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不是任何土壤都能種西瓜的,種西瓜有什麼條件
西瓜為葫蘆科植物西瓜的果實。西瓜堪稱「瓜中之王」,因是在漢代從西域引入,故稱「西瓜」。那麼西瓜常見品種有哪些?適合在哪些土壤類型種植?
2、黏土地
細土含量優勢比較好,含沙量少的土壤通透性差、低溫回升慢,幼苗生長緩慢,有的時候會出現不發苗詳細,但該類型土壤保水保肥能力強,土壤有後勁,有利於西瓜植株健壯生長;黏土地適合種植中晚熟、高產西瓜品種或無籽西瓜品種。
3、新開墾土地
對於新開墾土地要多次進深翻,耕層土壤深度,增施有機肥,在前期需追施適當的氮肥;新開墾土地要有水利設施,滿足西瓜生長過程對水肥的需求。
4、鹽鹼地
鹽鹼地在種植西瓜時,可在種植穴附近用好土做瓜墩形成局部低鹽土,這樣有利於瓜苗正常生長;西瓜育苗移栽後需及時澆第一次水,減輕鹽害;經常進行鋤地鬆土,減輕因為水分蒸發引起的返鹼現象。
5、丘陵山地
丘陵山地在挖溝深翻土地後,要在定植溝中施入有機肥,增加耕層深度,有利於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在種植西瓜時,採用地膜栽培,可有效保溫保濕;種植西瓜要輕度整枝,擴大植株營養面積。
6、重茬地
西瓜種植時不能採用連作的方法,這樣容易導致枯萎病,導致西瓜產量降低或者絕收;西瓜種植可以選擇抗重茬品種,或者用南瓜葫蘆等砧木嫁接西瓜。
『貳』 西瓜種植需要什麼條件
西瓜是一種非常喜歡溫暖乾燥植物,它不耐寒,合適生長溫度是在25℃,而跟正常生長的溫度要控制在32℃以上,才能夠滿足它的正常生長,可以選擇一些晝夜溫差比較大的地區來栽種西瓜。
由於這種西瓜它含有大量的糖分,主要都是由於太陽的照射而出現了,所以說它非常喜歡陽光照射,如果說陽光不足,那可能就會導致西瓜甜度不夠而產量降低,所以在進行土地的選擇,就要考慮到這一點。
在西瓜正常生長過程中,由於它的產量比較大,它對於養分的需求量也是非常的大,而每一百公斤左右的西瓜就要吸收0.2公斤的氮肥,0.1公斤的磷肥,鉀肥是0.15公斤。
待幼苗長上來之後,要求種植人員及時的對植株進行觀察以及治理,才能夠適當的提高它的產量。當地上漲到三十厘米左右的時候,就要進行一次大量的施肥。
還要適當的進行一些澆灌的工作,並且還要注意,如果說最近幾天全是陰雨天,一定要注意及時的排水,以免果實在積水中浸泡而導致腐爛的情況出現;
並且還要注意在果實成熟前一星期就要停止澆水,因為這時候可以讓西瓜內部的糖分轉化,適當增加西瓜的甜度。
『叄』 怎麼種植西瓜
1、選種:要想西瓜的產量高,那麼就要選擇飽滿的、成熟又健壯的西瓜種子。挑選出來後將其放在五十五攝氏度的溫水中浸泡,有殺菌作用。之後再用少量的百菌靈溶液進行消毒,再將其風干。
2、催芽:西瓜播種前需要給它浸泡催芽。先將種子在溫水中浸泡洗凈,然後用潤濕過後的、緊致的紗布包裹好放在陽光充足的環境中兩三個小時。之後再覆蓋一層濕布置入三十攝氏度的恆溫箱中,等待三十六個小時後種子就會發芽。
3、配土:土壤宜選擇排水和透氣性都比較好的、富含腐殖質的土壤,可以加入少量的復合液肥然後拌勻。之後給其澆水澆足,保持土壤的濕潤。
