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韓國資訊 > 韓國年味如何

韓國年味如何

發布時間:2022-06-18 22:18:09

Ⅰ 韓國過不過中國年

參考:http://news.xinhuanet.com/overseas/2006-02/06/content_4141101.htm

韓國人重視春節 法定假日一年中最長
我在韓國呆過幾年,沒想到韓國人對春節的重視不亞於中國。韓國稱春節為「舊正」,與新年稱「新正」相對應,就是舊歷年的意思。國家規定春節放假三天,是一年中假期最長的。韓國過年時年味也很濃,但和中國又不大一樣。

過中國的新年(春節)。

近日,當漢城的街道逐漸變得冷清,而高速公路、機場和車站上卻非常熱鬧的時候,你就可以知道:春節到了。
據說從新羅時代韓國就開始過春節了,然而在日本對朝鮮半島實行殖民統治時期,過春節被嚴格禁止。當時如果某個孩子的飯盒裡被發現祭祀用食品,這個孩子就會受到處罰。春節作為一個傳統的節日,在韓國經歷了一段「等待」的歷程,直到1985年它才以「民俗日」的名稱再次出現。1999年,韓國正式恢復了春節這個節日。

在韓國,春節是僅次於中秋節的第二大節日。過春節時,最重要的活動是祭祀祖先。韓國人祭祖有嚴格的說法,僅供桌的擺法就有「魚東肉西」、「頭東尾西」、「紅東白西」、「棗栗梨柿」、「生東熟西」、「左飯右羹」等規則,祭祀的程序也很嚴格。

每年春節一到,韓國婦女都穿上漂亮的民族盛裝,從早到晚都要在廚房裡忙活,嫁到韓國的外國姑娘也要同韓國婦女一樣從早忙到晚。

祭祀了祖先,晚輩就要給長輩拜年了,長輩要給拜年的晚輩壓歲錢。春節期間,平輩人見面的寒暄是「新年多福」。春節時總有不能回家過年的人或者露宿街頭無家可歸者,政府和市民團體就組織起來為他們過春節,讓他們在春節期間感受到社會大家庭的溫暖。

韓國人春節往往都要互贈禮物,禮物的范圍很廣,如牛排、黃花魚、傳統點心、健康食品以及午餐肉、香油、蘑菇、柿餅、日用品等等,禮物都要包裹起來,而包裹的顏色以嫩粉色居多。

韓國人春節消費比平時大為增加,一些商品價格也上漲。韓國人祭祀時都喜歡用大而好的水果,一個蘋果或者梨差不多要2000多韓元,約合人民幣15元。像牛肉、豬肉、蔬菜、雞蛋、雞肉等副食品的價格,在節日期間往往會平均上漲10%至40%,韓國政府在春節期間常常設法穩定市場物價,保障供給。春節最有名的食品是大年初一早晨起來吃的年糕片湯,象徵新的一年團圓美好。因為韓國人大都在家裡過年,幾乎所有的飯店春節都關門。

在韓國,很多人都穿上一身顏色鮮亮的傳統民族服裝,一家幾口開著汽車奔向故鄉,構成了一幅典型的韓國春節風俗圖。據預計,在今年三天的春節休假期間,韓國將有3340多萬人前往故鄉。韓國私家車普及率高,大部分人都喜歡開車回故鄉過年。韓國人稱春節回家探親為「歸省」。面對這種「公眾大移動」,交通等部門忙得不亦樂乎。

韓國春節一家人湊在一起玩得最多的要算從日本傳進的「花牌」了。據說90%的成年人都會打這種牌。當然有的人也利用春節休假外出旅遊。外國遊客在韓國春節期間可以體驗有著傳統韓國文化特色的跳跳板以及投壺、放風箏等活動,也可以在韓國各地的滑雪場度過白色的春節
韓國是一個非常遵從傳統的國度,春節就是以祖先崇拜和孝思想為基礎的節日,是祭祖祈願家庭平安的一天。今天,春節也被現代人賦予了新的含義,那就是讓人們從都市生活的緊張節奏中暫時解脫出來,得到片刻的寧靜與快樂。所以,春節到韓國你的所到之處都會充滿歡樂和吉祥的氣氛。

