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國際象棋中,用什麼方法來記錄棋的位置
國際象棋的棋子分別用一下大寫英文字母表示
王:K
後:Q
車:R
象:B
馬:N
兵:P(實際記錄中一般不會寫P)
棋盤為8*8正方形,白方的最左邊至右邊為a-h線,白方第一線至黑方底線為1-8;某一個位置即為a1、b2等。線路以小寫記錄
對於棋子位置的移動,通過 棋子的英文字母+目標位置 來記錄,如:
王移動到e4位置則記錄為Ke4
後移動到e4位置則記錄為Qe4
車移動到e4位置則記錄為Re4
象移動到e4位置則記錄為Be4
馬移動到e4位置則記錄為Ne4
兵移動到e4位置則直接記錄為e4
記錄吃子時可以使用「x」符號(正式書本的對局記錄會用,平時自己的記錄不需要,與一般記錄一樣即可)。其中兵的吃子需要變線,記錄為原來所在線路+吃子後所在線路,如兵從d線吃到c線,則記錄為dc即可,也可記錄為dxc5
另外短易位記錄為0-0,長易位記錄為0-0-0
B. 國際象棋棋盤共有幾種線,分別是什麼
共有兩種線,分別是:8條直線從白方左邊到右邊分別用小寫字母a、b、c、d、e、f、g、h表示。8條橫線從白方到黑方分別用數字1、2、3、4、5、6、7、8表示。
棋盤為正方形,由64個黑白(深色與淺色)相間的格子組成;棋子分黑白(深色與淺色)兩方共32枚,每方各16枚。
雖然漢語稱之為西洋棋或國際象棋,但是實際上它起源於亞洲,後由阿拉伯人傳入歐洲,成為國際通行棋種,也是一項智力競技運動,曾一度被列為奧林匹克運動會正式比賽項目。
國際象棋的著法有過許多次變革。早先,王的走法雖與現代一樣,但據說是可以被吃掉的。關於王車易位的特權是從16世紀上半葉才開始有的,這是歐洲人的一項創造發明。皇後的威力曾經有過多次奇妙的改變。
過去,皇後並不是最強的棋子,它只能斜走1格,與象棋的士非常類似。雙方的皇後只能在不同顏色的格子上斜走,因此不能相遇。皇後具有現在這樣強大的威力,大約是在15世紀中葉以後。兵在過去只能前進1格,第1次走動時也一樣,一直到16世紀初,兵的威力才提高到現在這樣。
兵到達第8格,過去只能升變為皇後,不能升變成別的棋子。只有車和馬的走法一直沒有改變。至於國際象棋的棋盤,在13世紀以前是不分黑白格的。
(2)國際象棋棋盤如何標注擴展閱讀:
除了棋子的一般著法外,國際象棋中存在下面三種特殊著法:
1、吃過路兵:如果對方的兵第一次行棋且直進兩格,剛好形成本方有兵與其橫向緊貼並列,則本方的兵可以立即斜進,把對方的兵吃掉,並視為一步棋。這個動作必須立刻進行,緩著後無效。記錄時記為 「en passant」 或 「en pt」, 法語中表示 「路過」。
2、兵升變:本方任何一個兵直進達到對方底線時,即可升變為除「王」和「兵」以外的任何一種棋子,可升變為「後」、「車」、「馬」、「象」,不能不變。這被視為一步棋。升變後按新棋子的規則走棋。
3、王車易位:每局棋中,雙方各有一次機會,讓王朝車的方向移動兩格,然後車越過王,放在與王緊鄰的一格上,作為王執行的一步棋。王車易位根據左右分為"長易位"(後翼易位,記譜記為0-0-0)和"短易位"(王翼易位,記譜記為0-0)。
王車易位是國際象棋中較為重要的一種戰略,它涉及王、車兩種棋子,是關鍵時刻扭轉局勢或解殺還殺的手段。
C. 國際象棋棋盤怎麼畫
國際象棋棋盤是有8縱8列黑白相間的64個格子組成的棋盤,棋盤是不對稱的,要畫國際象棋的棋盤,首要要確定起始格子的顏色,一般選白方最左邊的A1格,A1格是黑色的,國際象棋靠近白方的橫向格子從左至右標記為A、B 、C、D、E、F、G、H,左邊縱向格子從下往上標記為1、2、3、4、5、6、7、8,這樣64個格子都可以有兩個符號標注出來。先畫好8縱8列交叉形成的64個格子,根據黑色的A1格以及相鄰格子不同色的規律,可依次畫出整個棋盤的顏色。
D. 國際象棋怎麼表示棋子位置
國際象棋棋盤為正方形,由橫縱各8格、顏色一深一淺交錯排列的64個小方格組成.
