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西漢名臣韓安國
韓安國(?—公元前127年),梁成安人,後適居睢陽。西漢時期的名臣、將領。自幼博覽群書,成為遠近聞名的辯士與學問家,後到梁孝王幕下任中大夫,成為梁孝王身邊的得力謀士。他幫助梁孝王和漢政權化解了幾次危機,深得漢景帝的信任。漢武帝時,進入漢王朝中央政權的核心圈子。韓安國根據國家現狀,提倡與匈奴和親,使漢王朝北方多年無戰事。元朔二年(公元前127年),韓安國病死。
❷ 西漢時期最著名的十大名將是誰
西漢(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12月)是上繼秦朝之後的朝代,又稱前漢,與東漢合稱漢朝。秦朝末年天下揭竿而起,經過楚漢之爭,劉邦擊敗項羽,公元前202年劉邦稱帝,國號漢,史稱西漢。至公元8年12月,王莽篡漢,西漢滅亡,享國二百一十年。西漢的兩百多年間一直與匈奴戰爭不斷,在此期間,成就了不少名將。
一、韓信
韓信(約前231年—前196年),西漢開國功臣,漢初三傑之一,漢初三大名將之一,秦末參加反秦斗爭投奔項梁、項羽,沒有得到重用轉而投奔劉邦,被劉邦拜為大將軍,在楚漢戰爭中,韓信率軍平定了魏國,又背水一戰擊敗代、趙,之後他又率軍北上降服了燕國,率兵擊齊,攻下臨淄,並在濰水全殲龍且率領援齊的二十萬楚軍,後來和劉邦等人會師垓下,圍殲楚軍,迫使項羽自刎。漢朝建立後被解除兵權,改封為楚王。被人告發謀反後貶為淮陰侯,最後呂後與相國蕭何合謀,將其騙入長樂宮中,斬於鍾室。
主要成就:虜魏、破代、平趙、下燕、定齊,濰水殺龍且,垓下破項羽。
二、衛青
衛青(?—前106年),字仲卿,西漢著名將領,是漢武帝第二任皇後衛子夫的弟弟。元光六年,匈奴南侵,衛青為車騎將軍,率領一萬騎兵,奇襲龍城,取得勝利,是漢初以來對匈奴的首次勝利,因功被封為關內侯。元朔元年,衛青率三萬騎兵大破匈奴。元朔二年,衛青率大軍進攻匈奴,採用“迂迴側擊”的戰術,大敗敵軍,被封為長平侯。
元朔五年,衛青率三萬騎兵出擊匈奴,大勝,衛青被拜為大將軍,元朔六年,衛青兩次領十萬騎兵出擊匈奴,殲滅匈奴軍過萬,元狩四年,衛青和霍去病各率五萬大軍出擊匈奴,擊潰了匈奴在漠南的主力,匈奴逐漸向西北遷徙,十幾年內再無南下之力。元封五年,因病去世,謚號為“烈”。
主要成就:北擊匈奴,收復河朔、河套地區。
三、霍去病
霍去病(前140年—前117年),西漢著名將領,官至大司馬驃騎將軍,封冠軍侯。是皇後衛子夫、名將衛青的外甥,元朔六年,十七歲的霍去病被漢武帝任命為驃姚校尉,隨衛青擊匈奴於漠南,霍去病率輕騎八百出擊,俘虜匈奴單於的叔父和國相,斬單於的祖父等2028人,被封為冠軍侯。
元狩二年,十九歲的霍去病為驃騎將軍。兩次率兵出擊占據河西地區渾邪王、休屠王部,殲敵4萬餘人。元狩四年,衛青和霍去病各率騎兵5萬,分別出定襄和代郡,深入漠北,尋殲匈奴主力。元狩六年,因病去世,後追謚為景桓侯。
主要成就:大破匈奴,封狼居胥。
四、李廣
