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韓國以前是屬於中國的領土嗎
不能說韓國以前是中國的領土,因為古時候我們不叫中國,古時候在朝鮮半島上存在好幾個國家。
就比如現在韓國的地理位置在以前有新羅和百濟兩個國家的存在,後來這些國家被高句麗統一了之後就成為了朝鮮。
其實在以前不管是朝鮮還是其它小國家那時候都是我們的藩屬國,就跟東南亞那邊越南、緬甸等等國家都一樣是藩屬國,不能說是我們的領土,但是的確跟我們有關系。
㈡ 韓國以前叫什麼國
韓國以前叫朝鮮,更早一些是叫高麗。
現在的韓國跟朝鮮原本都是一個國家,三八線一劃,成為了兩個國家。北邊的叫朝鮮,南邊的叫韓國。早期位於朝鮮半島上,也就是現在韓國和朝鮮的地理位置的國家,既不叫韓國也不叫朝鮮,而是高麗。
韓國的歷史
朝鮮半島的歷史跟中原的淵源很深,在很久以前,這里就被稱為朝鮮,朝鮮是第一個看到太陽的意思。商朝的時候,商紂王的叔父箕子跑到這時,建立了一個箕子朝鮮。後面戰國末期,燕國的將軍衛滿跑到這里,建立了衛滿朝鮮。這都是中原人去建立的國家,後面,衛滿朝鮮被漢朝給滅了,漢武帝在這里設立了漢四郡。
但是,無論是漢四郡還是箕子朝鮮,或者說衛滿朝鮮,其實都沒有統治整個朝鮮半島。在南邊,還有一塊區域,這塊區域有三個主要的國家:辰韓,馬韓,弁韓。到了後面,朝鮮成為統一的象徵。
㈢ 韓國原來叫南朝鮮,是什麼時候什麼原因改成了現在的韓國
韓是朝鮮歷史上的一個國號,甲午戰爭後日本完全吞並朝鮮,1910年時朝鮮改國號為韓,1919年被日本長期囚禁的朝鮮國王猝死,朝鮮完全成為日本殖民地,直到二戰結束後才擺脫日本殖民統治。美蘇沿北緯38度線分別接受朝鮮半島南部和北部日軍的投降。之後美國極力在南部扶持傀儡政府,1950年時由極端反共的李成晚組織「大韓民國」政府。我國長期不承認這是合法政府,認為北朝鮮的社會主義政府才是全朝鮮唯一合法政府,韓國是統一朝鮮國家的一部分,所以才把韓國稱為南朝鮮,後來冷戰結束,朝韓關系改善並相互承認,我國也在1992年承認了韓國。
其實朝鮮人管韓國就叫南朝鮮,而韓國人管朝鮮則叫北韓,韓和朝鮮都是朝鮮國家歷史上曾經用過的國號,英文單詞都是一個KOREA,兩國國歌也一樣。人家的意識形態分歧那麼嚴重,還能以民族大義為重承認雙方同屬於一個民族並且都把統一作為目標,奧運會現在總是一起入場舉一面旗子,想想台灣那些口口聲聲說自己不是中國人台灣不屬於中國的混蛋,真氣啊!
㈣ 朝鮮和韓國以前叫什麼國家
朝鮮和韓國以前叫朝鮮王朝。
朝鮮王朝(朝鮮語:조선왕조,1392年—1910年),又稱李氏朝鮮,簡稱李朝,是朝鮮半島歷史上最後一個統一封建王朝。
朝鮮王朝以儒教治國,儒家思想取代佛教成為國家統治理念。諺文的發明也為朝鮮平民的文化普及提供了條件。對中國明、清兩代採取事大主義,建國後便向中國朝廷稱臣納貢,自太宗李芳遠至高宗李熙,歷代國王均接受中國皇帝冊封;對日本等周邊國家或部族則採取交鄰政策。
農業
李氏朝鮮時期國家最主要的經濟來源是農業稅收。稅收以貢米為主,雜以少量地方土特產,很少徵收貨幣地租。因此農業成為經濟的關鍵。在土地問題上,確立了高麗末期開始的科田法,廢除了貴族佔有大片土地的現象,並解放了大批奴婢。
世祖在成化二年(1466)制定了職田制,田地只授予在職官員,在其去職後由國家收回,以提高國家的稅收,防止兩班貴族對土地的兼並。隨著開墾荒地和農具的改進,促進了農業的發展,同時也帶動了手工業和商業的發達。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朝鮮王朝
㈤ 以前古代,韓國是不是中國的
韓國古代只有唐朝和西漢是中國的領土,其他朝代如元、明、清,只是中國的屬國。
1、西漢。西漢漢武帝在公元前108年平定衛氏朝鮮後,在今朝鮮半島設置的漢四郡樂浪郡、玄菟郡、臨屯郡、真番郡四郡,屬於幽州,此時朝鮮成為漢朝的郡縣之一。
2、唐朝。繼隋朝隋煬帝三征高麗之後,唐朝也發動了對朝鮮的戰爭,並吞並朝鮮,設立安東都護府,此時朝鮮正式列入唐帝國的版圖。
