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世界難民日、國際殘疾人日、世界艾滋病日、消除種族歧視國際日,各是什麼時候知其一也可答…
世界難民日是每年的6月20日。國際殘疾人日每年12月3日。世界艾滋病日節日時間:12月1日。消除種族歧視國際日節日時間是3月21日。
起源:在1950年成立的聯合國難民署以及1951年出台的《聯合國難民公約》的共同推動下,世界難民保體系得以建立。這一體系是用來應對第二次世界大戰及其餘波所帶來的人口流動的影響,並且通過主張難民權利以鼓勵各國收留難民。
1967年出台的《議定書》進一步補充《聯合國難民公約》,同時世界幾個地區陸續建立的保護體制也有力地推動了《公約》的實施。
1974年6月20日,非洲大陸通過了一項關於非洲難民問題的公約,並決定將每年的這一天定為「非洲難民日」。為了引起國際社會對難民問題更廣泛的關注 )。
2000年12月4日聯合國大會通過了第55/76號決議,在這個決議中,大會注意到2001年是1951年的《關於難民地位的公約》五十周年,並且非洲統一組織(非洲聯盟)同意國際難民日與6月20日非洲難民日可在同一天舉行。大會由此決定從2001年起,把6月20日定為「世界難民日」。
目的:難民問題一直是國際社會的一大頑疾。為保證難民的基本權利,以及通過國際合作解決難民地位問題, 早在1951年,聯合國難民和無國籍人地位全權代表會議通過了《關於難民地位的公約》。由於,災難、戰爭、民族及種族爭端等使得難民問題日益嚴重。
特別是從1993年到2003年這十年來,世界范圍內爆發了80多起戰爭或沖突,造成了大規模的難民潮,難民數量一直高達2000多萬人以上,1994年曾達到2742萬人,其中,婦女和兒童占難民總數的80%,難民問題的日益嚴重引起了國際社會的巨大關注。
從2001年起,把每年的6月20日定為「世界難民日」。聯合國希望藉此引起人們對難民問題的關注,並對難民為社會做出的貢獻有所認識、尊重。2001年第一個「世界難民日」將主題定為「尊重」,即尊重難民作為人的存在。
2. 什麼是政治難民波黑難民是政治難民嗎謝謝。
政治難民是指那些因為國家內戰,或因為種族、宗教、國籍、政治理念的不同,或者成為某特定社會組織會員而受到迫害,被迫流亡的人.
難民是國際社會一個特殊的群體。它是由於戰爭、種族迫害與部族矛盾、國家領土的變動、政治避難、自然災害及經濟極度惡化等原因造成的,具有群體性、無助性、流動性、自發性和被動性的特徵。難民可分為戰爭難民、種族與宗教難民、政治難民、災害難民、環境難民等。每一類難民的屬性又不是單一的,有時戰爭難民同時又是政治難民,災害難民同時又是環境難民等。
所以波黑難民不能全部說是某類難民,其中肯定有政治難民,也肯定有不是的.
3. 移民和難民的區別在哪裡
「移民」指所有憑借個人意志選擇移民的人。他們做出這一決定是出於個人考慮,而不是外力影響。
一個人可以為了許多理由選擇離開母國:為了賺更多錢、為了和同樣移民了的家人生活在一起、為了和住在國外的伴侶團聚。根據聯合國的定義,這些人都算是移民。但政治家討論移民時幾乎只涵蓋經濟移民:那些去其他國家工作的人。
「難民」:官方認定的被迫逃離的人群從法律的角度來說,「移民」是泛指,而「難民」則非常具體。1951年通過的《日內瓦公約》是國際難民系統的基石,它將難民定義為那些因為「宗族、宗教信仰、國籍、社會組織或政治組織成員身份」而遭到迫害、不得不離開母國的人。
這個定義適用於許多因為戰亂逃離家鄉的人,但不是全部。這個定義也絕對不適用於那些因為自然災害移民他國的人。
另外,只有在被某一官方組織(無論一國還是聯合國高級難民事務專員辦事處)授予「難民」身份後才正式算難民。
4. 難民問題是怎麼產生的
難民產生的主要原因包括:
1、政治原因和種族迫害
如十月社會主義革命後大批白俄逃亡國外;30年代希特勒法西斯迫害、驅趕猶太人;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南非種族主義政權壓迫國內黑人和有色人等。
2、戰爭
據估計,兩次世界大戰僅在歐洲就使7000萬人喪失家園;70~80年代,越南侵略柬埔寨、蘇聯侵略阿富汗、以色列侵略阿拉伯國家和伊拉克侵略科威特等戰爭,使這些地區產生大量難民。
