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國際知識 > 什麼是國際公司

什麼是國際公司

發布時間:2022-05-31 02:23:47

Ⅰ 國際公司是什麼

所謂國際公司,一把是指跨國公司。

Ⅱ 國際公司是什麼意思

就是公司的規模
有國內的
那麼就相應的
就會有國際的啦
通俗的說就是很牛

Ⅲ 國際企業的概念

1、廣義的國際企業,是指從事國際性貿易和生產經營活動的所有企業。
2、狹義的國際企業(International Enterprise,是指國際化經營水平發展到高級或成熟階段的跨國企業——是在兩個或兩個以上國家擁有或控制著生產和服務設施,並在母公司一元化決策體系下從事國際化經營活動的企業。

國際企業經營的基本動機
(一)擴大銷售;
(二)獲取資源;
(三)經營多元化。
二、國際企業的類型
1、按經營項目的性質劃分:
1)資源開采加工為主的國際企業:石油公司是典型代表;
2)傳統的加工製造為主的國際企業:通用、豐田、可口可樂等;
3)新技術產品為主的國際企業:微軟,思科、朗迅等;
4)服務業為主的國際企業:花旗銀行、麥肯錫咨詢等;
2、按公司決策體制進行分類
1)母國中心的決策體制(一個重點);
2)多元化的決策體制(多個重點);
3)全球為中心的決策體制(全球通盤考慮)。
二、國際企業的類型
(一)結構性標准
1、跨國的程度——至少2個
2、所有權的性質——多國所有者,產權分散
3、公司高管人員的國籍——多國
(三)行為特徵標准
它是指任何一個國際企業都應有全球性的戰略目標和設想。
1983年聯合國跨國發展中心發表的《發展中的世界跨國公司》報告定義為:
第一,包括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實體;
第二,在一個決策體系中進行經營,能通過一個或幾個決策中心採取一致對策或共同策略;
第三,各實體通過股權或其他方式形成的聯系,使其中的一個或幾個實體有可能對別的實體實施重大影響,特別是同其他實體分享知識資源和承擔責任。

3、按照公司內部的經營結構分類:
1)橫向型國際企業:母子公司產品與經營相同。母公司和子公司之間在產品和技術上沒有專業分工;為在國際企業內部分享技術,子公司事實上基本上是拷貝母公司的業務和知識體系。可口可樂、麥當勞等。
2) 垂直型國際企業(產品多樣化):母子公司產品與經營不同,但相互聯系。有兩種具體情況:一種是在一個產業鏈上進行上下游產品生產上的分工(石油化工:勘探、開采、提煉、加工製造、銷售);一種是在一種產品上進行不同加工程序業務上分工(機電產品、飛機、汽車、電子等最典型的是波音:各種元部件生產、裝配、測試、包裝、運輸)。
3) 混合型(產業多元化)國際企業。在公司內部,母子公司之間、子公司之間在產品或項目上沒有關聯性。如GE公司
第三章 對外直接投資理論
新古典國際資本流動理論
壟斷優勢理論
產品周期理論
內部化理論
國際生產折衷理論
比較優勢理論