4、播種:將種苗放進營養土中,把種子平鋪在土壤上,讓芽端向下,然後在上面覆蓋一層約兩厘米左右的土層。之後將花盆套上一層塑料膜,留出幾個小孔來透氣即可。
5、水肥:種苗定植之後,每天可以澆水一次,但是要控制水量,只要潤濕土壤即可。等到種苗大概有四十到六十厘米高的時候就可以降低澆水頻率,平均每隔兩三天澆水即可,但要注意澆透,每一次澆水都要為其松鬆土。施肥方面每隔三四周就可以施一次尿素溶液,坐果期間可追加一次復合肥溶液。
『肆』 西瓜的生長發育要求什麼樣的環境條件
西瓜對環境條件的要求如下:
(1)溫度。西瓜是喜溫性作物,耐炎熱,怕低溫,在整個生育過程中,都要求有較高的溫度。其最適溫度為25~30度,低於12度,西瓜正常的生理機能即遭到破壞。5度以下就可能發生凍害。而40度左右,仍有較高的光合能力。西瓜種子在15~16度時開始發芽,發芽最適溫度為28~30度,40度以上極少發芽。根伸長的最低溫度為10度,最適溫度為32度,最高溫度為40度。植株生長發育的最低溫度為15度,適溫范圍為20~35度,其中幼苗期最適溫度為22~25度。伸蔓期最適溫度為25~30度,結瓜期最適溫度為30~35度。
西瓜坐果要求有較高的溫度。12度以下花粉不能發芽,12~14度時花粉發芽率僅為20%~30%,18~20度時發芽率為68%~82%,溫度低於18度,則難以坐瓜,即使坐瓜,子房發育也很緩慢。晝夜溫差對西瓜的生長發育影響很大,在較高的晝溫和較低的夜溫氣候條件下,光合產物多,而呼吸消耗少,對西瓜的營養生長和果實糖分積累都極為有利,故果實含糖量高,品質優良。西瓜果實由開花到成熟一般需積溫800~1000度,早熟品種和小型果需積溫800~900度,晚熟品種和大型果需積溫900~1000度。坐瓜後溫度高則成熟快,溫度低則成熟慢。
(2)光照。西瓜為喜光作物,其光飽和點為8萬勒克斯,光補償點為6400勒克斯,較長的日照時數和較強的光照對西瓜生長發育、產量的形成和品質的提高極為有利。在光照充足的條件下,植株生長正常,表現為莖粗、節短、葉肥厚、色濃綠,易於坐瓜,高產優質。增加日照時數和光照強度可促進莖蔓的生長與葉片數目的增加。營養面積增大,雌花數量、子房大小、胚珠數目都可增加。苗期光照不足,瓜苗徒長、下胚軸細長、形成高腿、幼苗脆弱,且成花節位高、子房小、產量低。伸蔓期光照不足,莖細節長、組織松軟、細胞壁薄、葉小色淡,易感病害,易跑秧,難坐瓜。結瓜期光照不足,坐瓜率低,果實發育緩慢,含糖量低,品質差。因而光照不足,不僅影響西瓜的營養生長,還影響到雌花數量的多少、子房發育以及其後的授粉受精、產量和品質。
(3)水分。西瓜根系發達,可深扎入土壤1.5~2米。吸水能力強。西瓜葉片有較多的裂刻、被茸毛,能減少水分蒸騰,因而西瓜具有較強的耐乾旱能力。西瓜要求土壤疏鬆通氣,雨量過多或土壤板結不利其生長,其根系極不耐澇,尤其苗期雨量過多,地面漬澇,會嚴重影響西瓜幼苗的生長發育,顯著延遲生育期。伸蔓期雨量過多,會引起旺長,難以坐瓜,產量顯著降低。西瓜枝葉茂盛,果實含水量高,生育期大部分時間處於乾旱季節,葉片蒸騰強度大,耗水量極多,對水分要求極為強烈。據測定,每株西瓜一生中大約需要消耗水1噸左右。如果缺水,西瓜生長發育會受到嚴重的影響。伸蔓期缺水,遲遲不發棵,生育期延長。開花期乾旱,易造成授粉不良而化瓜。據試驗,當空氣濕度由95%降到50%,花粉發芽率由92%降低到18.3%,難以坐瓜。結瓜期過早結束,瓜個小,瓜瓤易開裂,產量顯著降低。