韓國春節的傳統風俗有很多,有歲妝、歲畫、福笊籬、趕夜光鬼等等傳說。至今流傳下來的習俗有祖先祭拜、歲拜、德談、「擲木四」和跳板等習俗。中國人春節都要吃年糕,韓國人春節也有專門講究吃的食品,統稱為「歲餐」。流傳至今最具代表性的春節料理是「米糕片湯」。古代的韓國人崇尚太陽,白色的小圓狀米糕片就代表著太陽,正月初一早晨吃米糕片湯代表著迎接太陽的光明。另外依照原始的宗教信仰,也代表著辭舊迎新、萬物更生復活之際的嚴肅和清潔。以前做米糕片湯的湯是用野雞湯熬成,現在野雞難得,因此改用牛肉或雞肉湯代替。中部和北部地區還喜歡在米糕片湯里加入山雞肉、綠豆芽、蘑菇和泡菜為餡的餃子。此外,每個家庭還會准備蜜糯油果、桂皮湯、八寶飯和肉片等食品接待前來拜年的親朋好友。

Ⅱ 每個國家過春節的習俗

1.韓國

韓國雖然在春節期間也貼春聯,但是韓國的春聯不同於我國的紅底黑字而是白底黑字的,而且中國一般在臘月二十八,二十九那天貼春聯,而韓國在立春那天貼春聯;

除夕夜裡守歲,有別於中國用鞭炮震懾年獸的故事,韓國則是為防一種名為夜光鬼的怪獸,傳說這種怪獸喜歡偷走住戶的鞋子,一旦他的鞋子被偷走,那麼新的一年他的好運也被偷走了。但夜光鬼喜歡數數,所以他們會在自家院子里放上竹簍等眼多的物品來保護 「鞋子」;

韓國春節也會祭祀祖先,包壓歲錢等,但是不同中國統一紅色的紅包,韓國的紅包五顏六色,其中最常見的是白色;

韓國春節會穿上傳統的韓服,喝年糕湯和辣白菜象徵新的一年團團圓圓。

Ⅲ 各個國家的春節習俗

春節是我國歷史悠久的傳統節日,是我們一年中最重要的日子,每到過年,不管遊子身在何處,身上錢財多少,路途多麼要遙遠,都要回家過年。春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每個民族都會過。
受中國文化的影響,屬於漢字文化圈的東南亞國家都有過春節的習俗,比如日本、韓國、新加坡、越南等。這些國家雖然直接受中國文化的影響,但是很多東西都融入了他們自己的民族特色。
一、日本
日本向中國的學習起於隋唐,而後一直沒有斷過。在明治維新之前,日本的春節與中國在同一天,風俗也大同小異。但是明治維新之後,日本逐漸西華,由崇拜學習中國轉向學習西方國家。日本明治天皇廢除了春節和農歷,改用西方的陽歷。
但是日本雖然不再過農歷春節,卻將12月31日定為「大晦日」,當晚稱之為「除夜」。除夜時,日本人要全家聚在電視機前看日本的「春節聯歡晚會」——紅白歌會。到了午夜時,日本各處廟宇都要敲鍾108下,鍾聲停歇就意味新年的到來。第二天早上,家人互相講述除夜做的夢,接著親戚朋友相互拜年,長輩也要給小孩壓歲錢。
二、韓國
韓國曾經是中國的附屬國,因此對中國也有很多學習和模仿。大概在1000多年前的新羅時代,韓國人開始過春節。後來日本對朝鮮半島進行殖民統治,春節被禁止。1985年以「民俗日」的名稱再次出現,1999年韓國正式恢復春節,稱之為「舊正」。
韓國的春節與中國有很多不同之處:中國人更重視大年三十,而韓國人更重視大年初一;中國人裝紅包用紅色,代表喜慶,韓國人則用白色,代表純潔。韓國春節與中國有一點相同之處可能很多人都想不到,那就是春運,每年春節韓國也會出現交通擁堵、一票難求的情況。
三、新加坡
新加坡的華人佔了全國總人口的四分之三左右,因此中國人的春節在新加坡也十分被重視。每年春節,新加坡都是全城張燈結綵、鑼鼓喧天,華人貼春聯、貼福字,年味濃厚。
由於新加坡的華人以福建、廣東移民居多,所以新加坡的春節習俗也十分接近中國廣東地區。比如拜年會帶兩只柑桔,因為廣東話中「柑」與「金」同音,「桔」與「吉」同音,柑桔便代表了財運與吉祥。
四、越南
越南古稱安南,在古代曾長期作為中國的附屬國或者直屬領土,因此是中南半島上漢化程度最高的國家,其文化習俗與中國十分相似。越南同中國一樣有清明、端午、中秋、春節等節日。
至今,越南仍然是一個以農業為主的國家,因此越南的春節仍然保持著很多的自然敬畏。比如越南人祭祀灶王爺時要買一條活鯉魚,等灶王爺像燒掉後,便把鯉魚放回河中,之所以這樣做是因為民間認為鯉魚是龍的化身。越南春節還有一個特色就是粽子,但是他們的造型是方形,取自中國傳統文化中「天圓地方」之意,而且個頭也比中國的大很多,最大的有兩三斤重。