第二節 壟斷優勢理論
海默通過對美國企業的實證分析,對外直接投資有諸如陌生環境、東道國消費歧視、外匯風險等,但仍然大量(尤其是壟斷性的工業)對外直接投資並獲得成功,一定是具有某些特定優勢彌補。
海默認為企業對外直接投資所具備的兩個條件:
一是企業必須擁有壟斷優勢,以抵銷在與當地企業競爭中的不利因素;
二是不完全市場的存在使得企業擁有和保持這種優勢;
二、對資本輸入(發展中)國家經濟的影響
1、增加東道國經濟發展的資金來源
2、推動東道國的技術進步和管理經驗積累
3、推動東道國經濟社會的現代化進程
4、不利影響:利潤流出;資源的流出;污染產業的輸入;技術和經濟上的以及甚至文化上的侵略和滲透。——反全球化運動根源
一、 對外直接投資的概念
1、概念 在所在國之外,以參與企業管理並取得某種程度的控制為目的的資本投資,並伴隨有經營能力、技術、設備等的資源綜合體的跨國界轉移。
2、與其他國際化經營活動的區別
與國際貿易區別——內部資源綜合體的跨國界轉移
與間接投資的區別——對企業有控制經營權
與資本流動(國際金融)的區別——綜合生產要素的流動
購並包括兼並、合並和收購
一、國際企業的特徵
1、國際化特徵——無國籍企業
2、對外直接投資是國際企業形成的基本手段——要求掌握企業控制權與經營權
3、內部一體化,戰略全球化。
戰略全球化,是指國際企業在確定自己的經營目標、戰略方針、戰略措施時,是以世界范圍為背景和依據的。
內部一體化,是指國際企業在戰略的確定、組織的運作、資源的利用等方面,都是將其所屬的各個國家的分支機構一並考慮的,內部具有統一性。
為了實現內部一體化條件下的戰略全球化,國際企業實行集中決策、分散經營的管理體制。
靈活性——內部統一靈活調整,輕舞的大象
4、技術內部化。國際企業在其龐大的組織體系內實現技術轉移是主體,從市場上獲得技術是其次。這樣做的兩點好處是,第一,防止技術流出;第二,最大限度發揮技術的效用。
二、國際生產折衷理論基本觀點
鄧寧認為,跨國公司的國際經營決策是由企業所有權優勢、內部化優勢、區位優勢決定的。這三種變數的不同組合決定了跨國公司在出口貿易、直接投資、許可證貿易之間的選擇。如果這三組變數同時滿足以下條件,跨國公司就會從事對外直接投資:
第一,企業有高於其他國家企業的壟斷優勢如知識技術優勢;
第二,企業通過內部市場來擴大對這些優勢的利用比出售或出租給外國公司更有利;
第三,企業在東道國結合當地要素投入來利用其擁有壟斷優勢要比利用母國要素投入更有利。
五、鄧寧的基本結論跨國公司對外直接投資時,壟斷優勢、內部化優勢、
區位優勢三者缺一不可。
僅有壟斷優勢:選擇許可證貿易方式;
具有壟斷優勢和內部化優勢;選擇出口貿易方式;
具備三者:選擇對外直接投資,如果具備了區位優勢,還選擇出口,就會失去獲得區位優勢的收益。
中心主義
認為自己的企業具有最好的經營方式,而完全不顧外界環境的差異。
多中心主義
認為各國的差異極大,應按照完全不同於國內的經營模式經營
二、政治風險表現形式
政治風險的表現形式是多方面的,按照風險後果的輕重程度,可以將政治風險的表現形式劃分為六類: 1.非歧視性干預
2.歧視性干預
3.歧視性懲罰
4.剝奪財產
5.財產毀損
6.人員傷亡或人身安全失去保障
五、 國際企業全球戰略類型
六、 (一)按照戰略態勢分
1、 發展型戰略
2、穩定型戰略
2、 緊縮型戰略
(二)按戰略涉及的主要地區來劃分
1、母國中心戰略
2、多元中心戰略
3、 全球中心戰略
(三)按照獲得競爭優勢的手段上的差異不同來劃分
1、成本領先戰略
2、差異化戰略
3、集中化戰略
(四)按照戰略的性質來分
1、保守型戰略
2、可靠型戰略
4、 風險型戰略
國際性企業中存在著四種人員配備方式:
母國中心方式
多元中心主義配備方式
地區中心主義配備方式
全球中心主義人員配備方式
(四)基本的國際營銷觀念
國內市場延伸觀念
國內公司力圖把國內生產的產品銷售到國外市場上去,把國際業務看做第二位的,是國內業務的延伸。
國別市場觀念
以此觀念為導向的公司,意識到各國市場大小不相同,只有對每一個國家制定獨立的計劃,才能取到銷售成功。此類企業以國別為基礎,對每一個國家採取不同的營銷策略。
全球營銷觀念
以此觀念為管理導向的公司通常成為全球公司,它們所開展的營銷活動是全球營銷,市場范圍是整個世界。
(一) 國際促銷的步驟
研究目標市場
確定全球標准化的程度
確定國內或全球市場的促銷組合
開發最有效的信息
選擇有效的媒體
建立有效的控制體系,幫助監督和實現世界范圍的營銷目標。
(一) 國際企業全球戰略的定義
國際企業全球戰略是指國際企業在全球范圍內進行資源的最優化配置,以期達到總體效益的最優化,即在正確戰略思想的指導下,在科學分析國境經營環境和企業自身條件的基礎上,為求得長期生存和發展而做出的總體、長遠的謀略。
(二) 國際企業全球戰略的特徵
1、全球性。
2、長期性。
3、綱領性。
4、抗爭性。
5、 風險性。
三、國際企業經營的動機與方式
國際經營的基本方式
 (一)商品的進出口;
 (二)勞務的進出口;
1)交鑰匙工程;
2)特許專營;
3)管理合同;
4)許可協議。
 (三)投資活動。
4、三種基本的戰略
邁克爾.波特提出的三種基本戰略:總成本領先戰略、標岐立異戰略及目標聚焦戰略。
總成本領先戰略:以最低的成本生產並向市場提供可接受的產品或服務,關鍵是在向顧容提供產品和服務時獲得比競爭對手更低的成本
標岐立異戰略:通過提供獨特性的產品和服務,獲得競爭優勢。其戰略重點不是成本,而是不斷地投資和開發顧客認為重要的產品或服務的差異性特徵
目標聚焦戰略:通過利用企業核心競爭能力滿足特定行業細分市場的需求。其核心在於重點開發某一狹窄目標市場的差異化需求,而不考慮行業內的其他市場