(4)土壤和土壤養分。西瓜喜歡通氣性良好、吸熱快、疏鬆肥沃、土層深厚的沙質壤土。這種土壤透氣性良好、利於根系向縱深發展,可顯著提高西瓜的抗旱能力和吸收水平。沙質土壤熱容量小,白天吸熱快,春季回暖早,夜間散熱迅速,晝夜溫差大,不僅利於西瓜根系的生長發育和對礦質肥料的吸收運轉,而且還有利於有機營養物質的積累,能提高果實的含糖量,利於高產優質。
西瓜對土壤酸鹼度的適應性較強,pH在5~8的土壤都可種植。其中以中性土壤最為適宜。鹽鹼土只要土壤溶液的總鹽量不大於0.2%,亦可種植。
『伍』 種植西瓜需要提供什麼樣的生長環境呢
西瓜是大家非常熟悉的水果,又解渴又好吃,深受大家的歡迎,關於種植西瓜所需要的生長發育的環境要求有以下幾點:
以上就是適宜西瓜生長發育的環境條件要求,希望能夠幫助到你,如果滿足了這幾個要求,西瓜會長的又大又圓又多。
『陸』 西瓜對環境條件的要求有哪些
西瓜生長最適宜的環境條件是溫度較高、晝夜溫差較大、光照充足、空氣乾燥以及土壤通透性好。
1.溫度
西瓜為耐熱作物,在其整個生長發育過程中,要求有較高的溫度。其適溫范圍為10~40℃,最適溫度為25±7℃;耐高溫,當溫度在40℃時仍能維持一定的同化效能;但不耐低溫,溫度在15℃時生長緩慢,10℃時停止生長,5℃時地上部受寒害。營養生長可以適應較低的溫度,幼苗期最適溫度為22~25℃,而結果期則需要有30~35℃的較高溫度。從雌花開放到果實成熟的積溫數為700~1000℃。
根系生長的最低溫度為8~10℃,最高溫度為38℃,最適溫度為25~30℃,而根毛發生的最低溫度為13~14℃;莖葉生長的最低溫度為10℃;果實生長的最低溫度為15℃;在低溫下形成的果實呈扁圓、畸形、皮厚、空心,品質下降。
西瓜最適於大陸性氣候條件下栽培,晝夜溫差大有利於促進莖葉的健壯生長和果實內的糖分積累。
2.光照
西瓜為喜光作物,在其生長發育過程中,需要有充足的日照時數和光照強度。
西瓜一般每天需要有10~12h的日照時數;當天氣晴朗光照充足時,植株表現為生長健壯、株型緊湊、節間與葉柄較短、莖蔓粗壯、葉片大而肥厚、葉色濃綠、花芽分化早、坐果率高;而在連續陰雨、光照不足條件下,則表現為植株細弱、節間與葉柄較長,葉形狹長,葉薄色淡、保護組織不發達,易感病,易落花落果,果實品質差。
光照強度直接影響西瓜的產量和品質。西瓜在幼苗期的光飽和點為8萬lx,在結果期為10萬lx。西瓜的光補償點為4000lx。
較短的日照時數與較弱的光照強度,不僅影響西瓜的營養生長,而且影響子房大小和授粉受精過程,但光照條件對雌雄花比例的形成關系不大。
此外,光質對西瓜幼苗生長有明顯影響,紅、橙長波光可使莖蔓伸長加快,節間細長,而藍、紫短波光則有抑制節間伸長的作用。
3.水分
西瓜是需水量較多的作物。由於西瓜植株生長迅速,生育期短,葉蔓茂盛,果實碩大,果實含有大量水分、產量高,因此,它的耗水量很大。一株西瓜在其整個生育過程中,一般約需消耗水分高達1000kg;若水分不足,就會影響其營養生長和果實膨大。
