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象拔蚌殼怎麼烹飪
象拔蚌的英文名為Geock,在太平洋西北海岸尼斯克利印第安土語中,是「深挖」的意思。因為象拔蚌在海底是「穴居」動物,捕撈時需要靠潛水員潛到海底並從一米多深的洞穴中,將象拔蚌挖出。象拔蚌生活在潮間帶至水深100米的海底,是世界上存活最長,體型最大的洞穴類蛤蜊,它能挖洞將自己埋在海底一米多深的泥沙中。
捕撈象拔蚌時,潛水員需要潛到海底,在泥沙中發現其虹吸管外露的部分,或虹吸管伸到泥沙表面形成的沙紋,用手抓住虹吸管上部,再用專門的「刺槍」(定向噴水水槍),松開周圍的沙層,才能你蚌從泥沙中拔出。
1、加拿大的明星級潛水員已經整裝待發一身行頭價格不菲,關鍵是腰裡橫,腰裡的這婁子一會兒就能撈上來黃金萬兩啊, 2、戴上潛水鏡配上大鉛砣子
3、關鍵不能忘帶這根槍,這可是連接船上的高壓水槍,在水下就靠它沖開泥沙刨飭出大號的象拔蚌的,
4、看見沒有,這就是潛水員大鍋腰裡的簍子也就是五分鍾不到就滿載而歸,他腰裡好幾個這玩意呢,怪不得這片冷水清潔的海域如此誘人。
捕撈象拔蚌的漁船都是小型漁船,船的尾部裝載著潛水員使用的氧氣瓶、潛水衣、配重的鉛塊,還有潛水員在海底捕撈象拔蚌時需要使用的高壓水槍和裝象拔蚌的尼龍網袋。
A級象拔蚌,特點是:鼻子(虹吸管)部分的長度是身體的2倍或以上,鼻子很厚很粗、肉質緊密,顏色呈金黃色或淺黃色;身體的殼比較薄,顏色呈白色會灰色
剛捕撈上來的加拿大象拔蚌有趣的現象是玩命的向外滋水好像這樣可以讓天敵害怕一樣要不就是嚇得哈哈
頂級大廚Stephen wong 可是溫哥華的明星大廚兼職記者,美食圖書作家,餐飲及酒店的顧問,同時在英屬哥倫比亞省視為象拔蚌及亞洲菜餚研發專家,Stephen wong本人是個謙虛熱情的人,我們初識是在輪渡上,他剛參加完加拿大一個美食與美酒的比賽,風趣的說喝了許多酒,味覺已經麻木需要調整一下吃點海鮮可以刺激味蕾,沒料到後來幾天一直和他愉快的吃著各種海鮮如他所願啊,喝杯小酒祝賀一下
這又笑又可愛的東西好萌啊,這就是象拔蚌小的時候,光捕撈象拔蚌可不行由於象拔蚌成長期太漫長基本上20-30年才能長大所以您吃的每一個象拔蚌都很不易啊,
另外可持續的利用大自然是關鍵,這就是當地漁民所做的增殖象拔蚌的方法,先培育出小象拔蚌有計劃的投放到理想海域,多少年後觀察它們成長,這樣也可以達到這一批象拔蚌的統一性。
為保持野生象拔蚌資源的可持續利用,加拿大政府規定每年的象拔蚌可捕量配額量為探明總象拔蚌生物量的1%,目前大約為1600噸,並平均分配給55個漁民。捕撈象拔蚌沒有明確的捕撈期,全年都可以捕撈,漁民們可以根據氣候、水溫等自然條件和市場價格來決定何時捕撈、捕撈多少,只要全年捕撈量不超過其全年配額即可,用不完的配額還可以在這些漁民之間有償轉讓。