8條橫格分別用小寫字母a、b、c、d、e、f、g、h表示.
8條豎格分別用數字1、2、3、4、5、6、7、8表示.
這樣每個格子的坐標都可以用字母+數字的形式來標識.
棋子名後面跟字母加數字.如Ke1,代表的是國王在 e1格.
E. 國際象棋和中國象棋有什麼區別
中國象棋和國際象棋的區別:
6、國際象棋中是沒有「炮」這個兵種。這說明在國際象棋發明時西亞和歐洲在戰爭中還沒有「炮」這個兵種。而中國象棋中雙「炮」的設置則充分表明火炮已經在當時的中國戰爭得到廣泛運用,並成為一個獨立兵種存在。
中國象棋和國際象棋可能確實都來自中國古代。但當他們踏上不同的發展之路後,隨著所處環境的變化,已經演變成兩種風格迥異的游戲。
F. 國際象棋怎麼下那些棋子的名稱叫什麼
國際象棋的規則和下法 國際象棋由黑白兩棋組成,執白先行。國際象棋的對局目的是把對方的王將死。 一方的王受到對方棋子攻擊時,稱為王被照將,攻擊方稱為"將軍",此時被攻擊方必須立即"應將"。如果無法避開將軍,王即被將死,攻擊方取勝。除"將死"外,還有"超時判負"與"和棋"。
棋盤
國際象棋盤由64個大小相同,深(黑格)淺(白格)相間的方格組成。雙方的右下角須是白格。8排垂直格子稱為直線。8排水平的格子稱為橫線。同色格組成的角角相觸的各地稱為斜線。
棋子
對局開始時,對局一方有16個淺色棋子("白棋"),另一方有16個深色棋子("黑棋")
這些棋子如下: 一個白王 一個白後 兩個白車 兩個白象 兩個白馬 八個白兵 一個黑王 一個黑後 兩個黑車 兩個黑象 兩個黑馬 八個黑兵
對局首先應由執白棋一方走出,雙方輪流走棋,每次各走一著,直至對局完成
規則
除易位以外,棋手將一個棋子從一格移到另一格,無論該格是空格或被對方棋了占據,均為一著。
除參加易位的車,以及馬以外,任何棋子都不能越過被其他棋子占據的格子。
一個棋子走到被對方棋子占據的格子並吃掉那個棋子,仍算一著,吃子的一方必須立即把被吃掉的棋子從棋盤上拿走。 棋子的走法
王
1. 除易位時外,王可走到未被對方棋子攻擊的任何相鄰格子。
2. 易位是由王已方任何一個車一起進行仍被視作王的一著的走法,其進行方式如下:王從原始位置向任何一圍的方向橫移兩格,然後那人橫越過王而置於王剛經過的格子。
3. 如果一方先觸摸車一起然後再觸摸王,那麼他不能用那個車進行易位。
4. 如果一方在准備易位時觸摸了王,或者同時觸摸了王和車,然後發現易位不合規則,他可以選擇走王或者向另一翼易位,前提是向那一翼易位是合乎規則的,如果王沒有合乎規則的走法,該方有權造反走任何規則的著法。
5. 不符合規則的易位:
王已經移動過,或者用來易位的車已經移動過。
6. 下列情況暫不能易位:
王的原始格子或者將要越過的格子或者將要佔據的格子正受到對方棋子的攻擊,或者
王和用來易位的車之間尚有別的棋子
後
後可走到它所在的直線,橫線或斜線上的任何格子。
車
車可走到它所在的直線和橫線上任何格子。
象
象可走到它所在斜線上的任何格子。
馬
馬的走法由兩個不同 步驟組成,先沿橫線或直線走一格,然後沿斜線離原格方向一格,在走第一格時即使該格已有棋子占據也仍可行走
兵
1. 兵只能朝前走
2. 除吃子以外,兵可從原始位置起沿所在直線和向前走一格或兩格(所佔據格子必須是空格)。以後每次只能沿直線向前走一格。吃子時,只能吃它斜前方一格的棋子。
3. 當兵處於攻擊對方兵從原始格子一次走兩格所經過的格子時,可以把後者走兩格當作走一格而吃掉它,這種吃法只能在對方以該方式走兵後立即進行,稱為"吃過路兵"。
