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國際知識 > 在國際上我國走什麼道路

在國際上我國走什麼道路

發布時間:2022-06-08 10:57:48

Ⅰ 談一談我國為什麼堅持走和平發展的道路

實現和平發展,是中國人民的真誠願望和不懈追求。自20世紀70年代末實行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成功地走上了一條與本國國情和時代特徵相適應的和平發展道路。通過這條道路,中國人民正努力把自己的國家建設成富強、民主、文明的現代化國家,並以自身的發展不斷對人類進步事業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走和平發展道路,就是要把中國國內發展與對外開放統一起來,把中國的發展與世界的發展聯系起來,把中國人民的根本利益與世界人民的共同利益結合起來。中國的和平發展道路是人類追求文明進步的一條全新道路,是中國現代化建設的必由之路。
中國和平發展的道路,是一條統籌國內發展和對外開放的發展道路。我們對內將毫不動搖地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把發展作為第一要務;對外將毫不動搖地堅持和平與合作,與世界人民一道,共同推進人類和平與發展的崇高事業。
中國和平發展的道路,是一條勇於參與經濟全球化而又堅持廣泛合作、互利共贏的發展道路。中國實行對內改革從一開始就是同對外開放聯系在一起的。在實行對外開放的同時,堅持獨立自主、自力更生。
中國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是基於中國國情的必然選擇。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中國的發展還很不平衡,推動經濟社會發展、不斷改善人民生活始終是我國的中心任務。走和平發展道路,是中國實現國家富強、人民幸福的必由之路。
中國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是基於中國歷史文化傳統的必然選擇。中華民族歷來崇尚和平,中華文化歷來強調以和為貴的價值觀念。在近代歷史上,中國屢遭外來勢力入侵和奴役,中國人民深知和平彌足珍貴。
中國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是基於當今世界發展潮流的必然選擇。求和平、促發展、謀合作,是世界各國人民的共同心願,也是不可阻擋的歷史潮流。任何國家要實現自己的發展目標,都必須順應世界發展大勢。
走和平發展道路符合中國人民的根本利益,也符合人類社會發展的客觀要求。13億中國人民走和平發展道路,無疑為人類和平與發展的崇高事業增添了極其重要的積極因素。中國的發展不會妨礙任何人,也不會威脅任何人,只會有利於世界的和平、穩定、繁榮。
走和平發展的道路,也符合社會主義的基本原則。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是主張和平的社會主義。社會主義中國今天要走和平發展道路,將來強大了也要走和平發展道路。努力實現和平的發展、開放的發展、合作的發展、和諧的發展,始終是中國政府謀求發展的宗旨和原則。

Ⅱ 中國走和平發展道路的意義是什麼

1.爭取和平的國際環境發展自身,同時通過自身的發展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堅持這一道路要依靠自己的力量和改革創新,也要實行對外開放。要順應經濟全球化發展趨勢,努力實現與各國的互利共贏和共同發展。

2.中國和平發展的不懈追求是,對內求發展、求和諧,對外求合作、求和平。具體而言,就是通過中國人民的艱苦奮斗和改革創新,通過同世界各國長期友好相處、平等互利合作,讓中國人民過上更好的日子,並為全人類發展進步作出應有貢獻。這已經上升為中國的國家意志,轉化為國家發展規劃和大政方針,落實在中國發展進程的廣泛實踐中。

3.中國發展離不開世界,世界繁榮穩定也離不開中國。中國取得的發展成就與世界各國友好合作密不可分,中國未來發展更需要國際社會理解和支持,我們衷心感謝所有理解、關心、支持、幫助中國發展的國家和人民。有十幾億人口的中國走和平發展道路,這是人類發展史上新的偉大探索和實踐,不可能做得十全十美,我們歡迎一切友好建議和善意批評。我們真誠希望國際社會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國源遠流長的文明傳統,尊重中國人民對國家主權、安全、領土完整和社會穩定的珍視,理解中國作為最大發展中國家需要逐步解決的各種發展難題,理解中國人民渴望徹底擺脫貧困、過上富裕日子的心情,相信中國人民走和平發展道路的誠意和決心,支持而不是阻礙中國走和平發展道路。

(2)在國際上我國走什麼道路擴展閱讀:

