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為啥朝鮮和韓國之間不是國界而是軍事停火線
一個很容易懂的理由:現在的朝鮮、韓國、聯合國軍(美國)、中國在法律上講仍是交戰國。因為我們在1953年和美國人簽的不是一戰、二戰時的徹底結束戰爭的法律文書,而是「停戰協議」,類似於現在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今天簽了明天撕」的「停火協議」,只不過我們簽的是無限期的停火,而戰爭事實上並沒有結束。 美國在六方會談中給朝鮮方面的誘惑之一就是在朝鮮妥協後宣布朝鮮戰爭結束,因為只有戰爭「結束」了,美、朝、韓的關系才能在法律上正常化,這也就解釋了你的問題:因為戰爭沒有結束,所以作為交戰國的朝、韓只以東經38度作為「軍事分界線」。
❷ 什麼是38線
1945年9月2日,根據盟國協議,盟軍最高司令官麥克阿瑟在第一號指令中,以北緯38度線為界作為美蘇兩國軍隊分別受理駐朝日軍的投降事宜和對日開展軍事活動的臨時分界線,以北為駐朝蘇軍受降區,以南為美軍受降區。日本投降後,美、蘇軍隊分別進駐三八線南北地區。1948年8月和9月,朝鮮南北地區先後成立大韓民國政府和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10月,蘇聯把三八線以北的行政權移交朝鮮人民,到12月蘇軍全部撤離。美軍則繼續駐扎三八線以南,拒不撤軍,從而造成朝鮮國土和民族的分裂。三八線兩側的交通、電訊和人員物資的交流被切斷。1950年6月,南北雙方在三八線附近發生軍事沖突,歷時3年的朝鮮戰爭由此爆發。1953年7月,在三八線的基礎上調整南北軍事分界線,劃定臨時軍事分界線兩側各兩公里內為非軍事區。習慣上仍稱其為三八線
❸ 韓國什麼民族為什麼韓國朝鮮分界線是停火線而不是國界線
韓國主體是朝鮮族。
而朝韓分界線是朝鮮戰爭的遺留問題。
這個問題要追述到二戰結束時。美國和蘇聯在日本戰敗以後,瓜分佔領日本的控制地區(劃分接受日本投降的地區),一個美軍的參謀,在地圖上,以北緯38度的地方劃了一條線。北為蘇聯受降(支持金胖子它爹),南為美軍受降(支持在日本佔領期間流亡美國的以李承晚為首的大韓民國臨時政府)。從此打下了南北分裂的局面。
雙方各自建國以後,金胖子它爹發動了統一半島的戰爭,然後就是中國的抗美援朝,戰爭的結果是平局,膠著在了38度線附近,然後雙方以實際接觸(各自的陣地)線,各自向後撤退10公里。形成了寬度為20公里的「真空」地帶。就成了今天的韓國朝鮮分界線。實際上他們的「國界」應該是38度線。但是你知道,打仗嘛……你殺過來點,我退回去電是難於避免的。
❹ 地圖上的朝韓分界線為什麼不是國界線而是軍事分界線(停火線)
不對,三八線是朝鮮戰爭前由美國人劃定的,可以說是二戰的產物,該線是一個非常筆直的直線,而後面的軍事分界線則是朝鮮戰爭的產物,因為戰爭使得南北雙方的國土面積都發生了變代,具體是美聯軍在半島的中西部向三八線以北推進了50公里,中朝則在半島的東部向三八線以南推進了10公里,一加一減,北朝失去了三千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使得三八線沒辦法恢復,才按交戰雙方的實控線從新劃出了一條用於取代原三八線的新的邊界線,這條線就叫做軍事分界線,如今它也是朝韓雙方正式的國境線,該線是一條略彎曲的斜線,並在板門店處與原三八線交差而過。
❺ 韓國和朝鮮的三八線的由來
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盟國協議以朝鮮半島上北緯38°線作為蘇、美兩國對日軍事行動和受降范圍的暫時分界線,北部為蘇軍受降區,南部為美軍受降區。
日本投降後,就成為同為朝鮮民族但政治體制不同的大韓民國(南朝鮮)和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北朝鮮)兩個政權的臨時分界線,這就是三八線的由來。
(5)韓國和朝鮮的停火線是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三八線,即北緯38度線,原本只是一種地理概念,後來卻演變成一道鴻溝,將統一的朝鮮半島切割成兩個國家。二戰結束的時候,日本把朝鮮分成兩個部分交出了,38線以北給蘇聯,38線以南交給美國,最後美蘇兩國都在這領土上撤軍了,故此才有現在的朝鮮和韓國。
