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朝鮮停戰協定
樓上幾位說法都不甚准確。
中國政府自始至終並未參加朝鮮戰爭,五星紅旗從來沒有出現在朝鮮戰場。
這就成為一個很搞笑並且無聊的局面:明知道對方是中國人,可就不能指責中國政府的不是。
當時介入朝鮮時,中國決定以「志願軍」的模式參戰,就是名義上,我們東北野戰軍有很多朝鮮族戰士,看不慣美國入侵我們的祖國,所以「志願」回到朝鮮,加入朝鮮人民軍,幫助朝鮮抗擊美國入侵。
志願軍的指揮權名義上是歸朝鮮首相金日成。但實際上大家都懂的,志願軍司令彭德懷直接聽北京的。
外交有外交的規則,有時候就那麼回事,還是得裝一下。
彭德懷是以志願軍司令的身份簽字的,不並不代表中國,只是表示志願軍認同此協議。
從參戰到談判,再到簽字停戰,五星紅旗從未出現在會場。
美軍也是以「聯合國軍」的名義出場,並不是以美軍的名義出場。只不過美軍占的比例較高。而且比較難對付。英軍也參加了,麥克阿瑟、李奇微、克拉克是「聯合國軍」司令,不是美軍司令。停戰時,克拉克也不代表美軍,而是代表「聯合國軍」,就包括了韓軍。
Ⅱ 朝鮮戰爭簽訂停戰協定,為何南朝鮮沒有參加簽訂
日本正式宣布投降之後,按照《雅爾塔協議》日本要交出通過戰爭方式侵佔的領土,因此被日本武力侵佔近半個世紀的朝鮮也得以從日本手中脫身。
綜上我們可以看出,之所以沒簽是因為當時的韓國領袖是一個非常有野心的人,他對朝鮮半島的戰爭結果極其不服,他的目標就是要實現統一整個朝鮮半島,而且他對於統一朝鮮半島這件事情也非常有信心。
Ⅲ 如何看待朝鮮「撕毀」《朝鮮停戰協定》
2013年3月5日,朝鮮人民軍最高司令部突然發布消息,宣布1953年簽訂的《朝鮮停戰協定》「完全無效」。朝鮮將全面停止人民軍板門店代表部的活動,同時將切斷板門店朝美軍事聯絡電話。朝鮮自2009年宣布不受《朝鮮停戰協定》約束來,又一次不經協議簽訂國同意,單方危及半島和平的軍事挑釁行動。那麼,《朝鮮停戰協定》是怎麼回事?朝鮮單方面撕毀這一協定,又意味著什麼?
朝鮮戰爭1950年爆發,前後打了3年多,交戰雙方一直處於僵持狀態,均無力吃掉對方。自1951年開始,中朝方面就和聯合國軍展開談判其中邊打邊談的時間長達747天,大小會議召開了575次,堪稱近代史上最復雜的停戰談判。圖為1951年12月,板門店,聯合國軍代表離開雙方舉行談判的帳篷。
進入1953年,由於艾森豪威爾當選美國總統和斯大林逝世,國際政治氣候發生變化,繼續打下去變得前景叵測,交戰雙方除了韓國以外,均希望盡快達成停火協議。圖為1953年4月26日,數千名韓國民眾在漢城總統府前舉行集會,反對將造成南北分裂的停戰協議,並要求將戰爭進行到底,直到半島完全統一。
1953年7月20日,板門店,中朝雙方正緊張搭建用於《停戰協定》簽字儀式的大廳,旁邊是之前會談時簡陋的美國軍用帳篷。由於李承晚和韓國國會執意「單獨北進統一」,韓國並未出席最後的協定簽字儀式。
簽字大廳為竹木結構,中朝方面徹夜趕工,到7月23日已經初具規模。
1953年7月27日,《朝鮮停戰協定》最終在板門店簽署,由於雙方都收到「韓國將以武力破壞協定簽署」的警告,為確保萬無一失,本應到場簽字的3人(朝鮮領導人金日成、中國人民志願軍司令員、聯合國軍總司令克拉克)均未出席,他們分別在平壤、開城和汶山簽署了停戰協議。圖為簽字大廳外,由中朝和聯合國軍士兵組織的混合衛兵在執勤。
Ⅳ 朝鮮停戰協議韓國拒絕簽字
朝鮮戰爭確實打出了中國的國際威望。
二戰中我們雖然戰勝了日本,但實際上那是在整個反法西斯同盟強大的支援下取得的勝利,而且戰勝日本主力的戰爭是美國在太平洋戰場打的。
而這次在朝鮮戰爭中,是以中國為主要力量擊敗了「聯合國軍」。
這次戰爭可以說是中國一百年來取得的最大一次勝利,所以說中國人民志願軍在朝鮮戰爭中_實是打出了國威,最後簽署了停戰協議。