3、唐朝之後,朝鮮王朝就成了中國的附屬國,但不屬於中國,跟琉球王國一樣,每年給中國朝貢。
(5)韓國以前是哪個國家管擴展閱讀:
清朝時期是清朝的附屬國
1618年,明朝和後金作戰,朝鮮派兵協助明朝。1636年,清朝發動「丙子胡亂」,朝鮮國王李倧投降,改向後金朝貢,成為清朝的附屬國。
1894年,朝鮮爆發東學黨起義,朝鮮朝廷無力鎮壓,於是請求中國軍隊入境鎮壓。6月6日清軍在牙山登陸,日本軍隊也以此為借口趁機在仁川登陸,並挑起了中日甲午戰爭。
1895年4月,中日甲午戰爭清朝戰敗,簽訂《馬關條約》,日本控制下的朝鮮政府宣布終止與清朝的宗藩關系。
㈥ 韓國古代是什麼國
箕子朝鮮(約前1122 至前194 ) 、衛滿朝鮮(公元前194年)、高句麗、新羅、百濟並存時期為朝鮮「三國時代」。(公元前57年至公元前37年)、新羅(670至676年)。
高麗王朝(新羅於935年被高麗所滅,新羅時代結束)、朝鮮(1392年,廢黜高麗國王,自立為王,並改國號為朝鮮)、韓國(1948年8月和9月,朝鮮半島南北地區先後成立韓國政府和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
大韓民國(韓語:대한민국,英語:Republic of Korea),簡稱「韓國」(South Korea)。位於東亞朝鮮半島南部,總面積約10萬平方公里(占朝鮮半島面積的45%),主體民族為朝鮮族,通用韓語,總人口約5145萬。首都為首爾。
周朝:
公元前1122年周武王戰勝商紂,後封箕子於朝鮮,肅慎、燕、亳,都是周朝的北部領土,這里的亳指代的就是貊,歸周武王之子的韓國統治。後韓國被晉國所滅,其所統治的貊受獫狁所逼逃到中國東北以及朝鮮半島。
燕昭王時,秦開為其攻取真番(首爾)、朝鮮(平壤),讓它們歸屬燕國,並為它們設置官吏,在邊塞修築防禦城堡。公元前222年秦國滅燕國,朝鮮就成了遼東郡以外的邊界國家。
朝鮮:
漢初,燕國人衛滿(衛國宗室後裔)率千餘人進入朝鮮,並成為箕子朝鮮的博士。衛滿於公元前194年在平壤一帶建立政權,推翻了箕子朝鮮,史稱「衛氏朝鮮」,建都王險城,高句麗(貊)、真番、臨屯(穢)、沃沮、夫餘五國也都歸屬衛氏朝鮮,方圓數千里。
被衛滿驅逐的箕准渡海南逃馬韓自立為韓王,跟著他來的子女和親戚冒充韓姓,在他之後滅絕,馬韓人又自立為辰王。西晉時韓國人還祭祀箕准等人。
漢朝:
漢武帝在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至元封三年(公元前108年)派兵佔領衛滿朝鮮後在中國東北和朝鮮半島中北部設置了四個郡,分別為樂浪郡(朝鮮)、玄菟郡(高句麗、沃沮、夫余)、真番郡(真番)、臨屯郡(臨屯),以高句麗為縣。
公元前107年,衛氏朝鮮滅亡。其中,玄菟郡設於公元前107年,其他三郡設於公元前108年。公元前82年,真番郡、臨屯郡以及玄菟郡的東部被並入樂浪郡,分別設東部都尉和南部都尉,玄菟郡治所西遷至高句麗縣,後又移居高麗西北。
漢代時韓國歸屬樂浪郡,每年四個季節都要朝拜。建安中(196~220),割據遼東的公孫康分屯有縣以南荒地為帶方郡,派遣公孫模、張敞等人收集各地流民,起兵討伐韓、穢,原先的居民才稍稍離開一些,其後倭、韓歸屬帶方郡。
㈦ 韓國在古代叫什麼
韓國在古代叫三韓。
韓國國名源於古時朝鮮半島南部的部落聯盟三韓,在中國東漢、三國時代,三韓的政權即被中原稱為韓國。
此後朝鮮半島的許多政權雖然不以韓為國號,但仍以韓或三韓作為其別稱而沿襲下來。至1897年10月,朝鮮高宗建立大韓帝國,使韓國作為朝鮮半島國家的正式國名而登上歷史舞台。
(7)韓國以前是哪個國家管擴展閱讀:
韓國位於亞洲大陸東北部朝鮮半島南半部。東、南、西三面環海。山地佔朝鮮半島面積的三分之二左右,地形具多樣性,低山、丘陵和平原交錯分布。
低山和丘陵主要分布在中部和東部,海拔多在500米以下。太白山脈縱貫東海岸,構成半島南部地形的脊樑。
其向黃海側伸出的幾條平行山脈組成低山丘陵地帶,有太白山脈、慶尚山脈、小白山脈等,其中雪岳山、五台山等山峰以風景優美著稱。