4. 兵一旦到達底線,必須立即變換為與它相同顏色的後、車、馬、或象,這種變換仍被視作同一著,變換何種棋子由棋手選擇,不必考慮棋盤上是否還有同類的其他棋子,這種由兵變換為別的棋子的走法稱為"升變",升變的棋子立即生效。
G. 描述記譜法 國際象棋
讀譜記譜
各種記錄符號
x吃子
+將軍
++雙將
0-0短易位
0-0-0長易位
#將殺
=後升變為後
!好棋
!!妙棋
?壞棋
??劣著
?!有疑問的著法
!?值得關注的著法
+=白略優
+-白勝勢
∞形勢不明朗
=均勢
=+黑略優
-+黑勝勢
1-0或1:0白勝
0-1或0:1黑勝
1/2-1/2或1/2:1/2和棋
完整記錄:每走一步棋記下所走的棋子名稱(兵可以省略不記)和棋子走動前後的格子標志,用「—」連接表示走的步驟,用「×」連接表示吃子。
如「馬g1—f3"表示行走。」車a1×a7「表示吃子。
簡易記錄:簡易記錄只需標注所走的格子即可。
舉例上面的例子」馬f3「表示行走。」車×a7「表示吃子。
如果要更好地記錄或者是更快的可以用英文字母來代替之
例如:王可以寫成「K×a7「表示王吃a7的子,車是」R「,後是」Q「,馬是」N「,象是」B「兵就可以直接記錄要走哪就可以了!
雙方要寫出姓名、對局時間和地點,以一個回合為單位記錄。白方在左,黑方在右。
游戲術語
口訣
國際象棋盤,黑白雙色格;
格有六十四,橫豎各八行;
棋盤為方形,棋子格內放。
棋盤如何放?右下為白格;
對局白先走,此後輪流走;
棋子分黑白,共有三十二;
白棋十六枚,黑棋十六枚。
棋子共六種,擺法各不同;
車馬象後王,以及八個兵;
後王各一枚,兩枚車馬象;
後王中間放,位於第一行;
白後擺白格,黑後擺黑格;
白王擺黑格,黑王擺白格;
雙象兩邊擺,注意別擺錯!
一象王邊擺,一象後邊擺;
雙馬象邊擺,雙車馬邊擺;
八兵緊相鄰,位於第二行;
排成一字形,千萬要牢記。
棋子共六種,走法各不同;
王可橫豎斜,每步限一格;
後可橫豎斜,格數無限制;
國際象棋中,威力她最大;
象可斜著走,格數無限制;
黑白兩色象,注意別走錯;
一象走白格,一象走黑格;
馬可走日字,不受憋馬腿;
先直後斜走,先斜後直走;
兩種均可以,千萬要牢記;
車可橫豎走,格數無限制;
兵可直著走,不能向後退;
吃子要斜吃,每步限一格;
若兵被動過,只可走一格;
若兵未動過,可以走兩格;
可吃過路兵,亦可不吃他;
怎吃過路步;且看下描述:
本兵走兩格,對兵緊相鄰;
對兵吃本兵,吃法同斜吃;
對兵可不吃,過後不能吃;
此點很重要,千萬要牢記;
兵到最低格,必須要升變;
可升馬和象,亦升車和後;
王兵不可升,注意別記錯;
升變算一步,千萬要牢記。
王車可易位,每局限一次;
易位共兩種,長短各一種;
白棋易位時,必須先動王;
王車右易位,稱作短易位;
將王先移動,向右移兩格;
後將車移動,向左移兩格;
完成易位後,王車緊相鄰;
王車左易位,稱作長易位;
將王先移動,向左移兩格;
後將車移動,向右移三格;
完成易位後,王車緊相鄰;
黑棋易位時,同樣先動王;
王車右易位,稱作長易位;
將王先移動,向右移三格;
後將車移動,向左移兩格;
完成易位後,王車緊相鄰;
王車左易位,稱作短易位;
先將王移動,向左移兩格;
後將車移動,向右移兩格;
完成易位後,王車緊相鄰;
易位算一步,千萬要牢記;
是否能易位,且看這五點:
王車被動過,對方將軍時;
中間隔有子,格子受控時;
易完位被將,均不可易位;
若無此五點,易位才可以。
勝負如何定?且看這六點:
將死對方王,對方超賽時;
均判本方勝,千萬要牢記;
困斃對方王,長將對方王;
五十回合內,未吃一個子;
對方提議和,本方若同意;
均判雙方和,千萬要牢記。
只要多訓練,棋藝自然好!
