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為什麼韓國和我們一樣也過中秋節
中秋節與春節是韓國兩大傳統節日。在中秋節,韓國人將與親朋好友相聚在一起。全國性的人口大流動也造成了全國性的交通擁擠。
在中秋節五天的延長假期中,數百萬韓國人回到家鄉會見親友,參加傳統的家庭儀式。也許這五天的假期對於許多外國人來說是個冗長乏味的假期。
在假期中幾乎所有的商店都停止營業,而你的韓國朋友們將忙於照顧他們的家人和親屬。也許你想利用這一年中最長的假期去旅遊,但是你會發現在這五天中你幾乎連旅行的車票也買不到。如果你駕車旅遊的話,你將很快發現你的汽車行駛速度還不如在首爾(漢城)的大街上漫步走得快。如果走高速公路到離首爾(漢城)最近的城市也需要駕駛15個小時以上。
這個中秋假期似乎除了躺在床上觀看令人乏味的中秋電視專題節目以外沒有其他的事情可做。可是,你不用擔心,我們可以給你一些有用的提示,使你免費擁有一個愉快的中秋節假期。
首爾(漢城)市區景福宮內的國立民俗博物館將在9月10-14日期間進行民俗民樂演出。傳統武術表演和Bukcheong Saja Noreum等各種節目都可以免費觀看。
Bukcheong Saja Noreum為傳統的面具舞蹈表演,除了一個較大的獅子面具外還有五種不同風格的面具。面具舞最初在北韓的Hamgyeong是新年時驅除邪惡乞求好運的舞蹈,現在被指定為第15號重要文化遺產。
博物館在9月29日還將舉行韓國傳統服裝展。200多種服裝和圖片將在展會上展出。以民間傳統故事「Hungbu and Nolbu 」改編的兒童木偶劇也將歡迎外國朋友前去觀看。
韓國國家觀光組織將在旅遊信息中心主辦韓國傳統文化周。在文化周期間外國遊客可能欣賞到韓國各種傳統游戲,其中包括踢毽子和yutnori。文化周期間,身著韓服的志願翻譯人員將為外國旅客提供語言幫助。另外,每天下午兩點還將放映帶有英文字幕的韓國電影「春香傳」。每位前來參加文化周的外國遊客將得到米餅和傳統的口袋飾物。
韓國傳統藝術演出中心將舉行由一個民間故事改編的組合pansori和面具舞兩種表演形式的 Talburugi表演。 Pansori是一種把韓國傳統評書藝術與音樂相結合藝術形式。文化周將以眾多女士參加的傳統舞蹈結束。
首爾(漢城)市中心的Namsangol Hanok Village 9月10日—14日將舉行中秋慶典,人們在品嘗美味佳釀的同時還可以欣賞眾多的音樂歌舞節目。
9月11日韓國最古老的受人歡迎的雜技團將進行演出。雜技演出後還將有DoodRock表演。DoodRock表演將一直持續到第二天清晨,所有演出都將免費。
除此以外的其他娛樂場所在節日期間都不開放。但是人們仍然可以通過以上的文藝節目對韓國和韓國人民有一個深刻的了解。
Ⅱ 韓國也有中秋節,他們的中秋節和我國的中秋節都有哪些異同點
韓國他們的中秋節更像是我們國家的清明節,因為他們這一天並不是主張全家人團聚的節日,而更多的是祭拜自己的祖先這樣的風俗習慣。所以這和我們國家的中秋節意義並不一樣。所以哪一個國家都有每個國家的文化差異,只要做到互相尊重,互相理解,那就也可以得到別的國家的尊重和理解。
所以每個國家都有每個國家的風俗習慣,雖然名字上可能會有一些相同,但是它的性質並不是多麼相同,只要做到互相尊重,互相理解其實就可以了。千萬不要隨意質疑別人的風俗習慣,因為那樣會引發一系列的矛盾。
Ⅲ 韓國人過中秋節嗎
韓國人過中秋節。
朝鮮陰歷的八月十五稱為「秋夕」(추석),也就是中國的中秋節。秋夕可以說是韓國人一年中最重要的傳統節日,是一個豐收和感恩的節日,甚至比春節(陰歷新年)更隆重。
朝鮮的「中秋節」源於中國,但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發生了變化。中國人過中秋,主要是家人團聚,不能團聚的也講究千里共嬋娟。韓國人的「中秋節」,除了全家團聚之外,也是追憶祖先恩德的日子,更為重要的是祭祖和掃墓。
(3)韓國為什麼過中秋節擴展閱讀
秋夕的清晨,朝鮮家家戶戶都會擺好新谷、水果酒、松餅、芋頭湯和各式各樣的水果祭拜祖先。朝鮮傳統上是由長子繼承家族的正統,因此秋夕祭拜祖先時,均是兄弟們到大哥家裡祭祖。
祭典開始時,男人們都要恭敬地站立在祭桌前,主祭的家族長子要先把家裡的大門打開,意指請老祖宗進到家裡來。完畢後,主祭者再率領家族成員對祖宗行叩禮,恭送祖宗。祭祖儀式完畢後,大人們將祭酒喝掉,然後開始吃團圓早飯。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秋夕節
Ⅳ 韓國為什麼也有中秋節
韓國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屬國,受中國文化影響極深,到明朝時期,世宗那個時代,就是大長今那個時代,他們官方的文字都是漢字,現在的古文也是漢字,官員選拔全是科舉考試那一套。