中國和平發展道路是中國社會發展的國際戰略。2005年年底,中國政府發表《中國的和平發展道路》白皮書,闡述了中國走和平發展之路的立場和決心。走和平發展道路在中國有深厚的歷史文化淵源和基礎,體現了中國人民的真誠願望和不懈追求,也是中國順應時代潮流、走向現代化的必然要求。

資料來源網路:中國和平發展道路

Ⅲ 運用當代國際社會的相關知識談談我國為什麼堅定不移地走和平發展道路

走和平發展道路是中國政府和人民根據時代發展潮流和自身根本利益作出的戰略抉擇,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必然要求。中國必須走和平發展道路的原因有三點:

第一,這是由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決定的。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是中國各族人民的偉大理想和共同追求。一八四0年鴉片戰爭以後的一百多年裡,中國受盡了列強的欺辱。消除戰爭,實現和平,建設獨立富強、民生幸福的國家,是近代以來中國人民孜孜以求的奮斗目標。今天的中國雖然取得了巨大的發展成就,但人口多,底子薄,發展不平衡,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推動經濟社會發展,不斷改善人民生活始終是黨和國家的中心任務。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營造有利的國際和平環境,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是中國實現國家富強、人民幸福的必由之路。

第二,這是由中國的社會主義國家性質決定的。中國是社會主義國家,追求和平是社會主義國家的本質屬性之一。中國不輸出意識形態,不搞擴張。早在一九七四年,鄧小平就在聯大向全世界庄嚴宣布,中國永遠不稱霸。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根據國際形勢的變化趨勢,堅持和平與發展是時代主題這一重大戰略判斷,多次公開闡明:中國過去不稱霸,現在不稱霸,將來強大了也不稱霸。事實表明,中國經濟的發展,正在成為亞太地區和世界經濟增長的重要推動力量,正在給世界帶來更多的發展機遇和更加廣闊的市場。積極爭取和平的國際環境發展自己,又以自身的發展更好地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已成為中國堅定不移的國家意志。

第三,這是由當今時代的發展潮流決定的。求和平、促發展、謀合作是世界各國人民的共同心願,也是不可阻擋的歷史潮流。世界多極化和經濟全球化趨勢的深入發展,使國與國之間的相互依存不斷加深,利益相互交織,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誰也離不開誰。這也使當今世界各國間的合作與競爭呈現出新的特徵。各國的發展和世界的發展、各國的發展和其他國家的發展緊密相聯,任何一個國家,無論其大小強弱,只有在互利共贏的基礎上,積極參與國際經濟合作與競爭,才能實現自身的發展和壯大。

堅持和平發展道路,是實現互利共贏的重要條件;奉行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是實現中國和平發展的根本保證。我們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提出走和平發展道路,贏得了廣泛贊譽。

