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國際原油價格飆漲60%,是什麼原因導致的
國際原油價格飆升主要是由於疫情壓力得到了緩解以及經濟恢復明顯,再加上氣候多變,致使原油價格在短時間內出現了明顯的上漲。
原油價格的波動確實會給老百姓的生活以及工作帶來相當大的影響,而原油價格的上漲也會導致老百姓的生活成本出現激增,不過並不是所有人都能夠了解到原油價格上漲的真實原因,而這一次原油價格上漲主要和疫情緩解以及經濟恢復有關。
由於疫情的長時間泛濫,致使原油價格在很長一段時間都保持了較低的價格,而隨著疫苗接種變得越來越普遍,疫情的控制已經出現了加強。在這種情況下,原油價格自然會出現相應的反彈,所以原油價格上漲也成為了一件很正常的事情。
盡管原油價格上漲在一定程度上,也代表著經濟恢復已經走上了快車道,但是原油價格上漲,同樣會對進出口貿易帶來極大的影響,如果原油長時間不能夠處於穩定狀態,那麼全球經濟必然會受到致命的傷害。
Ⅱ 油價迎來年內「第八漲」,為何油價會持續上漲
因為人們使用汽車的數量越來越多,所以居民對於汽油的需求量也越來越增加,這就導致了供不應求的現象,其次,現在最近國際形勢比較嚴峻,國際上的油價也開始有了上升,這些綜合因素整合影響導致了油價持續上漲。
Ⅲ 原油為何大漲
原油屬於大宗商品
大宗商品價格上漲有兩個邏輯
第一個邏輯:首先我們要清楚,國際上的大宗商品的計價系統是「美元」。在疫情影響全球經濟的常態化,美國無限量QE的利率政策背景之下,全球資產迎來大爆炸。當一個物品的內在價值不變,其參照的計量貨幣出現了「膨脹」,其價格自然水漲船高。
第二個邏輯是供需。大宗商品——非零售環節,具有商品屬性並用於工農業生產與消費使用的大批量買賣的物質商品。在金融投資市場,大宗商品指同質化、可交易、被廣泛作為工業基礎原材料的商品,如原油、有色金屬、鋼鐵、農產品、鐵礦石、煤炭等。包括3個類別,即能源商品、基礎原材料和農副產品。隨著疫苗研發的進展和部分國家(特別是我國)經濟生產的常態化,大宗商品的需求出現了回升的態勢。在私募排排網,買私募基金是免認購費的。再比如說航空業的逐步正常化催生了原油需求的回升,各國工業的復產也增加了鋼鐵、白銀、銅等金屬原材料的需求。這是大宗商品價格上漲的第二個邏輯。
因此,如果要探究「持續性」的問題,關鍵還是要看宏觀利率政策和經濟復甦的節奏如何。
Ⅳ 國際原油價格飆漲60%,這是什麼原因導致的
全球資源短缺和物價上漲直接導致大部分商品的成交價格和出售價格有所上漲,國際原油價格已經上漲了60%左右,其中的主要原因包含這物價運輸成本的提高,以及全球范圍內的資源短缺陷。
當世界上的多個國家已經出現了明顯的石油缺口,這反而會造成很大的負面影響。擁有原油的國家可以獲得更高的收入,缺乏原油的國家卻只能高價購買其他國家的石油。
總得來說,每一個國家的資源儲備和每個國家的運行狀況不盡相同,不同的狀況就會導致不同的結果。運輸成本的提高以及市場不斷擴大,再加上資源短缺現象,最終導致原油價格上漲。
Ⅳ 美國的油價持續上漲,致其上漲的原因是什麼
經濟在提升,而且出現了通貨膨脹,並且消費成本也是特別高的,才會出現漲價。
Ⅵ 西方大舉釋放原油儲備,油價為何還會上漲
因為現在的車非常的多,而且很多國家都需要用到油,需求量非常的大,是處於一種供小於求的狀態,所以油價才會連續上漲。
Ⅶ 為什麼原油價格上漲這么快
周四,歐佩克+(歐佩克與非歐佩克產油國)宣布將石油減產協議延長至4月底。聽到減產的消息,不僅國際油價先漲為敬,而且高盛甚至給出了三季度油價突破80美元/桶的預判。
還記得大約一年前,國際油價一夜暴「負」,鬧出了中行原油寶的大烏龍。也就不到一年時間,國際油價的天怎麼說變就變?
