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如何預防口蹄疫
未發生口蹄疫時的措施:①嚴格執行衛生防疫制度,保持畜舍、畜欄的清潔、衛生;糞便及時清除;定期用2%苛性鈉對全場及用具進行消毒;②加強檢疫制度,保證畜群健康。不從病區引購畜只,不把病畜只引進畜只場。為防止疫病傳播,嚴禁羊、豬、貓、犬混養;③定期接種口蹄疫疫苗。
B. 如何預防口蹄疫
該病一般不允許治療,要就地撲殺。
無病地區嚴禁從有病地區引進動物及其產品、飼料、生物製品等。來自無病地區的動物及其產品,也應進行檢疫。發生疫情時,立即上報。按國家有關規定,嚴格實行劃區封鎖,緊急預防接種,搞好消毒工作。口蹄疫流行的地區和劃定的封鎖區應禁止人、畜及畜產品流動。
C. 口蹄疫的預防措施有哪些
在口蹄疫流行區應進行定期的檢查和檢測,限制人員、牲畜、動物產品和飼料的流動。防止病畜進口。發現口蹄疫動物後,應立即宰殺患病動物,並進行焚燒或深埋處理,對畜廄應進行徹底的消毒,病畜使用過的物品、用具都應消毒。對經濟價值較大的動物應隔離治療,直至病情恢復,隔離期間要隨時做好消毒工作,防止病毒的傳播擴散。
接觸病畜及分泌物時應做好個人防護,即戴手套、穿防護衣。如手有破損時應避免接觸,離開疫源時認真清洗雙手,有條件時要洗澡更換衣服。一切污染品經消毒後方可放心使用。
對物品用煮沸的方法可達到消毒的目的,不能煮沸的可以用含氯消毒劑浸泡,沒有消毒劑時可用2%的醋酸。在使用消毒劑時要按說明書的濃度和方法使用。用上述溶液反復擦拭或沖洗不能浸泡的物品也可起到消毒的作用。
D. 針對口蹄疫,最有效的預防方法有哪些呢
一位來自豬的朋友提出了一個問題:天氣越來越冷,口蹄疫的發病率正在逐漸增加。有什麼方法可以減少口蹄疫的發生?
口蹄疫也通常被稱為第五種疾病。該病在秋季和冬季頻繁發生。主要原因是天氣陰冷潮濕,這給病原體帶來了機會。而且,該疾病傳播非常迅速。有些會在一兩天內蔓延到整個籬笆上,主要是蔓延開來。途徑是生豬以及生豬接觸和分泌的東西,健康的豬可能在接觸後被感染。
現在常用的腳口病作為雙偶疫苗,AO疫苗。應該注意的是,在完成此疫苗後,將使用下一個疫苗之前21天。在經常發生的地區,這是每年三次。
養豬場現在正在穩步上升。我們不僅不僅採取預防措施,而且這些高度傳染性豬病也不應輕描淡寫。
E. 豬得了口蹄疫怎麼治療效果好
(1)發現口蹄疫的緊急處理措施
口蹄疫因其發病率高、傳播快,因此在防制上,應本著「早、快、嚴、小」的原則,須做到以下幾點:
①發現疫情應立即向上級和有關部門報告,並迅速採取病料送有關單位確診、定型。
②嚴格封鎖疫點,人、畜產品及用具等都不能出入,以防止疫情擴散蔓延。
③對疫區內所有易感豬進行普查,將病豬和可疑病豬立即隔離。同時對病豬的分泌物、排泄物污染的場所、用具等,用2%燒鹼或1%~2%甲醛溶液進行徹底消毒。
④為防止疫情繼續蔓延擴大,對疫區和疫區外的受威脅的易感豬群,立即用與當地流行的病毒型相同的口蹄疫弱毒疫苗進行緊急預防注射。先注射疫區外圍的豬群,後注射疫區內的豬群。
⑤病死豬應焚燒或深埋。
(2)治療
在做好以上工作的同時,還要做好治療工作,口蹄疫發生後,一般經10~14天可以自愈,但為使病豬早日痊癒,縮短病程,特別是為了防止繼發感染,應在嚴格隔離的條件下,給以治療。
①加強護理
給病豬以柔軟的墊料和多飲清潔的水,確保舍內乾燥衛生,對採食困難的病豬,應喂以糊狀食物。