西瓜又是耐旱性很強的作物,其強大的耐旱力,源於其地上部的耐旱生態特徵以及擁有強大的根系及其根毛細胞所具有的強大的吸收能力。旱地西瓜的生理特點是葉片含水量高,細胞液濃度低,蛋白質凝固溫度高,葉綠素含量高,蒸騰強度小,木質部分流強度大等。
西瓜不同生育期所需的土壤含水量不同,幼苗期的適宜土壤含水量為最大田間持水量的65%,伸蔓期為70%,果實膨大期為75%,水分不足則會影響產量。但西瓜的根系極不耐澇,瓜田受漬澇、土壤水分過高時,往往會由於缺氧而導致根部腐爛,甚至全株窒息死亡,因此,要選擇地勢較高的地塊種植,在多雨地區和多雨季節必須重視田間排澇工作。
西瓜要求空氣乾燥,適宜的空氣相對濕度為50%~60%。較低的空氣濕度有利於促進果實成熟和提高果實含糖量;空氣濕度過高時,植株生長瘦弱、坐果率低、品質差、易感病;而空氣濕度過低時,則會影響營養生長和花粉萌發。
4.土壤與營養
西瓜根系具有明顯的好氣性,其生長最適宜的氧氣壓為18%,只有在物理結構良好的土壤中,才能有足夠的氧氣供應。西瓜對土壤條件的適應性比較廣,在沙土、黏土、酸性紅黃壤、沿海鹽鹼地以及新墾荒地上均可栽培,但最適宜在土層深厚、排水良好、肥沃的沙壤土或沙地上種植。這是因為沙性土壤的通氣透水性好,地溫較高,晝夜溫差大,有利於根系生長,並有利於提早成熟,提高含糖量和改進品質。
西瓜適於在中性土壤中生長,對土壤酸鹼度的適應性較廣,在pH值5~7范圍內均可正常生長,但在酸性強的土壤上生育不良、易發生枯萎病,故在南方酸性較強的水稻茬種植西瓜時,需增施石灰、草木灰等鹼性肥料,以中和酸度、改良土壤。西瓜生長對鹽鹼較為敏感,只有在土壤含鹽量0.5%以下時才能正常生育。
西瓜的生長發育需要較大量的氮、磷、鉀元素,因此在其生育過程中的施肥量一般較大。西瓜對氮、磷、鉀的吸收量以鉀最多,氮次之,磷最少,其比例大致為3.8:1:4.33,增施鉀肥、磷肥與避免偏施氮肥,有利於控制植株徒長和改進果實品質。此外,應根據不同生育時期和不同植株生育狀況進行合理施肥;基肥應以有機農家肥和磷肥為主,苗期可少量輕施氮肥,伸蔓期要適當控制氮肥,坐果後則以施用大量速效氮、鉀肥為主。
5.二氧化碳
為了維持西瓜植株較高的光合作用,應使二氧化碳濃度保持在0.25~0.3ml/L。增施有機肥料和碳素化肥可以提高空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改良土壤,及時排水防澇和加強中耕鬆土等措施均有利於西瓜對二氧化碳的吸收利用。
在冬季、早春、晚秋季節進行大棚、溫室栽培西瓜時,由於棚室內外溫差較大,一般不宜放風或只能進行短期放風,因此,棚室長期密閉,從而造成二氧化碳濃度遠低於正常水平,故應及時補充二氧化碳,目前比較普遍採用的方法是使用二氧化碳發生劑。
『柒』 種植西瓜有那些技術要求
西瓜栽培使用地膜,可先播種後覆膜,也可先覆膜後播種。
1)先播種後覆膜:在整好的畦面刨成大坑,坑中間播種,覆土2厘米並保留10厘米深的小坑,然後覆膜,使每一個小坑成為一個簡易的"小溫室"。這種覆膜方法是早春地溫較低時,為了搶早上市,進行早熟栽培,也是乾旱地區抗旱保苗時常使用的方法。優點是搶早播種、早發苗、早成熟、早上市。缺點是瓜苗易徒長,放風不及時會使瓜苗烤死,保苗率低。