Ⅳ 請問大家韓國過中國的春節么放不放假

參考:http://news.xinhuanet.com/overseas/2006-02/06/content_4141101.htm

韓國人重視春節 法定假日一年中最長
我在韓國呆過幾年,沒想到韓國人對春節的重視不亞於中國。韓國稱春節為「舊正」,與新年稱「新正」相對應,就是舊歷年的意思。國家規定春節放假三天,是一年中假期最長的。韓國過年時年味也很濃,但和中國又不大一樣。

韓國人講究回家過年,與中國有共同之處。韓國人不管在哪裡工作,也不管離老家有多遠,一到春節,都要趕回家鄉去團聚。父母在的,回到父母身邊;父母不在的,大哥為父,到哥家與兄弟姐妹團聚。韓國沒有守夜的習慣,但大年初一拜年又與中國相似。全家早早起來,換上節日服裝,晚輩給長輩拜年,然後全家坐在一起聚餐。拜年之風在韓國至今盛行,電視台這天早上第一個畫面是,一個身著彩色民族長裙短襖的小女孩,跪著給觀眾磕頭拜年,口中說「祝各位新年吉祥」。記得有一年,總統給老年父母磕頭拜年的照片還登在報上。韓國特別注重掃墓祭祖,一年中除中秋節外,過年時也要掃墓。初一那天,全家人外出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到墓地上去磕頭祭祖,這一點與中國是不同的。

春節期間全國交通運輸緊張,與中國也有相似之處。乘火車回家的人,半年前就要預定車票,但更多人是在節前駕車回家。韓國汽車工業發達,首爾市私家車200多萬輛,全國已突破1000萬輛,而春節駕車回家的人約佔一半。由於駕車人都是節前一天出發,時間高度集中,全國主要的高速公路一下子排起車龍,移動十分緩慢,韓國報紙稱之為「龜行」。由首爾到釜山400多公里,平時只要4個多小時,而春節時至少要七八個小時,甚至10個小時以上。有的家庭事先准備好,乾脆在路邊生火吃起飯來。每年春節期間高速公路上無盡頭的車龍,電視台都要不斷實況播放,特別是到了晚上成為一條火龍,蔚為壯觀。這也成為韓國春節期間的一道特有景觀。

韓國春節期間城市冷清,不少商店關門,則與中國熱鬧非凡的情景完全不同。韓國商店春節前張燈結綵,異常紅火,為了滿足人們購買年貨和禮品的需求,有的連續幾天延長營業時間。商店裡顧客熙熙攘攘,摩肩接踵。但春節一到,很多人離城回鄉,留在城裡過年的人年貨也多已購齊,商店顯得很冷清,顧客寥寥可數。有的商店因此乾脆關門停業。至於街上的車輛,以首爾為例,平時擁擠不堪,堵車嚴重,要到哪去很難准時,而到春節期間車輛至少減少了一半,道路四通八達,暢行無阻。我們在首爾平時常為堵車煩惱,只有春節時才能松一口氣。