②對症療法
口腔用10%鹽水、食醋或0.1%高錳酸鉀溶液沖洗,潰爛面上可用1%~3%硫酸銅、1%~2%明礬或用5%來蘇兒溶液洗滌,然後用木焦油凡士林(1∶1)、碘甘油或青黴素軟膏塗抹,以綳帶包紮。乳房病變:先用肥皂水或2%~3%硼酸水洗凈,而後塗以青黴素軟膏或磺胺軟膏等。惡性口蹄疫除局部治療外,可用強心劑和補液,如安鈉咖、葡萄糖生理鹽水等,可收到良好效果。
最後應強調的是疫區解除封鎖的時間,應是在最後一頭病豬痊癒、死亡或急宰後14天,並經過全面消毒,報有關部門同意後,才能解除封鎖。
F. 應對口蹄疫擴散 韓國將為全國偶蹄類牲畜接種疫苗
如果真有這么一天,韓國的經濟真像你所說的那樣崩潰了,我想那對整個時間來說都是一個好消息。
G. 口蹄疫怎麼預防
口蹄疫可以預防。
(1)病畜疑似口蹄疫時,應立即報告獸醫機關,病畜就地封鎖,所用器具及污染地面用2%苛性鈉消毒。確認後,立即進行嚴格封鎖、隔離、消毒及防治等一系列工作。發病畜群撲殺後要無害化處理,工作人員外出要全面消毒,病畜吃剩的草料或飲水,要燒毀或深埋,畜舍及附近用2%苛性鈉、1%~2%福爾馬林等消毒劑噴灑消毒,以免散毒。
(2)緊急接種:對疫區周圍牛羊,選用與當地流行的口蹄疫毒型相同的疫苗,進行緊急接種。用量、注射方法及注意事項須嚴格按疫苗說明書執行。
H. 怎麼預防口蹄疫
本病是豬口蹄疫病毒引起的偶蹄動物的烈性傳染病。傳播快,發病率高,主要危害豬、牛、羊等偶蹄動物,是世界上危害最嚴重的家畜傳染病之一。本病的潛伏期為1~2天。
【臨床症狀】病初體溫上升至40~42℃,食慾減少,精神不振,隨著病程的發展,在硬地上行走時表現明顯的跛行,相繼在蹄冠、蹄叉、鼻盤、唇、齒齦、舌面、乳頭等部位出現米粒大、蠶豆大或更大的充滿灰白色或灰黃色液體的水皰,水皰破裂後表面出血,形成暗紅色糜爛。如無細菌感染,一周左右結痂痊癒。如有繼發細菌感染,則病變向深層組織擴散形成潰瘍,嚴重時造成蹄殼脫落。當口腔出現病灶時可影響豬的咀嚼,導致食慾減退。本病一般呈良性經過,大豬很少發生死亡。但初生仔豬和哺乳仔豬,常呈急性腸炎和心肌炎而突然死亡,死亡率可達60%~80%。【病理變化】病死豬屍體消瘦,鼻盤、唇內黏膜、齒齦舌面上發生大小不一的圓形水皰和糜爛病灶。個別豬局部感染化膿,有膿樣滲出物。心肌病變具有重要診斷意義,心包膜有彌散性及點狀出血,心肌切面有灰白色或淡黃色斑點或條紋,好似老虎身上的斑紋,所以稱為「虎斑心」,此病變尤以突然死亡的仔豬明顯。
本病易與水皰病、豬水皰疹、水皰性口炎混淆,單從症狀與病理變化,不能做出判斷,只有從自然感染的家畜的情況和水皰液接種小動物的觀察結果才能予以鑒別。【防控措施】(1)預防豬口蹄疫的預防接種可用滅活苗或豬用弱毒苗。現在生產的豬O型口蹄疫,BEI(二乙烯亞脂)滅活油佐劑苗,免疫保護期為6個月。(2)緊急防制措施①當豬場有疑似口蹄疫發生時,除及時進行診斷外,應向上級有關部門報告疫情。
②一旦暴發口蹄疫,應迅速對疫點進行嚴格封鎖、隔離、消毒。對確診口蹄疫病例,嚴格按照動物防疫標准規程,將患病豬群全部銷毀。在最後一頭豬痊癒後15天,經過全面大消毒,方可解除「封鎖」。解除封鎖前,嚴禁從外地購入豬只。
③對豬場的健康豬,應立即注射口蹄疫滅活疫苗(不能用弱毒苗),每頭豬5毫升,頸部皮下注射。注射後14天產生免疫力,免疫期為2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