2)先覆膜後播種:為了提高地溫,提前把地膜覆好,待地溫升到15℃以上時,用直徑5厘米的鐵筒在膜上打孔播種。播種時間在終霜(春天最後一次霜)結束前七天,覆土時不能用濕土否則會出現硬蓋現象。此法覆膜簡便易行,保苗率高,一般初次種瓜者容易成功。
5.合理密植:
西瓜屬於喜光性作物,種植過稀,造成地力的浪費,漏光損失嚴重。稀植雖然單株產量可能提高,但群體產量降低。種植過密,葉片重疊,下層葉片容易過早枯黃脫落,植株長勢減弱,單株產量下降,小果比例增加,雖然群體產量可能稍有提高,但商品率和品質降低。適宜密度是行距1.4米,株距0.7米,間作套種的行距可加大到1.8~2.0米,株距0.7米。
6.田間管理:
1)施肥:瓜田施肥要做到"足、精、巧",即底肥要足,種肥要精,追肥要巧。
底肥:是豐產的基礎,也是防病的重要措施,對產量及抗病性影響甚大,一定要施足底肥,畝產萬斤的瓜田,要求畝施腐熟農家肥5000公斤,三元復合肥15公斤,硫酸鉀10公斤,餅肥50公斤,過磷酸鈣25公斤,整地時普施及做壠時開溝集中施肥。
種肥:對幼苗生長有很大的促進作用,但幼苗小,需肥量少,一定要精肥少施,切忌用量過大。育苗營養土可採用如下配方:60%風化後的稻田泥土、打碎過篩,40%腐熟過篩的豬牛糞渣,加0.2%顆粒復合肥(注意要粉碎)。三者混合均勻裝缽。這種營養土配方可保證西瓜幼苗正常生長,不會燒苗,操作簡便易行。
追肥:是田間管理的重要一環,也是豐產長大瓜的重要措施之一,一定做到巧追肥。方法是旱天追水肥,給肥給水,雨天追粒肥,尿素和鉀肥比例1∶1,用直徑5厘米的木棒扎眼追肥。第一次追肥在團棵期(五葉期),目的是促進植株生長,迅速伸蔓,擴大同化面積為花芽分化奠定物質基礎,要求畝追施三元復合肥10公斤。第二次追肥是在落花後七天,目的是促進果實膨大,要求畝追尿素15公斤,鉀肥15公斤。第三次追肥是第二次追肥後七天進行,畝施量10公斤尿素,10公斤鉀肥。
2)灌水:西瓜屬於耐旱性作物,抗旱怕澇,但不是不需要灌水,而是要適時,適量灌水。
播種水:在西瓜播種或定植時開溝澆水,水量中等,只澆播種行,以滿足種子發芽或定植成活對水分的要求。
催棵水:在西瓜進入團棵期,結合第一次追肥進行澆水,水量適中,只澆播種畦,目的是促進幼苗發棵,擴大葉面積,而後中耕保墒,促進根系生長。
膨瓜水:西瓜果實退毛之後進入果實膨大盛期,需水量增加,此時氣溫升高,蒸發量加大,為促進果實膨大,防止贅秧,應結合第二次追肥澆膨瓜水,水量要適當加大,澆透水,而後根據土質和降雨情況澆水,由退毛到定個要澆幾次膨瓜水,並做到均衡供水,防止出現裂果現象,特別是嚴重乾旱後更應注意少澆水。
西瓜生育期間,如何根據西瓜植株的長相判斷是否缺水,可在晴天中午光照最強氣溫最高的時候,觀察葉片或生長點(龍頭)的表現。在幼苗期,如果中午葉片向內並攏,葉色變為深綠色,表明植株已經缺水。西瓜伸蔓以後,如果龍頭上翹,而葉片邊緣變黃,則說明水分偏多。在西瓜結果期,觀察葉片萎蔫情況,如果葉片萎蔫或稍有萎蔫並很快就恢復,表明不缺水;若萎蔫過早,時間偏長,恢復較慢,則說明缺水。
3)壓蔓、整枝、疏果、選瓜、定瓜、及時追肥