但韓國畢竟是漢字文化圈國家,在過年習俗上與中國有很多相似之處。不少韓國人特別是年長者都知道自己的屬相,接觸中有時也問我們是屬什麼的。天乾地支在韓國也很流行,比如剛過的雞年,他們稱「乙酉年」,今年狗年,他們也稱「丙戌年」,這些在報刊和春節賀卡上都經常可以看到。再者韓國過年時吃的打糕,是用糯米做的一種食品,與中國吃年糕有類似之處。韓國過年時的小吃,也有栗子、棗兒和花生,和中國人喜好相近。所以中國人若在韓國過年,自然而然會有一種親切的感覺

Ⅳ 除中國以外,還有哪些國家也流行春節

春節是我國傳統節日,擁有著悠久的歷史,從古到今,不論是貧苦人家還是富貴人家,到了這個節日都會嬉笑相迎,即使是遇到了一些不愉快的事情,也會做一些菜餚和家人開心的吃飯。

每逢春節,我們國人最喜歡做的事情就是關起門閑聊談天說地,然後到了晚上都會圍在鍋灶邊做各種食物來慶祝。

因此,外國人在春節這個時節到訪我們國家就會覺得很奇怪,家家戶戶都關起門窗,門外張燈結綵,街道上幾乎看不到什麼人,處處可以看到喜慶的紅顏色,燈籠是紅色的,對聯也是紅色的。到了晚上,家家戶戶開始放鞭炮。

外國人一開始是很好奇的,很好奇中國人這是在干什麼。後來從好奇轉變到喜歡,這時候才知道這是中國人的團圓節,就跟國外的新年或者聖誕節一樣。

隨著越來越多的國家將春節視為一種盛大的節日,被不少國家定為了法定節日,春節的年味也散布世界各地。在亞洲的每一個地方,幾乎所有人都感受到了年味,在泰國,春節也是被定為了法定節日。

之前曾有人表示其實在全世界每一個角落,只要有華人就會有年味,其實和並不是沒有道理,因為有華人的地方,帶去了年味,年味也逐漸感染了其他國外友人。

Ⅵ 韓國廢除漢字多年,春聯為何要用漢字

我國的漢字不僅對我國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而且對周邊國家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尤其是韓國和朝鮮以及越南,甚至於遠隔重洋的日本與新加坡,都受到漢字的影響。韓國在獨立之後,對待漢字的態度與日本截然不同,日本沒有廢除漢字,韓國則是全盤否定廢除漢字。韓國廢除漢字幾十年後,在韓國傳統節日春節中,寫對聯依舊要採用漢字,然而可悲的是年輕人不一定能認出。既然韓國廢除漢字,為何寫「春聯」要用漢字?

韓國春節

韓國也是有春聯的,這是毋庸置疑的。韓國的春聯與我國的春聯是有區別的,韓國的春聯是白紙黑字,不像我國的春聯紅紙黑字。所以,韓國的春聯形象,大家可以自行腦補,至於是什麼畫面,大過年的小編也不多說什麼。我們可以看看韓國的春聯,那實在是太熟悉了,就是實打實的漢字。那麼,在韓國的「傳統節日」春節中,就出現了一個十分尷尬的問題,韓國為何寫春聯要用漢字。



韓國年輕人

雖說春節是一個影響力比較廣泛的傳統節日,對於身在異國他鄉的傳統節日我們應該表示關注。指不定那天,人家就說春節是韓國的,這就尷尬了。這是一個十分嚴肅的問題,牽涉到文化的本源。韓國廢除漢字多年,春聯為何要用漢字?通過小編的文字敘述,大家可以有一個清醒的認識。我們應該也要認識到,雖然韓國春聯採用漢字書寫,然而本國年輕人不一定能認出來。