波特的五力模型

3、合資企業與合作企業
(1) 含義:
合資企業: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國家或地區的投資者,共同投資,共同經營的,並按投資比例分享利潤,分擔風險及虧損的企業。
合作企業: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國家或地區的投資者,以營利為目的,建立在契約基礎上的各種形式的經濟合作的總稱。
(2)特點
優點:
 有利於充分利用當地企業的無形資產
 有利於減少投資成本
 有利於適應當地需求
 有利於化解政治風險
缺點:
 夥伴間的利益沖突
二、國際企業對外直接投資的主要原因
(一)全球范圍優化配置資源,尋求利潤最大化
1、資本
2、技術
3、人力資源(勞動力、技術人員、高管)
4、原材料
5、軟資源(管理與信息)
(二)沖破壁壘,實現國際化、規模化、經濟化
1、關稅與非關稅壁壘(種類、區別)
2、資本限制壁壘
3、技術壁壘(學習掌握前沿先進技術)
4、外匯壁壘
5、非規模經濟壁壘

(三)在擴大與國外企業的經濟結合中,尋求更多的經營優勢
1、帶動本國企業設備、技術、產品、半成品、勞務的輸出
2、能培養大批國際化經營人才
1、獨資企業
(1)含義:國際企業在東道國境內所建立的全部資本為公司所有的企業。
(2) 獨資企業的特點:
優點:
 受政府控制少
 稅賦輕
 有利於商業秘密的保護
 競爭性和進取性較強
缺點:
 風險大
 企業規模有限
三、投資領域:向服務業傾斜
2、原因
第一,服務業在國民經濟與世界貿易中的比重增加
第二,服務需求的增長與市場環境的不斷寬松和開放,為服務業FDI發展創造了條件。
第三,服務業競爭的加劇,促使跨國公司紛紛向海外擴張。
第四,非服務業的跨國公司FDI轉向服務業。
第五,跨國並購浪潮是服務業FDI的推動因素

Ⅳ 跨國公司的定義是什麼

跨國公司(Transnational Corporation),又稱多國公司(Multi-national Enterprise)、國際公司(International Firm)、超國家公司(Supernational Enterprise) 和宇宙公司(Cosmo-corporation)等。70年代初,聯合國經濟及社會理事會組成了由知名人士參加的小組,較為全面地考察了跨國公司的各種准則和定義後,於 1974年作出決議,決定聯合國統一採用「跨國公司」這一名稱。

跨國公司主要是指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的壟斷企業,以本國為基地,通過對外直接投資,在世界各地設立分支機構或子公司,從事國際化生產和經營活動的壟斷企業。

跨國公司的影響力日益擴大,實際上充當了經濟全球化的主要動力和先鋒。許多跨國公司從20世紀90年代初期開始,從跨國經曹轉向全球經營的10年間,其海外資產、收入和雇員等跨國指數大大提高。1994-2004年,全球最大100家跨國公司的海外資產從41.1%提高到53.4%,1995-2004年全球100大跨國公司的跨國指數則從48.9%提高到56.8%。越來越多的跨國公司把過去的多國發展戰略調整為全球發展戰略。全球經營已經成為企業經營的常態。

(4)什麼是國際公司擴展閱讀:

跨國公司主要特徵

1、一般都有一個國家實力雄厚的大型公司為主體,通過對外直接投資或收購當地企業的方式,在許多國家建立有子公司或分公司;

2、一般都有一個完整的決策體系和最高的決策中心,各子公司或分公司雖各自都有自己的決策機構,都可以根據自己經營的領域和不同特點進行決策活動,但其決策必須服從於最高決策中心;

3、一般都從全球戰略出發安排自己的經營活動,在世界范圍內尋求市場和合理的生產布局,定點專業生產,定點銷售產品,以牟取最大的利潤;

