用黑棋。對局由執白者先行,每次走一步,雙方輪流行棋,直到對局結束。各種棋子的一般走法如下:
王(K):橫、直、斜都可以走,但每次限走一步。王是不可以送吃的,即任何被敵方控制的格子,己方王都不能走進去。否則,算「送王」犯規,三次就要判負。
(1)除易位時外,王可走到不被對方棋子攻擊的任何相鄰格子,而且只能走一步(著)。
(2)易位是由王和己方任何一個車一起進行的仍被視作王的一步(著)的走法。
後(Q):橫、直、斜都可以走,步數不受限制,但不能越子。
車(R):橫、豎均可以走,步數不受限制,不能斜走。除王車易位外不能越子。
象(B):只能斜走。格數不限,不能越子。開局時每方有兩象,一個占白格,一個占黑格。
馬(N):每步棋先橫走或直走一格,然後再往外斜走一格;或者先斜走一格,最後再往外橫走或豎走一格(即走「日」字)。可以越子,沒有中國象棋中的「蹩馬腿」限制。
兵(P):只能向前直走,每次只能走一格。但走第一步時,可以走一格或兩格。兵的吃子方法與行棋方向不一樣,它是直走斜吃,即如果兵的斜進一格內有對方棋子,就可以吃掉它而占據該格。
(6)國際象棋什麼棋可以吃擴展閱讀
中國象棋與國際象棋比較研究
1、起源
中國象棋和國際象棋都形成於公元5世紀左右,從棋盤和棋子的結構上來看,兩種棋的同源性是毋庸置疑的,目前比較權威的說法是象棋起源於印度,由印度傳入中國。很多中國的學者持反對意見,因此考古學上對此研究得很多,分歧也很大。
造成分歧的原因有兩個,一是中外考古學的交流不夠充分,二是中國人有希望象棋起源於中國的主觀意願。不管意見如何,都說明中國和西方很早就有文化交流,象棋的形成就是中西文化交流的產物。
2、文化背景
象棋的每一種棋子走法都具有象徵意義,它們或多或少體現了當時的社會價值,研究象棋文化背景的人很多,他們的意見是一致的,中國象棋更多地反映了幾千年禁錮的封建制度,而國際象棋則反映了西方資本主義萌芽階段的歷史背景。(參考學術論文《從國際象棋與中國象棋的異同看中西方文化的差異》,武漢體育學院學報,第37卷,第5期,2003年9月)
3、群眾基礎
由於中國象棋簡單易學,以及中國人口眾多,因此中國象棋的群眾基礎比國際象棋廣泛。至於國際象棋在歐美的普及程度,比起中國象棋在中國的普及程度,肯定要差很多。因為就國際象棋的難度而言,要掌握這門棋必須經過比較正規的培訓,但並不是每個人都有機會接受這種培訓的,就像圍棋在中國得不到很好的普及一樣。
4、社會價值
象棋的社會價值包括很多方面,它是一種娛樂方式,一種開發智力的游戲,它可以培養人們作出決策的能力,鍛煉人們承受輸贏的能力,等等。同時,象棋還具有其他作用,例如報紙上經常會刊登象棋的排局,排局的創作和解答過程就如同詩詞的創作和欣賞過程,從這個意義上講,象棋是一種藝術,在這一點上中國象棋表現得尤為突出。
在電子時代,象棋成了人腦和電腦較量的平台,自從國際象棋棋王卡斯帕羅夫挑戰IBM的「深藍」以來,這樣的活動就沒有停止過,目的不在於讓人腦和電腦比個高下,而是謀求其中的商業利益,從這個意義上講,象棋又在參加社會經濟活動,這一點國際象棋比中國象棋領先得多。
5、研究目的
很多棋迷同時擅長中國象棋和國際象棋,現在這樣的棋迷隊伍正日益壯大。中國象棋和國際象棋存在很多共同點,也存在很多區別,可能有人要問,兩種棋的學習是相互妨礙的,還是相互獨立的,還是相互促進的?本文的回答顯然是相互促進的,為此,需要對中國象棋和國際象棋做系統的比較研究。
比較研究的目的有兩個,一是找出彼此技術上的共同點,使得學習上不要花費重復的精力,二是找出它們的重大區別,使得棋手在技術的掌握上不致於混淆,通過比較來加深印象,這樣棋手會把技術上的特點會掌握得更好。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國際象棋
⑺ 國際象棋吃子規則
兵:可以吃任何前進中斜一格的子。進到對方底線後可以變成你所想要的任何子。
車:可以吃所有橫、豎直線中的子。
馬:可以吃所有日字格中的子。沒有壓馬腳的限制。
象:可以吃所有斜線中的子。
後:可以吃米字中的所有子,就是橫、豎、斜線中。
皇:可以吃所有他周圍一格內的子,共8格。
2000年11月土耳其伊斯坦布爾第71屆國際棋聯通過的英文文本是國際棋聯國際象棋規則的正式文本(本規則是以此為藍本的中譯本)。本規則條文中出現的「他」和「他的」為無性別用語,男女棋手均適用。(即國際棋聯國際象棋規則,2001年7月1日起生效)
比賽規則:
1、白先黑後
比賽時,規定白棋先走,黑棋後走,雙方輪流走棋,一次走一步棋。國際象棋屬於零和游戲,零和游戲又被稱為游戲理論或零和博弈,源於博弈論(game theory)。是指一項游戲中,游戲者有輸有贏,一方所贏正是另一方所輸,而游戲的總成績永遠為零。
2、摸子走子(摸子動子)