原油不僅是大宗商品之王,也是股市裡的重要題材。本文將從聚焦3個維度,來探討油價V型反轉背後的機會:
前因後果對策
一. 前因
石油在需求端,與國際經濟形勢密切相關。因此,當一年前疫情席捲全球、股市暴跌之時,在悲觀的經濟預期下,石油的需求自然是萎靡不振。
而在供給端,世界上主要的石油出口國不到20個。如果這些國家能夠步調一致,從理論上是可以隨心所欲的控制油價的。而為了達成這一目的,富得流油的沙特做起了帶頭大哥,帶領各產油國成立了意在通過限產來漲價的歐佩克。(在經濟學概念中,像歐佩克這樣的組織被稱為卡特爾)
數字人民幣系列之三:王座下的陰謀(3/6)
菠菜的視頻
· 1699 播放
盡管看起來能在原油市場呼風喚雨,但實際上歐佩克面前要面對3座大山:
1.歐佩克成員國內部的矛盾
只有當歐佩克所有成員國都認真履行減產協議,國際油價才能出在高位。但問題是,減產也意味著有價無市,所謂的高油價只不過是直面富貴罷了。所以,站在博弈的角度,每個成員國都有動機在他國減產之時,自己偷偷增產,趕緊把直面富貴落袋為安——可是如果所有成員都這么想,所謂的減產協議就只不過是一紙空文。
另外,作為產油主力的中東國家雖然都有著相同的信仰,講著同樣的語言,但是彼此之間卻是誰也不服誰。且不說沙特、伊朗分別拉起了遜尼、什葉兩大山頭,甚至沙特都無法擺平自己陣營里的小弟。比如卡達早就看不慣沙特,於是在2019年初退出了歐佩克。
2.歐佩克與非歐佩克產油國的矛盾
非歐佩克產油國,以前主要是俄羅斯。
盡管俄羅斯已從世界霸主墮落成一個靠出賣資源過活的二流國家,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地大物博,且還武力值爆表,俄羅斯仍然是歐美重點提防的對象。
所俄羅斯並不怕沙特來硬的,畢竟後者只不過是一個表面鍍金的封建國家。俄羅斯不是歐佩克成員國,也就沒有義務遵守減產協定,所以,歐佩克減產讓油價上漲,俄羅斯反而佔了便宜。
更要命的是,現在不僅是沙特和俄羅斯劃江而治的問題了,而是沙特、俄羅斯、美國三足鼎立的局面。
3.頁岩油的沖擊
頁岩油可以簡單理解為品位不高的原油(此處不是學術很嚴謹,需要有油頁岩資源)。然而,技術進步和油價上漲,會讓曾經沒有開采價值的資源,變得有利可圖。
實際上,美國自身的石油資源並不少,近在咫尺的墨西哥灣里,就有不少大油田。後來,頁岩油又極大的增加了石油的供給,再加上美國製造業外流,導致石油需求的下降——美國從石油進口國變成了出口國。
頁岩油動了傳統產油國的乳酪,沙特和俄羅斯早就對頁岩油不爽了。不過,頁岩油在成本上是處於劣勢的。頁岩油根據開采條件不同,其成本大致在每桶30美元至50美元,要比沙特、俄羅斯的採油成本高出不少。
於是,大約在去年這個時候,沙特拿出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覺悟,大量增產,並以跳樓價甩賣原油,意在擠垮美國的頁岩油。結果這招真的奏效了,去年二季度,美國頁岩油鑽探的先鋒,切薩皮克能源公司市值暴跌超90%,申請破產保護,成了行業近5年來最大的破產事件。
二. 後果
沙特的目標初步達成,薩勒曼親王高調表示:「(美國頁岩油)鑽井的時代,已經永遠結束了。」
終於可以限產漲價了——信心爆棚的沙特,甚至同意俄羅斯小幅增產。但沙特可能高興得有點早,有兩個邏輯會在暗中侵蝕其自信的根基:
1. 隨著油價的進一步攀升,頁岩油可能卷土重來。畢竟只是山姆大叔那邊只是公司在財務上破產,但是技術還在,就算是破產後無法東山再起,接盤的公司仍然可以用頁岩油鑽井技術賺錢。盡管美國頁岩油井數量還沒恢復到疫情前的水平,但已經從2020年的低點開始回升;
2. 油價上漲無疑是在給光伏、風能等替代能源,以及新能源車送助攻。按照經濟學的規律,一種商品漲價,會刺激其替代品的需求上升。如果重回高油價時代,充滿電沒公里只要5分錢的「人民神車」五菱宏光mini EV不是更香嗎?
三. 對策
盡管歐佩克很努力地想控盤,但國際油價仍然呈現出明顯的周期性。
國際油價大漲,無疑直接利好「三桶油」——中國石油(601857)中國石化(600028)中海油(美股代碼CEO)。但是從股價長期走勢來看,尤其是中石油、中石化,沒有成長性也就算了,但是連周期股波段性交易機會都不給這就過分了,直接走走成一路陰跌的大熊股,說多了都是淚。
其實精於消費股的巴菲特,也買周期股。股神就曾在十幾年前在港股抄底中石油,爆賺了一筆。只不過,巴菲特持有了3年就開始清倉了,也就是說股神只是因為中石油超跌才參與,並不是看好長期前景。
但如果把眼光拓展到整個油氣板塊,甚至是傳統工業領域,實際上還是有一些機會可以關注的。
例如2020年7月,巴菲特旗下的伯克希爾哈撒韋,收購了一批天然氣管道公司,交易總額約100億美元。
圖片來源:澎湃新聞
在股神的啟發下,我們對於油價上漲的對策,可以關注以下2個投資邏輯:
1. 在碳中和的大題材下,化石能源中,碳排放量更低的天然氣,將因為需求激增而擴張產能。BP(英國石油公司)就曾在報告中預測,到2035年,天然氣在一次能源(能從自然界中直接利用)中的消費佔比將接近25%,僅次於石油。由於油氣的價格是正相關的,油價上漲也會帶動天然氣漲價;
2. 管道是天然氣運輸最重要的方式之一。目前我國正在大力加強天然氣管網建設,三桶油已經將管道資產剝離並轉移至管網公司。而且我國管網建設現在仍處於建設期,因此管道材料的供應商將迎來需求的改善。
更多內容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星空財富」(ID:xingkongcaifu1)
Ⅷ 國際油價12日大漲超6%,此次大漲又是為何
國際油價12日大漲超6%,此次大漲又是為何?最近是不是感覺油價一直在漲,都快加不起油了。油價為何一直漲?還會漲多久呢?當前國際原油期貨價格已經超過100美元大關,創近8年以來的新高。但朋友們不要慌,問題很大。隨著俄羅斯那邊持續有情況的話,油價直接超過140美元每桶,創歷史新高都是有可能的。國際油價上漲直接帶動我國加油提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