另外,為對野生象拔蚌資源及時補充,協會還出資每年人工繁育一定數量的象拔蚌幼苗,長到一定規格後再播撒到象拔蚌充分捕撈的水域,以便是該水域的象拔蚌資源可以更快地恢復。
這兩個大號的象拔蚌是我搶過來了誰也別跟我掙,我獨吞了,哈哈自己會用刀就是好,自己動手豐衣足食,船開著我就開始做好吃的,片象拔蚌薄片、配上大廚兌的汁就可以在船上吃大餐了,享受的猴樣。
其實世界上的象拔蚌有不少種,分類上都屬於女神蛤屬(Panopea)。女神蛤Panopea一詞來自於希臘神話,她是希臘神Thespius和Megamede的女兒。
女神蛤屬中,最著名的是高雅女神蛤(Panopea generosa),就是我們通常說的加拿大象拔蚌。高雅女神蛤在分布在整個北太平洋沿岸,主要分布於美國阿拉斯加南部、加拿大BC省、美國華盛頓州和加利福尼亞州,另外在墨西哥的下加利福尼亞州也有出產,以加拿大BC省出產的象拔蚌品質最好、最為出名。她的分布與加利福尼亞寒流的流經海域基本一致,該寒流帶來象拔蚌生長所需的豐富的浮游生物和穩定的6°-8°冷水海流。
女神蛤屬其他品種還包括:阿根廷女神蛤(P. Abbreviata)、紐西蘭女神蛤(P. Zealandica)、產自墨西哥的球形女神蛤(P. Globosa)、產自日本/韓國/朝鮮的日本女神蛤(P. Japonica),日本人稱為Mirugai,中國人稱為象牙蚌或小象拔蚌、產自北大西洋西岸的大西洋女神蛤(P. Bitruncata),分布在美國的北卡羅來納州到墨西哥灣沿岸。除高雅女神蛤外,日本市場常見的是Mirugai(日本女神蛤),中國市場上常見的是墨西哥水蚌(球形女神蛤)。
加拿大象拔蚌,最初是1970年代由早期移民到溫哥華的香港移民發現的,他們從當地漁民那裡收購象拔蚌,賣到香港,象拔蚌逐漸在香港流行起來,後來通過香港傳入華南和中國其他地區,目前在中國的各大頂級海鮮餐館都可以吃到加拿大象拔蚌,加拿大象拔蚌90%是出口到香港和中國大陸的。近年來美國華盛頓州和阿拉斯加的象拔蚌、墨西哥的象拔蚌也逐漸進入香港和中國大陸,並占據低端象拔蚌市場,高端象拔蚌市場仍然由加拿大象拔蚌占據。
好了陽光明媚的北京我來告訴大家如何做加拿大象拔蚌美味吧?先說挑選:從某種角度說,象拔蚌在離開海水後的生命特徵不是很明顯,我們海鮮市場購買象拔蚌,挑選的時候,惟有看它兩個殼能否有力地閉上,若用手輕輕一掰就裂開那種,肯定是不新鮮的了。再有,如果是活的象拔蚌,用手輕輕觸及蚌身的時候,蚌身會有明顯的收縮、甚至從出口噴出水來!
看好了如何加工呢?