3、自然災害
如非洲1982~1984年的特大旱災,造成大量難民。難民不僅給流入國帶來沉重的經濟負擔和社會、安全問題,而且影響到當事國之間的關系及有關地區的經濟發展和政治穩定,在世界局勢中增添了動亂因素,不利於世界的和平與發展。難民問題已經日益引起國際社會的重視。
解決難民問題的方法
難民問題是當今國際社會面臨的重要問題之一,它不僅困擾著產生難民的國家,而且對難民湧入的地區乃至整個世界都影響極大。在全球化不斷發展的今天,難民問題己經不再是一個國家、一個地區的問題,而是國際社會共同面臨的全球性問題。
目前國際上解決難民問題的方式主要有三種:第一種也是最理想的一種途徑,是難民選擇自願回國,前提必須是國內環境變得良好和穩定了。但遺憾的是這種情況並不多見。第二種是就地融合,也就是讓難民在庇護國得到妥善安排。第三種是將難民重新安置於第三國。
從長遠來看,解決難民問題最好的方法是盡可能避免難民的產生。為此需要國際社會共同努力,積極採取措施,尊重和保障人的基本權利,消除戰爭,消除地區間的紛爭,消除貧困與不公正現象以及保護自然環境等。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世界難民問題
5. 國際難民法有什麼規定
"逃離危險和流亡皆需勇氣" 是2005國際難民日主題.
2000年12月4日,聯合國大會注意到2001年恰逢《1951年關於難民地位的公約》50周年,並注意到非洲統一組織(非統組織)已同意將國際難民日與非洲難民日同定於6月20日。大會因此決定,從2001年起,將把6月20日作為世界難民日以示紀念。
2004年6月20日是第四個世界難民日。
今年世界難民日將聚焦尋求和實施難民問題的永久解決辦法,其主題是「我想有個家:安全和有尊嚴地重新開始生活」。
非洲統一組織於1969年起草了關於非洲難民問題的公約,1974年6月20日非統成員國通過生效,並把這一天確定為「非洲難民日」。非洲庇護了人數最多的難民,為了表示對非洲的感謝並引起國際社會對難民問題更廣泛的關注,2000年12月,聯合國大會一致通過決議,決定從2001年起,將每年6月20日定為「世界難民日」(World Refugee Day)。
多年來,許多國家和地區設立了自己的難民日及難民周。其中最有影響的是多個國家在6月20日紀念的非洲難民日。
非洲擁有最多的難民並一向以慷慨相助著稱。作為非洲團結的象徵,2001年,聯合國大會通過了一項特殊的決議。在這項決議中,大會注意到2001年是1951年的《關於難民地位的公約》五十周年,並且非洲統一組織同意國際難民日與6月20日非洲難民日可在同一天舉行。大會由此決定從2001年起,把6月20日定為「世界難民日」。(附註:非洲統一組織於2002年7月9日更名為非洲聯盟。)
"逃離危險和流亡皆需勇氣" 是2005年世界難民日的主題。
6. 世界難民國家有哪些
全球輸出難民人數最多的國家是敘利亞,其次是阿富汗和索馬里,來自這三個國家的難民數量佔到全球總難民數的一半以上。
難民的含義最初強調政治因素,以後內容日趨廣泛。在國際法上,1951年的《關於難民地位的公約》將難民的定義規定為:「因有正當理由畏懼由於種族、宗教、國籍、屬於某一社會團體或具有某種政治見解的原因留在其本國之外」的人,同時加以時間和地區的限制。
1967年的《難民地位議定書》取消了這些限制。
1969年的《非統組織關於非洲難民問題特定方面的公約》對非洲難民的定義除保留以上內容外,又加上「由於外來的侵略、佔領、外國統治或嚴重擾亂公共秩序事件」而離開本國的人。
隨著難民問題的產生,國際上建立了處理難民問題的國際組織。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國際聯盟成立了國際難民署,任命挪威人F.南森為第一任難民高級專員。
他為無國籍難民提供身份證明,以便使難民受到國際保護,這就是「南森護照」。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聯合國善後救濟總署曾從事救濟歐洲 800萬無家可歸者和其他地區難民的工作。1951年聯合國難民事務高級專員辦事處成立,負責全世界的難民工作。
巴勒斯坦難民問題則由1949年成立的聯合國近東巴勒斯坦難民救濟和工程處負責 。