有關停戰協議,只有三方簽了字。
有我們的彭德懷老總用毛筆簽的字,有金日成的簽字,然後有美方將領的簽字,唯獨韓國方面沒有簽字。
當時韓國的李承晚政府堅決拒絕簽署停戰協議,一定要求繼續打下去,但沒有人願意再打下去了,沒有人願意再為此流血。
朝鮮戰爭中美國也傷亡慘重,在華盛頓特區有一座長長的朝鮮戰爭紀念碑,在朝鮮戰爭中陣亡美軍將士的名字都刻在那兒,密密麻麻的,有好幾萬人,巨長的一座紀念碑。
朝鮮戰爭只打了3年出頭,美軍死亡人數就達到
3.6萬餘人(據美方2010年統計報告),而越戰打了將近20年,其中美軍大規模參戰也有10年左右,死亡人數也只達到
5.8萬餘人,朝鮮戰爭的激烈程度由此可見一斑。
韓國李承晚政府雖然拒絕簽字,但是後來也沒有再繼續發動戰爭。
當然在法理上它依然處於戰爭時期,也就是戒嚴時期。
來源:特別文摘 (2016年23期)
Ⅳ 朝鮮停戰協定上韓國為何沒簽字
6月17日,李承晚明確拒絕美國提議,繼續向中朝挑釁,並私自釋放一批「向韓國歸正的朝鮮俘虜」。隨後,美國國務院和參謀長聯席會議舉行磋商,決定以美軍撤出朝鮮逼迫李承晚就範,李承晚沒有被嚇住。美國又決定為韓國擴充20個師,提供2億到10億美元援助,李承晚還是說「不」。美國忍無可忍,決定必要時「除掉李承晚」。就在美國為此焦頭爛額的時候,7月8日,中朝軍隊發起了「金城戰役」,集中兵力專打韓國軍隊。內外交困的李承晚終於服輸,向美國發出願意停戰的消息。7月27日,「聯合國軍」總司令和朝鮮軍隊最高司令官以及中國人民志願軍司令員正式簽署《停戰協定》。為了挽回面子,李承晚堅決拒絕在挑戰協定上簽字,從而留下一個微妙的「尾巴」。
Ⅵ 請問誰知道簽署板門店停戰協議的各方代表有哪幾位
朝方是朝鮮人民軍最高司令官金日成元帥,中方是中國人民志願軍司令員彭德懷將軍,美方是「聯合國軍」 總司令克拉克上將。
1953年7月27日,朝鮮停戰協定簽字儀式在開城板門店舉行。根據雙方達成的協議,由雙方談判代表團首席代表先行簽字。
中國代表團首席代表和「聯合國軍」方面談判代表團首席代表在板門店正式簽署停戰協定。「聯合國軍」總司令克拉克於汶山在停戰協定上正式簽字,金日成元帥於平壤在停戰協定上正式簽字。
1953年7月28日彭德懷司令員於開城在停戰規定上正式簽字。
(6)朝鮮停戰協定韓國為什麼沒有簽擴展閱讀:
《朝鮮停戰協定》的簽訂,標志著歷時三年多的朝鮮戰爭以中朝人民的勝利和美國的失敗而告結束。是朝中兩國人民和全世界和平民主力量的勝利。
它鼓舞了全世界愛好和平和被壓迫人民反抗侵略,爭取自由獨立的斗爭意志,打亂了美國稱霸世界的侵略計劃。但這並不意味著朝鮮問題的和平解決。
停戰協定明確規定召開高一級的政治會議和平解決朝鮮問題,由於美方的阻撓和破壞,這一會議未能如期召開。
1953年10月1日,美國與韓國簽訂《美韓共同防禦條約》,繼續在韓國保留美國駐軍。1954年4月在為和平解決朝鮮問題和恢復印度支那和平問題而召開的日內瓦會議上,由於美國缺乏誠意,未能就從朝鮮撤出一切外國軍隊及和平解決朝鮮問題達成協議。
經朝中兩國政府協商同意,中國人民志願軍於1958年底全部撤離朝鮮。這一行動表明了中朝方面執行停戰協定及和平解決朝鮮問題的誠意。
Ⅶ 朝鮮停戰協議已經簽訂68年,為何韓國至今仍拒絕簽字
1953年7月27日,朝鮮,板門店。
這一天對於中朝兩國來說,註定是歷史性和不平凡的一天,經過兩年零八個月的英勇奮戰,中朝聯軍終於用遠落後於西方國家的武器裝備擊敗了不可一世的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和南韓軍隊,逼迫其簽訂停戰協議。
上午10時,中、朝、美三方代表在《朝鮮停戰協定》及《關於停戰協定的臨時補充協議》停火協議上正式簽上了各自的姓名,向全世界宣布朝鮮戰爭結束了!