Ⅳ 中秋節是我國的傳統佳節,為何日本和韓國也盛行
中國在古代,國富民強,漢唐盛世令無數的小國臣服,他們紛紛派出使者前往中原王朝學習先進文化。在唐朝時,日本派遣使者前往大唐學習就是一個典型代表。
中秋節賞月的風俗,據歷史學家推斷,最初是古代宮廷文人興起,然後擴散到民間的。在唐代,中秋賞月、玩月頗為盛行。許多詩人的名篇中都有詠月的詩句,中秋節開始成為固定的節日,《唐書·太宗記》記載就有「八月十五中秋節」。傳說唐玄宗夢游月宮,得到了霓裳羽衣曲,民間才開始盛行過中秋節的習俗。
中秋不僅是中國的重要節日之一,也被韓國和日本列為重要節日之一,中國影響著周圍的國家,也展現了中國的強大。
Ⅵ 韓國的中秋節由來50字簡介
秋夕——韓國的中秋節 說起韓國的三大節日,就要數「春節、端午節、中秋節」了。中秋節(秋夕)即陰歷的8月15日,是韓國最大、最重要的節日之一。韓國的「中秋節」源於中國,但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發生了變化。
中國人過中秋,主要是家人團聚,不能團聚的也講究千里共嬋娟。韓國人的「中秋節」,除了全家團聚之外,也是追憶祖先恩德的日子,更為重要的是祭祖和掃墓。
朝鮮語稱中秋節為(秋夕)。向親朋戚友送亦是韓國人過中秋節的習俗,所以他們亦叫中秋節做(韓國感恩節),其假期表上把(秋夕)的英文寫成為(Thanksgiving Day)(感恩節)。中秋在南韓是一個大節日,會一連放三天假。過去交通未發達之時,民眾都會利用這段日子回鄉探親。
時至今日,每逢中秋之前一個月,南韓各大公司都會大減價,以吸引民眾購物互相贈送。韓國人在中秋節食用松片。中文裡有時也稱松餅。是一種以糯米製成的朝鮮傳統食品。是朝鮮餅食的一種,是朝鮮傳統文化的代表食品之一。
Ⅶ 「中秋節」的歷史由來是什麼
一.中秋節:
中秋節,是中國除了春節外,最為隆重的傳統民俗節日。即是我國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每年農歷八月十五即中秋節,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也有些地方將中秋節定在八月十六。
二.中秋節別稱:
中秋節,又稱團圓節。有些地方又叫仲秋節、八月節、八月會、追月節、玩月節、拜月節、女兒節、月夕、秋節等。在唐朝時期,「中秋節」也叫「端正月」。
「團圓節」:中秋節月亮圓滿,象徵團圓,因而又叫「團圓節」。
「仲秋節」、「中秋節」:農歷八月在秋季中間,為秋季的第二個月,所以稱為「仲秋」。而八月十五又在「仲秋」之中,所以稱「中秋」。
「八月節」、「八月會」:因中秋節這天在農歷八月十五,所以稱「八月節」、「八月半」。
「月節」「月夕」:因中秋節的主要活動都是圍繞「月」進行的,所以又俗稱「月節」「月夕」。
八.為什麼會有那麼多國家和中國一樣過中秋節:
(一)地域相近:與中國一同過中秋節的這些國家,都是位於東亞、東南亞地區,這些國家都是與中國相鄰。
(二)文化相近:這些地區的國家在文化上、風俗上、傳統上都差不多,而且都屬於漢文化圈。
(三)歷史原因:這些國家在歷史上,絕大部分都曾經是中國的藩屬國,更有些國家以前直接就屬於中國的領土,是中國直接管轄。
因而,八月十五中秋節這一天,這些國家祭月、祈月、賞月、團聚等風情都基本一致。
Ⅷ 除了中國,韓國也有中秋,他們的中秋與我國有何異同
節日是一個民族的歷史和文明的產物,同時也是象徵,每個民族在歷史的演變之中都有著自己的特殊節日,這些節日與歷史文化甚至於國家所在的地理環境都有著很大的關聯,中國的中秋節正是這樣一個帶有中國傳統文化特殊性的重要節日。
除了吃的,韓國人對於喝的也十分的講究,在中秋當天,他們會喝一種叫做新稻酒的飲料,這種飲料是用當年的稻子釀造而成的,也因此叫做新稻。這種酒包含著的正是韓國人對於來年豐收的希冀。
三、文化對比
中秋節在中國雖然地位很高,是傳統的四大節日之一,但是地位卻不是最高,遠遠比不上春秋在中國人心中的地位,但是在韓國,中秋節的地位卻十分的高,可以說是一年之中最為重要的傳統節日,比春節要重要得多。
中國的中秋節的重點在於團圓,月亮在八月十五的圓在中國人的心中正是人團圓的象徵,但是遠沒有一年伊始重要,因為一年伊始代表的就是新的開始和新的人生。但是韓國人不一樣,韓國人對於祖先有一種虔誠的崇拜,而中秋節的祭拜活動是一年之中最為重要的祭祖活動,對於韓國人來說自然有著不一樣的意義。
中國人的中秋更多的是隨性,是一家人在一起的團圓感,是有著幸福感覺得節日,但是在韓國,這種幸福感則變成了對祖先的敬意,它是十分嚴肅的,這在節日內涵之中就有著本質性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