1、將象拔蚌放在砧板上,用小刀沿著殼剔除兩個蚌殼。剔殼的時候先用刀翹一邊,另一半用手按住,如果怕打滑,可以用塊濕毛巾按住。
2、剔殼的時候,刀要緊貼著蚌殼,以免將肉剔壞。
3、去殼後,用清水分別洗凈。要不有細沙子
4、蚌膽和肉分離
5、鍋中燒開水,水溫在80度左右的時候,將蚌肉放入鍋中約10秒,略燙一下蚌肉後迅速將蚌肉取出,這時候你會發現,蚌肉身體上,也就是如「象鼻子」的部位會有一層如絲襪般的膜已經有點與蚌身脫離,
6、此時你要從蚌身的底部往上,也就是從「象鼻子」的根部往「象鼻子」尖部一點點將這層膜掀下來、掀下來的膜會很完整,如果系住一頭往裡面灌水的話,這層膜甚至可以做一個貯水袋。
7、取下的膜丟掉。這時候,用刀將蚌身與蚌膽輕輕分離。
8、蚌身外部也就是剛才撕下膜的部位可以用刷碗用的鋼絲球輕輕的擦拭一下,擦拭的過程中,會有些許黃色以及污物被褪下,此時再用清水將象拔蚌沖洗一下就干凈了。
9、現在,將打理干凈的象拔蚌放在砧板上,正面向上,所謂的正面,也就是除了蚌身,剛才剔除蚌膽的部位有一道很深的細勾,細勾朝上就是正面了。現在我們用刀,順著那條細勾將蚌身切開,切記不要切斷。
10、至此,象拔蚌就加工好了。蚌身我們可以做刺身、我將A級加拿大象拔蚌加工去皮後用冰水鎮爽身,再用刀斜切大片,
11、這樣擠幾滴鮮檸檬汁、蘸著綠芥末和日本醬油吃一片象拔蚌的甜味會在口腔里久久不散,
另一隻加拿大象拔蚌用來姜蔥炒了
1按照我的加工方法剔出象拔蚌肉後切大薄片、蔥姜切片!
2、鍋中爆香蔥姜後放入80度水汆燙一下後撈出的象拔蚌片極速翻炒!
3、加入鹽、胡椒粉、紹酒、少許日本醬油、水澱粉的碗芡、翻炒均勻立刻出鍋!
姜蔥炒加拿大象拔蚌搞定開始狂吃!
蚌膽用來做「加拿大象拔蚌膽蒸水蛋」
1、打散雞蛋加入高湯1:1
2、過篩去除筋膜
3、加入蚌膽片和薑蓉、紹酒拌勻、上屜小火蓋上保鮮膜上氣蒸8分鍾!
4、出鍋點幾滴日本醬油撒香蔥即可!超級嫩滑爽口!
加拿大太平洋沿岸深邃原始的海底,是世界上最大,壽命最長的象拔蚌的居住地,象拔蚌的原名在加拿大被稱之為「吉大蛤」。「吉大」這兩個字是太平洋西北海岸尼斯科里印地安土語「Geock」的諧音,「Geock」的意思是深挖,深掘。因為象拔蚌通常居住在深達100米的海底,泥沙、礫石的深處,所以捕撈的方式也非常的特別。
長長的氧氣管直通漁船上的氧氣泵;特製的潛水服重達20到40公斤,既能抵禦冰涼寒冷的海水,也能保證潛水員輕松地在海底行走;必不可少的工具是一根探針和一根與船上高壓水泵連接的噴嘴。一旦看到沙地上的一點波紋,或暴露在沙面外的一小截呼吸管,潛水員就會用噴嘴把周圍的沙土攪開攪渾,然後把埋在地底的象拔蚌拉出來,扔進別在腰間的長口袋裡。
象拔蚌的平均體重為1公斤左右,個別少見的大型象拔蚌重量可達4.5公斤。要達到這個重量,它們至少得在海里活上幾十年。象拔蚌的壽命非常長,加拿大比西省生命研究所記錄到的最長壽的象拔蚌,年齡高達140歲,而常見的象拔蚌是30到40歲的中年象拔蚌。生長期如此之長,意味著捕捉作業必須十分小心,以便維持象拔蚌穩定的生物量。加拿大規定,象拔蚌由水下漁業協會會員捕捉出產,水下漁業協會與漁業部共同監督和管理象拔蚌的捕捉量。同時,確保捕撈水域沒有遭受污染。研究顯示,這種人工捕撈方式對海洋生態結構以及海底的小動物們沒有太大的破壞,也不會影響象拔蚌種群的繁衍。