H. 國際象棋棋盤字母
大寫字母代表棋子名稱,其中
K:王,Q:後,B:象,N:馬,R:車。兵可以不用寫出大寫字母
小寫字母a-h代表豎排,數字1-8代表橫排(這個一般棋盤上都有)
「1.e4 e5 2.Nf3 Nf6」完整的寫法是:
「1.e2-e4 e7-e5 2.Ng1-f3 Ng8-f6」
「-」前面的小寫字母加數字代表移動前的位置,後面的小寫字母加數字代表移動後的位置
後來規定,在不引起混淆的情況下,移動前的位置可以省略。
於是就有了簡單的記法「1.e4 e5 2.Nf3 Nf6」
I. 國際象棋用什麼方法記錄棋的位置
1.每一棋子應以其名稱的第一個字母以大寫方式表示。K表示王、Q表示後、R表示車、B表示象、N表示馬。
2.在使用第一字母表示棋子名稱時,允許棋手使用其國內慣用的第一字母來表示。
3.兵不用第一字母表示,而是通過該字母的省略來表示。
4.八條橫線(白方從左至右,黑方從右至左)分別以a、h、c、d、e、f、g、h這八個小寫字母表小。
5.八條直線(白方從下到上,黑方從上到下)分別以1、2、3、4、5、6、7、8這八個數字表示。因此,當原始局面時,白方棋子與兵被置於第1排、第2排橫線;黑方棋子與兵被置於第7排、第8排橫線。
6.按照以上規定,64格中的任何一格都可以通過一個字母與一個數字的結合來標識其獨特的位置。
7.棋子每走一著用該棋子名稱的第一個字母(1)及所到達的格子(2)來表示。(1)字母與(2)格子之間不用連接符號。兵的走法,只要用它所達到的格子來表示。
8.一方棋子吃去對方的子時,在前者名稱第一字母(1)與它所達到的格子(2)之間以"X"符號表示。
兵吃子時,不僅要標出所到達的格子,還要標出所離開的直線,並在此後加上「X」符號。如果吃
「過路兵」,標出所到達格子應是己方兵最後的停留處,並在有關記錄上加上「e.p」字樣。
9.如果同一方兩個相同的棋子都可以走到某一格,用下列方法記錄著法:
①如果兩個棋於都處於同一橫線上,用該棋子名稱的第一個字母(1)、所離開的直線(2)、所到達的格子(3)來表示。
②如果兩個棋子都處於同一直線,用該棋子名稱的第一字母(1)、所離開的橫線(2)、所到達的格子(3)來表示。
③如果兩個棋子處於不同的橫線與直線,宜用方法①。如系吃子,應在(2)與(3)之間加上「X」符號。
10.如果兩兵都可以吃對其同樣的某棋子或兵,兵的著法用所離開的直線字母(l)、「X」符號(2)、所到達的格子(3)來表示。
11.兵升變時,除記錄該兵所到達的位置外,還應在後面加上所升變棋子名稱的第一個字母。
常用縮略符號:
0—0:王與車h1或h8車易位(王翼易位)。
0—0—0:王與al車或a8車易位(後翼易位)
X:吃子、+:將軍、#:將死、e.p:吃過路兵。
J. 國際象棋盤怎麼畫
國際象棋的棋盤有8*8共64個棋格,相鄰的兩個棋格總是黑白相間。為了方便,我們可以用A——H,和1——8這些字母和數字來標志每個格子。
從棋盤的角度來說,國際象棋與我國淵源頗深。至少在5000年以前,在中國出現了8x8的線圖(甘肅永昌鴛鴦池遺址出土彩陶繪圖)。在公元前10世紀以前可以斷定已經有了「六博」這種古棋。公元前5世紀六博經過改革而成「塞戲」。孔子所說的「不有博弈者乎」(《論語》)這句話里,博弈即指六博和圍棋。史料記載公元6世紀(南北朝後期)北周武帝發明的「象戲」(569年)和唐代於地下發現的「百寶象棋」基本相同:8×8盤(64格),立體子,棋子擺在格子上面,也就是現代國際象棋的格局。
在笈多王朝時期(320~550年),古印度出現了「恰圖蘭加」,進入中東形成了「沙特蘭茲」。恰圖蘭加和沙特蘭茲譯成中文都是「四色棋」(或「四方棋」)。「沙特蘭茲」後來演變成「波斯象棋」並傳入歐洲,大約在15世紀末定型為現代國際象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