在對局中,行棋方用手觸摸了自己方面的某個棋子,就必須走動它。只有當所觸摸的棋子根本無法走動時,才可以另走別的棋子。如果用手觸摸了對方的棋子,就必須吃掉它。只有當自己任何一個棋子都無法吃它時,才允許走別的著法。如果預先說明自己的意圖,則可以在棋子所在格子擺正一個或者更多的棋子。
⑻ 象棋里什麼可以吃什麼
正統的象棋里任何棋子都可以吃任何棋子,要根據棋子的規定走法才可以吃到對方的棋子。
相關下法:
1.帥(將):帥(將)是棋中的首腦,只能在九宮之內活動,可上可下,可左可右,每次走動只能按豎線或橫線走動一格。帥與將不能在同一直線上直接對面,否則走方判負。
2.仕(士):只能在九宮內走動。它的行棋路徑只有九宮內的四條斜線。
3.相(象):每次循對角線走兩格,俗稱「象飛田」。相(象)的活動范圍限於河界以內的本方陣地,不能過河,且如果它走的田字中央有一個棋子,就不能走,俗稱「塞象眼」。
4.車:無論橫線、豎線均可行走,只要無子阻攔,步數不受限制。
5.炮:炮在不吃子的時候,移動與車完全相同。當吃子時,己方和對方的棋子中間必須間隔1個棋子。
6.馬:馬走動的方法是一直一斜,即先橫著或直著走一格,然後再斜著走一個對角線,俗稱「馬走日」。
7.兵(卒):兵(卒)在未過河前,只能向前一步步走,過河以後,除不能後退外,允許左右移動,但也只能一次一步。
(8)國際象棋什麼棋可以吃擴展閱讀
相關背景:
象棋是一種雙方對陣的競技項目。棋子共有三十二個,分為紅黑兩組,各有十六個,由對弈的雙方各執一組。帥與將;仕與士;相與象;兵與卒的作用完全相同,僅僅是為了區別紅棋和黑棋而已。
整個棋盤以「河界」分為相等的兩部分。規則規定按九條豎線從右至左用中文數字一至九來表示紅方的每條豎線,用阿拉伯數字1隻至9來表示黑方的每條豎線。己方的棋子始終使用己方的線路編號,無論棋子是否「過河」。
對弈開始之前,紅黑雙方應該把棋子擺放在規定的位置。任何棋子每走一步,進就寫「進」,退就寫「退」,如果像車一樣橫著走,就寫「平」。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象棋
⑼ 國際象棋吃子規則是什麼
國際象棋吃子規則是:棋子是由黑白兩種棋子組成;一方用白棋,一方用黑棋。對局由執白者先行,每次走一步,雙方輪流行棋,直到對局結束,玩家棋子移動到的位置如果有對方的棋子,則吃掉對方的這個棋子。
兵:可以吃任何前進中斜一格的子,進到對方底線後可以變成你所想要的任何子。
車:可以吃所有橫、豎直線中的子。
馬:可以吃所有日字格中的子。沒有壓馬腳的限制。
象:可以吃所有斜線中的子。
後:可以吃米字中的所有子,就是橫、豎、斜線中。
皇:可以吃所有他周圍一格內的子,共8格。
(9)國際象棋什麼棋可以吃擴展閱讀:
一種二人對弈的戰略棋盤游戲,棋盤由64個黑白相間的格子組成,黑白棋子各16個,多用木或塑膠製成,也有用石塊製作,是一種把戰略戰術和純技術融為一體的理想游戲。
國際象棋起源於亞洲,後由阿拉伯人傳入歐洲,成為國際通行棋種,是一項智力競技運動,曾一度被列為奧林匹克運動會正式比賽項目。棋盤為正方形,由64個黑白相間的格子組成,棋子分黑白兩方共32枚,每方各16枚。
⑽ 國際象棋里王可以吃王嗎
不能。國際象棋中除了王不能吃王,其它棋子都可以互吃。
對於王來說,規則比較特殊一點,即王不能拿去送吃,即不能把王移動到對方棋子可以吃的位置。
所以就有了逼和的概念,即一方其他的棋子走不出合乎規則的走法,而王能走到的地方都被對方棋子所控制,此時為和棋,與中國象棋是不一樣的。
國王是國際象棋中對勝負起最終決定作用的棋子,黑白雙方各有一個,與中國象棋中的帥或將類似,國際象棋中雙方爭奪的最終目標就是抓到對方的國王,當然也要保證己方的國王不被抓到。
不能在走棋的過程中把國王暴露在對方的攻擊范圍從而送給對方吃,否則判違例一次,重走這一步,如果累計三次違例就會判輸。
(10)國際象棋什麼棋可以吃擴展閱讀:
國際象棋的基本規定:國際象棋由黑白兩棋組成,執白先行,國際象棋的對局目的是把對方的王將殺。
一方的王受到對方棋子攻擊時,稱為王被照將,攻擊方稱為"將軍",此時被攻擊方必須立即"應將"(包括墊將、避將、消將)。如果無法應將,王即被將死,攻擊方取勝。除"將殺"外,還有"超時判負"與"和棋"。
王(K):橫、直、斜都可以走,但每次限走一步。王是不可以送吃的,即任何被敵方控制的格子,己方王都不能走進去。否則,算「送王」犯規,三次就要判負。
(1)除易位時外,王可走到不被對方棋子攻擊的任何相鄰格子,而且只能走一步(著)。
(2)易位是由王和己方任何一個車一起進行的仍被視作王的一步(著)的走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