但是,令人感到不解的是,在停戰協議上,卻少了一個代表的簽名,那就是朝鮮戰爭當事國之一的南韓代表。
很多人不解,連美國都在停戰協議上簽名了,為什麼南韓代表卻沒有簽名呢?難道是南韓代表忘記了時間?亦或者是南韓軍隊背叛了美國不想停戰,想要單打獨斗?
都不是!
南韓沒有在停戰協議上簽字,原因很簡單,只是當時的南韓領導人李承晚為維護自己的總統寶座故意為之。
1953年1月,艾森豪威爾當選美國總統,因他希望盡快結束戰爭,故而美國開始了與中朝兩國的和談。在這期間,李承晚雖百般阻撓,甚至不惜拋開美軍,單獨派韓軍進攻我中國志願軍,但是皆不能阻擾和談地進行。7月27日,美國與中朝兩國正式簽訂《朝鮮停戰協定》。
可是,就算這樣,李承晚依舊不願意在停戰協議上簽字,他認為只要不簽字,美軍就不能隨意撤出韓國,從而就可以保證自己的執政地位。
隨後,在李承晚的努力下,及美軍開始漸漸在乎起亞太地區的利益,10月,韓國與美國簽訂了《韓美相互防禦條約》,正式確立了雙方同盟與駐韓美軍地位,自此朝鮮戰爭南韓雖失敗了,但對於李承晚來說卻是勝利了,因為他留住了美軍。
但是,美軍雖留住了,事情的發展卻並沒有跟李承晚預料的那般,他能保住總統的位置。1960年4月27日,因李承晚在南韓胡作非為,罔顧人民的利益,最終被南韓民眾和美國雙雙拋棄,只能被迫辭去總統之職。5月29日,流亡美國夏威夷,終身不能回到故土,直至老死
Ⅷ 為何朝鮮停戰協定至今仍意義重大
65年前的今天,各方在《朝鮮停戰協定》上簽字,歷經兩年17天158次會議的磋商終於宣告結束——這是現代史上磋商時間最長的停戰。事後看來,會商曠日持久,讓我們付出了非常沉重的生命代價。
當然,這種和解耗費了60年時間也沒能達成。不過,1953年簽訂的停戰協定告訴我們,以可信的軍事力量為後盾開展有原則的外交仍然能夠促使磋商朝著有利的方向發展。本輪核談判的挑戰性和火葯味看上去絲毫不亞於以往。然而,假如朝鮮決定加入國際社會,並堅信這是實現繁榮的機遇,那麼1953年停戰的好處恐怕還沒有完全顯現出來。
來源:參考消息
Ⅸ 朝鮮戰爭簽訂停戰協定的時候,為何沒有南朝鮮呢
《朝鮮停戰協定》的簽訂,標志著抗美援朝戰爭的結束,然而有意思的是,簽訂這份協議的只有中國、朝鮮以及美國(代表聯合國軍),卻沒有南朝鮮,問題就出在南朝鮮總統李承晚的身上。
這樣一來,美國方面更是氣不打一處來,直接拋開李承晚,派出代表和中朝雙方舉行了停戰談判。在談判桌上,美國不得不一再強調,雖然韓國沒有派代表參加談判,但韓軍會履行各項協定,保證韓國不會以任何形式阻撓破壞停戰協定的實施。
事實也是如此,雖然李承晚不肯在停戰協議上簽字,但最後在美國的壓力下,韓國方面依然不得不老老實實地執行停戰協定上的各項規定。
Ⅹ 朝鮮戰爭簽訂停戰協定,為何南朝鮮沒有參加簽訂呢
朝鮮戰爭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爆發的一場大規模局部地區戰爭。雖然這是一場朝鮮半島的內戰,可是作戰雙方並不只是朝鮮和韓國,還有中國、美國和前蘇聯等等。
這么一場交戰各方錯綜復雜的戰役,結果卻是沒結果,以一紙停戰協議作為一個暫時的句號。不過當時簽訂停戰協定時,並沒有南朝鮮,也就是今天的韓國代表參加。為什麼涉及到朝鮮半島兩大勢力之間的戰爭,卻沒有南朝鮮的代表去簽字停戰呢?
綜上所述,自1951年就開始談判的朝鮮停戰協議,在1953年簽訂時,卻沒有朝鮮代表簽字,是因為南朝鮮總統李承晚不願承認失敗,卻又無力北上,而美國又是真正決定南朝鮮要不要停戰的一方。
值得注意的是,這只是一紙停戰協議,也就是說歇火了半個多世紀的朝鮮戰爭,隨時可能開打。對於朝鮮共和國和大韓民國來說,統一朝鮮半島都是它們的夙願,所以三八線的兩邊都有各自的軍事力量,在面對面地對峙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