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國際「自由」號空間站是怎樣的
1984年,當時的美國總統里根滿懷信心地宣布,美國要在10年內,在太空建造一座永久性的大型空間站。這個計劃號稱20世紀最後的,也是最宏偉的航天工程。計劃提出伊始,即引起了全世界航天界以至整個科學技術界的矚目,帶動了歐洲和日本等國的載人航天熱。
美國打算通過永久性空間站的建造,繼60年代載人登月競賽的勝利和70年代太空梭研製的成功,再一次向全世界顯示自己強大的科技、經濟實力,繼續保持其航天技術的領先地位。
這個後來取名為「自由」號的空間站,就研製發射時間來說,並不是世界上最早的,但從規模上來說卻是最大的。它比美國1973年「天空實驗室」、前蘇聯70~80年代的「禮炮」號和現俄羅斯的「和平」號空間站,都大得多,因此功能也比較強。特SU是它將「長留太空,永遠不落」,並可與軌道上的空間平台、軌道機動飛行器以及軌道轉移飛行器協同工作,互相配合,發展成多功能的綜合性空間基地。
里根總統於1984年1月在「國情咨文」中要求航宇局以80億美元研製一個永久空間站,力爭在哥倫布發現新大陸500周年的1992年問世,並邀請歐空局、加拿大以及日本參加共同研製和利用國際自由空間站。里根總統把建立第一個永久載人空間站看作是促進美國科學研究、通信、金屬製造以及生產地球上不能生產的拯救人類生命葯物等的動力。里根總統提出的這一新的空間計劃是美國僅次於「阿波羅」登月計劃的90年代最大載人空間飛行計劃。美宇航局局長親自出馬,頻繁地與國際夥伴——歐空局、日本和加拿大進行4年馬拉松式的談判和爭論,時而達成雙邊諒解備忘錄,時麗提出新的要求和意見。美國同歐空局的爭執此起彼伏,並因美國國防部在1986年底提出的軍用空間站計劃,引起夥伴之間極大不滿。最後,美國國務脘出面協商,使國防部做出讓步,在空間站投入實用兩年內不作軍用,但堅持進行有限的軍用試驗,並保留使用空間站的權利。1987年10月,歐空局11個成員國政府代表、加拿大政府部長以及日本科技廳長官代表各自政府,同美國政府代表在華盛頓正式簽署一項多國合作研製和利用美國自由空間站協議。此項計劃研製費從80億美元增加到145億美元,美國承擔85億,製造主站、起居艙、工作艙、實驗艙以及一個極平台;歐空局以35億美元研製哥倫布軌道站、有人照顧的自由飛行器和歐洲極軌道平台(既能與自由空間站對接,也可自主飛行,美國也能利用),歐空局將分擔運輸費。據美航宇局估計,從1995年中期分批運到軌道上組裝,從1996年開始不定期住人飛行,到2000年才永久住人,研製費用共需300億美元,每年載人費用約20億美元,到2027年實用費450億美元,加上研製費和組裝費總數達840億美元。國際自由空間站費用確實驚人。
由於費用不斷增加,美國國會要求航宇局重新進行設計,從1988年開始研製,採用「雙龍骨」構架,從原版154米縮小到91米,從原重230噸改為135噸。這樣一來,和前蘇聯1986年2月人軌的「和平」號站差不多。主站體中心有9個加壓艙,呈四方形,加壓艙中間有通道相連,每個加壓艙3.65米,直徑2米,全部艙由鋁製成。美國實驗艙與居住艙原長13.6米,現剃、到8.9米,直徑4.6米不變,另外兩個艙是歐空局「哥倫布」號軌道站和日本實驗艙。美國還有兩個小後勤艙,長7.3米,一個艙與空間站對接,加一個備用。
「自由」號空間站原計劃有8名宇航員工作,現改為4名,其中2名留給歐空局和日本(歐洲和日本開始建立宇航員培訓中心),加拿大可能有1名宇航員輪換,每90天換新宇航員。空間站結構上有5個平台,裝備直接暴露於空間的儀器,加拿大提供的移動服務中心,即新的操作臂,由宇航員遙控使用。