李廣(?—前119年),西漢著名將領。早期跟隨軍隊抗擊匈奴,因功被封為中郎。景帝時,先後任北部邊域七郡太守,抗擊匈奴。吳楚七國之亂時,李廣任驍騎都尉,跟隨太尉周亞夫反擊吳楚叛軍。元光六年,任驍騎將軍,率領一萬騎兵出擊匈奴,因眾寡懸殊負傷被俘,裝死奪馬逃回。後來任右北平郡太守,匈奴畏服,數年不敢來犯。元狩四年,漠北之戰中,李廣任前將軍,因迷失道路,未能參戰,憤愧自殺。
主要成就:參與平定七國之亂,北擊匈奴。
五、周亞夫
周亞夫(前199年—前143年),西漢著名將領,西漢開國名將周勃的次子。公元前158年,匈奴進犯北部邊境,駐軍細柳,嚴於治軍,為保衛國都長安免遭匈奴鐵騎的踐踏而做出貢獻,公元前154年,吳王劉濞聯合楚王劉戊、膠西王劉印等七國發動叛亂,打出“誅晁錯,清君側”的旗號,景帝於是升周亞夫為太尉,領兵平叛,三個月平定叛亂,拯救了漢室江山,後被冤下獄,閉食自盡。
主要成就:平定吳楚七國之亂。
六、陳湯
陳湯(?—約前6年),字子公,西漢著名將領。早期經人舉薦,被任命為郎官。漢元帝時,他任西域副校尉,曾和西域都護甘延壽一起出奇兵攻殺與西漢王朝相對抗的匈奴郅支單於,為安定邊疆做出了很大貢獻。官至射聲校尉、從事中郎,封關內侯,在長安去世。王莽掌權後,追謚為破胡壯侯。
主要成就:搴歙侯之旗,斬郅支之首
七、趙充國
趙充國(前137年—前52年),字翁孫,西漢著名將領。漢武帝時,跟隨貳師將軍李廣利出擊匈奴,被匈奴大軍包圍,趙充國率兵突出重圍,被拜為中郎,官居車騎將軍長史。漢昭帝時,趙充國率軍平定武都郡氐族的叛亂,並出擊匈奴,俘虜西祁王。因為擁立漢宣帝功,被封為營平侯。神爵元年,漢宣帝採用趙充國的計策,平定羌人叛亂,並進行屯田。次年,諸羌投降,病逝後,謚號為壯。
主要成就:北擊匈奴,平定西羌。
八、彭越
馮奉世(?—前40年),字子明,西漢著名將領。祖先馮亭是戰國末期韓國上黨郡的郡守,祖父馮唐是西漢大臣。因為是良家子弟被選任為郎官,後被免官。本始年間,跟隨軍隊攻打匈奴,戰爭結束後,又任郎官。後發動西域諸國軍隊平定莎車國,被封為光祿大夫、水衡都尉。羌族叛變,馮奉世率軍平定叛亂,改任左將軍。為將十年,在當時功名僅次於趙充國。
主要成就:平定莎車國,征討羌族。
❸ 西漢文景時期都有哪些著名的大臣啊
漢賦四大家:司馬相如、揚雄、班固、張衡
唐詩四大家:李白、杜甫、白居易、元稹
宋詞四大家:蘇軾、辛棄疾、柳永、李清照
元曲四大家:關漢卿、馬致遠、白樸、鄭光祖
明清小說四大家:羅貫中、施耐庵、吳承恩、曹雪芹
當代散文四大家:楊朔、魏巍、秦牧、劉伯羽
初唐文壇四傑:王勃、楊炯、盧照鄰、駱賓王
初唐四大書法家:歐陽洵、褚遂良、虞世南、薛稷
唐代文章四友:杜審言、崔融、李嶠、蘇味道
楷書四大家:唐代顏真卿、柳公權、歐陽洵、元之趙孟?
宋代書法四大家:蔡襄、黃庭堅、米芾、蘇東坡
北宋文壇四大家:王安石、歐陽修、蘇東坡、黃庭堅
蘇門四學士:黃庭堅、張耒、晃無咎、秦觀
宋代程門四大****:謝良佐、游酢、楊時、呂大臨
南宋四大畫家:李唐、劉松年、馬遠、夏圭?