每當潛水員裝滿一口袋象拔蚌,就會通知船上把它拉上去。在船上,船員們小心地把象拔蚌裝進筐里,注意不要讓象拔蚌翻身弄傷自己,並把每隻象拔蚌綁住,讓它們張口以有利於存活。
一筐筐象拔蚌分開保存,接上水管沖洗,保持清潔及低溫狀態,直到天晚收工前,打包船把它們取走,並直接發送到加拿大各地已下定單的客戶手中。在那裡,這些象拔蚌經過分級、分類的冷藏包裝後,盡快空運到世界各地。例如,星期一早晨在喬治亞海灣收獲的象拔蚌,晚上在溫哥華包裝好,第二天就可以搭上第一班飛機飛往香港,上海。如此緊湊的日程安排,和熟練專業的合作作業,保證了象拔蚌以最新鮮的面貌。
㈡ 象拔蚌 在韓語里怎麼寫
中文:象拔蚌
韓文:구이덕
發音:Gu I Deok
㈢ 跟象鼻一樣的海鮮叫什麼
象拔蚌(學名:Panopea abrupta)
太平洋潛泥蛤,又名皇帝蚌、女神蛤,海產商品名稱「象拔蚌」。兩扇殼一樣大,薄且脆,前端有鋸齒、副殼、水管(也稱為觸須)。
是遠東包括華人及日本人崇尚食用的高級海鮮。原產地在美國和加拿大北太平洋沿海。因其又大又多肉的紅管,很似大象的鼻子被人們稱為「象拔蚌」。當地人並不吃象拔蚌,所以象拔蚌生長狀況良好。但自從亞洲移民開始捕食北美的象拔蚌,使當地的象拔蚌變成瀕臨絕種。1996年中國市場開始人工養殖。
㈣ 蛤蠣怎麼吃
蛤蜊做法匯總
1. 蛤 蜊 氽 鯽 魚
製法:
1.在鯽魚背脊肉豐厚處,從頭到尾兩面各直欹1刀,刀深至骨。
2.炒鍋置旺火上燒熱,用油劃鍋後,下豬油至110度左右時,將魚在沸水中稍燙,即放入鍋略煎,迅速翻身,加入紹酒、蔥結、姜塊、奶湯,蓋好鍋蓋,在旺火燒5分鍾左右,取出魚
,裝入品鍋,湯汁用細篩過濾後倒入品鍋。
3.在燒魚的同時,將洗凈的蛤蜊用開水燙至外殼略開,去掉泥衣,放在魚的兩邊,圍上熟綠蔬菜,淋上雞油即成。上桌時帶薑末醋1碟。
特點:此菜河、海鮮合一,汁濃白,肉鮮嫩,湯鮮味美,營養豐富,風味別致,是頗受食者珍愛的滋補佳品,為杭州的傳統名菜。
原料:
凈鯽魚 1條 蛤蜊 20隻
綠蔬菜 25克 姜塊 1塊
精鹽 2克 味精 5克
薑末醋 1碟 蔥結 25克
紹酒
25毫升 熟雞油 10毫升
熟豬油 50毫升 奶湯 1250毫升
2. 辣炒蛤蜊
(1)韓國辣醬蛤蜊
主料:紅島蛤蜊
輔料:油、蔥、姜、香菜、紅辣椒。注意了,還有一味:韓國辣醬兩湯勺(青島生產,方形塑料盒包裝,東泰佳世客有售),這是此菜作出新意的關鍵所在!
做法:1.油炒紅辣椒、姜、蔥出香味,倒入蛤蜊,大火炒。2.六成熟後,放入韓國辣醬和少許開水,炒熟加入香菜裝盤即可。
要點:韓國辣醬不能開始放,否則容易粘鍋;也不能最後放,否則味道不能完全浸入。
(2) 生抽辣蛤蜊
主輔料基本同上,惟一的不同是把韓國辣醬換成生抽。
做法:1.同上。
2.八成熟後點入開水,炒熟加入生抽、香菜裝盤即可。
要點:生抽一定要在出鍋前加入
3. 蔥香蛤蜊
喜歡吃蛤蜊,怎麼吃也不厭,上次是辣炒,這次用蔥油,變著花樣的做!
