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外匯儲備是通過什麼途徑得來的存在什麼地方
當然是通過稅收了,根本就是中國向國外出口產品,然後賺外國人的錢,一般的會選擇那些比較堅挺的貨幣,比如美金,馬克之類的,當然現在美金不行了,一般都是要那些預期能升值的最好,其次是比較穩定的。中國人民銀行吧,中國的國家銀行,政治銀行。
Ⅱ 國際儲備包括哪幾項
就一個國家來說,什麼樣的國際儲備水平才算是合適,目前並沒有一個普遍適用的統一標准。我們只能從一國對國際儲備的需求及其供給兩個方面進行探索。 1、國際儲備需求 國際儲備需求是指為了獲取所需的國際儲備而付出一定代價的願意程度,具體而言,它是指持有儲備和不持有儲備的邊際成本二者之間的平衡。決定一國對國際儲備需求量的因素主要有如下幾個方面: 1)持有國際儲備成本 國際儲備實際是一國對國外實際資源的購買力。他們若得到利用,就可以增加國內投資和加快經濟的發展。因此,一國持有國際儲備,實際是將這些實際資源儲備起來,犧牲和放棄利用他們來加快本國經濟發展的機會。這是一種經濟效益的損失,是持有國際儲備的機會成本,即使用國外實際資源的投資收益率的損失。它表明一國持有國際儲備所付出的代價。 但是,一國持有的國際儲備中生息的儲備資產(在國外的銀行存款和外國政府債券)還會有一定的利息收益。這樣,一國持有國際儲備的成本便等於投資收益率與利息收益率之差。這個差額大,表明持有國際儲備的成本高;差額小,則表明持有國際儲備的成本低。受經濟利益的制約,一國需求國際儲備的數量會同其持有國際儲備的成本成相反方變化:持有國際儲備的成本越高,對國際儲備的需求量就越少;反之亦然。 2)對外貿易狀況 對外貿易狀況包括一國的對外貿易在其國民經濟中的地位與作用、貿易條件和出口商品在國際市場中的競爭能力等。如果一個國家的對外貿易在其國民經濟中處於重要地位,並且對外依賴程度比較高,它需要的國際儲備就比較多;反之,則需要較少的國際儲備。一個在貿易條件上處於不利地位、其出口商品又缺乏競爭力的國家,則需要較多的國際儲備;相反則需要較少的國際儲備。對外貿易狀況之所以是決定一國需要國際儲備多寡的重要因素,在於貿易收支往往是決定其國際收支狀況的重要因素,而國際儲備的最基本作用也是彌補國際收支逆差。 美國經濟學家特里芬教授在其1960年出版的《黃金與美元危機》一書中總結了幾十個國家的歷史經驗,並得出結論說:一國的國際儲備額應同其進口額保持一定的比例關系,這個比例關系應以40%為最高限,20%最低限。一般認為,一國持有的國際儲備應能滿足其3個月的進口需要。照此計算,儲備額對進口的比率為25%。這即所謂的儲備進口比率法。 3)借用外國資金的能力 一國借用國外資金的能力較強,其國際儲備水平可低些,因為該國的國際清償能力,不致因其儲備水平較低而降低;相反,則需要較高水平的國際儲備。但是,應該指出,一國如果國際儲備水平過低,就不具有較高的國際信譽,因而借用國外資金的能力也會降低。 4)應付各種因素對國際收支沖擊的需要 一國在考慮其對國際儲備的需求量時,必須注意到各種可能出現的因素對本國未來國際收支的沖擊;否則,必將陷入困境。為不致陷於困境,一國應該對這些沖擊的類型和程度有正確的預測。關於沖擊的類型,如系短期性沖擊,即發生暫時性國際收支逆差,則只能依靠經濟調整,即實施開支變更政策和開支轉換政策,來實現國際收支的平衡。關於沖擊的程度,各種因素對一國國際收支沖擊的概率和程度,影響著該國國際收支的穩定性,從而決定其對國際儲備的需求量:各種因素對國際收支沖擊的概率的程度越大,國際收支越不穩定,從而需要的儲備就越多;相反,則需要較少的儲備。 