南宋詩壇四大家:楊萬里、陸游、范成大、尤袤
元曲四大家:關漢卿、馬致遠、鄭光祖、白樸
元代儒林四傑:黃晉?虞集、柳貫、揭俊斯
元代山水畫四大家:黃公望、吳鎮、倪瓚、王蒙
元代詩壇四大家:虞集、楊載、范槨、揭俟斯
元代吳中四傑:高啟、張羽、徐賁、楊基
明代江南四大才子:唐伯虎、祝枝山、文徵明、周文賓
明代書壇「吳中四子」:祝枝山、唐伯虎、文徵明、徐禎卿
清初畫家四王:王時敏、王 、王鑒、王原祁
清初文學四公子:方以智、陳貞慧、冒襄、侯方域
戰國四公子:齊國孟嘗君、趙國平原君、楚國春申君、魏國信陵君
中興四詩人:陸游、楊萬里、范成大、尤袤
北宋四大書院:廬山白鹿洞書院、嶽麓山嶽麓書院、石鼓山石鼓書院、商丘應天府書院
明代四大傳奇:《紫釵記》、《牡丹亭》、《邯鄲記》、《南柯記》;
四大名花:山東菏澤的牡丹、福建漳州的水仙、浙江杭州的菊花、雲南的山茶花
民間文學四大傳說:牛郎織女、孟姜女尋夫、梁山伯與祝英台、白蛇傳
四大古都:西安、北京、南京、洛陽
古代四庫全書:經、史、子
三皇:伏羲、神農、黃帝
五帝:黃帝、少昊、顓頊、嚳、堯
商紂四諸侯:東伯侯姜桓楚、南伯侯鄂崇禹、西伯侯姬昌、北伯侯崇侯虎
孔門七十二賢:顏回、閔損、冉耕、冉雍、冉求、仲由、宰予、端沐賜、言偃、卜商、顓孫師、曾參、澹臺滅明、宓不齊、原憲、公冶長、南宮括、公皙哀、顏無繇、商瞿、高柴、漆雕開、公伯繚、司馬耕、樊須、公西赤、巫馬施、梁?、顏幸、冉孺、曹恤、伯虔、公孫龍、冉季,公祖句茲,秦祖,漆雕哆,顏高,漆雕徒父、壤駟赤,商澤、石作蜀,任不齊,公良孺,後處,秦冉,公夏首,奚容箴,公肩定,顏祖,?單,罕父黑,秦商,申黨,顏之仆,榮旗,縣成,左人郢,燕?,鄭國,秦非,施之常,顏噲,步叔乘,原亢籍、樂?,廉?,叔仲會,顏何,狄黑,邦巽,孔忠、公西輿如,公西箴
春秋五霸:齊桓公、宋襄公、晉文公、秦穆公、楚莊王
國學三聖:孔子、老子、墨子
二桃殺三士:張遠山 公孫接、田開疆
中國四大美女:貂蟬、西施、王昭君、楊貴妃
吳越三王:勾踐、范蠡、文種
山東三聖:史聖左丘明、商聖范蠡、武聖孫臏
鬼谷二高徒:孫臏、龐涓
戰國四公子:平原君趙勝、孟嘗君田文、信陵君魏無忌、春申君黃歇
戰國四名將:白起、王翦、廉頗、李牧
戰國四游俠:荊軻、專諸、聶政、要離
聯縱雙名士:蘇秦、張儀
趙國二庭柱:廉頗、藺相如
強秦二名將:王翦、蒙恬
興漢三傑:韓信、張良、蕭何
漢初三大名將:九江王英布、韓王韓信,大梁王彭越
李氏三父子:李廣、李敢、李陵
文景名臣:賈誼、晁錯
西漢二司馬:司馬相如、司馬遷
漢賦四大家:司馬相如、楊雄、班固、張衡
七國之亂:吳王劉濞、楚王劉戊、趙王劉遂、膠西王劉印、濟南王劉辟光、?川王劉賢、膠東王劉雄渠
冠軍二侯:衛清、霍去病
許氏二龍:許虔、許劭
雲台二十八將:鄧禹、吳漢、賈復、耿?、寇恂、岑彭、馮異、朱祜、祭遵、景丹、蓋延、銚期、耿純、臧宮、馬武、劉隆為一列,馬成、王梁、陳俊、杜茂、傅俊、堅鐔、王霸、任光、李忠、萬修、邳彤、劉植、王常、李通、竇融、卓茂
建安七子:孔融、陳琳、王粲、徐幹、阮禹、應?、劉楨
河北五廷柱:顏良、文丑、張頜、高覽、淳於瓊
建安一條龍:華歆、邴原、管寧
江東二張:張昭、張?