4、一般都因有強大的經濟和技術實力,有快速的信息傳遞,以及資金快速跨國轉移等方面的優勢,所以在國際上都有較強的競爭力;

5、許多大的跨國公司,由於經濟、技術實力或在某些產品生產上的優勢,或對某些產品、或在某些地區,都帶有不同程度的壟斷性。

通過直接投資、轉讓技術等活動,在國外設立分支機構或與當地資本合股擁有企業的國際性公司。也叫多國公司。

Ⅳ 國際企業的定義是什麼

我想你指的大概是跨國公司吧.
1. 廣義的跨國公司定義
廣義定義使用於普遍意義上的跨國公司。1963 年美國《每周商務雜志》對跨國公司就進行了描述性定義: 「跨國公司是指符合下列兩個條件的公司。第一, 它至少要在一個或一個以上的國家設定生產點或是爭取其他形態的直接投資; 第二, 具有名副其實的世界性預測能力, 其經營者在市場開發、生產和研究等方面, 能做出適用於世界各國的多種多樣的基本決策。」
聯合國跨國公司問題研究報告認為「多國公司就是在它們的基地所在的國家之外, 擁有或控制生產或服務設施的企業」,「適用於凡是在兩個或更多的國家裡控制有工廠、礦山、銷售機構和其他資產的企業。」
著名英國跨國公司研究專家約翰·鄧寧說: 「國際的或者多國的生產企業的概念..簡單地說, 就是一個以上的國家擁有或控制生產設施(例如工廠、礦山、煉油廠、銷售機構、辦事處等)的一個企業。」
2. 狹義的跨國公司定義狹義定義著重突出在跨國公司的規模巨大上。
1968 年,哈佛大學維農教授把跨國公司定義為「一個跨國公司就是一個控制著一大群在不同國家設立公司的母公司, 不同國家的各個公司之間人力和財力實行統籌使用, 並且有共同的經營戰略;它們共同的規模巨大」「每一群的銷售額在1 億美元以下者, 是很少值得注意的。」「它們不是單純的出口商,也不是單純的技術提供者, 它們具有廣泛的地理分布, 在本國以外的活動往往涉及兩個以上的國家。」他把跨國數限定在6 個以上。
又一種定義認為, 跨國公司是「在世界各地適當地點布下許多工廠和銷售據點組成為密網, 以其世界戰略為基礎, 追求整個公司的最大限度利潤和發展的企業。」

Ⅵ 跨國公司和國際化公司一樣嗎如果不一樣,有什麼區別謝謝!

跨國公司和國際化公司不一樣。

國際化公司是:一個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不局限於一個國家,而是面向世界經濟舞台的一種客觀現象和發展過程。其主要目的是通過國際市場,去組合生產要素,實現產品銷售,以獲取最大利潤。就單個企業來說,國際化公司是指企業的生產國際化、銷售國際化和管理國際化。

跨國公司是: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的壟斷企業,以本國為基地,通過對外直接投資,在世界各地設立分支機構或子公司,從事國際化生產和經營活動的壟斷企業。

差別是:跨國公司全球化經營,國際化公司未必是國際化經營。一般來說跨國公司實力、名氣、業務量、品牌價值等強於國際化公司。

Ⅶ 跨國公司是什麼意思

跨國公司(Transnational Corporation),又稱多國公司(Multi-national Enterprise)、國際公司(International Firm)、超國家公司(Supernational Enterprise) 和宇宙公司(Cosmo-corporation)等。70年代初,聯合國經濟及社會理事會組成了由知名人士參加的小組,較為全面地考察了跨國公司的各種准則和定義後,於 1974年作出決議,決定聯合國統一採用「跨國公司」這一名稱。
跨國公司主要是指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的壟斷企業,以本國為基地,通過對外直接投資,在世界各地設立分支機構或子公司,從事國際化生產和經營活動的壟斷企業。

Ⅷ international company和 multinational company有什麼區別

international company指的是國際公司

multinational company指的是跨國企業

國際貿易公司(International Trade Company)是指從事不同國家(和/或地區)之間的商品和勞務的交換活動的公司。 國際貿易公司名稱後綴有「(某某)對外貿易有限公司」、「(某某)貿易有限公司」、「(某某)外貿有限公司」、」、「(某某)進出口有限公司」、」、「(某某)工貿有限公司」、以及離岸公司等。

跨國企業

跨國公司(Transnational Corporation),又稱多國公司(Multi-national Enterprise)、國際公司(International Firm)、超國家公司(Supernational Enterprise) 和宇宙公司(Cosmo-corporation)等