蛤蜊洗凈,用黃酒腌一會兒,有助於貝殼肌的剝落
用水焯過後排於盤內,蒸魚豉油,鹽,胡椒,少許蛤蜊湯調成汁
汁澆在蛤蜊上,覆上保鮮膜,放入微波爐高火加熱5分鍾
取出,撒上蔥花,淋上熱油即成。蔥香四溢。
4. 懶人菜--蛤蜊絲瓜
材料:絲瓜一根,蛤蜊150克,嫩姜1小塊,鋁箔紙(10厘米×12厘米)12張,酒1大匙,鹽半大匙。
做法:
1).絲瓜去皮,先切小段再切粗條,拌入半大匙鹽,在大容器內充分拌勻;
2).嫩姜切絲,在一張鋁箔紙上先放4條絲瓜,再放2個蛤蜊和少許姜絲後,澆點酒;
3).將鋁箔紙折成長方形紙包狀,放入烤箱,以200℃火力烤10分鍾,取出後打開紙包即可食用。
懶人妙招:
a.用鋁箔紙當容器,既方便又省事,用完就扔,不必洗碗盤;
b.可以事先做好紙包,吃的時候再烤,這樣可快速完成;
c.切勿將鋁箔紙包放入微波爐中烤。
5. 蘆筍蛤蜊飯
6. 蘿卜蛤蜊湯
原料:
白蘿卜150克
蛤蜊200克
蘿卜纓50克
高湯1杯
輔料:
葯材
決明子50克
杏仁3克
調味料
鹽1/3茶匙
做法:
1.白蘿卜削皮,洗凈、切片;蛤蜊放入鹽水中,吐沙干凈;蘿卜纓洗凈;葯材裝入濾紙袋。
2.白蘿卜、蛤蜊放入鍋中,加入高湯、濾紙袋及水蓋滿材料。
3.燉煮10分鍾,加入鹽、蘿卜纓拌勻即可食用。
Tips:
1.蘿卜纓不需要煮熟,通便效果更好。
2.決明子要用濾紙袋包好,湯汁才不會混濁。
特色:
蘿卜蛤蜊湯有通便清腸的功效,如果便秘嚴重可加重蘿卜纓及決明子的用量(可用100克)。
7. 抗壓舒眠蛤蜊湯
[原料/調料]
玉竹 8錢
百合 8錢
蛤蜊 300公克
米酒 1/2大匙
鹽
1/2小匙
[製作流程]
(1)玉竹、百合用水沖洗干凈,蛤蜊泡鹽水吐沙備用。
(2)將500cc的水注入鍋中,放入玉竹、百合用大火煮開再轉小火煮1小時,放人蛤蜊轉大火煮開至蛤蜊殼打開即可。
(3)加入米酒即可熄火食用。
8. 上湯蛤蜊
原料:
材料:蛤蜊600克,榨菜絲1大匙,火腿絲1大匙,蔥2根,辣椒1/2條,油條1根,香菜1小把,陳皮1小匙。調味料:(A)米酒1小匙,蝦油1/2小匙。(B)雞精1/2小匙。胡椒粉1/4小匙。鹽少許。
製法:
(1)蛤蜊吐沙洗干凈,蔥切段,辣椒切斜片,油條切段,香菜切段備用。
(2)陳皮以熱水浸泡,使味道溢出。
(3)炒鍋燒熱入油2大匙,炒香蔥段,辣椒片,火腿絲,榨菜絲,加入A料及陳皮(帶汁),加適量水,再放入蛤蜊煮至沸,加入B料,撕上油條,香菜,即可起鍋。
小竅門:
一般將蛤蜊浸泡再水中,並於水中加鹽,放置半天即能將沙泥吐凈,如果家中有生銹的鐵釘,將其泡入水中,吐沙效果更加。
9. 清茶蛤蜊湯
原 料:
主料:蛤蜊600克。配料:清茶2克,礦泉水500克。
製法:
(1)將蛤蜊先泡水吐沙,2小時後洗凈備用。