5)經濟調整的強度和速度 一國實施經濟調整來解決長期性國際收支逆差,會引發國內經濟的震盪。這種震盪的劇烈程度,同經濟調整的強度與速度成正比關系,即:經濟調整的強度與速度越高,經濟震盪就越劇烈;反之亦然。但是,一國如在進行經濟調整時也運用國際儲備,則可降低經濟調整的強度與速度,從而能減輕經濟震盪。這樣,一國需要國際儲備的數量,便同其進行經濟調整的強度和速度之間存有一定的替代關系:經濟調整的強度與速度越低,需要較多的國際儲備;反之,則需要較少的國際儲備。 6)對外貿和外匯的管製程度 當一國發生國際收支逆差時,既不靠外匯資金來融通,也不靠實施經濟調整來扭轉,而是通過對外貿和外匯的直接管制來擴大外匯收入和限制外匯支出,從而實現國際收支的平衡。這些管制越嚴格,需要的儲備就越少;管制越松,需要的儲備就越多。當然,一國實行的管制越嚴格,就越反映該國國際儲備的短缺。 7)匯率制度與外匯政策 在實行固定匯率制度和穩定匯率的外匯政策條件下,為干預外匯市場平抑匯率,對國際儲備需要的數量較大;反之,則對國際儲備需要的數量較小。 8)貨幣的國際地位 一國貨幣如果處於儲備貨幣的地位,它可以通過增加本國貨幣的對外負債來彌補國際收支逆差,而不需要較多的儲備;反之,則需要較多的儲備。 前面所述說明,確定一國對國際儲備的需求量是很復雜的,但有一點是明確的:應將上述各種因素綜合起來考慮,僅從某個因素來考慮是片面的。 鑒於確定一國國際儲備需求量的復雜性,IMF曾採用幾項客觀標志來反映一國國際儲備不足和對國際儲備需求量增加的情況:第一,持續實行高利率政策,這表明該國抑制資本外流和吸引外資內流,以增加儲備和滿足對儲備的需要;第二,對國際經濟交易加強限制,這主要是由於儲備不足,而加強對國際貿易與資本國際流動的限制;第三,實施增加儲備為目標的經濟政策,如獎勵出口和限制進口、緊縮銀根的政策等;第四,匯率的持續性不穩定;第五,儲備增加的結構變化,如一國儲備的增加,主要來自於向國外的借款,則表明該國儲備不足。 2、國際儲備供給 一國的國際儲備水平,不僅取決於它對國際儲備的需求量,而且還取決於其國際儲備供給的數量。 黃金儲備、外匯儲備、普通提款權和特別提款權這四項儲備形式中,後兩者是一國不能主動增減的。這是因為,他們都同份額緊密相連,而會員國繳納給 IMF又以該國的經濟實力為基礎,在其經濟實力無明顯變化或在IMF未調整份額的情況下,該國持有的普通提款權和特別提款權就不會增減。這樣,一國國際儲備的增減,便主要取決於其黃金儲備和外匯儲備的增減。 1)黃金儲備 一國黃金儲備增加,是通過黃金的國內外交易實現的。就黃金的國際交易來說,儲備貨幣發行國若用本國貨幣在國際市場上購買黃金,該國的國際儲備可隨之擴大;非儲備貨幣發行國只能用其外匯儲備在國際市場上購買黃金,其結果只能改變該國國際儲備的構成,而不能擴大其國際儲備。但是,若從黃金的國內交易來說,不論是儲備貨幣發行國,還是非儲備貨幣發行國,中央銀行以本國貨幣在國內收購黃金,即所謂的「黃金貨幣化」都可增大它們的黃金儲備量。當然,靠這種辦法來增加黃金儲備量要受到黃金產量的制約。 2)外匯儲備 一國增加其外匯儲備的渠道,首先是該國中央銀行針對本國貨幣升值所進行的拋售本國貨幣和收進外匯的市場干預,其次是一國政府或中央銀行向國外借款,第三是國際收支順差。第三種渠道是一國增大其外匯儲備最穩定、最可靠的來源。由於經常賬戶收支順差往往是形成一國外匯儲備的主要因素,經常賬戶收支順差便成為一國外匯儲備的最主要來源。當然,資本金融賬戶收支順差也是一國外匯收支的一項來源。但是,資本金融賬戶收支順差並不是一國外匯儲備中最穩定、最可靠的來源,因為長期資本項目收支順差,如果沒有新資本流入,發生外國資本抽回投資,就將消失;至於短期資本則具有轉移不定的特點。