朝鮮南北分別建國後雙方關系迅速惡化,三八線上不時發生流血沖突,朝鮮方主動挑起戰爭想要侵略北朝鮮。
在美國聯合國軍參戰以後又將朝鮮軍隊趕回三八線以北,戰火直逼鴨綠江邊。中國軍隊當然不幹了,組建了志願軍掀起了抗美援朝運動。
在抗美援朝的朝鮮戰爭中,數百民中國軍人傷殘死亡,對比我軍和美國軍隊死亡人數20:1,足見戰爭慘烈。此外,在這場戰爭中,中國欠下蘇俄20億美元。
志願軍更是忍飢挨餓,凍壞雙腳,能活著回來已經算奇跡。每次在美聯軍的准確射擊下,共軍士兵如割草般倒下,狀況十分慘烈。
最後南北朝鮮的停火線正好位於北緯三十八度附近,因此又稱三八線。實際上,現在南北之間的臨時軍事分界線並不是「三八線」,而是朝鮮戰爭停戰時的實際軍事控制線,走向與原來的「三八線」不同,東部向北偏移,西部向南偏移。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三八線
❻ "三八線"原指什麼
三八線,國際通稱The 38th parallel。是位於朝鮮半島上北緯38度附近的一條軍事分界線。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盟國協議以朝鮮半島上北緯38°線作為蘇、美兩國對日軍事行動和受降范圍的暫時分界線,北部為蘇軍受降區,南部為美軍受降區。日本投降後,就成為大韓民國(Republic of Korea)和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Democratic Peoples Republic of Korea)的臨時分界線,通稱「三八線」。朝鮮戰爭結束後在三八線的基礎上調整南北軍事分界線,劃定臨時軍事分界線兩側各兩公里內為非軍事區。習慣上仍稱其為三八線。
❼ 韓國和朝鮮的軍事線為什麼叫三八線軍事線為什麼不是國界
38線的由來得從二次大戰結束,日本戰敗將整個朝鮮半島交還盟軍託管時說起。當時最大的兩個戰勝國是蘇聯和美國,雙方為爭取各自的勢力范圍,就以北緯38度線為分界線分別扶持金日成與李承挽作為代理人,因此38線實際上是當時美蘇勢力范圍的分界線而不是朝韓兩國的分界線。1950年代的朝鮮戰爭雙方你來我往最終還是回到原點,但是雙方並沒有簽定和平協議,因此38線只能算是雙方《臨時停協定》規定的軍事分界線。作為軍事分界線而不是法律上的國界應該說是當時最符合各方利益的選擇。對於朝韓兩國來說他們原本是一個國家,將38線稱為軍事分界線而不是國界線就是為表明這一點,以便為未來任何一方統一半島埋下的法理基礎;對於中、俄、美、日等其他各方來說也是相互爭取最大利益的平衡點和起跑線。
❽ 朝韓既然已經建國,又都加入了聯合國,為什麼三八線在地圖上是軍事停火線而不是國界線
朝韓兩國只簽定了停戰協議,目前兩國仍然互不認可,朝鮮稱韓國為南朝鮮,韓國稱朝鮮為北韓;並無法律意義上的國境線。
❾ 朝鮮三八線是什麼意思
三八線,是1945年盟軍託管朝鮮時期,蘇聯和美國在從日本手中收復朝鮮半島過程中,按土地面積大致相等原則,沿北緯38度線在地圖上隨手劃定的一條受降分界線。
值得注意的是,該線嚴格上並非停戰分界線,大韓民國(韓國)和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朝鮮)兩方的現有界線是根據1953年《朝鮮停戰協定》劃設的軍事分界線(又稱作停戰線)。
(9)韓國和朝鮮的停火線是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在抗美援朝的朝鮮戰爭中,數百民中國軍人傷殘死亡,對比我軍和美國軍隊死亡人數20:1,足見戰爭慘烈。此外,在這場戰爭中,中國欠下蘇俄20億美元。
志願軍更是忍飢挨餓,凍壞雙腳,能活著回來已經算奇跡。每次在美聯軍的准確射擊下,共軍士兵如割草般倒下,狀況十分慘烈。
最後南北朝鮮的停火線正好位於北緯三十八度附近,因此又稱三八線。實際上,現在南北之間的臨時軍事分界線並不是「三八線」,而是朝鮮戰爭停戰時的實際軍事控制線,走向與原來的「三八線」不同,東部向北偏移,西部向南偏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