聯合國難民事務高級專員辦事處認為,持久解決難民問題的方式有自願遣返、就地安置和重新安置三種,其中第一種是最理想並且常常是唯一可行的方式。此外,還需要促成難民逐步實現自給自足和向難民所在國提供發展援助。
這些措施雖然對解決難民問題產生了積極作用,但因為沒有觸及到產生難民問題的根源,不足以從根本上解決難民問題。世界上的難民數量仍在繼續增加。事實證明,要從根本上解決難民問題,必須從解決具體問題和消除根源兩個方面著手。
這就要求在對難民提供救助和進行妥善安置的同時,制止國際上的侵略擴張活動和結束種族主義統治,使各國人民在和平中得以安居樂業。
以上參考來源:網路-世界難民問題
7. 國際難民一定屬於人口遷移嗎
是的,但有些是暫時性的,如戰爭造成的國際難民,戰爭結束後應該是要遣返的。
8. 滅亡的國家人會去哪
可以去那些接受國際難民的國家,或者在原國家所在地居住。
國際難民是按照聯合國1951年在《難民地位的國際公約》中的定義,國際難民是指:「有確實的根據,懼怕因種族、宗教、民族和政治見解受到迫害,而離開他們擁有國籍的國家,並且由於這種懼怕,不願接受他們擁有國籍的國家保護的人。」同年,歐洲政府間移民委員會對此定義又加以補充,將「一場嚴重損害了生活條件的戰爭或災禍的受害者」包括在難民之列,這一部分難民也被稱為「流離失所者」。
國際難民是國際遷移的一種特殊形式,屬於被迫遷移。由於被迫遷移的原因不同,可以將國際難民劃分為以下幾種:(1)種族民族難民。即因種族和民族受到迫害而成為難民,如猶太難民。(2)宗教難民。即因宗教信仰受到迫害而成為難民,如1685年法國40萬名胡格諾派教徒(屬加爾文派)被迫遷移至英國、德國、荷蘭和南非等地。(3)政治難民。即因政治見解受到迫害而成為難民,如越南排華,造成數以十萬計的難民。(4)戰爭難民。即因戰爭而被迫流離失所的難民,如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有千百萬戰爭難民。(5)災荒難民。即因災荒造成的難民,如非洲難民,是由自然災害造成的。
9. 國際難民現狀,及其引發原因
國際難民現狀還是非常糟糕的 ,不是每個人都能到德國 大多數難民依然滯留在危險地帶 他們流離失所 非常可憐 值得大家同情, 難民問題的的原因是美國對伊拉克的戰爭 導致中東穩定局面被打破 後來造成了很多次生危機 如今演變成了 敘利亞難民危機 危機波及了整個中東地區 甚至影響到了非洲
10. 歐洲為什麼接受國際難民
歐洲各國大多數是發達國家,社會發展程度水平高。不同的歐洲國家接收難民有不同原因,但是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出於人道主義立場。
德國是目前為止接收難民最多的歐洲國家,超過20萬難民滯留德國,入境難民超過60萬。但是包括德國在內的歐洲各國政府與民間組織並沒有對難民危機做好充足的准備,沒有足夠的住房和後勤供應,基礎設施的短缺也是歐洲接收難民的一個巨大問題。
鯠歐洲難民危機,冄頭條或者稱歐洲移民危機,指自從2010年底爆發阿拉伯之春後,數量激增的難民或是經濟移民,從中東、非洲和亞洲等地經地中海及巴爾干半島進入歐盟國家尋求居留而產生的移民潮,其中多數來自敘利亞、阿富汗和厄利垂亞。
歐洲的難民危機已在歐洲引發嚴重的社會及經濟的危機,不少國家及政治人物嚴厲批評歐盟的難民政策,認為歐盟長年的人口自由流動及開放邊界的政策嚴重影響歐洲的國家安全,導致滲入了伊斯蘭恐怖主義、伊斯蘭教法推行者,而引致右派民粹主義的崛起。
德國是目前為止接收難民最多的歐洲國家,超過20萬難民滯留德國,入境難民超過60萬。但是包括德國在內的歐洲各國政府與民間組織並沒有對難民危機做好充足的准備,沒有足夠的住房和後勤供應,基礎設施的短缺也是歐洲接收難民的一個巨大問題。
每一天難民所消耗的金錢和人力物力成本相當於一支集團軍隊的消耗,本來就經濟萎靡的歐洲遭受迎頭痛擊,顯得更加一蹶不振。同時因為難民的過多湧入,大量佔用了原本歐洲國民的設施和福利,引起了很多國家的國民強烈的抗議,丹麥、瑞典更是爆發了反難民沖突。如今難民危機下的歐洲可以說是內憂外患,尋求解決難民危機的方法也是當下歐洲最重要的事項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