Ⅳ 中國對外關繫上要走的是什麼樣的道路

隨著中國影響力的增長,世界各國更加重視中國,相應對中國的期待值也加大,要求中國在國際事務中發揮更大的作用。同時,以相互借重維護自身利益的各種設想和考慮也應運而生。中國目前更加側重與各方建立合作對話機制,如「中非合作論壇」、「中阿(拉伯)合作論壇」等,這種機制是加強南南合作的有益方式,體現了發展中國家平等互利合作的精神。中國同時堅持奉行獨立自主的外交政策,與歐盟等國際、地區組織發展關系,這些都是出於促進全球的和平、發展與合作,而不是出於搞對抗、謀霸權的目的。「中國因素」受到了國際社會的普遍重視,對國際事務表現了越來越大的積極作用。對世界來講,對中國來講,都是件大好事。但我們必須保持清醒的頭腦,實事求是地估價自己的實力。
周剛(中國前駐印度大使):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對地區和世界經濟發揮了積極的影響,中國的國際地位不斷提升,並以一個愛和平、負責任的大國形象出現在國際舞台,這已經是一個不爭的事實。中國的和平發展不可逆轉,中國人感到高興和驕傲是理所當然的。
但必須清醒地看到,中國的經濟總量不大,在世界GDP中所佔的比例僅為4%,中國在國際和地區事務中的作用和影響有限,中國的經濟發展還面臨著諸多困難和挑戰,中國的現代化是一個需要幾代人、十幾代人持續奮斗的過程。這些都要求我們要保持清醒的頭腦,有自知之明,戒驕戒躁,既不要自吹自擂,又不要被別人的吹捧沖昏了頭腦,因此,不要高估「中國因素」的影響力。韜光養晦、有所作為是我國長期堅持的戰略方針。對那些給予中國很高期望的發展中國家,我們要實事求是地對待;而對那些心懷不善,企圖「捧殺」中國,變相製造「中國威脅論」的國家,我們也要心中有數,保持警惕。
陳鋒(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際關系學院院長):客觀地估價「中國因素」的影響是現實的需要。中國目前發展迅速,但也面臨著一些問題,包括對進出口貿易的依賴,對海外市場的依賴,對一個穩定的周邊環境的依賴等等,國家的統一對中國的發展也產生著很大的影響。這些都要求我們正確看待「中國因素」,不能過高估計自己。
宮力(中共中央黨校戰略研究所副所長):雖然中國目前已經處在一個迅猛發展的過程之中,但從中國的基本國情和西方發達國家的實際力量對比看,仍然「西強東弱」。因此,我們既要有雄心壯志,又要善於守拙,埋頭苦幹。
善於首拙並不意味著無所作為,而是要有所為,有所不為。在直接涉及中國國家主權、安全和重大利益的問題上,中國不能沒有聲音,沒有影響。比如,解決台灣問題,實現祖國統一是我們堅定不移的目標,我們應該盡最大的誠意、最大的努力爭取和平統一,但決不承諾放棄使用武力。再如,中國在東海和南海問題上要繼續堅持「擱置爭議,共同開發」的方針,妥善處理領海爭端,維護和改善我國與東盟國家的關系。要達到這些目標,關鍵是要善於把握形勢和利用機遇,爭取一個和平的國際環境來發展自己,並以自身的發展來維護世界和平。

一、初期的外交方針--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1、背景

國際:二戰以後,形成了新的政治格局

政治格局:①資本主義世界體系被嚴重削弱

②社會主義越出一個國家的范圍,形成世界體系

③亞非拉許多國家相繼贏得了民族獨立

國內:新中國誕生

2、外交方針的內容

A.「另起爐灶」

B.「打掃干凈屋子再請客」

C.「一邊倒」

3、初期外交方針制定的意義

把舊中國的屈辱外交改造成新中國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我國近代外交特點:屈辱外交

為什麼?清政府《馬關條約》《辛丑條約》《天津條約》等,袁世凱1915與日本《二十一條》,蔣介石與美國《中美友好通商協定》

二、初期的外交成就

1、49-50年 同17國建交(第一次建交高潮)

49中蘇建交 50《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

作用:促進中國經濟的恢復和發展,打破帝國主義孤立封鎖中國的政策,鞏固中蘇人民團結,具有重要意義

2、53年 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提出

1953年12月 周恩來接見印度代表團時

內容:互相尊重領土主權、互不侵犯、互不幹涉內政、平等互惠、和平共處原則

後有改動:主權和領土完整 互利

意義:國內:a.標志著新中國外交的成熟

b.我國處理國與國之間關系的基本原則

c.為開創中國外交新局面奠定基礎

國際:成為解決國與國之間問題的基本准則

3、54年 日內瓦會議

1954年4月 瑞士的日內瓦參與國:中、蘇、美、英、法

主題:討論和平解決印度支那(越南,寮國,柬埔寨)&朝鮮問題

意義:a.新中國首次以世界五大國之一的地位參加重要國際會議

b.提高了新中國的國際聲譽

周恩來 提出合理化建議 作用:推動了會議的進展

4、55年 亞非萬隆會議

1955年4月 印尼的萬隆參與國:亞非29個國家

主題:討論和平、民族獨立、發展經濟等問題

意義:a.是第一次沒有西方殖民主義國家參加的亞非國際會議

b.加強了中國同亞非各國的聯系

周恩來 提出「求同存異」的方針 作用:推動國際會議的成功

三、取得外交成就原因(建國初期)