居住艙內是氧(20%)和氮(80%)的混合氣體;氣壓接近海平面壓力(1千克/米2)。太空梭定期運輸氧氣、飲用水和食物。洗漱水、糞便和尿經一個閉合迴路再循環處理。「自由」號空間站原設計有8個太陽電池翼,現改為6個,用戶可自由使用30千瓦,空間站總功率低於75千瓦,還有50千瓦氫鎳蓄電池,處於地球陰影時備用。
新的設計取消至少10項站外科學實驗,限制宇航員站外活動次數;數據傳輸速率從300兆比特/秒減少到50兆比特/秒。根據原計劃,太空梭需運輸28次,現改為19次運完。把組成「自由」號空間站的9個加壓艙、太陽電池翼板運到410千米軌道上,由先進而靈括的空間機器人組裝,宇航員指揮操作。空間站於1996年藉助自己的推力器推到460千米、28.5度傾角圓軌道運行。國際「自由」號空間站的設計壽命是30年。它的空間環境是微重力環境,有利於空間科學研究和生命科學研究、加工材料、生產地球難以獲得的高純度材料以及葯物製品。「自由」號空間站不僅是一個對准地球的大型空間平台,而且也將成為飛向月球和火星的載人空間基地。
美航宇局哥達德空間飛行中心提供空間站使用的飛行遙控自動化服務車,負責安裝、維修工作和服務於各對接的艙內工作,同時利用加拿大造的移動服務中心,還與往返天地間的太空梭運輸任務結合。日本實驗艙將採用人工智慧系統判斷和排除故障,日本認為人工智慧對有效地利用「自由」號空間站是不可缺少的。歐空局「哥倫布」站與空間站對接後,也准備使用機器人,還有歐洲極平台和有人照顧的自由飛行器與之對接,也可自主飛行。1990年7月,歐空局委員會決定研製歐洲第一個極平台,選定法國馬特拉公司設計1.7噸重平台,於1997年用「阿里亞娜-4」或「阿里亞娜-5」發射,與歐洲「哥倫布」站對接。實際上,平台就是遙感平台,置放各種遙感器,觀測海洋、監視冰情、大氣污染、氣候變遷,以及勘測地球資源,功率為2500瓦。平台有一個服務艙,可作為軍用偵察平台。
美航宇局從1988年起為國際「自由」號空間站研究應急逃逸宇宙飛船,又稱為「乘員應急返回飛行器」,估計耗資20億美元。在空間站時代,要力求安全第一,以免發生不測的空難。
Ⅱ 我國的國際空間站叫什麼名字它是完全由我國獨立研發的嗎
我國的國際空間站名字是阿爾法空間站,它他不是完全由我國科學人員獨立研發的,是16個國家共同組成的空間站。
Ⅲ 國際空間站是什麼
1、問:Can you see the Great Wall from the ISS?
你能從空間站看到中國的長城嗎?
答:I have not been able to see the Great Wall yet but I am looking for it and need to know where to look.
我現在還沒看到長城,但是我正在尋找希望知道在哪兒可以看到。
2、問:Do you sweat in the space and how do you handle it?
在空間站工作是否會出汗?如果有,如何處理?
答:Yes, we do sweat in space. And because there is no gravity we must use towels to wipe off the sweat.
是的,在太空我們流汗。因為沒有重力所以我們必須用毛巾把汗擦去。
3、問:If air leak happens in the ISS, what emergency actions will be taken?
如果在空間站發生泄漏,你們會採取怎樣的緊急措施?
答:If we have an air leak we try to isolate which mole is leaking and move closer to the 「Soyuz」.