徐州四傑:孫乾、簡庸、糜竺、曹豹
蜀漢三諸葛:諸葛亮、諸葛瑾、諸葛誕
曹氏三傑:曹操、曹丕、曹植
桃園三英:劉備、關羽、張飛
蜀漢三傑:諸葛亮、關羽、張飛
蜀漢四相:諸葛亮、蔣琬、董允、費?
蜀漢五虎大將:關羽、張飛、趙雲、馬超、黃忠
竹林七賢:阮籍、嵇康、山濤、劉伶、阮咸、向秀、王戎
江夏八俊:陳翔、范滂、孔昱、范康、檀敷、張儉、劉表、岑?
司馬八達:司馬朗、司馬懿、司馬孚、司馬旭、司馬恂、司馬進、司馬通、司馬敏
西園八校尉:蹇碩、曹操、袁紹、鮑鴻、趙融、馮芳、夏牟、淳於瓊
十常侍:張讓、趙忠、夏惲、郭勝、孫璋、畢嵐、段搖、高望、張恭、韓悝、宋典、粟嵩
三國四棋家:馮翎、山子道、王九真、郭凱
亂國二富豪:王愷、石崇
八王之亂:汝南王亮、楚王瑋、趙王倫、齊王?、河間王?、成都王穎、長沙王?、東海王越
王謝二賢:王導、謝玄
西晉二陸:陸機、陸雲
南朝三謝:謝靈運、謝惠連、謝眺
北齊堅壁:斛律光、高長恭
六朝三丹青:顧愷之、陸探微、張僧繇
隋初四大名將:史萬歲、韓擒虎、賀若弼、楊素
防微杜漸:房玄齡、杜如悔
貞觀十八學士:杜如晦、房玄齡、於志寧、蘇世長、薛收、褚亮、姚思廉、陸德時、孔穎達、李玄道、李守素、虞世南、蔡允恭、顏相時、許敬宗、薛元敬、蓋文達、蘇勖
初唐四傑:王勃、楊炯、盧照鄰、駱賓王
吳中四士:賀知章、張旭、包融、張若虛
安史之亂:安錄山、史思明
河東三風:薛元敬、薛收、薛德音
三李:李白、李賀、李商隱
佛法三譯家:鳩摩羅什、真諦、玄奘
七狼八虎:延平、延定、延朗、延輝、延德、延昭、延嗣、延順
北宋二程:程顥、程頤
龍眠三李:北宋善畫的李伯時、能文的李亮工、工書的李元中
三蘇:蘇洵、蘇軾、蘇轍
唐宋八大家:韓愈、柳宗元、歐陽修、蘇洵、蘇軾、蘇轍、曾鞏、王安石
南宋四大家:李唐、劉松年、馬遠、夏圭
南宋四元帥:韓世忠、岳飛、張浚、劉琦
成吉思汗四狗:窩闊台、哲別、者勒蔑、速不台
成吉思汗四傑:博爾忽、博爾術、木華黎、赤老溫
元曲四大家 :關漢卿、白樸、馬致遠、鄭光祖
江南四大才子:唐伯虎、祝枝山、文徵明、張夢晉
明三楊:楊士奇、楊榮、楊溥
明代三袁:袁宏道、袁中道、袁宗道
東林六君子:楊漣、左光斗、魏大中、周朝瑞、袁化中、顧大章
明末三大儒:顧炎武、黃宗曦、王夫之
護國三公:戚繼光、袁崇煥、鄭成功
九江五賢:田園詩人陶淵明、江州剌史李渤、江州司馬白居易、理學大師周敦頤、王陽明