Ⅲ 外匯儲備的來源渠是怎樣的
常見的金融騙局特徵
1、虛構交易平台,使用模擬的交易軟體。詐騙團伙往往虛構一個高大上的公司,傳送給投資者的是一個模擬交易的軟體,軟體由他們控制。軟體里大宗商品的行情、價格走勢都是他們自行設置,然後和投資者方向炒作。你買漲,他就買跌,讓你虧錢。
2、凍結客戶賬戶,延時交易。在投資者盈利的時候,凍結投資者賬戶,使其買入之後不能正常賣出,然後其其他操盤手將價格方向拉大,讓投資者實際盈利變虧損。
3、在客戶盈利時,強行平倉。美名其曰避免你虧損。因為交易軟體他們有後台控制,發現投資者盈利時,強制平倉。因為投資者通常都是網路開.戶,一無合同,二不知公司名稱地址,往往被強制平倉後,無能為力,求告無門。
4、在交易平台中設置虛擬賬戶,然後對該賬戶虛擬注資,進而通過虛擬資金控制交易行情,致使受害人虧損。
5、放大交易杠桿,設置資金放大比例數十或數百倍於受害人的「主力賬戶」,進而通過放大後的資金優勢操作、控制市場行情,使受害人虧損;
6、進行「滑點」操作。按照商品的正規交易盤買賣,但在客戶的成交金額上進行少量的增、減,使客戶少盈利或多虧損,從中牟利。
7、代客頻繁交易賺取高額手續費、收取客戶倉儲費、加工費、盈利分成等讓投資者損失。
我國網路上各類外匯交易平台,一未取得我國金融監管部門批准,二未在我國設立相關機構提供業務服務,三未依法向電信部門備案,均屬於非法展業行為。
Ⅳ 國際儲備的管理結構的構成
國際儲備主要由四種形式的資產構成:
1、外匯儲備:指一國貨幣當局持有的以國際貨幣表示的流動資產,主要採取國外銀行存款和外國政府債券等形式。
2、黃金儲備:指一國貨幣當局持有的貨幣性黃金。在國際金本位制度下,黃金儲備是國際儲備的典型形式。
3、特別提款權:是國際貨幣基金於1969年創設的一種賬面資產,並按一定比例分配給會員國, 用於會員國政府之間的國際結算,並允許會員國用它換取可兌換貨幣進行國際支付。
4、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儲備頭寸。
Ⅳ 國際儲備的構成有哪些請簡要說明.一般來說,哪一種儲備占的比重最高
國際儲備的構成有外匯儲備、黃金儲備、特別提款權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儲備頭寸。外匯儲備占的比重最高
Ⅵ 我國外匯儲備從哪些地方來哪些方式來
主要是通過兩個途徑,一個是通過購買其他國家的國債,比如美國國債,歐元區各國的國債來獲得;另外一種就是通過經濟貿易來獲得,比如說咱們國家的企業出口給美國一些商品,那麼美國購買咱們商品的就必須給出等值的美元,然後咱們的企業就到中國銀行兌換成人民幣,那麼這些美元也就成了我國的外匯儲備。
Ⅶ 簡述國際儲備的來源
1、收購黃金,一國從國內收購黃金並集中至中央銀行手中;一國中央銀行在國際金融市場上購買黃金。
2、收支順差,國際收支順差作為國際儲備的主要來源。該順差中最重要的是貿易順差,其次是勞務順差。
3、干預外匯,市場取得的外匯,中央銀行干預外匯市場的結果也可取得一定的外匯,從而增加國際儲備。
4、國外借款,一國貨幣當局可以直接從國際金融市場或國際金融機構借款來補充外匯儲備。
(7)國際儲備有哪些渠道擴展閱讀:
運用部分國際儲備來平衡逆差,會減緩逆差國政府為平衡國際收支而採取的一些劇烈的經濟緊縮政策對國內經濟所產生的負面影響。
國際儲備在此可以起到緩沖作用。但是,如果一國國際收支出現根本性的不平衡,動用國際儲備並不能徹底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