Ⅶ 韓國春節與中國春節有什麼不同

主要中國人大年三十團圓。韓國人初一團聚。一家人吃飯。沒有鞭炮。年味不如中國。不過規矩多很多。傳統保持得比中國多。其他差不多

Ⅷ 西方人過春節嗎

韓國稱春節為「舊正」,與新年稱「新正」相對應,就是舊歷年的意思。國家規定春節放假三天,是一年中假期最長的。韓國過年時年味也很濃,但和中國又不大一樣。

韓國人講究回家過年,與中國有共同之處。韓國人不管在哪裡工作,也不管離老家有多遠,一到春節,都要趕回家鄉去團聚。父母在的,回到父母身邊;父母不在的,大哥為父,到哥家與兄弟姐妹團聚。韓國沒有守夜的習慣,但大年初一拜年又與中國相似。全家早早起來,換上節日服裝,晚輩給長輩拜年,然後全家坐在一起聚餐。拜年之風在韓國至今盛行,電視台這天早上第一個畫面是,一個身著彩色民族長裙短襖的小女孩,跪著給觀眾磕頭拜年,口中說「祝各位新年吉祥」。記得有一年,總統給老年父母磕頭拜年的照片還登在報上。韓國特別注重掃墓祭祖,一年中除中秋節外,過年時也要掃墓。初一那天,全家人外出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到墓地上去磕頭祭祖,這一點與中國是不同的。

春節期間全國交通運輸緊張,與中國也有相似之處。乘火車回家的人,半年前就要預定車票,但更多人是在節前駕車回家。韓國汽車工業發達,首爾市私家車200多萬輛,全國已突破1000萬輛,而春節駕車回家的人約佔一半。由於駕車人都是節前一天出發,時間高度集中,全國主要的高速公路一下子排起車龍,移動十分緩慢,韓國報紙稱之為「龜行」。由首爾到釜山400多公里,平時只要4個多小時,而春節時至少要七八個小時,甚至10個小時以上。有的家庭事先准備好,乾脆在路邊生火吃起飯來。每年春節期間高速公路上無盡頭的車龍,電視台都要不斷實況播放,特別是到了晚上成為一條火龍,蔚為壯觀。這也成為韓國春節期間的一道特有景觀。

韓國春節期間城市冷清,不少商店關門,則與中國熱鬧非凡的情景完全不同。韓國商店春節前張燈結綵,異常紅火,為了滿足人們購買年貨和禮品的需求,有的連續幾天延長營業時間。商店裡顧客熙熙攘攘,摩肩接踵。但春節一到,很多人離城回鄉,留在城裡過年的人年貨也多已購齊,商店顯得很冷清,顧客寥寥可數。有的商店因此乾脆關門停業。至於街上的車輛,以首爾為例,平時擁擠不堪,堵車嚴重,要到哪去很難准時,而到春節期間車輛至少減少了一半,道路四通八達,暢行無阻。我們在首爾平時常為堵車煩惱,只有春節時才能松一口氣。

但韓國畢竟是漢字文化圈國家,在過年習俗上與中國有很多相似之處。不少韓國人特別是年長者都知道自己的屬相,接觸中有時也問我們是屬什麼的。天乾地支在韓國也很流行,比如剛過的雞年,他們稱「乙酉年」,今年狗年,他們也稱「丙戌年」,這些在報刊和春節賀卡上都經常可以看到。再者韓國過年時吃的打糕,是用糯米做的一種食品,與中國吃年糕有類似之處。韓國過年時的小吃,也有栗子、棗兒和花生,和中國人喜好相近。所以中國人若在韓國過年,自然而然會有一種親切的感覺。

Ⅸ 韓國廢除漢字50多年了,為何寫春聯依舊用漢字

韓國人和我們中國人一樣,都受華夏文明的影響很深,所以很多文化習俗都是一樣的。但韓國已經廢除了漢字將近50年,他們卻依然採用漢字作為春聯。這是因為漢字有一種形式的美感,這樣的美感才能夠展現出春聯的蘊意。而且他們一般都是用白紙寫,不像我們的對聯都是紅色的紙。他們對聯的內容很多都是想要表達對家人安康和國家穩定的祝福。所以漢字能夠更加直接的表達出來。

韓國人過春節,還會祭祀祖先。有點像我們清明節的時候的一些活動。這個時候他們那邊的人放假一般是三天,算得上是一年中假期最長的。由此可以看來春節在韓國是一個很有地位、很傳統的節日。也看得出韓國人對此很重視。

閱讀全文

與韓國年味如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75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50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934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72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412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88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419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79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43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47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70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71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82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92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225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87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211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041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70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