㈧ 以前韓國屬於中國嗎
一、朝鮮王朝是中國的附屬國,但不屬於中國。
韓國與朝鮮原來是一個國家,統一叫朝鮮,或者叫朝鮮王朝(如中國之大清一樣),朝鮮王朝是中國的附屬國,但不屬於中國,跟琉球王國一樣,每年給中國朝貢。
二、朝鮮王朝的演變
1、高句麗王朝,建立於中國東漢王朝的郡縣之內。唐朝時,新羅和唐朝聯軍先滅了百濟再滅高句麗,新羅統一了朝鮮半島,成為唐朝附屬國。
2、後來的高麗王朝取代新羅王朝,是在高句麗王朝滅亡幾百年後,所以高句麗和高麗並沒有什麼繼承關系,而歷史上的高句麗,好勇尚武,疆域不小,所以現在的朝鮮半島上的人,往往願意自稱是其繼承者。
3、其實,當初的高句麗早就被唐朝徹底滅亡,唐朝把高句麗大部分人口強制遷移發配到唐朝各地。 少量人逃到新羅(朝鮮半島上同時存在的另一個王朝)被新羅人同化。
4、現在的朝鮮民族的由來:古代高句麗、新羅、百濟是三個有血緣關系的三個不同民族,就像我國古代的契丹人和女真人有關系,但不能混同。近代朝鮮民族的前身就是新羅人融合了百濟人和極少高句麗人在新羅王朝時代而形成的新的民族,又經過高麗王朝和朝鮮王朝才形成現在的朝鮮民族。
從現代歷史學觀點,根據地域劃分歷史,高句麗歷史應該為中國,朝鮮,韓國共有的歷史。因為古代高句麗的疆域就在中國、朝鮮、韓國現在的領土上。韓國人想獨占這段歷史,無非是想和中國劃清界限,當了一千多年的附屬國,臉上無光。從深處看,韓國不少人還對中國的領土存有非份之想,說什麼整個長白山(朝鮮人稱之為白頭山)都是韓國的。聽聽這笑話,其實整個朝鮮一直以來都是中國的附屬國。
㈨ 韓國的前身是什麼
韓國的前身是朝鮮半島。
1910年至1945年,朝鮮半島淪為日本殖民地。1945年8月日本投降,美蘇軍隊分別進駐半島南北部。1948年8月15日半島南半部建立大韓民國,李承晚出任首屆總統。1960年李承晚下台,同年8月尹潽善任總統。1961年朴正熙發動軍事政變,此後長期執政。
1979年朴正熙遇刺身亡,崔圭夏任總統,同年全斗煥發動政變,於1980年出任總統。1987年韓國修改憲法,實行總統直選,同年盧泰愚當選第13屆總統。此後金泳三、金大中、盧武鉉、李明博、朴槿惠和文在寅先後當選第14屆至19屆總統。
(9)韓國以前是哪個國家管擴展閱讀
韓國的民主發展:
朝韓分治後,韓國經歷民主與獨裁統治的反復交替:第一共和國處於李承晚的獨裁統治之下,直至1960年統治崩潰流亡夏威夷,民主的第二共和國建立並以尹潽善為總統,卻在不久後被朴正熙軍隊推翻。
之後從第三到第五共和國,韓國都處於朴正熙及全斗煥軍政府的威權統治之下。1987年之後,第六共和國開始逐漸建立起一個自由民主的政府。
㈩ 韓國以前叫什麼國
韓國在古代叫三韓。
韓國國名源於古時朝鮮半島南部的部落聯盟三韓,在中國東漢、三國時代,三韓的政權即被中原稱為韓國。此後朝鮮半島的許多政權雖然不以韓為國號,但仍以韓或三韓作為其別稱而沿襲下來。至1897年10月,朝鮮高宗建立大韓帝國,使韓國作為朝鮮半島國家的正式國名而登上歷史舞台。
韓國是一個資本主義發達國家,是APEC、世界貿易組織和東亞峰會的創始成員國,也是經合組織、二十國集團和聯合國等重要國際組織成員。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後,韓國經濟進入中速增長期。產業以製造業和服務業為主,半導體、電子、汽車、造船、鋼鐵、化工、機械、紡織、化妝品等產業產量均進入世界前10名。韓國的資訊科技產業多年來一直執業界之牛耳,製造業與科技產業發達,除高速互聯網服務聞名世界外,內存、液晶顯示器及等離子顯示屏等平面顯示裝置和行動電話都在世界市場中具領導地位。大企業集團在韓國經濟中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主要的大企業集團有三星、現代集團、SK集團、LG、浦項制鐵、韓華集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