(2)將礦泉水燒熱,將清茶沖泡1分鍾,取出茶葉,將湯汁倒入沙鍋中煮開,加入蛤蜊再煮開即可。
10. 酸菜蛤蜊湯
主料:酸菜、蛤蜊 調料:鹽、天添鮮、干貝素、胡椒粉
操作:
1、鍋入油,放入酸菜煸炒後,加入干貝素、胡椒粉、鹽,倒入蛤蜊,加料酒蓋蓋燒;
2、燒開後,加點胡椒粉,再一次燒開後即可出鍋。
11. 蛤蜊燉蛋
主料:蛤蜊
輔料:雞蛋、蔥花
調料:鹽、雞精、糖、料酒
操作:
1)、雞蛋打散,加溫水,加鹽、雞精、糖、料酒,打勻,放入碗中;
2)、將蛤蜊經開水略燙,待開口後,取出蛤蜊肉,放入碗中,與雞蛋上籠蒸10分鍾左右,撒上蔥花即可。
12. 蛤蜊蛋湯
a. 原料:
蛤蜊500克 雞蛋2隻 木耳少許 筍片25克
食鹽2.5克 味精1克
黃酒15克
製法:
(1)炒鍋置旺火上,放入清水750克燒滾,投入蛤蜊,滾至殼張開,用漏勺把蛤蜊撈出,水倒入碗內,片刻後將上面清水,潷入另一隻碗中待用,然後挖出蛤蜊肉。
(2)蛤蜊水倒入鍋中,加入筍片、木耳、鹽、味精和黃酒,燒至沸滾,放入蛤蜊肉,端起蛋碗四面均勻地淋入,一經凝結即用手勺輕輕推幾下出鍋,先把蛋撈出,將湯倒入碗中後再放入蛋。
特點: 湯清、鮮,蛋浮於湯上不碎散,嫩,蛤蜊去凈泥沙。
b. 蛤蜊蛋羹
MTV在線觀看: http://www.mtv152.com/download.asp?id=12954&dp=1
原料:
蛤蜊 雞蛋 胡蘿卜 紅椒 食鹽
雞精
c. 油條蛤蜊羹
做法與b大同小異,自己發揮吧。
13. 韭菜炒蛤蜊
a.
主料:蛤蜊500克,韭菜150克。
配料:醬油15克,味精、料酒、精鹽、大蔥、生薑、大蒜、芝麻(焙好)、芝麻油各適量。
製法:
(1)蛤蜊洗凈,入鍋炒至開門,去殼取肉,洗凈。
(2)韭菜洗凈,切段。大蔥、大蒜、生薑去皮,洗凈切成碎末。
(3)將芝麻油倒入鍋內,燒至五成熱時,投入大蔥末、大蒜末、生薑末煸炒出香味,放入韭菜,翻炒幾下,放入蛤蜊肉,翻炒後,加入醬油、味精、料酒、精鹽等,稍炒後盛入盤中,撒上芝麻即成。
功效:此菜利於減肥,還可補充鐵等微量元素,適合兒童食用、
b.另有一種粵菜做法,食療效果:
主 料:
蛤蜊肉120克,韭菜60克。
做 法:
將蛤蜊用熱水沖燙,去殼取肉,揀出肉上污物,再以冷水洗凈;起油鍋下蛤蜊肉、韭菜及鹽醬調料炒食,每日1-2次。
葯用價值:
主要治療肺結核陰陽兩虛型:咳嗆咯血、骨蒸勞熱、盜汗遺精、形體羸弱、氣短自汗、面浮肢腫、食慾減少、大便溏,舌質紅、少津、或舌淡體胖有齒痕,脈微細。
14. 芥汁蒸蛤蜊
【材料】
蛤蜊300克
調味料
芥末1大匙、酒小半碗
【作法】
1.芥末加少許酒拌勻,調至黏稠狀。
2.盤內放入洗凈的蛤蜊,注入清水和酒,將調好的芥末放在盤的一邊。
3.將蛤蜊放入蒸籠蒸5分鍾,待蛤蜊殼張開即可。
15. 溫情暖冬------ 清蒸蛤蜊
原料:蛤蜊、姜、蒸魚醬油
P.S.