如果我們有空氣泄漏我們會把泄漏的部分隔絕並且向聯盟號飛船靠的更近。
4、問:How do you handle the waste generated in the space?
你們怎樣處理空間站產生的垃圾?
答:We put the waste in tanks and put those tanks onto the progress vehicle and release the progress vehicle. It burns up on the earth』s atmosphere as progress falls.
我們把垃圾放在罐子里,再把這些罐子放在俄羅斯的進步號貨運飛船上,將飛船釋放到太空中。當它落到地球大氣層中時,它會燃燒起來。
5、問:Is it very quiet on the ISS?
國際空間站里非常安靜嗎?
答:No, it』s very noisy. All the fans and pumps mane so much that we need to wear ear plugs.
沒有,國際空間站很吵。所有的風扇和水泵製造噪音以至於我們需要戴耳機。
6、問:What does your family think of your work in the space?
你的家人怎樣看待您空間站工作?
答:Its really neat and they are very proud of me and they are happy that I can do this.
我們一家人覺得這很酷。他們為我感到自豪。他們為我能夠從事這項工作而感到很高興。 7、問:On the ISS, in which direction will the plants grow?
在國際空間站里,植物會向什麼方向生長?
答:5 days ago I started growing some plant but have not seen them yet. I believe they will grow in the direction of the light.
5天前我開始種植物。但是還沒有見到它們。我相信它們會隨著光的方向生長。
8、問:How do you maintain oxygen supply on the ISS?
在空間站怎樣獲得氧氣供應?
答:We get our oxygen from several places. First from tanks on the progress vehicle. Second, from tanks on the shuttle. Third, we make it through the progress of breaking down the water. Fourth, we burn oxygen candles that creates oxygen.
我們從好幾個地方獲得氧氣:第一,從俄羅斯的進步號貨運飛船的罐子里獲得氧氣。第二,是從太空梭上的罐子里獲得氧氣。第三,我們通過分解水的過程獲得氧氣。第四,我們燃燒特製的氧氣蠟燭獲得氧氣。
9、問:What does it feel like when you go through the black-out-area?
你通過「黑障區」時是怎樣的感受?
答:It does not feel any different. Just wait a while and you are in contact again.
沒什麼區別。等一會兒你就可以再次取得聯系。
10、問Is there any robot on board the ISS?
請問空間站里有機器人嗎?
答:Yes, we have the robotic arm from Canada.
是的,我們擁有產於加拿大的機械臂。
11、問How far does the ISS fly per hour?
空間站每小時飛行多遠?
答:17500 mph or 5 miles/seconds
每小時17500英里或每秒鍾5英里。
12、問:How can you keep ISS on its own orbit?
你們如何控制空間站在自己的軌道上運行?
答:ISS simply falls around the earth.
它逐漸下降,越來越靠近地球。(註:國際空間站上帶有發動機,可以提升自己的軌道) 13、問:What if you happen to get sick?
如果你們在空間站生病會如何處理?
答:Luckily we have Dr. Oleg on board who is very good doctor.
幸運的是,我們艙內有醫生Dr. Oleg,他是個非常好的醫生。
14、問:What if you lost connection with the ground? Is it possible for the spacecraft to go back to the earth automatically?
如果和地面失去聯系,飛船能否自動回到地球?
答:It is possible. If you have a very day to escape using the 「Soyuz」 vehicle to come back to earth.
運氣不好的話有可能與地面失去聯系。我們通過使用俄羅斯的聯盟號飛船來回到地球。
15、問:Have you ever seen some space junk with your own eyes?
你在空間站用肉眼看到過太空垃圾嗎?
答:I saw something nearby spinning around but was not sure what it was.
我曾看見附近有東西在不停的旋轉。但是很小,不能確定是什麼。
16、問:Does earth look any different from it used to be?
我們的地球看起來和以前有什麼不同?
答:We see lots of fires burning snow but it looks the same to me.