1、國際:①資本主義世界體系被嚴重削弱

②社會主義越出一個國家的范圍,形成世界體系

③亞非拉許多國家相繼贏得了民族獨立

2、國內:①中國新民主主義已取得勝利

a.獨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b.和平共處的五項原則

②卓越的外交家

③英明的外交決策

Ⅳ 中國為什麼要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

中國的和平發展道路是人類追求文明進步的一條全新道路,是中國現代化建設的必由之路,是中國政府和中國人民的鄭重選擇和庄嚴承諾。
——中國堅定不移地走和平發展道路,是基於中國國情的必然選擇。1840年鴉片戰爭以後的100多年裡,中國受盡了列強的欺辱。消除戰爭,實現和平,建設獨立富強、民生幸福的國家,是近代以來中國人民孜孜以求的奮斗目標。今天的中國雖然取得了巨大的發展成就,但人口多,底子薄,發展不平衡,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推動經濟社會發展,不斷改善人民生活始終是中國的中心任務。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是中國實現國家富強、人民幸福的必由之路。中國人民最需要、最珍愛和平的國際環境,願盡自己所能,為推動各國共同發展作出積極貢獻。
——中國堅定不移地走和平發展道路,是基於中國歷史文化傳統的必然選擇。中華民族歷來就是熱愛和平的民族。中華文化是一種和平的文化。渴望和平、追求和諧,始終是中國人民的精神特徵。600年前,中國明代著名航海家鄭和率領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船隊「七下西洋」,遠涉亞非30多個國家和地區,帶去的是茶葉、瓷器、絲綢、工藝,沒有侵佔別國一寸土地,帶給世界的是和平與文明,充分反映了古代中國與有關國家和人民加強交流的誠意。立足當代,中國的發展不僅造福13億中國人民,也給世界各國帶來了巨大的市場和發展機遇。中國的發展有利於世界和平力量的增長。
——中國堅定不移地走和平發展道路,是基於當今世界發展潮流的必然選擇。求和平、促發展、謀合作是世界各國人民的共同心願,也是不可阻擋的歷史潮流,特別是世界多極化和經濟全球化趨勢的深入發展,給世界和平與發展帶來了新的機遇,爭取較長時期的和平國際環境是可以實現的。同時,中國也清楚地看到,世界上仍存在諸多不穩定不確定的因素,人類還面臨許多嚴峻挑戰,但機遇大於挑戰,只要世界各國共同努力,就能夠逐步實現建設一個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和諧世界的目標。長期以來,中國堅持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宗旨就是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早在1974年中國重返聯合國的時候,鄧小平就向全世界宣布,中國永遠不稱霸。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根據國際形勢的變化趨勢,堅持和平與發展是時代主題這一重大戰略判斷,多次公開闡明:中國過去不稱霸,現在不稱霸,將來強大了也不稱霸。中國的發展不會對任何人構成威脅,只會給世界帶來更多的發展機遇和更加廣闊的市場。事實表明,中國經濟的發展,正在成為亞太地區和世界經濟增長的重要推動力量。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已成為中國的國家意志。

Ⅵ 中國怎樣走和平發展道路

中國走和平發展道路的方法:

一、堅定不移高舉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旗幟,恪守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的外交政策宗旨,堅持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中國奉行不結盟政策,主張和平解決國際爭端和熱點問題,反對動輒訴諸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脅,根據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決定自己的立場和政策,秉持公道,伸張正義。

作為國際社會的重要成員,中國始終是促進世界和平與發展的重要力量。通過對國際社會的巨大貢獻,中國為自身贏得了良好發展環境,得到了巨大發展,同時也壯大了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的正義力量,已經並將繼續為人類和平與發展的崇高事業作出越來越大的貢獻。

二、堅決捍衛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決不屈服於任何外來壓力

我國外交工作的中心任務,就是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創造有利國際環境和周邊環境。和平發展的戰略機遇不會憑空而來,必須靠我們的努力去爭取和維護。

我們不幹涉別國內政,也絕不允許別國干涉我國內政;我們不侵佔別國領土和主權,也絕不容許別國侵犯我國主權、安全、發展利益。

三、反對各種形式的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永遠不稱霸,永遠不搞擴張

和平發展,就是要打破「國強必霸」的傳統邏輯,在中國強大起來的情況下,始終堅持防禦性國防政策,不同任何國家搞軍備競賽,不走侵略擴張、爭霸世界的老路。

中國將堅持把中國人民利益同各國人民共同利益結合起來,以更加積極的姿態參與國際事務,發揮負責任大國建設性作用,反對新干涉主義,反對顛覆別國合法政權,團結國際社會一切可能團結的力量,共同應對全球性挑戰,共創人類美好未來。