蛤蜊在開水中略氽,微微張口後馬上撈出。
准備黃酒,小香蔥切成末待用。
蛤蜊放入盤中,撒上薑末,然後再倒入黃酒。
開鍋,大火放入其中,5分鍾後取出。淋上少許蒸魚醬油,撒上小香蔥,搞定開吃!
㈤ 象拔蚌學名叫什麼
象拔蚌是商業名稱,其物種名太平洋潛泥蛤(學名:Panopea abrupta),
是遠東包括華人及日本人崇尚食用的高級海鮮。
原產地在美國和加拿大北太平洋沿海。因其又大又多肉的虹管,被人們稱為「象拔蚌」。當地人並不吃象拔蚌,所以
象拔蚌生長狀況良好。但自從亞洲移民開始捕食北美的象拔蚌,使當地的象拔蚌變成瀕臨絕種。1996年中國市場開始人工養殖。
中文學名
象拔蚌
拉丁學名
Panopea abrupta
別 稱
高雅海神蛤、皇蛤、管蛤、女神蛤
界
動物界
門
軟體動物門
綱
雙殼綱
目
海螂目
科
潛泥蛤科
屬
海神蛤屬
種
象拔蚌
㈥ 象拔蚌是啥
象拔蚌名稱是太平洋潛泥蛤,又名皇帝蚌、女神蛤,海產商品名稱「象拔蚌」。主要分布在美國、加拿大西海岸。象拔蚌肉質鮮美,營養豐富,在餐飲業中屬高檔消費品。
生活在水溫0℃-24℃,鹽度26‰-34‰,水深6m-30m,泥沙底質的海區中。
象拔蚌比較常見的做法就是刺身、煲湯、煮粥等,味道鮮美,非常受大眾的歡迎。
㈦ 象拔是什麼
應該是象拔蚌吧?這里有詳細的介紹
http://ke..com/view/92153.htm
Panopea abrupta
象拔蚌(Panopea abrupta)是商業名稱,其種名為高雅海神蛤,俗稱皇蛤、管蛤等,象拔蚌因其又大又多肉的紅管被人們形象地稱為「象拔蚌」。屬軟體動物門、雙殼綱、海螂目、縫棲蛤科、海神蛤屬,是蛤屬的大型貝類。
象拔蚌原產於美國和加拿大北太平洋沿海,具有個體大、生長快、味道鮮美、經濟價值高等優點。目前美國、加拿大年生產量為2000—3000噸,主要銷往東南亞,年收入達3—4億美元。其中每年銷往中國的就有1000—1200噸,價值為1—1.5億美元。
象拔蚌是埋棲型貝類,生活海區的水溫為3—23℃(經3年馴化,目前可適應水溫為0—25℃,在水溫低於25℃的時候,廣東可在冬季和翌年春季進行反季節養殖),鹽度為27‰—32‰,棲息底質以沙泥為主,水深3—18米,埋棲深度與個體大小有關,一般為50-80 米。象拔蚌苗種在殼長5-10厘米時潛沙能力很強,一般潛入只需5分鍾;殼長15厘米以上即失去匍匐與潛沙能力,終生營穴居生活,不再移動。
象拔蚌前4年生長較快,1齡貝殼長5-6厘米,重36-40克;2齡貝殼長8-10厘米,重200-250 克;3齡貝殼長10-12 厘米,重400-500 克;4齡貝殼長12-15 厘米,重500-800克。隨著年齡增長,貝殼生長漸變緩慢,但軟體生長仍能繼續,壽命可達100多年。象拔蚌的出肉率高,達60% -70%,其中主要食用部位為水管肌,占總食用量的30% -35%,每100克含熱量81千卡、蛋白質14.4克、脂肪1.3克,具很高的營養價值。