壓蔓:是西瓜田間管理的一項重要工作,壓蔓有明壓和暗壓兩種方式。壓蔓的作用是防止風吹滾秧損傷枝葉與果實,控制植株徒長瘋秧,促進坐果,調節長秧與坐果的矛盾,促進不定根的形成,增加肥水吸收范圍,並能固定其瓜蔓均勻分布於地面,一般壓三段(道),主蔓40厘米時壓第一段(道),100厘米左右壓第二段(道),150厘米長時壓第三段(道)。"明壓"是將瓜蔓用土塊、樹枝等物壓在地上。"暗壓"是將地面挖一深槽,把瓜蔓放在裡面,只留葉片,然手用土壓實。雨水多的地區明壓為好。
整枝疏果:能調節長秧與坐果的矛盾,保持營養與生殖生長的平衡;前期疏果促進營養生長,防止贅秧;後期多留枝葉,增強坐果能力,避免空秧不結瓜,達到高產、收獲大瓜的目的。
三蔓整枝:從根基部留一條主蔓和兩條健壯的側蔓,其餘側枝全部剪掉。主蔓10~18節之間留瓜,每株留一個瓜,坐瓜後不用整枝。
選瓜、定瓜:是西瓜栽培中提高商品瓜品質和商品性的關鍵。大果型品種,選擇主蔓第三雌花留瓜,每株確定一個標准瓜,實行精心管理,才能使西瓜達到標准栽培,收獲到標准果實。特別是多蔓整枝,如果不選瓜、定瓜,西瓜商品率必然降低。
及時追肥:是提高西瓜產量、品質和促進西瓜個頭大小的關鍵措施。西瓜開花後的第7天,果實開始迅速膨大,這時是追肥的關鍵時期,過早或過晚追肥都會影響西瓜產量、西瓜個頭大小、西瓜商品性,所以此時要及時追肥。一般是每畝追肥15公斤尿素和15公斤硫酸鉀。
7.適時採收:
判別果實成熟度,第一是根據品種性狀計算坐瓜天數;第二看果實外觀,成熟西瓜瓜皮堅硬,花紋清晰,臍部和蒂部向內收縮凹陷,瓜柄上絨毛大部脫落,坐果節位前一節卷須乾枯;第三聽果實聲音,用手指彈擊果實聽聲音,發出"嘭、嘭"低啞渾濁聲音者為熟瓜,聲音悶啞或嗡嗡聲多表明已熟過,發出"噔、噔"清脆聲則為生瓜;第四憑手感,一手托瓜,另一手輕輕拍瓜,若托瓜手感到微有顫動者為熟瓜。也可在摘瓜時輕輕將柄搖動,瓜柄從瓜蔓上能容易摘下者一般為熟瓜,根據以上方法綜合判斷,適時採收。
『捌』 怎樣種植西瓜…
西瓜種植方法及注意事項:
一、適宜西瓜生育的環境條件
1、溫度:西瓜是喜溫作物,極不耐寒、遇霜即死。種子的適宜發芽溫度是28℃-32℃。如果在20℃以下,或40℃以上時發芽困難。西瓜的適宜生長溫度是18℃-32℃。生長根毛的溫度是14℃根系生長的適宜溫度為25℃-28℃。幼苗期的適宜溫度為22℃~25℃,伸蔓期的適宜溫度為25℃-28℃。果實膨大期和成熟期的適宜溫度在28℃-32℃。溫度不足時,果實膨大慢,且果實不大,果皮變厚,肉質粗硬,糖度降低,品質、產量均不理想。
2、濕度:西瓜是耐旱作物,但在全生育期需要大量的水分。特別在團棵、伸蔓期和膨瓜期,尤其要滿足其對水分的需求,才能獲得優良的品質和較高的產量。西瓜喜歡乾燥的氣候,多雨氣候容易感病。但過於缺水,會影響植株的正常生長發育,或難以坐瓜,或果實個小,不利於優良品質的形成和產量的提高。西瓜極不耐澇,如果瓜田積水時,因土壤缺氧,會導致根系窒息,植株死亡。西瓜生長期多雨,會導致蔓葉徒長,授粉困難,難於坐瓜,產量和品質降低。
3、光照:光照充足是栽培西瓜最重要的條件。西瓜全生育期內,最少要有600小時以上的光照時間,才能滿足生長、開花、結果的需求。平均每天要有5小時以上的光照,西瓜才能正常生長。光照不足,溫度降低,濕度增加,莖葉徒長,病害重,雌花少,使結果困難。尤其在開花結果期中,如長期陰天多雨,雖然植株發育良好,亦很難政黨結果。即使日後天氣轉好,也會因莖葉過於繁茂或病害嚴重而不能結果,以致栽培失敗。