八大鐵帽子王:禮親王、鄭親王、睿親王、豫親王、肅親王、庄親王、克勤郡王、順承郡王
三藩、平西王吳三掛、平南王尚之信、靖南王耿精忠
顧命八大臣:肅順、載垣、端華、焦佑瀛、杜翰、景壽、穆蔭、匡源
戊戌六君子:林旭、楊銳、譚嗣同、康廣仁、劉光第、楊深秀
永安封王:楊秀清東王,蕭朝貴西王,馮雲山南王,韋昌輝北王,石達開翼王
❹ 西漢的名臣有哪些
張良,韓信,蕭何,陳平,英布,東方朔,主父堰,司馬遷,衛青,霍去病,李廣,董仲舒,張湯
❺ 歷史上姓韓的名人有哪些
非子(諸子百家之一),韓馥(三國群雄之一),韓愈(唐宋八大家之一)、、、
韓昭侯:戰國名君,建立了因功行賞制度,於是韓國大治,諸侯不敢來犯。
韓非:戰國末期法家的主要代表人,《韓非子》一書,為先秦法家學說的集大成者。
韓信:淮陰(今屬江蘇)人,西漢名將,垓下一戰,擊滅項羽,與張良、蕭何並稱漢初三傑,後為呂後所殺。
韓延壽:杜陵(今陝西西安)人,西漢名臣,聲名遠播,為人所忌而殺。
韓當:遼西令支(今河北遷安)人,三國吳都督,英勇善戰,佐孫氏建奇功。
韓擒虎:東垣(今河南新安)人,隋朝大將,助隋文帝滅陳,有膽有識,聞名當世。
韓愈:河陽(今河南孟州)人,唐代文學家,他大力提倡儒學,反對佛教、道教,他是古文運動的倡導者,有《昌黎先生集》,被尊為「唐宗八大家」之首。
韓滉:唐代長安(今陝西西安)人,書法、繪畫頗具功力,擅畫牛馬。
韓偓:京兆萬年(今陝西西安)人,唐末詩人,所著《香奩集》,詩體有「香奩體」之稱。
韓琦:河南安陽人,與范仲淹共同防禦西夏,名重一時,有歌贊之:「軍中有一韓,西賊聞之心膽寒;軍中有一范,西賊聞之驚破膽。」
韓世忠:延安人,南宋抗金名將,曾重創金兵於建康黃天盪,主戰派之一。
韓山童:河北永年人,元末北方紅巾軍領袖,潁上起義前,因人告發,被捕犧牲。
韓復榘:河北霸縣人,行伍出身,是馮玉祥十三太保之一,後脫馮附蔣,任山東省主席八年。 ,
❻ 如何看待西漢名臣韓安國
作為西漢的名臣,韓安國雖然因為在和平年間,所以名聲在一般人的眼中並沒有那麼大,但是在《漢書》當中,卻對韓安國有著很高的評價。在書中,他被史官評價為見識高,氣量大,善於處理事情和揣測人心。
而且在七王之亂當中,韓安國也發揮了很大的作用,可以說是在專業人士之中非常有名的人物。但是悲劇的事情就在於,這位知名的大臣,在最後卻因為生病沒有升任為相,然後鬱郁寡歡而死。那麼,這位西漢名臣,其能力究竟如何呢?我們又該怎麼評價他?