我們看到有很多火在燃燒,也看到有雲、雪和高山。但對我來說沒有什麼不同。
17、問:What is the longest distance between the ISS and the earth?
空間站和地球的最遠距離是多遠?
答:220n/miles
220海里
18、問:Which time zone do you use in the space?
空間站里使用的哪個時間?
答:GMT
格林威治時間
19、問:What do you feel about space walk (EVA)?
在太空行走的感覺是什麼?
答:Cool and beautiful and I really enjoy it.
很酷,很美,我很享受太空行走。
20、問:What do the stars look like in the space?
在空間站看星星象的樣子是什麼?
答:The stars do not twinkle as much because there is no atmosphere, polluting. We can see them more clearly.
星星不再像地球上看來那樣閃爍。因為沒有大氣層,沒有污染,所以顯得更清晰。
Ⅳ 國際空間站叫什麼名字
國際空間站叫「阿爾法號國際空間站」。
國際空間站,是目前在軌運行最大的空間平台,是一個擁有現代化科研設備、可開展大規模、多學科基礎和應用科學研究的空間實驗室。
國際空間站項目由16個國家共同建造、運行和使用,是有史以來規模最大、耗時最長且涉及國家最多的空間國際合作項目。自1998年正式建站以來,經過十多年的建設,於2010年完成建造任務轉入全面使用階段。目前,國際空間站主要由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俄羅斯聯邦航天局、歐洲航天局、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加拿大空間局共同運營。
Ⅳ 現在外太空有幾個空間站,是屬於哪國的
截至2021年6月,外太空有2個空間站,分別是國際空間站(主要由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俄羅斯聯邦航天局、歐洲航天局、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加拿大空間局共同運營)和中國空間站。
1、國際空間站
國際空間站是由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俄羅斯聯邦航天局(RFSA)、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加拿大太空局(CSA)和歐洲空間局(ESA)等共同建造的空間站項目。它在1998年開始建造,各功能模塊在其後被陸續送入軌道裝配,2011年2月國際空間站組裝工作全部結束。國際空間站是人類擁有過的規模最大的空間站。
2、中國空間站
中國空間站(天宮空間站)一般指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計劃中的一個空間站系統。預計在2022年前後建成。2021年6月17日,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發射成功,航天員聶海勝、劉伯明、湯洪波先後進入天和核心艙,標志著中國人首次進入自己的空間站。
空間站歷史:
1、禮炮號系列空間站
禮炮系列空間站由前蘇聯建造,其中禮炮1號是人類的第一個空間站。這個系列的空間站在1971年到1985年間服役。
2、天空實驗室號空間站
天空實驗室號是美國的空間站,1973年由兩級的土星5號運載火箭發射入軌。降落時間為1979年7月11日。
3、和平號空間站
和平號是前蘇聯設計建造的空間站,為上述禮炮計劃的後繼項目。它於1986年發射升空,並在接下來的十年間陸續對接了5個模塊,一直被運用到2000年,之後於2001年入大氣層中燒毀。
4、國際空間站
國際空間站(International Space Station),是目前在軌運行最大的空間平台,是一個擁有現代化科研設備、可開展大規模、多學科基礎和應用科學研究的空間實驗室,預計退役時間2024年。
5、天宮1號目標飛行器
天宮1號是中國獨立設計建造並發射運用的目標飛行器,它於2011年發射升空,之後於2018年4月2日08時15分返回。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空間站、網路-中國空間站
Ⅵ 國際空間站
國際空間站只有一個,但是空間站到有好幾個(9個?不太確定,但比較著名的有:禮炮號、天空實驗室號、阿波羅聯合號、和平號、國際空間站)。國際空間站是現役空間站的唯一一座,其他的都已墜毀。不久以前(准確的說是2001年3月23日)是有一座空間站墜毀,叫和平號空間站。主要是俄美合作所造,墜毀是因為保質期到了,墜毀在南太平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