跨國公司主要是指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的壟斷企業,以本國為基地,通過對外直接投資,在世界各地設立分支機構或子公司,從事國際化生產和經營活動的壟斷企業。聯合國跨國公司委員會認為跨國公司應具備以下三要素:第一,跨國公司是指一個工商企業,組成這個企業的實體在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國家內經營業務,而不論其採取何種法律形式經營,也不論其在哪一經濟部門經營;第二,這種企業有一個中央決策體系,因而具有共同的政策,此等政策可能反映企業的全球戰略目標;第三,這種企業的各個實體分享資源、信息以及分擔責任。

跨國公司作為在國內外擁有較多分支機構、從事全球性生產經營活動的公司,與國內企業相比較,是有其一些區別的。這些區別表現在:

1.跨國公司的戰略目標是以國際市場為導向的,目的是實現全球利潤最大化,而國內企業是以國內市場為導向的。

2.跨國公司是通過控股的方式對國外的企業實行控制,而國內企業對其較少的涉外經濟活動大多是以契約的方式來實行控制。

3.國內企業的涉外活動不涉及在國外建立經濟實體問題,國內外經濟活動的關系是鬆散的,有較大偶然性,其涉外經濟活動往往在交易完成後就立即終止,不再參與以後的再生產過程;而跨國公司則在世界范圍內的各個領域,全面進行資本、商品,人才、技術、管理和信息等交易活動,並且這種「一攬子」活動必須符合公司總體戰略目標而處於母公司控制之下,其子公司也像外國企業一樣參加當地的再生產過程。所以,跨國公司對其分支機構必然實行高度集中的統一管理。

從事綜合多種經營

跨國公司搞綜合多種經營的形式

1.橫向型水平型多種經營。此類公司主要從事單一產品的生產經營,母公司和子公司很少有專業化分工,但公司內部轉移生產技術、銷售技能和商標專利等無形資產的數額較大。

2.垂直型多種經營。此類公司按其經營內容又可分為兩種。一種是母公司和子公司生產和經營不同行業的、但卻相互有關的產品。它們是跨行業的公司,主要涉及原材料、初級產品的生產和加工行業,如開采種植→提煉→加工製造→銷售等行業。另一種是母公司和子公司生產和經營同一行業不同加工程度或工藝階段的產品,主要涉及汽車、電子等專業化分工水平較高的行業。如美國的美孚石油公司就是前一種垂直型的跨國公司,它在全球范圍內從事石油和天然氣的勘探、開采,以管道、油槽和車船運輸石油和天然氣,經營大型煉油廠,從原油中精煉出最終產品,批發和零售幾百種石油衍生產品。而法國的珀若一雪鐵龍汽車公司則是後一種垂直型的跨國公司,公司內部實行專業化分工,它在國外的84個子公司和銷售機構,分別從事鑄模、鑄造、發動機、齒輪、減速器、機械加工、組裝和銷售等各工序的業務,實現了垂直型的生產經營一體化。

3.混合型多種經營。此類公司經營多種產品,母公司和子公司生產不同的產品,經營不同的業務,而且它們之間互不銜接,沒有必然聯系。如日本的三菱重工業公司即是如此。它原是一家造船公司,後改為混合多種經營,經營范圍包括:汽車、建築機械、發電系統產品、造船和鋼構件、化學工業、一般機械、飛機製造業等。

重視搞多種經營的原因

1.增強壟斷企業總的經濟潛力,防止「過剩」資本形成,確保跨國公司安全發展,有利於全球戰略目標的實現。

2.有利於資金合理流動與分配,提高各種生產要素和副產品的利用率。

3.便於分散風險,穩定企業的經濟收益。

4.可以充分利用生產餘力,延長產品生命周期,增加利潤。

5.能節省共同費用,增強企業機動性。

Ⅸ 跨國公司+家族企業+自己開的公司的區別

摘要 跨國公司(Transnational Corporation),又稱多國公司(Multi-national Enterprise)、國際公司(International Firm)、超國家公司(Supernational Enterprise) 和宇宙公司(Cosmo-corporation)等。70年代初,聯合國經濟及社會理事會組成了由知名人士參加的小組,較為全面地考察了跨國公司的各種准則和定義後,於 1974年作出決議,決定聯合國統一採用「跨國公司」這一名稱。

閱讀全文

與什麼是國際公司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75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50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934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72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412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88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419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79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43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47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70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71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82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92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225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87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211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041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70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