(6)在國際上我國走什麼道路擴展閱讀:

中國的和平發展道路包含五個相互聯系的基本點:

一、中國的和平發展道路的根本立意,既是泛指需要由幾代人、十幾代人、幾十代人的持續努力才能完成的整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進程所要走的道路。

二、中國的和平發展道路的根本目標,就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這個階段來說,乃是要解決在這總共70來年時間內中國人的生存權、發展權、教育權等問題;就是要致力於辦好我們自己的事情,老老實實地發展我們自己,並在此基礎上承擔我們力所能及的國際義務。

三、中國的和平發展道路的根本途徑,是在同經濟全球化相聯系而不是相脫離的進程中,在同國際社會實現互利共贏的進程中,獨立自主地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四、中國的和平發展道路的根本要求,是對內方針與對外方針相統一、對內和諧與對外和平相統一。就是說,中國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既是外交,也是內政;既是對外宣示與承諾,也是自我約束與規范。

五、中國的和平發展道路最深刻的根本內涵,就是要在21世紀上半葉,在同當代世界各種文明相交匯中,在不斷弘揚自主創新精神中,用文明的理念、文明的方式、文明的手段、文明的形象去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怎樣理解中國將始終不渝走和平發展道路?

Ⅶ 中國為什麼要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

走和平發展道路是中國政府和人民繼承中華文化的優秀傳統、根據時代發展潮流和中國根本利益作出的戰略抉擇,是中國發展的內在需要。

中國文化自古就認為世界應是一個和諧整體,這個觀念深深影響了中華民族的思想和行為,成為中國人處理人與人、人與自然乃至國與國關系的重要價值觀。

中國人民歷來崇尚「和而不同」、「天人合一」、「以和為貴」的理念,以和諧精神凝聚家庭、敦睦鄰里、善待他人。和諧文化培育了中華民族熱愛和平的民族稟性。

世界意義

中國和平發展打破了「國強必霸」的大國崛起傳統模式。建立殖民體系、爭奪勢力范圍、對外武力擴張,是近代歷史上一些大國崛起的老路。特別是在20世紀,追逐霸權、實力對抗、兵戎相見,使人類慘遭兩次世界大戰的浩劫。

中國基於自己幾千年歷史文化傳統,基於對經濟全球化本質的認識,對21世紀國際關系和國際安全格局變化的認識,對人類共同利益和共同價值的認識,鄭重選擇和平發展、合作共贏作為實現國家現代化、參與國際事務和處理國際關系的基本途徑。幾十年來的實踐證明,中國走和平發展道路走對了,沒有任何理由加以改變。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中國和平發展道路

Ⅷ 中國走和平發展道路的內容與原因

原因:中國選擇和平崛起之路,是基於對和平與發展關系的深刻理解和對當今世界脈搏的准確把握。全面審視人類歷史會發現,人類的進步大多是在和平的變革中實現的,戰爭和暴力很少能帶來真正的進步。和平是人類的最大福祉和最大的願望。世界要和平,人民要合作,國家要發展,社會要進步,是當今世界不可阻擋的潮流。選擇和平發展,不僅符合中國人民的最大利益,得到全體中國人民的擁護,而且符合亞洲和全世界的最大利益,受到國際上廣泛歡迎。內容:中國將始終不渝走和平發展道路,始終不渝奉行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積極發展同世界各國的交流與合作,積極參與國際社會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努力,致力於促進世界經濟增長,促進人類文明進步,繼續同世界各國一道,推動建設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和諧世界。 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幫助到你,有什麼不對或是不完善的地方,還請指出,如果回答沒有幫助到你,也請見諒。

Ⅸ 中國該走怎樣的外交道路

從政治生活角度看
主要體現我國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走和平發展道路,積極推動國際經濟政治新秩序的建立,以自身的發展推動地區和世界發展,負責任的外交推動地區和世界和平。

閱讀全文

與在國際上我國走什麼道路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74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48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933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71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411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87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418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78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42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46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69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70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81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91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224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86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210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040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69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