等到他病好了,這個時候朝廷之中他的權威已經受到了挑戰,漢武帝也開始逐漸疏遠他了。此後在匈奴戰爭期間,據《漢書》記載,韓安國又因為出兵不利而被漢武帝派人訓斥,結果他覺得自己晚年不利,所以在悶悶不樂幾個月之後,吐血而亡。
❼ 西漢時期選10位最厲害的能臣名將,你會選那些人
首先西漢是上繼秦朝之後的朝代,與東漢合稱漢朝。西漢的兩百多年間一直與匈奴戰爭不斷,在此期間,成就了不少名將。最厲害的十位能臣名將要數韓信、衛青、霍去病、李廣、周亞夫、李陵、陳湯、馬援、彭越、李廣利啦。
韓信是西漢開國功臣,漢初三大名將之一,秦末參加反秦斗爭投奔項梁、項羽,沒有得到重用轉而投奔劉邦,被劉邦拜為大將軍,在楚漢戰爭中,韓信率軍平定了魏國,又背水一戰擊敗代、趙,之後他又率軍北上降服了燕國,率兵擊齊,攻下臨淄,並在濰水全殲龍且率領援齊的二十萬楚軍,後來和劉邦等人會師垓下,圍殲楚軍,迫使項羽自刎。他的主要成就是虜魏、破代、平趙、下燕、定齊,濰水殺龍且,垓下破項羽。
李廣是西漢著名將領。早期跟隨軍隊抗擊匈奴,因功被封為中郎。周亞夫是西漢著名將領,西漢開國名將周勃的次子。他的主要成就是平定吳楚七國之亂。李陵漢代名將李廣之孫。正式戰斗中確實表現出來相當高超的軍事指揮才能。陳湯漢元帝時,他任西域副校尉,為安定邊疆做出了很大貢獻。
馬援東征西討,西破羌人,南征交趾,官至伏波將軍,因功封新息侯,被人尊稱為「馬伏波」。彭越彭越是世界戰爭史上第一個正規使用游擊戰戰術的軍事家,可以說是游擊戰的始祖。李廣利有一定的戰略水平,比如第一次遠征大宛在郁成知難而退;第二次遠征又沒死腦筋攻打郁成,但最後一次沒有正常發揮。
漢代是中國歷史上的強盛王朝,名將輩出,除了上面說的十位能臣名將,其實還有很多戰功較高,影響較大,不得不佩服他們呀。
❽ 中國歷史上姓韓的名人有哪些
韓昭侯:戰國名君,建立了因功行賞制度,於是韓國大治,諸侯不敢來犯。
韓非:戰國末期法家的主要代表人,《韓非子》一書,為先秦法家學說的集大成者。
韓信:淮陰(今屬江蘇)人,西漢名將,垓下一戰,擊滅項羽,與張良、蕭何並稱漢初三傑,後為呂後所殺。
韓延壽:杜陵(今陝西西安)人,西漢名臣,聲名遠播,為人所忌而殺。
韓當:遼西令支(今河北遷安)人,三國吳都督,英勇善戰,佐孫氏建奇功。
韓擒虎:東垣(今河南新安)人,隋朝大將,助隋文帝滅陳,有膽有識,聞名當世。韓愈:河陽(今河南孟州)人,唐代文學家,他大力提倡儒學,反對佛教、道教,他是古文運動的倡導者,有《昌黎先生集》,被尊為「唐宗八大家」之首。
韓晃:唐代長安(今陝西西安)人,書法、繪畫頗具功力,擅畫牛馬。
韓屋:京兆萬年(今陝西西安)人,唐末詩人,所著《香奩集》,詩體有「香奩體」之稱。
韓琦:河南安陽人,與范仲淹共同防禦西夏,名重一時,有歌贊之:「軍中有一韓,西賊聞之心膽寒;軍中有一范,西賊聞之驚破膽。」
韓世忠:延安人,南宋抗金名將,曾重創金兵於建康黃天盪,主戰派之一。
韓山童:河北永年人,元末北方紅巾軍領袖,潁上起義前,因人告發,被捕犧牲。
❾ 古代姓韓的名人有哪些
1、韓愈