4、土壤:西瓜根系纖弱,耐干不耐濕,屬深根性作物,所以應選擇排水良好、土層深厚、土質肥沃的沙質壤土栽培。西瓜適宜在近中性土壤中生長,在PH值5~8范圍內,總含鹽量低於0.2%的土壤中,西瓜均能正常生長。酸性土壤中易發生枯萎病,需要施石灰、草木灰等鹼性肥料進行中和改土,能獲得較好的效果。
5、輪作:西瓜忌連作,重茬地塊常因多病而失敗。尤其是西瓜枯萎病,連作時發病嚴重,須進行輪作倒茬,同一地塊自根苗至少要隔5年輪作一次。西瓜的前茬作物以小麥、玉米、高粱、水稻、甘蔗為好,忌豆茬。
二、栽培技術
1、播種適時:採用保護地育苗浙北3
『玖』 西瓜種植都需要什麼環境和條件
炎炎夏日,人們在這個時候吃得最多的水果是西瓜,也在市場上琳琅滿目。西瓜原產於熱帶非洲。喜歡高溫乾燥的氣候,種子萌發的最低溫度為15℃,適宜溫度為28~30℃。隨著溫度的升高,種子萌發速度逐漸加快。西瓜根系伸長的最低溫度為8℃,最適溫度為32℃。
吃西瓜後,尿量會明顯增加,可降低膽色素含量,並使大便通暢,對治療黃疸有一定效果。西瓜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和胡蘿卜素,都是抗氧化成分,能促進細胞新陳代謝,有利於美白肌膚。適當用西瓜洗臉,或者用西瓜水洗臉都可以改善皮膚的效果,同時有一定的祛斑效果。但需要注意的是,洗後一定要用水清洗,西瓜含糖量高,容易引起細菌感染,對皮膚不好。西瓜汁是女性理想的減肥飲料。
『拾』 西瓜種子 種植條件
西瓜的品種比較多,要是早春品種,可在三月份種植。要是秋季的西瓜則應選在夏季七月份前後種。種植前要先處理種子,正確催芽能促使出芽率更高,速度更快。還要整地,保證種植的地塊疏鬆,透氣且肥沃。種植方法很簡單,直接將種子放在土壤表面,適量覆土。後期注意保濕保溫,三五天就能長出幼苗。
一、種植時間
種植西瓜種子的時候要選擇適宜的時間,具體的要根據品種定。現在栽培的西瓜品種比較多,早春的可在三月份種植。若是秋季西瓜,建議選在夏季的七月份前後種植,這樣大概秋季就可收獲了。此外,具體的還要根據所在地的氣候來定。
二、種植方法
1、處理種子:西瓜種子一定要選飽滿的,這樣的萌發能力強,出芽率更高。播種前先處理種子,放在55度的溫水裡浸泡,這樣能殺滅表皮的病菌。還要催芽處理,可將種子鋪放在濕布上,之後移到容器中。注意保暖保暖,濕布保持濕潤,這樣處理過不了幾天種子就會發芽了。
2、處理土壤:若是選擇盆栽,盆土可用園土和適量沙土混合,還要摻雜適量的底肥,提高肥沃度。若是地栽,栽種前必須整地處理,可撒入適量的農家肥或翠姆特種肥,之後深翻地塊,確保疏鬆,肥沃才行,這樣種下後西瓜苗才會更旺盛的生長。
3、入土栽種:地塊處理好之後就可播種,直接將種子種在土壤表面,適量覆土。還要在上面搭建拱棚,這樣溫度穩定,只需三五天的時間就會長出幼苗。當幼苗長到5公分高的時候就可移栽定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