象拔蚌雌雄異體,每年的繁殖季節一般在4-7月,盛期為5-6月。個體產卵量達1000-2000 萬粒,產卵水溫為14-17 ℃。卵徑為82微米,受精卵經4-5天,發育成D形幼蟲(120-130 微米);10-12 天發育成殼頂幼蟲(1 60-180 微米);30天左右幼蟲下沉,隨著變態,殼長達350-400 微米。
象拔蚌以海水中的單細胞藻類為食,也可濾食沉積物和有機碎屑。象拔蚌的主要敵害是蟹、海星、蝸牛及鰈魚等魚類,成貝棲居於海底,有較強的保護能力。
㈧ 這個海鮮叫什麼名字
這種海鮮叫象拔蚌。
象拔蚌,是海里的一種貝類,貝殼中伸出的觸角很像象鼻子,因此被稱為象拔蚌,我們威海當地人土稱為「呲蛤」。
象拔蚌屬於軟體動物門,是一種海產貝類,個體有大有小,他又粗又長的肉管和鮮嫩的蚌肉具有很高的營養價值,是貝類中比較有質感的哦。它的拔肉色澤潔白,口感清鮮甜美,生吃也鮮嫩可口的,被視為名貴滋陰海鮮美味品種之一。
㈨ 象鼻蚌的資料
象鼻蚌:象鼻蚌為一種體積碩大的食用貝類,由於形狀像象鼻子,華人稱之為象鼻蚌。其可食之部分相當大,味道十分鮮美,深受日本人及華人歡迎。近五年來,由於出口之需求激增,成為英屬哥倫比亞主要出口海產之一
做法:1、先將一鍋水煮至沸騰,把蚌連殼一起放入煮沸的鍋里,兩面番幾下使之受熱均勻,1分鍾左右撈起,迅速將皮和殼撥掉,把原先露在外面的那段切下,另一段先放著待用。
2、把碎冰平鋪在稍大的玩中包上保鮮膜,再將鼻子那段劈成若乾片擺在碗里,直至擺滿整個碗面,然後將碗放入冰箱速凍格里,時間需20分鍾左右取出後便可上桌。用刀劈的時候,注意刀具、案板、雙手的衛生,最好操作之前先將刀具和案板消毒。
3、切下的另一半可以根據自己的口味來烹調,可以放一些絲瓜胡蘿卜做湯,也可以炒著吃,也可以蒸芙蓉蛋,反正活的象鼻蚌怎麼做都好吃,但是切忌不要放味精和雞精之類的東西,那會破壞了蚌的自然鮮美,做湯的時候放點姜和小量鹽就可以了。
4、待蚌上桌後在上面灑些檸檬汁,把芥末和醬油放一起攪和一下,然後再拿兩根叫筷子的小木棍把它夾起來沾上一點芥末醬油,最後送進直流口水的嘴巴里,這樣從製作到品嘗象鼻蚌的整個過程大致上完成。
㈩ 象拔蚌和朝鮮蚌的區別
象拔蚌是商業名稱,其種名太平洋潛泥蛤(Panopea abrupta),是已知最大的鑽穴雙殼類,殼長約18-23厘米,水管可伸展1.3米,不能縮入殼內;體重連殼可達3.6千克。象拔蚌因其又大又多肉虹管被人們形象地稱為「象拔蚌」。是蛤屬的大型貝類。象拔蚌又稱海筍,屬於軟體動物門,是一種海產貝類,個體有大有小,棲息地因種類而異。通常其兩扇殼一樣大,薄且脆,前端有鋸齒、副殼、水管(也稱為觸須),這水管很像一條肥大粗壯的肉管子,當它尋覓食物時便伸展出來,形狀宛如象拔一般,故得象拔蚌之美名。
朝鮮象拔蚌的象拔蚌是黑色的殼的,也稱黑蚌或象貝,是純野生海產象拔蚌。但是現在已經開始養殖,蚌殼變成了白色。朝鮮象拔蚌肉質也非常爽脆,賣相不錯。它唯一的缺點是比較小,屬於小型蚌。