(公元768—824年),唐代傑出的文學家、哲學家。字退之,河南河陽人。自稱郡望昌黎,世稱韓昌黎,又稱韓吏部。謚號「文」,又稱「韓文公」。
他三歲而孤,受兄嫂撫育,早年流離困頓,有讀書經世之志。進士及第,兩任節度推官,累官監察御史,後歷都官員外郎、史館修撰、中書舍人、國子祭酒等職,曾參與討平「淮西之亂」。
有《韓昌黎集》等著作傳世。後人對韓愈評價頗高,尊他為唐宋八大家之首,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杜牧把韓文與杜詩並列,稱為"杜詩韓筆";蘇軾稱他"文起八代之衰"。韓柳倡導的古文運動,開辟了唐以來古文的發展道路。
2、韓湘
(公元794—?),韓愈侄孫,道教八仙之一;字清夫,唐代人,是古代中國民間傳說中的八仙之一,擅吹洞簫,拜呂洞賓為師學道。
是八仙中風度翩翩的斯文公子,道教音樂《天花引》,相傳為韓湘子所作。韓湘子的寶物名為紫金蕭。據《道論詮繹》記載,應鐵拐李之邀於著名仙苑石筍山聚會列入八仙之列。
3、韓偓
(844-923):唐末詩人,字致堯,小字冬郎,自號玉山樵人,京兆萬年(今西安市東南)人。昭宗龍紀進士,官翰林學士,中書舍人。黃巢起義軍入長安,隨昭宗奔鳳翔,進兵部侍郎、翰林承旨,後以不附朱全忠被貶斥,南依閩王王審知而卒。
其詩多寫艷情,詞藻華麗,有「香奩體」之稱。原有集,已散佚,後人輯有《韓內翰別集》。
4、韓令坤
(923-968),北宋初大將。磁州武安(今河北省武安市)人。五代後周太祖郭威帳下,世宗柴榮即位後,授殿前都虞侯,從征淮南,在攻取揚州、泰州後,加撿校太尉,領鎮安軍節度使;又從征南唐、北擊契丹,均有功勛,入宋後,移鎮太平軍加侍衛馬步軍都指揮使,同平章事。
5、韓億
(972-1044),字宗魏,真定府靈壽縣人(今河北靈壽縣)人,後遷徙開封雍丘縣(今河南杞縣)。宋真宗咸平五年(1002年)進士。歷任大理寺丞、參知政事等職。真宗朝,因系宰相王旦婿,避嫌,數任外官,有治聲。
仁宗初,以司封員外郎兼侍御史知雜事,執法不避顯貴。景佑二年,同知樞密院士,時承平久,武備不戒,乃請選連將帥編撰兵書受之。
景佑四年,授參政知事(副宰相)。寶元元年,做事罷,出知應天府、成德軍,慶歷元年,遷尚書左丞,二年請老,授太子少傅致仕。四年八月卒,年七十三。卒謚忠憲,贈太師中書令尚書令,封許國公,有文集。
❿ 西漢時期的著名將領有哪些
張良:大漢軍師,座駕:四驅戰車,兵器:羽扇,經典之戰:十面埋伏
韓信:座駕:五明驥,兵器:魚腸劍,經典之戰:暗渡陳倉,井徑之戰,垓下之戰
周勃:西漢名將,座駕:烏騅馬,兵器:鬼頭刀,經典之戰:鏟除諸呂
周亞夫:西漢名將,座駕:踢雲烏騅,兵器:七星劍,經典之戰:平定七國之亂
李廣:西漢名將,座駕:千里雪,兵器:梨花槍,飛將軍,經典之戰:馬邑大捷
衛青:西漢名將,座駕:菊花青,經典之戰:攻佔「河南地」,漠南大捷,
霍去病:西漢名將,座駕:踏雪無痕,兵器:梅花槍,經典之戰:決戰漠北
趙充國:西漢名將,座駕:銀鬃馬,兵器:雁翎刀,經典之戰:平定西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